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

剧情片美国1986

主演:汤姆·克鲁斯,凯莉·麦吉利斯,方·基默,安东尼·爱德华兹,汤姆·斯凯里特,迈克尔·艾恩塞德,约翰·斯托克韦尔,里克·罗索维奇,蒂姆·罗宾斯,小克拉伦斯·吉尔亚德,维普哈布莱,詹姆斯·托根,梅格·瑞恩,亚德里安·帕斯达,Barry Tubb

导演:托尼·斯科特

播放地址

 剧照

壮志凌云 剧照 NO.1壮志凌云 剧照 NO.2壮志凌云 剧照 NO.3壮志凌云 剧照 NO.4壮志凌云 剧照 NO.5壮志凌云 剧照 NO.6壮志凌云 剧照 NO.13壮志凌云 剧照 NO.14壮志凌云 剧照 NO.15壮志凌云 剧照 NO.16壮志凌云 剧照 NO.17壮志凌云 剧照 NO.18壮志凌云 剧照 NO.19壮志凌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5:12

详细剧情

“独行侠”皮特·米切尔(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 饰)的父亲是个战功显赫的老飞行员,他决心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英雄。终于机会来了,他与军官“笨鹅”尼克·布拉德肖(安东尼•爱德华兹 Anthony Edwards 饰)一起被派到了Top Gun训练基地接受最严格的飞行训练。可是,“独行侠”的训练并不像预想中顺利,他的成绩一直不令人满意,一起训练的”冰人”汤姆·卡赞斯基(方·基默 Val Kilmer 饰)也对他也颇有微词。与此同时,“独行侠”遇到了美丽的女教官查莉(凯莉•麦吉利斯 Kelly McGillis 饰),两人对彼此暗生情愫,这令本来有些心灰意冷的“独行侠”重拾信心。在毕业前的一次训练中,“独行侠”搭档“笨鹅”再次同驾一机,但由于马达发生故障,“独行侠”与“笨鹅”被迫跳海,结果“笨鹅”不幸身亡。这次事件给“独行侠”带来了沉重的打击,本来因学业不顺就郁郁寡欢的他更加消沉了,甚至想要彻底放弃成为飞行员的梦想。“独行侠”最终能否克服心障重回蓝天?

 长篇影评

 1 ) 所有为阿汤哥杀出重围而担忧的人,还该担心这个

没有看第一部,大概知道剧情。

观于加拿大

壮志凌云2,一部制作精良、情节跌宕的美利坚空军征兵大电影。从表面看Top Gun小队有男有女,黑白棕黄肤色,外加印第安原住民。当特写给到“组成多元”的小队成员的时候,第一排坐着Marverick已故好友Goose的儿子,主配;第二排坐着也许是Fanboy,好像是拉丁裔;第三排在浅焦几乎模糊不清的,就是我们亲爱的没有一句台词的亚裔飞行员。

我想提醒大家我是在做推测,因为电影机智地没有详细介绍小队人员的来历和他们的族裔。他们也没有展现这次对抗的敌人到底是谁(敌人都被面具遮得严严实实)。也许有朋友可以根据飞机型号推论出壮志凌云的假想敌是谁,至少是一个“有下着雪树林”的有核国家。对于下雪这一点我想说,人是不可能在极寒条件下步行跑得像阿汤哥那么快的。感谢《猎杀风河谷》的科普,人的肺早就充血爆裂了。除了《猎杀风河谷》,我大概知道这是假的因为我住在加拿大。 不过这部电影不关心这些细节。你要想清楚你看的电影是一部顶级制作的melodrama,夸张化的戏剧。像Marverick这种顽抗军律,拿公家财产冒险的,甭管你长得多帅,怎么能混得下去呢?于是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享受那一段致敬原版的沙滩足球蒙太奇,在摇滚、沙滩、阿汤哥的腹肌的加持下,感受电影带来的最原初的快感。当然空战的片段都极其具有冲击力,发动机和音爆的突出使得空战高度沉浸。 皆大欢喜的结局:阿汤哥抱得美人归,与已逝好友的儿子和解,圆满完成偷袭任务。这部电影提供了美利坚军旅生活的一种图像:反叛的个体、稍有余地的体制、美人、肌肉、摩托、飞机、阳光、沙滩、事业和个人双丰收。壮志凌云之所以可以成功,便是因为他并不纯粹是一部意识形态为大的电影,事实上,他甚至将意识形态搁置不谈。他本质是一部制作优良、情节跌宕的经典好莱坞故事片。 然则搁置意识形态,必将迎来更深重的问题:原来这些士兵仅仅为战而战,为了战争的刺激而参与战争吗?这是为什么壮志凌云不是一部战争片的原因:好的战争片,或者战争片本身,必然是反战的。然则壮志凌云展示出的是一种好战好斗的青春活力,一种盲目尊崇命令(不质疑目标而质疑方式),且获得回报的军士生活。绕开战争发起的理由不谈,绕开阿汤哥父亲留下的缝有民国/日本/美国国旗的夹克不谈,这必然是每一个在剧院里为阿汤哥杀出重围而欢呼的反战人士所必须警惕的。 最后,詹妮弗康纳利是不老是吧?

 2 ) 三十多年后的续作

一开场经典的旋律、场景和介绍,直接一波回忆杀。烂番茄的双高相比前作绝对是颠覆性的。

整体是非常成功的美式主旋律电影,完全超越了第一部

从沙滩排球变成沙滩橄榄球,再次在酒吧调侃教官,早已退役的F14再次升起战斗等等,全是致敬前作。同时,很多镜头都用了复古的暖色调,音乐也是,像酒吧里的大卫鲍伊的let’s dance 等等。

阿汤哥和詹妮弗·康纳利的对手戏,也类比了第一部他和第一部女主的爱情线。

方·基默的冰人的戏份虽不多,但已是最大的情怀致敬了,要说遗憾,有“美国甜心”之称的梅格·瑞恩没能客串算是遗憾。

任务设定挺有意思,最后闯到敌军军营里,有碟中谍那味了。

总结,非常成功的一部主旋律的情怀美国片,有久违的复古感觉。

 3 ) 《壮志凌云2》影评!阿汤哥再次挑战不可能的任务!

YO,5月13号我参加了《壮志凌云2:独行侠》的首映礼,提前看完这部和许许多多的电影一样,几经延期的作品。

今天这期就来点评下老当益壮的阿汤哥今年唯一的大银幕电影《壮志凌云2:独行侠》,接下来会涉及到预告范围的剧透,不影响正片观看。

先说个题外话,我并没有很小时候就看过1986年的第一部《壮志凌云》,也不是因为这《壮志凌云》认识到阿汤哥,我当然是因为《碟中谍》系列才注意到阿汤哥,然后反过来去了解到《壮志凌云》是阿汤哥的成名作,当时靓汤年轻到隔着屏幕都能捏出水。

等到我真的有机会去看《壮志凌云》时,我记得已经是2013年去上海电影节时,有朋友送的一张3D IMAX《壮志凌云》修复版,在大银幕下看完了这部电影。

当时最有印象当然是靓汤稚嫩且亢奋的脸蛋,还有那经典的《Take My Breath Away》,相信不少没看过电影的人也会知道这首主题曲吧,除此之外...emmm,或许因为年代比较古早,虽然知道是当时动用了昂贵的真战机拍摄,但也没有太特别的印象,剧情其实个人觉得,就是一部好莱坞调配得恰到好处鸡尾酒式的春青热血励志主旋律。

