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舞动

剧情片英国2004

主演:史蒂文·罗伯特森,Alan King,布兰达·弗里克,鲁斯·麦克卡比,詹姆斯·麦卡沃伊,Anna Healy,Tom Hickey,Sarah Jane Drummey,Rachel Hanna,Emmet Kirwan,萝玛拉·嘉瑞,帕特·绍特,斯坦利·汤森德,Derbhle Crotty,Donal Toolan,杰拉德·迈克索利,Eamonn Hunt,弗兰科·麦卡斯特,迪尔德丽·奥卡尼,康诺·麦克菲森,亚当·弗格斯,贾斯汀·米切尔,康纳·赫加帝

导演:戴米恩·奥唐纳

播放地址

 剧照

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2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3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4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5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6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3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4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5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6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7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8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19生命的舞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49

详细剧情

  迈克尔(斯蒂芬·罗伯特森 Steven Robertson 饰)在很小的时候就因为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而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己的他居住在专门收容残障人士的康复中心里,虽然生活起居都有人照顾,但没有人能够理解迈克尔抽象的语言,迈克尔一直生活在孤独之中。  一天,一位名叫罗伊(詹姆斯·麦卡沃伊 James McAvoy 饰)的病友走进了迈克尔的生活,罗伊同样也是全身瘫痪,仅有右手可以活动。然而,和其他的病人不同,罗伊思维敏捷,开朗乐观,更神奇的是,他似乎可以理解迈克尔想要表达的语言。罗伊的出现给迈克尔灰暗的生活带来了一丝色彩,让他重新对人生产生了希望。

 长篇影评

 1 ) 尽情的舞蹈吧 即使腿断 即使只能动两根手指

  看完以后,整个地状态就是不停地流泪,问我为什么的话,很难说清楚,是很复杂的感觉。虽然rory最后的结局是死亡,但是我不觉得这是悲剧,我尊重他最后的死亡,我同时也尊重他曾经的生活。
  这部电影着重强调的——独立。
  所谓独立,我懂得真的不多。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之所以存在于世界上很重要的一个立足点,我们的精神若是能独立,我们则是强大的,能够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世界,剖析事件,而不是被社会或是别的什么人强加于我们,这是很重要的。
  这部片子是与众不同的,他用一个人坏的行为,来展示了他身上极为优秀的一面,如此的自然,因而拥有其强大的影响力,或者说破坏力。
  rory用它自身的行为来阐述他所说的话:never give up!

 2 ) If you want to have a walk?

       由于英语水平欠佳,看电影时还是需要借助字幕;可下载的字幕时间轴十分坑爹,导致我在观赏的过程中情绪基本是游离在外的,可惜了这么好一部电影,心塞。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部电影仍然不失令人动容的力量。Rory第一次出场的镜头其实十分可怖:他从一个像笼子一样的车里被运送到Carrigmore,他表情凝重显然是不喜欢这段旅程,亦或是这个新的“收容所”。典型的叛逆期少年,可以想象他就是像那些调皮捣蛋的初中生被学校劝退又接收一样地辗转于各个疗养院。他的确不是个好孩子,他的行为自我得简直令人讨厌(可惜颜值过高只能让人不疼不痒的说上一句:真淘气~)。事实上Rory只是在做他有权利做的事,他只不过是那类并不普遍存在的藐视规则的人罢了。他带Michael寻欢作乐尽兴之后回到Carrigmore后还半开玩笑地把错推到他头上,而当他发现Michael真的会为管理员的批评而难过时便立刻严肃起来承担了责任。他并不是个讨厌的自私鬼,他只是个热爱生命的乐天派,他只是想体验一切他应当享有的权利和乐趣。我最喜欢的是Rory“驾驶”着他的轮椅跑得飞快连影子都看不清楚的样子,那份激情与活力让人内心禁不住也要欢欣不已。
       Michael比Rory更可怜。他的身体状况虽然比Rory要好一些,但他连一个会关心他的亲人都没有,疗养院的护士们虽然爱护他,却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事实上这并不是多难的事,照顾了他一段时间后的Siobhan也能轻易地听懂他的意思,可见护理人员们的关心其实也并不走心。Rory能听懂他说话这件事几乎点燃了他,而他当初申请独立生活的唯一原因基本上也就是这个——其实直到Rory病危之前Michael都还不太理解他所追求的“独立”。而Rory教给他的却不止于此。在他倾心于Siobhan时Rory痛骂他一顿,叫他明白什么是责任——可见Rory虽是一副花花公子做派,却绝对不会拿女孩的幸福开玩笑。可以想象,在他色彩斑斓的交际活动中怎么会没遇到过令自己心动的女孩呢?而他彼时的割舍之痛谁又能体味呢?
       很多人一辈子都不理解“独立”的意义,太多的人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却离不开长辈的羽翼瞻前顾后。而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又凭什么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你面临的风险再大能大过残疾人无人照料的危险境地?影片的最后,Michael凝视着Rory空荡荡的轮椅,却听见了来自他的spirit的那句:If you wanna have a walk? 如果你想自由地行走,那就勇敢推开家门,独自走向这五彩斑斓的世界。

