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壁

剧情片德国2008

主演:本诺·菲尔曼,弗洛里安·卢卡斯,约翰娜·沃卡莱克,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

导演:菲利普·施特尔茨尔

 剧照

北壁 剧照 NO.1北壁 剧照 NO.2北壁 剧照 NO.3北壁 剧照 NO.4北壁 剧照 NO.5北壁 剧照 NO.6北壁 剧照 NO.13北壁 剧照 NO.14北壁 剧照 NO.15北壁 剧照 NO.16北壁 剧照 NO.17北壁 剧照 NO.18北壁 剧照 NO.19北壁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4

详细剧情

1936年纳粹者发起全国青少年挑战阿尔卑斯山背面的活动,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死亡之墙,但还是有2位德国青少年挑战,而最终失败的故事。 人们在雪山中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其中一人手紧握攥着一个小页血书,上书“给我一套装备。我能爬到中国……”

 长篇影评

 1 ) 不仅是极限运动片,而是探讨人性和信仰

这不仅仅是一部极限运动纪录片,而是反映了社会现状:上层为了信仰和一个好的故事丧失人性,消费他人的生命,而底层人民被迫为了荣耀丧失生命。

登山前两人和记者吃饭的时候,主编的敬酒词是为了荣耀,以及面对挑战的自豪;敬酒之后又迫不及待要求两人多讲一点登山的事,因为那是故事的饲料,说完又流畅地接了一句:饲料是给畜生吃的;又在两人还未登山成功之前,提前庆祝,吃上了山峰形状的蛋糕;而在知道他们要撤退的时候,主编丧失了兴趣,又在得知或许他们会困死在冰雪暴的时候,告知新故事依然具有新闻价值了。

女主为了跨越阶级,从底层向上爬,做出了很多荒唐的事情,但还保留着那点人和人最基本的情感和人性,在影片中是一个迷茫矛盾的角色。比如知道登山有很大风险之后还是继续告知这是自己跨越阶级的机会,希望他们为了自己答应登山;但在登山前祝酒时给出真诚的祝福:平安归来!在一个好故事和个体生命面前,选择违背主编意愿多次尝试营救登山者。

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需要牺牲人和人最淳朴的基本关系,牺牲生命。

 2 ) 十种攀登,十种传奇——来自八千米以上的巅声风语

有一种电影最为不按常理出牌,丝毫不考虑观影群众心脏之脆弱,也不理会观影人群的生活态度和自身期许,观影过程不是手心冒汗就是手脚冰凉,时不时心脏还要做几个微型蹦极。问该类型是何许电影,直教人在极限运动中不可自拔。呔,你这折磨人的小妖精。想当初看《盗墓笔记》时,一行人翻山越岭最后常常一句“也没受多大的伤”了事,以致于本来构想的险恶场景简而了之,而在真正的探险中,除了绝世风景和精疲力尽,实则被充满的只有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的死亡危险。被猪一样的队友连累是死神最喜闻乐见的死法,与此相比恶劣的气候和残酷的地理环境简直就是玫瑰上的尖刺。
    由于笔者对山的偏爱,所以特意选取的电影都与山峰有关。巍峨的雪山,刀削的峭壁,抬头看是苍茫无边的天际,俯下首是邈邈眩晕的深渊,身前是不动沉稳的高山怀抱,身后是空相凡间视无一物。目前为止我唯一类似于户外攀岩式的运动便是在华山的鹞子翻身,以笨重的身躯孤身一人前进,仿佛是去赴穿越时空的赌棋之约。攀爬的时候过程既没有恐惧也没有惊喜,仔细想来那个时候唯一的念头只有对脚下下一个落脚点的找寻。人在观棋亭,竟看不见来时的路,群峰似一群仙人乘风轻聊,我突兀的闯进来,却立刻知道自己还要离开。而坐在长空栈道上时,脑子里有了很奇怪的想法,就此长眠此山的话,兴许几千年后还能化个不大不小的地仙,也算是值了。
    自然壮阔与巍峨的真相岂能轻易被舒坦地或坐或立的游客堪破,孤山嘲讽或愤怒的情绪也并非个体的坚强能轻易战胜,唯有与山体性情最为相似的人才有资格登上绝顶返回人世,他们既要有遗世独立的淡泊、也能有放手一搏的胆魄,在攀登过程中慢慢学会包容与品味万象,而最终到底是人类的不屈不饶征服了又一座险峰,还是又一座险峰允许自己的一部分回归尘土已然不再重要。
    大概所有的攀登,最后都会演化为救人与自救的原始爆发力。我们期待世间再无其二的绝美风景,期待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内心可以始终保持一片清澄,期待我们所做的事情不是他人眼中的认可,而是自己认可的意义所在。
    背上一只背包,来一场说变野人就变野人的旅行。站在山脚下,你会怀疑,谁才有可能登上山顶;当你登上山顶,往下看看,你会忘记一切。


《垂直极限》(2000)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K2峰,世界第二高峰
隶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
拍摄地点:新西兰库克山脉
救命技巧:用对讲机敲出摩斯密码
精彩看点:背着轻微震动就会爆的硝化甘油爬雪山是何其酸爽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先进科技帮助下,攀登这座号称难度大于珠穆朗玛峰的雪山更为现代也更为流水线,人们更多的依靠机械和药物维持勇气和意志,尽管如此,这部影片依然用精彩异常的视效打开了观众的眼界,看似岿然不动的雪山实则极多雪层存在崩塌和断裂的危险,坠落的危机时刻考验着登山者的胆量,而人在雪崩的愤怒中彻底回归婴孩式的祈祷。

    这是我们熟悉的好莱坞电影,头尾相连的剧情设置,危机下人性善恶的合理冲突,人们在互相帮助中获得宽容和友情,总要有个女主闪耀着牛逼哄哄的主角光环杀到目的地,配合着六十年代慢摇的曲目,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在周末看着它爽一把。片中为了救人而选择自杀性的行动其实太理想化,所以割断绳索的两个男人身份设定都极为特殊。

    这是说好一起去看的绝世雪景。


《北壁》(2008)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艾格峰北壁,全欧第一天险
隶属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拍摄地点:瑞士里维拉,部分内容在事件发生地点拍摄
救命技巧:切勿自断来路
精彩看点:救援队来了,绳子却不够长

    影片背景发生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夕,两名德国德国登山好手和两名奥地利登山好手同时攀登艾格峰北壁,由于该坡的陡峭崎岖之险令众多登山爱好者命丧于此,自古以来便被传说成了“食人坡”,而本片则是改编自北壁最著名的悲剧,Toni Kurz 与其同伴攀登时,同伴先后坠崖,而他悬在峭壁上一夜之久,最终在次日救援队到达之际力竭而死。

    艰苦的环境和技巧性的Z型攀登已然让人目瞪口呆,而最精彩的则是大量山上攀登者与山下观望者生活环境的对比、登顶梦想与救助人命相悖时的抉择、以及攀登者获救无望等死的痛苦。本片用冷酷的冰雪和漆黑的岩石还原了绝壁的残酷,呼啸的风声和敲击岩钉的单调叮叮声取而代之成为令人抓狂的BGM。这是有关失败者的挽歌,是对所有试图超越人类极限为自己而战的勇者们的哀悼。上个世纪的登山设备如今看来极为朴素,化妆也是极尽皮肤在严寒中的紫黑恐怖,这一次,人类的善没能战胜大自然的恶。

    Don’t be sorry, You’re home。


《八千米死亡线(K2)》(1991)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K2峰,世界第二高峰
隶属山脉:喀喇昆仑山脉
拍摄地点:情节背景在新西兰库克山脉
救命技巧:选择你最信任的人做同伴
精彩看点:等死的人发现朋友又返回来救自己,简直就是言情小说的套路

