龙子太郎

动画片日本1979

主演:北村和夫,吉永小百合,Junya,Kato,树木希林,Kazuo,Kumakura,富永美伊奈

导演:浦山桐郎

播放地址

 剧照

龙子太郎 剧照 NO.1龙子太郎 剧照 NO.2龙子太郎 剧照 NO.3龙子太郎 剧照 NO.4龙子太郎 剧照 NO.5龙子太郎 剧照 NO.6龙子太郎 剧照 NO.13龙子太郎 剧照 NO.14龙子太郎 剧照 NO.15龙子太郎 剧照 NO.16龙子太郎 剧照 NO.17龙子太郎 剧照 NO.18龙子太郎 剧照 NO.19龙子太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4 15:00

详细剧情

好吃懒做的龙子太郎(加藤淳也 配音)和奶奶(矢吹寿子 配音)住在贫穷的小村子里。一天,奶奶向太郎讲起了他的身世。太郎的母亲(吉永小百合 配音)怀孕时饥饿难忍,便打破禁令吃了村里的岩鱼,不料就此变成了龙。龙生下太郎后,留下宝珠作为母乳,并告诉奶奶等孩子长大后让他去北国的湖来找她,就此飞空而去。太郎即日启程,去北国找母亲。

 长篇影评

 1 ) 本片基调怪异,莫名可怕

童年回忆。

奶奶告诉太郎~妈妈变成了龙躲进了山里,于是太郎要去找妈妈,故事开始。

太郎喝了天狗的酒有了100个人的力气,但只有帮助别人才能使出来。于是太郎去帮村子干活,然后听到了阿雅在吹笛子,确实好听,我都觉得好听,于是太郎当场高兴的翻起跟头。

然后山里的红鬼很生气,因为阿雅吹笛子比他敲鼓好听,他就把她抓走了。然后黑鬼又把阿雅抢走了,让阿雅专门给他吹笛子。

吹笛子,嗯,象征性很强的符号。

太郎上山打败了黑鬼!顺便第一次吃到了大米饭。太郎吃着吃着就哭了,因为他奶奶和村里的人还没吃。于是太郎继续上路,经过一个村子,这村子出了一个老太太没啥人,老太太说旁边的湖里有一条龙,就是太郎要找的。太郎就帮这个老太婆干活。

当了雷公的红鬼看见了,就帮太郎下雨,水稻就丰收了。

但旁边的湖里根本没有龙而是条蛇,太郎被老太婆骗了,他得知村里人少是因为被老太婆欺负走的。太郎一气之下背走了所有的稻子,分给了穷人。

然后老太太就变成了白发老妖婆,这家伙口味极重!要色诱还是个小不点的太郎。阿雅看不下去了,救了太郎。阿雅说太郎再不回来“元阳”就丢了。

两人跑到湖边,阿雅吹笛子感动了小动物,小鱼答应下去传话,找到了太郎的妈妈。原来太郎的妈妈是用自己的眼睛哺育的婴儿时期的太郎,到这时本片的口味已经越来越重了。

太郎也终于知道他妈为啥变成龙了,是因为偷吃了村里2条鱼,于是受到了山神诅咒!不了解日本文化的朋友可能有所不知,过去贫瘠的日本是有长达一千年的素食令的。所以吃肉犯法在某些时代也是有的。

只要撞开挡住湖水的巨石湖水就可以灌溉村庄,穷人就吃的上饭。为了大伙都能吃上水稻,太郎和妈妈用龙身和性命撞击巨石。这个举动感动了山神,妈妈赎罪了,好了,他妈变回人,穷人有饭吃。

另外太郎也娶到会吹笛子的阿雅做媳妇,本片完。

本片基调怪异,稍微莫名奇妙的可怕。

 2 ) 这部70年代的大尺度动画,现在看来依然让人喜欢

昨天看了一部经典日本动画电影《龙子太郎》,很难想象这是这是1979年作品,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它在当时是有点超前的。