 3 ) 离开Carrigmore

无意撞上的好电影,总会带来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没有太多室外的场景,有也多半是夜晚,即使是白天也仍然是阴天。的确,这就是爱尔兰典型的阴郁天气。幸好讲故事的口吻是活泼灵动充满调侃的。这样一个悲伤的故事,也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讲述。

剧本很棒。有些观众纠结于电影里Rory的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症状是否符合科学依据,个人觉得大可不必。毕竟看电影不是看国家地理,况且会讲故事的电影越来越难得。

剧本还有一点胜在细节。小包袱不段,并且很合我个人的胃口。
Michael大喊一声on之后3秒的鸦雀无声;Rory老爸初次探访听到儿子介绍自己的roommate是Hugh Grant后,泰然自若的nice to meet you hugh how are u doing;找房子的时候中介口若悬河的走上楼梯,留下Rory在身后说there is a bit of problem can u guess what it is;找看护的时候的退役军人说could u guys straighten up when i'm talking to u……我都乐了。英式幽默,机智而尖锐。

故事方面,在我看来,简单的说,是讲Micheal如何离开Carrigmore的。情节并不曲折难测,我却随着故事的进展看的越来越投入,触动我的场景也不断的出现。

Rory出现之前,他一辈子住在这个residential home。没人能听懂他的话,拼一个词要大半天,所以他也就一个人呆着,依赖着那些和他没任何情分的护士们照顾他的生活。
Rory出现之后,他兴奋了,他的依赖完全转嫁到Rory身上,或许开始只因为他是唯一能听懂他说话的人,是他唯一可以和外界沟通的渠道。
他成了Rory的跟屁虫,跟随着Rory,他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在pub里泡mm,在club里跳disco,见Rory申请independent living被驳回后挺身而出。为了两人齐声大喊freedom那一刻的快乐,他宁愿去见抛弃自己的父亲,再受一次被抛弃的耻辱和痛苦。因为Rory说,相信我,这值得。
然后他爱上了Siobhan,迎接必然带来的心碎。
他在party上紧紧搂着Siobhan的样子,卑微而毫不顾忌尊严,看得我双手微微颤抖。爱上一个不可企及的人的时候,我们都是这样,都是坐在轮椅上仰望着。而我只会像Rory那样,坐在角落,冷冷旁观,咽下苦水,告诉自己一个词,尊严。他这样毫无顾忌的表白,让我们都看到在爱情面前卑微可笑自己都鄙视的自己。
经过这样的历练,他成长了,Rory却离开了。他在Rory不在场的情况下,通过了他的independent living申请。他真的像个律师一样,说出了A right must exist independently of its exercise这样的话。Rory最后告诉他,you are your own man。他也终于懂得并真正开始了自己的independent living。


角色方面,我承认Michael这个角色表演的难度比Rory大,想想如果一个普通的健全人要是演完这么一个角色肯定落下口吃+下肢萎缩的后遗症。所以这就是专业演员,必须能驾驭身体的各个角落,并且随时进入和抽离自如。不过,我的目光都集中在了Rory身上。

首先,外貌是必须的。James McAvoy是个挺好看的小伙。其次是这个角色的定位。抓着朋克头穿着鼻环,说话不仅嗓门大而且语速快。反叛,幽默。不爽的时候直接开骂,尖酸,刻薄。这样的角色,必然是观众都会关注的。因为他有趣,想象一下出去泡吧,若是同桌有这样一位人物,怎样都不会冷场吧。

不过相信所有人也都清楚,外表自负张扬的人,往往都有一颗比常人更加敏感脆弱的心。

当看到Rory嫉妒Siobhan和Michael在一起冷落他而对她恶语相向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十岁的小孩。Siobhan的手抚上他的嘴唇,他瞬间静默了。局促,可爱,又让人有点心疼。