为何聊这些,因为作为续集的《壮志凌云2》,不管在剧情和角色关系上,前作和续作两部电影的情怀情感联结性都较为紧密,所以续集对每个人观影的感受也会各有不同,之后点评优缺点会聊到。

目前《壮志凌云2》还没全面上映,就已经获得普遍一边倒的好评,除了阿汤哥玩命外,当然就像我前面聊到的,应该有不少影迷,童年影视经典之一就是《壮志凌云》,带着独特回忆去看续作,自然会给予《壮志凌云2》更多更多的好感度。

因此这里有必要大致粗略介绍下第一部的内容,免得接下来的点评会让人有些看得云里雾里。

阿汤哥饰演的彼得·米切尔,外号独行侠,为了让大家好理解之后就直接念阿汤哥了。

在第一部《壮志凌云》开头阿汤哥成功拦截了敌机,并护送出现状况的友机成功降落在航母上,之后阿汤哥和同机队友“野鹅”两人因为临危不乱的实战经验。被推荐去了TOP GUN培训学校深造学习。

那里号称是训练出美军顶级飞行员的地方。

顺便说一下,TOP GUN这学校是隶属海军而非空军。

在队伍中阿汤哥有着同样优异成绩的对手,绰号“冰人”,两人的成绩总是不相上下。两人是TOP GUN奖杯第一名直接竞争者。

在那里阿汤哥表现出了飞行惊人的天赋,在某次训练中阿汤哥还击败了教练,但是是以“违规”的越线飞行操作完成的,造成的风险是可能训练会酿成惨剧收场。

这也侧面彰显出阿汤哥爱出风头和较为冲动鲁莽的性格,年轻人总喜欢表现自己。

“代价”很快降临,在一次演习训练中,阿汤哥和冰人继续竞争打落敌方战机,急于表现的阿汤哥在混乱中进了喷射机的乱流,导致自身战机引擎失效坠落,在弹射中阿汤哥和野鹅顺利弹出,但野鹅却被机窗撞到头部不省人事,两人坠海后,野鹅不幸身亡。

军事听证会经过调查阿汤哥驾驶操作没有失误,而是战机本身存在一定缺陷,但阿汤哥却不认为自己完全无错,看着野鹅伤心的妻儿更是自责万分。

如同兄弟般挚友的离去让阿汤哥选择退学,在影片中阿汤哥相识的女友查理,劝导和用激将法让阿汤哥振作。

最终阿汤哥决定再次雄起,正好这时有一项军事援救任务,真枪实弹上阵,冰人是主力,阿汤哥做后援。

在和对方战机纠缠过程中,冰人和阿汤哥完美配合,赢得了胜利。

阿汤哥也和冰人化解了此前的一些不愉快,成为了挚友。

《壮志凌云2:独行侠》在故事时间背景上,和现实时间流逝做了一个巧妙的对接,影片中阿汤哥已人到中年,时间线也放在了当下。

36年过去,阿汤哥刻意去无视和拒绝职业升迁的机会,自己才做到上校,干着基层工作,在研究着一些战机的试飞任务。

但这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阿汤哥年龄问题和依然冲动执着的性格,给他热爱的飞行带来不小麻烦。

就在这时来了转机,在第一部和阿汤哥同样是上尉的“冰人”,36年间一路高升,都坐到了上将的位置,隶属太平洋海军司令官,就在阿汤哥遇到麻烦时,冰人力推让阿汤哥被调回到TOP GUN去做教官。

阿汤哥这次的任务,是要在精英团队里再挑选出更精英的四组飞行员,去完成一项反恐任务。

而经过阿汤哥的分析,这几乎就是一项有去无回的敢死队任务,为了保全队员能完成任务还能安全返航,阿汤哥拟定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作战计划,由此展开了一系列艰难的训练。

期间让阿汤哥左右为难的,是在训练队伍中,居然有第一部曾经逝去好友“野鹅”的儿子布拉德利,绰号“公鸡”。

这让阿汤哥原本没放下的愧疚和无法弥补的创伤,再次涌入心头,而公鸡也对阿汤哥有不小的看法,两人成为影片最重要的情感纽带。

最后阿汤哥是否能放下过去,残酷现实军事行动的生死无常,那贯穿全片的惊险任务他们是否能顺利完成,许多未知和冒险,在等着阿汤哥带领的队伍穿越生死线。

《壮志凌云2》随着优美复古的音乐,大银幕出现派拉蒙片方logo,再到主创名字,再到黑底白字介绍大致故事背景。

续作的开场就宣告了和前作同样调配的基因,这很像1982年《银翼杀手》之后35年续作《银翼杀手2049》同样基调的开场。

但后者形似而神不似,《2049》赋予了银翼杀手系列全新的生命,《壮志凌云2》则走了送给前作情怀影迷一封久别重逢36年的情书,从内里剧本结构到剧情编织,处处都充满了自我致敬和情怀回忆杀。

这种情愫在时代和时间的发酵下,就像法国勃艮第的黑皮诺,需要细心巧思的照料,安插一处处让当年看第一部长大后影迷看爽,影片的色调,对白和音乐,每一环节都充满了和前作互动的记忆,而栽培这黑皮诺式续作的种植家,正是阿汤哥本人。

我这次观影经历很奇特,我是在不太记得前作的基础上去看《壮志凌云2》,因此在影片刚开始对角色关系,以及故事情节没太能进入,通俗来说就是稍微有点观影门槛,但好在随着影片的推进,对白的解释下,到了影片中段,则完全代入进了角色复杂的背景故事和情感里。

看完续作后我再重温1986年的《壮志凌云》时,续作不少细节的处理回想起来,才发现其实充满着丰富的回应。

(喜欢前作)那些影迷在大银幕看着阿汤哥跟着自己变老,变成中年,时间的力量拉近了角色和观众的距离,情感驱动力让阿汤哥个人魅力无限放大。

不过像我这样和前作没有太多共情和共鸣的普通观众,看的自然还是电影本身。

前面我有提到第一部因为当时电影工业的限制,造成我个人现在看的话,其实很容易能分辨出哪些是实拍,哪些只是坐在道具驾驶舱来取景。

不过敬业玩命的阿汤哥,也就是在拍《壮志凌云》那会,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令人瞠目结舌的挑战,他因为那时《壮志凌云》,拿到了职业飞行执照。

用阿汤哥的话来说,《壮志凌云》成就了他,续作一直在他脑海里回响几十年,但他从未心动过要拍续作,直到电影工业达到可以真机拍摄的程度,并且有一个可以支撑续作的故事。

相信大家最想期待的就是战机拍摄部分,这次不能只说诺兰是实拍狂魔,阿汤哥直接是实操狂魔,影片特效运用非常少,几乎角色坐在驾驶舱的戏份,都是实拍。

每个饰演飞行员的演员都经过3个月的飞行训练,其中还包括飞机出意外坠海的逃生演练,以及在航母起飞等戏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阿汤哥在航母起飞时在驾驶舱那冲击停顿力,还有高达5G、6G的重力负荷表情,脸部肌肉在G重力的承载下,都是真实细腻的,这些根本演不出来,而是人在G重力负荷下的生理反应。

