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斯诺登

惊悚片美国,德国2016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谢琳·伍德蕾,梅丽莎·里奥,扎克瑞·昆图,汤姆·威尔金森,瑞斯·伊凡斯,尼古拉斯·凯奇,爱德华·斯诺登,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罗根·马歇尔-格林,蒂莫西·奥利芬特,本·施耐泽,勒凯斯·斯坦菲尔德,乔莉·理查德森,杰米斯·巴特勒,帕克·索耶,克里斯蒂安·孔特雷拉斯

导演:奥利佛·斯通

 剧照

斯诺登 剧照 NO.1斯诺登 剧照 NO.2斯诺登 剧照 NO.3斯诺登 剧照 NO.4斯诺登 剧照 NO.5斯诺登 剧照 NO.6斯诺登 剧照 NO.13斯诺登 剧照 NO.14斯诺登 剧照 NO.15斯诺登 剧照 NO.16斯诺登 剧照 NO.17斯诺登 剧照 NO.18斯诺登 剧照 NO.19斯诺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8 00:16

详细剧情

斯诺登2004年应征入伍、后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因不幸在训练时双腿受伤,斯诺登退役回国后应聘加入中情局。之后,他又进入国安局工作,并意外发现政府在“9·11”事件后对公民电话和社交网络实施大规模监控计划,于是泄露了大量机密文件。事发后,斯诺登遭当局通缉,便逃到香港。此后,他几经辗转逃至俄罗斯寻求庇护。

 长篇影评

 1 ) Snowden, may be the most important movie of the year



今年最重要最必须看的一部电影,社会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美国人哦.看完真是好多话要说,好多感叹也很开眼界.特别崇敬斯通作为有声望的导演一个个求电影公司发行却都被无情拒绝,但他还是坚持拍摄本片.也很佩服最终发行本片的Open Road公司,他家发行很多有争议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包括今年奥斯卡spotlight ,我都好喜欢.也佩服本片的每位演员.如果你看过有关Snowden的纪录片“Citizen Four "再比较本片就会发现囧瑟夫与Zachary Quinto演得真像斯诺登和记者Glenn.说话声音和形态都像! (没看的赶快补课!)

本片有辩证看待事件两方面,一边是人们的隐私遭到侵犯,而受利的只是政府,但如片中CIA高层说的:真的有那么多人在乎吗?也许相比权益与自由人们更在乎人身安全.

比如那些玩Pokemon Go的明明知道等于是连行为都被操控还是乐此不疲;而现代人清楚如此多社交网络必然会损失掉一部分隐私但宁愿如此也不愿默默无闻不然等于是跟人间蒸发没区别.在这样的信息时代就算没人跟踪也很难保全个人隐私.斯通在采访中说,一开始大公司都拒绝他最后只好找他都没听说过的open road , 这一度让他很心碎觉得这都是电影公司被大型传媒集团吞并垄断后的结果(受到很多牵制)斯通爷爷也为玩社交网络玩Pokemon Go的年轻一代操碎了心,才特地带本片去Comic Con,在众多科幻漫改电影中间,苦口婆心的敲黑板

影片最终把究竟Snowden是英雄还是叛徒的思考依然留给了观众.但角色塑造得很讨人喜欢基本上观众很难不站在他一边。

看完片相信人们一定要记得不用笔记本电脑时把翻盖扣上[偷笑]片中虽有部分情节杜撰但却安排得滿巧妙.个人非常喜欢.希望影片在颁奖季有收获.此外不得不说觉得斯诺登本人比囧瑟夫长得更帅些

 2 ) 自由和安全也许确实不可兼得吧

看到评论区我放心了,雪登本色出演确实比囧瑟夫帅多了。 应该也是角色需要,需要模仿雪登的言行举止。 外形气质我是认可的,但是奇怪的是囧瑟夫这个声线也和雪登本人不像,而且记忆中他自己的声音也没有像本片中那样故意压得这么用力,全片下来听着非常压抑非常蓝瘦。