    影片前半段较详细的描述了登山者决定攀登K2前的准备和生活,干着自己热爱或憎恶的工作,像每一个我们熟悉的普通人那样有着同样的烦恼,也像多数人一样心中燃烧着一簇不灭的小火苗,不同的是他们愿意扑火。教授摔断腿后说的话真的令人感慨,有的人天生就是幸运家,而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却必须放弃一切才能得到。胜利者的光环不会如我们想象般耀眼,上面也会有污垢,和破损。

    在山脚下雇佣当地人当脚夫搬行李时发生的摩擦深刻让人感受到了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区别:前者已经可以给国民实现梦想的勇气和渠道,而后者还要为了一家几口的生计耍奸冒险;然则雪山上多埋葬的是前者的尸骨,而后者还在妻子的余香中希冀着明日。

    我也想,在卑微的生活中找到一点高尚的感觉。


《冰峰168小时》(2003)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Siula Grande,迄今只有本片两位主角成功登顶
隶属山脉:安第斯山脉
拍摄地点:Siula Grande及阿尔卑斯山
救命技巧:定下一个个20分钟能完成的目标并去完成
精彩看点:绝望的黑暗中那一声声嘶哑的“Simon”

    根据真实登山事件改编的电影以精彩绝伦的剪辑和令人感动的敬业精神完成了登山纪录片的一次壮举,将乔·辛普森和西蒙的访谈穿插在严酷的登山活动中,我们虽然从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却依然震撼于乔断腿后独自爬下三千英尺的顽强与冷静。影片使用大量远景反映出个人的渺小与山体的宏伟,使人在陶醉在绝美风景中也不敢忘一分敬畏。而乔忍耐断腿的剧痛、缺水缺粮的危机、冰河坍塌的困境以及致命的疲惫后居然还能凭借一丝清明爬回营地呼唤队友,绝对是登山者当之无愧的自救模范。

    被抛弃的孤独和恐惧以及在黑暗中爆发出的求生意志是任何语言也难以描述的,而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乔丝毫没有怨怪西蒙割断绳子自救的行为,甚至东奔西走为之辩解帮助他重返社会。残酷的雪山给了他最残忍的教训却丰富了一颗宽厚勇敢的心灵,电影中给出的结局是他还能继续爬山,而网上资料称他已永远不能爬山。无论哪个是真相,他都是不变的登山史上的传奇。

    “我要用20分钟爬到那里,如果只用18分钟就太棒了。”


《127小时》(2010)

推荐指数:★★★★★
探险地点:蓝约翰峡谷
隶属位置:科罗拉多大峡谷
拍摄地点:摄影棚
救命技巧:必要时自断肢体
精彩看点:电影节公映因自行截肢一幕吓晕两名观众

    曾经攀登过58座山峰的阿伦·罗斯顿可以说是登山爱好者自救史上的典范,手臂卡在石头间被困峡谷缺水断粮5天后自断一臂、攀下65英尺谷底、暴走8公里后获救。第二年一名美国登山男子不幸摔断腿,靠着本片的励志精神在犹他州沙漠爬行四天后获救。本片没有花样登山的刺激,也没有下山崎岖的惊险,有的只是所有登山爱好者都会遭遇的困境——极度危险下如何自救。

    孤独、自私、任性、茫然、价值观等等其实时刻在我们内心深处上演一出血腥的《致命ID》,只不过我们无法看穿彼此,只有在危机到来之时自省。痛苦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和坚强的面对,而非懦弱的逃避。同样,试图走遍天下不是梦,学好文化知识是关键,不然危机到来,你甚至连尝试的机会都没有。

    伪纪录片式的拍摄为这部人物传记电影更添一分神秘,那些疯狂却活得有声有色的登山爱好者在127小时里度过的一生要长过许多人的百年,男主角真实刻画了一个濒死之人的情绪和心理活动,镜头之外也能感受到这股对生命浓浓的敬畏之情。用生命探索自然的人不是不成熟的人,也不是不珍惜生命、不负责任的人,他们只是选择了先对自己负责。

    被生于世上,即便活着的每一分钟都在靠近命中注定的苦难,我们也要迎难而上。


《险峰》(2007)

推荐指数:★★★★☆
探险地点:雪山
隶属位置:阿拉斯加
拍摄方式:直升机拍摄
救命技巧: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精彩看点:滑降等等极限滑雪技巧

    高山滑雪曾经被认为是自杀式的运动,在美国一度被禁止,而法国却大力推荐,因为人们觉得“只有傻瓜才会让自己摔倒”,对自然和自我的征服欲以及从极限运动中获得的成就感让人们前仆后继去完成一件件看似不可能的壮举,从35°,到45°,到55°的挑战桩桩书写着死的严峻,而滑雪者提出的问题才是让人心动的所在:因登山而死和出车祸死去相比,你是愿意哪种死法?

    数名滑降好手在本片中叙述了他们刺激疯狂的人生,并且不约而同的提到了也曾有过的过普通人生活的想法,然而人们一旦激发了自己身体的极限本能,便很难再视之于无物。人们从登上山顶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一生的命运,只有他们的姿势最为像在飞翔。

    壮峦的雪山,因一点人类触碰的痕迹而更熠熠生辉。


《孤身绝壁》(2010)

推荐指数:★★★★☆
探险地点:锡安国家公园“月光拱壁”(370米)以及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半穹顶“西北壁常规线路”
隶属位置:美国犹他州
拍摄地点:现场追踪
救命技巧:足够的自信
精彩看点:徒手攀岩

    亚历克斯·霍诺德,一个有着萌萌大眼睛和腼腆笑容的男孩子,谁能想到他是这世界上玩最致命极限运动Free solo的顶尖高手,在无绳索、无保险扣等任何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靠着一袋镁粉徒手半天攀岩制造世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兴许有的人活着就是为了制造传奇,他们也会有着普通人的疑问和恐惧,但强大的意志力总是可以让他们轻松夺冠。

    他可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开明的父母,尽管他们不开心儿子的抉择,但依然为他找到了人生目标而感到欣慰。悬崖上的每一秒于他们都会是一年的煎熬,而他们只有做到最大限度的微笑才能让儿子毫无压力的幸运归来,这样的父母要比攀岩大师还令人敬佩。

    有什么电影可以让人在二十分钟内脚掌不停感到酥软,唯有极限攀岩。


《走进空气稀薄地带》(1997)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珠穆朗玛峰
隶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拍摄地点:不详
救命技巧:下午两点必须掉头返程
精彩看点:在雪地里冻僵的活死人突然狠吸一口气清醒过来走回营地

    影片原著乃是登山者心中的圣经,根据随行记者亲身经历书写了珠峰攀登上极为惨烈的历史,证明了高山之巅的残酷不是一片雄心壮志、一次性付清的65000美元、专业的向导就可以征服的,到了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我们人人平等,所有人被笼罩在冷峻的死神帔下任其鱼肉。登上珠峰的死亡率是九分之一,而下珠峰的死亡率却是四分之一。要么安安静静永远坐在世界屋脊做个美男子,要么咬紧牙关坚定意志带个传奇故事回去。

    影片没有关于攀登的技巧或险恶地势的拍摄,更是将重点放在了登山者一路身心痛苦的展现中,由此更加佩服敢于无氧攀登八千米以上雪山的壮士。巍峨的雪山不允许人们的一点点轻视,不老不灭的它是一个人无法永远征服的,人类只能永远当个孩子。

    到了海拔8000米以上,人们完全自顾不暇,早忘了团队本身。


《触摸世界之巅》(2006)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珠穆朗玛峰
隶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拍摄地点:不详
救命技巧:团队合作是关键
精彩看点:世界上唯一一个盲人登顶珠峰

