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

爱情片中国大陆,中国台湾2009

主演:袁泉,吴彦祖

导演:罗卓瑶

播放地址

 剧照

如梦 剧照 NO.1如梦 剧照 NO.2如梦 剧照 NO.3如梦 剧照 NO.4如梦 剧照 NO.5如梦 剧照 NO.6如梦 剧照 NO.13如梦 剧照 NO.14如梦 剧照 NO.15如梦 剧照 NO.16如梦 剧照 NO.17如梦 剧照 NO.18如梦 剧照 NO.19如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2 20:16

详细剧情

迈克(吴彦祖 饰)是纽约一家安全软件公司的职员,他的猫死了,这令他非常不安,他来到神父面前祷告,但是依旧无法安睡。在梦中,迈克遇到了一个奇怪的女人艾玲(袁泉 饰),她失魂落魄,因为男朋友此前跳楼自杀,迈克试图劝慰她,却屡屡受挫。因为这个离奇的梦,迈克的脑海中反复萦绕艾玲。他决定去上海寻找她。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冲洗店得到了她的照片。按照这个线索,他来到了杭州,却因为邂逅了艾玲的双胞胎妹妹。原来,她们是孤儿,被分别寄养。迈克漠然回到了纽约,内心却充满了纠结,他从此陷入了一种茶饭不思的窘境,以至于公司伙伴也开始觉得心寒。他再次来到了上海,重新见到了那个艾玲的妹妹,然而当双方吐露心事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复杂的改变……

 长篇影评

 1 ) 一梦千寻

    从去年金马奖的入围名单出炉,就已经很期待这部电影了,终于等到4月30日上映的这天,查了影讯,只有下午五点五十这一场(很尴尬的时间啊)。影院里一共有四个人,除我之外一对父女,一个单身男子。心想这才上映第一天就这个情况,这文艺片票房肯定悲剧了。看完电影,那对父女喊着:“这电影太无聊了。”那个男娃也是一结束就飞奔走了。不过,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爱,就是符合着一切文艺片的特质,美的一塌糊涂,也果真像片名那样,如梦…
    构成片子的美是多方面的,首先画面颜色处理得很干净,其次音乐搭配的很应景,还有纽约上海杭州,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味道,当时最后还有养眼的袁泉和吴彦祖。Daniel里面的造型够宅的,但整个看下来却是最自然亲切。袁泉当属里面最大的亮点了,演技好的惊人,两个角色处理的差异很鲜明,或许那个“乡土版”的有点过,可一回到文艺气质的她,又是那么吸引人。齐头的刘海,白色的长裙,弱弱的话音,温柔的动作,还有分裂到歇斯底里的神经质,一切都是那么的match,很美好。
    以下有剧透,观看请慎重:
    吴彦祖演的Marx,从母亲去世后,独自生活在纽约,猫的去世让他悲痛不已,同时这样的情绪也把他带入了一个连续的梦境中:他遇到袁泉饰演的艾玲,女子正遭受着男友自杀的痛苦。于是,每晚梦境中的Marx装成艾玲前男友与她一起分析男友跳楼的原因。但每当演到真实时,艾玲总是濒临痴狂,仿佛又一次把她带入爱的绝望,而与此同时,Marx也对艾玲产生了爱意。Marx因公差的机会去到了上海,临走时去冲洗店洗照片,老板误把别人的拿给他,结果一看,照片正是艾玲所拍。于是Marx开始寻找自己梦境中的她,这次的公差让他去到了杭州,在路途中,他竟然遇到了一个和艾玲一模一样的女子依依,依依出去好奇,开始帮Marx一起寻找,可是在这过程中,她也爱上了Marx,甚至还假扮成艾玲的出现。后来Marx放弃了寻找,回到纽约。但艾玲又进入了他的梦境,在电话里呼唤着Marx。正在此时,依依打来了电话,说找到了艾玲,于是Marx赶回上海,依依把艾玲的地址给了Marx就转身离去了,因为Marx脑里想的只有艾玲,依依只是渴求出现在他的梦境中一次。可是没有。最终Marx见到了病床上的艾玲,两人一起共舞,从此梦境也就这样结束。
    影片的主线是寻梦的过程,两个截然不同的女子让Marx不知所措,也为影片增添了悬疑与梦幻。或许很难说明白哪个是梦境,哪个是现实,因为来男主角都分不清他真正要爱的是哪个了。影片如果用现实的方法解读,就是依依与艾玲是一对自幼失去父母又分开的双胞胎姐妹,毕竟艾玲最后是死于依依父亲遗传的脑病。可是影片中依依又说自己的亲戚都没听过她又任何的兄弟姐妹,所以我放弃这种观点。我觉得,艾玲这个角色从头至尾就是虚幻的,只存在于梦境中。男女主角都是病态的,他们从小父母离世,独自长大,社会中的不美好一度让他们陷入崩溃,给他们心里都或多或少都蒙上一次阴影,觉得自己是被遗弃下的。一个突发的刺激,如前男友和猫咪的死亡,都是引发他们精神崩溃的导火索。于是他们不敢面对这个社会,选择去梦境中逃避。男女主角的梦境偶然的交织,男生把女生从失去情人的悲痛中带出来,实际上也是自己找到抽离母亲死亡痛苦的解脱方式。于是,梦境太美好,这里他们只有彼此,不用思索现实的痛苦,也不会觉得是被遗弃的。而偏偏男生又在现实中遇到梦境中那般的女子,女孩帮男生寻找他的梦,也偶尔私心的把自己换成梦境中女子,可他陷入梦境太深,执着于追求那些美好的,却忽视了现实中的女孩。于是,女生把对男子的失望幻化成自己的梦境中,让那个不美好的自己与男主角相遇,自己选择了离开。男子终于如愿的见到梦中的她,两人从那个黑暗的世界中走出去,完成了共舞,那样的绝美,让人如痴如醉。一舞结束,男子得到了救赎,从梦境中走出来,至此两个女孩都已不再。他也渐渐能明白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道理。梦境终究是梦境,现实才是你真正该面对的。男主角错过了现实中的爱,但梦境也让他走出往日的阴霾,也算是两全其美了。影片最后,他又“遇到”了错过的那个她,说他们闯入了对方的梦境。我想这也是男主角的另一个梦吧,梦里的她释怀了,而依依也如愿以偿的出现在Marx的梦境中。经历过这一切,该对自己有个圆满的交待了,以后的现实,希望真的能如梦般美好……

