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走向共和

大陆剧中国大陆2003

主演:王冰,吕中,马少骅,孙淳,李光洁,孙宁,徐敏,郑天庸,戈治均,廖丙炎,张洪睿

导演:张黎

 剧照

走向共和 剧照 NO.1走向共和 剧照 NO.2走向共和 剧照 NO.3走向共和 剧照 NO.4走向共和 剧照 NO.5走向共和 剧照 NO.6走向共和 剧照 NO.13走向共和 剧照 NO.14走向共和 剧照 NO.15走向共和 剧照 NO.16走向共和 剧照 NO.17走向共和 剧照 NO.18走向共和 剧照 NO.19走向共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1:29

详细剧情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当中的二三十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对于中国,则是风云变化的几十年。在这当中,中国自二次鸦片战争后,又经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其中,中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走向了民国;新思潮开始传来,旧制度渐渐走向衰退。千疮百孔的中国也正向着更光明的明天前进着。   在这二三十年的历史河流中,留下了许多亦正亦邪的人物,慈禧太后(吕中 饰)、李鸿章(王冰 饰)、袁世凯(孙淳 饰)、孙中山(马少骅 饰)等他们被记载在历史课本里,和中国的历史相挂钩。借由这部剧,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那个时代,那个风起云涌变化万千的时代。前路虽然艰辛,但我们也正一步步向前迈进。

 长篇影评

 1 ) 历史不是像教科书上那么弱智!!

我初中和高中的时候,学历史,总觉得为什么近代史部分的人物和事情那么混乱唐突。现在看了《走向共和》以后才明白,历史人物是很丰满的,历史书只是为了当局利益而筛选过了。(当然我这个我能理解,历史上哪个国家不是如此?)但是我们人民需要知道真相。
李鸿章:一改历史书上卖国贼的形象。是个很懂官场技巧并且很有作为的当朝支柱性任务。签订各种卖国条约实属无奈之举,都兵临城下了,不签行吗?就算他不签,历史上也会出现其他人签。然而孤木难支,他一个人无法改变清廷腐朽的现状。
袁世凯:极有才干,先后收到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庆王爷的举荐,可见他当上大总统不是一个意外的政治“暴发户”,而是有一定资历的。然后他比李鸿章更加谙熟官场潜规则,很会巴结顶头上司,很有城府。不过越来越提高的官位让他野心爆棚,当上大总统的他经过作为的人一唆使,帝王梦很顺理成章的爆发了。
孙中山:近代伟人,大公无私,做事有韧性,经过10次革命推翻清廷。——试想历史上还有谁有这么大的耐心。可惜做事过于理想化,二次革命过于鲁莽,让袁世凯抓住把柄,间接加速了封建制度的回潮。把大总统让位于袁世凯实属无奈之举,孙中山每次都是借力革命,其自身军事力量积弱,辛亥革命时,如果不用大总统之位利诱袁世凯,革命军是不是会被强大的北洋军扼杀不说,自己阵中估计也要倒戈。
慈禧:微微比教科书上的形象好一点,但也不咋地。表面上十分英明,但是遇到自己的核心利益,从不放弃。袁世凯琢磨着她的心思,建立了12年的准备立宪期,就是为了不损害老佛爷的有生之年的利益。
康有为:虽然君主立宪比封建专制先进,但是他走进了一个死胡同,脑子转不过来了。还害得想维新的光绪帝再次被软禁。在民国建立后,依旧像回复帝制,完全不懂时代潮流,固步自封。
梁启超:早期跟康有为搞君主立宪,但是在得意弟子徐锡麟的惨死和孙中山的民国建立后,重新改变了政治观。不过对于袁世凯抱有幻想是他的一大败笔,还好能及时清洗头脑,坚持立场。


其他人物,就由大伙儿一起说说看吧。反正这个电影让我对于近代史的认识改变了很多。虽说是历史小说,总归有杜撰部分,比如说“罗文”这个国民党员的浓缩体,但是我相信大部分东西都是真实的。退一万步讲,此剧当中,人物形象相比教科书上,极其丰满。我儿时的教科书上的人物形象太苍白了,太唬小孩了。就这一点而言,此剧就够贴近现实。至于为什么会禁播此剧,我估计是他动摇了统治者的一些治民理念和传统观念。
而且,此剧中也没有给出光绪之死和赵秉均之死,这两大近代悬案的答案,给予观众一个适当的想象空间。

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们而言,此剧值得一看。

 2 ) 胡诌(汇个总)

李鸿章:“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慈禧:“醇亲王,这园子修得怎么样了啊?” 醇亲王:“奴才一直在张罗,可这银子...” 阎敬铭::“要银子没有,要命有一条!” 光绪:“但凭亲爸爸定夺...” 珍妃:“沟水空留恨,霓裳枉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李莲英:“老佛爷高兴是奴才最大的心愿” 德公公:“这刚得了势,大清就要完”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辜鸿铭:“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盛宣怀:“官商官商,雪岩兄,这红顶商人不好做啊” 明治:“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伊藤博文:“禀英灵之气,具匡济之略。挽回时运,发展文明,不惮贤劳,匪躬自任,屹然为东洋之砥柱” 康有为:“天下事尽在吾彀中......我可是奉衣带诏啊...”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张謇:“实业方能救国,看我大生纱厂!” 徐桐:“老朽啊,老朽,八股道德文章可是修身之学” 翁同龢:“祖宗之法不可乱” 丁汝昌:“有负中堂之托,百姓之望啊!” 邓世昌:“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冲啊!撞沉它吉野号” 奕劻:“什么最可靠,银子!” 奕訢:“军机无远略,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诡计本多端,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鬼子六,呵呵” 刚毅:“搜刮大王,扶清灭洋”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岑春煊:“微臣愿做太后的一条恶狗” 瞿鸿机:“三犯龙鳞敢举仇,爱才爱国有深忧。频陪绿野须眉古,遗像清高憾未酬。” 吴毓鼎:“好歹是把老师卖了个好价钱” 荣禄:“骤难移易。譬之起虚弱而仁痿痹,辅以善药,效虽缓而有功;投以猛剂,病未除而增剧” 溥仪:“我是皇上......吗?” 隆裕:“袁世凯,你置我母子于何地?” 载沣:“你是皇上,老子就是摄政王!” 英子:“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 袁世凯:“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为日本去一大敌,看中国再造共和” 张振武:“老子是首义英雄,革命元勋,谁敢杀我” 赵秉钧:“我是冤枉的,钝初兄和我亲人一般,我怎会下此狠手?” 段祺瑞:“其人短处固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利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中恐无人能比。三造共和” 徐世昌:“利国无能但利身,虚名开济两朝臣。笑他药性如甘草,却负黄花号菊人” 孙文:“共和共和!天下为公......哎呀呀,再给本总统介绍个红颜知己小loli” 黄兴:“无公乃无民国,有史必有斯人” 宋教仁:“莫使真心堕尘雾,要将热血洗乾坤。” 杨度:“帝道真知,如今都成过去事;医民救国,继起自有后来人。” 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 张勋:“臣等今日请复辟,上承天命下归心。张康二人非小可,他是文武两圣人。文武两圣来保驾,天下指日可太平” 黎元洪:“继大明太祖而兴,玉步未更,佞寇岂能干正统; 与五色国旗俱尽,鼎湖一去,谯周从此是元勋。”

