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元素

动作片法国1997

主演:布鲁斯·威利斯,加里·奥德曼,米拉·乔沃维奇,克里斯·塔克,伊安·霍姆,卢克·贝里,布里翁·詹姆斯,汤米·利斯特,李·伊万斯,查理·科里德-米尔斯,Tricky,约翰·内威尔,约翰·布鲁塞尔,马修·卡索维茨,克里斯托弗·法里班克,麦温,Kim Chan,阿尔·马修斯,约翰·贝内特,Richard Leaf,朱莉·T.华莱士,Ivan Heng

导演:吕克·贝松

 剧照

第五元素 剧照 NO.1第五元素 剧照 NO.2第五元素 剧照 NO.3第五元素 剧照 NO.4第五元素 剧照 NO.5第五元素 剧照 NO.6第五元素 剧照 NO.13第五元素 剧照 NO.14第五元素 剧照 NO.15第五元素 剧照 NO.16第五元素 剧照 NO.17第五元素 剧照 NO.18第五元素 剧照 NO.19第五元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2 20:18

详细剧情

  一头红发,perfect的“第五元素”莉露(Milla Jovovich饰)受命来到地球,她要协助人类与每隔五千年降临一次的邪恶力量对抗,联合风、火、水、土四块神石击退敌人。  在实验室被复制出来后,言语不通的莉露在躲避人类的追捕中搭上了退役特工科本(Bruce Will is饰)的出租车。科本带莉露找到了负责接头的神父,两人也渐渐的产生了好感。  莉露与科本一同前往一个叫“失落天堂”的星球找寻另外四种元素的神石。但是,在战斗中莉露受伤昏迷,而且由于人类的暴行和无知杀戮,莉露陷入了内心的迷惘。大敌当前,科本究竟用什么力量才能唤醒莉露呢?

 长篇影评

 1 ) 第五元素

去年去里昂玩逛博物馆的时候被Michel嫌弃居然没看过这部😒在赶稿子暴躁如狗的国庆终于补上!

记得之前有看过说我们不断学习是为了跟上这时代,但这部20年前的电影看在今天却完全不过时呢。套着科幻片外壳的法式喜剧片。看评论这是吕克贝松16岁写的剧本orz看完开始思考Leeloo说的有关人类的天性,创造用于毁灭的东西。“time not important, only life important”在电影中被反复提及,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想要突出表现的,包括leeloo这样一个存在:以恶制恶只会让恶更强大,有爱的(美好的东西)才值得被拯救。diva唱歌剧vs leeloo打异形那段好惊艳,有震撼到我,但也是真的被这个蓝色形态的不明物种吓到...lucy这个dj让我相信有些喜剧天赋这东西真是天生的2333

最后Mark一句人生真理,“别整天看电视,甜心,脑袋会生锈的”

 2 ) 干吗究内涵?

这片子看的就是热闹。男女主角都有形,剧情很精采,世界很庞大,反派很魅力,画面无缺陷,设计又优良,音乐很水准,对话很水平,配角又出彩,笑料又不断,作为一部电影,这样还不够么?
没看的去看,看过的重捧,准没错。
而且,有米拉。

 3 ) 2016年5月22日

失望。背景恢弘但逻辑不够紧密,故事一般,节奏一般。看了一小时,依然没有等到激动人心的情节,有些可以高潮的地方没处理好。

前面搞笑手法闷到令人尴尬,但是后面终于搞笑起来了。服化道用心但老气。

如果在电影院里看,比起好看的文艺片,我依然会选择这一出。毕竟多多少少还是有高潮的。而且细节精致搞笑,表演也还好。可以一看。

PS:女高音那段拍得很好,高音和打斗场景的切换对应。《全职猎人》里有一幕,一边是团长在感性地指挥音乐,另一边是暴烈的打斗场景。两者结合。《大都会》也有一段,城市毁灭的时候在播放悠扬的爵士乐。