    影片本身并未有多大出彩的地方,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片,记录了全世界唯一一位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美国盲人埃里克的登顶神话,将攀登珠峰的艰难和埃里克生平的故事穿插倒叙呈现在观众面前,可以说是一碗浓香四溢又甜又腻的鸡汤。这个由19个人组成的登顶团队无一人伤亡,并成功保护了盲人队友登顶,不能不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典型相助。美国的确是一个造梦的国家,国民敢作最大的梦。

    当一个人要去完成在所有人看来都是不可能的事时,来自亲人的鼓励就是最好的安慰。在这平凡的一生想要找到一点生活的意义并非是吃饱了撑的闲事,而是去发掘更为完整的自我。这位盲人缔造的不仅仅是残疾人的传奇,更是整个人类顽强不屈意志的传奇。当然,更重要的是来自他忠实可靠的团队,我们不得不说幸运之神的确笼罩了他。

    “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说你能行你就能行。”


《阿尔卑斯山:自然的巨人》(2007)

推荐指数:★★★☆☆
攀登山峰:艾格峰北壁,全欧第一天险
隶属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拍摄地点:IMAX电影公司现场拍摄
救命技巧:团队良好的默契和共通的心性
精彩看点:儿子四十年后从父亲坠崖的地方勇攀高峰

    美国登山家、作家约翰的父亲在四十年前创建攀登艾格峰北壁新路线时不幸坠崖身亡,四十年后儿子为了纪念父亲重攀当年老路,和一对夫妻队友共同协作最终登顶。童年的阴影和多年的心结终于打开,阿尔卑斯山脉的辽阔壮丽更让他的心与妻女接近。他在攀登的过程中了解自己、释放自我,也在攀登的过程中体味到家人与爱的可贵。

    一个幸福的家庭,是由一个个独立完整的个体组成,每个人都是一座巨峰,随着外因不断改变,但也由此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谅解。自己的进步同时改变着家人的见识,人生这么长,我们无法从一开始就登顶,但有毅力的人总是可以看到最为不一样的风景。因为是纪录片,所以片中穿插了大量有关阿尔卑斯山脉形成的常识。镜头慢慢推远,让正在艰难攀登的人逐渐消失在山峦之中,更让人心生敬畏。

    只缘身在此山中。

 3 ) 很早之前写的

人类的求生意志真是顽强。
是你要人家挑战艾格峰的,到头来还要求人家坚持,不准放弃。什么守护天使,你要求的是不是有点多?女人祸水
到了绝境,搜救队员因为天黑雪大回去了,此一折;熬到第二天天亮,又因为没带够绳子而使jony悬在距离生仅几米的地方,死去。有点黑色幽默吧,尽管这么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电影不该这么说。
还是那些黑色幽默的比较好说一些,前提是看懂了的话。
有时候真是很敬佩本能的,那些登山的人,面对风雪,什么都不重要了,只是本能促使他挣扎,活着。面对生死,比如北京暴雨广渠门那个车主,他在求生的时候会想什么?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破事大概都显的可笑吧。
真喜欢极致,它让你回到最初,一切来龙去脉都不重要了。

 4 ) 德国山岳片的复兴——Nordwand和德国山岳电影

毫无疑问,《Nordwand》是对1920年代和30年代流行的称为 “山岳电影(Bergfilm)”的德国类型电影的一种致敬。山岳电影电影之所以引人入胜,主要是因为其北欧精神(Nordic)内核,而北欧精神正是日耳曼文明(北欧、德国)不同于拉丁文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斯拉夫文明(捷克、波兰、俄罗斯、南斯拉夫)的所在,当然北欧精神对其他两种欧洲文明也多有影响,因此了解所谓北欧精神也对深入理解这个电影有所帮助。本文的目的不只是解读《北壁》,也想介绍一下德国特有的类型片山岳电影,探讨一下山岳电影的哲学和文化意义。

Nordic,我们姑且把它翻译成北欧精神吧,具体是什么还真是一时半会儿说不清,其实老毛子第一个王朝留里克王朝也是维京人,带领毛子皈依东正教的弗拉基米尔也是维京人,所谓诺曼人也是维京人,所以欧洲五小强英德法俄奥都有维京血统,也都有北欧精神。这个问题太复杂了,需要单独说。

1.20-30年代的德国山岳电影

德国山岳电影无可争辩的代表人物是Arnold Fanck(1889-1974年),他出生于德国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弗兰肯塔尔(Frankenthal),在柏林洪堡大学获得了地理学博士学位,并一直以Arnold Fanck博士而闻名,即使是在电影片头字幕中也不忘他的博士title。插一句,这个真的非常非常德国,在德国,如果你在外国拿到了博士学位,那么你往名字前面放Dr.是违法的,要蹲一年大黑牢,真的不骗你。现在其实还好了,二战以前德国博士相当于低级骑士封号,你念了博士就是贵族了,所以德国人真的非常重视。Arnold Fanck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登山家,1920年,他与Rolf Bauer,Odo Deodatus Tauern和Bernhard Villinger一起在弗赖堡成立了Berg-und Sportfilm GmbH Freiburg。1920年,他制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纪录片Das Wunder des Schneeschuhs(《雪靴的奇迹》)。随后在1921年发行了一部更重要的纪录片《与山的斗争》(Im Kampf mit dem Berge),这部电影时长72分钟,Paul Hindemith为这部纪录片创作了杰出的电影音乐,时长58分钟,这个长度在当时简直不可思议。

Dr.Fanck

直到1924年,Dr.Fanck(我们也尊重一下,都给他加上Dr.)才发行了他的第一部故事片山岳电影《命运之山》,由登山家Luis Trenker主演(后来他成为了非常成功的导演,也是重要的山岳片导演)。Dr.Fanck于1926年拍摄了电影史上极其重要的影片《圣山》(Der Heilige Berg),这部电影中Dr.Fanck发掘了牛逼闪闪的Leni Riefenstahl,没错,她就是法西斯美学代言人,地表最强战力女导演,后来拍摄了《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这部电影的摄影师Sepp Allgeier正是后来《意志的胜利》摄影,配置强大到令人发指。

Leni Riefenstahl,如果有“帝国视觉总监”的职位的话,那这个位子一定是她老人家的

德国山岳电影培养了不少专业人才,除上述牛人外,山岳电影摄影师Hans Ertl后来拍摄了《奥林匹亚》,二战爆发后成为隆美尔的摄影师,还随军拍摄了德军征服厄尔布鲁士的电影。他同时也是水下摄影机和滑雪摄影机的发明人。

Hans Ertl,尼玛就没见过不帅的纳粹

德国山岳电影表现出以下鲜明特征:

1.山是神圣的,是精神的象征。

2.登山是通过“自我挑战”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这种观念非常接近Julius Evola《山顶冥想:登山作为精神探秘的隐喻》(Meditations on the Peaks: Mountain Climbing as Metaphor for the Spiritual Quest)的主题

3.批判现代城市生活,用城市生活与更接近自然的传统生活进行对比。

4.对两性关系有悲剧性看法。简单地说,山岳电影最后一般会死一个,至少一个。

5.阳刚作为一种精神上的理想

6.条顿式的蛮勇,女人的行动力来自男性。,

7.赞颂“浪漫的孤独”,表现很多男人是之间的“袍泽式的自我牺牲”(Oh,汉语真的是被玩坏了,其实我想说comradeship,但同志这个词有歧义)

8.现实与幻想之间界限的模糊。拍摄手法接近纪录片风格,演员不用替身。尽管早期山岳电影演员和摄影师都是登山好手,但是可想而知他们还是要面对极大风险。看景不拍照,拍照不看景你懂的。其中部分角色在电影中扮演自己,例如飞行员Ernst Udet。Ernst Udet必须专门介绍一下,这位大哥是一战德军空中马戏团指挥官,是仅次于红男爵的二号空战王牌。战后由于不允许德国拥有空军,Udet成了世界顶级特级飞行员,在Riefenstahl的电影《Die weiße Hölle vom Piz Palue》、《Stürme über dem Montblanc》等影片中扮演自己。1939年受老战友戈大胖子邀请出任德国空军兵器生产总监,第三帝国空军一级上将。