距离棱镜门事件也已经过去六年多了,现在形势真的达到了雪登当初预想的那样吗? 我看是没有。

当初雪登本着“把事件告诉全世界,剩下的由民众讨论、由民众决定”的原则而泄的密。 尽管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民众没有。 震惊之后,波澜大起,然后就逐渐湮没、消散在茫茫信息之海当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报体系,大国更不用说,更成熟更完整覆盖面更广组织。 老美有的,我们也有,别人都有。 只是老美运气不太好,政治思想教育还不到位,才出了一个雪登,惨遭背刺,被迫摆上台面公之于众。 尽管当局政府大耳朵已经下令停止数据块的收集,但是风波过后呢? 美利坚会眼睁睁看着别国继续使用自家的“Xkey$c0re”而自己束手无策吗?想也不可能。 换个代号、另起名义,该用的还是得继续用起来。

这里想要插播一则安利。 13年6月事件曝光,同年10月一款游戏火线出世,《 Orwell: Keeping an Eye On You》。 去年的时候我也抽空玩过了,很难不把二者联系到一起。 Orwell就和Xkey$c0re一样,同为ZF安全监听项目,只需要一个名字,或是一个关联人,或是任何个人信息,就能搜索到一切。 也许光从新闻报道和文字材料上的感受,没有通过游戏来的更加震撼,所有人在互联网只能说是无所遁形,肆意果奔而不自知。 但是身为羊群的我们,震惊过后不安过后,啥也做不了,也就只能瞎担心了。 说实话这种赤果感确实非常让人不适。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确实强大到已经可以监shi所有人了,这个数据量也一定相当惊人,储存起来又不太现实,这得需要多少存储设备,而且里面又有大量无意义无价值信息。 就像监控摄像头一样,每天录下来,存到本地的硬盘里,硬盘满了就自动把最旧的顶掉,出了什么事,赶紧翻查最近的录像就行了。 换句话说,只要没人注意你,你被收集的信息按道理应该是静静地躺在某个机房的硬盘里,过个十来天几个月也就消失了,而且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力来每天查看,只是有了个记录。 资源要用到刀尖上,我等平民百姓隐私哪有监视的价值,所以能被注意到的都是什么人? 政要,各界巨鳄,命脉行业巨头,核心技术、专利持有人,机密机要掌握人,罪犯,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 上述人等,能和平民能够拉上关系的也就是罪犯呗。 所以嘛自由和安全也许确实不可兼得吧,也就只能这样骗骗自己,然后keep your head down,不要成为名单中的人,乖乖去搬砖赚钱,遵纪守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他不香?

 3 ) 我们更想要自由还是安全?——北美新片《斯诺登》漫谈

老导演:奥利弗·斯通喜欢拍摄政治题材,从早前的《刺杀肯尼迪》《尼克松传》《布什》,到现在的《斯诺登》。完成了“越战三部曲”的他,从战争转向了政治题材。可以说他的导演之路,坚定的走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一个时代下的焦点人物,通常是吸引他的角色,无论是总统、风云人物、还是备受争议的斯诺登。

在刚刚落幕多伦多电影节期间,备受期待的大片里,《斯诺登》第一个传出了扑街的消息,在烂番茄上被评为了烂片。134分钟的电影里,以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传输展开,倒叙了斯诺登2013年到2004年之间,将近10年之间的生活和工作细节。 整部影片的去英雄化,试图从传记片的细节角度入手,阐述复杂的背景下人物事件。注定这134分钟不会跌宕起伏,甚至让周二下午老年场的观众们,有些吃力的观看完全片。不过这样的角色总要有人来演,这样的故事总会有人来拍,只是早晚的问题。至于奥利弗·斯通是不是操之过急,美国人是不是又一次快速消费了他们的历史事件,每个人的期待值不同,自然对影片也都持有保留看法。 斯诺登真人的出镜 影片镜头里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不是斯诺登,而是由扎克瑞·昆图饰演的记者和梅丽莎·里奥饰演的纪录片导演,两人在香港酒店大厅焦急的等待斯诺登的到来。当单手玩转魔方的背影入镜,我们就知道是斯诺登来了。于是,约瑟夫知性的造型亮相,一张口几乎就是斯诺登的原声一样的声线,令人折服。影片过半,他蓄起了斯诺登一样的从脸颊包围嘴唇的小胡须。整个人的气质也越演越像,他说为了准备角色,曾飞到莫斯科与斯诺登见面了四个小时,期间虽然斯诺登一直试图将话题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事件上去,但是约瑟夫说,他其实更想了解斯诺登本人的生活多一些。

