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断舍离

剧情片泰国2019

主演:茱蒂蒙·琼查容苏因  桑尼·苏瓦美塔农  萨里卡·塞思苏帕  阿帕西里·尼蒂巴  

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

 剧照

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2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3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4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5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6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3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4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5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6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7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8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19就爱断舍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1

详细剧情

从瑞典回来后,喜爱“极简主义”的简计划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工作室,多年前的旧物相继被清理了出来,其中包括前男友艾姆的东西。这些物件虽然已经没有用处,却承载着往事回忆与情意,简无法如自己预期的那样直接丢弃。为了找寻这些物件的归路,她做了很多努力:一一归还属于朋友的物品,亲自送回属于艾姆的东西并致歉自己曾经的离开,最终也卖掉了已逝父亲的钢琴。伴随着旧物的处理,她也告别了自己的过去,面对重新布置的新环境,准备好了新的开始。该片曾获2020年第15届大阪亚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一些笔记

1.对她性格的描述和来源用过去资料的方式展现也挺有意思,有说服力。 2.多愁善感只会增加麻烦。 3.清冷的色调,很合适。 4.会独自展示物品,以一个中近景,仿佛赋予它生命。 5.音乐的对比,扔别人的东西时美声交响乐,很宏大略欢快;但到自己的东西的时候,就比较悲伤的钢琴单音独奏。 6.情感爆发时的追拉走垃圾大叔的长镜头设计的太好了。坐在钢琴边哭的长镜头也很有力量。 7.还礼物开始变得有趣了。 8.长镜头声画不同步。 9.放CD的那个天黑天亮的转场很高级。 10.我最喜欢的一个画面是小琴和小蜜站在门外,全景,拍的太好看了。 这个片子拍的好像我,有很多感触,前几年的我就是很冷血无情,不会留恋任何人任何事,离开了某一区域过了某段时间就也会相应的离开那段记忆的人,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开始有很多以前感觉很复杂的感情,才明白真的爱一个人是不能放下的,也许永远也不能,以前的我确实没有真的爱过除我妈以外的人。 我觉得这个片子很有新意的一点,就是她与自己的对抗,自己带来的阻力很大,而不简单是外在压力的压迫,这样的话,很多的情绪就很有爆发力表现力很合理,很多的长镜头我都很喜欢,比如结尾。还有一点就是对于空间的思考很吸引我,题材比较新颖,无论是居住空间还是心灵空间,这些思考我觉得能成为未来热门的话题和趋势。而且音乐也是极简风格,主要以单音为主,这样整体就很和谐融合。 关于剧情设置有一点是我没想到的,我原本以为父亲是去世了,没想到竟然是抛下他们离开了,所以和妈妈对话那一段,我真的真的觉得写的太好了,拍的太好了。衣服的设计也很好,就是当时小琴就知道小蜜的角色设定,而观众看到那儿才知道原来小蜜是替代品,她心里其实也明白,是不过爱情就是没办法控制的事情。还有就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情感角色,对于归还物品和道歉对我态度不同。嗯……但是我觉得还是欠缺一些什么东西,就是想不到,总觉得解决妈妈对爸爸的情感的那一段还欠一个交代,是和外在压力有关的,应该是给一个结果的吧,起码外化的结果也该给一个。

 2 ) 你好,旧时光,后会无期。

以“断舍离”的禅意的名义、把生活过成“极简主义”的现代“面具人”心底却是满满的、难以亲自面对的“断舍离”。

空荡荡的房间,被回忆绑住不能飞,亦或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作祟,《时光机》的切入点可谓一发入魂。

譬如《打扫》中的吟唱:“这屋子里有太多你的好,恐怕一生都不敢去打扫。当无助一层一层笼罩,明知道是种煎熬还不肯放掉。”

影片开场不久竟然听到了泰语版《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此处应该是编导暗藏的伏笔与情怀的巧思吧。

所谓的“断舍离”哪有那么容易。因为你永远不会预先知道,在某个时刻、有某件物品会突然让你“怦然心动”。

其实还是女主的老妈早就看得通透:“空成这样有病哦。”

快乐或可伪装,悲伤从不说谎。

或许,每一个自私的人性下面都埋藏着一个孤单的灵魂。

思念如燕,它飞舞舌尖,若是真爱,配尝几分苦甜,意念婆娑,时间里推摩,追随到何处才结果。

人世间睁眼眨眼一闭眼就过去了,没那么多人会等你去犹豫。

不忘初心,勿念过往。

最终,轻语一声:

你好,旧时光,后会无期。

影片的主题曲超赞。

 3 ) 自私者的自我发现

哇,是看到一半想百度导演和编剧的片子。看到最后,原来还是一部爱情电影啊,之前看片名以为是一部关于整理自己的作品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前任一回头,现任靠边站?本来只是百无聊赖,翻了一圈电影片名简介都不知道看什么的时候,无意间看到电话影名心说随手打开看看吧,越看越有味,太适合现在自己的状态和心情了。最开始有感触的是琴随手扔进垃圾袋里的萍送的礼物,被萍发现生气了,后面琴打电话给萍,萍说:你就是这样,明知道应该做什么就不做⋯一件事情不是你认为结束就结束了,是对方也放下了才是结束⋯代入感好强了,琴真的好真实,一个自私的明明白白的人。再后来,对前任的态度,前任真的很宽容了,那句:你是为了你自己⋯你只要承认你是个自私的人,然后继续过你的人生就够了,你不用有压力,每个人都是这样,都必须为自己选择最好的路。字字珠玑。再后来的后来,琴卖了父亲的钢琴,母亲哭着敲她的房门,她默默地戴上了耳机,虽然是打着以为母亲放下过去的旗帜,但是方式未毕合适,你以为你是为了别人好,但是别人放不放下或者放下未必就是你认为的好,琴另一面也是为了筹钱重修房子。