 4 ) 佩服贝松的超前意识

一直很喜欢科幻片,《第五元素》则更将科幻赋予的更充分的想象力,没有漏洞的向我们展示了未来的城市,地面已经全是雾,所以房子建到了非常高的高空,汽车是会飞的,可能会飞不算什么,但是那交通,是“一层一层”的,这不是大大的解决了交通的拥堵么?整个城市仿佛真的处在未来的高科技中,自然,又不乏紧张刺激,在那么多年前拍的电影,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剧情方面,现在都没有多少影片能与它匹敌。 片中充满了动作,幽默,连贯的剧情让人能尽情欣赏片子的魅力,布鲁斯威利斯虽然没有那么年轻,但是那干练的眼神,仍然展现给我们一个硬汉的形象,女主莉露的满头红发和她刚从实验室跑出来时的茫然无措还有她最后的牺牲让我记忆犹新!

 5 ) 神圣之光来自何处?

这部电影是围绕着外星人来攻击地球,而且外星人还十分的强大,只有让四种元素和第五元素都激活才能发出神圣之光并赶走外星人,但是把四种元素都打开后第五元素却不知怎么打开,不过最后主角还是找到了方法。象这种题材的科幻电影我十分的喜欢看,看了看别人的评论据说这个导演很不错,我也打算看看这个导演。

 6 ) 拼贴而成的大杂烩

《The Fifth Element》

父权文化下的完美女人形象

通过暴力制止黑暗入侵只会助其膨胀,使用爱意感化第五元素方能拯救世界。高科技横行的未来,有错综复杂但井然有序的立体交通,和位置不定但迅速响应的外卖摊位,引入眼帘的是一个浮夸华丽的“理想新世界“,生活各个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与自动化,高效到不近人情。小巧的樱桃不慎阻塞呼吸没有机器能帮到你,人类之间的信任缺失把希望付托于冰冷的科技,电话那头的母亲言辞激烈而只在乎自己宣泄,亲人之间的体贴关照被沟通不畅的机械设备劫持。当人们还为金钱与权利争得不可开交时,世界正在面临无法抵挡的毁灭。对救赎的探讨贯穿电影始终,既是为了地球上数以百亿计的生命,也是为了唤醒早已麻木不仁的人性。热核武器与生化实验的恐怖影像摧毁了完美外星生物对拯救的坚定,最终被男主角饱含爱的亲吻唤醒,从而集齐五个元素组成终极武器,击退袭来的威胁,净化邪恶的人性。

法式幽默与美式英雄拼贴而成的科幻大杂烩,讲述了一个爱情至高无上的反战故事。

 7 ) 这电影的名字取错了

这电影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500元素》。

听闻这部电影已久,今天一看,深深被法国人的气场震惊了。


警告:以下严重剧透!
---------------------------------------------------------------------------------

这部电影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谈。吕克贝松似乎想把所有人都吸引住。

开头的埃及考古,那叫一个主题宏大:遗迹文字、考古学家、外星人,坚守遗迹(其实像是粪堆...)上千年的神父...刚开始以为吕克贝松要搞个神秘高端大气,关乎人类未来的故事。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是为我这样的悬疑迷准备的故事。结果...我猜错了。

镜头一转,我们看到了失败中年布鲁斯威利斯。这个谢顶的大块头生活无比失败:住在狭小老鼠笼里,开着一辆破出租车,驾照分数快被扣光光,老婆跟自己的律师走佬,有一个烦人的老妈。只有一个老友会给他打电话。估计如果老伙计不理他,这个失败中年大叔死在老鼠笼里一年都没人知道。

看到这里,我觉得,哦,原来这部电影是关于中年危机的。

正在嘀咕这电影应该由马修-派瑞来演的时候。吕克贝松又变花招了!

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萝莉。一个通过外星人细胞再造出来的萝莉。她一出来就杀死了一个将军,然后逃遁在200年后的人类都市。在警察追捕之下,萝莉纵身一跃...对,你没猜错,她跳到了失败出租佬布鲁斯的车上,然后上演了“无良警察疯狂追捕,出租车鸳鸯亡命天涯”的飙车戏。

哦,原来是《这个杀手不太冷》的科幻版本么?但我不是萝莉控,尤其不喜欢插播萝莉裸体的变态电影。我是不是应该看完这个限制镜头就别看了...等等...