也正因为如此,相比于前作小范围的驾驶舱取景,这次直接变成了半个POV广角范围的驾驶取景,能看到角色身体物理推力和外面景观是同步的,这让我联想到了《碟中谍6》阿汤哥开直升机那段。

不要小看驾驶舱实拍取景范围的变化,这和同样是实拍的战机画面剪辑叠加起来后,让真实临场感和刺激感都得到指数级增加,更何况这些都是IMAX摄影机拍摄,沉浸感更是加倍。

1986年的第一部,或许受限于当时拍摄条件和其他因素,空战飞行逻辑的镜头语言,看起来还是较为难懂和晦涩,再加上远距拍摄,有时候只看到两架相似飞机在周旋,非战机迷较难分辨机型。

但这些问题在续作可以说是质变的升级,电影工业技术的更新换代,CGI特效都已经可以以假乱真,那真实实拍技术更是能呈现更多丰富的视角,角色愿意亲自上阵实拍,《壮志凌云2》在空中战机飞行镜头语言的逻辑简洁明了,再加上剧情中他们要做的任务单一且贯穿始终,让观众更通俗易懂的理解他们在训练什么,遇到了怎样的危机。

这种训练的压力和难度通过影片不断积累和强化,到最后他们真正去执行任务时,起飞那一刻,观众就能和飞行员同样带着紧张和未知冲向云霄,做足了悬疑和刺激的张力。

这就要聊到这部电影的风格和调性,我觉得阿汤哥在拍了多年的碟中谍系列后,对他的影响那可谓是相当大,这里没有贬义的意思,单纯是一种陈述方式。

《壮志凌云2》除了和第一部联动自我致敬情怀外,其实影片的剧情调性和风格,还有特别是任务的模式处理上,都让我想到了碟中谍系列,特别是《碟中谍4》之后的电影。

比如挑战一项不可能的任务,阿汤哥作为全队leader,制定了一个周全缜密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本身依然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计划,挑战着飞行员的技术和体能上的极限,阿汤哥还要誓死确保他的飞行队友要安全返航。

此外影片设置的幽默桥段和元素,也和他最新的几部碟中谍类似,充满着紧张严肃时刻的调味剂,不多不少刚刚好。

接下来在尽量不剧透的情况下再来聊下剧情和人物,角色的情感积累,和前作有很大的纽带关系,所以建议看《壮志凌云2》之前,先去补课温习前作,会更快速代入。

阿汤哥经历过队友野鹅的离世,始终未能放下埋藏在心底那份愧疚和自责,而这些情感崩溃在见到公鸡(野鹅儿子)后,阿汤哥心里那道未愈合的伤口再次显形。

阿汤哥面临一场苏菲式的选择,是要把公鸡送去冒险完成任务成就公鸡自己,还是让他淘汰做后援打安全牌,让公鸡恨他一辈子。

影片真正的情感力量,也在于阿汤哥和公鸡之间几个回合的文戏转变,做得充实和丰富。

当然,影片真的完美无缺吗,也不至于,影片重点描述的是阿汤哥多年做飞行员心路历程的转变,化解的是内部矛盾和升华,对于反派的塑造影片几乎是忽略不计的。

这也是为了不想去对照现实中具体的国家和地区,重点放在如何隐蔽性的完成任务,反派都懒得去打造细化了。

还有就是阿汤哥的感情戏份,续作女主不再是查理,而是第一部提到的前海军上将的女儿潘妮。

而潘妮在影片的作用,emmm……我只能说单纯就是为了迎合第一部阿汤哥也有一位女性朋友的作用,仅此而已,潘妮在剧情推进上,我觉得比第一部的查理还要小一些,起码查理和阿汤哥船戏,还有一首经典的《Take My Breath Away》。

说更直接点,如果潘妮的戏份在影片中被拿掉,丝毫不会影响到这部电影剧情的发展,甚至连阿汤哥情感的转变和释怀都不会有影响,就是这么没有存在感。

总的来说,《壮志凌云2》和第一部一样,依靠了阿汤哥的魅力,独当一面,让影片增分不少。

《壮志凌云2》胜在了临场感爆棚的刺激过瘾的战机训练和任务,肾上腺素直线上升。视听语言再次挑战了电影工业天花板,打造了一部典型好莱坞模式商业极致化的爽片,不管从剧情,角色塑造,还有观影效果上,都做到了不错的平衡。

但如果要纵向对比同样成功的碟中谍系列,影片还少了现实层面现今混乱局势的反思,以及反派丰富立体的塑造,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壮志凌云2》讲述的重点,所以也少了故事的厚重感。

不过这也很容易理解了,毕竟碟中谍更为虚构所以大胆,伊森特工面对更为复杂的局势和人际关系,影射出来的问题也更为值得玩味,还能偶尔讽刺下美国的官僚体系,显得也更为国际化了。

 4 ) 《Top Gun Maverick(壮志凌云2:独行侠)》Production notes创作手记(自翻)

阅前声明

-全文不涉及剧透可放心观看-

*原文来自日本院线发售的Top Gun Maverick 场刊,版权归出版方及电影版权方所有。翻译仅用于交流学习,禁止一切商用及转载。

*译者因是日语初学者,通篇直译,能力有限,为爱发电。因该访谈英翻日翻中,译者已尽自己所能贴近文章原意,不可避免有细节偏差及遗漏请一切以实际访谈为准。若有错误欢迎指正。

鸣谢阿染染和殇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提出修改意见,鸣谢歆歆的帮助、群友和weibo网友的加油鼓劲。没有你们的支持就不会有这篇译文,再次感谢。

(本来有很多图但是传图崩溃了几次我就全文重新编辑了几次现在也快崩溃了等阿北服务器好点我再来😭)

Production notes:

译者:mac

关于制作:

电影史上无前例的训练

2018年9月7日星期五,Tom Cruise 回到了33年前在1985年春天拍摄了《Top Gun》(1986)大部分镜头的军事基地Miramar[1]。为了准备拍摄美国海军的F/A-18大规模的飞行镜头,他在这里全面地接受了ASTC[2](航空生存培训课程)。这是他自己强烈认为的对于制作《Top Gun Maverick》来说(以下简称《TGM》)至关重要的训练。

当他接手了电影史上无前例的项目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了他和Maverick之间的相似之处。这两个人常常挑战自己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极限。以及,为了更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技术、为了探索这种可能性并扩大它的边界而不断打破规则。

“我一直在考虑《Top gun》的续篇。”Tom说,“在这几十年里人们一直期望着续篇,不管过了几十年。所以我最初在工作室里说的话就是‘如果要用这部电影让人感到愉悦享受的话,那我就全部用实景拍摄。我会驾驶那架F/A-18。所以我们不得不研发出了Camera Rig[3]

要研发这项技术需要花很长、很长时间。’所以我想和身为制作人的Jerry (Bruckheimer) 一起从事这项工作。没有他的话这部电影也绝不会立项。很多年前我就不断被问到‘不用CGI拍摄吗?’我总是回答‘不行,这不是「体验」。’发现正确的故事是必要的,所以合适的团队是必需的。即使这件事像用子弹命中子弹一样困难,但我是认真的。”

[1] MCAS Mirmar 位于加利福尼亚 圣地亚哥的海军航空基地。

[2] ASCT: Aviation Survival Training curriculum.