9.浪漫的宿命论。

一战中的Udet将军,那时候还是中尉,帅

以上9个元素构成了Dr.Fanck无声山岳电影的核心,也同样都出现在《Nordwand》中,一个都没落下,没错,甚至Udet将军都出来了。

《无良杂种》中穿纳粹军服的法鲨,纳粹征兵海报既视感,帅

《无良杂种》里面昆汀也有一个对德国山岳片极佳的致敬。当法鲨饰演的英国军官被党卫军盘问的时候,他谎称自己来自贝希特斯加登并且参演过《圣山》为自己开脱,侥幸在第一回合较量中解释了奇怪的口音。这个段落虽然荒诞但却真实,因为圣山中滑雪段落的演员都是当地居民,而且演员表中都打出了名字。爱死昆汀这种精致的“低俗”了,不爱电影你都看不出这些点来。

2.《Nordwand》的山岳片传统

山岳电影在德国以外的地方并不出名,但在德国,《Nordwand》上映后马上就作为山岳电影的复兴被评论家和博学的影迷接受。电影制片人和导演也公开承认了这一点,导演Philipp Stöltzl在影片宣时说:这部电影就是受经典山岳电影启发。Stöltzl的作品非常有趣,他从90年代开始为德国乐队Rammstein导演MV。1998年,他在Rammstein《Stripped》MV中大量使用了《奥林匹亚》的剪辑镜头,当时就遭到“复兴法西斯美学”的批评,《Nordwand》同样被一些影迷批评是在复兴“被纳粹污染的类型片”。这点我倒是没什么可说的,因为我也这么认为,导演想表达啥我都懂,但是感情上就是觉得很法西斯美学(非贬义)。

强壮的T叔

Rammstein(德国战车)的另一个MV《Ohne dich》本身就是一个山岳电影,非常强烈推荐。关于Rmmstein我必须多说一句,这是我最爱的乐队之一,大多数非德国听众认为这个乐队是个极右乐队,因为战车的表演大多数时候确实充满冷峻的法西斯美学。主唱T叔原来是东德国家队游泳运动员,壮的像个熊,还特别喜欢露肉,给人的感觉那就是一个从党卫军征兵海报里走出来的人。战车演唱会还喜欢踢正步喊号子啥的,他们还喜欢放火(T叔可是有牌照的专业焰火师),这些元素都显得他们特别法西斯。但是如果你能听懂他们的歌词就会发现这个乐队其实是个左派乐队,歌词极其动人,动不动就引经据典的,还玩好多文字游戏和多重含义,其实人家在德国的第一个标签是NDH(Neue Deutsche Welle,德意志新浪潮),第三个标签才是金属。

其实Rammstein有一个逗比的灵魂

继续说电影,Stöltzl在《北壁》中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如何把这部电影同Dr.Fanck的山岳片区分开来。老山岳片的镜头语言魅力在于半纪实风格,后来这种风格美学被Riefenstahl极其成功地运用到了在《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中,成为法西斯镜头美学的代表。在30年代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山岳片的拍摄无疑会给演员和摄影师带来极大的风险。Stöltzl指出,Dr.Fanck的电影是“风格化的”,而他的电影则打破了30年代山岳片的纪实风格。《Nordwand》实景拍摄的部分不多,大部分镜头运用了CGI技术,正是这种拍摄手段打破了山岳片的镜头语言,比如说有些镜头明显出现在不可能落脚的地方,所以两者的镜头语言完全不同。但是不得不说这部电影CGI技术运用的太成功了,普通观众其实是很难认识到这一点的。

现实中的艾格峰北壁,不用CGI简直不可想象

另外,电影拍出来怎么解读就由不得导演了。《Nordwand》毫无疑问充满了一种对30年代温情脉脉的怀旧,甚至有一种巴伐利亚(如果不是旧德国)的民族自豪感,而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这些在其他国家很正常的事情在德国就是政治不正确。在纪录片《The making of Nordwand》中,饰演报社主编的Ulrich Tukur激动的表达他对影片的看法:

这鞋太漂亮了!想要想要!

那些粗糙的衣服,自织的麻绳,简陋而原始的登山设备,闪着光的眼睛,晒成的棕色脸庞,剪短的发型,所有这些都让人想起从前的德国。总而言之,我真的很喜欢这一切,因为那时的登山是如此的简单,没有任何复杂的技术和装备,相反,它纯粹基于肌肉的力量和人的决心,凭借近乎愚蠢和疯狂的勇气人类居然能爬上艾格这样的高山。正是对荣誉的渴望,对未知的渴望,登山家们冒着死亡的危险开始了这场疯狂的冒险。

Not text,but texture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对Ulrich Tukur这番话深有同感。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有魅力的一个点就是道具非常讲究,就像纳博科夫说的“Not text,but texture”。每次看这个片我都鸡冻得不行不行的,甚至开始收藏老的岩钉锁具冰镐一类的登山装备。这个电影确实触碰了德国人不愿提及的民族性中的北欧精神。但讽刺的是Tukur在影片中的角色恰恰是一个无耻利用这种精神通过别人的冒险来达到自己往上爬目的的柏林报社编辑.

3.登山的动机——国家荣誉还是自我升华?

所有的电影都要有一个动机,哪怕是漫威那种就是为了特效而生的漫画改编科幻电影中所有的主角也都有一个动机。国产片经常被批评“不会讲故事”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主角动机模糊不清,这个主要责任在编剧,《攀登者》这个问题就没解决好,所以我总喜欢开“我们自己的山,自己要爬上去”开玩笑。在内核都不稳的情况下苛求导演讲故事是不现实的。动机的问题在电影开拍前就应该解决,所以大多数国产片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特种部队的人在喝着咖啡看着报纸,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然后拿起冲锋枪就去打击恐怖分子了,这样不被打死才怪呢。

漂亮的旅行日记

《Nordwand》第一个镜头一本旧皮革装订日记本,随后一只女性的手翻开日记本,本子周围的桌子上放着胶卷,表明这只手属于一个女性摄影师。日记本的封面(只有一两秒钟的镜头)上装饰着金属雪绒花,这是德国山地兵的象征。日记本内所有笔记都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详细记录了这本日记作者的登山探险经历。本子中间夹着黑白照片,一张照片上是电影的三名主角:Toni Kurtz,Andreas Hintersoisser和Luise Fellner,记录了三个人一起爬山的幸福时光。日记最后一页的内容停留在1936年。

我太喜欢这个登山日记了,一直想有一个类似的旅行日记,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写字实在是太难看了,或许我写德语还好看点。一个登山家的探险日记,在一个女摄影师的手里,这背后一定有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是悲剧性的。这个片头的两张照片实际上就给出了登山的动机,登山是为了自己,为了友情,为了爱情,别无其他。而这个动机也正是整个电影的戏剧冲突所在,Toni和Andi两个登山搭档的动机其实是不同的,Luise对登山的理解也和两人不同,但是当一切尘埃落定以后,Luise对山,对生命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

女主,美

接下来的镜头是在一个拥挤的电影院里。这是1936年,也就是日记终止的那年。电影院银幕上正在播放新闻,两名攀登艾格峰北壁的登山家失踪,而他们显然已经遇难。这段影片用了当年的新闻片,片中出现了飞行员Ernst Udet驾驶小型飞机贴着岩壁垂直飞行以寻找遇难的登山家,这是对30年代山岳片的完美致敬(这回能区别致敬和抄袭的区别了吧,抄袭就是抄袭,致敬就是致敬)。接下来的镜头是银幕闪烁灯光照射下的电影观众。第一排有一个穿纳粹制服的人,确定了故事发生在纳粹德国。然后女主人公Luise出场,就是日记本中照片上的姑娘,典型的南德长相,一个黑发、可爱,但并不漂亮的邻家女孩形象。

