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动画片以色列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2008

主演:Ron  Ben-Yishai  Ronny  Dayag  Ari  Folman  Dror  Harazi  耶海兹·拉扎诺夫  

导演:阿里·福尔曼

 剧照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2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3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4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5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6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3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4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5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6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7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8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19和巴什尔跳华尔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30 20:18

详细剧情

本片是第一部以动画形式拍摄的纪录片。以色列导演阿里•福尔曼19岁时作为以色列士兵亲眼目睹1982年黎巴嫩贝鲁特萨巴拉与沙提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大屠杀。二十多年后,失忆的福尔曼通过与当年的战友、朋友、心理医生和亲历惨案的军人与记者的对话采访,试图回忆起屠杀的真相。随着福尔曼的 记忆被逐步唤起,1982年黎巴嫩战争的惨象逐帧浮现。  本片获得2008年恺撒奖最佳外语片、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洛杉矶电影协会最佳动画片奖和最佳纪录片亚军,并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英国电影电视协会最佳非英语影片和最佳动画片,并入主2009年戛纳金棕榈奖主竞赛单元。

 长篇影评

 1 ) 他也是一个人的儿子·····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里面有两段关于女人的。一段是初征的年轻人在甲板上梦到从海里浮出的巨大母体。他趴在她温柔的肚子上逃离了这一切,虽然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还有一段是另一个士兵在袭击中被自己的队伍遗弃了。他躲在岩石后面,眼前闪现出了和妈妈在一起的场面。幼小的他用木槌帮妈妈锤松要煎的肉条,妈妈给了他一个奖励的拥抱。

柴静写过她访问的一个侵华日军老兵。他离开家时,妈妈给了他一只碗,他一直藏在胸口。经历了整个战争后,他居然能一直保护着这只脆弱的瓷碗没有碎掉。柴静写到:哎,他也是一个人的儿子。

在巴勒斯坦人的心中,那两个年轻的以色列士兵,估计就像中国人心中的日本兵一样可恶该杀吧?没人愿意想起他们也是一个人的儿子。

片子最后一段出现了那些在当年新闻里嚎啕的女性们。她们衰老,臃肿,声音尖利,悲痛欲绝的脸和美丽丝毫不沾边,你甚至首先想到的是肮脏,贫穷一类的形容,符合大部分人心中对中东战区人群一厢情愿的定位。但是这些丝毫激不起男人保护欲的女人们啊,她们确确实实,是另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活生生的母亲。