[3] Camera Rig:电影拍摄装备。*全文脚注为译者注非原文所有,参考自Wiki和相关网页。

传奇制作人的参与

Jerry Bruckheimer的参加是制作这部电影不可或缺的要素。Tom简明扼要的说:“(他是)传说中的制作人,是好莱坞最伟大的制作人之一。”他自己应该也明白这一点。同样是传说中的制作人,他已经去世的伙伴Don Simpson,也就是在《Top Gun》这部作品里,他发现并器重了当年年仅21岁有着上进心的那名演员。

“我们开始着手这部新作、致力于创作脚本的时候,看到Jerry忽然就像回到了1985年和他一起工作时的青葱岁月。那个时候我为了成为制作人,所有东西都想学到手。“Tom回复说。“所以每当我想参与一些事情,想参加一些会议的时候我就会拜托Don和Jerry,他们非常照顾我。众所周知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做。《Top Gun》对于我的事业来说,是向前迈进一步的阶段。我和Jerry一样,常常考虑要怎么创作出精彩的故事,想让世界也享受乐趣。这就是我们的目的。”

在前作《Top Gun》中,虽然Tom在F-14的驾驶舱里进行了拍摄,但是其他的演员们并没有像他一样顺利。“其他体验了真实飞行的演员们都吐了。”Bruckheimer说。“遗憾的是因为训练经验太少,他们的影像并不能被采用。没有人可以在空中忍耐这一切。Tom的飞行影像是唯一能够使用的。演员们在空中翻白眼的影像可是像山一样多呢。这次托Tom的福,《TGM》的出演者们全员在数月前就接受了训练,已经习惯了飞行和G-Force这些基础理论和操作。和前作不一样的是,演员们是在实际飞行中的F/A-18驾驶舱里表演和说词。”

多样的飞行员们

戏剧性的转变,不单只是飞行画面的高真实度。“在这部电影里围绕在Maverick身边的飞行员们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我想用更深刻的方式描绘他们。”剧本家兼制作人的Christopher McQuarrie这么说到。以《普通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1995)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他,2008年《行动目标刺杀希特勒 (Valkyrie)》和Cruise初次合作,在《侦探杰克 (Jack Reacher)》(2012)及2部《碟中谍 (Mission: Impossible)》(以下简称MI)中担任了剧本和导演,并且还将把控《MI》最新的两部作品。

“我在初期对Tom说,前作的《Top Gun》描写的不止是Maverick一个人的故事也不仅是Maverick和Goose的故事。《Top Gun》描写的是一种文化(culture)。”McQuarrie这么说道:“飞行员之间的文化还有他们互相之间抱有的竞争心,想把这些都采用进来。所以这次作品的描写更加丰富了。在更加鲜活的学院里。这些飞行员丰富的多样性,能够帮助理解如今的Maverick的作用。当然,这部电影经历了30年来到现在的舞台。我们并不想把这30年发生了什么直接拍摄出来,而是希望在看电影的同时,感受到那段历史被讲述了出来。”

在那条滑行跑道上的Tom、摩托车还有战斗机

《TGM》的导演,Joseph Kosinski(《创:战纪(Tron: Legacy)》(2010)、《遗落战境 (Oblivion)(2013)》、《勇往直前 (Only the Brave )(2017)》),直到现在仍然清晰的记得在爱荷华洲的马绍尔城(Marshall Town)的奥芬剧院(Orpheum Theatre)里第一次观看了《Top Gun》。当年刚满12岁的他认为Maverick是他迄今为止在屏幕上看到的最出色的角色。

在受到了最新式的机械装备齐聚一堂的冲击后,他在斯坦福大学学习了航空宇宙工学和机械工学后,转身来到了电影制作的世界。Kosinski最想拍摄的《TGM》第一个场景就是他把自己狂热的两者终极结合在一起的证明。那就是:用高速追踪摄像机拍摄穿着Maverick钟爱的皮夹克、戴着Aviator 太阳眼镜、骑着川崎摩托车的Tom cruise在跑道上与滑行的F/A-18并驾齐驱的画面,就像前作导演的固定场景那样,以夕阳作为背景拍摄了下来。

“《Top Gun》在某种意义上是幻想故事(Fantasy)。”谈到Kosinski喜欢的这个原创故事他这么说到:“太阳总是夕阳,沙滩上举行着排球比赛,投币式点唱机里塞着一大堆经典曲目。这真的棒极了(gorgeous)。Tony虽然制作着商业大片,但整部电影完全像艺术电影那样拍了出来。照明、渐变滤镜和构图。在这部电影(《TGM》)里,对应着Tony的电影风格,有许多向他致敬的瞬间。”在那条滑行跑道上,Tom、摩托车还有战斗机像梦一样,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天。

从巴黎启程

和许多美好事物一样,Kosinski的制作之旅也从巴黎启程。“Tom为了拍摄《碟中谍:全面瓦解(MI-Fallout)》(2018)飞去了巴黎。“在迷恋了这个世界30年后,他回想起参与续篇制作的那个瞬间。“向Tom介绍的时间是20分钟。我明白一定要有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打动人的故事,另一个是实景进行拍摄。前作里大家都记忆犹新的主题,还有适合本作的绝不会抛弃僚机(wingman)的信念。兄弟情,友情,忠诚心……wingman的概念必须要成为故事的核心。与此同时,我们也在讲述新的故事。Maverick 的故事还在继续,他现在的故事。他被Top gun召回是因为执行特殊任务需要他极其卓越的飞行技术。这项任务是极为少见的类型,需要极端的低空飞行,有着高风险和高难度的技术要求。Maverick是参加过这种任务唯一的现役飞行员。海军把他召回了Top gun,并不是让他驾驶飞机,而是让他向年轻的训练生们教授能让任务成功的方法。”

Maverick和Rooster对立的剧情

对于Kosinski来说,“前作《Top Gun》不仅有动作片元素(action)也充满了戏剧性(drama),我想继承这个想法。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部分是这部电影的情感支柱。好像很少有人知道,现在正从事着飞机测试工作的Maverick被Top Gun突然召回,和原创剧本里的登场人物相遇、再会,这样的想法我认为比较好。我想这是回归这个世界比较适合的方法。”

这个故事的中心是Maverick和年轻Top Gun飞行员之一: Bradley “Rooster” Bradshaw上尉 (由Miles Teller饰演)的对立。Maverick和Rooster有着很深的渊源,Rooster是Maverick牺牲的亲友,曾担任RIO[4](雷达拦截官)Nick “Goose” Bradshaw的儿子。两人从F-14 Tomcat里弹出时Goose遭遇意外不幸牺牲。前作里的这个画面,让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受到了冲击,以至于现在仍然有人向Cruise提及。

[4] RIO: Radar Intercept Officer,美国海军中,在双座战斗机上执行雷达和军备操作的机组成员。

Maverick与Penny重燃旧情

另一边,在地面上,Maverick和Penny Benjamin再次相遇。听到前作里有所提及的这位角色的名字,粉丝们一定能回想起来吧。这个角色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的Jennifer Connelly 为她注入了生命。既是单亲母亲又是飞行员俱乐部“The Hard Deck”的老板Penny是“聪明、独立、幸福的。”Connelly这样说到。“身为精英海员的她,虽然喜欢竞赛和海洋,但也在社区和家庭里寻找着慰藉。Penny和Maverick在年轻的时候曾经短时间恋爱过,也旧情复燃过几次。虽然总是友好地结束,但因为有了数次分手的经历,她决定不再卷入这段感情里。但是,我们第一次感觉到,他们终于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再次出现在彼此的人生里。”Connelly说。Bruckheimer关于两人的关系这么说道:“Jennifer和Tom的场景充满了诙谐和紧张感。相互独立的两个人再次相遇、相知。”

