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情片美国2012

主演:妮可.基德曼,克里夫·欧文,罗伯特·杜瓦尔,康妮·尼尔森,罗德里格·桑托罗

导演:菲利普·考夫曼

播放地址

 剧照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3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4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5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6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7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8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4 13:34

详细剧情

影片故事主要聚焦海明威同其第三任妻子盖尔霍恩的情感纠葛,克里夫·欧文扮演欧内斯特·海明威,妮可·基德曼饰演他的妻子、也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玛莎·盖尔霍恩。海明威与玛莎·盖尔霍恩相遇于1936年、一间名为KeyWest的小酒馆中,他们1940年结婚,在欧洲蜜月旅行期间写出了他的名著《丧钟为谁而鸣》。不过,二人都专注于自己的记者事业,聚少离多让二人于1945年离婚。

 长篇影评

 1 ) GELLHORN的魅力比海明威大多了~

电影名说起的好也不错,虽然只是海明威情史的一部分;说起的不好吧也确实俗套,但我依然认真看完了。以下是很个人的一些看法:

今年看了几部传记类电影,喜欢传记类电影不仅可以通过电影去了解一个我并未主动想去了解的人物,也熟悉了当时的大社会背景,以及那个年代的一些氛围。
本片黑白、彩色逐渐更替,让人不知不觉在演出来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照片再现中转换,还是足够真实的。

女主以回忆的形式讲述自己那一段和海明威的历史,最后才发现这是一段INTERVIEW,在整部片中女主的感情叙述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有点讲故事的意味,并且更加贴近女主的感情线,我喜欢。
还有那首贯穿影片前90分钟的西班牙语歌,实在振奋!
很喜欢影片刚开始不久,BELLHORN登上去西班牙的火车,火车上坐在她对面的俩小伙子,一个抱着一只棕色小羊羔,另一个吉他弹唱,优美的旋律让我看到年轻人FULL OF PASSION的一面,也体现着对战争胜利的决心。
54分钟时,海明威看着在西班牙内战中刚毅的GELLHORN说“BRAVEST WOMAN I’VE EVER SAW”,那一刻我就知道,海明威四个妻子中,绝对是GELLHORN最美丽最勇敢最有个性最有魅力。
奇怪的是,海明威和第二任妻子离婚时她说I GAVE YOU ALL, I MADE YOU. 这一点也许属实,伟大的创作家背后一般也有伟大的人支持他鼓励他; 但是当GELLHORN要跟HEM离婚时,海明威在她门口痛苦的喊I MADE YOU, I GAVE YOU ALL。I DOUBT THAT! 因为我相信,这么强的女人,无论她是否遇到过海明威,她一直都那么美那么有能力。有些神话女主了,或许是挑的演员的缘故,NICOLE KIDMAN确实把这女人的魅力演绎了出来。
尤其后面海明威抢走了妻子在COLIER’S的唯一的一个记者的职位,纯粹的嫉妒,不知他是不忍妻子离开他独自去战地做记者,还是妻子的这些经历让他觉得孤独了,抑或他真的犹如别人评价的那般,A SELF-SERVING, SELFISH BASTARD, 然后还不惜伸手打了妻子。看到这里也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一生都婚姻不稳定,人生后半截写不出好作品各种颓废直至自杀.
我也相信海明威还有很多其他伟大的事迹,只是未在本片中体现。

不过最后结束的有点点多余,海明威自杀是在61年,女主接受采访说了一句他死去30年了好么!推算起来GELBORN也七八十岁了,居然还打了一个电话说”我接受“,然后像年轻时一样双肩背起了包准备赴前线。其实可以省略这一幕以老女主在乌鸦眼中的镜像为结束。

几句摘抄:
YOU NEVER REALLY KNOW THAT YOU’RE FIGHTING FOR UNTIL YOU LOSE. 海明威和女主坐在周恩来的办公室的感慨。

ENDURANCE WAS THE SECRET CHINESE WEAPON. 讲述中国那一段历史时女主的讲说。后一句是”日本人也应该明白这一点,所有人都应该记住“。有点震慑力。

 2 ) 盖尔霍恩与她的现代爱情

是谁的故事?