 2 ) 一部被奥斯卡忽悠的杰作

以色列电影《与巴什尔跳华尔兹》(Waltz With Bashir)很难归类,到底算纪录片还是动画片?奥斯卡评委会最有意思,干脆将它提名为“最佳外语片”。确实出人意料,但也不算荒谬,因为《华尔兹》是希伯来语电影,不过这么一来,一部应该被载入纪录片史的佳作就轻易被奥斯卡忽悠。 《华尔兹》应该算历史上第一部动画纪录片。其实在纪录片中使用两维和三维动画已经越来越流行,去年另一部被奥斯卡无端忽略的纪录片Chicago 10中,导演使用了大量三维动画来重现美国法庭审理的场面。“镜头不够”是纪录片创作者永远面对的挑战,而如何呈现那些无法找到影像资料的历史事件则尤其伤神。从前的做法是找照片来应对,美国纪录片导演Ken Burns将这种风格推到了高峰。虽说叙事目的可以达到,但观众看起来多少有些乏味。 在影视制作中,动画比照片要生动得多,一经合理使用,叙事效果立即可以跃上新台阶。对那些在Second Life中长大的一代人来说,仅靠几张老照片在镜头前晃来晃去说故事已经属于解放前的事情。此外,除了再现历史比较困难,纪录片叙事中还经常会遇到其他一些无法实际拍到的段落,比如梦境、回忆、幻觉。2008年的纪录片中,已经有American Teen等作品开始用三维动画描述梦境和幻想。 如果说这些富于创新的尝试让人欣喜,那么《华尔兹》的诞生真可以让人欣喜若狂。这是一部几乎全部使用动画的纪录片,极具实验性,而大胆尝试中有可能遭遇的粗糙、生硬在《华尔兹》中几乎没有现身,创作上的成熟让人惊叹。 纪录片的导演、以色列人Ari Folman直接出现在《华尔兹》中,声音是他的原声,但画面是他的卡通形象。Folman走访老战友们,大家回忆1982年以色列---黎巴嫩冲突中各自的经历。跟Folman一样,其他被采访者也大都采用原声加卡通形象的组合,仅有两人例外。在动画设计上,导演并没有采用目前最好的技术,人物描摹不能说特别精细。这是Folman的创作选择,他没有刻意追求照相现实主义。 如果细心一些,观众仍然能够看出来,电影中的这些角色和年轻时候的区别。当年他们都要瘦一些、皮肤白净一些、头发多一些。我特别喜欢导演对光影的处理:电影中的一个角色退到树荫下的过程中,原本明亮的形象逐渐蜕变为剪影;夜晚开车行驶在通衢大道上,街灯在司机的脸上留下的阴影一直在动荡变幻中。一部优秀的电影,规模再大,也需要细节的填充才有魅力。 大家参加了同样一场战争,但战争留给他们的记忆却各自不同。Folman已经忘记大部分细节,他的同伴Boaz经常梦见26条狗飞奔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维夫的大道上,接着聚集到他家的窗口下狂吠。Boaz找到Folman,告诉他自己的恶梦。Folman觉得心理医生才能提供帮助,自己不过是个纪录片导演。“电影难道不具备心理疗效吗?(Can’t films be therapeutic?)”,Boaz提醒说。Folman这才开始创作《华尔兹》。 他开始用动画来反思战争。作为以色列军人,Folman和战友们在战争中是胜利者,同时也都是战争创伤的牺牲品。他们中的很多人亲历过1982年最惨烈的一幕,黎巴嫩右翼基督教民兵组织以当选总统巴什尔被刺杀为理由,大肆屠杀巴勒斯坦平民,在当地负责维持秩序的以色列国防军没有及时干预。面对良心的谴责,有人采取逃避态度。参与采访的摄影记者强迫自己相信,悲剧只发生在胶片上,跟实际生活其实是两样。等到自我欺骗失灵的时候,他的心理立即濒临崩溃。Folman多年来强力压制记忆,随着与战友们沟通的深入,他也开始被恶梦缠绕。在梦中,他跟战友们一起,裸着身体从贝鲁特城外的海水里站立起来。 从视觉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段镜头相当完美,逼真的贝鲁特城市轮廓 安排在背景,前景中是Folman及战友们瘦削的剪影。电影中还有一处具备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设计:一个巨大的女性仰躺在水面,Folman的战友附着在她的躯体上,象个婴儿。初看上去,你可以阐释为人们在战争压力下向往祥和安宁,但如果周围的海水都是血红色,你的理解可能会不同。 未来创作中继续涌现全动画纪录片的可能性也许不大,但《华尔兹》足以预示一个新的艺术追求,动画可以表现最严肃最沉重的主题,它肯定会成为新闻和纪录电影创作流程中的重要环节。谁不需要动画提供的那种重建时空的自由?

 3 )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的背景:他们是胜利者,他们也是牺牲品

电影《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开场是两个中年男人在酒吧交谈,戴眼镜的男人讲到了他自两年半前开始不断做的恶梦,梦中的他一直面对26只狂吠的恶狗杀戮的威胁,而这引起了男主追寻回忆的旅途,关于1982年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本片是第一部动画形式的纪录片,以男主,也就是导演阿里•福尔曼的视角展开,由多人受访的回忆记录构成。

片名《和巴什尔跳华尔兹》指的是士兵在巴什尔的巨型画幅下疯狂扫射的一幕,仿佛在跳华尔兹。

巴什尔,即巴希尔·杰马耶勒(Bachir Gemayel,1947年-1982年)是一位黎巴嫩politician,在黎巴嫩内战早期曾为右翼基督教黎巴嫩长枪党的领导人以及黎巴嫩力量(Lebanese Forces)民兵组织最高指挥官。

1982年8月23日,在以色列和美国的支持和压力下,巴希尔·杰马耶勒被议会选为黎巴嫩总统,此时的黎巴嫩正深陷内战泥沼,并被由以色列和叙利亚为首的驻黎巴嫩多国部队(Multinational Force in Lebanon)占领。
然而不到一个月后,杰马耶勒就在贝鲁特长枪党总部的一次炸弹袭击中被刺杀。
此次刺杀事件震惊全球,并直接导致了以色列国防军入侵贝鲁特,以及由长枪党发起的报复性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
——来源:维基百科