真的是自私者的自我发现之路啊。

时间不早了,不够再多说,片子值得再看一遍,断舍离,是啊,彻底的,告别过去,断舍离,只要做到自己开心就好,自私也无可厚非。

另,我应该是世界上最合格的前任了吧,自己一个人硬熬,如果这过去的一年在那个人心里算得上是恋爱关系?仍旧卑微但无可奈何,如果人能操控自己的感情就好了,如果人脑有个一键删除某个记忆功能就好了。

 4 ) 今年最好的一部关于记忆与情感的电影

犹记《千与千寻》中的那句话:“曾经发生的事不可能忘记,只是暂时想不起来而已。” 事实上,我们的一生,正是由一束束过往的记忆、当下的细微感知与对未来的预想所构成的。问题是,应该如何处理好生活与记忆的关系?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新作《时光机》便对此作了意味深长的讨论。

年轻女孩小琴回到家乡,迷上了“断舍离”美学的她看不惯哥哥阿杰与母亲对家中旧物的不舍,誓要用“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来彻底整理杂乱拥挤的屋子。

说干就干。影片由此引入断舍离的“六步指导”。

断舍离后的室内(预想图)

『第一步:设定目标,寻找灵感』。小琴拜访了设计师,在家中学习日本极简主义家居达人的教程。

『第二步:不要怀念过去』。所有的旧书都要丢弃,因为“出版业已死,电子书不占空间”;旧CD唱片也要扔掉,因为“现在是苹果音乐及在线音乐平台的时代”;自己用过的黑白屏旧手机、电子词典、旧课本、成绩单,以及各种纪念品,都要装进黑色垃圾袋中。

小琴的想法恰恰反映了互联网数字时代的伦理:过往的物件不再珍贵,一切都变成虚拟的,小小的手机藏进所有,轻巧便捷的“在云端”取代了沉重笨拙的实物。不过,哥哥阿杰却并不赞同——实物即便再普通细小,也蕴含着某人的心意,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小琴则坚持:感情用事只会带来麻烦。

不过,小琴真的能做到弃绝所有的感情吗?于是,我们来到了『第三步:不要有太多感觉』

小琴收拾旧物

小琴的好友阿萍前来,却见到她要丢掉自己以前特地买给她的唱片,十分生气:“有些事只是你自己遗忘了,并不代表会就此消失,双方都要释怀才算真正结束。”

没有错。物件上承载、寄托着的正是人与人之间的记忆与情感。而记忆与情感经由沟通与礼物的交换,便不再独属于自己

至此,小琴开始意识到情感的意义,而影片也就此进入了断舍离与追寻记忆相交织的阶段,这亦是一个充满反讽与反思的旅程(第四步之后的小标题均与故事实际进展截然相反)。

『第四步:别动摇,要无情!』小琴拼命追上收废品的大叔,将数不尽的大黑垃圾袋又要了回来。她把所有昔日好友送给自己的礼物都标上名字,亲自上门,一一送还:有的人早已忘记了过往;有的人则喜出望外——原来,小琴曾在去日本时答应帮对方带一本画册,之后却谎称卖完了,其实是悄悄占为己有了——小琴自私与失信的一面在此昭然若揭;有的人已经与小琴决裂,同样是由于她的一次爽约。

之后,小琴用快递的方式给前男友安哥寄还礼物,但邮件却被退回了。小琴只好亲自上门,为自己以前的不辞而别道歉。安哥一脸微笑,看上去并不在意,只是请她再煮一次自己好久没喝的玉米汤。小琴在他家找到了自己不舍得买的极简主义设计杂志,拍下了自己想要的3页,并见到了安哥的新女友小蜜,三人相谈甚欢。

小琴重见安哥

小琴的前男友安哥

小琴兴奋地告诉阿萍:“真是如释重负,一切都结束了,他已经释怀了。但事实上,当时站在那里,我不停地自责。”

这时,旧友阿功打来电话,想让她帮忙找一张之前拍的照片,那是他和女友的第一张照片,希望能放在婚礼上。小琴犹豫再三,还是开始浏览海量的过往照片。

正在这当口,安哥和小蜜整理了两大箱小琴留在他们家中的物件,交还给小琴。瞬间跳出又一个反讽式标题——『第五步:不要增加东西』。自然,安哥对小琴难忘旧情,也被女友小蜜看在眼里。

终于,小琴经不住过去的召唤,打开了箱子,往昔的情感逐渐袭上心头。小琴赫然发现安哥母亲几年前写给自己的卡片,打电话给安哥道谢,才得知安妈妈早已过世,遂与安哥一起去殡仪馆看望骨灰盒。原来,安妈妈死前最想念的,是小琴煮的汤。

安哥告诉小琴伤痛往事

小琴愕然

小琴忧伤而困惑地问他,为何当时不联系自己,安哥说:

“我得放下过去,我得靠自己,我不该联络你。遇到好事时,真的很想打给你,可是又不行……遇到坏事时,不知道要打给谁,我也不能打给你。妈写给你的新年贺卡……我无法寄给你,也无法丢掉,只好收在抽屉。我觉得好孤独,脑子里只想着:不能再执着于过去。”

然而,真正刻骨铭心的情感,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呢?我们或许能够短暂遮蔽掉过往的回忆,尽力地迈步向前,但心底却注定有一片笼罩着魔影的区域,那里的时间永远停滞在了过去。唯有直面伤痛,正视往昔,揭开时光的封条,才能让过去与当下向彼此敞开,慢慢交融,生成未来全新的自我

实而安哥正是让自己内心的一角永远沉没在了往日情殇的堰塞湖底。他的女友说,安哥经常很孤独,自己又帮不上忙,但是她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

在安哥的帮助下,小琴终于找到了朋友要的照片,阿功与女友喜极而泣。那是一张与美丽、精致毫不搭边的合影,两人相距遥远,一前一后,姿势各异,一个看不清楚表情,另一个则显得疲倦而呆滞。但“看起来像很普通的照片,现在却是无价的”,因为正是它定格了两人关系里的原初时间与本真样态,毫无做作矫饰之感,历久弥新

珍贵的第一张合影

镜头一转,切入断舍离倡导者在莫斯科街头的采访片段。受访者说,过去的记忆对自己始终很珍贵,主持人则继续坚称:“过去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最难断舍离的。我的建议是,如果已经没有用处,就想办法遗忘,然后全部割舍。”——然而,经过这一切,小琴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过往物件的价值,不再想一味地断舍离了。

弟弟阿杰找到了一张旧相片——儿时的兄妹俩与父母一起欢快地弹琴,唱歌。久已从两人生命中消失的父亲恍然间浮上心头。于是,照片又一次成为牵系起过往回忆的关键,仿若时间的幽灵,撕裂了连贯的时间流,令遥远的过去刹那间重现

童年老照片

阿杰追问道:“你真的要把那架钢琴丢掉吗?”——在此,钢琴成了感情与过往的象征,在小琴对老照片的含泪凝视下,父亲的影子在琴声流淌中变得渐渐清晰。

『第六步:不要留恋!』 小琴打电话给父亲,而父亲却已不认得她的声音,并说不会再回来了。小琴只得把残酷事实告诉母亲,母亲却竭力阻止她往下说,并坚持要保留钢琴,有了它,就能不忘记过去。

至此,人与人之间记忆与遗忘的错位关系终于彰显出来:我能断舍离,对方却不舍;我至终挂念他者,殊不知早已被遗忘。

小蜜把小琴最后留在安哥家的物件——一件上衣送来。原来她已经和安哥分手了,她很想恨小琴和安哥,但是恨不起来。因为没有理由。我们都得做对自己最好的选择,她全都懂,只是泣不成声。

小蜜百感交集

小琴与安哥最后一次见面。安哥终于坦然面对:“你都是为了你自己吧,你为了自己才把我的东西还给我,你为了自己才向我道歉,你为了自己才想帮助我和小蜜复合,这样你才能毫无歉疚地甩了我。小琴,说真的,你来道歉时,我很生气。感觉就像是……道歉之后就不必负责了。所以我只好原谅你,对吧?如果我不原谅你,就是我的问题,就不再是你的问题了。仿佛……你把所有的罪恶感全加诸在我身上,然后你就一走了之。”

小琴愕然:“我道歉是真的在乎你。” 安哥回道:“那就不要道歉,去一辈子承受你的罪恶感啊。别逃避啊,你办得到吗?……你真的爱过别人吗?……只要承认你很自私,继续去过你的人生就好。我们看见想看见的,记得想记得的,不过就是这样。继续去过你的生活吧。” 小琴哭叫:“可是我都说过对不起了,我已经道过歉了。” 遂夺门而出。

小琴与安哥最后一次见面

这种对道歉行为中双方心理的洞析,犀利而明彻。实际上,致歉的结果有三种可能:宽恕、不原谅或遗忘。第三种可能在鲁迅的《风筝》(参见《野草》)中有所述及。鲁迅因二十年前粗暴地毁坏了弟弟偷偷做的风筝而感到内疚,他终于找到机会向弟弟说起此事,并暗自希冀能够得到“我可是毫不怪你呵”的谅解(“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没想到弟弟却完全不记得有过这件事了。“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在本片中,正是对旧物的整理迫使小琴正视自己自私无情的一面,她也在对安哥的道歉行为真切地生出了强烈的罪疚感,但这种罪疚感又不乏自私的维度,因为越是诚挚的忏悔,才越能触动对方的心弦,从而导向宽恕的结果。而一旦宽恕达成,罪感与耻感便得以洗净。所以,道歉的过程,也是自私与罪疚相互交织的时段,而整个行为则近似于一场赎救的仪式。它并不能真正消弭过往的错误,却有望使自己从道德磐石的重压下解救出来。

最终,小琴决定把剩余的东西交给哥哥来丢掉,自己一个人去住旅馆,孤独地度过新年,并把那张见证着童年时一家人的幸福时刻的照片也一并撕碎、留在床上以待打扫了。她下定决心,在手机上解除了与安哥的好友关系——一个信息化时代终结人际关系的典型手段

最终的断舍离

于是,经由抛弃过往——重拾回忆/直面情感——再次断舍离的迂回过程,似乎便可以与自己的记忆和解了。当然,我们完全可以再度发问:这种和解是否能够达到超越于记忆或遗忘的境界,让过去、当下与未来真正融为一体?