这部日本水墨动画,画面华美,是我国第一部引进的外国动画电影,也是从电影院“转战”电视荧屏的第一部外国动画片,由上译厂的丁建华、刘广宁、金琳等人配音。

故事也算波折有趣,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怪不得被许多人称之为童年时的经典动画。

电影主线类似《沉香救母》,讲述的是神龙之子太郎一路寻找母亲,一路经受磨难而帮助他人最终也在他人的帮助下母子团圆的故事。

太郎,原本被村里人称之为妖怪的孩子。

因为他好吃懒做,力大无比,却什么都不干。

可是他善良有爱,所以他有一群动物朋友,并结识了女孩阿雅。

当阿雅被妖怪抓去时,太郎勇敢地救回了她,并战胜了妖怪帮助一群村名重获了他们原来的粮食。

当得知自己的身世时,知道妈妈用眼珠哺育了他,太郎决定去找妈妈。

一路上,太郎经历了许多,他目睹了一个又一个努力生活而吃不饱饭的人,自私自利不断压榨他人的恶婆婆,和帮助了他但也欺骗了他的水蛇,以及要抓他当面首的女巫,但邪恶的力量并没有侵蚀太郎,太郎经过磨难改掉了旧习,从一个吃饱了就睡的懒胖子成为了一个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的小壮士。

而太郎的妈妈,当年因为饥饿的缘故,一时多吃了三条鱼而遭受惩罚成为了一条龙。因为山里的规矩是:好吃的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

母子相见后,妈妈在儿子太郎的鼓励下不惜用自己身体一次次撞开岩石,为了引水灌田造福百姓,最终也完成了自己的救赎,感动了上天重新变回了人类。

本来奄奄一息的龙母,最后化为了优美的人体裸露得匐在地上,形成了一道巨大的视觉冲击力,据说,这是很多人小时候看的头一部有裸女的动画……

用成年人的眼光来看,电影展现的人物是艺术化的有美感的,不会生发邪恶的想法,反而太郎妈妈丰腴饱满的身体非常动人,为这份亲情注入了更大的光辉,也有网友说的好,称其显示了一种对于肥沃富足的向往。

电影中最打动人的莫过于对善的歌颂,除了太郎和其妈妈的善的表现,另外太郎和他的动物伙伴们以及和阿雅的友谊,让人心生羡慕,尤其是阿雅不光在危难面前救了太郎,还在精神层面鼓励太郎。所以说,当时引进这部动画也是有原因的,即便在今天看来它还是能带给我们一种向上的力量!

 3 ) 龙子太郎

2017-4-27 20:50
#老电影# 《龙子太郎》(1979)。
很多人儿时看过的第一部进口动画。 而《龙子太郎》也的确是中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它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松谷美代子根据民间故事写成,东映动画公司于1979年将之制作成彩色动画片搬上银幕。

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变成龙的妈妈了。巨龙从湖中出现那一幕震撼又凄美。
长大才知道这部动画的中国配音阵容,今天看来上译厂丁建华、刘广宁、于鼎、毕克、邱岳峰、赵慎之、李梓、施融、尚华这样的顶级配备,完全不亚于一部进口大片。

晚饭前重温一遍经典,依然如久远的儿时那般哭了个痛快,尘封的记忆中懵懂的感动在30年后又一次听到这么多熟悉的声音那一刻苏醒,昨天,永不再来[泪]。

 4 ) 儿时的回忆

小时候看过好多动画片,其中印象深刻的除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天书》等一系列作品外,就数日本的动画片了。
当时很小,不晓得中国外国,只知道好看不好看。
龙子太郎是很小时候看得,最近又找来看了一遍,还是很好看。
另外,很喜欢《阿尔卑斯山上的少女》,好像是小学时放暑假看的,可剧集还没结束,就开学了,所以一直有个遗憾,没能看完这部片子。
后来在网上找来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
现在认为那是我最爱的动画片——包含了儿时的梦想和遗憾!