电影背景简介

1982年9月15日,以军以黎总统贝希尔.杰马耶勒遇害为由,进驻贝鲁特西区。

贝希尔.杰马耶勒

电影讲述的就是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又名萨布拉-夏蒂拉大屠杀(Sabra and Shatila massacre),1982年9月16日至9月18日的一场zz性大屠杀,事发地点是黎巴嫩首都贝鲁特萨布拉街区和邻近的夏蒂拉难民营。

由支持以色列的黎巴嫩长枪党旗下的基督教民兵组织在以色列国防军提供协助下,屠杀他们zz上的敌人,包括巴勒斯坦人和黎巴嫩的什叶派穆斯林,遇难人数大约在762人至3500人之间。
当时正值黎巴嫩内战和第五次中东战争。——来源:维基百科

选择性失忆

男主及导演阿里•福尔曼在19岁时作为入侵黎巴嫩的以色列士兵目睹了这一切,而他显然选择性地忘记了这段回忆。

阿里•福尔曼

片中的医生讲其经历的事件为“dissociative events”,这是作为患者对创伤产生自我防卫机制,而有某段时间记忆空白,以帮助患者逃离所受的创伤。

分离性遗忘症或游离性遗忘症(Dissociative amnesia),又称为心因性失忆症(Psychogenic amnesia),是一种心理疾病。
患者会遗忘个人记忆中的重要资料,通常不是由生理因素(如脑部受伤或记忆力退化)所引起的,而是曾遭受重大打击造成内心重大的悲痛所造成。——来源:维基百科

可以说,他作为施暴者的一方都在经历如此的心理创伤,那么那些受害者呢?在片尾的一幕,由动画转为了真人画面,战争的残酷愈发真实。

第五次中东战争

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正值第五次中东战争。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的半壁江山。

黎以战争的起因仍是巴勒斯坦问题争端的继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谋求在黎巴嫩境内建立一个亲以zheng权,挤走叙利亚在黎巴嫩的驻军。

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于1964年5月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并展开了同以色列的战争。

巴解游击队的基地设周围的阿拉伯国家,主要设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国。

——来源:新华网

以上帝之名

法国大革命期间,罗兰夫人被送上断头台前留下了一句被广为人知的名言:“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

所有的战争或暴行,都可以被冠上好的名头,“自由”只不过其中之一。

我记得之前看过的2013年英剧《白王后》,其讲述的是玫瑰战争时期各方势力争夺王位(这几家子还都是亲戚),而他们都以上帝之名,视自己为正义之师,恨不得将对方除之而后快。

在上战场前,各方都在虔诚地向上帝祷告自己能杀尽敌军。是什么样的上帝会应允这样的祈祷呢?

当年轻的以色列士兵们踏上黎巴嫩的土地时,他们当时是抱有怎样的心态呢?是抱着崇高的追求和高尚的目标,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在行正义之事?还是只是没有思考的盲从?

后者被视为是“平庸之恶”,当事人始终意识不到自己的罪行,这在我之前对电影《波斯语课》的影评里有过讨论(我将以我们的名字,呼唤你》)。

这些以色列士兵们无论当时是怎样的心态,现在都在为其付出代价。这不是洗白,而是在表达一个真实的状态。

导演在寻找和回忆中,重构出了一个普通士兵对于那场大屠杀的记忆。他们是胜利者,他们也是牺牲品。在战争面前,没有赢家。

 4 ) 电影背景

1982年是黎巴嫩内战的第7个年头,这个原本因美丽而享有“东方瑞士”之称的雪松国现在已经是满目疮痍。在首都贝鲁特,居民死于子弹横飞、炸弹爆炸、战机呼啸、坦克碾压、谁都不知道转瞬间会发生什么。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在9月15日夜,一场大屠杀的降临会如此突如其来。

    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是阿拉伯国家中唯一由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教民组成的国家,而在这两大教派中还包含着许多小教派,这使得黎巴嫩社会因派系林立、党派众多而异常复杂。在这面积1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的小国里,大大小小的教派不仅一般都有自己的政党,而且还都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甚至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里设立了自己的行政管理机构。  