影片的情感表达并未堕入滥情俗套,往事只存在于对话之中,全然没有许多电影所借重的闪回,而是依靠观者的想象与共情来重构记忆。沉静克制中暗含着千钧力道,哀而不伤的点滴配乐也余味悠远。此外,影片的大部分对话均发生于二人之间,没有喧闹与冗杂,促使观众得以集中注意力于人物的内心。剪辑时的景别顺序由远及近,最终往往用浅景深的近景或特写镜头来呈现人物,稍露出对方虚焦肩背的对切镜头则缔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略为飘渺的氛围。导演也比较钟情于横移镜头(包括几次贴近灰暗物体后平移的匹配转场),在缓缓的移镜头中,往事不再如烟,而是浸染上了洞穿时光的气息。


首发于公众号【冰红深蓝电影】,一起看佳片,赏经典~

 5 ) 如何 向过去好好告别

这是一个问题,我还没有找到答案。

好像从2016年开始,人生进入了一种常常回头的状态。活在的不是当下,而是过去。

我对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和情绪,当时重要的人相关的事情,记忆尤为清晰。就像三岁时一脚踏在门口的大石墩上,腼腆地问邻家白发小哥哥明天会不会来找我玩儿时那种心情都会记得。

但有时又好像很健忘,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撞上南墙。直到痛了,有可能还会想再试试看能不能从墙这里打个洞开出一条路来。

嗯,下次要不要换一堵?


其中的原因我也有问自己:是不是现实生活闲得无聊?是不是过于苛责自己总会想“如果当时……就好了“?是不是对现状不满意,才会一次次回想当初?

回忆一层覆盖一层,它不是伤口结了痂然后我再撕开,它更像是,蚕自己吐的丝,一层一层把现在的生活自我的现在包裹起来,22年回顾21年和以前的美好时光,21年回顾20年和以前的美好时光,5月回忆4月,4月回忆3月……但时间的跨度越来越大了——因为新的美好总是那么稀缺。所以时光相册的时间轴像是指数型跨越的。


所以,今天在看到这段对话,感同身受。

但好像又不是,因为我已经不知道,我放不下,是因为我还爱着,还是因为最终没有得到。大概率是后者,但回忆时那种感情又让我觉得不是。


关键是:我到底想不想放下。

这好像进入了一个dead end,或者说一个循环。

我深切地知道,放下,流出空白,然后可以用美好填满。沉溺过去,结果就是现在产生空白,永远只有过去。

但回忆的沙漏总是把平凡无奇的过去中闪闪发光的点滴筛选出来,然后让自己捧在手心抚摸一遍又一遍,打磨出花纹的石头,让我这样一件衣服可以穿8年的人,怎么扔走呢?


我也期待着生活中发生一件什么震撼我心的事情,然后猛然醒悟,把握当下。

但人的自我认同和安全感来源之一,或者说缺乏安全感的我的安全感来源之一,可能便是那些回忆,发生过的事情和情绪。

把那些玩儿到发光的小石子,收到盒子里。不是扔掉,不是否认。

然后去捡些新的小石子吧。

 6 ) 与过去的断舍离

名字叫断舍离,表面上物品也在做断舍离,但内容却是情感的“反向断舍离”。女主的性格本来就是一个极简的性格,从情感上来说是一个很自我没有同理心的人,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自私的人。而她此次建设工作室进行断舍离的过程,让她的情感变得更加细腻,开始在意别人的感受,开始怀念过去,这虽然给一些朋友带来了一些幸福的会议,但也给一些朋友带去了不好的回忆和影响。而面对妈妈的回忆,她却最终还是残忍的卖掉钢琴。虽然最后换的了空荡荡的房间,但这不是我喜欢的“极简生活”。就像她妈妈讲的“不要干涉别人的生活”,自己一个人的极简,不能强迫家人进行;另一方面,女主也为了自己情感的愧疚之心,却是对别人的再次伤害,与其这样不如继续保持原来那个冷漠的自己、极简的性格。

而女主最后离开让弟弟帮忙处理掉所有物品,并在酒店里撕碎照片,大概也是在经历了这样的周折之后,重新选择了自己的初心吧。极简也没有好与坏,只有适合自己与否。

 7 ) 何以为家

《再见列宁》里,出于母亲生命安危考虑,主人公在79平方米的公寓房间内,延续着已不存在的,迷你微缩版的东德。他也在无意中,打造自己理想中的共和国。

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的《时光机》做了一次相反的时间旅行。从瑞典归国的女主角,为了让自己,也让一家人斩断跟过去的联系,换取更大的生活空间,走上了不无痛苦的断舍离之路。她要做的,是前往未来的跳跃。

以人生整理断舍离走红的近藤麻理惠,用扔扔扔对抗消费主义引发的买买买——许多人并没有被物质充足所满足,却发现自己被一堆垃圾所包围。近藤的理念,是不再怦然心动的东西,统统扔掉。排在最后被处理的东西,是纪念品和照片。看到《时光机》的小琴一上来,就买上几十个黑色垃圾袋,秋风扫落叶般扔掉所有东西,包括有父亲签名的成绩单,原主不明的相机和胶卷,朋友的礼物……我内心是诧异的。她的执行力,未免强大到不可思议。