 2 ) 如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拍摄《如梦》这样的电影,和在电影院里观看《如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当字幕出现在蓝色银幕上,头顶灯光亮起,我在四个人的大厅里站起来,还是禁不住鼓掌,方令正、罗卓瑶夫妇,用精巧工整的画面讲述了一个奢侈的故事;而在前不久罗启锐、张婉婷夫妇的《岁月神偷》之后,我又再次在原本可以容纳百人的电影院,几乎以贴近的距离,以饕餮的神情仰望了一次奢侈的文艺片。 电影就是造梦的,《如梦》造很奢侈,有些神经质,但是很好看,画面一流,四星一颗给摄影和布景。不得不惊叹,五十多岁的夫妇两还是我行我素,保持着年轻时对电影、爱情的敏感,对影像、对新生事物充满情致,一切不减当年,这是值得加分的地方。 陈蝶衣在《霸王别姬》里“不疯魔不成活”的绝唱还鲜活在很多记忆里;疯魔,是一种什么境界呢?就是耽溺,痴迷、执着于个人世界,无法自拔,也只有这样才接近纯粹的酒神艺术的本质。导演、编剧夫妇对电影,也一直有着非常自我的陶醉,也算是疯魔吧。而主演吴彦祖和袁泉都说,拍电影《如梦》,改变他的爱情观,让他们对恋爱、结婚、生子,这些事情更加珍惜和敬畏。这也许不是一个噱头,而是一个真实的感受。痴迷于电影里的情结,而屡屡不能自拔的人,从来都不稀缺。 《如梦》是华语电影里一个稀缺标本,无论是题材上的分裂诡谲,还是形式上的精致而考究,都是极为鲜见,文艺片能拍成这种奢侈的地界,非常难得。把爱情片拍成了若即若离的梦境,进行人格和心理学的解析,也难能可贵;而一个“香蕉人”出身的ABC,和一个讲标准普通话的大陆女孩跨越国度和大洋的爱情,在一段似是而非虚虚实实的背景里,不浮不躁显得耐人寻味。袁泉、吴彦祖,就是这部电影里的试验品,爱情是试剂。 从来,方令正、罗卓瑶夫妇都是一个善于炮制梦境的导演,他们电影里的爱情故事,都保持得有扑朔迷离,亦幻亦真的传统,1980年代大名鼎鼎的《唐朝豪放女》,夏文汐主演的才女鱼玄机的故事,就像一个气泡一样的梦,水汽迷蒙里不知去向。而在1993年陈冲主演的《诱僧》里,大将军石彦生和冷艳的青绶夫人的激情,天亮后也像一个梦,老和尚的谶语让人暗自揣度。《非常侦探》里范晓萱的乖张,张学友的古怪,也充满梦幻元素。2004年在澳大利亚拍的《寻找1967的女神》将公路片拍出奇趣的味道。 蛰伏多年重归香港,悄然面世的《如梦》,已经是把夫妇两人的造梦理想更加类型化。一个人沉溺于梦境的虚像,往往象征着性格分裂,意味着在现实生活里的不幸福。看《如梦》的故事梗概,已经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的爱情故事:纽约,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华裔宅男,遇见了男朋友刚刚自杀的中国女孩。然后梦中他们相爱,最后离奇的失散,最来来到中国寻找时,却意外碰见了长相相似,却全然不同的一个女孩。这样的爱情,像推理小说一样让人抓狂。而华语导演里面,也只有他们两夫妇,才能用影像阐释清楚这样离奇的爱情,心理分析和实验风格贯穿了他们的电影生涯。 《如梦》这样的故事,如果把控不好,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符号,或者大多数人都看不懂的晦涩文艺片。罗卓瑶、方令正讲故事的方式,既得香港电影简单明了的传统,又在画面上自成一个绮丽妖冶的风格,对人物心理的拿捏往往让人惊叹,所以《如梦》恍然如梦境一样的画面,在蓝色底板上氤氲着奇幻的疏离感,而清冷干净、水声淅沥的配乐,让人痴迷。《如梦》保持他们一贯的审美方式,请吴彦祖当主演,看来也是别出心裁,演精神分裂,故事些“妖”的电影,吴彦祖是还算在行。 吴彦祖是70后年轻演员里,比较有觉悟的演员,从来不满足于打打闹闹的商业片搞些插科打诨的营生。一直都在用一些文艺片来磨练演技,而且这些角色都体现出非正常的生态,真有些“疯魔”的意思。几年前在金马奖大获异彩的《妖夜回廊》里,同样是扑朔迷离,充满意识流的影像里,他塑造一个诡谲的双胞胎兄弟。在回来寻找身份的时候,发生一些妖风阵阵的故事。去年,在尔冬升导演毁誉参半的《新宿事件》里,吴彦祖自我毁容式的的妖冶,再一次让人震惊。 回到《如梦》这样的纯情文艺片里,吴彦祖俊朗的外形,加上以往“非主流”的表演体悟,让自己沉入电影里演到疯魔,让观众看到美男的另一面是极有可能。从来方法派的表演路线都是旁人难以捉摸。自我突破是吴彦祖的追求之一,电影应该是吴彦祖一个天分所在,除了表演,三四年前由他导演的《四大天王》曾获得了业内不小的肯定,略见一斑。这次和袁泉的配戏,吴彦祖虽然还差一些火候,但是其用心和努力在胡子拉渣背后,已经让人看到了诚意。 一代代表演天才们常常说不要去揣摩角色,而要理解角色,走入角色内心世界,甚至要走进生活去进行深刻的体验。随着年事见长,吴彦祖早就不满足于做偶像,显然已经了有方法派演技方面的追求。《孔子》让发哥觉得自己是南丫岛的孔子,《异度空间》让张国荣执念于情结,摆脱不了了魔咒;而《色·戒》几度让梁朝伟难以摆脱抑郁症。《如梦》能改变袁泉和吴彦祖么?且看时间证明。