      9月14日16时10分,黎巴嫩新任总统、基督教马龙派要员贝希尔·杰马耶勒被炸身亡。基督教马龙派立刻将此加罪于巴勒斯坦人,扬言要为杰马耶勒报仇,特别是长期以来一直追随以色列的黎巴嫩右翼民兵组织基督教长枪党更是气势汹汹。以色列立刻借机出兵占领了贝鲁特西区。以色列总理贝京向外界解释道:“这次行动是为了保护巴勒斯坦穆斯林不受长枪党人的报复。”

  在进占贝鲁特西区时,以军遭到巴解游击队的零星抵抗,给以军多少造成了一些人员和装备损失。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部长的沙龙马上向前线以色列北部军区司令德鲁里下达命令:立刻采取“断然措施”,对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净化”。德鲁里随即指挥以军包围了萨布拉和夏蒂拉两个难民营,对它们采取了“密封式隔绝”,即彻底切断了这两个难民营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谁都明白,这样的“净化”势必是在杀戮中进行。以色列考虑到难民营中实际上已经没有抵抗力量,于是,决定借基督教长枪党之手来完成这次结果将是血淋淋的行动。15日下午,德鲁里在设在贝鲁特东区的以军司令部召集长枪党参谋长及情报负责人霍贝卡等人,商谈对这两个难民营进行“净化”的行动部署。会后,德鲁里向沙龙报告:“我们的朋友正在向难民营进发。我们同他们的领导人在这一行动中进行了配合。”沙龙以满意的口吻褒奖道:“祝贺你,朋友们的行动已予通过。”

  紧接着的是,按照商议的部署和德鲁里的命令,以军用密集的炮火向萨布拉和夏蒂拉两个难民营进行轰击,刹那问,难民营里血肉横飞,建筑物被基本夷平,特别是多处围墙被炸塌。炮击过后,人们可以依稀看到在附近的贝鲁特国际机场大楼屋顶和另一座高楼上,有以军士兵用望远镜观察着难民营里的动态。一切似乎又恢复了平静。其实,这场炮击是在为“净化”行动清除可能出现的障碍。16日下午,一辆辆满载着长枪党民兵的军车驶进国际机场。17时,大约有1200名全副武装的长枪党在机场附近的一个高尔夫球场集结完毕,随即沿着预先设置好的路标奔向出击位置——科威特使馆所在的十字路口。

  傍晚时分,天色渐暗。18时左右,一阵阵直升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不一会,几架以军的美制直升机飞临难民营上空,投掷下一连串的照明弹。包围难民营的以军也从不同的方位向难民营方向打开了探照灯,难民营里如同白昼。就是同时,大批长枪党民兵持枪跃过被炸塌的围墙,冲进了难民营。顿时,难民营里枪声大作,呼喊声不绝于耳。敏感的新闻记者纷纷向这两个难民营赶来,但被以军远远地拦截在难民营之外。以色列军方声称:这是长枪党人在搜捕隐藏在难民营里的大约2000名恐怖分子。

  在以后的40个小时里,难民营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非常恐怖的,人们后来是通过幸存者的回忆和刽子手的自述知道了当时所出现过的一个个血腥的场景:
    几个长枪党民兵冲进一间民房,里面住着三口之家。民兵先是呵斥年轻的夫妇和年幼的孩子站到墙边,然后用枪托猛击丈夫的头部,丈夫的脑浆溅落在墙壁上,当即死亡。孩子大哭,与母亲抱成一团。一个民兵上前一把抓住母亲,其他几个民兵顺势夺过孩子,把他按在地上,将枪口压在他头上开枪。母亲发狂了,扑向民兵。一颗民兵的子弹击中了母亲的心脏。在屋内进行了一番抢劫后,这几个民兵用炸药炸毁了民房,他们又向另一处民房走去。
    一位巴勒斯坦男青年被捆绑着,惊恐地望着一群正在拿他寻欢作乐的民兵。一个民兵先是扒开青年的衣服,用匕首刺向青年的下身。青年大声惨叫,鲜血四溅,痛苦地蜷成一团。狂笑不止的民兵不停地折磨着这个青年。最后,一个民兵开枪打死了这位青年。
    民兵包围了位于夏蒂拉难民营南侧的阿卡医院。4位穿着白大褂的医生为了使医院免遭灾难,受院长的托付,举着白布,走向民兵,打算同他们进行谈判。然而,迎接医生的是一枚手榴弹,3位医生当场丧身,1位身受重伤的医生跌跌冲冲地回到医院。转眼间,民兵冲进医院,接着发生的是毒打、烧杀和奸淫。时近深夜,这群民兵也疲劳了,他们一边吃着夜宵,一边欣赏着受害者临死前痛苦的呻吟。