Maverick和Ice的关系性

“前作里,为了让Val饰演Iceman可是拼了老命。”Cruise回忆说。“当初,他(Val Kilmer)正在出演担任主角的电影,并不想参加。但因为他和Iceman非常合适,所以Tony(Top gun的导演)把他追了回来。”

Kilmer的犹豫是很坦诚的。“舞台剧也好、目前出演的两部电影也好我都只出演主角。”他说。“但是Tony非常热心,Simpson和Bruckheimer(Top gun的两位制作人)也非常亲切。Tony、Don(Simpson)和Jerry(Bruckheimer)和传闻一样,有趣活泼充满乐趣。”对Cruise来说,Kilmer说“Yes”的那一瞬间一直留在他心里。“还记得当Kilmer终于同意的时候,我和Tony、Don、 Jerry在工作室里和全员都击掌了。”他说。“这次的作品,我希望Val也能出演,他也是这么想的。他还在网上宣布‘我准备好出演《Top Gun》了! ’我希望这是一部让两个人关系发展下去的电影。再次和他一起工作,真的非常特别。只是和他坐在一起,我就满心欢喜。”

而且也很有趣——“拍摄差不多结束后,我们就会像孩子一样笑成一团。”Kilmer补充到。“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见面了,很惊喜忽然之间回到了从前。还有一点,或许正因为有了我们的角色彼此成为了朋友的这种幸福感,让我们也充满了能量。Tom能把人的这种感情引导出来。”虽然Maverick和Iceman的关系在《TGM》里非常重要,但是他和周围存在的主要角色的联系也很重要。“Maverick和Iceman,Maverick和Cyclone、Warlock,当然还有Penny,所有的这些人物关系组成了这个故事,这让我们在最后见到他时能感受到角色鲜活的人生。”McQuarrie这么说道。

Lady Gaga参与制作的OST

《TGM》在音乐方面也很独特。“原创电影的Original Sound Track(OST)有象征意义的。”Tom说。“在摸索本作音乐的时候,和Hans(Hans Zimmer)开始了合作。随后Harold Faltermeyer[5]也加入了进来。”我们知道一些曲子,也有一些曲子。但是探索音乐这件事……Jerry、McQ(Cruise对McQuarrie的爱称)、负责剪辑的Eddie(Hamilton)全员在英国办公的时候,奇迹的瞬间发生了:Hans对我们说‘来我的音乐室。’到了以后,‘我有Lady Gaga的音乐。’他说。随后他演奏了她的音乐,真的是非常美妙的瞬间。”既想表现出Maverick和Penny的罗曼史,也想表现出在空中飞翔的浪漫的制作组希望Lady Gaga为OST注入灵魂,他们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她和Blood Pop为这部电影写出的那首《Hold my hand》作为电影片尾曲播放的时候,响起的旋律贯穿了全片穿插在了故事里。“Gaga是天才。”Cruise说。“幸运的是,我们欣赏到了现场演奏。那个时候我们就知道(这首歌)将会装点我们的终幕。它赋予了画面,还有即将奏响的旋律以灵魂。这和我们当时所需要的东西完全一致。看电影时有着第一次听到一首歌‘就是它! ’的那种瞬间。这完全就是那些瞬间之一。”

[5] Harold Faltermeyer:德国作曲家,为前作《Top Gun》创作了OST。

给飞行和电影的情书

Cruise说驾驶飞机有一种“威严和美感”。“有利用天性的时候也有反过来的情况。”他说。“所以再次出演另一个时代的Maverick,我有着不错的经验。Maverick仍就是Maverick。就算现在也想以马赫2[6]的速度飞行。但是Maverick也获得了经验经历了时过变迁。失去亲友的压力和与之而来的责任感,他将如何背负这些呢?那场意外给他和Rooster的人生又造成了多少巨大的改变呢?Maverick一直把Rooster当作儿子一样爱着。这部电影有着对家族、友情还有牺牲的描写,也有赎罪和过错。”

这份感动,不仅存在于银幕中,还在《TGM》的制作者们一边延续着过去和未来一边在幕后继续开辟着电影制作新境地的旅程里。“我们完成的是迄今为止谁都没有见过的空中摄影场景。”Cruise说。“为了边在F/A-18上飞行边完成表演,演员们接受了训练,为此还请来了美国海军最顶尖的战斗机飞行员来协助拍摄传授经验。飞行员和演员们组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空中摄影场景的精妙之处。这是距今为止谁都没有完成过的。”

但Cruise感受到的不仅是骄傲。《TGM》不仅是一部电影,还是目的地之一。是他在这个业界从业40年间(Cruise的出道作品是1981年7月17日公映的《无尽的爱 (Endless Love)》)所学所得的集大成之作,以此为目标的故事。的确,这是给飞行的情书,也是给电影的情书。

“Tom是非常有经验的飞行员。这是我们合作其他电影时我意识到的。”McQuarrie说。他在《碟中谍 全面瓦解》的现场监控器里看到了主人公在新西兰山谷一边控制直升飞机旋转,一边从阿布扎比上空25000英尺(约7620m)、时速160英里(约257km)的飞机跳下。“这是在我和Tom所有合作的作品里,银幕上和摄像机后都有飞机登场的一部电影。他无论什么时候都对飞行这件事有着了不起的热爱和热情。实际上,我和Tom初次见面就是在放置着他那架漂亮的(在《TGM》里也登场了)P-51[7]的飞机仓库里。不仅想把Maverick对飞行的热情写在台词里,还想找到具有视觉效果的表现方法,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6] 马赫:马赫数是速度与音速的比值。后文提到的1947年10月14日,查克·叶格驾驶X-1试验飞机在加州南部上空脱离B-29母机,上升到一万二千米高空,并在此高度上达到每小时1078公里的速度,首次突破音障,超过了一马赫。(Wiki)

[7] P-51: P-51野马式战斗机(P-51 Mustang),是美国陆军航空军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Wiki)

Goose残留的身影

Maverick的孤独

《TGM》里见到的Maverick虽然还是我们记忆里的样子,但他同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作的最后,Val扮演的Iceman对Maverick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wingman。’”Cruise说,“我一直在说‘虽然他(Maverick)还是老样子但是他也从前作里学到了东西。在前作的最后,他能为他人着想,还更近一步了解了人性。’但是有时候,甚至连这部电影开头也是,他仍然有些莽撞……但这就是他!这就是Maverick。 ” Cruise笑着说。“没办法啊。这部电影里,他虽然还是一如既往,但他也有自己的人生。在这部电影的最初,他是孤独的。因为前作发生的事故。”所提到的在前作发生的事故指的是Rooster的父亲Goose在训练中意外身亡的事。