Hemingway & Gellhorn直译是海明威与盖尔霍恩。但为什么不是盖尔霍恩与海明威呢?(按音序排列也是Gellbhorn在前呀)翻译有这些版本:海明威传 ,战地烽火情,海明威情史,台湾的翻译是恋上海明威。

海明威传记自然是讲海明威的,但事实上影片讲述的时间跨度和故事面都因远远无法概括其一生而难以称之为传记,海明威情史亦然;占地烽火情,强调出战争背景下两人的情谊;只有恋上海明威的动作主体是盖尔霍恩。

盖尔霍恩在中国不慎用脏水洗手有点过敏,有如下对白——

Hemingway: You want to suffer.

你自找苦吃。

Gellhorn: Should be, I'm in love with you.

确实,爱上你是如此。

其实我认为电影是从盖尔霍恩的视角出发的,并且把这个故事看作是一个现代女性对待其生命中一段情谊的回顾——这期间她找到了自己毕生热爱并甘心为之倾尽所有的事业,在探索个体生命价值的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爱情带来的无奈与伤痛。


他不是完美的

影片看到一半的时候,我本担心自己会失望——海明威被描绘成了一个完美的男人形象。他捕鱼打猎,才怀横溢;他是个正直的男人,一腔热血要去奔赴前线为对抗法西斯;他既性情刚烈,追求女人时也有恰当的智慧和勇敢,又体贴细心,给盖尔霍恩及时的照顾和温柔;他成为了男性气概的标志… (In a word, he is smoking hot.) 但完美的主角不免太过英雄主义,对于一部动人的电影,我会期待更多。

后来海明威开始暴露他的弱点,或者说脆弱和可怜之处,我就开始放心——幸好幸好,他不是完美的。


从社会学看现代爱情

看这本书有一段时间了。Why Love Hurts by Eva Illouz. 也许可以翻译成“为何爱情这么伤人”。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庸俗,但其实这本书是本学术著作——作者试图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现代爱情如此令人,所有人都感到伤痛的原因。

正如作者所阐释的,关于这本书的目的:“Ultimately, my aim is to do to love what Marx did to commodities: to show that it is shaped and produced by concrete social relations; to show that love circulates in a marketplace of unequal competing actors; and to argue that some people command greater capacity to define the terms in which they are loved than others.”

最终,我的目标是,如同马克思所言之于商品——他说明了商品是由具体的社会关系所塑造和产生的;我言之于爱情——去表明爱情是在一个基于不平等竞争的市场中流通的;而这其中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有能力去定义他们被爱的方式

大概的意思,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对于穷人的态度是:“由于能力不足或者懒惰,他们活该贫穷。”在马克思之后,我们已经认识到,大多数的贫穷是源于体制上的不公平和系统性的经济剥削——有些孩子从刚出生就比别人少了很多改变生活的机会——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是任何人的错。

而作者,Illouz,她希望说明的是——所有人都会从爱情中体会到伤痛——这也是一个社会性的现象,可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而不能仅仅用个体的心灵脆弱,“学会自爱(self-love, self-esteem)”,或者“摆脱吸渣体质”来解释或解决,即为爱情所伤不仅仅是内在的,也是外在于个体的,个体不可控的。作者关于她所提到的“爱情”也作了界定——“现代爱情”。并非前代人从不受爱情的苦,而是说现代语境下(political emancipation, secularism, rationality, individualism, moral pluralism, equality;政治解放,世俗主义,理性,个人主义,道德多元主义,平等),人们有了新的择偶标准——为爱情构建出新的体系。而这个体系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同于过去的,或许更加强烈的伤痛。因此,作者更像是透过爱情这个切入点,从社会学的角度,试图解读“现代性”这个更大的命题。(Like other sociologists, I view love as a privileged microcosm through which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of modernity.

(btw, 尽管作者书中所提到的社会背景和书中所有的案例都是基于“西方社会”的,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我相信我们大致也对其中提到的这些“现代性”深有感触。另,我着实认为这些背景介绍是必要的)


我们是彼此个人价值的证明

那么究竟爱情为何如此伤痛呢?