 3 ) 柳梦梅的惊梦

       吴彦祖来我们学校宣传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正在图书馆里晃荡,在书架前游荡N次之后,选中了夏尔。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出来的时候,恰巧看见他乘车准备离去的身影,一睹了有别于银幕上的风采。

       不能说是特别的喜欢他,但是他的魅力还是很大的,多多少少在看见他的脸之后会忍不住在内心花痴地荡漾一下。

       《如梦》里的马克是个宅男,一开始我无法想象吴彦祖这个看似有几分轻佻,魅邪的花花公子的面目如何去塑造一个有些木讷呆板的宅男。而袁泉那深深凹陷下去的眼眶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阴影,我真不知道她将如何去处理一个神经质的角色。所以在我看见海报的时候,我的心里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屑的。

       但是,我还是看了,而且有一些喜欢了。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主色调不能太过于鲜亮,要么昏黄,要么黑白,喜欢蒙太奇,喜欢有动人的背景音乐的牵引,喜欢主人公的以自我表达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

       《如梦》似乎恰巧就是这样的电影。

       我喜欢《如梦》,首先喜欢上的是它的故事。

       我觉得它是现代版的《牡丹亭》,只是这一次不是从杜丽娘的角度来讲这个故事,柳梦梅才是讲这个故事的人。

       浅显的分析:一个叫马克的男人在梦里和一个女孩谈了一场恋爱,并且爱上了这个姑娘,幸而现实中又遇见了这个女孩,就而开始寻找的故事,这其中充满了偶然,碰巧,以及命中注定。更深层次的分析,爱情并非全部主导的主体,导演或是编剧可能更想表达的是当下都市人的压抑和孤独。

       女孩子的男友为什么会跳楼?马克为什么会做这样一个梦?这些都是隐晦的问题。但是在故事的某些环节也不见得处理的有多好。

       我一度认为马克是患了精神病(可见自己也可能丧失了一些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我不清楚导演或是编剧一开始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没能成功的将梦境处理到现实来,那么这部片子将陷入后现代主义和成为一部隐晦的文艺片的尴尬(虽然,它已经差不多是一部文艺片了)。七十年代的时候,法国出现了许多的先锋导演,题材多是隐晦,其中有一个导演根据“弗洛伊得”的观点拍摄了一部与梦有关的电影,但是太先锋了,很少有人理解,落得惨败。如果没有将故事落入现实,那么结果也是可怕的。

       我十分喜欢这个故事,到处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而马克能遇见梦中的姑娘的事情又是何其的美妙呀。

       我觉得吴彦祖的表演也很出彩。电影里马克是具有两面性的,当然这也暗示现实中人的两面性。现实中的马克是一个头发蓬松,带着眼镜,胡子拉碴,不善言谈,只会讲蹩脚的中文的宅男,而马克梦境中的马克是一个西装笔挺,善言谈,中文流利的人,这两种马克,吴彦祖塑造的都很好。袁泉的表演还算到位,虽然我觉得她在第二个角色上了表演有些夸张了,但是也很不错的。

        最后,并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这部片子的,大多数人觉得它很烂,我想这也是没有道理的,故事确实有些老套,一开始像是诡异的悬疑片,将人引入“袁泉”男友的跳楼事件中去了,但是故事“寻找”过程中的心情有点吊人胃口,而真正的高潮时“女孩再次出现在马克的梦里,告诉她也在现实中见到他之后的惊讶,失望乃至绝望。

        其实,这个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无非是现实和梦境的差别。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是绝望,绝望的是现实是现实,梦境只是梦境。马克至少是在现实中遇见了梦中的女孩,而我们大多数是无法遇见的。而他同样告诉我们人应该真实的活着,梦境只能是梦境,虚拟世界也只能是虚拟世界。

 4 ) 强大功力

偷摸的说一句
我是在一个不该看电影的时候看的这部电影
所以看的断断续续的
但是整体算是明白了什么意思


我的梦是什么?
昨天做的梦是什么?
名字里有梦字的那个人你还好么?