 3 ) 《满清末代王朝》,一点感悟

一 慈禧太后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地鼠”,谁冒头就敲谁几下脑壳。 李鸿章势大,便用张之洞翁同龢牵制,反过来再以李鸿章压制这双方。光绪帝和他老爹个头大,放在身边亲自看护。 不冒头也要套出你的心思,时不时抛个诱饵,投石问路,几个回合下来你就原形毕露。 太后想去北洋观兵,光绪帝兴奋的要死,马上露出冒进的尾巴。醇亲王在军舰上得意忘形,即兴赋诗一首,醇李联手抢班夺权之心昭然若揭,慈禧一顿痛斥,天生胆小的醇亲王肝胆俱裂当场吓死。即使自己身边的亲信李莲英也不忘敲打,“让你去北洋溜达溜达,是看看你出了宫是什么德性!”同时又探了李鸿章的底,北洋待遇优厚,李鸿章在银行有存款,但这些都在容忍范围之内,因为李鸿章,“劳苦功高,给大清争了面子”,慈禧多疑,但聪明,不昏聩,所以谁诋毁李鸿章都不买账。 北洋观兵,一石四鸟,皇帝先露了头,检阅了李鸿章的家底,拷问了醇亲王光绪老爹,又敲击了身边的小李子。 二 太平天国最严重的一个后果就是军队“私有化”,国家正规军八旗兵绿营兵拼光之后,曾李左张的地方乡勇便成为主力,千年以来的兵之大忌产生了,将专其兵。 于是便外重内轻,满轻汉重,山头林立,各图自保。每个人都口口声声朝廷社稷,但各个都有个如意算盘在心里。 所以,李鸿章能以地方身份领导全国洋务,足见之奇葩。同样来自地方和中央多方位的掣肘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内耗之大足可料想。 这种上下猜忌,左右倾轧的格局最终酿就了甲午海战的苦酒。 日军在花园口登陆,旅顺告急,李鸿章求助山东巡抚李秉衡,光绪帝亦多次诏谕,但李秉衡就是按兵不动;两代帝师翁同龢,掌户部大权,对北洋经费大肆节制,以至北洋水师修缮不及弹药奇缺,临阵只能八艘军舰参战;甲午海战持续九个月之久,但大清国另外一支南洋水师却始终坐视;翁同龢节制北洋经费却鼓噪开战,心机狠毒可见一斑,光绪帝只会鸡血般上蹿下跳,慈禧太后只关心六十大寿,每天几百道菜依然无处下箸。 隔岸观火,落井下石,难怪李鸿章慨叹,北洋以“一隅之力,搏倭人全国之师。”甲午海战是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正如他所料,拼光了全部家当后,自己的政治生命也走到了尽头。甲午战败,几家欢乐几家愁,消除了政敌,地方督抚弹冠相庆,即便是那慈禧老佛爷,心痛之余或许也在暗暗欣喜。上上下下全无家国,唯有自己的机关心思如意算盘,岂能不败?独独苦了我四万万生灵。 将专其兵之弊,流毒甚广。 且不提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单就中日第二次战争,也几乎败于这军队私化之上。地方军阀多亦如李鸿章,“保船避战”,或如李秉衡之流坐视不理,即便是那最高统帅蒋介石也如慈禧太后一般有个小伎俩,借日本人之手消除异己。 实是多亏了我共产党,扶大厦于将倾,救社稷于危亡,犁庭扫穴,复土开疆,折冲樽俎,纵横捭阖,匡扶华夏,扬威域外,千年时局,一朝鼎固。 三 盛宣怀问李鸿章,为什么不查办利用北洋军舰走私一案。李鸿章说,军舰走私,牵扯太广,水师不能乱。 李鸿章所言极是,法不责众还是颇有道理的。水至清则无鱼,很多事不可书生意气,现实总比理想复杂的多,凡事总有个得与失,利与弊。当事情已经败坏到影响大局的时候,彻底根除无异于挥刀自宫,势必挫伤根基。 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之初的时候,就曾因为贪污警员太多面太广而被迫妥协退让。 这也是清末,处于最高统治阶层的慈禧太后不敢大手术的原因,也是慈禧太后相对于光绪帝老道稳健的地方。 但是,时不待我,清之所以亡,皆因一个“晚”字,它的人民已经失去耐性。 四 中途弃主已是大忌,偏又落井下石,若非李鸿章海量,袁世凯从此便会“夭亡”。李鸿章看得不错,四姓家奴(李鸿章,翁同龢,荣禄,奕劻),不反才怪。 野心总是伴着能力膨胀,能量爆棚,自然胆子渐肥,没有谁一开始就想谋反,王莽,袁世凯也如此。 五 历史上,政治力量的博弈往往是很微妙的,真的可谓毫发之差差之千里,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就有能改写历史。崇祯皇帝时期,明清和议,就因为陈新甲将密约无意中泄露,最终导致和谈失败,双方再次反目,最终明朝灭亡,不然明朝还可苟延。 再比如,维新变法,康有为这个二货,宫廷戏看多了,居然整出个帝党和后党,就因为一念之差,严重估计了帝后矛盾,鲁莽地制定出一个臭屁的“围园杀后”,才最终导致“戊戌六君子”,导致变法失败。中国历史就此改写,不然变法一旦成功,中国将比之今天还要强盛数倍。 历史的得与失,往往间不容发!细节往往能够扭转历史车轮的走向。 这就要求参与历史博弈的政治力量,都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国家无比忠诚无比严肃的态度,肩负历史重任,万万不可儿戏,慎重,再慎重,你们的肩上扛着的是历史的车轮! 政治博弈中有对抗,更有相互的妥协,妥协不一定是投降,妥协有时候是一种明智的斗争方式,有时候妥协比对抗更重要。 宋辽和议,享百年和平。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斯图亚特王朝妥协,结果走上了光明大路。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合约》,也是成功范例。 现在的某些香港人,太过高估自己的实力,无责任无节操,将历史重任等同儿戏,有时候历史发展就断送在这些心胸狭隘颟顸愚钝还高傲自大的人手里。 六 电影《指环王》里有一只至尊魔戒,它能够诱惑你去占有它,有了它,就会拥有控制一切的力量。魔戒诱惑每一个生灵,即使高贵的精灵族,勇敢善良的甘道夫,也抵制不住引诱。 人世间,权力就是那魔戒。 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扇地狱之门。 贪欲,是地狱里的魔鬼。 诱惑有多大,贪欲就有多疯狂。 而权力是打开地狱之门的金钥匙。 所以,清帝逊位实是被逼迫,孙文让权也是出于无奈,袁世凯称帝却也是,人性使然。 谁也别骂对方有多卑劣,吹嘘自己有多崇高,在权力这面照妖镜前,再道貌岸然的人也会现原形,露出禽兽的本性。 道德与崇高,储藏在乌贼的墨囊里,…… 七 爱国主义是个好东西,就像漂亮的糖纸,如果需要,谁都可以将自己的私心包裹进去,推销给外人。 西方各国要求慈禧太后归政于光绪帝,这下踩了太后的尾巴,立马跳将起来,出离愤怒了。 中法战争,藩篱尽撤,她不怒。 甲午海战,海防尽失,她不怒。 权力要失去了,她便出离愤怒了! 将自己的私心,用爱国主义的糖纸包裹好,抛出去,一切为了大清江山! 正如同光绪帝训斥刚毅,“向十一国开战,你疯啦?!” 即使几十年后的战争疯子希特勒也不敢同时向十余国宣战。 这是,作死的节奏。 为一人之私,与全世界为敌。 割别人的肉从不心疼,踩自己的尾巴就急眼,假国家之名,行苟且之事,以崇高的名义绑缚最无耻的私欲,不惜裹挟天下苍生,甚至这满朝耿忠之臣。 义和团就像哮天犬,被适时的放出。 八 袁世凯三次差点掉脑袋,鬼门关过来的人深知权力的威仪。 利刃在手,乾纲独断,生杀予夺! 在权力的角逐中,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往上爬,越往上越安全。 九 慈禧太后要向十一国宣战,臣子们怎么看? 明明知道主子错了,奴才该怎么办? 公开反对开战的,你敢“逆鳞”,马上摘掉顶戴花翎,当猪宰了。 刚毅、徐桐,专是顺风接屁的庸才,主子胡闹,奴才也跟着煽风点火,只图主子一时高兴,顺了主子的心思。但他们不曾想,将来主子闯出祸来,捅了篓子,最后无法收拾的时候,谁来顶罪?!奴才专是为主子卖命的,所以这一百七十四个大清官员替主子顶包也算是死得其所。 反对是死,支持也是个死。 所以,荣禄、李鸿章是睿智的。 对待主子,有时候更应该像对待孩子。孩子胡闹,劈一巴掌打过去不对,跟着他一起胡闹也不对。好的方法就是让他闹下去,背后为他做工作,疏通铺垫拯救。等栽了跟头碰了壁,撞了南墙呼呼流血,走投无路,绝望无助的时候,再伸出双手扶起来。这时候的主子,气也出了,火也败了,性子也磨没了,知道错了也后悔了,痛苦又绝望,你的双手就是救命稻草,你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即亮了自家本领,又有救驾之功,关键是自此以后主子便更信任更依赖更离不开你了。 所以,李鸿章装傻,荣禄装糊涂。 李鸿章告诉全天下人,太后向八国宣战的诏书是伪诏,两广决不奉诏。并联合刘坤一、张之洞抛出“东南互保”方案,将国家损失减到最低,同时通过辜鸿铭向西方列强表明中国坚定抵御入侵的政治立场,以博得政治回旋之余地。 辛丑和谈,李鸿章单刀赴会,舌战群儒,拼了老命救主子出水火。难怪李鸿章辞世让慈禧太后老泪纵横,这才是股肱之臣,国家栋梁! 荣禄在这方面也是高明至极,装糊涂,作缩头乌龟,不掺合不表态,敷衍塞责。但是在背后偷偷为主子做工作,找后路。在大炮的标尺上做手脚,炮弹轰不到洋人的使馆,给洋人送水蔬菜粮食,并告诉洋人,北京的乱子,不是皇太后的意思,她老人家也控制不了,这样将主子从困局中慢慢打捞出来。 慈禧责怪的时候,荣禄说了一句话,奴才这条命,绝不随便卖。 这句话,值金子。 洋人要杀大清一百七十五个官员,第一个就是慈禧太后。 老太太吓得要死,绝望痛哭的时候,荣禄才最后整出杀手锏,“太后啊,您怎么不想想,李鸿章能让洋鬼子杀了您吗?” “太后,李鸿章要是挡不住,奴才立刻回北京跟洋鬼子拼了这条老命!” 荣禄的下一句让慈禧感动地直哭,“只要卖得值,奴才也卖!” 为主子卖命的至高境界就是,一定要卖得值。 十 清末的预备立宪,实际上是加速了满清灭亡。 假若你不想给,就别贱嗖地撩,撩的结果是全国上下集体炸毛。 自古社会变革本质上都一样,利益重新分割。 蛋糕就这么大,你多别人就少。 整个锅你都端去,甩给别人的全是鸡头鱼刺,人家不给你砸锅会飞呀? 宪政的本质是权力下移,从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进入权力机枢,其中当然包括立宪派,汉族官僚,地方督抚,甚至革命党。所以,宪政一下子便把满清贵胄孤立了起来,全国上下无数双眼睛都在瞅着你,说吧,这蛋糕怎么分? 这一时期,连革命党的活动都跌入低谷,全国上下屏气凝神,就等你揭锅呢。 结果,皇族内阁,钦定宪法大纲,全国都炸毛了,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皆骂。 第一:太平天国之后,清朝的政治格局就已经异变成弱干强枝,藩镇割据的态势已经形成,庚子国变中“东南互保”便是一例。这立宪本应是权力下移,但结果不下移反而还上提,妄图揽权于中央,借机消除割据。比如1906年设陆军部,统率全国的陆军,该部的尚书及两位侍郎都由满人担任,这样陆军就全部由满人统率;还有设立度支部,控制地方的收支,宣布只有中央才拥有对外借款及铸造、发行货币权。 汉族官僚没发现蛋糕变大,反而还小了,能不急眼能不骂街吗?特别是那个袁世凯,皇族内阁里居然没有他,他能不生二心? 第二:士绅,传统中国特殊的一个阶层,介于官与民之间,官非官,民非民,多是科举未仕或落第士子,或者是退休回乡的中小官吏。他们是官与民之间的润滑剂缓冲垫,往往要依靠这些士绅调节官民矛盾。调节矛盾的时候,他们还往往站在民众一边。因为本乡本土,同在一个村子里住,谁也不想半夜被人在院子里扔石头。不过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往往一头扎进官府怀抱,比如太平天国。 但是,1905年废科举,大部分士子回乡,成了士绅。没了科举,前途暗淡,名利不保,他们本身就对清政府满是怨气,这股无名之火无处发泄,要搁在以往,无非私底下发发牢骚,或者借酒浇愁。但是,预备立宪了,各省设立咨议局,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以他们的资历完全可以进入,日后便是省议员,名誉地位又回来了,于是他们成为了立宪派。但是不久他们就发现,咨议局就是个空壳子,狗屁权力没有还处处受制,因为清政府压根就不想权力下放。不死心的立宪派还曾在1910年掀起了中国历史上三次规模巨大的国会请愿运动。但是当他们的要求被拒绝,特别是“皇族内阁”成立以后,他们多数人绝望了。于是咨议局便成了牢骚局,以前是独自唉声叹气,现在是聚在一起组团骂街。他们的心,同清政府渐行渐远。以前是一盘散沙,现在咨议局成为了他们的岗楼据点和聚集地,一个呼哨就能将全国各省连成一条战线组成一个阵地。 第三: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而这些费用都以各种名目强加到百姓头上,老百姓也跳着脚骂街。 全国上下,干柴烈火,革命党只不过浇了桶油。 十一 北洋水师每年军费是六十万两白银。 甲午战争赔款是两亿三千万两白银。 大清国岁入是八千八百万两白银。 可清朝官员之间的贿赂却是以万两银子起步。 袁世凯行贿庆亲王奕劻是五十万两。 户部侍郎唐庆昌为保自己的官职给奕劻一次就送去一百万两的银票。 管中窥豹,满清官场贪腐之严重,令人发指。 庆亲王奕劻卖官鬻爵朝野尽知,就连慈禧太后都知晓。 但是慈禧却看中了他的忠心,是一家人。 “你的毛病根儿呀,无非是一个财字。” 最多劝诫两句,“咱大清要是真给糟蹋的亡了国,你那财还从哪儿来呀?” 瞿鸿禨精忠为国,一生廉洁,结果却被慈禧罢黜,因为他,“分布羽翼,窃权不轨”。 慈禧太后说的好,“有些人有忠心没有才干,这个吗可以让他慢慢历练。可有的人是有才干但没忠心,这样的人,我是不会留着他的。” 慈禧所言也极是有道理,自古以来,从未有因贪腐而失国,只有离心而丢江山。 历代统治者都明白这个道理,你可以贪,但不可不忠。 苏绰定律,穿越古今,黄金法则。 十二 病重的慈禧太后告诉自己的亲侄女隆裕皇后,你就要做太后了。 可是,当时她的亲外甥光绪还没有死…… 可是,光绪没有子嗣…… 该剧很隐晦的讲述了这个千古之谜。 慈禧太后最终也没能放过光绪帝,她亲手剪断了大清国最后一缕阳光。 一己之私,一人之怨,竟然扯上一国之本来陪葬。 口口声声家国天下,…… 十三 孙中山的革命党与袁世凯的北洋军南北对峙。 从一开始就隐藏着失败。 袁世凯是攥紧的拳头,而孙中山却是摊开的手掌。 就个人因素而论,袁世凯老谋深算,权力场上摸爬滚打几十载,几次差点丢掉脑袋,揽权,弄权,拉拢排挤,借刀杀人,隔岸观火,落井下石,阳奉阴违,见风使舵,荤的素的,明的暗的,那是样样精通。相比之下,孙中山便纯洁的如同小白鼠,招招式式,处处居于下风。 这革命的正途,窃以为,实是需要经历一个先集权后放权,先专制后民主的历程。只有权力集中才可以凝聚力量,壮大声势,推翻反动势力。待到天下厘定,再还政于民,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宪政共和。 而孙中山的革命党从一开始就忽视这个问题,不能抓权或不屑抓权,这可能和他标榜的民主宪政有关。殊不知逢乱世必要大权独揽,一是为了自身,二是为了革命。 首先是党权,同盟会和以后的国民党都有一个通病,松散,鱼龙混杂,有组织无纪律,缺乏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赵秉钧是国民党理事,却暗杀了国民党理事长宋教仁。二次革命,孙中山振臂一呼,十个省的国民党都督有八个省不响应,以致革命失败。孙中山为此也一度痛心疾首,曾有另起炉灶,再造新党的念头。创建中华革命党的时候,孙中山竟要求每个党员在入党誓约上按指模,发誓“愿牺牲一己之身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如有二心,甘受极刑”,其急迫之情可见一斑。就算后来的国民党也是什锦杂拌糖,什么物色都可入党,政审把关不严。还有国民党的党建工作也一直饱受诟病,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烂得一塌糊涂,直到离开大陆为止都不曾改观。 还有就是对军权的控制。孙中山在海外遥控革命,极少亲自参与起义,所以武昌起义后,各省革命军自己选出了领袖,军权始终和他无缘,孙中山成了精神领袖。而这各路诸侯后来便演化成了新军阀,直到蒋介石时期都难以驾驭。 再有政权,且不说南京临时政府是个空壳子,就说袁世凯与唐绍仪不睦,内阁当中全体同盟会员便愤而辞职,如小孩子般赌气任性,就足以证明其政治上的幼稚可笑。武昌首义,革命党人将政权拱手让于旧官僚黎元洪,以至于受人钳制遭人暗算,以至张振武惨死,也真是傻的可以。还有,孙中山放弃临时大总统的位子,甚至后来居然放弃正式大总统竞选,虽出于无奈与难言之隐,但奋力一搏也可以乱了对方分寸,总比拱手相让的好。 权力不集中,就攥不紧拳头,打出去就没有力道。 而这革命党人,便成了浮在水上的油,飘在天上的云。 难怪袁世凯说,孙中山最大的法宝就是他的威望。 不过经过后来的努力,特别是广东革命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黄埔军校的建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国共两党的合作,国民党的改组,这党权、政权和军权也渐渐抓了起来,虽然差强人意,但是效果还是很显著的,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便是例子。 可是,集权容易,放权难,蒋介石集党政军三权于一身后,便死死抓住不放,全国统一之后,宪政就不提了,直到离开大陆。 攥在手里是能力,而放手人间则是人性。 集权,放权,如同炼狱,考验着灵魂。 十四 孙中山最大的功绩就是,以后无论谁当皇帝,全天下都会和他玩命。 吃独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孙中山没有想到,国民党最后以涅磐重生的方式,在台湾实现了共和。 十五 春秋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绵延千古。 秦汉时期郡守县令自辟僚佐,便是其遗风,这样直到明清时期的幕僚。 李鸿章有盛宣怀,张之洞有辜鸿铭,左宗棠有胡雪岩,袁世凯有杨士琦和徐世昌。 自古至今,似乎都有一种惯例,也可以说是潜规则,公事往往需要通过私人关系去疏通办理。 需要办理的事情,上层交给下属的往往是政策,其他事宜你自己去筹划。左宗棠收复新疆,朝廷却不给钱粮,胡雪岩通过私人关系拼了老命给他筹措军饷。李鸿章筹划北洋水师,军费开支也是盛宣怀给他想办法。即便是袁世凯,背后也有个周学熙。 辜鸿铭给张之洞出谋划策,袁世凯身边也有军师徐世昌。 一个“智囊”,一个“钱袋”。 这些幕僚围绕在官员身边,形成裙带,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推古及今,哪位领导身边没有几个“钱袋子”,没有几个“狗头军师”? 然而,“以私害公,非忠也”。