这个时候,毁灭世界的威胁再次出现。哦,天哪,长呼一口气。不用看变态导演对萝莉的窥私镜头了。

但问题是,这电影这个时候变成了一个市民喜剧:所有大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元素都出现了。束手无策的总统,鲁莽败事的将军,有点愚蠢搞笑的黑帮,还有还有,后面中奖去旅游的元素。额,这不是法国喜剧《疯狂出租车》么?不得不说吕克贝松真的很能炒冷饭...

于是这部电影成了欢乐的海洋:喋喋不休,娘炮搞笑的主持人(话说这黑人哥们真的是电影一大亮点),男女交合的暗示镜头,将军被冷冻,窘态四溢,总统时不时来一个冷笑话,大人物偶尔卖个萌,电影在不知不觉来到了第一个高潮:歌剧。

在湛蓝湛蓝的外太空,一个湛蓝湛蓝的外星人,用高端大气的歌剧征服了每一个人(不要觉得高雅歌剧与性暗示混合在一部电影里很奇怪,我告诉过你:这部电影-无!所!不!包!)

神奇的转折还在继续。就在歌剧外星人挂掉的前一刻,电影又浪漫了一把:她说女主角萝莉需要布鲁斯威利斯的爱,不然她会死去....然后..


然后这部电影成了动作片。打酱油了四分之三的布鲁斯威利斯终于在电影最后23分钟正常了,他上天如地,他纵横捭阖,他百发百中,他救万民于水火,他逆千钧之势于一发:他一个人搞定了所有傻乎乎的所有黑帮(说他们是雇佣军似乎太抬举他们智商了 ==)。哦。我就说嘛,导演这么会不给失败中年一个扬眉吐气的机会呢?

我都不好意思再说这部电影的转折了:动作片化之后,它又文艺了。

女主角在学习地球知识的时候,学习到关于战争的内容。额,她流泪了,她深深感到人类在作践自己。她虚弱地在埃及神台上谴责人类自相残杀,伤害自己。翻译成人话就是:“不做死就不会死,老娘不太想救你们了”。最后男主角以爱的名义,终于把这部片在最开头埋下的坑填上了:地球被成功拯救了。

我都快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总体来说,这真的是一部很包罗万象的电影,我甚至不能确定吕克贝松想把电影拍给谁看。

文艺青年,你可以在这部电影里看到女主谴责战争的书生元素,男欢女爱的罗曼蒂克元素,以爱的名义拯救人类的元素。

如果你是个男人,你可以在这部电影里看到沮丧大叔大展神威,拯救地球,顺便抱一个啥都不懂的萝莉回家爱爱。

如果你是个自以为高大上的科幻青年(比如我...),你可以在这里关心人类未来,有外星人和好看的特效。(真的,1997年的特效今天看起来还不过时,特别是造人那一段。)

如果你纯粹是来找乐子的,好,有搞笑黑人,有冷笑话,有整蛊镜头,有23世纪都市飙车。

牛逼好玩的大电影。==






 短评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不太想承认这算科幻片,但是我愈加感觉,这片子是神作……关于《第五元素》,印象呗儿深。起码是三四年前,在电影频道看的。瞅见加里奥德曼那鬊鸟二五仔的倒霉头型,还尼玛扣了半片塑料(可能是从塑料瓶上剪下来的),我就呗儿你妈想骂街。心里话儿:玩儿呢弟弟,介都嘛倒霉玩意儿?哪你妈有这样的科幻片?还吕克贝松呢,吕克呗儿紧也没用啊,幼稚鬼,哼唧。如今再看,很打脸。《第五元素》是真朋克,充斥着种种非主流的亚文化。或该称为“科幻喜剧”?反正就是拿全宇宙开玩笑。同年的《黑衣人》好像也是走的这路子诶……关键这还是人家16岁写的剧本……所以人家的确是幼稚鬼啊……也正式因为这份幼稚,让电影中对于“爱”“战争”这类严肃话题的反思不显突兀,而是画龙点睛。真朋克,自风流。

2分钟前
  • SHIN JOKER
  • 还行

还以为吕克贝松只会拍点艺术嘻嘻的电影。。。其中艳丽的色彩和外星人歌剧让人记忆深刻啊!