如父如子

“不得不提到的是,”Cruise对于饰演Rooster的演员Miles Teller演技这么评价道:“当看到他,我就明白了他将会如何演绎好这个角色。进组的时候,他蓄着胡须,穿着夏威夷衬衫,留着长发……我一直对他说‘你是Goose的儿子。是Anthony (Edwards)和Meg(Ryan)的儿子’。没想到正是如此。Maverick和Rooster的关系纤细的就像是用线穿过针孔那样小心翼翼。是基于感情的东西。看到他的演技,我就知道他就是Goose的儿子。”

Rooster的弱点

父亲的死也对Rooster的职业生涯产生了影响,在《TGM》的故事里也提到了这点。“Rooster和其他飞行员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他略微保守的飞行方式。只要考虑到他的父亲在F-14上发生的事故就能理解这点。”Kosinski说,“但是一点点的谨慎也会变成战斗时的弱点。为了存活下来有时攻击性也是必要的。Maverick让他明白的也是这点。”

但是考虑到两个人的关系,这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Maverick一直对Rooster说要相信自己的直觉。”Teller说,“要忘记教科书,认真感受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飞行员们在与自己和自控能力作斗争。尝试挑战、超越自己能力的极限。Rooster用父亲的死构成了过去的自己,而现在他尝试找到真正的自己。”

Teller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个角色,在拍摄前接受了7周的钢琴课程,在《TGM》里亲手弹奏、演唱了前作中父亲在酒吧唱过的歌《Great Balls of Fire》。

Goose的生命得以延续

“很明显,Maverick和Rooster的关系非常复杂。”McQuarrie说,“Rooster在前作里还只是个孩子,恐怕并不能理解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故。但他现在已长大成人,和父亲还有Maverick保持着未能解决的关系,我能理解这种关系在他心里一定非常复杂。”

“Goose的存在几乎渗透进了这部电影的每一幕里。”McQuarrie说,“他是前作里深受大家喜爱的角色,特别是对Maverick来说。正因如此有再次介绍Goose这名角色的必要。作为故事的灵魂介绍给大家。”“Talk to me, Goose.”至今为止仍然是最成功的台词。

据说这句台词在《TGM》里也差点被删掉。但也正是这句台词让我们切身感受到Goose的生命在《TGM》延续了下来。“在电影全篇里都能感受到Goose守护着Rooster和Maverick,期望着两人能够和好。要说为什么,因为从各个方面来看,他们都是没有家的两个人。在这部电影你会看到没有家的两个人如何找到了家。”

与Goose扮演者“的相遇

Tom Cruise和之后完美扮演了Goose的演员Anthony Edwards的初次相遇还是在1984年。当时在洛杉矶大热的漆弹游戏,成为了那个时期特定年龄层演员的娱乐活动之一。“当时去玩了漆弹游戏。”Cruise回忆说,“Anthony也在。他非常有魅力,具有领袖气质,有趣也有亲和力。那天夜里,我打电话给Jerry,我记得那天是星期天。‘Anthony Edwards应该出演,不管怎么样Anthony Edwards必须饰演Goose。’我是这么说的。当时已经很晚了,Jerry回答说‘我明白啦。’大概是这个意思,我说‘不不不,你不明白,他必须出演Goose,他就是Goose!’”

互相分享的台词

那是拍摄Cruise和Anthony在航母上边走边说出了电影史上被谈论最多的台词场景的日子。Cruise在摇摆不定的事上下定了决心。“‘I feel the need. The need for speed.’这句话实际上这是我的台词。”Cruise说,“但是Anthony无论如何都很出色。所以在准备的时候我对他说:‘把台词分开怎么样?你说前半句,我再说后半句?怎么分配比较好呢?’就这样我们重拍了好几次。最终想到把台词分开,一起说出那句话。”

听到这件事的你一定会想:演员们乐意共享台词是很常见的事吗?回答是不。特别是像这么棒的台词。“但是这是为了电影。”Cruise解释说。“任何事都必须为电影服务。对于电影来说,所有的宝石都应该以最完美的方式雕琢出来。我们想看的就是这样的电影。在看电影的时候,因为喜欢完全沉浸在那个世界或人物里,所以经常着眼于每一个侧重点。怎么做才好?怎么做才能更好?”这就是Cruise在40年职业生涯里恒定不变的哲学,这也影响到《TGM》中对Rooster的选角。Teller最终获得的Rooster的一角,是包括出演了Hangman的演员Glen Powell这样的好莱坞年轻演员也渴望得到的角色。

选择电影而不是角色

“Glen参加了Rooster一角的试镜,但并不太合适。在收到了出演Hangman一角的邀请时,他拒绝了。他是《Top Gun》的超级粉丝,据他说因为自己没有得到Rooster一角大受打击所以没有兴趣再参演了。”Cruise这么说道:“所以,‘我理解你的个人选择,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来参加制作会议,来看一看。’我对他说。之后我们在开空中摄影的制作会议时,他也坐在角落参加了。会议结束,我把他带到一旁后,他说‘我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Hangman这个角色。’于是我这么和他说‘你想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他回答‘像你那样的。’‘我明白了。那你认为我是怎么做到的?’我问他。‘诶,那是因为你选择了出色的角色。’我说‘不,并不是那样的,我选择了电影,然后创作出了里面的角色。’我说‘不,并不是那样的,我选择了电影,然后创作出了里面的角色。我会思考自己想做还是不想做这部电影。我不喜欢自己在没有充分探求过程的情况下就直接让电影上映。’无论如何,不管电影有没有上映首先要去探究(research)。我在制作电影之前,学习了摄影、导演、制作之类的每一个方面。我虽然没有上过电影学校,但是我知道电影是什么。为什么能顺利进行、为什么不顺利、我想要理解和这些有关系的因素。电影是共同制作的艺术。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了。’”

对于Cruise来说,传授多年学到的东西是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我对Glen这么说,‘涉及到什么人,想制作什么样的电影,理解这部电影是什么样的,对于电影来说这些都是必要的。思考自己是否要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们为你准备了合适的出色的角色,这是我们的工作。但是我并不是因为角色出色而选择了角色,而是因为想出演这部电影而选择了角色。’”

对于Powell来说,他绝不会忘记和Tom的这次对话。“《Top Gun》,其实就是我成为演员的理由。”他说。“第一次看《Top Gun》是在10岁的时候,是和父亲一起在VHS[8]看的。我想对于父亲和儿子来说,这部作品就像是‘通过礼仪[9]’一样的东西。父亲想早一点让儿子看到,我父亲也是一样的。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向父亲请求想参加演员相关的课程。所以知道要制作续篇的时候,我的语气完全像是自己已经出演这部电影一样。没有比它更能让我倾注热情的电影了,于是愿望实现了,真的非常棒。差一点就实现不了了。拥有和Tom一起创作Hangman这个角色的机会真是想都没有想到……”“《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10]》这部电影还记得吗?少年进入了一直沉迷的电影世界里,完全就像这部电影一样。”Powell说。

[8] VHS: Video Home System 家用录像系统。

[9] 通过礼仪:一个人从生命的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的过程。

[10] 幻影英雄(Last Action Hero):由施瓦辛格主演,讲述了作为忠实影迷的小男孩凭借一张特殊的电影票进入了他所迷恋的系列电影世界的奇幻冒险故事。