现在细想觉得这片子都可以算作科幻了
双胞胎之间的心灵感应就是已经很悬的一件事了
吴彦祖演的这个老爷们更是以一己之力强插进双胞胎其中之一的梦中
然后开始寻梦之旅
最后被强插的那个嗝屁了
侥幸逃过强插的和吴彦祖走到了一起

哎呀~写跑偏了……

值得肯定的是吴彦祖和袁泉的演技(嗯,有大力!)
但是影片上映之前就只有男主演和导演一个人来跑通告
累死人不偿命
也不知道这片子票房多少
能沉下心看下去的电影院观众不知道有多少……


 5 ) 他们喜欢冷冰冰(有详细剧透,慎入)

看到这部电影的最后,我不禁又想提出那个问题,为什么台湾电影的风格都这么不商业。
恩 这又是某个协会赞助的拍片

博纳的电影院和清明节前一样很冷很冷,而这部片子也很冷很冷,后来导演和吴大帅哥也都说自己是很冷的人,吴大帅哥还问了一个冷问题“你们有人看这部电影哭了吗?”。

也许他们没有听见,在这部长达两个小时,观众主要由一干女影迷及其家属组成的提前点映最后半个小时频频出现了笑场。

————————我是剧透的分割线——————————

开始的时候胶片一直在抖。然后是一些主观镜头,后面的剧情回应了这些暗示。

首先出场casting的是一只死猫,然后摇到吴彦祖。陪伴了男主角十几年的猫死了以后,男主角在网上(应该不是豆瓣,但是是群发)征询处理死猫的意见,当然啦,意见很多(和豆瓣网友能够提供的建议差不多),之后男主角带着死猫来到他最喜爱的海边,将猫咪埋葬了。

从那之后,男主角开始做梦。在梦里他遇到一个中国女孩,她的男朋友不久前坠楼自杀了,她想不出前男友自杀的原因,整夜在男友生前工作的写字楼丛林中徘徊。也许是出于好奇吧,男主角在梦里答应中国女孩帮她寻找前男友自杀的原因。

这些不是一个晚上梦的故事,而是几个晚上梦的连续进展。男主角去见他的心理医生,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米国,人家从小就有自己的心理医生,从小就吃心理医生开给他的安眠药,所以男主角的睡眠一向很好。

心理医生对他说,他一切都很好,他对那只猫的去世的心理反应属于正常。

男主角不得不独自面对梦里对那个中国女孩的承诺,他后来想到了一个主意,他请中国女孩与他合作,扮演他们最后一次约会的场景,从而判断她的男朋友,为什么一句话都没有留下便急着离开,把她丢在这样孤独寂寞的夜里。

中国女孩是这样一个柔弱、易碎、安静、文艺腔的character, 她不和男友深情地拥抱,见到男友也不会滔滔不绝和唧唧喳喳,因为那样男友怕她说话累着,还有,她和她的男朋友去餐厅只喝咖啡,不吃饭。

在中国女孩和前男友最后一次吃饭的那个餐厅,我们帅气的男主角——美国阳光大男孩,怀着对女主角不许他吃汉堡的恨意,抛出了问题的答案,“我和你的好朋友搞上了”,女主角平静地回答“我什么朋友都没有”,男主角楞了一下,“那我和别的女的搞上了,我们已经上了床,她身材超棒,我非常喜欢她,要和她在一起。”女主角黯然了,“他为什么要这样,他跟跟我说要把那个留到新婚之夜,他抱着我,吻我,但不碰我的胸”(考虑到电影开始不久,而且影迷都很纯洁,没有人笑场)。

随着对中国女孩交往的进一步加深,男主角甚至代替死去的前男友许下从前未曾说出口的承诺,在下一个下雨的日子,带着中国女孩一起跳舞……

梦里的故事连绵不断,而梦外的男主角不过是纽约的一名IT男,和朋友开着一家编网络安全程序的创业型企业,等着有朝一日被收购,在NASDAQ上市。

梦里的故事虽然美好,但确让他感觉困挠。他开始跑马拉松,开始停掉安眠药,开始每日每夜地待在公司,尽管并没有任务要deadline.

创业伙伴们看不下去,给他一个机会去上海旅行,权当放松心情,调整一下,并且要求他多拍些照片回来。他感觉到这座城市中有中国女孩的气息,但没能等到那场邂逅。

但是是是是是,在去飞机场的路上,男主角吸引店去领那卷随手拍就的照片,竟然领错了,而照片上的女主角正是男主角的梦中情人!