奥林匹亚剧照,仿佛用太阳点燃了火炬,美

这则新闻短片告诉观众,又有两个登山者在攀登艾格峰中遇难,而他们显然不是第一个遇难者。伯尔尼禁止所有瑞士人攀登艾格峰北壁(对,伯尔尼是瑞士首都,不是日内瓦)。新闻片的片尾提出了疑问“伯尔尼能阻止德国年轻人挑战艾格峰吗?“1936年柏林奥运会即将开幕,所以“我们必须征服阿尔卑斯最后的挑战。”这是一个德国电影院的德国新闻,显然,纳粹政府在号召德国的年轻人去迎接这个挑战,他们给出了德国人的登山的动机,那就是为了祖国,为柏林奥运会献礼。

贝希特斯加登,美

然后就是Luise和新闻编辑们开会,两个奥地利登山家已经决定去攀登北壁,德国人呢?谁能征服北壁是时下最大的新闻热点,编辑们知道在贝希特斯加登两个青年登山家Andi和Toni具备挑战北壁的能力。于是他们的童年的朋友Luise受命前往贝希特斯加登采访并推动她的朋友们去挑战北壁。

哥俩快乐的时光

然后就是可爱的贝希特斯加登美丽的山区风光,在Toni和Andi爬山的段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两个人的性格。Toni是两个人中比较冷静沉稳的那个,而Andi比较活泼,更大胆一些。当两个人爬到山顶,Toni专注的写那本片头出现的日记,而Andi则放松的躺在山顶,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手臂在刚才的攀登中鲜血淋漓,这两人真是完美的登山搭档。当他们回到城里后,遇见了好久不见的Luise。在这个段落中我们准确无误的知道Luise和Toni显然是有感情的。大家虽然是童年的伙伴,用北京话说就是“发小”,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隔阂,一些巴伐利亚乡村青年和大城市都市白领之间的隔阂,而我更愿意把它理解成巴伐利亚和普鲁士的隔阂,这个问题在后面再探讨。至此电影刚刚1/4,但是已经完全交代清楚了所有德国山岳电影的所有主要元素,剩下的,就是如何颠覆20年代山岳电影了。

Berg Heil

之后的剧情趋于平缓,Toni和Andi经过种种磨合终于达成了去攀登北壁的共识,Toni是为了Andi和Luise,换句话说是为了友谊和爱情,而Andi则更像是一个被鼓动的野心勃勃的登山家,他的攀登是为了柏林,用他的话说,北壁是他的“通往柏林之路”。但Andi的角色同样也是非常孩子气的,他渴望荣誉,但并不是一个市侩,或者一个纳粹党棍。

死亡

Luise的动机则比两个登山家复杂的多,她在性格上其实更接近Andi,更有进取心,想在柏林出人头地。她并非不明白登山的风险,但是还是想让她的恋人Toni去试试,Toni最后同意去挑战北壁当然有她的因素在这里。Luise邻家女孩形象无疑是一个纯洁的象征,而这个纯洁的巴伐利亚乡下女孩显然被柏林给污染了,变得不再像两名“大山之子”一样纯粹。Toni无疑是爱Luise的,两个人的关系也让Toni的登山动机不再纯粹,但是登山最终的悲剧性结局净化了两人的关系和Luise。电影最动人的时刻之一无疑是Toni在攀登前一夜找到Luise,把这本日记交给了她。电影的最后,Luise近距离目击Toni吊在北壁上冻死,这一幕非常有冲击力,但有一种德国式的克制,并不煽情,这时Luise穿着登山装,代表她的心灵回归大山。然后这本日记出现在了片头和片尾,在片尾我们可以看到这次攀登对Luise一生的改变。当然,这一切并不是导演的原创,而是来自德国山岳电影传统,完美的致敬。

Das Ewig-Weibliche Zieht uns hinan.永恒女性引导人类上升。当然这个女性指的是圣母玛利亚,但是即使做一个粗俗的理解也未尝不可,美女永远是男性上升的一个动机,所以一些人可以被称为“女神”,可惜“美女”、“女神””才女”这些词都被用烂了。

4.BergHeil? Sieg Heil?电影的纳粹元素和去纳粹化

理智上我非常清楚纳粹德国在影片中只是一个背景,和故事本身没什么关系,但感情上我又不断地想到纳粹德国。这种感觉和重看1920-30年代的老山岳电影非常相似。实际上早期的山岳电影是在纳粹上台前拍摄的,你可以说他非常德国,但不能说这些电影法西斯美学,法西斯还没上台,何谈法西斯美学呢?但当这种视觉风格被Riefenstahl发扬光大后,这个风格就难以和所谓法西斯美学脱钩了,这种风格的作品也就很难单独存在了

总是有理的墨索里尼说过“所谓法西斯,首先是一种美”。你说这胖子要是不去当什么总理,当个文化部长之类的多好。

登山家的身份:Toni和Andi开始是有正经职业的,对,他们是山地旅的士兵,也就是征服厄尔布鲁士的第一山地师前身。两个人第一次露面是在军营里扫厕所,长官对两个爱爬山的刺头并不满意。攀登北壁的行动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军队和国家的支持,俩人在被军士长大骂一顿后反倒因此丢了工作。奥地利登山家也同样是山地部队士兵,但他们得到了国家资助,但所谓资助也就是给报销车票和多买了点更好的绳子,跟举国体制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在登山家身份上,《Nordwand》完成了“去纳粹化”。当然电影的各个片段中出现了不少穿制服的人,但他们更多是作为背景存在的,和叙事没有太多关系,更多是为还原30年代德国城市风貌存在的。

鹰巢,没办法就是漂亮

贝希特斯加登:故事发生在贝希特斯加登,这是个距离奥地利萨尔茨堡的仅仅20公里的小城,人口8000,目前是旅游胜地。最有名的古迹是什么呢?呵呵就是元首的鹰巢。鹰巢是鲍曼献给元首50大寿的礼物,是一座山山顶别墅,在这里可以俯瞰阿尔卑斯群山。纳粹虽然腐败,但是这种马屁拍的真的很难让人反感,不知比搜出几卡车现金来高到哪里去了,您都当皇帝了,就别用金锄头了呗。为啥元首喜欢贝希特斯加登呢?因为他是一个奥地利人,而且就是萨尔茨堡人。我相信当元首在鹰巢中俯瞰阿尔卑斯山时,脑子里一定会响起那首脍炙人口的乡村民谣“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mountain mama”什么的。这点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纳粹,真没办法,写到这我激动的都要像奇爱博士一样Sieg heil了!