 5 ) 现在回过来再看“龙子太郎”

在我的记忆中,仅有过一次看这个动画的记忆,而且也不是很完整的,大约是从龙子太郎给那个地主婆干活开始一直到片子结束,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这个动画了,至于更早的时候有没有看过我已经记不得了。而这一次偏巧和我看《小龙人》的时间比较接近,也让我记住了小龙人中的一个片断:小龙人坐在电视前看电视,而电视上放着的正是《龙子太郎》(虽然电视的画面看不清楚,但那一句“河里有盐鱼……”的声音却是非常得清晰,让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如此一来,我对《龙子太郎》的记忆就和《小龙人》捆绑在一起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两个作品都是以“寻母”为主题,而且两个作品都和“龙”有莫大的关联。
由于之前龙子太郎离开村子前的那一段我没有看过,这次重温的时候却让我发现了贯穿整个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龙子太郎这一身力气的来源,而且知道了这个龙子太郎使出这样力气的条件——必须是要想着为别人办事,才能使出具有一百个人的力量。龙子太郎背走堆积如山的粮食那段,是我对动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忆,而那地主婆恐怕是八辈子也没想到他能把这些粮食全部背起来,现在想起这段感觉这些粮食是龙子太郎应得的,毕竟这是他靠自己的血汗换来的,更何况他的目的是要把粮食分给乡亲。还有一段记忆是龙子太郎被雪覆盖后,被马给找了出来。最后也是印象最深的就是龙子太郎见到已经变成龙的妈妈时的情景,现在看到这段,感觉当时正在怀孕的母亲把三条鱼都吃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她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只有区区的三条鱼而已,要是多了的话,也许……),而且对于当时村民来说也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偏偏上天不容,她只能接受惩罚……
至于有些人提到的动画中包含的所谓“裸体”场面,毕竟并非是属于那种性质的,再加上我当时对这方面偏巧少一根筋,看的时候几乎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之前大体粗略了解了一些日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现在再看这部动画时发现其中的一些地方其实是有典故的。比如已变成龙的妈妈牺牲自己的眼睛来养育龙子太郎这点我以前是看过和这个相似的传说的,片中还出现了几种日本传说中的怪兽,像红鬼、雪女等。记忆中,类似的感觉我在看《千与千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

 6 ) 动画中的民族特性

曾经,中国优秀动画《乌鸦为什么这么黑》在国际影展上展映时被误认为成苏联动画。上个世纪末《宝莲灯》,拼凑感强烈,毫无风格,既有模仿日本的画风,又沿袭美国的模式。

其实,中国未尝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影片。不论是《小蝌蚪找妈妈》还是《三个和尚》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都是优秀的影片。《三个和尚》更是斩获银熊奖。但是依旧不具有民族性。我们可以学习任何画风,所有的剧作模式。但是我们民族所特有的,独有的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只能靠我们自己挖掘与不断地去弘扬。直到中国动画有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特性,才算是有了魂。只有到了那一天,中国动画方能大道可期。

《龙子太郎》这个故事取自于日本民间神话,整个影片大概可以提取出三个能够体现民族特性的点。

1. 日本人天生多苦多难,但能苦中作乐,夹缝中求生存(逆来顺受)

2. 在高度的危机意识下催发出了日本的集体主义意识

3. 日本人对母爱的理解中,有一部分受虐和施虐的思想与情节

4. 武士道精神中的牺牲精神

不论是对于日本民族性的体现还是整个日本所呈现给世界的种种形象。都能够在这部动画中找到清晰明确的对应点。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大陆板块的交界处,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所以从始至终都伴随着危机意识,另一方面给日本人带来了悲观的取向。说的苦中作乐其实就是逆来顺受,接受现状的悲观情绪。很多人也提出过,说中国人特别能忍,我赞同。但两个忍不是一个意思。中国的忍是一种韧性,忍的同时想改变现状,想要逆转未来。于是就会出现两个不同的结果。一个是破而后立,向死而生。一个是悲观消极,苟延残喘。