飞机飞回了美国,由于男主角的勤奋加班,他们的公司被大公司看中了,他们就要一夜暴富了。可男主角只是萎靡不振。于是,他的合作伙伴又给他一次去杭州出差的机会。

在杭州,他在拥挤的街道上捕捉到一个把自行车踏得飞快的中国女孩的背影,他拼命追赶,终于在一条狭窄的小巷上截住了她。此时被梦境折磨得失魂落魄的男主角不再阳光了,他像个在大马路上和中国姑娘搭讪的老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认识你,我在梦里见过你……”

这位梦中情人的现实版——或者说是山寨版——梳着凌乱马尾,打一份“全世界最闷的工”,行为举止大大咧咧,动辄便要吃掉两斤小笼包子,还无法在高跟鞋上站稳。但是山寨版梦情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她质问男主角为什么要把那份拿错的照片给她看,那些照片打乱了她的生活,她无法停止对“世界上另一个她的想象”。于是,她陪他来到了上海,一起寻找那个神秘的梦中人物。

他们在上海的街头寻找,他们去过那份给错照片的吸引店,也去过照片中梦中情人合影留念的地方,但无法找到梦中女孩的踪迹。

他们疲倦地回到宾馆。夜晚,山寨版中国女孩展现出令人震惊的模仿秀能力,她凭着多日来男主角口中的描述,假扮成那个梦境般中国女孩的摸样,寻到男主角的门前。她几乎骗住了我们的男主角,若不是站不稳的高跟鞋暴露掉她……

但连日来相处的点点滴滴,山寨版中国女孩的真实、奔放、无拘无束渐渐征服着男主角的心,还有对梦中情人的深切思念,这一切已经让男主角意乱情迷,假戏真做,顺水推舟,他抱住对面的这个女孩,不管她是山寨版还是梦境般,他和她拥吻,先咬上嘴唇,再咬下嘴唇,喉结起伏,欲语还休。

山寨版冲进了浴室,锁住了房门,打开了花洒,让水淋湿全身,她冲门外的男主角华丽地喊“你听见了,下雨了!你说下一次下雨的时候,带我去雨中跳舞,你还记得吗!”

在上海逗留的最后一天,山寨版带着男主角去她儿时的秘密花园,故地重游。她的爸爸在她十岁的时候,因为一种罕见的脑部疾病匆匆离世,爸爸的大脑被作成了标本,收藏在医院。现在医院已经人去楼空,只留下一些陈列着标本的柜子。山寨版蹲在爸爸的大脑标本前,倾诉了一大段关于记忆的感慨。

在公园的长椅,下午的斜阳洒满了草地,疲倦的山寨版躺在男主角一旁,怅然道出心中那份掩藏的恐惧,“爸爸的病有可能会遗传给我,即使我不得,我的孩子也可能会有”,她的双手将脸覆盖,挡开了灿烂的阳光,男主角去握住她无助的双手,手指终于交错啊,缠绕。而与此同时,男主角感到梦中的召唤更加强烈了,如果他再不找到她就来不及了……

男主角回到纽约,卖掉了公司,成为年轻的百万富翁。在内心的痛苦陪伴下,醉生梦死着他的人生。山寨版的一个morning call,让他再一次回到上海。

这次他顺利地找到了梦中的那片写字楼群,而且在夜里与山寨版女主角重逢了。但这次的山寨版已经蜕变为地地道道的魔都姑娘了,着装气质与梦境版不想上下,除了在胃口上一如既往地豪放。他们两个人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观景餐厅吃饭,叙旧。之后男主角在饭桌上罗哩啰嗦地给女主角讲了一个衣橱男孩的故事,故事的最后男孩的妈妈因为扎姘头被爸爸扫射致死,一共用了32颗子弹。

后来男孩被送到会说中文的外婆家,并且开始养妈妈留下的一只小猫,直到小猫变成老猫,最后变成死猫。之好长大了的男孩开始做梦,梦见与一个失去男友的中国女孩……(此时出现与开始时的主观镜头相呼应的镜头)

天亮了,山寨版女孩和男主角告别去上班,留下了一个手机号码和一个MP3,MP3里有她想对男主角说的话。原来山寨版已经在心里爱上了高大英俊的男主角,她希望男主角也能有一丝牵挂留给就在身边苦苦等待与守候的自己,那样的话,只要有一丝希望,她也会全力以赴,参与竞争。然而,男主角的答案却让她失望了。

她告诉男主角另一条重要的信息,她找到了那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梦中女孩——从小失散的孪生姊妹(此时出现与开始时的主观镜头相呼应的镜头),并写给他一个医院的房间号码。

男主角狂奔至医院,可为时已晚。那个梦中的中国女孩安静地躺在洁白的床铺上,没有任何知觉与反应。白发苍苍的善良养母说,“你终于来了。”是的,这个女孩的故事和男主角梦到的一样,没有其他的朋友,前男友突然自杀,从此精神低落。后来被人发现昏倒在一家洗印店的门口,紧接着被发现罹患一种罕见脑部疾病,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养母发现了她的日记本,日记本中是关于梦境的描述,梦里的故事属于女儿,也属于男主角。只有养母将日记念给她时,她的脑部才会出现反应,还有就是那次从未见过面的妹妹来看她的时候。现在,男主角也握住了她的手,仪器鸣叫起来,她知道她等待已久的人来了。

接下来是一组几秒钟的跟随镜头,男主角的脚步穿过若干房间,飞快地行走。(这时听见周围有声音议论,吴彦祖的双胞胎要出场了,我汗!!)我们的男主角的梦中分身在空旷的办公楼,玻璃幕墙前找到了女主角,在他们的世界之外是死寂、疏离的城市景象。巨大的裂缝出现在地面、幕墙、天花板和悬挂的时钟上,像新闻照片里云南干裂的土地,霉菌从各个角落腐蚀过来。男主角拉着女主角向外逃离,在写字楼丛林的花园广场中,雨落了下来,他们用高度表现主义的舞蹈,表达着心中曲折的激情爱意。