Siobhan离开前的那一场发作,说出了那一系列赤裸裸的残酷事实。If a woman says no, u accept maybe you're not the right man for her, u don't assume that u have an automatic right to love because you're in a wheelchair。平日总对别人恶语相向并以和人争辩为乐的Rory,就这样被一击即中。最后那句强撑着的fuck off下有隐约的哽咽。我在屏幕前也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一个出生就知道自己只有20岁生命的人,一个除了两根手指只能动嘴的人,用尽全力的生活。因为只能动嘴,他成了一个总是恶语相向的人。其实他只是想证明自己来过这个世界,shout if you are alive。他追求独立,追求平等,因为没有时间留给他,他要尽快把什么都试过。泡吧,接吻,喝醉,进号子,还真是说到做到了。临走的时候,他可以骄傲的说RORY O'SHEA WAS HERE。

James McAvoy在这里的表现很棒,个人觉得耀眼度超过后来大火的Atonement 和Becoming Jane。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女主角Romola Garai的爱尔兰口音,非常出色。我认识的爱尔兰朋友往往对英国演员的爱尔兰口音百般挑剔,对这部里的两位都大加赞赏。

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一部讲残疾人的电影。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个普通人成长并走向独立的故事。Rory O'shea的生活态度极端偏激,但我们是不是该学点什么。

电影看到一半,就知道Rory必然要死。但是看到Rory的老爸,那个高大幽默又包容和蔼的老头,攥着那顶和衣服不怎么协调的帽子,双手一摊又无力垂下的时候,我还是流泪了。

扪心自问,我有没有离开我自己的Carrigmore
扪心自问,我死的时候,能不能平静的说:look at all this, I WAS HERE

 4 ) 《生命的舞动》:神的孩子都跳舞



是看了朋友说她看过这部片子之后呆呆地哭了两个小时,我才会选这部片子来看。看过之后才发现这部片子标记的类型是“剧情/喜剧”,其实也确实算是一部喜剧,可是在片子里令人轻松发笑的桥段,背后总难掩悲伤,只因为故事的主角,是两个永远都无法站起来的孩子,但他们却执拗地想要舞动自己的生命。

故事选择的主视角,是患有先天大脑麻痹而全身瘫痪的男孩麦克。麦克从小便被寄养在一家疗养院中,这里有着无数和他一样的悲惨的人。疗养院里有各种规定,初衷当然也是为了病人们考虑。麦克早已对此习以为常。尽管一直生活在单调而乏味的生活中,但麦克也没有丝毫的厌倦,因为他从未享受过生活的其他可能。直到同样瘫痪,却浑身散发着与众不同气质的罗伊也来到这里,麦克的生活才发生了改变。

说实话,我是个对残障人士没什么好感的人,因而片子一开始让我有些轻微不适——满屏的残疾人,都在可怜巴巴地等待着护工的照料。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厌恶,是觉得残障人士由于自身的残疾,心态上不免会发生扭曲——那种依赖感和自卑感,会让他们的生活看起来只是在消耗时光,等待死亡。但罗伊出现之后,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罗伊带着麦克体验他从未体验过的真正的生活,尽管这使得疗养院的秩序被打破,使得“好孩子”麦克也变得不守规矩,但麦克却找到另外的生活方式。即使身体残缺,但他却可以依靠自己而生活。随后,二人便一同离开疗养院,开始了独立生活。

尽管是一部以残障人士为对象的电影,但作品里对于独立的讨论,无疑适用于更多的场合。一个人即使身体健全,他的心理同样有可能是残疾的——心理上的残疾,使得他也会生成一种依赖感,他会选择放弃一些东西,来谋求一个安定的庇护。甚至可能在很多人看来,生活,只要能寻到一个保障,那便是最好的局面了。

他们放弃的是什么呢?

是肆意跳舞的权力。

离开疗养院,自己租了公寓之后,麦克和罗伊邀请了他们在酒吧认识的年轻女孩做自己的护工。这位有爱心的女孩把二人照料的还算周到。但天性散漫的罗伊很快便惹了很多麻烦,甚至还体验了“被捕”的滋味。但是最大的麻烦,其实还是麦克制造的。他爱上了一直照顾自己的女孩。

所以当在化装舞会上,麦克紧紧地抱着女孩的时候,便意味着作品很难以一个圆满的方式结尾了。因为罗伊,麦克已经收获了自己心灵上的解放,但解放不意味着无所不能。关于麦克的爱情,或许是可以跳出“残疾”这一人物设定来看的,因为麦克最后是释然的——这就是生活,总有些事我们无能为力,但只要尽力去做,便不会有遗憾;只要用力生活,一切也都会美好如初。所以整部片子弥漫着“沉重的美感”,可能这世界,一切无从改变,但人依旧可以拥有美好。