  屠杀进行了一夜,一些幸存者回忆道:“16日那一夜,这里简直是一座地狱,天空始终没有黑下来,枪声始终没有停过,人们一直在尖叫。”当时,有许多巴勒斯坦人跑出难民营,哭喊着向以色列士兵求救。但是,这些士兵不但不予理会,反而又将他们驱赶回难民营。事后,一位以色列士兵也承认:“屠杀就发生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另有一个以军士兵后来在遭到人们指责时,还声辩道:“我们以色列人没干那种事情,那是基督教民兵干的。”

  17日,天亮了,大规模的屠杀告一段落。难民营里的断垣残壁上到处是死尸,其中很多尸体是支离破碎的,其惨状连民兵们都感到恶心和胆寒。坐镇国际机场指挥屠杀的霍贝卡得知后,立即发出指令:“马上把现场清理干净,不得留下任何痕迹。”

  不一会,几辆挖掘机和推土机开进了难民营。尽管瓦砾中还不时传出呼救声,但推土机依然是野蛮地从上面碾压过去。挖掘机挖出了一个个几米深的大坑,卡车将死尸抛人坑中,最后由推土机推土填平大坑。直到18日上午10时30分,一队以色列士兵进入难民营,长枪党民兵才整队集合,谈笑着离开了难民营。

  事后,人们在难民营发现了2300多具肢体不全的巴勒斯坦男人、妇女和儿童尸体。另外,还有21名伊朗人、7名叙利亚人、3名巴基斯坦人和2名阿尔及利亚人遇害,他们都是巴解组织的支持者。

    民兵撤离后,以军进入难民营。一位以军军官站在装甲车上,用扩音器反复喊话:“大家不要上街!我们正在搜捕恐怖分子,不然,我们会开枪的。”尾随以军的是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闻记者,两个难民营里触目惊心的惨景令他们瞠目结舌,接着的是整个世界为之震惊。

  美国记者菲克斯是第一批进入夏蒂拉难民营的,他的报道和感慨让世人震撼。他写道:“到处都是尸体,道路上、胡同里、庭院里、破屋里、瓦砾下、垃圾堆上。在有的地方,地上的血迹尚未干。当我们数到100具尸体时,我们就不再继续数了。……每一条小巷里都是尸体,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是刀下丧生,或是饮弹而亡,横七竖八,惨不忍睹。……在(一堵)矮墙下,一排青年男子和男孩倒在血泊中。他们面壁而立,背部中弹,倒在墙根下,那情景甚是悲凉和恐怖。这堵行刑墙和墙前成堆的尸体,使人似曾相识,后来我们才想起,这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新闻图片所显示的那种杀人照片是何等相似。”

  在他的报道中,无不显示出对死难者的同情和悲悯。他记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地上躺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她仰面朝天,似乎是在晒太阳,鲜血从背上流下,浸湿了衣衫。她双脚并在一起,两手摊开,像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见到了自己的救星。她的表情很平静,两眼微闭,那样子几乎像是圣母。唯有她胸口的一个小枪眼和庭院里的血迹表明她已经死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来自世界各地的声讨此起彼伏,而以色列政府只是被动地辩解道:我们以为长枪党民兵仅是搜捕巴解游击队员,而没有想到他们会如此不问青红皂白。9月24日,联合国举行第七次特别紧急会议。会议的议题就是“谴责以色列屠杀贝鲁特平民的罪行”。会议听取了有关报告后,一致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对贝鲁特大屠杀事件进行调查。

  这场大屠杀也震惊了以色列社会。9月25日,在首都特拉维夫爆发了有40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而当时以色列的总人口也仅为400万。这是迄今以来以色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示威游行。美国犹太历史学家H?萨克尔在1996年写道:“在以色列历史上从未迸发过如此激烈的民众愤怒。”1983年2月10日,内外交困的以色列内阁举行紧急会议。在会上,除沙龙外,一致通过了以色列当局调查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事件委员会的报告。
    11日,许多国家的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样一条新闻:沙龙被迫辞职。