 4 ) 慈禧太后向列国宣战——吕中老师在《走向共和》中表演赏析


慈禧太后向列国宣战
——吕中老师在《走向共和》中表演赏析
文/荞麦花开

题前:
正餐上桌前,先来一碟开胃小菜。世人皆知陈寅恪记忆力惊人,他在一次上课时,脱口而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19字(蔡鸿生《仰望陈寅恪》一书p5-6:多少年来,人们往往被寅恪先生的记忆力所震惊,甚至传为奇人奇事。我也有同感。大学时代听讲《长恨歌》,到释“温泉水滑洗凝脂”一句,他连带提到清故宫武英殿之浴室,一口气就念出了西太后那长达19个字的谥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如数家珍,令人瞠目结舌。)——慈禧太后谥号之长,为历代皇后之最,陈寅恪竟一口道出,关键是这还不是背诵十三经、前四史中的经典段落,属于所谓不需要占用有限大脑库存的“无用”文史冷知识,着实把听讲者镇住了。——这件轶事内里深处或暗透此一消息:对于如寅恪先生这样的前清遗少遗老们而言,大清孝钦显皇后是相当令人肃然的一个存在。这位实操大清帝国末造甚或整个中华传统帝制时代末期最高权柄长达半世纪之久的女性,到底有何魅力?