总结的说,在现代社会,因为社会流动性更大,人们享有更大的自由——择偶标准混杂着情感,经济等诸多因素,并且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爱情成为了我们自身价值的体现和证明。

对于男性来说,男性气概的表达始终是其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部分。

Authority in the household, the capacity to earn a wage in a non-servile independent way, and the capacity to form meaningful bonds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taverns, and clubs that effectively excluded women are traditionally the three pillars of masculinity.

(1)在家庭中的权威,(2)用有尊严而独立的方式赚取工资的能力,(3)以及在自愿组织、酒馆和俱乐部(那些将女性排除在外的场所)中与他人连接的能力——是传统上男子气概的三大支柱。

Serial sexuality is attractive to men of all classes because, if access to women is restricted, it functions as a sign of the man’s status – of victory over other men. Male competitive- ness, validation, and status were channeled through the realm of sexuality. For men, sexuality was a mark of status in terms of the capacity to compete with other men in secur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female sex: “Women provide heterosexual men with sexual validation, and men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 this.”Furthermore, men transferred to sex and sexuality the control they had formerly held in the household, and sexuality became the realm within which they could express and display their authority and their autonomy.

连续的性行为对各个阶层的男人都很有吸引力,因为如果接触女性的途径受到限制,它就会成为男人地位的标志——战胜其他男人的标志。男性的竞争力、被认可的程度和地位是通过性主导的。对男人来说,性是地位的一种标志,可以与其他男人竞争以获得女性的关注:“女人为异性恋男人提供性价值,而男人会为此互相竞争。“此外,男子把他们以前在家庭中拥有的控制权转移到性和性方面,性成为他们可以表达和显示其权威和自主权的领域。


他的男子气概

(1)一方面是海明威怯场,一方面是猝不及防被请上台的盖尔霍恩——她更说得精彩,比海明威获得了更热烈的掌声——海明威皱着眉头扭头就走了???之后在饭桌上和一个评论家扭打,只因后者写出“他的文采掩盖不了他对失去男子气概的恐惧”的书评。

(2)完成了在西班牙和中国的战争报道后,盖尔霍恩想下一步去芬兰,继续作战地记者——海明威,这个写小说的人,这个事实上有无数选择的人,在背后抢了她的工作。

Hemingway: I got some hefty shoes to fill. You’ve done some excellent work.

我也要好好努力了,你做得那么好。

Gellhorn: Are you trying to make it impossible for me to love you?

你非要逼我不再爱你吗?

(3)盖尔霍恩离开了,海明威找到他的新伴侣。

Hemingway: You can say that you're my kind of girl.

你是我喜欢的类型。

Mary: What kind of girl is this?

你喜欢什么类型?

Hemingway: The class that takes care of a man. That encourages. That supports it.

那种体贴照顾,鼓励支持男人的女人。

海明威初遇盖尔霍恩时,他的魅力本在于他的意气风发,不拘小节。而随着盖尔霍恩事业上逐渐的功成名就(或许还有他们步入婚姻生活的原因),他的男子气概受到威胁——他变得畏畏缩缩,去寻找可以让他感到高贵的人,那些“体贴”他的女人。

海明威在与盖尔霍恩争吵时说:“我造就了你(I made you)!”他的确在盖尔霍恩事业起步时给她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和必要鞭策。其实给予也是一种权利和控制吧,给予者在过程中得到的优越感是对其更高的身份价值的认同和肯定。这一点德波伏瓦尔在她的《第二性》中也提到过:“”有帮助别人的能力,也是掌握女性的一种方式,男人得以占据上风。

我充分相信海明威和盖尔霍恩是灵魂伴侣——本来人与人之间就无所谓相同或者不同,他们对写作事业和人类命运大概都倾注了相似的关怀——这就已经足以让他们在彼此的生命里相互点燃,即所谓灵魂伴侣,双生火焰。所以谈何单方面的谁造就谁——陪伴,哪怕是很短的时间,也是太不容易的情谊。尽管如此,哪段关系不牵扯到权利制衡呢?


她的现代爱情故事

明明在开头说了,我认为这是盖尔霍恩的故事,却一直在写海明威。不过这大概也不矛盾——是盖尔霍恩视角中海明威,她起初只看见一个意气风发的大文豪,后来她发现他的温柔和理想,最后他被完善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幼稚,脆弱,慌张,自私,大男子主义...