导演奥利弗·斯通更是在采访中说,约瑟夫是他的第一也是唯一的选择。他们没有合作过,直觉告诉他,约瑟夫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外形还是内在。影片中这位敏感的话题人物,至今都备受争议,导演和编剧都在刻意避免将影片向英雄塑造的方向延伸,所以全片没有几处煽情的人物烘托。仅在过半时候,斯诺登用魔方带出了SD卡里的机密文件后,拍摄了一段他迎着基地外强烈的光线,一脸笑容的大步向前,之后他的背影被光亮吞噬,仿佛外星人的剪影一样消失在尽头里,仿佛去往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而在影片的最后,真人斯诺登出现在了尾声字幕中,说出了那句:“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为了让我们不再为明天担心。”。

斯诺登的生活图景 虽然因为影片的拍摄,导演奥利弗·斯通与斯诺登两人见面了九次之多,但是导演自己也说,影片再怎么深入,也只是揭开了斯诺登谜一样人生的表层,他依旧是个谜。两小时的影片,除了斯诺登早年间夭折的军旅生活,还有他寻找另一种方式效力国家,投身CIA的经历,以及他开始交往的女朋友,跟着他在世界各地的美军驻地生活,两人分分合合,吵吵闹闹,心里和身体,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不断的叠加在斯诺登身上,一次次的测谎,回答那些固定的问题,答案却不再标准,越来越难以说服自己。而女朋友喜欢摄影的爱好,在影片中,不断的定格斯诺登的生活瞬间,给了观众不少真实感的累积。

由《分歧者》成名的女演员谢琳·伍德蕾,称她在开拍后三个月才见到了斯诺登的女朋友琳赛本人,对她来说,如何出演一个令人信服的女朋友,也是一大挑战。而片中还有一位抢眼的男配角:尼古拉斯·凯奇,他饰演了斯诺登初进CIA时的同事兼好友:汉克,略微矜持的演技,让凯奇没有了以往的气场,反而自然的出演了一位肥硕可人的好友,还是给剧情加分了的,仿佛看到了早期凯奇在科恩兄弟和查理考夫曼影片中的自然演绎。 全民反思的最后一环 影片除了弱化斯诺登的英雄感,试图解析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内容,是如何令他走向一个“第四公民”身份的。同时,又要肩负解析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局开发并使用的各种监视程序,这样影片又多了一层意义,告知大众,我们的信息安全是如何被过度“保(使)护(用)”的。影片中,安全局的人说了一句重要的台词:“人们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安全。”。 就像我们难以界定斯诺登本人介于国家和个人的行为一样,不同的参照系下,评判准则是不同的。自由和安全本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然而在信息监控下,就变成了对立面。这让每个人作为真实的网络用户,也都难以取舍。当我们来到学术的最前端,真正复杂的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放缓科学技术发展的下一步,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伦理道德。战争的武力冲突结束之后,文明的冲突还在继续,不同政体和经济体系之间,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永恒的矛盾和利益之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反思,凝望我们的过去,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