欢迎来到飞行学校

关于Callsign的各种

和Teller和Powell一同在《TGM》担任新时代一线的飞行员们的还有:Greg Tarzan Davis出演的“Coyote”、Jay Ellis出演的“Payback”、 Danny Ramirez出演的“Fanboy”、 Monica Barbaro 出演的“Phoenix”和Lewis Pullman饰演的“Bob”。

对于海军来说,callsign有着各种各样的来历。有根据名字里的文字也有亲身经历而来。“被叫做“Frogger[11]”的男飞行员的callsign据说来源于他横穿马路时被车碾过的经历。”担任《TGM》的海军航空技术顾问兼航空协调人的Brain “Fack ”Ferguson(音译)举例说。

Barbaro在解释她的callsgin“Phoenix”的由来的同时略微透露了自己的惊讶:尽管因为工作不得不和共演演员们彻夜外出,但隔天还是准时出现在了工作现场。“这个名字有着在灰烬里重生的意思。”她回忆说。饰演了她的WSO[12](Weapon system officer),被叫做“Bob” 的Pullman 解释说:“因为他是一个安静拘谨的人。但这名字最后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它的全称是”Big Old Balls的简称。很帅气吧。”

[11] Frogger有青蛙过河/过街的意思。

[12] WSO:武器系统操作官。“负责操作传感器、武器系统,以配合前座飞行员完成空战或对地攻击任务。WSO在美国海军/陆战队里属于“海军飞行官Naval flight officer”,因不同机型可能有不同具体名称。比如在F/A-18D/F上,这个角色叫WSO,但对于F-4和F-14,他们叫做“雷达拦截官RIO/radar intercept officer”(参考自知乎://www.zhihu.com/question/264274377/answer/280265502

女性飞行员

在前作里,驾驶舱里并没有出现女性的身影。“那是因为80年代中期还没有女性飞行员。”Kosinski说,“80年代后半开始到90年代前半发生了改变。这部电影表现出来的一件事就是我们全员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Top Gun》的时期,女性飞行员是禁止参与战斗的。”Barbaro补充说。“之后1993年美国国防军废除了战斗禁止这条规定,数年之后,女性飞行员也和其他的飞行员一样可以离开母舰飞向天空了。关于这件事,询问了飞行员:‘不去区分男性和女性比较好。比起‘女性飞行员’这个称呼就叫做‘飞行员’更好。’”

关于这件事,也有一些新闻进行了报道:“Monica Barbaro将作为女性飞行员出演。”话虽如此,但她就是一名飞行员,没有单独指出她是女性的必要。”Barbaro和电影里一同飞行的飞行员们一样,盼望着不需要人们再根据性别来划分工作的时代的来临。“从前作开始经历了30年到现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就是万幸的是海军航空的世界被改变了。因为有了这种变化,才能给予了有才能的演员们更大更多的机会。“Bruckheimer (制作人)说。

Top Gun的老将Ferguson上尉也同意Bruckheimer的看法。“25、30年前,我们看上去都一样。就像是被同一个机器制造出来的那样。但是现在的美国更加体现出了多样化。来自所有可以想象的阶层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多样性得到了增强。”

置身于巨大G(重力加速度)的演员们

关于这部电影的工作内容,年轻的演员们事先得到了忠告。“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对演员们很坦诚。”Kosinski说。“‘这并不是普通的表演。是要乘坐在时速600英里(约965km)的大黄蜂[13]里,会置身于巨大的重力加速度中。你们对这样的飞行有没有什么抵触情绪?’是这么对我们说的。”在这部作品里学习了实操和游泳的Greg Tarzan Davis(饰演“Coyote”)边回忆边笑着说。“知道这个的时候,‘真棒,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我当时是这么想的。”他说。

“但实际坐上飞机之后变成了‘啊啊,已经不想再做这种事了。’大家从‘太棒了,这不是刚好可以划掉一项死之前想做的事情清单嘛’变成了‘不,这根本不在我死前想做的清单里。搭乘军用战斗机什么的是不可能的。’。

”为了训练年轻演员们,让他们完成在《TGM》中必须达成的任务,Cruise想到了当时1982年出演的大热电影《熄灯号(Taps)》的经历。导演Harold Becker和制片人 Stanley R. Jaffe把Cruise和年轻的共演者Sean Penn、Timothy Hutton送去了新兵训练营,让他们沉浸在军队的世界里。Kosinski说:“在前作《Top gun》里,Tom只被放进了F-14的驾驶舱里。这次他让演员们有了比他当时更好的准备,希望以我们想要的形式成功拍摄。虽然现在的飞机搭载了更先进的技术,但是这部电影和前作同样,重点不在于机械而在于飞行员。所有都聚焦在坐在驾驶舱的男性或女性身上。这并不是一部战斗机的电影,而是一部战斗机飞行员的电影。”

所以《TGM》的新生们必须要在Cruise特别设计的战斗项目中进行升级。“在《熄灯号》里,Becker和Jaffe创造了为了使我们年轻演员成长、理解这部电影的环境。”Cruise说,“在《TGM》里,不用说这也同样重要。但还有一点,保证全员实际乘坐F/A-18不晕过去也是必须的。”

[13] 大黄蜂:Super Hornet,美军战斗机F/A-18E/F的爱称。

和海军的伙伴关系(partnership)

Cruise和Bruckheimer与担任美国太平洋舰队海军航空部队司令官Dewolff·H·Muller三世(音译)进行了会面并向他“推销”了关于电影的构想。“我们到了以后介绍了故事,‘我们要实景拍摄、招募演员并训练他们。必须得这样。’我是这么说的。”Cruise说。“接着我说,‘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也能理解。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只有这个办法了。’海军听了以后这么说道:‘我们可以做到。让我们带你们去天空吧。’就这样一步一步,得到了他们的信任。这就是伙伴关系。飞行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事,所以海军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存在。”

试拍

虽然Cruise、Kosinski和摄影导演Claudio Miranda为了在海军提供的驾驶舱里拍摄而研发了摄影装备,但在想事先拍摄电影里的空中镜头时却受到了某方面的压力。Cruise提出了反对。“‘你们不了解空中摄影镜头对吧。这样吧,先试拍,先试试看拍出来的效果。’我这么说。于是就和真正的Top gun飞行员一起拍摄了最初的,像电影里看到的那样低空飞行的镜头。那是一名被叫做‘Walleye’的出色的飞行员。从电影的角度来说,这次试拍为了获得大量必要的细节也同时会面临着巨大的出错的风险。”Cruise笑着说。“但是拍摄到的影像非常不错。我们把影像剪辑后给他们看,并指出有问题的地方。单单只让演员们乘坐F/A-18是不行的,这样的话是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的。除了他们会晕倒之外,机内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有摄像机、有照明还要有演技。构建让他们舒适地做所有事情的支持系统是必须的。要拍摄受到重力的影响和低空飞行、必须要用机体积累经验,蒙混过关是不行的。”

5个月严苛的飞行训练

Cruise制作了训练计划,写下了年轻演员们每天需要达成的每日目标。首先为了习惯飞行需要招募指导员,其次学习飞行方法,接着他构筑了为了耐受不断加大的重力这样的5个月严苛训练的支持体系。演员们会把每一天的状况详细记录,Cruise以此为根据调整各个项目,个体化定制。