一切都无从改变,比如像是,天使总要回到天堂。

尽管作品最显眼的,还是对残障人士的生活的描写,但在我看来,其实作品探讨的是更普遍意义的话题。在《发条橙》里,有句台词是说人一旦不再做选择,那就意味着他死了。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一个人会失去一些选择的可能。但一旦默认生活的不公平,默认了自己只能接受无路可走的局面,便自暴自弃,那样生活也会变得很容易打发——因为没有什么可能被得到,或者是失去。

比较有趣的一个细节,是在麦克和罗伊想要离开疗养院独自生活时,需要去申请社会福利,申请的条件是申请者“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其实明确了作品所说的一个指向,即“独立生活”,最终明确的是一个社会地位。只有具有独立生活勇气和能力的人,才可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尽管自己的申请并没有得到通过,但无疑罗伊有这样的勇气。影片一开始,初来乍到的他便对麦克说,活着就是该折腾。无论是怎样的生活都是一笔馈赠,以自己的方式去“挥霍”它,去找到自己的精彩,实在是理所应当。

活着,就该肆意地跳舞。

 5 ) 看完真的好心塞啊!!

实在是想见识下金发的一美,终于还是把这部啃了,看到后边真的眼含老泪···

又是个冷门但很优秀的片子。非常朴实冷静的客观叙述,背景音乐除了Rory的音响声,都是淡淡哀伤的钢琴乐,连最俏皮的地方,都让我看着在开心的同时忍不住感伤。

主角两个真的很考验表情处理了,相比Michael控制不住但能活动的肢体动作,Rory想活起来则更艰难一点,一美用脸而非颜值完美的驾驭了这个角色,藏着哀伤的快乐与放纵,在我看来更是心疼的要命。他在众人眼里是粗鲁的放肆的没有责任心的,可其实他活的那么认真,他知道自己的时限,所以想在已知的有限时间里做更多而不留太多遗憾;他又那么要强,要强到宁可进警局也要要求有平等的待遇,他让Michael给自己留点尊严,而在我看来他自始至终保持住了自己的尊严,他像他固执要让之炸起来的头发一样倔强,用刺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用笑容做掩护去面对每一天。只有谈及生命,他的眼睛会忍不住红起来,但直到最后,那颗含了很久的泪才悄悄滑下去。

Michael这个角色也是相当考验人了,好在Steven演技可以,那种病态的痉挛与不可控呈现的惊人的真实,心疼的同时相当佩服。这应该是算Michael自我觉醒的过程,Rory是一个催化力,他让他真正明白了活着的意义,真正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活。他始终是善良的唯唯诺诺的,可他也有自己独立的强势的思想,最后那段为Rory争取名额的表述很让人动容,他那么着急,想把自己领悟到的告诉大家,想为Rory做点什么,看到那我就忍不住红眼眶。

我是说看女主这么眼熟···之后一看发现她居然就是《赎罪》里长大了的文青···女主确实没错,她应该也算推动力之一,她让Michael意识到感情不是舍弃尊严舍弃什么就能得到的东西,喜欢是分很多种的。

这里我喜欢的是,人们对残障人士都没有什么异样眼光,无论是酒吧舞池还是后边的派对,小孩子大部分也只是新奇的态度,跟Rory一起玩那段感觉心都化了。

感觉想说很多,也不知道怎么表述,只能说珍爱生命珍惜时光吧···

【顺便看到一美被亲一美被捂嘴一美在床上在轮椅上小小的一只真的好想死死抱住他啊···】

 6 ) 原来Rory一直都知道

在11年的最后一天里,这电影带给我的,是泣不成声。
当从护士口中得知Rory早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的时候,我的眼泪瞬间稀里哗啦。这时回想起之前的一幕幕,很多地方得到了解释:
当Michael第一次发现Rory能听懂他的“语言”并称之为“gift”的时候,Rory冷冷觉得可笑甚至愤怒;在桥上在雨中,Rory对Michael说:你有未来,你有整个世界,这才是gift;Siobhan问Rory:为何你总是和每个人过不去的样子;包括之前种种极端和玩世不恭的表现,这一切都因为R一直知道自己活不长了。
但是为什么?为什么Rory早早知道自己的结局还活的如此用力?用力的仿佛他有机会创造自己的未来:即使让Michael艰难的帮忙,他也要保持自己的发型;父亲已经并不富裕,Rory还是开口要钱买一套西装;明知Michael万般不愿意,仍然说服他去找自己的顾问老爸;即使坐着轮椅也要在舞池中享受和常人一样的欢快。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里面,一直支撑男主的是希望,那支撑Rory的又是什么呢?我反复在揣度Rory的心思,这到底是哪里来的力量?明知自己没有未来,没有希望,但却从不屈服。
我没有找到令自己信服的答案,但是我相信这种力量的存在,并为这种力量所感动,感动到哭了十几分钟。