大陆科班演员远胜于港台演员之一大独门绝技,是当众大段台词戏,笔者时常回看摩挲譬如唐国强诸葛舌战群儒、骂王朗、斩马谡(《三国演义》),陈道明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八达岭颁旨永不筑长城、千叟宴敬酒(《康熙王朝》),焦晃康熙承德戒得居怒斥众阿哥(《雍正王朝》),王冰李鸿章威海卫怒斥北洋众将(《走向共和》,配音为吴俊全)……这些经典桥段。个人窄目所及,女演员演历史剧唯一能与上述“须眉”抗衡——甚或精采过之者,舍吕中老师其谁?《走向共和》(68集海外版)25集慈禧向列国开战一场大段台词戏,在我心中是历史剧中最霸气无敌的存在啊,看了各种热血沸腾,第一次赶脚老佛爷个人魅力爆棚,其振作士气(煽动人心^_^)的功力与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希某某必可一战……
这里是谈戏的精彩,慈禧此举是一时嘴炮痛快祸国误民神马的就不多及了。(按:细绎史实,历史上慈禧并无向列国宣战之实。这个放最后分剖。)按《走向共和》里演来,慈禧对与列国开战其实是颇有顾虑的,哪怕在事先看了义和团“刀枪不入”的神棍表演之后,她还是内心清楚这些都只是把戏,跟列强能不打尽量不要打。但列强粗暴地竟去践踏老佛爷的心理禁忌——逼其归政皇帝。这无疑是捋虎须批龙鳞了。但见慈禧拿着放大镜看“洋人发来的照会”,面容无波;应该是看到列强逼其归政皇帝之语,抬眼,凝思,“哼!”;剧集特写镜头——手中的放大镜颤抖(这种特写镜头是摄影出身的导演张黎的强项,《大明王朝1566》中也多用);“啪”地合上外国照会红漆封皮,手中放大镜子扔在封皮上;一众臣子感到风暴前雷霆前的可怕窒息,胆颤默立,太后却只是利落简单丹田蹦出两个词六个字:“敲钟,叫大起儿!”——吕中的表演是有收有放,有抑有扬,大抵慈禧平常之态为内敛平稳,故而偶露雷霆之威才更为慑人;这一点,“飘风骤雨不可久长”、一味只有高亢的斯琴高娃似乎就逊色一筹。
“叫大起儿”是清廷“土话”,召集四品以上官员朝会为“叫大起儿”。剧里演来,但见数百官员顶戴补服色色鲜亮站得黑压压宫内殿外都是,张黎的摄影是一列列扫过去,那个壮观啊。《左传》:“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更何况是“攘十一戎”,召集在京所有中央委员召开七千人大会,实属题中应有之义。大清掌政皇太后也是正装庄容出席,脸上粉打得惨白,一如她即将面对的严峻形势。
如此大事,皇上也被从瀛台请来与闻。太后眼中噙泪,压抑着哽咽以尽量平淡平稳口气道:“你们怎么不说话呀,都哑巴了?大清的臣子们……你们就眼睁睁地瞅着,让洋人欺负我吗(最后一句泪声压制不住)?”
——“主辱臣死”。不论我们今日如何斥骂慈禧,但在当日清廷臣子心中,特别是饱读经史的儒士臣僚心中,皇太后抚育本朝两代皇帝,灭长毛剿捻子任用曾左李张缔造同治中兴……在臣下心中确乎是朝廷权威、纲常伦理、天下大统的代表,且是唯一代表,主辱臣死,圣母皇太后受辱夷狄,那就是我中华大国受辱夷狄(昔日之夷狄——清廷,其时确已是中国文化上制度上的代表),臣子万死莫赎啊!王国维殉清,也是殉中华文化之亡,因清之亡,实在已表示中华文物之衰亡……说远了。且看吕中演来,说道“让洋人欺负我吗”一语眼噙热泪,语虽平淡而内中更有一股女人独有的受辱可怜之意,“圣母”皇太后之“圣母”二字,味道全部出来了。
理学儒宗徐桐身感“国耻”“国辱”尤其强烈,第一个跪下:“微臣无能,万死不能辞其咎!”接着殿内外所有臣下黑压压跪下。
太后继续给力:“你们死有什么用……我要洋人死!”(说到“要洋人死”咬牙磨腮,这咬牙磨腮好如降龙十八掌“亢龙有悔”而蕴有余力,强自压抑着的愤怒仇恨比一味高亢如斯琴高娃老师所演孝庄太后用胸腔“喷出”大吼似更令人颤栗其雌威。)
刚毅、徐桐等领头放炮:“向洋鬼子宣战,打!”一个满臣,一个汉臣;一个是无脑热血武人,一个是理学清流“圣人”;一个是我大清皇太后不能受辱(满族家法),一个是我中华皇太后不能受辱(中华文化)……于是乎群情汹汹,必欲与洋人决一死战,满殿喊开打!
皇上冷着脸一脸病倦站起身来,准备泼冷水;正拿手绢儿揩泪的太后侧脸一惊。
皇上从不能打、打不过的角度“以史为鉴”,一腔郁闷不敢吼亲爸爸,只能大吼刚毅“你疯啦!”:“甲午年间,面对日本一个蕞尔小国,我大清败了。如今,面对的是西洋十一个国家。开战?刚毅,你疯啦!”
太后适时将最高层分歧扼杀于萌芽:“皇上累了,歇着去!”确保朝廷不是“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而是“只有一把号,吹的我的调”。皇上躬身答“是”,悻悻而退,殿侧呆着。
然后刚毅徐桐继续一唱一和,把“大清陆军+义和神拳”说得天花乱坠,不过“不和谐”声音也出现了,蹦出两个主和派,“义和团乱民而已,朝廷利用他们向各国开战,这是拿江山社稷、万方生灵当儿戏!”……瞬间朝堂乱成菜市……
太后一看,不得不放大招了——叫身边的李莲英将杀死德国公使克林德、绑在殿外的恩海传进来。
拿小民做戏,微言大义诙谐讽谏排除异音定下主调,是《走向共和》一剧的擅场,后边戏袁世凯办新学也是找了个叫花子到朝堂唱段子,这且不表,且看太后与杀了德国人的恩海对话:
太后:“洋人很厉害的,你不怕吗?”
恩海:“不怕!奴才没别的本事,就能杀洋人!”
太后:“说得好!洋人也不是那样了不得的。大沽口炮台一仗,不是打得洋人狼狈逃窜了吗?(按:大沽口炮台一仗其实是打败了,炮台失守。剧里演来是刚毅谎报军情,慈禧受到蒙骗。史实并非如此。)我本不想要洋人的命,此前还一直违驳众臣的意思,等待他们的改悔。可我等来了什么呀!(手中拽着洋人照会,高高举过头顶,振臂一声厉呼“可我等来了什么呀!”——同时大赞张黎的镜头运用,从上往下俯拍全景,气场满满。)”
“圣母”皇太后雷霆怒吼一声“可我等来了‘什么’(重音)呀!”缓步走下御座,来到跪地的恩海身前,轻声唤道:“恩海!”(吕中老师的年龄、演技、眼神、神态、语音,确乎把“圣母”二字演得很到位,这“恩海”一声,恰如一位慈母对儿说话。)
恩海眼噙热泪:“奴才在!”
太后:“亡国就在眼前,可这朝廷上,却出现了卖国贼,你说该怎么办哪?”
恩海大声答道:“乱刀砍杀!”
太后:“好!今儿个,这事儿就交给你了。(起身对刚毅)刚毅,你都听见了吧?”
……于是两个忠正直言主张不可开打的臣子被杀鸡儆猴了。
本来,按国际公法,杀德国公使克林德的恩海也必须要杀,这是大清国在世界面前的交代。不杀,就有了与全世界闹别扭对着干的意气了,而且是强烈意气。太后继续以平淡平稳语气轻声对恩海道:“恩海!为了我大清,你杀洋人去吧!”这既是太后对兵勇的懿旨,又是慈母对赤子的嘱托,但见恩海眼噙热泪热血效死喊声“嗻!”镜头切回,已是太后目送恩海远去后,站在大殿门口的背影,两边躬身肃立着王公大臣——她真正痛切的懿训,大幕要拉开了。
接下来,吕中所演慈禧太后这篇长篇训话,其痛切人心,令听者下泪,历史剧中似唯陈道明所演康熙皇帝于乾清宫怒斥群臣可比。从话剧演员具体的表演艺术分析,二位老师的大段台词戏总体上有一共同特点,那就是有平有兀,有收有纵,蓄势待发处如大江平铺,陡然震怒处如怒海澎湃,而神妙莫测令人醉心处尤在其波澜非止一叠,而是如长江三叠浪,浪浪叠更高,一段壮阔汹涌的交响大曲乃由几段有抑有扬的段子曲共同谱成。详析:
太后转过身来,沉痛凝重的目光在群臣身上扫射一遭,开口了,却是“从头说起”,开篇便振聋发聩:“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以下先全文照录这大段台词:
太后:“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明朝的时候,葡萄牙人偷偷登陆我澳门岛,从此就赖着不走了。几经交涉,至今也没还给我们。我大清入关以后,国泰民安,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了两百年的好日子。可到了道光朝,英国人来了,他带着鸦片来了。洋枪洋炮,逼着咱大清把香港割给了他,还闹了个五口通商。以后没几年,英国人和法国人合着伙儿又来了,把你们的咸丰皇上赶到了热河。文宗驾崩在行宫,京师百官星散,英法联军火烧我圆明园,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国宝让他们劫掠一空,又逼着咱们订立了北京条约。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以后,法国人想占我南陲,跟咱们打仗;日本人要占朝鲜,也跟咱们打仗。这些都不再说它了。可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强国也好,弱国也好,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信奉。可为什么一定要信你西洋的耶稣和天主呢?这就整天是教案了。义和团起来了,他受不了洋教的欺负,他不能不起来呀。就这么着,我拿洋人怎么着啦?我没怎么着嘛。小民杀了个洋教士,德国就出兵占了我胶州湾,没什么,咱们谈谈;意大利趁火打劫,什么也不为,张口就要我大清的三门湾,这个,叫我给回绝了;还有美国,说要利益均沾,别的国家占了我大清的便宜,他也得占一点,不能落下了!这都没什么,咱们都可以谈,只要咱们还能和平共处着。可怎么着了?他是得寸进尺,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你们都知道,我呀,就爱护个脸面。可我的脸面是谁的?是大清的脸面,是咱们老祖宗的脸面,我不护着点行吗?!所以说呀,今儿个咱们遇到的国难,不是今儿个一日的国难,是几十年来的旧恨新仇!这战争既是逼到这儿了,咱们就旧账新账一块儿算!这战争是洋人挑起来的!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可不打,也是个死。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
吕中老师所演慈禧太后这段包羞发愤、蹈厉壮烈的开战前宣言,是历史题材制作中难得一见的经典段落。个人以为,就气势之壮烈而言,可堪媲美者,历史“剧”中则陈道明在《康熙王朝》中正大光明殿痛斥腐败一段;历史“片”中则《大决战 淮海战役》中毛蒋隔空对话下定战役决心一段——前者语意之沉痛差相仿佛,后者语气之悲壮内在神似。把两段台词恭录于下:
《康熙王朝》剧质素固不能与《走向共和》与《大决战》相比,但陈道明此段台词确乎足以振聋发聩,动人心魄。
康熙:“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祖宗把江山交到朕的手里,却搞成了这个样子,朕是痛心疾首,朕有罪于国家,愧对祖宗,愧对天地,朕恨不得自己罢免了自己!
还有你们,虽然个个冠冕堂皇站在干岸上,你们,就那么干净吗?!朕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比这七个人,更腐败!朕劝你们一句,都把自己的心肺肠子翻出来,晒一晒,洗一洗,拾掇拾掇!
朕刚即位的时候,以为朝廷最大的敌人是鳌拜;灭了鳌拜,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吴三桂;朕,平了吴三桂,台湾,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啊,朕收了台湾,葛尔丹,又成了大清的心头之患。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就在朕的骨肉皇子和大臣们当中。咱们这儿烂一点儿,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忘啦!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的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呢!”
下录《大决战 淮海战役》毛蒋隔空对话一段台词为笔者精校,自信是网络上最佳善本。
[蒋介石]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是非曲直难以论说,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上,决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所以古来就有问鼎中原之说。