 5 ) 历史梦魇的现实重构

   回顾2008年的世界电影,有两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一部是英国年轻导演史蒂夫•麦奎因的《饥饿》;另一部则是一部以色列的动画片《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它们的杰出在于能从一种独立、客观的视角中揭开那段被集体尘封的记忆,然后通过个体经历来重构历史话语,在痛苦的反思中抚平心灵的伤痕。对于英国,北爱尔兰是一个敏感又痛苦的记忆;对于以色列,贝鲁特大屠杀则是深埋于国家、民族灵魂中的潘多拉之盒。在电影中这个盒子被挖出,直到最后被打开。但它释放的却不是仇恨的力量,而是反思的勇气。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民族和解的希望,尽管它微弱、渺小,但对于一部电影来说,你还能要求它什么呢?
   《和巴什尔跳华尔兹》选择动画这种形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尽管前年的《我在伊朗长大》已经足够惊艳了),但更让人折服的却是影片的主题。用动画形式包裹严肃主题对于习惯于好莱坞迪士尼式儿童动画的观众来说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如果你的视野稍微开阔一点就会发现从日本到西亚,从东欧到西欧,动画片从来就不是儿童的专利,动画形式常被导演用于作为表达思想、传达态度的媒介。主要原因在于动画相比真人拍摄的种种限制,它的表现空间更开阔、更自由。去年,当全世界都沉浸在皮克斯制造的机器人乌托邦中时,来自以色列的电影创作者们却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没有虚幻爱情和光明结局,混淆善与恶、美与丑,夹杂血与泪、痛与恨的真实历史。在那里,战争中人性的异化、身份的错位、尊严的丧失交织成为一出彻头彻尾的现代悲剧。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它不是发生在剧院里,而是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皮克斯放眼太空用两位机器人去换取高票房,以色列人回望过去用一代人的伤痛来为民族赎罪。我不敢妄断两部作品的价值高低,我只能说在笑与哭中也许后者才能真正给人带来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
   在动画形式之中《和巴什尔跳华尔兹》还选择了纪录片的拍摄模式:通过一个丧失战争记忆的前士兵(现在是一个电影导演)寻访相关亲历者重组记忆的故事,来再现2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那位丧失记忆的主人公正是当代人对待历史的缩影呈现。一种强大的权力话语禁锢了这段历史,甚至连当事人也不例外。而突破这种权力话语的压制,正是影片主人公探寻真相的原因。影片导演借主人公的身份对照,表明了电影创作的真实意图。对于官方历史的重新建构,将历史的解释权还给历史的当事人,如同用巴赫金“狂欢节”式的文本书写,去抵制罗兰•巴特的“语言法西斯”。因此,电影中那场战争中的相关人员依次登场:从士兵到记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还原历史、重构历史。其实,任何站在当下的时空维度去对过去的探究都无异于刻舟求剑,任何记忆都不可能完全真实。电影中展现的那一段段梦魇般的记忆琐碎、个人,但当历史的当事人被重新推向历史前台,个人历史与国家历史间的矛盾顷刻展现,众生喧哗之中战争终于可以超越正义与非正义的层面被否定,个人经历终于可以跳出国家历史的束缚被承认,民族亦可于逃避与谎言中被救赎。
   影片暗示了一种令人深思的角色转换。电影最后记者提到了从贝鲁特难民营中走出的形容枯槁的生灵,高举双手、满脸恐惧,像极了那张摄于华沙犹太难民营的著名照片。曾经的受害者变成了施害者,历史总是如此充满“戏剧性”,常常让它的演员们无所适从。还有那个被抛弃的士兵在历经艰难之后,救他的竟然是抛弃他的那支部队,而他变成了抛弃战友独自逃命的懦夫。影片最后由动画影像变为真实影像远没有《辛德勒的名单》最后的黑白变彩色那般动人。相反,它将原本就压抑的空间进一步压缩,这就是赤裸裸的真相,没有一丝一毫的篡改空间。与之相比,《辛德勒的名单》的升华倒显得矫揉造作了。
   那段肆意疯狂的华尔兹,黑夜中徐徐下落的信号弹,大海中孤独前行的“爱之船”……一幅幅历史记忆不断呈现,那是战争亲历者们终身无法释怀的梦魇。无数的人体炸弹、汽车炸弹,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空袭,隔离墙两端对扔的石块……一幕幕现实惨剧不断上演。历史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现实就已经开始迫不及待地要往伤口上撒盐了。解决之道在哪?电影告诉我们:不在现在,更不在未来,而是在过去。只有正视历史,才能重构现实;只有重构现实,才能希翼未来。一部真正的好电影是绝不满足于仅对历史做现实的重构,重构历史的真正目的在于关照现实世界,去对现实进行重构。用电影改变世界,这或许就是每一个怀抱电影梦的创作者的终极理想吧!我们也有理由相信,面对这个满目疮痍的世界,电影也许可以做得更多。