影片最后——

Gellhorn:I do not see myself as a footnote, in the life of another person.

我不认为自己是另一个人生活中的脚注。

她是战地记者,为人类和平而战的斗士,却在海明威去世后的第三十年,还不能在公众视野中以独立的人格存在。

他们在1936年相遇——担得起“现代爱情”的指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全球人类使用工业武器相互屠杀的年代——西方的自由、博爱、人道理想观念从根本上被动摇,文明和思想都陷入危机。两性关系亦是如此。另外,第一次女权主义运动开始于19世纪下半叶,延续至20世纪初。这意味者在西方世界中大多数女性还没有获得选举权和体面工作的年代,盖尔霍恩奔赴战场,在那里,她在爱情与事业的双重张力中探索现代女性的自我价值实现。

 3 ) 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短评写不下

不太懂为什么我在描述战争年代的影片里总会看到人们带着乐器、羊或其他宠物或是什么看起来日常的与战争无关的东西去前线?本来就不一定有命退下来还把心爱的累赘带上不是送呢么? 35:48那个男人不知道是谁就跟神似的砰砰砰几枪就说对面都搞定了?然后他就站着背着身脑袋露在外面😱 后来好像是那只最开始长得像狗🐶的羊被烤了,其实早就猜到了。我开始估计那个带乐器可能是吉他的男人也活不到片尾。 1:10左右居然还演到了早起的电影配音 到后面真的有好多猫(^・ェ・^) 再到后面何苦那么妖魔化中国🇨🇳,美国🇺🇸年年不也报出有人在不洁净的野湖游泳🏊🏻感染阿米巴原虫病么,他们之前在水利工程工地上轮流喝那大陶壶里的水时我就觉得得得病,打起仗来就没有一个好地方 战争在我的想象中人们大概是像我小时候在北京南站还没重建前见到的上访告状的人那样灰头土脸油吃麻花的,和那群有所求的上访者不同的就是他们有统一的破军装吧

 4 ) 这片子还真不行

海明威看上去就是个傻大个儿。Gellhorn就是个交际花儿。

尼克的电影我没看过几部,一直觉得她的长相还不错,所以选择了看这个电影。

比较失望。她的长相还是不错,姿态也很不错。不过,不错到了看着更像是个模特。所有交际花的动作她都很擅长,性感的抽烟姿势,随风舞动的体态。当然还有那迷人的屁股,像一块磁石一样吸住了摄影师的镜头和海明威的眼睛。确实花哨的男人对女人一见钟情的时候,那个部位很重要。电影里却有拿部位和姿态取代大脑的趋势。但是海明威毕竟是个不错的作家,是个有思想交流欲望的人。这么处理显得比较地贫气。

电影里偶尔的镜头也显示出Gellhorn的才华应该是让海明威更着迷的东西,可惜除了一小段打字的内容说明她有自己的视角、另外讲演口才比较煽情之外,也只能看到她寻求感官刺激的才华了。片子总体上乱乱哄哄,前后交待得也不是很清楚。中间有几次都觉得怎么还没结束?

 5 ) 浓情于战火纷飞,却在岁月静好中消亡

因为海明威来看了这个剧却被霍恩粉上了,妮可演的太飒了。

1.“爱情死于无聊“,死于不同频率。一个勤恳向上另一个萎靡不正那么注定不是一个世界的,罗曼蒂克也消亡。而现实情况通常是 既然两个能在一起那彼此身上一定都是有相互欣赏的亮点,而太平生活的安乐麻痹,纵使原来多么志同道合也会就此别过是路人的。这就考验双方的续航能力了:个人的意志力。不是一时的积极青年,而是持续的向上才能不掉队,爱情长久。

起初的海明威不愧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最伟大的小说家,被他战火纷飞时/周末温柔乡时也坚持日更的高效和自律折服。他像个师长会毫不怜香惜玉的怒吼鞭策霍恩。志趣相投相互激励他们有最美好的爱情雏形。然而海明威是个随性而为及时行乐的人,这样的本性注定了当生活平静无忧时,反而会日渐沉迷于声色犬马狐朋狗友。