[毛泽东]战役发起以前,对隔断徐州、蚌埠,完全孤立徐州这么一大坨敌人,我们尚不敢做这种估计。对黄维兵团加入淮海战场,我们一直很担心。现在看来,正是蒋介石破釜沉舟,调集了他最大的一个战略集团,南线战略决战才显得这样非同小可,这样有声有色。
[蒋介石]当年先总理领革命军,分三路会合徐州,兴师北上,光复徐州的第二天,清帝见大势已去,宣告退位。民国十六年四月,也正是在徐州城郊,我有幸亲率数十万健儿,征讨北洋军阀孙传芳、张宗昌,大获全胜!
[毛泽东]我讲过,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现在看来,这个话,没有错。照一般规律,总兵力和装备不超过对方,绝不可进入战略决战。也不尽然。解放战争两年多,我们滚大了,我们打精了,我们积累了有利决战的条件。好比凹凸镜,向着炎炎的烈日,百倍、千倍的光度聚合到一点上,白热化了,冒烟了,不能不燃烧了!
[蒋介石]我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在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仿佛这中原古战场,对于我们注定了凶多吉少。二十年前,我从徐州踏上征途,开始了第二次北伐,中华秋海棠叶遂归于一统。本党本军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犹在眼前。短短二十年后,这里竟至于一变而为我的葬身之地了吗?!
[毛泽东]所谓战略决战,简单说,就是,赌国家的命运,赌军队的命运。这个“赌”字啊很不好听,可又找不出一个更恰切的字来代替它,就是这么一回事,“啪”的一下,押上去咯!正是因为如此,事情临到了面前,又禁不住心扑扑地跳,哪有这个道理呀,心跳的什么呢?我们不怕燃烧,我们不怕白热化,我们不怕烫着这里、烫着那里,我们的手,不能发抖哇!
[蒋介石]无论怎么讲,会战兵力,是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
[毛泽东]六十万对八十万,这是一锅夹生饭,夹生就夹生,也要把它吃下去!
——回过头来说慈禧太后开战前“宣言”。细玩文义,这段宣言气势壮则壮耳,“文理”其实是有点欠顺畅的——换句话说,吕中老师台词的“气”壮,并不能完全洗去慈禧太后宣言“辞”不壮之嫌。分析如下:
按,本次势不得不与列强刀兵相见,肇端是教案。教案一事,复杂万端,非本文数言可剖分明白。大致说来,洋人的教会在中国主要是行善,也不排除部分打着上帝耶稣的幌子干帝国主义的勾当的行径。中国的底层百姓固有受惠于洋教会对之感恩者,更大多数的则是“愚夫愚妇”,受外国欺凌而发泄于教会。这中间的摩擦事故,极易如火星般引燃引爆受外国欺凌几十年来的国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这一火药库。曾国藩处置天津教案,身陷其中如坠泥潭,千般小心终是措置万难,一代“完臣”几于“晚节不保”背着“汉奸卖国贼”的骂名黯然离开天津……教案之难处,可见一斑。就事论事,多数教案肇事方实为国人之愚妄无知者;但一个处置不善便是“卖国贼、大汉奸”,众口铄金,可不畏哉!梁任公在大著《李鸿章传》中以椽笔勾勒天津教案,要言不烦:“李鸿章办外交以天津教案为首。时值发捻初平,内忧甫弥,无端而有津民戕教焚法国领事馆之事起(同治九年)。法人藉端要挟,联英美以迫政府,其欲甚奢。曾国藩方任直隶总督,深察此事之曲在我,而列国蹊田夺牛手段,又非可以颟顸对付也。乃曲意弥缝,镇压津民,正法八人,议罪二十余人。而法人之心犹末厌,必欲重索赔款,且将天津知府知县置诸重典。国藩外之应付西人,已极竭蹶,而内之又为京师顽固党所掊击,呼为卖国贼(京师湖广会馆将国藩匾落拔除摧烧,即此时也。),白简纷纭,举国欲杀。于是通商大臣崇厚,恐事决裂,请免国藩而以鸿章代之。明诏敦促赴任,是为李鸿章当外交冲要之滥觞,实同治九年八月也。”慈禧太后迟迟未下定决心与洋人兵戎相见,一来最核心的原因自然是打不过;二来或许有哪怕咱们吃点小亏只要洋人不生事便好的心理;三来,若说她高居九重完全不清楚她治下的国人多是肇端在先,似也不可能。洋人是触到了她的痛处,逼其归政皇帝,这是涉及到最敏感的权柄问题了,她故而“不能不燃烧了!”(《大决战 淮海战役》毛语)
捋清了老佛爷的心思,再来看这段宣言,于其内部纹理便清晰了然了。
1.“这国难,非自今日始啊!明朝的时候,葡萄牙人偷偷登陆我澳门岛,从此就赖着不走了。几经交涉,至今也没还给我们。我大清入关以后,国泰民安,咱们关起门来,好好过了两百年的好日子。可到了道光朝,英国人来了,他带着鸦片来了。洋枪洋炮,逼着咱大清把香港割给了他,还闹了个五口通商。以后没几年,英国人和法国人合着伙儿又来了,把你们的咸丰皇上赶到了热河。文宗驾崩在行宫,京师百官星散,英法联军火烧我圆明园,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国宝让他们劫掠一空,又逼着咱们订立了北京条约,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这是讲列强侵凌中华的旧恨新仇,全是煌煌正理,没得挑。太后一步步引石铺街,切入本次战火的肇端:“从此,西洋可在我大清内地传教了。日后的祸根,当时就这么种下了。”
《康熙王朝》中陈道明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起先是一大段“追忆逝水年华”,自己一生怎么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最后才清楚这些都不是大清的心头之患,“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而是在朝廷,就是在这乾清宫!”吕中慈禧的大段“懿训”,也是以一大段“述古”起头,却不是追怀光辉岁月,相反,是追忆“受辱”岁月,从明朝开始葡萄牙人占我澳门,到本朝英军带着鸦片来叩开国门,再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文宗北狩驾崩热河……这确然是一串血泪史国难史啊。
——整个一大段“听奶奶,讲革命”(京戏《红灯记》)语气平平,但所说沉痛,故言语无须激愤,痛彻人心者已在话中,最后到“那是我大清的万园之园哪!”一句,陡然提高音量,两眼噙泪,双手摊开,似要掏心般掏给左右两列臣子。在话剧艺术的处理上正如陈道明康熙开先一大段自述伟业“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亲征葛尔丹”语音也平顺,一直到“就是在这乾清宫!”一句开始赫然发帝王之怒,声若洪钟,雷霆崩裂,嗡嗡回荡大殿之上。——话题回转,圣母皇太后说的国耻,“非自今日始”,乃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则此耻已非复大清一朝之耻,甚至非明清两朝之耻,乃我华夏神州数千年未遇之奇耻!——爱新觉罗氏既已“顺天应人,抚有华夏”,则我大清自然就等于我中华,中华的主要我来做,中华的耻也须我雪。后边戏,庚子回銮厉行新政,废科举,太后也特特表示,科举非同一般,其为国之大事,不仅仅是我朝一朝之事,且是历朝历代延续了一千多年之事,“事关国家一千多年的师道尊严,典章制度,我一个人可是不敢圣明啊。这一回呀,你们都得跟着我,圣明一回!”懿训切切,太后说得明白,华夏千年之典章制度,其分量庄严,更在“我大清”之上——职是之故,“华夏千年之典制存废”,可不慎之又慎乎?“华夏千年之奇耻大辱”,可能一忍再忍乎!——不得不说,太后的语言艺术相当高(核心是理论水平高),这一下子激起了全中国无分满汉所有臣子所有民众同仇敌忾之心,特别是身上国耻感特别敏感剧烈的士大夫清流、理学儒宗的代表徐桐徐师傅,听闻太后说得沉痛,那个老泪难禁啊(编剧、导演深谙中国历史文化,老儒臣徐桐的老泪纵横剜心之痛,多个镜头特写;演徐桐的老演员表现也十分到位,感染力深沉)。
《走向共和》一剧在镜头的运用上绝非其他剧比如《康熙王朝》可比。陈道明康熙在上面慷慨沉痛大段圣训,摄影只懂下面给全景镜头,所有人都听哭了;吕中慈禧同样在上面痛切懿训,摄影给到下面却是百人百态,各尽其妙:1.皇上是一脸的不进油盐冷淡漠然——瀛台症候啊!2.庆王是个主和的,荣中堂也清楚不能打,故而这俩既不感动涕零,也不激昂喊打,脸上表情颇有不以为然然而太后又劝不下来的无奈,种种况味,全在眉际——俩人还不时交换一个眼神,这简直了……3.刚毅是一门炮,用《雍正王朝》十爷的话说那就是“狗儿的,二五眼!”所以面目狰狞简单粗暴。4.但刚毅不是儒学士大夫,身上的耻辱感沉痛感远不及徐师傅,故而镜头屡屡切给眼溢热泪的忠心老臣,这些都是讲究啊,可谓一丝不苟,处处有嚼头。
2.“以后,法国人想占我南陲,跟咱们打仗;日本人要占朝鲜,也跟咱们打仗。这些都不再说它了。可大国也好,小国也好,强国也好,弱国也好,各有各的风俗,各有各的信奉。可为什么一定要信你西洋的耶稣和天主呢?这就整天是教案了。义和团起来了,他受不了洋教的欺负,他不能不起来呀。就这么着,我拿洋人怎么着啦?我没怎么着嘛。小民杀了个洋教士,德国就出兵占了我胶州湾,没什么,咱们谈谈;意大利趁火打劫,什么也不为,张口就要我大清的三门湾,这个,叫我给回绝了;还有美国,说要利益均沾,别的国家占了我大清的便宜,他也得占一点,不能落下了!这都没什么,咱们都可以谈,只要咱们还能和平共处着。”——细味文理,这段有点小“没理”,但大道理占着。西洋教会在华行善为多,这是逐渐公开的史料客观反映的,毋庸讳言。所以慈禧所言教案的发生是因西洋教会强行传教欺辱国民一语,并不公允。但另外必须说,列强的确是抓住清廷处置教案“不公”的小辫子大肆得寸进尺,划租界、要港口、利益均沾。所以慈禧太后几句话又把主题调子定到列强欺我太甚这一主线上来了。
3.“可怎么着了?他是得寸进尺,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这段其实认真说来,太没道理。为啥?以“天下为公”、“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大道理言之,真正不能忍的是列强凭陵欺辱我国家,至于我太后个人有权无权是次要的——只要你们全部退出中国,我归政皇帝就是!“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嘛!但,太后的小九九摆明了是,你们杀我的人割我的地,闭只眼也可以过去,只要不动刀兵;但你要夺我个人的权柄,那就对不起了,宁愿社稷为墟,也要跟洋鬼子拼了!这正是“惟以一人享天下,岂为天下舍一人”!所以,我不能同意有的观众说《走向共和》为慈禧洗白的评论,该剧比《雍正王朝》等剧胜出的,是不放入太过倾向的主观态度,而是冷静客观地把人物端出来、呈现出来,不发议论不做评价,让观众自己去体会人物的复杂,品评人物的得失。慈禧有她非凡的一面,权术政略,俱有可道;也有古往今来孤家寡人共有的一面——冷酷坚忍,涉及到自身权柄,敏感异常,万事无商量。慈禧讲述列强辱华,从旧恨说到新仇,一线而下,条贯井然;实际上她没有说出的、真正刺痛其内心令其难堪的,也有一个“一线而下,条贯井然”的“从旧恨到新仇”——那就是列强对她个人的“侵凌”:如她此处愤激所言“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早在两年前戊戌政变她欲废黜皇帝而列国公然干预时便已有了;而她欲搜捕康有为悬赏重金购其首级,也是英国庇护康于香港英兵防卫森严而未得已;策立大阿哥也受到各国公使抵制……慈禧对洋人的仇恨,由来也已久啊!但这番必欲与洋人大战一场的核心用意或云真正用意,却不便明言出口了。值得细细咀嚼品赏的是,吕中老师在表演里,将前边儿大段波平浪静的台词里“抑够了”的情绪陡地平地掀澜,表情则咬牙切齿,动作则举臂指天,一句令百僚颤栗的“居然要管起我大清的家事来了!”从丹田里涌上,经胸腔里迸出,道尽其被欺凌之辱、对洋人之恨;然后又平缓轻柔道出“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可那洋鬼子偏偏就蹬鼻子上脸”,“偏偏就蹬鼻子上脸”一语特别轻柔听来毛骨悚然,话剧台词阴阳张收之妙一至于斯,跟着又是平地一声雷举臂指天怒喝“居然要骑到我的头上了!”真可谓怒海操舟而稳如泰山,波翻浪涌中将撼人心魄的剧烈情绪操控得炉火纯青,有如盘山道走怒马,稳控缰绳有惊无险,非话剧台词功力深厚之大师巨匠不能办也。皇太后,请收下臣子的膝盖!吕中老师,请收下观众的膝盖!