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里,还有一部纪录片叫《All Governments lie》,这是一部严肃的纪录片,讨论西方媒体记者的从业良心,给予了西方政治体制一针强心剂,针针到位。如今我们经历一个灾难事件的发生,之后是过度的报道和舆论的导向,再后来等到事件平息,性质已定,会出现像《华氏911》《第四公民》这样的揭露真相的纪录片。 之后在大家还没有淡忘它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改编这样的真实故事,将它们提炼和戏剧化,再搬上大银幕,仿佛成为了一个闭环的事件消费。从事件的爆发到电影的落幕,时隔几年甚至几十年,电影这一环,也成为了人们反思的最后一环。满足人们对事件的遐想和窥探之心,同时也让观众再一次亲身体验参与到事件中去,考量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否禁得住检验。无数的CIA工作人员中,只有一个斯诺登。而我们相信,他将不是最后一个站出来挑战权威,为更多人捍卫自由的人。而这部影片只要做到老老实实的讲故事就好了,没有其他。

2016年9月21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4 ) 看完第一反应就是把电脑的摄像头贴上了

网络时代是如此方便,方便的让人可以即时通讯,一个电话很多事情都能搞定
网络时代是如此脆弱,脆弱的人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你的终端来察觉
你每天走了多少步,你喜欢的餐厅,你想买的东西,你的偏好,甚至于你的隐私

艳照门是因为电脑的维修
而斯诺登告诉我们即使你的终端就在身边
你的信息却会被黑客完全知晓
美剧中用这些来破案
而专业人员则可能用他来做一切必要的事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不喜欢一举一动有人看到,相信没有人喜欢
打着gj安全的旗号,来做一些事情,毁灭的不仅仅个人的安全感,还有很多......

 5 ) 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

看完《斯诺登》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时候现实和理想是不可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有一种天然的洁癖,有时候理想容不下一点瑕疵,而现实却恰恰相反,到处都存在着不和谐的阴暗面。这就是斯诺登苦恼的地方,也是每个心怀梦想的人都或多或少纠结的所在。

电影里,斯诺登一心就像报效国家,军队训练的意外受伤,让他不得不转而在另一个战场继续着自己的理想,但这也同样是故事发生的开始。在那个黑客组成的组织里,斯诺登的才华得到释放,他的爱国理想也得到实现,但与此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当发现美国政府对每个人实施监听的时候,他当初满腔的爱国热情突然开始动摇,开始质疑自己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在日内瓦,一个不懂技术的人来当技术人员的主管,结果只能是不被认可,由于做了本职工作而得了D级评级。他见到了不用授权就能查看所有搜索信息的系统,也见识了有些人在想方设法通过系统发现每个人的弱点然后加以利用来让自己升职。那一张张为了升官不惜一切代价的面孔让他感到厌恶。

在日本,他们暗地里备份系统,为了能在必要的时候找到恐怖主义的踪迹。监视整个国家,控制基础设施,他们监视各国的领导人和工业大佬,掌握他们的把柄,为的是在国际会议的谈判上能够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尽管如此,他依然对国家抱有幻想,幻想国家可以保护民众的隐私。当开始监视民众而且很大一部分是美国人的时候,他自我欺骗自己是在监视恐怖主义,可以阻止炸弹袭击,可以拯救美国民众。“他们监视的不是恐怖分子,也不是国家,也不是公司,而是你(每一个让人)”。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距离之间,他开始自我怀疑,怀疑自己的理想与价值。同时也因为不被女朋友所理解而遇到了迷茫与困惑。

在压力与困惑之下逐渐让他变得焦虑困惑,并且出现了癫痫的情况。面对这些他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着自己内心的那个答案。

最后,当他在夏威夷发现曾经做的系统被用来当做杀人机器的时候,他仿佛知道该如何做了。他通过把存储卡放到魔方里偷偷地把资料带了出来,在香港通过报社公之于众。当他笑着走出来的时候,他仿佛感觉到令人无与伦比的轻松,在他身上积压了多年的压抑与困惑终于在见到阳光的那一刻烟消云散。至此,斯诺登的爱国理想终于真正地变成了现实。

或许打击恐怖主义是一个借口,真正的目的是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来维持自身的霸主地位。或许自由和安全人们更想要的是安全,这也仅仅是一个借口。但是这些确实在被一些人当做手段来加以利用。技术本来没有错,错的是不正当地使用技术。