当然电影有虚构的成分,毕竟是霍恩的自传也存在倾向性,以及海明威自杀原因还有家庭遗传等等。这个电影的评分也没有很高,比如他们到中国和蒋周会面的描写得匪夷所思的怪诞。但,爱得浓却散的快的感情脉络 real真实,因为,我看到了我和某人曾经的路径、感慨万千。

2.两个自我价值认知高的人,不适合在一起。互相消磨着各自的灵魂,尽管永生不忘,却无法执手偕老。他们和我们就像两杯烈酒撞在一起,没错,会起很强的反应 因为她像他,自我认知度高的人都挺欣赏自己的。但强对强不会相容、反而会彼此吞噬。他因为欣赏我独立自主态度坚韧鲜明和其他女孩不同,于是大男子主义燃起更强的征服欲,然而,征服后却要这样的女子洗手做羹衣,不用那么认真的做事业,不要追求只要依附陪伴在身边就好…她怎么能呢。换做他 他也不会的。

3.原来海明威是个那么男权的男人啊,不喜欢不喜欢,看完后也查了一些轶事后对他的探索欲down down down啊

这部电影里还贡献了海明威的写作心得注脚,mark之~

对了,拖延症的时候记得想起海明威说的“开始为你的信仰写作吧”

 6 ) Hemingway & Gellhorn

2.19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I have almost felt most at home in the most difficult places.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I was a war correspondent.
战地记者,一个女性,在一个男人的世界里奋斗,在那个时代真的很难得。很漂亮,腿很长。^_^海明威先生,在那个时期,带着儿子,还结着婚。去追女孩子,真的好吗?不得不说,海明威先生追女孩子真的很有技巧。
像我们这种活在和平年代的孩子,真的是不知道战争的残酷啊。Life-death fight 就这样被巧妙地化解了,伏特加,很有意思啊,还成了好朋友,哈哈。这是纪录片?太情节了吧,电影味道过重,还去采访蒋介石夫妻,真的假的啊?还有周恩来。马先生的双面间谍,蒋介石怎么能不输呢?原来是妮可.基德曼,怪不得那么漂亮了,腿长,貌美。
Top writer always write in loneness.

 7 ) 《海明威和盖尔霍恩》——不做脚注

颇有名气的两个人相遇,相互成就、相互升华,这段感情虽然只持续了几年,但是迸发的火花却燃烧至今。《丧钟为谁而鸣》:“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每个人都是欧洲大陆的一小块,那本土的一部分;如果一块泥巴被海浪冲掉,欧洲就小了一点;如果一座海峡,如果你的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也是如此;任何人的死亡使我有所缺损,因为我与人类难解难分。所以千万不必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这部影片的评分不高,因此在硬盘上躺了好几年也没打开。如果了解美国文学,那么海明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高峰,无论走到哪个方向,都可以看到他。他是美国精神的象征,以作家的身份却成为了被美国所供奉的“英雄”,这与国内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觉截然不同。他的语言简练有力,他的生活丰富多姿,爱好多样:雪茄美女海钓狩猎,他深入战场为人类而发声,他体型粗壮、举止铿锵,放下笔就可以拿起枪,周围的人亲切地称呼他papa。这样一个绚烂多姿的角色,活得如此恣意妄为,甚至就连死亡也是自己去选择,而不听任命运的安排。不过他的书却是我一直绕道而行的,我至今没有看见过《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或者他的任何一本书,因为对于海明威的盛名太过于敬仰,把他当做“英雄”来顶礼膜拜,想着哪一天哪一刻、沐浴焚香后再行拜读。然而即便如此,与他的相遇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在《午夜巴黎》中初睹他的风采,在《晓松奇谈》里听到他的趣闻,《爱在记忆消逝前》一起游览了他的故居。最近正在看的《企鹅欧洲史-地狱之行》里,讲到了西班牙内战,突然就很想看这部电影了。

看这部电影是冲着海明威的名字,然而看完却记住了盖尔霍恩,这个比海明威还男人的女子。两个人的相遇就是火花四射,满酒吧的人也遮挡不住两个人产生的火花。当海明威第二任妻子见到盖尔霍恩那一刻,立刻就知道了结局。