黑屏两秒,画外音插入,“我参加了一个葬礼”。然后是一组风景镜头,男主角寄情山水之中(是三峡还是龙庆峡?),他说,“后来,我学会了一句古老的中国话”,之后是几秒的等待,(大家都在猜是什么话),一组流水镜头上继续出现画外音“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次很明显的笑场,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电影院太冷)。

最后,镜头回到了纽约,镜头中出现了山寨版中国女孩。

END

----------------我是随便说说的分割线-------------------------------

可以感觉到,这是一部导演非常非常用心拍就的电影。剧本、摄影、镜头调度都很成熟。电影的“纯爱”主题,也是我这种女性观众比较接受的口味。

回想一下,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不是缺点)就是拍的太充分,剧本编的充分、镜头交待的充分(连趴在吴彦祖身上的那个黑妞都给了那么充分的镜头)、人物刻画的充分,吴彦祖那个故事从remote controll car说起,磕磕巴巴,落了啰嗦,外带袁泉做语言指导,才把前面的主观镜头和开始他为什么看心里医生和吃安眠药的情节呼应上。

彼时,我终于意识到这是一部剧情长片啊!我开始期待导演尽快给出个结局!

在影片的结尾,我看到的赞助拍片之类的字母。不由想起一次参加豆瓣同城观影后的讨论,当时我很疑惑为什么我看过的台湾电影都那么不商业(现在稍微我明白一下,不是他们不商业,而只是他们的风格不是我喜欢的大片型),然后七七八八地了解到一些关于台湾电影的协会赞助制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电影人,台湾电影倒是很符合“慢生活”的理念,他们恪守能用三个镜头说清事情的就坚决用三个镜头的原则,想怎么充分就怎么充分。比如,吴彦祖一定要来一趟中国,来一趟中国,再来一趟中国,写在手机号码背后的医院房间号一定要到机场才能发现,让空中小姐念给他听。这样的折腾,与我这种急性子的人很不相宜。

电影的名字取名为《如梦》,宣传片也基本全是由梦境部分剪辑而成,梦境部分的色调拍得相当的寒冷,到后来坚持成为折磨。对称线依依则是一派放松与温暖,但导演和男主角更偏爱不食人间烟火的那一部分,最后依依也收敛了自然随意的气息,变得知性了许多。

为什么会喜欢梦,为什么叫《如梦》,导演在最后给出答案,因为梦是纯粹干净的(这个答案怕是我记叉了),她也是按照这个标准选择男演员的。吴彦祖马上冷冷的解释说,“我每天都洗澡,所以很干净”。

话说我也是一个每天晚上都做梦的人,而且梦中的世界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承续性,甚至感觉到享有双重人生了。我也喜欢梦,但是导演的梦我不能说是太喜欢,尽管梦中的帅哥比我梦中的帅多了,但是温度太冷了,如果能开着空调就好了。

最后,赞袁泉的演技!因为电影太长了,我都忘记这件事了。

++++++++++++++++++++我是八卦的分割线+++++++++++++++

后来居然发现编剧居然是《唐代豪放女》的导演,我震惊了。。这同样是一部纯爱片啊!纯爱无处不在,只是自由不复存在!

+++++++++++++++++++++我是致谢的分割线++++++++++++++++++++++++

最后,感谢豆瓣网观影活动,感谢小凯曦光提供信息和帮我拉票。

 6 ) 很轻很轻的电影,很重很重的梦

   意外中拿到吴彦祖对话女大学生的电影票(感谢好心的洲洲转让~),从实习单位转了两趟车才迟迟赶到,还是错过了电影的开场。于是坐在了剧场最后排的阶梯上,一边咬着我的煎饼,一边被身旁明显来看彦祖同学的MM的鄙视着。
   
      看到的时候彦祖同学与袁泉同学在照相馆擦肩而过,但是他上了出租车之后才发现自己拿的是袁泉同学超美超文艺的照片。场景一下子跳到了飞机上,彦祖同学激动了,要下飞机,惹得很大的动静,但是飞机已经开始滑行了,更加激动的空姐当然不会让他下飞机。跟着彦祖同学起身的还有身后身旁的好些乘客。难道是大家都预感要出什么事了么?我想不通的只是为什么Max同学在出租车上不下车,而非要跑到飞机上了闹着要下机呢?

     故事大体是说宅男Max同学做梦梦到了一美女袁泉同学,清丽脱俗,好不惊艳。于是乎他又在现实生活中遇见了她,但不巧每次都擦肩而过。最终见到的是大大咧咧颇具有乡村范的另一名袁泉同学,于是就邀请活泼可爱的袁泉同学帮他一起寻找神秘文静的另一名袁泉同学。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应该猜得到了。