4.“你们都知道,我呀,就爱护个脸面。可我的脸面是谁的?是大清的脸面,是咱们老祖宗的脸面,我不护着点行吗?!所以说呀,今儿个咱们遇到的国难,不是今儿个一日的国难,是几十年来的旧恨新仇!这战争既是逼到这儿了,咱们就旧账新账一块儿算!这战争是洋人挑起来的!”——太后的“英明”之处就在于随时随地把“朕即国家”、“国家即朕”这一面大旗高高举起给臣僚看(此一点,袁慰庭大人理解最透彻。后边戏他迎接太后回銮,伏地高呼:“太后就是大清,大清就是太后!微臣的一颗心,永远向着太后!”^_^太后满意道:“这话,才可我的心!”)。如上所析,她前边儿的话看上去没道理,但由于大清圣母皇太后就代表大清,就是大清,所以她的道理顺理成章就是人家欺负我,就是欺负大清,就是大清国的国耻!我护着我的脸,就是护着祖宗的脸,就是护着咱大清的脸!这个“大道理”,其实《走向共和》剧第1集开篇,她就借修颐和园教训过儿子和臣子了,“慈训”听来,与此段差相仿佛:
“就拿这万寿庆典来说吧。知道的人说我该享享福了,不知道的人骂我穷奢极欲,谁个又知道,我这也是为的江山社稷的一片苦心哪!寻常老百姓家的老太太六十大寿,办得风光热闹,左邻右舍就会说这个老太太好福气,有面子,这户人家在这一带就做得起人。百姓如此,国家更是如此!要是连我的生日都过寒碜了,不但连我的面子没地方儿搁,朝廷的面子也没地方儿搁!还怎么个体现大清国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同治中兴以来的兴旺气象都跑到哪儿去啦?这样一来,不但洋人瞧不起,连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欺负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这样就会出事,祖宗的基业就会毁于一旦!这些个道理,你们是真不懂?假不懂?还是不想懂啊?我看你们是不想懂!也就是说,你们做儿子的孝心,做臣子的忠心,都让野猫子叼去当臭鱼干儿给吃了!”
5.“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可不打,也是个死。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太后水平很高,她不忘照应一下皇上前边提出的最现实的问题:咱们打不过。可经过前边儿一长段的国耻回忆录(从国耻到其实本与国耻无相干的“太后之耻”——在她的论述逻辑里被顺理成章地嫁接为国耻之最高耻辱、耻辱之极),那就是耻辱到这份儿,活着也没意思,那还不如壮烈成仁!——前文已道,陈道明康熙怒斥群臣和吕中慈禧此段戏在表演艺术上的共同特点是“有平有兀,有收有纵,蓄势待发处如大江平铺,陡然震怒处如怒海澎湃”,将话剧台词艺术阴阳张收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陈道明康熙怒斥腐败,当其语及“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哪”,语重心长,“才,几,年,哪”,语气尤为缓重,一字一顿,拉开间隙,似乎用尽全力挤出这四字,挤出每个字都那般艰难不易,凝眸弯腰直要把心窝子掏给臣子们——一个短暂的停顿,接着一声炸雷也似的狮子吼“忘啦!”伴随着雄浑的底气从胸腔中爆出,在肃静的大殿上滚滚碾过,康熙振臂一挥,手指全殿,“那颗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的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呢!”吕中慈禧此段台词,“皇上说了,咱们打不过。这就是说呢,打了,就是个死。”一语平静淡然,若无其事,大不了就是个死,那又如何?可接下来,“可不打,也是个死。”咬牙提气,由抑到扬升一步台阶;紧接着,“让人打死,总比让人吓死的好。至少死得光彩!”不得不承认,这两句话听来令人热血沸腾!特别是一句“至少死得光彩!”大有重义轻生、一往无前之慷慨悲壮、豪迈洒脱。闻鼙鼓而不思奋击者,非丈夫汉也!本文开头我说“第一次赶脚老佛爷个人魅力爆棚,其振作士气(煽动人心^_^)的功力与德意志第三帝国元首希某某必可一战”,那么最可一战者,厥推此处。
话已说得透了。太后分波破浪,走到殿旁偏房,群臣自动退后,皇上懵然抬首,惶惑起身恭立。太后凝视“恨铁不成钢”的儿皇帝,语气沉凝得如结寒冰:“今儿个我把话说明了,我这是为了江山社稷,向洋人开战。这战争结果,尚未得知。要是仗打了,还是个输,江山社稷还是不保,你,皇上,还有你们这些个大臣们,到时候别归咎我一个人,说是我断送了大清三百年的江山!”
按:这段台词是有所本的,《崇陵传习录》载慈禧语:“今日之事,诸大臣均闻之矣。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顾事未可知。有如战之后,江山社稷仍不保,诸公今日皆在此,当知我苦心,勿归咎予一人,谓皇太后送祖宗三百年天下。”(《义和团丛刊》第一册,第49页)——看得出来本剧编剧是全文“翻译”了慈禧这段半文言为大白话。
太后继续道:“皇上,拟旨吧。(皇帝嗫嚅哀求:“亲爸爸……”皇上情知已无法劝阻,惊惶痛苦“扑”地跪地。这一个镜头实在令人心酸。如此母子。如此大清。)好,你不说,我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这段皇太后代皇帝口述宣战诏旨,语意沉凝,语势壮烈。一句“洋人欺我太甚,竟至国之将亡”笼括前边那一大段“旧恨新仇”长篇台词,编剧处理详略得宜,此处不再复叙赘述。然后简短一句“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却是精警异常,堪为万古名句!最后一列列排比句“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队形整齐,气势壮烈,配合着剧里的镜头拉开退出,如大殿内外一列列伏地跪着的大清臣子,又如似画外音渐渐远去,远去到炮火纷飞的抗敌前线,让观众看到我中华子民,是怎样壮士一去,义不复生,一队队精壮的胸膛排着一列列悲壮的人墙,朝向列强的炮口,前进,前进!排比句之用,无过于此矣!
品味了这份精短的开战诏书,让我们从令人热血沸腾的剧集现场回到需要冷静考察的历史现场。关于引爆慈禧对列强怒火的最后一根导火索——内写有逼慈禧归政光绪条款的外国照会,两部有名的慈禧著作高阳《慈禧全传》、徐彻《慈禧大传》都提到是伪造,但具体作假者不同。高著写道,端王载漪为谋求一己权柄,伪造了洋人照会,逼太后归政皇帝,挑拨慈禧对洋人的怒火。徐著则写道,江苏粮道罗嘉杰得到照会,密报荣禄,荣禄密报慈禧,慈禧遂决定向列国开战。则两处“乌龙”一是蓄意,一为无意。高著为小说,徐著为研究专著,个人倾向于认同徐著所述。但核心问题接着来了:被触怒的慈禧是不是真向列国宣战了?
全文下录所谓的“宣战”诏书《谕内阁以外邦无礼横行当召集义民誓张挞伐》: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1900年6月21日),内阁奉上谕: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我人民耳。故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我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宿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乃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天复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喝,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平日交邻之道,我未尝失礼于彼,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礼横行。专恃兵坚利器,自取决裂如此乎?
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待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思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祗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烈;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按:剧中本段戏最经典的台词“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何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就出自此诏书原文。编剧慧眼,功不可没。另,“甘心从逆,竟作汉奸”一语,则清室当然以华夏正统自居,故“清奸”则“汉奸”,此韩昌黎《原道》所阐《春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之义也。
——细绎诏书文义,所谓慈禧向列国宣战,其实在法理上根本是不成立的。根据国际通例,要向一国宣战,必须是指名道姓,堂堂叫阵,如甲午战争中国对日宣战诏书指点得清楚——“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著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干罪戾。将此通谕知之,钦此。”而所谓大清向列国宣战之诏书《谕内阁以外邦无礼横行当召集义民誓张挞伐》,并未对列强指名道姓要开战,这实则只是一篇“此件传达至地市级”的国内动员令罢了(这从诏书题目也可见);所以上面咱们激赏那一列列气势壮烈的排比句“朕,今日庄严宣示,向英吉利国,开战!向法兰西国,开战!向美利坚国,开战!向德意志国,开战!向俄罗斯国,开战!向意大利国,开战!向奥地利国,开战!向日本国,开战!钦此。”只能视为艺术的加工了~。
又及: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从朝廷制度上说,国家元首仍然是皇帝,皇太后只是“掌政”,发布对外宣战诏书仍需皇帝“玉音”。故而剧中太后对皇帝说:“皇上,拟旨吧。”如中华民国对日宣战,也不是以实质上最高领导人蒋中正的名义,而是以其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的名义:
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1941年12月9日)
日本军阀夙以征服亚洲,并独霸太平洋为其国策。数年以来,中国不顾一切牺牲,继续抗战,其目的不仅在保卫中国之独立生存,实欲打破日本之侵略野心,维护国际公法、正义及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此中国政府屡经声明者也。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在此时期,各友邦亦极端忍耐,冀其悔祸,俾全太平洋之和平,得以维持。不料强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扩大其战争侵略行动,甘为破坏全人类和平与正义之戎首,逞其侵略无厌之野心。举凡尊重信义之国家,咸属忍无可忍。兹特正式对日宣战,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特此布告。
中华民国三十年十二月九日  主席 林森