报社记者:报社记者是个有意思的角色,作为一个中国人,《Berlin Zeitung》没办法让我不联想到《人民日报》或者《环球时报》,但平心而论这样的人其实哪个时代都有,如果你把这个角色换成天天打左骂右的《明镜周刊》记者也是没什么大问题的。他让人讨厌的点并不是纳粹背景,而是他的市侩和登山家们的品格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这点与其说是对纳粹意识形态的批判还不如说是对城市化的批判。当然电影中有很多情节,比如富商和记者在优雅的酒店中喝香槟吃蛋糕,登山家们却在山上受冻,确实表达了某种批判,但是都是个人选择。这在哪个时代都是一样的。

奥地利和德国。巴伐利亚在德国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我老铁在德国呆了10多年,拿到了博士学位,从北德搬到慕尼黑就业,还是听不大懂巴伐利亚口音。巴伐利亚一样信天主教,而万恶的普鲁士是新教,虽然都属于基督教但互相不共戴天。在民族国家形成以前,宗教是比国籍重要的多的。巴伐利亚人和奥地利人比巴伐利亚人和北德人亲近的多,民族服装都一样,都穿裤皮短裤长袜子,都唱约德尔调(德国山歌,能轻松灭了忐忑的神曲),口音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历史上巴伐利亚并入德意志而不是奥地利也是个有趣的故事,所以他们对柏林并无好感。在电影后半部分的攀登中,“德奥联合登山队”在山上找到了遇难的德国登山家遗体,大家齐心协力将遗体挖了出来,做了简单的弥撒,然后将尸体从山上扔了下去,两天以后,他们也将面对死亡的命运,这段也非常感人但没有一丝煽情,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巴伐利亚和奥地利文化上的关联,柏林的普鲁士容克地主才是坏蛋。最后片尾的字幕说明,1938年德奥联合登山队终于沿着1936年Toni和Andi的路线在北壁首次登顶。登山家Anderl Heckmair, Ludwig Vörg, Heinrich Harrer和Fritz Kasparek分别来自德国和奥地利,但他们和1936年的攀登一样,两组人分别开始攀登,爬到一半开始组队的。纳粹把这次攀登作为德奥合并的象征,但我们都知道,这跟登山一点关系都没有。

尾声

电影的结尾处离北壁的悲剧已经过了一些年,这时的Luise生活在纽约,是一名摄影师,Luise的旁白告诉观众“一个人爱过就活过。”显然北壁对她的影响依然存在。Luise稍微苍老了一点,但没有特别老,所以可以推断时间是1940年代末,房间里摆着萨克斯唱片,这恰恰是纳粹不喜欢的“堕落的音乐”,这些镜头都在暗示Luise逃离了纳粹德国。山岳电影,女主角,摄影师,怎么都能让人想到Riefenstahl,作为电影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佬,她究其一生也没逃过纳粹的标签。

英雄在这样美的夜里走向死亡

2018年才开始爬山,特别后悔大学时候没加入山鹰社。开始爬山才喜欢跟山有关的一切,当然包括山岳电影。尽管这个山可能不是艾格北壁或者珠峰这样的挑战,但每个登山者都要面对什么时候放弃的问题。登山是通过自我挑战带来自我升华,于是很多人把自己推到了极限,而极限通向死亡。

正如电影中瑞士铁道员说的,Eiger,Ogre(吃人的怪物),这是个不祥的山,太多人在这座山上倒下。但相信所有死在山上的登山家都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岩钉承受不了三个人的重量,那就一刀砍断绳子,一句“再见吧朋友”都没有。死亡的宿命在山岳电影中不是悲剧,而是一种自我选择,正是选择成就了登山家自由的灵魂。

 5 ) 最酷的死法,是死在半空中

这是我见过最酷也最悲壮的死法,死在半空中。

图中悬挂在空中的人,名叫托尼(Toni Kurz),下方几米处就是救援队。然而这几米,成了跨不去的巨大沟壑。

作为极限登山爱好者,托尼死在山里,算是死得其所。他被绳索吊着的在风中摇晃的身影,仅仅是背后悲壮故事的缩影,也就是今天想分享的电影《北壁》。

为了嗜好去死,恐怕没多少人愿意。

但在极限运动群体中,这种人随处可见。他们不是活腻了,而是在极限中探索生命的意义。即便为此付出生命,也是死在生命本身手中。

尤其是极限登山,充满着随时丧生的刺激冒险。

我特别佩服登山者,因为我也有征服高山的欲望,然而败给了恐高症和怕冷。这种纯粹的勇敢,让我对影片中的这场攀登兴致大起。

艾格峰北壁,你可能不熟悉,它是阿尔卑斯山脉的一部分,气候多变,山势陡峭,常有落石和雪崩。

1938年之前,这里从未被征服。1936年柏林奥运会前夕,德国政府号召德国登山者去征服艾格峰北壁,为奥运献礼。作为第一个登顶的人,将被视为英雄。

在国家主义的鼓动下,这一场攀登引来各路好手,也受到了各方广泛关注,大家都期盼着第一位登顶者的诞生。

托尼安迪(Andreas Hinterstoisser)作为登山狂热爱好者,自然将登顶北壁视为极高的荣耀。

他们训练有素,默契十足,经验丰富,性格迥异恰也互补。

一开始,托尼和安迪对于是否真的要登北壁还产生了争执。一向自信外放的安迪不懂托尼的顾虑,对他置气。

安迪:你还要当多久胆小鬼才敢尝试?我们会成为第一个登顶北壁的人。

托尼:那不是登山的目的。

安迪:那就是。那才是登山的目的,我要向世界证明我的能力,我是谁。

托尼:我没有必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事,我登山只为我自己。

当安迪决定独自攀登后,托尼为了伙伴的安危,最终跟着去了。

前半段的平稳,让各个风光镜头显得特别静谧。然而一进入登山情节,导演笔锋一转,用无数紧张和克制的镜头,将北壁高山仰止无情的一面陡然展现给观众。

这种节奏的变化,立马提升了身临其境之感,呼啸的暴风和奔腾的雪崩迎面袭来,打在安迪和托尼身上,也打在我的心上。

结果是遗憾的,但两人殊途同归的死亡背后,是对死亡截然不同的感受

安迪想要挑战死亡,所以他会在托尼规劝时说:你谨慎过头了,往上爬,那里是通向柏林的路。他会在二人只能活一个时,选择主动去死,他要见识一下死亡到底是什么

托尼对死亡有恐惧,所以他在2823米处时,劝说安迪留下绳索,以备在折返时有更多的选择。他会在安迪主动割断绳子保他性命时,难过到无以复加。他会在救援队来临时,努力地挣扎,最终却留下一句:我好冷

安迪向死而生,对自然、命运和死亡发起抗争,追逐生命的终极意义,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

托尼向死求生,在手脚冻裂、体力透支的情况下,挣扎着挣扎着。这是对生命的渴求,也是对死亡的不甘。

他们二人,代表着芸芸众生对死亡的态度,好奇又畏惧。相互拉锯之下,挑战、勇敢、牺牲、不屈,最原始最纯粹的人性被皑皑白雪反射,照亮了整个人类历史

再来看一眼这孤绝的死亡,这是勇敢者最悲壮的交响乐。

我的公众号:利物浦西

一起拯救好电影

 6 ) 真实救援比电影更悲壮。。

阿尔卑斯山著名的艾格峰北壁登山史上最惨烈的一次攀登。当时的真实照片,年轻的Toni Kurz僵硬的身体无助地悬挂在离救援队伍几米高的空中,喊出人生最后一句:“我不行了~”,随后死去。

电影和真实故事还是有所差距,真实的救援比电影中更要复杂,悲壮。 Toni Kurz 在眼睁睁看着2名同伴坠落,上面的同伴生死不明,救援因天黑天气恶劣被迫撤离后,独自在暴风雪中被悬挂在北壁整整一夜。第二天居然奇迹般的醒来过来,但是一只胳膊已经冻僵,无法活动。 救援队在下方无法够到他,只好喊话,让他想办法凑绳子放下来再带绳子上去。他被迫割断下方的绳索,再努力爬上十几米高,到达生死不明的同伴处,再割断他们之间的绳子,再拆开绳子,分成小股,连接起来才能达到足够的长度。而当他爬到同伴处时候,发现同伴早已因绳索勒紧窒息而死了。 就是这样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Toni花了整整5个小时,用仅剩下的一只手完成了。当救援接到垂下来的绳索,接上粗绳索的时候,才发现携带绳索长度不够,只好又接了一根。绳索接好后,再让Toni拉上去栓好,再自己慢慢爬下来。 这几乎又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Toni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滑落到离救援队伍头顶只有几米的高度,在这里,他遇到了两根绳子的绳结,绳结却无法通过他的下降器。他绝望地努力挣扎了几分钟后,喊出人生最后一句话,彻底放弃了。

 7 ) 妆彩涂抹出人性伟大

真相值几多?
 