     就故事来说,导演很有野心。综合悬疑,梦幻,纯情,抑郁,俄狄浦斯,弗洛伊德,神秘身世,帅哥靓女,跨国爱恋,名胜展示……所有他们可以糅合在一起的情节都放在一起了。但是很多时候,愈是想说得多便愈是适得其反。一部电影很有限,导演们又很不容易,什么都不想割舍,于是会让电影吸纳太多太多的东西。无意中瞟到唯美的宣传海报,生生地印着“宅男春梦,玉女。。。”什么什么的字样,让我煎饼都没吞下去。太港式了这,就如同好几年前看到的香港翻译的片名《黑色追缉令》、《终极追缉令》、《火线追缉令》、《桃色追缉令》、《第六感追缉令》,谁想得到这些电影居然是《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七宗罪》、《叛逆性骚扰》与《本能》。
     导演是夫妻搭档,之前的电影都没看过。号称亚洲最具争议的女导演罗卓瑶,看上去瘦瘦小小,弱不禁风。现场互动的时候有人问为什么想要拍摄这样的一部影片。她淡淡然的,说拍了很多英文的片子,想要回归一下中文的吧。我向来偏好女导演,找来她以前片子的简介看了看,满满的都是妖气纵横的样子。这部《如梦》反而更多是纯纯的,美美的。适合那些相信梦到的事情就要去做,这个世界上一定还存在另一个我的孩子们去YY一下。我感慨地想,如果这部电影是五年以前拍的,我应该会更加喜欢一些吧。
     梦境的处理很难,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梦。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是老塔电影里利用水与镜的处理。当彦祖同学抱着死都不愿意睁开眼睛的袁泉同学在东方明珠的高层大厅里徘徊时,我们看到指到十二点的时钟出现裂痕,地板也如同地震般开始破裂。蛮具有梦感的,只是不知道谁做的技术,多看了几秒就假了。两人跑到空地上(估计应该也是个旅游景点吧,可惜我对上海不熟),开始梦中的舞蹈。彦祖同学把袁泉同学立正放好,袁泉同学就开始倒,优雅地倒到彦祖同学身上,彦祖同学就帅气有力地接住,再次把她立正放好。袁泉同学半眯着眼,可是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是紧绷的,不然怎么可能倒出这样柔美的姿势呢?彦祖同学完美的侧脸顺着袁泉同学完美的腰胸而上,两人深情地互视,然后就黑屏了……想必导演在设计这场戏的时候也是费了不少功夫。如果这部电影是冲着欧美的甚至香港去的,那这段舞蹈戏就应该是床戏了。知道内地的审核不好过,于是要改,要删,要唯美。可是我看到的都是赤裸裸的情欲。本来就是,大宅男好不容易在梦里头又见到了找了恐怕一年的情人,有什么理由只跟她在午夜的广场上跳一段莫名其妙的舞呢。而且我最恨无端的逐格。音乐那么缓,本来两个人的动作就已经放慢了,忽然来个十几帧的加速,节奏全然都不对了。就好像我在电视台的实习,看着人家编导剪片子,为了节约时间于是把速度给调快,整个感觉就怪怪的,人还美名其曰,我这是特技,你不懂……

      就两个演员来说,都是感觉蛮好的人。可是袁泉演得有点过,不论是那个清丽脱俗的梦中情人,还是活泼可爱的弄堂大妞,因为两者的性格差距太大,她也不得不把表演夸张化,摆脱不了的话剧的影子。其实要拉开差距的不一定是性格,有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双面维罗妮卡》说明一切了。但是看着她睁大着凹陷的双眼和深陷进去的双颊,我也会觉得太瘦了貌似不是件好事。吴彦祖已经不是十二年前的《美少年之恋》里面的他,微微有些皱纹,但是演得还是蛮真实的。自我感觉这个角色对于他难度不是很大。背景与其有相似性,对中文要求也不高,还可以跑跑纽约和黑妞419,回到上海又做做春梦。我更喜欢他背着书包顶着鸡窝蓬头垢面到处跑的样子。海报上做的太像哈利波特了。在回忆小时候童年痛苦的回忆时,导演给了他很足很足的空间,整个特写给的都是他,让他一个人又哭又笑地飙戏。但是这个,其实更多的是留给看吴彦祖的女fans们去看的。单纯从电影叙述上来说,太拖沓,而且不真实。

      电影放完了我的煎饼还没有吃完。散场之后热情的fans们还围着彦祖同学的车久久不肯散去。我还得赶紧赶回学校,连送给我票的洲洲同学都没能见上一面。之后又恍惚。今天在回忆这部电影的时候居然感觉这么这么轻,轻到我连结局都不记得了。

 7 ) 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如梦》

是的,人间如梦,浮生如梦。梦是另一个真实,另一个特殊时空之中,我在,我们都在。

有人纳罕,罗卓瑶和方令正何以继《遇上1967的女神》后,十年了,才推出一部《如梦》,有人期望甚殷,对《如梦》不甚满意,有的以为此作是艺术片,难免曲高和寡。

《如梦》贯注罗卓瑶的流动和寻索命题,半唐番特色和作者手迹清晰易见,101大楼、华山创意文化园区、信义威秀一带在镜头下成功转变成不真实的城市空间,而更重要的是,时间沉淀了细密的思考,对人生的深刻领会,东方人的精神反省,这些一一诗意地反映在《如梦》之中。《如梦》跟去年韦家辉的《再生号》一样,关注人的存在与流逝的时光,堪为近年香港电影中饶富哲理性的两部佳构。

《如梦》的基本二元结构十分清楚——生与死、梦与真、理想与现实、人脑与计算机、男与女、东方与西方、活力与忧伤、自我与他我等等。而爱情作为主线贯穿整部电影的千头万绪,又具体化地呈现在同一面孔的两个女孩身上。身在纽约的男主角Max(吴彦祖饰)在梦中遇上伤心人艾玲(袁泉饰),找到了理想的女神,就令他神不守舍。Max到了上海公干,遇上跟艾玲相貌一样,性格迥然回异的乡村女子依依(袁泉分饰),Max似乎只能够在茫茫人世找出现实的对象或是理想的倒影。理想属于一边,现实属于一边,从男人角度出发去看爱情,这是挺真确的反映吧(遇上100%的女孩几乎不可能)。《如梦》中的依依后来奋发淬砺,投入上海的城市生活,更在现实里找到Max的梦中人艾玲,表明女人也会为个人理想而奋斗,当中可能是为了成全男人,但也可以是个人生命的实现,到底跟男人无关,是为了自主的生活而努力。