2015年7月30日写毕于成都

 5 ) [走向共和]评价+经典演讲语录

———————————————————-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谈这部剧的优点

第二部分:这部剧的经典台词语录

————————————————————

第一部分:谈谈这部剧的优点

————————————————————

10/10

这部剧贯穿始终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体制问题”的思考、实践和教训,以四大主角慈禧、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的经历反映了不同体制的优缺点,尤其是专制与民主的对比(至于君主与共和的对比,其实并不重要,康有为的坚持君主是遗老情怀,孙中山的坚持共和是革命立场,仅此而已。重要的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这个进步。其实民主国家,可以有君主也可以没有)。众所周知,专制的优点在于高效率,而缺点在于难以限制统治者的愚蠢(如慈禧对日本的无知)和邪恶(如袁世凯对政敌的暗杀),这时民主的优点“受到制约的权力”就体现出来了。

但对权力进行制约的代价就是低效率,这在剧中的体现,在李鸿章受到翁同龢的掣肘情节表现得最为明显。看剧的人,没有不心疼李鸿章、痛恨翁同龢的,因为后者是那种典型的“啥也不干又挑三拣四”的队友,你让他干点什么(比如去日本谈判),他是决然不去的,但是你亲自去做,他又在后面挖你墙角(骂你是汉奸),对这种人,我们一般会痛骂“小人”“嘴炮党”“键盘侠”。《大明王朝1566》里,小阁老曾愤怒地咆哮“为什么谁做的事情越多,受的委屈就越大”,这话与“你行你上”的逻辑非常类似。

走向共和里的部分情节确实是虚构的,也存在拔高慈禧和李鸿章的嫌疑,但基本的人物关系和历史还是有依据的。很多人看不惯,无非其中不少人物展现出来的形象,跟以前历史教科书里的有些对不上罢了,教科书固然重要,但是教科书又何尝不是一种统治阶级的工具,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就能理解这部剧编剧和导演的良苦用心。

————————————————————

第二部分:这部剧的经典台词语录

————————————————————

我知道,你们很着急。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我知道。我啊,我急的不是这个,这些日子我想的很多,我们本来是共和国,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专制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

  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嘛。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民众,仍被奴役着。

  民国应该是自由之国!自由是民众天赋的权利!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权力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权力小的自由。民众,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民国应该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又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民众对当权者恐惧的爱,而当权者对民众,只有囗头上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啊。

  民国更应该是法制之国!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地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你不服从,我就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随意蹂躏的妓丄丿女!

  那行政是什么呢?行政应该说是大总统及其一整套文官制度。应该是服务于国民,行共和之政。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这个家天下的行政中,我们根本看不到透明的行政程序,更看不到监督之制。那些行政官员,是如何花掉民众的血汗钱,民众不知道,那些行政官员把多少钱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你们不知道吧,我也不知道。

  你们都知道司法是裁判吧,这个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丄丿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么一部宪法嘛!就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

  有人说,不不不,不是一个人,是有一些人说,共和他只是一个称号而已,你孙大炮说的这些大虚幻、太遥远,不符合国情,它就像一个气球,啊,看着很美丽,可一飞上天啊,卟破灭了,我想请问你,难道我们不要共和了吗?难道共和真错了吗?如果不要共和,我们有的就永远是专制,如果我们不要共和,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如果共和是错的,那自由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平等就是错的,如果共和是错的,那博爱就是错的吗?我们追求的共和没有错,当然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一点一滴的去完善它,哪怕为此要付出代价呢!

  哦!对了,我今天穿的这身衣服有点古怪是吧,连裁缝都说是很奇怪的。但是我要说这是,这是为了完善共和,你们还觉得奇怪是吗?我要说,这就是共和,这就是共和的衣服。这边,我设计了三颗扣子,共和的理念,就是平等、自由、博爱。这边也有三颗扣子∶民族、民权、民生。

  那宪法呢?呵呵呵,我说的不是三权宪法。我发明了个新词,叫五权宪法。这里装的是立法权,这儿装的是行政权,这儿装的是司法权,这三权你们都很熟悉,叫间接民权。

 我情有独锺的是直接民权。要让普通的民众都有直接参政议政的权力!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古代就有考试的传统,后来把科举废除了,当然这对后来大兴新学有好处,可当官就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就像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一样啊,民国六年来,在行政上用的是什么人啊,都是袁世凯他北洋的人,至今还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民众。今后,凡行政用人,一定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

  还有一个是弹劾权。没地儿装了,不急,不急,装在这儿,弹劾权!为什么要把弹劾权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民众的杀手锏,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杀出来,弹劾你。

  所以你要战战兢兢的当官,老老实实的为民做事,我想这回有人,更要说我孙文是个疯子,吃饭穿衣都说共和,你孙大炮还会什么?他说的对。我只知道共和这两个字,我这一辈子就认这两个字,共和。

  我们有许多志士同仁,为了共和连生命都献出了,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

  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我孙文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