《北峰》是以德国登山史上一起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相比于纯杜撰的作品,看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电影,总有一番特殊的乐趣,不单单可以看到真实事件的大致轮廓,还可以看到创作者如何透过“改编”置入各种戏剧元素和价值观。毕竟在真相的对比之下,创作者的所作所为以及背后的意图,便不那么模糊难测。
 
《北峰》的故事原型是阿尔卑斯山登山史上最著名的一起悲剧,事件发生在1936年德国奥运举办前夕,当时的德国政府为了替奥运制造声势,号召国内登山好手征服阿尔卑斯山最为险峻的艾格峰北坡。艾格峰北坡不仅气候不稳定、时有落石,部分垂直落差更达到1830米,此前尚未有人成功由此登顶,却已经发生过几次登山者遇难的事件。当时四名登山家在号召之下出发登顶,结果因为天气恶劣而发生山难,其中两人坠崖,一名遭绳索勒毙,剩下的一名独自苦撑等待救援。然而因为天气实在太过恶劣,救援队伍不得不撤回,等待天亮雪霁。
  
这名幸存的登山家叫做东尼,他在暴雪中悬挂山崖一整个晚上后,奇迹般的活下来,但一只手臂已然完全冻僵坏死。由于东尼所在的位置太高太险,救援队无法登上救他,而他手边的绳子又不够长,无法供他垂降下来。救援队只好要求他将绳子分股解开、捆绑延伸坠下、绑上绳子再拉上去。于是在体力透支且只剩单手可用的情况下,东尼向上攀爬十几米、割断他与死去同伴之间的绳索、用一只手和牙齿将绳索分股打结,耗费了5个小时,才拉上救援队的绳子。可悲的是,当东尼沿着绳索缓缓垂降到救援队头上几米的地方时,却被两条绳子之间的绳结卡住,他艰难地挣扎几分钟,最后留下“我不行了”这句临终遗言。
 
这么一件悲惨的事件,本身便具有极大的戏剧性,但是要将之搬上电影荧幕,还是略显单薄,毕竟4位男性置身冰天雪地、一片苍凉的悬崖峭壁之上,虽然有其惊险之处,但剧情长度和色调调性,都不足以撑起一部吸引广大观众进入戏院的动人作品。于是,为作品加入各种人性元素平衡其中的清冷调性,便成为不得不为的举措。总的说,《北峰》是一部拍得很不错的作品,将艾格峰北坡的险峻、暴风雪的严酷呈现得淋漓尽致,里头也从人道主义的视角批判国家主义和德国纳粹的丑陋、从女权伸张的角度反衬人性的迷失及最终的觉醒。只不过,这作品将思想高度拔得如此之高,不免让人有点背脊发凉。
 
■正义的开场
在《北峰》这部电影中,将东尼和安迪设定为两个一起长大的人,两人不仅是登山的好伙伴,著名的登山家,还同时在一个军营服役。他们两人青梅竹马的好友露易莎当时在柏林的报社工作,特意回来说服他们响应国家的号召。刚开始,安迪基于对登山的热爱意欲参加,东尼因为顾虑安全性、也因为不愿意为纳粹出头而断然拒绝。最后东尼为了好友安迪的安全放弃坚持,不过两人都同意不为国家出头,于是直接从军中退役,以个人名义私下自行参加。
 
在影片一开头,好友露易莎所工作的柏林报社里头,那些纳粹上司们都露着典型的丑陋嘴脸,瞧不起非雅利安人和女性,摆明了只要和德国纳粹沾边的,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阶级的人一定都是邪恶的。由于影片的政治立场鲜明,在讲述东尼和安迪的事迹时要捎带批判德国纳粹,因此两位主角注定要拥有高超的道德与正义感,还注定要严重唾弃纳粹德国、与之站在对立面,结果只好出现两人并非响应号召、而是主动退役去登山的夸张剧情。
 
■丑陋的国家主义
当东尼、安迪及其他登山者开始攀爬艾登峰时,一群衣着光鲜的记者、旅客也正在山腰上的四星级酒店参与这场盛宴。他们在温暖的大厅里享用各种美食美酒,一边争论着那个国家的登山者将会拔得头筹、为国争光,尤其是德国队和奥地利队之间谁能胜出。毕竟德国纳粹正向奥地利伸出邪恶的手,要将其并入自己的国家版图之中,如果德国队率先登顶,便证明了雅利安血统的优越、证明奥地利应该归德国统治。
 
影片一直以登山和酒店这两条叙事线交错的方式进展。酒店这条故事线非常重要,首先是当中的暖色调和和缓节奏,非常好地平衡登山这条故事线的冷峻和紧张。其次便是大大地扩充剧情、延伸至登山者之外的其他人。再来就是当酒店里头的人们在舒适环境中张扬国家主义时,另一头的登山者却在残酷中展现伟大的人道主义,两者之间透过对比形成剧烈的反差效果。
 
■伟大的人道主义
东尼和安迪这组德国登山者趁着天没亮便率先出发,没想到代表奥地利的那两名登山者竟然紧随其后,还利用东尼和安迪布好的登山钉和绳索进行攀爬、越过最为艰难的一段崖缝。两队的竞争原本非常激烈,奥地利队却因为一名成员严重负伤,彻底改变竞争局势。此刻,安迪坚持要继续向前,东尼却坚持要和奥地利队一起撤退,因为他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东尼和安迪的帮忙,奥地利队的这两名登山者肯定会双双丧命。比起人命,登顶获胜又算得了什么?安迪刚开始虽然迷失了自己,最后总算是醒悟过来,和东尼一起帮助受伤者往回撤退。在此同时,站在酒店的德国记者从望远镜看到这个景象,竟然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和不屑,责怪东尼和安迪弃国家荣誉于不顾。东尼和安迪身上所显露的人道主义光辉,更加衬托出德国纳粹们疯狂盲目、漠视人命的丑陋。
 
不过,在现实里,登山者本来就是四个人一组,东尼、安迪与另外二人是一个团队的,当一人严重受伤,其他三人自然必须往回撤、无法继续攀爬。当中又何来的人道主义?片中之所以会出现好人和好事,主要还是编导们虚构出来的,为的是强调德国纳粹和国家主义“必然的”的丑陋性。
 
■女权伸张与人性觉醒
影片中有一个重要的女性角色,就是东尼和安迪青梅竹马的好朋友露易莎。露易莎与东尼原本是一对情侣,但露易莎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离乡背井到柏林的报社工作。在当时的社会里,女性要出头非常难,因此当她得知国家想动员自己的好朋友东尼和安迪参加登山,她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即使在东尼提到攀登艾格峰有生命危险时,她仍自私地劝服两人参加,一心只想着借此晋升摄影记者的行列。后来露易莎虽然没能说服东尼,但她的上司还是带着她一同去山腰上的酒店为其他登山者拍照报道。当然,上司此举完全是基于个人的邪念、对露易莎的非分之想,毕竟是德国纳粹嘛。
 
露易莎在酒店里面对觥筹交错的华丽生活,以及上司有意无意的奉承与暗示,心中更不免感到轻飘飘、乐淘淘、有所动摇,身为一个新时代女性,很难不向往金钱与权力,在这过程中,以自己为代价自然是在所难免的。幸好,当东尼和安迪遇险的消息传来、上司却露出不屑的冷漠态度时,露易莎终于幡然醒悟,知道生命中最重要的还是爱与人性。于是她在暴风雪中独自跋涉到隧道洞口呼喊两人,还苦苦祈求他人出发去救助。酒店里的其他登山者原本不愿出头,毕竟没有必要冒死去救助德国纳粹的同路人,但是当他们听说东尼是露易莎的爱人时,立马就起身出发。在爱情的面前,狭隘的国家主义怎么可能战胜道德和良知?再说,除了德国纳粹之外,这世间再无坏人!最后救援队虽然没能救下东尼,但露易莎在此之间充分展现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
 