或许斯诺登并没有出卖自己的国家,他只是揭露了一些敏感的黑暗面,为此也付出了远离家乡的代价。或许那些打着保卫祖国保护人民口号仅仅是一个幌子,来掩盖那些丑陋的事实。就像香港的那位律师说的一样“You are not alone!”,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为了能让这个世界少一些黑暗,多一些光明。

一个内心充满理想的人或许不太适合这个充斥着欺骗与黑暗的社会。有些人不敢把自己的理想当做自己职业或许也是因为不敢面对那些难以接受的现实。如何找到现实与理想的那个平衡点,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考虑的问题。

“当我离开夏威夷的时候,我失去了一切,但我开始我新的生活。”

最伟大的自由就是不再需要担心明天将会发生什么。

 6 ) 电影一般,真事惊人。斯诺登精神应该被铭记。

斯诺登事件至今被人提起仍是惊人。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惊惧的真相:我们无时无刻无地的被置身在一双双眼睛下。无法想象!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镜像的世界里,在镜像外面一群人看着我们,我们浑然不知的进行着自以为安全隐秘的事情。 无论何人,想到这个真相都后怕,而斯诺登让我们认识了这个真相。
毫无疑问,斯诺登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勇士。

电影改编真人传记主要是真实为看点。目的是给人们一个历史的真实呈现。基于这一点,《斯诺登》是及格的。但是看完电影,总有这样的感觉:全片平铺直叙,有点平淡。
这也是传记电影容易犯的通病。

来说一说本片。
本片以斯诺登在香港揭发棱镜门为切入点,通过人物采访、对话、回忆对斯诺登的军旅、爱情、情报工作进行插入式、倒叙式的讲述,主要集中斯诺登在棱镜门事件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示了是什么让他下决心揭发的动因和揭发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在给人们还原这一事件的同时,塑造了果断,内向,敏感,勇敢的斯诺登形象,并让世界人们认识到真实的安全和自由需要被保护。

一,以揭发事件为切入点,插入式的倒叙叙事。流畅自然。

以斯诺登和记者的采访对话和他的回忆来倒叙插入叙事,将斯诺登的生平巧妙的连接,不突兀,不生硬。

二,影片高超的摄像技术,影像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香港酒店,莫名电话打来,斯诺登的紧张
斯诺登走出基地,决心揭发
走出基地。
第一张图使用镜像拍摄和长焦摄像,倾斜构图,镜像代表虚幻突出斯诺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虚化人物和倾斜构图突出紧张。

第二张图使用了正面打柔光的拍摄,估计是全片最温暖的人物照片啦。突出斯诺登离开这个监视世界的地方的愉快。

第三张是全片唯一的一处剪影拍摄。我觉得是呈现斯诺登对走出大门的未来的不安和不确定。

三,通过斯诺登的独白和视角呈现对监视的的危害进行深入的剖析。
四,新闻、采访、纪录片加真人客串的叙事形式,全面,客观的展现事件,表达思想。

五,影片对斯诺登人物的塑造也是客观真实的,通过他和女友生活方面的表现。
其中有一个关于上传邮件的两人的争吵很精彩,有小放大,延伸出人的生活的安全问题。

放囧夫图
本人

 短评

3.5 可以看做是《第四公民》的前传,平铺直叙。作为故事发生没多久就拍出来的传记片,也只能是这种叙事和改动幅度了吧,斯通也没太多发挥余地,个人认为和纪录片重叠的那些就不必了,不如拍更多他在政治立场上的转变。没想到一切的起因是他发现女友被监视--有点意外但也让这个人瞬间鲜活起来

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很感人,最后真人出现的时候,真的很想鼓掌!希望俄罗斯可以继续保护他~

7分钟前
  • Pukii
  • 力荐

资深爱国者、极客、害羞的男孩,斯诺登的每一个侧面说起来都挺有意思的,但被电影用最土最了无生机的方式粗浅表现。可惜了囧瑟夫,在模仿口音和细节动作上花费的苦心有目共睹,但无奈整个电影就是一场落伍的灾难。