 6 ) 令人心痛的错过和缺失

中国近代史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历史,因其既打破了中国“独尊儒术”以来的种种僵尸般的压抑秩序,又没有走到后来日寇入侵山河破碎的时代。只是可惜,尽管那个年代有许多仁人志士充满爱国救国情怀,要推动这个几千年的封建国家走向共和,却由于这个暮气沉沉的国度自身的积习弊端以及种种偶然必然的缘故,最终还是与“共和”擦身而过——像中年人回忆起年少时错过的姻缘一样,我们现在回望这段历史也是充满叹息。 我一直认为这部电视剧是中国大陆最好的电视剧,其对历史的深入探究、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台词的拿捏、情景的调度,无不是上佳水平,更难能可贵的是这样一个历史剧并不因为官方观点之好恶而隐其曲直,如慈禧、李鸿章、袁世凯、杨度等官方历史观点中的反面人物,毕竟也有其过人之处,如孙文、张謇、康有为等官方历史观点中的英雄们,则毕竟都非完人。 要把一个五十多集的历史剧在一篇文章里说出个所以然来,是不现实的。既然前面提到中国最终还是与“共和”遗憾地错过,那就还是说这个错过吧。我想,除去一些偶然因素之外,实际上是由于几个内容的缺失,造成了这个老迈的国度最终并未走入共和迎接春天。 一、观念之缺失。 当年为挽救深陷危机的中国,朝野各路精英纷纷为这个病入膏肓的国家开出药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图谋“维新变法”,孙文、黄兴等人则热衷“共和革命”。对于满清统治者来说,除了最后一种彻底颠覆其统治的选项之外,对于前面两种“药方”还是仔细考虑甚至一度心向往之的。为此,慈禧对于李鸿章、袁世凯等人在北洋的改革建设还是支持的,甚至对康梁“维新”也一度默许,“洋务”、“维新”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成为了朝政市井的“流行词”。 然而,即便这些流行词普及程度再宽广,如果没有相应观念的深入人心,“共和”大业终究是无法实质推进。如电视剧中,曾国藩等人虽掀起洋务之风,却只是以同治中兴的成绩颇为自许,并未认识到自己所处的历史当口是千年未有之变局;民国虽然已经成立,但作为民国总统的袁世凯以及一干重要领导人士,对于现代国家权力运作与制衡的知识几乎处于空白状况。领导人物尚且如此,民间普罗大众更不必说了——革命党人还在南京革命阶段,一位老人求见孙文的状态是立时下跪、口称“皇上万岁”;民国成立后,孙文、宋教仁等人深入民间开展调研,却悲哀地发现民间的选举状态完全是一片乌烟瘴气。 面对这种现代政治观念缺失的状况,各方是怎样的态度呢?清政府在“立宪”之前有“预备”,而且一预备就是十二年;袁世凯以此为理由,宣称中华还是实行“帝制为宜”;而后来的孙文则发明了一个“训政”。不论“预备立宪”、“帝制”还是“训政”的出发点如何,他们都把中国民众缺乏现代政治观念作为一个现实原因,只是他们都选择等待、延缓来推迟现代政治制度的实行,却没有一方决心一面推行现代政治制度提升民众素质,一面改进民众观念促进现代政治制度的施行。大概,这又是当时几方领导人观念的缺失了。 二、程序之缺失。 现代政治制度的最明显的一个特点是讲制衡、讲程序,而“程序”二字之于传统中国来说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中国人在处世时都秉承着一种绝顶聪明的实用主义,于信仰、于办事、于社交莫不如此。于是在政治领域一旦需要革新,都喜欢不按照程序推进,而是充满了政治上的“拆迁情节”和“抄近路意识”。 康有为在数陈变法之利,却深感推动之难时,并无平稳推进之实干精神,却是一把抱住光绪帝的大腿痛哭:“皇上,只要在朝中杀几个一二品的大臣,这法也就变了啊!”显然在他心中毫无程序之位置 。清廷晚期迫于民意宣布预备立宪,却只打着“预备”的旗号忽悠全国。民国成立后宋教仁被刺,当时的司法可以说已经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按照法律程序向北京传唤国务院总理赵秉钧!赵被毒死后,司法途径仍有空间,只是孙文领导的革命党并不注重这个程序,还是掀起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出兵镇压革命党,面对国会议员的关于程序制度的责问,他理直气壮、振振有词地宣称:“我早就违法了……” 今天,若稍有常识,我们便知如果没有程序,即便是好心都有可能办成坏事,而如果谋事者还是怀着坏心呢?既无纯良理想之引导,又无必要程序之限制,能产生什么后果呢?电视剧描述的这段历史中,于康有为、袁世凯、孙文等人的动机倒可以不谈,只是我们却看到了缺乏程序操作导致的政治灾难。 三、文化之缺失。 在政治文化方面,中国统治者一直以来怀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自大心态,这种心态导致其领袖欲强烈而进取心和开拓疆土的决心并不鲜明。而民间则多秉承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认识,这是一种的道家思想所标榜的“变”,却绝非关乎时局、社会进步革新的“变”——对于中国人而言,即使是统治者替换,也并无不可,因为有“顺乎天道”这个万试万灵的幌子进行心理安慰,电视剧中有一个场景即是很好地表明了民间的这种心态:一个卖面条的在面对八国联军入侵时也处变不惊,说道:“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了,即便洋人来了,我煮的这锅汤,是祖宗传下来的,我酱死他!” 统治者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民间对政治权利、统治阶级从不过问,如果不打破这种政治文化,要“走向共和”当然还是难上加难。这是政治文化,当然如果说到其根源,大概还是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在这个文化里,生产者的自给自足是理想状态,统治者一旦“轻徭薄赋”已是莫大恩赐,而广大从事农耕的民众对于政治制度、政治权利方面并无多少需求。这种文化之于现代政治来说,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和换血。回到《走向共和》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来看,当时中国仍是以农业文明为主体,工商业尚处于萌芽的发展阶段,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经济基础是无法产生适应现代政治文明的文化的。 四、信任之缺失。 中国有一句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个话中透露出一种极端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实际上这个态度正是许多人的座右铭。而一旦怀着这样的心态,再讲信任自然已是奢谈——所以,袁世凯听到孙文以极端的理想状态掀起反清武装革命,并非为一己之私时,他对旁人反问道:“你信吗?”所以,革命党人不相信清廷预备立宪的诚意,恐怕清廷统治者们自己也不信;所以,孙文等人不相信司法途径可以解决宋教仁案的问题…… 不信任即无法和解,无法和解即带来另一种对话方式:武力。慈禧与光绪互不信任,结果变法变到维新派要诛慈禧,慈禧则杀掉了戊戌六君子;袁世凯与孙文互不信任,结果二次革命之后只是遍地军阀;后来的北洋政府与南方革命党人互不信任,带来的是北伐战争;再后来国共仍互不信任,只有拔刀相见……好比两个对坐下棋定输赢的人,双方都不相信对方赢了之后会给自己台阶下,于是一旦局势稍有变化,便掀桌子干架。 在一种特定的“千年未有之变局”之中,稍有差池便会造成全局的崩溃,中国近代史上不但面对着太平天国、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义和团等统治者无法控制的激烈事件,而自身还存积着如此致命的缺失,要“走向共和”自非易事。只是可叹到了今天,这几个缺失仍未得到填补,大概所谓“走向共和”还是处于一个未完成状态。

 短评

治世的时候上面要有人,乱世的时候手里要有兵,什么时候都要有银子,最好还有命

7分钟前
  • lakeblur
  • 力荐

真正有意思的是06年到17年评论的变化。

9分钟前
  • 琅琊阁玄字技师
  • 力荐

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1分钟前
  • 裴黄婷婷
  • 力荐

非常值得一看,有点理想主义情结的历史片,不同于一般历史片仅仅是权谋或者苍凉。

15分钟前
  • 挑灯看剑
  • 力荐

认识中国的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当下

16分钟前
  • 昊明
  • 力荐

百年之后,李鸿章万万没想到是,还吾公道的是一部电视剧,而不是教科书。。。

19分钟前
  • 与李白大醉一场
  • 力荐

有个评论说这电视剧十年无人能超越,现在17年过去了,仍然没有。

21分钟前
  • 吃瓜尔
  • 力荐

我想这片是独孤求败了,十年之内恐无人超越

22分钟前
  • 东方白
  • 力荐

一个在认天命的前提中求变革的李鸿章 一个有抱负没手段的光绪 一个假开明真短视很自我的慈禧 一个目的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会来事儿但小心眼的袁世凯 一个思维禁锢的康有为 一个不坚定的梁启超 一个立场坚定天赠模范朋友家人但实际上用着他人的血肉之躯实现理想国的孙中山

24分钟前
  • NoEnoughPants
  • 力荐

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即使把电视电影一起排名,我也把它排在霸王别姬活着前面

25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李中堂,这么多年都误会您了。

28分钟前
  • 乾隆裸衣斗貂蝉
  • 力荐

吾国近年最好电视剧集

32分钟前
  • 行云天下
  • 力荐

要看完全版,不要看阉割版

37分钟前
  • 海马
  • 推荐

虽然存在国产电视剧的一系列通病,但中立的视角和史实的再现十分难得,加1分

41分钟前
  • 推荐

中国迄今为止最好的电视剧,没有之一。一部真正尊重历史的历史剧,与各种歌功颂德剧和戏说剧大不同。慈禧、李鸿章、孙中山、梁启超、袁世凯等人的塑造非常成功,也基本真实、客观、公允(看的时候,我特意查了不少史料),与历史课本也是大不同。台词一流,极富年代特色。海外版68集。

46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印象最深的是孙中山一脸兴奋的跟哥哥说:“这是革命牛啊!”,倒霉的哥哥...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个革命狂弟弟...

50分钟前
  • JACKIEXIA
  • 力荐

孙大炮,对不住了,我们还是搞砸了

53分钟前
  • 响亮的名字
  • 力荐

看的时候最难过的就是已经知道了结局

57分钟前
  • 看个电影
  • 力荐

看完之后超崇拜李鸿章。。。“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梁启超《李鸿章传》)

58分钟前
  • 黄业霖
  • 力荐

国产剧我一直都推荐《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前者不再公开播放,后者收视极其惨淡,其历史和情怀永远令我潸然泪下。这两部片和其中演员都未因此得过什么奖,但奖项都太不值。我们从不缺好演员,从不缺好编剧,只是情怀没有出口,情怀也卖不起价钱。每次重看都会有新感触,好的作品禁得起年年岁岁的重复。

59分钟前
  • 秋天的黛西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