影片中为什么要安插露易莎这个角色,应是不言而喻的。一个电影作品里头如果全都是男性,注定是晦暗沉闷的,而动人的爱情不仅能为影片增添柔性色彩,更是吸引观众进入戏院的重要元素。如果《泰坦尼克号》没有杰克与萝丝,可还能成为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之一?至于当中的女权云云,与其说是要增加影片的深度,不如说唯有如此才能合理地将东尼的爱人带到登山之处、带进影片故事。毕竟东尼和安迪两个都因为贫穷只能骑单车去艾格峰,哪有余力和闲钱带女人去呢。而且当露易莎这个角色在虚荣与人性之间转变,也能更清楚地将呈现人道主义终将战胜国家主义此一事实。
 
■德国每年都必须出品一定数量的反战、反纳粹电影,但是因为事先便对影片立场、人物态度有硬性规定,创作者在这类作品上越来越难让人觉得“诚恳”或“真心实意”,更多是趋向形式主义,生硬地在灰色的世界里切出鲜明的黑与白。就立意来说,《北峰》绝对是一部立意端正、意识形态正确的作品,只是其中所强加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免让人因为过于刻意的宣传操作而感到厌烦。一群登山者在山里遭遇险阻、挣扎求生却不幸丧命,即使他们是因为响应国家号召而登山、曾经为国家荣誉而游移于前进和后退,又有何错误之处,有何必要将其美化以符合现在的意识形态?如果说极权主义下的思想控制和洗脑宣传极为可恶,当代这种剥夺思想空间的“正确”媒体操作,究竟又有多少分别。

 8 ) 意志和良心

喜歡看登山的影片,喜歡看人家冒險,其實因為我畏懼山脈,這很諷刺。只有在電影中幻想山的偉大和雄壯,也只有在這類影片中旁觀別人的勇氣和膽量。在惡劣的環境中,更容易看見人類的意志和殘忍,所有登山者原本想要得到的或許只是超越自我,證明存在的意義。但在此過程中,也窺見人性的光輝。 很少影片像《北壁》這樣讓我心驚膽顫,又欲罷不能。菲利普·斯托茨對整個影片的手法實在是樸實、內斂的:一方面描寫兩位登山者的冒險精神,當然,到後來更為了競爭對手而放棄登頂,最後至全部罹難。這無疑是謳歌一種普世價值,人之為人的精神力量;另一方面,寫那些主流社會的冷漠和不仁。對比強烈的兩條陳述線,暴風雪中命懸一線的那方,總是更牽動人的心魄。尤其當安迪割斷了自己的生路,而試圖保全兄弟性命的那幕,看得人淚流滿面。還有托尼的死,更使人身臨其境一樣,體會到極度的絕望和無助。 鏡頭敘事多次用遠景去拍攝登山者的孤獨,特別是托尼一個人被困在峭壁上,以及最後的營救失敗,被吊在空中。這兩組鏡頭猶如雕塑一樣,去表現人在大自然中的渺小,還有,人的偉大,這種矛盾的陳述,便是一種悲壯。德國人的冷靜和激情在整部影片中不斷起伏著,這就是它的衝擊力。

 短评

女主角太不招人待见了。

2分钟前
  • walkerace
  • 还行

德国人不畏冰雪。

3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以国家和荣誉为由,以新闻热点为由被绑架的运动员都是类似的,连那句“祝所有人平安归来”都是惊人的雷同。我看过满月夜晚的雪山,也在后半夜登过山,看到电影最后岩壁上的夜晚更加感同身受,真正寒毛直竖,后背发凉,是彻底的恐惧。

7分钟前
  • 熊阿姨
  • 推荐

登山者的道德与宿命,山无所谓什么征服与被征服,它一直都在那儿...

12分钟前
  • 都德大白
  • 力荐

論留後路的重要性。。。。。。

17分钟前
  • sarah🇺🇦
  • 推荐

“打从六岁起,我就老盯着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看,央求父亲带我到那儿去。”终于,有一天葛瑞格得偿所愿。“我走到喘不过气,一路呕吐着爬上山。我恨死了当时的感觉,但当我在晨曦中站上山顶,俯视着脚下广袤的非洲平原时,我知道自己注定会爱上登山。”

18分钟前
  • 囍弗斯
  • 推荐

「我不想回到柏林,那里有太多像您一样的人」——德国人拍的登山片都这么深刻……

20分钟前
  • 虚弱橙
  • 推荐

1.我终究觉得人性在面对最恶劣的大自然时,应该懂得取舍。至于爱情,你随意泛滥,开心就好;2.最后的悬吊段落有点作,结果却又让人唏嘘不已,人与希望,往往这副模样。

2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精彩的镜头运用。看过最好的登山和极限运动电影。道德和荣誉,生和死的距离如此近。

28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这是献给二战德军山地猎兵的电影。来点政治不正确的便是,几年后在纳尔维克、克里特岛、高加索和巴尔干等地,他们的英勇遍地花开,从来没有给前进帽和制服上的火绒草丢脸。即便被夺去生命,他们也永不言败。

32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揪心的登山片。如果去年电影节看成这部片子就好了。人物性格塑造略入俗套,扣一星。

33分钟前
  • 浅显
  • 推荐

你害怕一件事,可还是要去做,那才是勇敢

37分钟前
  • 农夫渔夫
  • 力荐

不错!背后的阶级差异和政治背景值得深思。

42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看过的最好的登山片,生死关头,一切都抛开,只有求生的本能,冰雪无情,意志也解决不了问题。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太脆弱了,看得时候忐忑不安,唯有恐惧,此刻阿尔卑斯山已经不能用诗意的句子来形容它,尽管还是很美,当Toni最后说“I'm so cold”时,悬挂在空中,深深的震撼了我。

47分钟前
  • 八月
  • 力荐

这是一部根据发生在1936年4名登山青年攀登阿尔卑斯山北壁最后不幸身亡的真实故事改编的片子。片子情节紧凑,镜头感足、场景壮观。身临其境地感受一次人与大自然的搏斗,看着人类一步一步被大自然吞噬,实觉惨烈。最后那幕Toni拼尽全身力气自救,半挂空中说出生命最后一句“我太冷了”,触动内心.

51分钟前
  • august
  • 推荐

真是矫枉过正

53分钟前
  • 有寂
  • 较差

有句台词说对了,这俩家伙不关心政治,用国家激励他们没用,所以这故事其实和国家主义没什么关系.有俗套的情节(三角恋)和脸谱化的人物,但还是拍得很好看的.

58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1. 让人切身体会到什么叫绝望;2. 永远不要为所谓国家主义做任何的事,因为“国家”中的好多人不会感激甚至同情你;3. 当觉得一件事不应该做时,就不要做;4. 关键时刻利己主义才是真正的利他主义;5. 愿他们的灵魂已安息。

1小时前
  • Soda兰
  • 力荐

两位奥地利攀登者实际上是他们的队友。感觉这样的背景设置又体现了德国人矫枉过正的战后原罪心理,什么事都要扯到纳粹头上来批判一下。本来就只是德奥四个登山爱好者结队攀艾格峰北壁不幸遇难的悲剧故事,偏要加进国家意识形态搅合一番。Anyway,不管历史还是影像中,Toni的顽强真令人由衷敬佩。

1小时前
  • Favillae
  • 推荐

没有思想。

1小时前
  • 枫桥夜泊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