 6 ) 罗生门口,众生彷徨。

当阿巴斯和马吉德马基迪慢慢淡出国人的谈资时,中东电影在前几年略显沉寂。似乎中东电影人慢慢将关注点从民族自身对个体灵魂救赎的探讨和对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思考中移开,渐渐转向在全球语境下,对个人命运的复杂变迁和民族间重大事件的反思,而体现这些特点的,恰恰是两部极具风格的动画电影,一部是《我在伊朗长大》,另一部就是《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不知道后者受前者的影响有多大,但是在电影表现手法上来看,浓郁厚重的版画风格确实如出一辙。

一位参加黎巴嫩战争的前以色列军人竟然遗失了二十年前那段战争的所有记忆,于是他寻访遍当年的战友和与之相关的其他人,以期重构那段遗失的记忆。这像极了罗生门的故事,战友们各自的叙述前后交叠、错位、断裂,虽然勉强在最后拼凑成一个关于战争的支离破碎的“故事”,但是似乎已经没有可靠可言。

记忆是活的,它会随着人的成长和经历而带有选择性,但我绝不相信记忆由于痛苦而“自杀”,选择遗忘可以理解,而彻底遗失却不可宽恕。个人在民族冲突的强大张力撕扯下的自我保护以致病理学层面的记忆自动遗弃?达尔文进化论应该也不会赞成这样的观点,一个忘记自己过去存在的民族中的个体是弱者,如果连这样的承受能力都无,那尽早淘汰。所以在我看来,这部片子的主角全无魅力可言,他只是充当了一位无能的线索人物,奔波于世界各地,将“故事”呈现给观者。

战争有多可怕?它可怕的地方在于人类在其中失去了理智进而在旁观者看来是情感泯灭。战争双方的个体全是受害者,有多少人是真正相信战争的作用而“为国捐躯”的?战场上的年轻人不是狂热地信仰武力,他们是在嬉笑间的年纪突然被推向战场,而处于极端状态下的个体丧失了选择权,这就是战争“非人”的所在,它让人彻底忘记了自己是有自由选择权的“人”。影片中有一段令人深思,一位战地记者回忆自己当时随军时,是将战争当成一张张定格的新闻照片:废墟、战死的战士、炮弹横飞的天空……直到他看到贝鲁特跑马场被屠杀的马匹,血流成河,被腐食者包围,奄奄一息。他想:那些马是无辜的,为什么要杀死它们?多么讽刺,一个战争中的人直到看到垂垂将死的马匹才动了善心,想到“无辜”二字,那是多么可悲和令人绝望的状态。战争的状态已经让人变得麻木,将杀人当成常态,而直到看到动物死亡才能重新唤起心底的怜悯,这很可怕。

再谈到这场屠杀本身,这让我对民族的“失忆”再次感到无言,我不知道巴以冲突这段渊源有多深,是否要追寻到“创世纪”,但是我明白中国有一句老话——将心比己。作为犹太人,刚刚挣脱二战种族灭绝的命运,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阴霾应该还笼罩在心头,可是一转眼功夫,有美国撑腰的以色列就转而对付巴勒斯坦,贝鲁特难民营的无辜难民不就是昨天的“自己”么?为何他们下得了手?!战后以色列国的国土是中东国家的,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巴勒斯坦还要高点儿,他们住着洋房为何还时时觊觎别人破烂不堪的难民营?他们知道自己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为何还要用炮弹和坦克践踏别人的生命和尊严?这种失忆不可饶恕,在这场过去和现在持续进行的战争中,我因为以色列的过去而更加谴责这个国家和民族。

当影片最后,画面从动画转为纪录,那些哭天抢地的巴勒斯坦妇女继续哭天抢地……她们应该在嚎啕安拉是否真的存在,他为何忍心让这样惨绝人寰的事情发生。故事除了谴责应该没有了别的力量,何况站在罗生门口的人们,全是彷徨。

 短评

一个疑问:画出来的动画纪录片,还算是纪录片吗?(P.S.:音乐太赞了!)