两个人的故事完全是战争与和平的故事。在西班牙内战的战场上确立了感情,却在一场又一场战争间隙的和平时代矛盾重重;在中国的战场上度过了蜜月期,却在和平来到时渐渐步入分手的道路。同样优秀的两个人、同样爱好的两个人、同样兴趣的两个人,如此合拍、却又如此互斥。是战争成就了婚姻,却在婚姻中被缴械投降。

影片一共讲述了四次战争,篇幅最多的是西班牙内战,接下来出现了俄罗斯入侵芬兰的战场,第三个是日本入侵中国的战争,第四个是高龄的盖尔霍恩身背背包,离开舒适的房屋继续去往的战场。战争场面的刻画并不太深刻,但是在战争间歇期间的歌舞升平相对比,却又让人恍如隔世的感觉,相隔几千公里之遥确是如此的冰火两重天,一边是漫天的战火,一边是轻歌曼舞的酒吧,这个混乱的世纪,也只希望它变成永远的历史。

影片和历史本身不再多说了,感受最深的还是盖尔霍恩这个人。看影片之前她在我心目中的身份是海明威的妻子,看完影片她却成了一个超越海明威的人,她以一个弱女子之身完成了众多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最重要的一点,她活到了九十岁高龄,影片即是以她的回忆为开头、她出发去战场为结束。谁是最后的赢家?身后评价别人的人。

海明威是美国人心中的硬汉,然而她比这个硬汉更man。可惜的是她一生都在抗拒“海明威的脚注”这一身份,却一生都被这一身份所累。如此光芒四射的女子,却成为了别人的脚注,最出名的身份始终是海明威的第三任妻子。只能说海明威名声太过,盖住了这个丰富多彩的女性的一生。但是同样为女性,我喜欢玛莎·盖尔霍恩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生,活的如此潇洒、如此醉人。感谢这部电影,让我认识了如此优秀的一位女性,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成为英雄并不需要是男性,拥有豪气也不需要是男性。

最后,再总结一点玛莎·盖尔霍恩的一些人生经历作为补充吧。

生于1908年,逝于1998年,享年90岁。一生出版了5部长篇小说、14部短篇小说,出版了两本短篇小说集。不得不说盖尔霍恩生活的90年正是最动荡的90年。

1936年爆发西班牙内战,盖尔霍恩在现场。

1940年她到达中国战场。

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

1945年印尼反抗荷兰的独立战争

1948年以色列独立战争

1966年前往西贡报道越南战争

1978年,70岁高龄前往尼加拉瓜和萨尔瓦多战场

1989年,81岁见证了美国入侵巴纳姆的战争

这是一个女性的传奇一生,这是一个本可以平安过一生、平淡过一生的女人的一生,却活成了千千万万女性、男性都无法企及的一生。不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是海明威的其中一个妻子,了解了她的人,会明白她活的比海明威更加伟大和勇敢。

向“世界上最伟大的战地记者”致敬!她已经完全模糊了性别的区分,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人。

PS. 妮可·基德曼的表演并没有加分多少,太过于美艳和无助。色情场景没有也没有加分,虽然激情四射。

 8 ) 我看《海明威与盖尔霍恩》

今晚,看了《海明威与盖尔霍恩》。之所以选择这部不太成功的电影,主要是对海明威有兴趣,其次是因为它的主演是尼克尔基德曼。

基德曼的表演明显过火了。导演的问题更大。节奏沉闷,情节紊乱拖沓,对白生拉硬扯,通篇缺乏高潮,也没有对男女主人公的行为进行深度诠释。海明威不像文学大师,倒像个没有思考习惯的莽夫。

西班牙内战、诺曼底登陆、中国抗战,这些大事件,即使用作人物背景,显得缺乏让人记住的镜头。不过,这部电影倒是让我觉得,有必要研究一下早起纳粹了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实际情况了。

 短评

显然,盖尔霍恩比海明威更男人。

6分钟前
  • 伊壁鸠鲁
  • 推荐

露点很多,只看了这部分

7分钟前
  • 臆想病患者
  • 还行

居然有陈冲?欧文居然裸了?两个半小时,我居然看下来了?妮可戴发套了?