《时光机》延续了纳瓦彭在前作《36》和《死于明日》中,对摄影照片的探索,胶片味满满,构图讲究。外观上,除了流行的断舍离话题,《时光机》还有着ins风(即instagram)的外观,小清新的面孔,故事与国内当下的梦想改造短视频,同步发生,片子却是以余味致胜的那种高级电影。

扔东西是个陷阱,还东西是连环陷阱,《时光机》要讲的,是如何切断与故人的联系,即小琴的昔日恋人和出走父亲。表面上,这两个男性已经不再出现于小琴的世界,她的生活静水深流。断舍离的到来,突然刺激了小琴,她意识到自己是个逃兵,不敢面对,甚至害怕真正的失去。

小琴几句话就说服了哥哥,成为极简主义改造的同盟。她的母亲,一个成天单曲循环《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露面不多的角色,却成了最大阻碍。冲突聚焦于父亲留下的,一台没人弹奏的钢琴,母亲怒斥小琴的自私。

《时光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它充斥着往日回忆,却没有出现泛滥的闪回手段——漂染的青春画面,黑白的家庭影像,或者是不无伤感的音乐。那些勾动观众记忆,涟漪不断的,都是一些不经易出现的照片。一张遗忘在记忆深处的家庭照片。一张无意捕捉了好友姻缘一线牵的照片。这种手法也有自作多情的风险,观众需要获知情节,紧抓戏剧冲突,《时光机》却抹去这一切,默认每个人都有接触过青春照片和家庭合影,不问悲喜。在光盘、硬盘和笔记本电脑间,照片来去移动,正如记忆的舞动浮尘,闪耀着许多美丽一瞬,击中了小琴没有铠甲保护的软肋。那就像梦中走入春天的花园,醒来时发现枕边有一片花瓣,是花瓶上掉落的,还是梦里飘来的?你注视着花瓣,知道它没有了依托,注定要枯萎。

小琴身上,有着现代人追求的独立自主,《时光机》却在说,大家都是负重前行。当小琴还给安哥相机胶卷,她却从安哥那里拿回了更多的东西。记忆就是这样一种产物,它往往发生在两个人或者一群人之间,你来我往。小琴不以为然的一张照片,却让一对新人泪眼迷茫。但有些记忆,是要主动清理的。这是一个不断卸载货物,与自我和解的过程。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路上,小琴发现,原来自己是那样不完美且不完整的一个人(常人经常如此,只是多数人并不自知)。她不体面地甩掉了男友,正如父亲不体面地扔掉了整个家庭。

极简主义换来了更大的空间,更少的负载。最重要的,它代表了年轻世代主动做出与上一代不同的选择,是打造“我们的生活”。相信与此同时,也有人选择遁入过去的生活,渴慕田野与星空。

不少人会觉得,《时光机》的矛盾冲突,似乎没到非要如此不可的地步。譬如小琴可以找个旧屋,存放旧东西。可以找个地方,做成个人工作室。中国人的家庭和宅居观念,忤逆父母是大错,再不然也要同时保留两种生活。父母活在简欧装饰、红木家具的世界,自己吹拂清爽的ins风,随时可以像个斯巴达人那样战斗。

作为一种选择,谁也不能说,改造两层楼本身就代表着不好。甚至也不需要专门谈论小琴的设计风格有多好,电影会让观众自己看出来。旧屋的逼仄紧张是其次,对小琴而言,那永远代表着,它是父亲遗留下的交通信号灯——就仿佛他随时可能会回来,指挥起一家人生活。如此一来,扔掉一切,粉刷一切,停掉单曲循环,那是太有主见的一种生活。

= 原文刊载于《中国新闻周刊》,请勿转载挪用 =

 8 ) 一部讲垃圾分类的电影

教你“超度”旧时光

母亲喜欢留着旧东西,鞋柜、衣橱、壁橱……家里任何储物的地方总是塞得满满的。那些旧东西谈不上老,几年的、十几年的、几十年的混杂,现在看来大多毫无用处。

曾多次试图说服母亲扔掉它们,但母亲一旦祭出回忆杀,我都会注定失败。即便侥幸动摇了母亲,一旁的父亲总是会轻描淡写的说上一句——你妈想留就留着吧。这灭霸响指般BUG的存在能瞬间湮灭我的小心思,时刻守护着躺在宇宙行星某处的旧东西。

过去留着旧东西是穷,所谓破家值万贯,延续到现在还留着是情,所谓念物思人。一段旧时光尘封在旧物里,不动它堆放一处是遗忘、是垃圾,翻出来展开要去丢时,尘土飞扬却激活了记忆,像一台不需要任何科学原理的时光机,轻易就能够让人们体会到生活在体内穿流的离合悲喜。

倘若你硬要抗拒这时光流逝的痕迹,撇清附着在旧东西上的独特讯息,只视它们为垃圾,那你或许能够在下面这部讲“垃圾分类处理”的电影里找到与时间、记忆、情感割舍的方法和答案。

《时光机》是泰国导演纳瓦彭·坦荣瓜塔纳利自编自导的最新长片电影,讲述了学习设计的小琴从瑞典归国,为追求生活方式的改变,用“断舍离”的6步方法,将与母亲、弟弟同住的堆满旧物的家,改装成极简主义风格的故事。