9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hero。斯诺登真人真是比囧瑟夫还帅……

13分钟前
  • 十六
  • 推荐

毫无防备毫无防备毫无防备 囧瑟夫和Quinto就这么站台上了 世界首映棒哭 ZQ演的Glenn Greenwald发起飙来好担心下一秒就要用念力劈开我头颅 #斯诺登#

16分钟前
  • 眼花石头
  • 力荐

作为电影本身并不出彩,中规中矩的传记片,整个叙事结构很松散,从参军到CIA到NSA到最后揭发,想要面面俱到概括整个人生经历,却显得没有重点,看公映的首场,现场连线Snowden,感觉他本人还比囧囧要更出彩。多一星给电影最后的出镜。想要深入了解Snowden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观念还是要去看Citizenfour!

21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有条短评什么鬼,神他妈“POI就是建立在棱镜事件的灵感上拍”,POI是2011年播出的,棱镜事件2013年才曝光。明明是正儿八经的预言了棱镜事件的神剧,怎么就变成借鉴了:D 还喷别人智商exm???

26分钟前
  • 豪华肉酱面
  • 还行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

27分钟前
  • null
  • 力荐

tiff首映 囧瑟夫口音学的还是很神似 强烈建议看前先补citizen four

28分钟前
  • 岚君
  • 力荐

整部电影最震撼的地方就是 it's fucking real.

29分钟前
  • 阿谬君
  • 还行

真是对斯诺登肃然起敬,而且本人比小囧要帅!看完后我把笔记本的摄像头封住了……

30分钟前
  • 苏娃
  • 推荐

和我们同辈的老导演奥利佛斯通(46年生),保持了他自《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高峰期创造的的一贯作派,尖锐、写实、批判、工整,看得过瘾啊!

35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一个29岁单薄的苍白的身体 装着比所有超级英雄加起来都大的勇气

36分钟前
  • RITA
  • 推荐

在LA出差,赶上ArcLight放,这样的故事能在影院看到,滚屏完了后面还有40分钟采访,全体鼓掌10余次,整个3小时10分钟的观影体验特别嗨。囧瑟夫依旧会演,Arrialexa65拍摄,4k放也给观影体验增色不少。

39分钟前
  • 林克
  • 力荐

中国应该上映啊,才能体现资本主义的狡诈和黑暗嘛!

40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在香港看这部片子感觉有点魔幻,经常去的美丽华就是国际间谍们的藏身之所。回过头来,日后香港政府不顾美国施压放走了斯诺登,也不枉他当初选择先到香港避难,香港终于没有辜负他。

41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剧透】…………………………尾声时,采访后半段真身出现时,我真的一身鸡皮疙瘩。除此之外,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他成功绕过了安检,往外一步步走,阳光一点点照亮整张脸那里。

45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71/100 这部电影长时间面临美国无人发行的境遇,但它终于还是大规模在本土上映,它的意义在于给了弱势的一方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至于被强大的权力一方完全吞噬。从电影本身角度来看,从导演到演员不是用力过猛就是心不在焉,制作仓促,权当有不能说的苦衷吧。

46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本子烂,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活着的当代英雄,还帅,拍成这样。小囧已经很认真了但是演出来依然一脸弱智,女友也弱智!主要是全片没有剧情发展,除了跟女友的韩剧剧情,主线就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有人围观女友,一个不爽有一天拷了文件就逃了,完全没有内心戏的发展,而且他烤文件吧竟然不用command line!

48分钟前
  • lisa|离
  • 还行

“我以为奥巴马会好些,我错了,都一样”“日本方面拒绝了我们监控他们的国民,说这是违法的,但我们还是监控了他们整个国家,一旦发现他们不再是盟友,马上可以让他们全国断电”为什么斯诺登曝出这么多,希拉里邮件曝出这么多,还是很多人觉得美国好呢,大概是宁吃屎味巧克力,不吃巧克力味屎。

49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