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事前真没有准备是讲战争的。只是看完驯龙骑士2太难看,同事说不如看这个,对比一定很强烈。寻找失落的战争记忆。音乐和战争实在是最佳拍档,而动画的表现形式,其实也不过是个假象,最后几分钟真实镜头才是它真正要说的。

14分钟前
  • vivi
  • 推荐

-“我们将陌生人送进地狱,当然我们在大路上会伤及无辜。如果我离死亡不远了,我要说我天天都炸贝鲁特。” 在历史和梦魇之间游走的真实、粗粝的动画画面、诡谲迷幻而颤栗不安的原声音乐……影片最后,动画场景倏地切换到了真实的中东,伴随着一具躺在残垣断壁中的孩子尸体的景象,全片戛然而止。

15分钟前
  • 苇间疯
  • 力荐

回忆录

16分钟前
  • Yolanda
  • 推荐

早安,黎巴嫩。阿拉伯马场。钢琴曲中的火箭弹。机枪华尔兹

20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牛逼电影

22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笑,泣,默。

27分钟前
  • 望月封道
  • 推荐

7.5 “作为犹太人,我不相信我和纳粹分子做了同样的事情。”小伙子乘着“爱之船”赴战场,幻想着能和裸体的爱神一边游泳一边交媾。黄色的照明弹燃烧在黄色的画面里,战场让人分不清白天和黑夜。90分钟的动画癫狂而漫长,但比起那50秒的屠杀现场,我宁愿生活在癫狂与漫长里。

30分钟前
  • 喂饭
  • 推荐

开纪录片新时代;记录历史,明鉴未来。

34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原来那一切不是梦境不是幻觉,是真实的赤裸的残酷的真相,由动画切到真人场景,震撼力很强。

3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集剧情,纪录片,动画片与一体。画面好,音乐好。而且音乐的效果与反衬巨大,比如它经常用轻柔的钢琴来展现紧张的战场。特别喜欢它大部分用一种相当旁观,甚至MTV式的手法来展现这场残酷的战争。非常棒!

39分钟前
  • 思阳
  • 力荐

残酷,震撼的影像,那段枪林弹雨的华尔兹让人印象深刻

44分钟前
  • Singin'in rain
  • 推荐

谁能做到更改记忆呢?

45分钟前
  • 可乐杨
  • 推荐

无论从主题,内容,表现手法,都相当地惹人注目。再次证明,好的电影音乐不光在于音乐本身,而在于视听元素的结合。再次证明,动画不仅擅长刻画梦,更擅长刻画超现实的噩梦,而这种噩梦正因为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上,才显得愈发的可怕。一段弹雨中的华尔兹,一群死去的平民,看完后久久不能说话。

49分钟前
  • 叉叉小箭猪
  • 力荐

以色列一兵的选择性失忆。粗线条想起GTA。

54分钟前
  • 大刚
  • 推荐

以色列的希伯来语有一句话:一边杀戮,一边哭泣。影片有碎片般的记忆和九段访谈的灵活转换,讲述了1982年那场大屠杀,既恐怖又具超现实美感,像一条遂道,通向遥远的过去。结局是最震撼的,福尔曼说:电影无法改变世界,我们什么都不说,我们只是呈现真相,这些胶片自己会说话。

5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力荐

纪录片真没必要这么搞,劳民伤财不落好

1小时前
  • Nobervem
  • 推荐

令人印象最深的两幕是像僵片一样群狗疯跑的开场以及抱着机枪像跳华尔滋那般疯狂扫射方向不明的那幕。到是最后那50秒对于导演至关重要的真实镜头的影响力被削减的不剩多少实感,因为整个影片都是由梦和记忆构成。配乐相当的出色。而以动画的媒介来制作纪录片,到底出于怎样的心态呢,真的很想知道。

1小时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关于残酷回忆的意识逃离。画面的颜色搭配很好,最后一幕实在残忍。

1小时前
  • 王薇醺
  • 推荐

恨不得给六颗七颗星星,真的是fucking good, 对这种画风本来就无抵抗力!题材和对白都很有张力,加上无敌的配乐——最美好的和最残酷的放在一起,总能给人最震撼的感觉。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