9分钟前
  • Lena
  • 还行

2013.4.23于云阳。安安静静地叙事最好。

12分钟前
  • MR.Pain
  • 推荐

不论真伪。只为两个写字人之间的情话

17分钟前
  • 啾啾
  • 力荐

他们俩的性格其实很相似,所以才会被彼此的才华和胆识吸引,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互相伤害并最终分开

20分钟前
  • 杯具强
  • 力荐

爱远远比恨要持久~

25分钟前
  • Lavender
  • 还行

盖尔霍恩满像毕加索的情人吉洛,都属于那种有才华又有骨头的女性,从不将自己作为伟人的陪衬、男人的附属。她们有勇气选择,更有决断离开,因而避免了像其他伟人身边的女人,最终疯的疯、自杀的自杀。海明威在片中就是一个潜意识抱有深刻阉割恐惧,终生都热衷于打造自己的硬汉形象和宣示阳刚气概的混球

28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Love is infinitely more durable than hate. HBO 拍出来的电影就是剧情流水如电视剧,以 Hemingway & Gellhorn 的爱情为主线,基本上就是讲述战争经历。陈冲演得宋美龄很不错,姜还是老的辣,但就是跟中国有关的情节味道都怪怪的。配乐各种违和,做旧镜头转换的形式很可惜,就是用多了有点烦了。

30分钟前
  • Sophieven
  • 还行

其实是以Gellhorn为主角的传记,两人在战火纷乱时的性爱场面很出位,妮可依然这么漂亮,欧文屁股还是蛮翘的。---咳咳回归严肃主题,两位伟大人物都过多地追求事业导致感情破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革命友谊”。场景有点走马灯,黑白彩色切来切去太累人,中国再次躺中全毁,冲着两位喜欢的主角给三星。

34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抽烟喝酒打炮“打炮”。太散,复古画面还凑合,中国那段呵呵后胡扯吧就。。

38分钟前
  • 彌張
  • 较差

真不理解导演为什么一直转换画面色彩,真的没什么必要。不过欢乐点是,看到了毛毛,周总理,蒋委员长..而且一个比一个二..BTW,宋美龄姐姐让陈冲演的很美。另外妮可姐姐还露点了,这部戏露点很不值啊!!

40分钟前
  • Q
  • 还行

其实这是玛莎·盖尔霍恩传,也许是她名气不如海明威,电影改编上将两个人物的戏份平分秋色,以两人的爱情为主线,中间穿插着各种历史史实经历,看上去庞杂也散乱,重点不够凸出。但两个角色的塑造都很成功,爱情也很悲催伟大,两个苛求的人,生来就是为了苟活。两个很相爱的人,相互毁灭。★★★

4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這特么什麽玩意兒啊,誰想看兩個加一塊100+歲的人演不都點av啊!整場背景聲就是炸彈間隙妮可基德曼無休止的喘息聲,隔夜飯都吐出來了。

48分钟前
  • 很差

作家的伴侣往往是作家强大的自我意识剩余出来的那一小部分,有时候我想做他们的爱人真的蛮倒霉的。

52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原来海明威是这副德性,文人或许擅长爱情,但对政治和战争百无一用

53分钟前
  • 曼特宁
  • 还行

nicole过于精致的装扮和打了过多肉毒杆菌的脸让本片扣分

58分钟前
  • angelakq
  • 推荐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特别后悔两件事,一,我给了利兹与迪克4星,它应该是3星。二,我给了很多不值五星的电影5星,把菲利普考夫曼对我的渗透平级了其它渗透,我是一个多么没有良心的观影人!

1小时前
  • 力荐

一般男人搞外遇叫做渣男禽兽劈腿猪狗不如,海明威搞外遇叫做直面灵魂、追求真爱、歌颂自由以及为后人留下一段传说。

1小时前
  • 俞飞鸿女士爱人
  • 还行

只有西班牙内战那段比较好看,配角阵容也好,加一星;后面就像要竭力证明他俩性功能一直正常一样的不断加做爱戏,删掉了片子至少能压到2个小时吧。两位主角的表演,只能说凑合吧,Nicole只能用2/3的脸表演也怪不容易的

1小时前
  • \t^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