这两天世界杯,日本足球发挥很不错。但是中国足球一直没有起色。从人种而言,中日并不存在多少差异。球市,对足球的关注度中国也不逊色于日本。但是整体实力相去甚远。原因很多,其中必然有一个,就是中国人不团结。中国国家队的更衣室想必永远都不会安静。中国有句老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其中种种,显而易见。而日本在高压的外在条件下,形成了非常具有集体意识的一种情况。原因也很简单,不合作就都得死。我一向认为存在即合理,一切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和缘由。集体主义就是大和民族存在下去的必然因素。

对于母亲的理解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即使是孝,在不同的时代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古时候,就是顺从。现在看来,一味的顺从不一定是孝了。但是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我个人认为依旧是孝之始也。在日本,孩子的出生是母亲的受难。儿子和母亲的关系是极致的,母亲能为孩子抠出眼珠子供其吮吸。儿子也能为母亲翻山越岭。这个故事其实和《沉香救母》很像,但是只是情节上的相似。施虐与受虐才是母子情感最极致的体现。而且此思想流传于日本方方面面,绝不局限于此。

最后就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说到底武士道精神不仅流传于武士。就如《菊与刀》所言,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每一个日本人骨子里都存在这些品性,或多或少的区别罢了。妈妈所化身的龙,撞开河堤,牺牲自己,拯救了人民。这是日本精神的体现,也是其内在外化的一种行为。

言尽于此,这部改革开放以来第一部引进的日本长篇动画电影《龙子太郎》就已经在向我们发起了文化入侵。而我们却迟迟没能重视,也没能发现。一味的禁止不是好的办法,只能是饮鸩止渴。我们的动画若是没有核心,没有灵魂。再好的故事也只能是故事。再好的制作也只是工艺。永远不能是文化,既不能引导我们自己的小孩明白中华民族之传承,也不能真正拥有具有中国风格和所谓的中国学派。

就像《圣斗士星矢》,明明是一个守护雅典娜的动画片,一切的故事都是西方的。而其核心依旧是武士道精神。全世界都能知道这是日本的动画片。这就是他的风格,他的学派。届时随你怎么起这个名字,都不再重要。“中国学派”也好,“中国风”也好。只要别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认出这是中国动画,方才能屹立于世界动画之林。

 7 ) 童年印记

第一部进入中国的日本动画,在记忆中留下过太多第一手的印记。稻田、风车、米团子、一百个人的力量、吹笛子的少女、变成龙的妈妈,不可磨灭。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因为龙子太郎,我对妈妈的认识提升到一个神魔的高度,充满了难以言宣的缱绻和忧心忡忡。
《龙子太郎》是日本三十年前的电影,直到今天,中国还拍不出水准相当的作品。中国动画比日本何止落后三十年。
日本是中国的一根肋骨,脱离母体两千年,日本人的想象力在四面海风里疯长,中国人的想象力却逐日萎缩,仅仅维持在把《龙子太郎》里的老太婆翻译成“鸡叫财主”的地步。中国人的想象力到哪里去了?

 短评

小时候看了哭的哇哇的。那个龙的造型很cult啊。重温的时候发现日本没有剪刀总局,给小孩子看的片子居然露点和勾引这么重口味。。。

9分钟前
  • 毒药
  • 力荐

1.日本人模仿能力强,开篇水墨浓浓的中国味。2.中国版的《宝莲灯》,情节是儿子救妈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3.但日本人除模仿外,骨子里变态。其一,小萝莉的笛声诡异悚然。其二,结尾处妈妈裸体并正面镜头,受不鸟。4.这是1979年作品,现在看起来反而超前。

10分钟前
  • 壹次心
  • 还行

小时候看的时候哭死了..其实也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一条龙变成一个女人的镜头..后来常常想起来..今天找碟来看了一下..我想原因可能是当时妈妈没有穿衣服......那个山姥姥也多恐怖的......