如果说电影是导演的孩子,《时光机》无疑沿袭了其他兄弟姐妹的精髓。

《36》里一张照片、一刻定格背后的情感与故事,《恋爱诊疗中》里设计师的小私情、小生活、小内心以及职业生活方式。

《死于明日》里对死亡带有禅意的阐释,这些导演前作中的特质无论形式风格、演员表演乃至情绪内核在本片中都有所展现,可以说这是一部处处散发着纳瓦彭家族气息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女主小琴的饰演者茱蒂蒙·琼查容苏因因出演《天才枪手》被内地影迷广泛熟知,在作为大女主电影的《时光机》里,她穿梭在友人、爱人、亲人间游刃有余的表演层次和情绪转换都颇具看点。而拥有忧郁自哀气质的男主桑尼·苏瓦美塔农则是泰国当红影视一哥,同在上升期的两人都曾与纳瓦彭导演多次合作,应该说早已与“彭氏”电影风格高度契合,拿捏剧情人物同样驾轻就熟。

电影伊始,小琴对弟弟说,垃圾袋就像黑洞,(垃圾)丢进去之后就消失了,眼不见为净。在她看来,避免感情用事要干脆率性一点,垃圾处理似乎会很简单容易。但导演用出色的电影语言外化了情感,一个个装满的黑色垃圾袋与装不进袋里的旧物堆积在小琴周围形成吞噬之势,是空间的压迫也是情感的讨伐,迫使她不得不重新审视旧物的处理方法及其背后的羁绊。

小琴为了完成人与情感的真正告别,决心找回已被贱卖的旧物,整理清单进行“垃圾分类处理”——一一物归原主。导演用干净利落的方式在确立故事主线的同时完成了激励事件。

但随着旧物处理的难度升级,诸多故事情节、矛盾冲突随之浮出水面,与前男友安哥的B故事以及父母家庭的C故事、私人感情以及父女亲情也就此展开。

有趣的是,家装改造所需的资金和期限等真正的物质困境,反而被导演设置成了消解小琴情感困境的“帮凶”,促使她快速处理前任旧物和父亲钢琴,顺利解决情感困境,完成分支故事回归主线。

电影的至暗时刻是小琴从家中“逃离”,在曼谷酒店独自度过的新年夜,她对着唯一的全家福进行了最终的灵魂抉择。

电影结尾,克服重重情愫完成了“垃圾分类处理”的小琴看着空荡荡的将要被改造的家,复杂情绪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落下。这既是女主的高光时刻也是剧情高潮,同时人物也完成了与旧人、旧情、旧事和解与释怀的弧光。

从剧作上看,《时光机》属于完全按照经典剧作法框架进行素材组织的完成度较高的剧情片。但仍有较多问题可以谈及,比如现女友怎么会穿前女友的衣服?再比如旧物收藏家的设置严重顺拐。这两个影响B故事和故事主线的点,其实经不起推敲,只是巧妙的被导演用高效的叙事和紧实的节奏化解了。

而纳瓦彭导演聪明的地方还就在于,总是能用自己特有的影像风格和电影语言,给普世的情感套上一层清新文艺的外壳,从而营造出一种高级感。《时光机》就是凭借极简主义的概念、断舍离的禅意以及6段式章节这三招做到的,虽然表层的独树一帜只是诱饵,难掩通俗剧情内核,但也确实深得一众影迷的喜爱。

抛开以上剧情解析、章节结构以及个人观点,我看到的《时光机》亦如导演前作《死于明日》由几段物归原主的短片构成,不同的是它们不是散装的仅服务于影片主题的独立个体,而是相互交织服务于主线串联真正起到情节推进、调节情绪之用。本质上这些被清晰标记了的短片就是一份“垃圾分类处理”清单。

恰巧,垃圾分类在我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一部泰国小资影片中找到了契合社会主义新风尚和新时代环保新主题的点,我也颇感意外和惊喜。但《时光机》也再次告诫人们仅仅处理掉垃圾的躯壳而它们的灵魂注定会困扰我们。下面我将以个人视角梳理出一份泰国姑娘小琴的“垃圾分类处理”清单,以供小伙伴们处理旧情感,“超度”旧时光之选。

一、闺蜜送的CD,情感指数:-5

扔这张CD的时候,阿萍一眼认出并十分生气。阿萍说,有些事情只因为你自己遗忘了,不代表就会消失,双方都要释怀才算真正的结束。她说的很对,虽然释怀很困难,但直面问题,将它们物归原主,才能真正达到情感层面的断舍离。

二、女同学的耳环,情感指数:2

归还的很顺利,看着她戴上耳环高兴的样子,我的心情还蛮好的。

三、男同学的黑胶,情感指数:2

当时帮他买的却忘了交给他,我这脑子也是奇葩,多年以后给同学带来了别样的惊喜,很开心。

四、修好的大提琴,情感指数:1

送还时她很生气,责备当时放鸽子的我不可原谅。我忘记了当时的情形但心生愧疚,暗中观察,最终她还是收下了大提琴,默默说声抱歉吧。

五、前男友的照相机,情感指数:-8

出国前,安哥送的胶片相机,我不但没带去而且还与他断绝了联系,这很难直面还是邮寄给他吧。拒收?不原谅我?怎么办?硬着头皮也要将极简主义进行到底,断舍离。

归还相机的时候,与安哥在他家门口相遇,空气凝滞。多年未见他更文艺了,邀我去家里做汤时,心里甚至出现了小波动,直至他的新女友穿着我的T恤出现的那刻。勉强绷住情绪,极力用安哥窗台上那颗我的盆景撑住场面。最后在安哥送我出门,四下无人的时候,我彻底垮塌了,但相机终究还是处理掉了。