爱情以外,还有存在。Max和艾玲一样,都在童年时,遭到遗弃,遗世独立的孤绝感,无法适意自若的生存遗憾,令Max自小就想躲回衣柜,好像要爬回漆黑幽深的母体,断绝人世,尚未诞生,永远在被保护的安全状态之中(Max埋首于计算机世界和从事网络保安工作多么顺理成章呢)。而艾玲面对孤儿的身世和男友的自杀,直到跟Max失之交臂,早令她感到人世腐烂,存在没意思。

面对于这个不确定的、神秘的世界,Max只能够寻找。寻梦?寻生?寻求?

《如梦》的外在情节及人物设置上可能令人联想到《两生花》、《情书》、金基德的《悲梦》等电影,。然而,《如梦》到底是跟汤显祖的《牡丹亭》眉来眼去的,压根儿跟传统东方情怀遥遥契合的。

汤显祖尝言:「因情成梦,因梦成戏。」信哉此言。《如梦》借取或改编了《牡丹亭》梦中相会、忧思成疾、形象写真几个重要情节,但罗卓瑶和方令正并不亦步亦趋,他们没有提供起死回生和缔结婚盟等光明尾巴,而是来一个现代的转化,剎那的光辉和开悟就够了,编导借最后的梦中,世界倾坍,二人在舞蹈中迸发出一股单纯的生命力,将生死情爱赋予一种艺术美,情与梦,梦与戏,结合起来——「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是苏东坡在《水调歌头》经营的放任自适境界。

艾玲的死别,令Max回到自然,看山看水,这是失意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出路,复返自然,Max吟哦孔子川上的名句:「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时间的流逝,生离死别教人唏嘘,而我却想起苏东坡的《前赤壁赋》也说逝者如斯,他却从变中看见不变,物我无尽,天地万物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等领悟。对于Max,他又从山水中看到多少?

我们从《如梦》中看到,罗卓瑶和方令正的表达主线效法汤显祖,精神核心依傍苏东坡,这是一种属于道家的美学人生情怀。而片题《如梦》,想必是来自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结句:「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信报》2010.5.26]

 短评

好假好假

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虽然片子有些让我纠结,到是让我亲眼看见了吴彦祖,人超级帅说话也超nice,我鸡冻啊!

9分钟前
  • Wasabi
  • 推荐

我真的不喜欢这种做作的电影!

14分钟前
  • 龙哥儿
  • 还行

想法是好的,落实是有困难的,结果是有点失望的。女主角过了。最后那段舞还行,白衣飘飘的男和女。Daniel还真是帅的哩!

16分钟前
  • 紫风信子
  • 还行

沉闷到歇斯底里

19分钟前
  • y▓▓▓ton
  • 较差

袁泉演的真不好。

22分钟前
  • 路灯
  • 还行

袁泉演戏太用力,吴彦祖没突破,剧情不知所云,某些细节还天雷滚滚,形式远远大于内容,打二星是我手软了。

26分钟前
  • 平平无奇奇怪怪
  • 较差

文藝得抽筋兒

29分钟前
  • 姬气猫
  • 还行

第一部让我想中途离场的片子 也就摄影还不错 整体就是小成本版的《无极》 遍布吐槽点

34分钟前
  • jj73浅之
  • 较差

袁泉的演技,吴彦祖的国语,完全在一个水平上,袁泉太做作了,打了鸡血一样莫名其妙又闹又疯又神经,完全不知道她在干吗,吴彦祖国语真的是个障碍,当然,没人不爱他吧,换了刘烨演这个角色可能好点儿

35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感谢豆瓣主办方,喜欢袁泉的念白

40分钟前
  • 起名儿不容易
  • 推荐

这应该是部话剧~~~~~~~~~~~~

44分钟前
  • 暴殄天物
  • 还行

好台湾 好文艺 好神奇= =

49分钟前
  • linds_plumage
  • 推荐

宅男遇见两生花。

5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理想中的文艺片

5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假如女主不是袁泉而是周迅,或许会更有戏剧张力。但周迅已经在《明明》里分饰两角过,对手恰巧也是吴彦祖,所以袁泉还是最合适的女主人选。可惜两部影片的风格均大过于内涵,只能算是又一部超长版MV。

54分钟前
  • 不良生
  • 还行

一般

59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袁泉演的有点太用力了,好生硬啊。这个故事还是没能打动我。

60分钟前
  • 苏不西
  • 还行

电影就是要好好说故事的。意识流浮于过多只会让人觉得故事太闷画面太唯美像是超长共鸣太少mv

1小时前
  • ka‘ka
  • 还行

海报上的祖哥一如既往的帅,但实际片中,他憔悴颓废,穿衣邋遢,我不知道他接拍这么彻头彻尾的文艺片,是不是想要突破自己。可是袁泉这种歇斯底里的话剧腔调太抢戏。她是个为戏痴狂的好演员。可能我老了,可能时机不对,我些许悲凉地发现,要不是这两位演员,我肯定看不完这么节奏缓慢的电影。还好,结

1小时前
  • 柯不悔KOKIK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