11分钟前
  • 荔蘿
  • 推荐

水墨画风一直是墨子的最爱;故事框架和《千与千寻》略有相似,却相比那片不如。不过又忍不住想起白天刚刚看过的《兔侠传奇》,然后相比较看来,本片还真是创意无限,棒极了!

12分钟前
  • 翟墨子
  • 力荐

小时侯(好象是三年级)在电视上看到的,非常经典,老头子说他也看过,工作后终于又看到...

15分钟前
  • 不理不理佐卫门
  • 力荐

给小朋友看的时候,还是打下马赛克。人设、场景都不咋的,但导演通过剪接使得画面生动了起来,这点是难能可贵,也是我所欣赏的地方。--短评《龙子太郎》『Tab』

20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改革开放后引进并公映的首部外国动画作品,从电影院“转战”电视荧屏的第一部外国动画片。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我小时候没看过。上译厂配音。动画中的善最为动人。无论是一路寻母途中帮助穷苦百姓的大郎,还是用眼珠哺育孩子、撞通水渠的龙母。丰腴的母体很有视觉冲击力。类似中国水墨画的画风十分亲切。

25分钟前
  • 莱尼圆
  • 推荐

日本水墨动画,非常美观,画面之豪华堪比上美的作品!(本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引进的动画电影,由丁建华、刘广宁、金琳等人配音。)

2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我看电影喜欢看原声配音,动画版也不例外。有幸下载到TLF制作的4配音版本(日语、英语、台版国语、大陆普通话)。虽然上译配音确实经典,但还是更喜欢日语原声。画面细腻优美,尤其是山水画一般的背景。看来日本在70年代已把我国水墨动画的风格学习去了。裸体画面令人吃惊倒也自然不做作。

33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小时候看,觉得还挺恐怖的。很诡异的一个神话故事。

36分钟前
  • V
  • 推荐

小时候当恐怖片看,越长大越觉得好看,恐怖的地方其实也好幽默啊。

41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当时幼小的心灵被唬唬得不轻呀,以至于20年后还心有余悸~~

42分钟前
  • 枫桥夜泊
  • 力荐

大尺度之作。。。童年啊。。。

43分钟前
  • 猫阿水
  • 力荐

我小时候看的一部超喜欢的动画片,找了十年了。

46分钟前
  • 烏洛夫.deimos
  • 力荐

重看一遍,被最后太郎妈妈的裸体惊到

51分钟前
  • elwing
  • 还行

日本的沉香,呵呵,不过他救母的方式伟大多了

52分钟前
  • 水红
  • 力荐

小时候听鞠萍姐姐讲过,没想到画面这么血腥色情!

53分钟前
  • pinkjar
  • 力荐

小时看过小人书,电视只看过一段,Taro.the.Dragon.Boy.1979.DVD.5Audio.x264-Topaz 18.96G

56分钟前
  • bluesquall
  • 力荐

“白色的夹裆”裸体的女性,小时候看得我目瞪口呆。有一天在幼儿园我还突然想到我妈妈成了龙怎么办于是感到很恐慌。据说“1979年引进,1981年又在中央一套播出,是中央台80年代播出的第一部日本动画电影”。

60分钟前
  • U 兔
  • 力荐

1979国际儿童年纪念作品、不拘小节地有不少儿童不宜的镜头和情结。人设和作画监督由夫妻档小田部羊一&奥山玲子担当,小田部羊一出生于台湾台北,与高畑勲、宮崎駿同期进东映,关系也相当密切。背景是水墨风格的,而水的表现近似浮世绘,非常漂亮。千与千寻中的白龙应该与此有相当渊源吧!?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