六、前男友的前女友的东西,情感指数:-4

意外,安哥约晚饭。他们不会轻易“放过”我的,按我的方法对付我?当翻看我的两箱属于他的垃圾时,崩坏的心又遭当头一棒,这种方法换到自己身上真的很伤。由于我的“抛弃”,安哥这几年的生活一团糟,他的“报复”是有道理的,我活该。

七、新婚同学的初次合照,情感指数:5

花了几天时间,照片终于在安哥的硬盘里找到了。没想到他俩会结婚,他们的初次合照居然是我照的,交付照片的时候,他们幸福的哭了,我被暖到了。

八、硬盘里的老照片,情感指数:-4

与此同时,很多我和安哥的旧照片也再次引发回忆,但我不能影响安哥的新感情,虽然感觉已经在影响了。由我愚蠢的行为引发的效应显现了,很多事情也明朗了,是他女友拒收了邮件,他和女友分手了,他会一个人离开,他更不会谅解我。那就让互相伤害达到一种平衡,一切就那样吧。对不起所有人。

九、父亲的旧钢琴,情感指数:-8

处理旧钢琴是最难的,这关乎妈妈与爸爸的旧感情,但妈妈偏偏比抛弃我们的父亲更在乎这架钢琴。我让弟弟带妈妈出去玩后快速处理掉钢琴,但只能将自己关在屋里来应对妈妈回家时的指责。妈妈疯狂地敲打着屋门,我不去看她,戴上降噪耳机闭上眼装睡,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十、唯一的全家福,情感指数:0

我选择逃避,剩下所有的“垃圾”统统交由弟弟处理。在曼谷的酒店里,看着那张我儿时生日拍的全家福,新年的气氛与绚烂的礼花盖不住我内心的挫败失落,真正的断舍离或许就需要撕烂过去的一切……全部归零。

十一、空空荡荡的家,情感指数:怀念

这就是即将改造的家的模样,空空荡荡。我知道镜头在拍,我在看着它,你们在看着流着泪的我,你们都学会垃圾分类了吗?

这份打着极简主义幌子的清单,表层是丢弃无用物品,实质是拾起又放下情感,完成与过往时光的对望以求释怀。其实真的能释怀吗?算来算去情感指数都不可能归零。

这种做法或许自私不妥,甚至伤及他人,但也不失为一种人们勇敢看向未来的选择,毕竟我们手头上的这台时光机不能穿梭时空,只能带我们回到过去。

-END-

首发于公众号:辣评社(lapingshe),标题有所改动。

 短评

索然无味的故事和生无可恋的女主。

9分钟前
  • 林春娇
  • 很差

感覺就是設計師拍出來的廣告作品。

10分钟前
  • 飛了
  • 较差

[死于明日]导演新作,关于记忆与遗忘的动人小品。1.以搬家清理旧物作引子,再用断舍离六步走(每个小标题都似反讽)的极简主义教程串场,实质上还是落脚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上:我能断舍离,对方却不舍;我至终挂念他者,殊不知早已被遗忘。2.照片成为牵系起过往回忆的关键,恍若时间的幽灵。3.对道歉行为中双方心理的洞析(宽恕、不原谅或遗忘),令人想及鲁迅[风筝],个体的自私与罪疚感相互交织。4.情感表达并未堕入滥情俗套,沉静克制中力道千钧,往事只存在于对话之中,无闪回,依靠观者的想象与共情来重构记忆。5.哀而不伤的点滴配乐一如前作,多以浅景深的近景或特写镜头呈现人物,稍带虚焦肩背的对切镜头则缔造出一种若即若离、略为飘渺的氛围。6.几次平移的匹配转场;在缓缓的移镜头中,往事并不如烟。(8.8/10)

1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6/10。相似故事日本拍了很多版,但都没有泰国这个独特的气质。演员选的好。真正该断舍离的是电影的时长,治愈和催眠混合在一起。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设计感很强,尤其是收旧货老板的出现。前男友线过重,反而弱化了亲情和友情。

16分钟前
  • 乍暖
  • 还行

1.浏览照片仿佛搭乘时光机回到照片里的时光;2.扔掉东西意味着扔弃一份又一份情感和回忆;3.这或许就是我房间里总是乱糟糟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我懒,而是因为我是一个念旧的人。

21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整个电影的感觉有些许日本,淡淡的,慢慢的,小的情绪,包括断舍离这个主题。抛弃过去那些旧的物件,其实也是对曾有的回忆的重寻与放弃,最终告别过去,重新开始,都是小情绪与小伤感。

2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近年泰国电影的典型处理方式,用情感空间取代环境空间。用极简去除掉空间层次,又用垂直推轨作为主运动方式,极大地弱化掉透视关系。其实是一个如何彻底拥抱数字时代的故事,从原始的书籍/音乐/图像,转向数码初期的数字介质(CD/硬盘),最终去介质化成为云上的一串数字。无法处理的实体物件则将移到废纸篓,停顿,倾倒废纸篓。末尾两处更是明显,母亲多余的哭诉杂讯被降噪的反向声波抵消,烟火是电视图像,时间是手机数字。