4分钟前
  • 了不起的克莱德
  • 还行

外星人歌剧的音乐绝了. 别的实在还好

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红发神人的美丽酮体,蓝色歌姬的天籁之音,让孩子的我久久难忘!

13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拜读完戴锦华老师关于《第五元素》的结构主义与世俗神话批评,不由得感叹戴爷一针见血的敏锐洞察力。其指出好莱坞电影作为世俗神话的现代新兴变体,其文本结构通常属于两个功能序列的结合,其中第一序列为拯救世界的恢宏叙事,第二序列为个人自主意志的主体神话,即英雄的自我拯救。在现代逻辑与个体生命史中,好莱坞叙事中的英雄标识着某种男性生命的挫败与伤痛,其与布鲁斯一直以来的明星形象形成巧妙互文。而丽露这一形象作为救世主与传统女性的双重象征完美融入到影片的两个功能序列中,其既是唯一能解决宇宙危机的英雄,又是使科本获得自身认同和从挫败与放逐中获救的传统女性。就此而看,好莱坞电影的本质是创造安抚美好的梦境。

16分钟前
  • 世界的焚像.
  • 推荐

语录:时间并不重要,只有生命才重要。

19分钟前
  • sosovipp
  • 还行

笑点集中,gary oldman的造型无力吐槽,年轻时候演了不少反派呀。外星diva的演唱太美了

21分钟前
  • =_=秋叶
  • 力荐

会玩,骗我说这是影史著名的非典型烂片我也信。反过来看《超体》就不会觉得有意外了,实际上创作思维差不多,只不过越来越在意观众,才导致从烂得奇葩变成奇葩得烂。吕克·贝松的天赋还是显而易见的,把后期的表现形容为江郎才尽其实也并不准确,好奇一下今年的《星际特工》。

26分钟前
  • Ocap
  • 还行

笑死人了笑死人了,把科幻大片往B级片的思路拍,哈哈~

29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至今都是我最爱的科幻片。

33分钟前
  • 阿咩
  • 力荐

竟然是老吕16岁时写的,还是第一次写剧本,无语了

36分钟前
  • 长发胖子
  • 推荐

现在看都不过时的科幻片

37分钟前
  • DH
  • 力荐

这种片再没人拍得出来了

39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抛却所谓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此片基本上就是一部好莱坞流水线作品。类似的哲学主题和象征臆想无法挽救电影简单粗暴的故事推进。也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吕克贝松和自己的固有风格渐行渐远,但回到电影本身,在其彻底向好莱坞靠拢前,本片依旧具有相当的娱乐性。

41分钟前
  • 楚翰彻
  • 还行

第五元素原来是爱,make love,make peace。吕克·贝松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细节够精彩,人物够喜感,尤其太空歌剧实在是太赞了!另外,很萌那个空中小饭店。BTW,这是贝松写的第一个剧本,16岁时。

42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虽然超爱Luc Besson,虽然超爱Bruce Willis,可对这部科幻片,始终不感冒。

47分钟前
  • 小乙
  • 还行

100遍了还费什么话

49分钟前
  • Noiamavisitor
  • 力荐

那段歌剧太经典

52分钟前
  • ♣lùlu♣
  • 推荐

吕老最娱乐的电影。年轻气盛的威利斯和平胸吕嫂,还有粗俗的某星人和唱出跨世纪旋律的蓝色歌姬迪娃。其实吕老最会拍的还是商业片,这点被众多小资影迷忽略了。

54分钟前
  • 旧书君
  • 力荐

吕克贝松的幽默和悲观是需要注册的

56分钟前
  • 卡帕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