连一个麻痹症患者所拥有的未来,在Rory看来都是一种gift,我还有什么理由不用力的活着呢?

 7 ) 罗瑞在此

inside i'm dancing是最初英版的名字,美版改成了Rory O'Shea Was Here 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詹一美,他的电影你别看,因为每一部都虐得你肝肠寸断,如蛊惑人心的罂粟花,看完还想看可是不敢再看,他能把自己刻在你灵魂里。 另外豆瓣真的让人看不懂,这电影演员表的一番主演就是一美,这么多年过去了,演员里最有名气的仍然是他,不知道豆瓣为啥把他的名字排在第四五位上。。。搞得我最初以为这是他年轻时候名气不大演的配角电影,以至于到现在才看。。。

 短评

本為Romola而看,題材就是身心障礙者追求獨立的老主題,兩男主演技真絕了。

5分钟前
  • 侯二六
  • 推荐

与你同在。

7分钟前
  • Hao
  • 力荐

被禁锢在轮椅上,只有几根手指可以动的庞克少年,大声放歌,享受生活,内心干净,再配上小麦那张脸,真是又痛又美好。护工不能给的,不能懂的,他们都一一自己面对。其实是很现实的片子,但是又很构造出了很虚幻的美。看的过程中我脑海里一直回放着“潜水钟和蝴蝶”这几个字。到最后简直哭得不行。

8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力荐

i rock

9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推荐

:)

12分钟前
  • upggminimini
  • 推荐

RIP,第1637人看过。

17分钟前
  • royalwyx
  • 力荐

受不了我又被音乐收买了(PД`q。)·。'海报太屎了混淆视听啊!(I see Satoshi in James McAvoy!

21分钟前
  • 给我个电话亭,我要拯救地球!
  • 力荐

海报坑爹的不能再坑爹了。rory明明是个非主流打扮朋克小青年,讲话有的时候会尖酸刻薄讽刺,但是从头到尾还是带着阳光。故事里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直接的叙述,但是一点也不妨碍我稀里哗啦的掉眼泪。rory死的时候想到了鲁迅对悲剧的定义,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可是回想整个故事只有阳光没有阴霾。

25分钟前
  • 大吉!兔兔
  • 力荐

相當鬱悶 這沒字幕的看的我喲~

28分钟前
  • T.V.Zoe ி
  • 推荐

alone

33分钟前
  • 小霸狂
  • 推荐

出去转转吧。

37分钟前
  • R
  • 力荐

如两极天使般,两位主演应该双双得奖才是

41分钟前
  • 蒙大拿
  • 力荐

我也想离开

42分钟前
  • littlewine
  • 推荐

比较真诚的身残心不残励志片 mcavoy很cute

44分钟前
  • dumbass
  • 推荐

好电影

48分钟前
  • Jane
  • 推荐

按照这个题材和剧情我是应该要被感动的事实上又没有,看在michael那么难演,剧情还不错以及一美那么瘦的份上给4星

53分钟前
  • 正义的网友
  • 推荐

强推!这片子太棒了!虽然很虐,但却没有留下任何阴霾!

54分钟前
  • 禾果
  • 力荐

身残心不残的帅小伙。心碎的不止你一个、世界在你手上不要放弃。

56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前半段欢乐的腐着,后半段心碎的哭着,一美总是能戳中我的泪点。小妞那时候就跟吹了气的气球一样,圆滚滚的但是好可爱,爱尔兰口音模仿得很像。

58分钟前
  • 九月五的酒
  • 力荐

两个男主角的演技已经无可指摘了...twinge,不是虐也不是伤,像灾难片一样能唤起人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悲天悯人和自我反省...当James只剩下头脑和右手能活动的时候,表演的杀伤力仍然丝毫不减,甚至有更加泛滥之势...原来华服西装都无所谓,只要他的眼睛仍然幽蓝...

1小时前
  • guns colas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