30分钟前
  • 刘浪
  • 还行

就当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还是很想被你保护我心里的惨痛。喜欢我一定很辛苦,其实我全都清楚,放心这世界很坏,但我记得你的叮嘱。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牵着我的手看最新展出的油画。无人的街道,空荡的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开狂欢的party。目光投向旧物是沉浸的,投向故人则是躲闪的,如镜头同样在摸索与人物对视的方式,远探、侧颜、背影,直到睹物思人的“人”真实出现在眼前,才得以诚实地面对自我。几次对话都是以多人全景为始,待崩裂之时转为正反打,以空间的撕裂宣告孤单的终局。女主以“舍弃”为刃保护自己,却终被“舍弃”自伤,时间的回溯同样成为情感的回旋。

31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断舍离不是有一条说,不要试图扔别人的东西吗?妈妈哭天抢地,还是把爸爸留的钢琴扔了,还把一干朋友搅得鸡犬不宁,如果这也算断舍离,那爸爸抛妻弃子离家出走也是断舍离了。

34分钟前
  • 苏莫
  • 较差

人生总是事与愿违,要放下的都是放不下的,要逃离的都是逃不开的,向别人道歉只是为了自己,最后活成了讨厌的你的样子。钢琴可卖,照片可撕,关注可取消,装修可极简,但时光记忆抹不去,心里的杂物丢不掉。|音乐真棒。

38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很像一个自私的人进行的自我感动仪式

41分钟前
  • 邓小元77
  • 还行

納瓦彭的正常發揮。情緒上面比較像是延續《死於明日》那種調子(但因為劇情片為主,節奏不會比《死》慢)。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化是,該片的調子已經很不像之前《戀愛診療中》那種隨時會讓人心臟病發的情緒把控。而這轉變的確會讓人輕鬆不少。從丟棄舊物開始到聯繫到兩者之間的感情,主要是在徘徊著那種反覆錯過與後悔的滋味當中,但還好。很讚賞納瓦彭在處理愛情題材上還堅持著不拍親密鏡頭不拍床戲不譁眾取寵這點,值得讚賞。希望能保持下去。

42分钟前
  • 一朵潛水云
  • 还行

极简主义是幌子,讲的还是时间、记忆和情感。

47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丑八怪女主,家人的东西舍得丢,自己和前男友的就不舍得,送你2个字,活该

50分钟前
  • 吴青峰
  • 很差

纳瓦彭的片子总是这样,看起来充满了挠人的小心思小情绪,但是回味力却无穷。这部差不多是目前看过最喜欢的一部,它在所谓“断舍离”的主题基础上加入了一点新的解读,把那些自私的、拒绝释怀的、难以和解的东西剖开来给你看,但是在戳穿每个人后又不带批判的安慰你,没关系人之常情,继续往前走就好了。一部讲述回忆的电影,但是全片几乎没有出现一处闪回(只在一个关键地方出现了两个镜头),而是利用瞬时的照片还有空镜头来积攒能量,不耽溺于某种具体的情境,而是让想象力自由生发。对待时间的记忆的态度没有俯瞰也没有仰视,镜头就是这么平平的环绕着,仿佛在场的无形幽灵,审视着一切。包括结尾收拾房间的场景,瞬间穿越回死于明日,跨越时空的情感联系依旧蕴含着巨大的冲击力。文本上有丰富的延展空间,情感上更是展现了丰富的多维层次,喜欢。

51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力荐

我早已为你种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从分手的那一天,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花到凋谢人已憔悴,千盟万誓已随花事湮灭。

55分钟前
  • 拉赫玛尼诺妇
  • 推荐

物件可以丢弃,记忆却无法删除;记忆可以篡改,心灵却无法说谎。最后一镜直直推到眼前,我们就是这样微笑着说谎,甜蜜地虚饰,总有办法为自己的怯懦和自私寻到一个磊落而具有自我说服力的理由。那些承载着往事、浸润着情感、寄托着心意的零零件件,在经过物理形式的断舍离之后,当真能离开我们的生命吗(做过这些蠢事的人表示绝对不会:撕碎的照片,淡去的字迹,卡带的音轨,陈年的明信片。);舍弃,归还,甚至是道歉,其实最终都是迎合自己的心意——“就像是道歉之后就不必负责了,所以我只好原谅你。”剖析得很是深入,为照见自己蠢笨丑陋的灵魂而汗颜,代入感过于强烈。切入点小而准,格局精微,手法处理轻盈;前景遮挡的对切构图,如半明半昧的现时与过往对比,空间内的横移如水漫过。

5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事实是,被伤害的人不会永远站在原地等你,连回忆和岁月都变得不堪重负

59分钟前
  • mai
  • 推荐

1.5 / 老了,无法欣赏这种《奇葩说》大电影了。假如说前作还能用短片拼接的形式坦承其血肉稀薄,这部改为单线叙事后就几乎是在千方百计遮掩内部堆砌的无能。哪怕演员的表现仍能在局部形成有密度的情绪流,但整体结构的贫瘠肌理依然主导着种种表意需求。因而观影过程无法让观众进入差异化的人物,而必须依赖观众自身调用大量的个人记忆来接合。不论对于观者还是对于其自身试图探讨的意识形态,最终的效果都既空洞又谄媚。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较差

导演错误估计了自己的编导功力和女主演技的感染力。“你来道歉时,我很生气。感觉就像是道歉之后就不必负责了,所以我只好原谅你,对吧?如果我不原谅你,就是我的问题,就不再是你的问题了。仿佛你把所有的罪恶感全加诸在我身上,然后你就一走了之。”

1小时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