“当我听说Tom Cruise亲自阅读我们每天记录的笔记时,‘Tom Cruise怎么可能会做那样的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吧。’我当时是这么想的。”Pullman(饰演“Bob”)笑着说。“但是,‘啊,他是真的在做这件事。’我意识到。他每天都会针对我的训练给予反馈。”

这个过程是很困难的,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每晚批阅所有的笔记,”Cruise说,“是因为我明白最终他们必须得坐上F/A-18。”

目标成为飞行员的年轻演员们,首先以单引擎的Cessna172Skyhawk[14]开始了训练。Ramirez(饰演“Fanboy”)回忆起拍摄这部电影最先需要完成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签署飞行同意书。“还是有些吓人的。”他笑着说,“因为我对飞行这件事还挺害怕的。但姑且还是签了同意书,但没想到最初的两星期结束时已经对下一次的飞行望眼欲穿了。”

接下来从Cessna换成了Extra EA-300[15]。“Extra EA-300有着更好的竞技能力,能让他们受到的G逐渐增大。”Cruise说。“其次还让另一架飞机在他们附近飞行,这是为了让他们因为有其他的战斗机在身边而感到安心。坐在驾驶舱里伴随着逐渐增大G其实比自己亲手操作更难熬。就好像坐在赛车的副驾驶座一样:在亲自驾驶的时候就算是一瞬间也知道转弯的时机。肌肉、呼吸等等,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在为转弯的瞬间,为受到G的瞬间作准备。演员们要在不是自己控制的情况下飞行,这非常疲劳也会失去方向感,特别是F/A-18发生了许多这样的事情。”

[14] Cessna172Skyhawk:塞斯纳172型天鹰,是单引擎四座位的小型飞机是最受欢迎的训练机(Wiki)。

[15] Extra Flugzeugbau EA-300:是一架具有极限竞技能力的双座特技单引擎飞机。

G-Force对人体的影响

G-Force是决定尽可能实际拍摄《TGM》的背景原因。它对人体的影响非常明显,伪装成像是在飞行是不可能的。但是追求本真这件事意味着Cruise和他的副飞行员们需要锻炼身体来耐受极度的压力。

“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受到的是1个G的重力。”Cruise解释道,“2G是体重的2倍,3G是体重3倍的重力。也就是说体重是200磅(约90kg)的人受到2G的话就会感受到400磅(约180kg)的重量。在这部电影里,演员们感受到的大约是7.5到8G。如果体重是200磅的话,受到的1600磅(约725kg)的重力会猛压身体,将大脑里的血液挤压出来。视线会变得模糊,血液全部汇入下肢。为了避免被称为‘G-LOC[16]’这样的情况发生训练是必要的。为了能够在保持G-Force的水平下进行飞行,增强耐受性是必要的。我想让观众们看到G的作用效果,想让他们得到体验。人为的让脸部作出那样扭曲的表情是做不到的。”

但是,即使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对于《TGM》的年轻演员们来说没有一秒是可以被替代的。“Tom为了我们制定了飞行计划。因为我们在认真努力的做这件事。”Miller说。“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我认为这也会变成原动力。我想如果有人告诉了Tom这是不可能的,知道了这是不能完成的事后,他的那个开关就会被打开了。”

[16]G-LOC: Loss Of Consciousness by G-force。

倒数第二个阶段

最后倒数第二个阶段的训练,新兵们换到了Aero L-39 Albatros[17]单引擎高等喷气式飞机上,用喷气机来习惯机动飞行的感觉。“因为他们每次乘坐F/A-18都要进行拍摄,所以习惯在各个阶段的喷气式飞机里拍摄是必要的。”Cruise解释说。“海军并不能总是为我们安排好所有的事,所以这并不仅仅是预算的问题。因为明白演员们在乘坐F/A-18时不得不进行拍摄,所以我告诉海军‘我会让我们的人准备好。’”当然准备的并不只意味着在飞机里不晕厥不吐出来这样的事,而是委托真正的海军飞行员在逐个做出惊人的机动飞行时完成表演。

[17] Aero L-39 Albatros:L-39信天翁,由捷克斯洛伐克研发生产的一款高机能喷气教练机。

实机搭乘F/A-18

实机搭乘F/A-18的最后一步是演员们所期望的一切:真正的海军飞行员们给予了能改变他们人生的飞行经验。“在那种型号的飞机上更能够传达出激烈的程度。”Barbaro说。(饰演Phoenix)“我们最初的飞行是没有摄像机的。了解BFM[18](基础战斗机操作)和低空飞行演习是什么样的,是为了在之后飞行结束时体验到身体应该作何反应。那时,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知道什么时候表演、说台词、切换摄像机的开关、检查妆容、调整小道具和与飞行员的必要沟通,切身感受到了训练对我们有了多大的帮助。”或者就像Pullman(饰演Bob)说的那样“很难用言语表达乘坐F/A-18飞行的感受,就像是坐在火箭上或者被绑在龙身上的感觉吧。 Top gun的飞行员们告诉我他们喜欢“身着飞机[19]”这种感觉。他们完全掌握着飞机的主导权是这个机器的主人,对它了然于心。身着飞机这件事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确保主导权的来源。”

“共享苦恼就能加强和角色之间的羁绊这种事是没有的哦。”Teller笑着说。“在自己不顺利的时候看到身边有遇到同样状况的人,我就能从中得到勇气比平时更加努力。这就像是一生只能和彼此说话一样,是一件特殊的事。”

[18] BFM:战斗机基本动作(Basic fighter maneuvers.)是战斗机在空战机动(ACM,也叫dogfight)中进行的战术动作,以获得对对手的位置优势。

[19] 原文为“飛行機を装着する“。请教了日本朋友说可能是把飞机类比成衣服,像穿衣服一样坐进飞机里并驾驶飞机,和飞机一体的感觉。关于“身着飞机”的补充:如下图所示,搭乘F/A-18E/F飞行员总共有11处与机体及弹射座位相连,与其说是“搭乘飞机”还不如说是“穿戴着飞机”。By 译者。

在最难又美丽的路线飞行

“他们完成的事情让我感到骄傲。”Cruise说。“他们飞行的时间有45分钟,但我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20分钟。虽然他们在其他电影里共演过但是制作这样的电影却是第一次。为了帮助他们理解必要的影像,他们需要看到剪辑的内容。空中没有导演,也没有人可以和他们说话。纸上写的台词、机上必须要做的事都非常多。需要和飞行员合作,需要理解照明,地形和镜头也要相符。“这个地形需要细心留意。Cruise和共演者们是在死亡谷(Death Valley)国家公园西端的大理石峡谷(Marble Canyon)和华盛顿州的喀斯喀特山脉,美国最难却又美丽的路线进行飞行。”

Cruise甚至还从美国第26任总统名字命名的西奥多·罗斯福号海军航空母舰[20]上离舰起飞了。“在罗斯福号航空母舰上的拍摄是距今为止最棒的也是最难的拍摄。”Kosinski说。“虽然工作环境很艰难但拍摄到的影像是最精彩的。我们把Tom搭乘的F/A-18从飞机弹射器里弹出,用摄像机把全过程拍摄了下来。他离陆了有4、5回吧。谁都没有在电影里做过这样的事。不仅仅是飞机弹射,还有着陆时被拦拦截索接住,所有电影里发生的我们都做到了,这是非常棒的经验。虽然对体力的高要求对于摄影团队来说很是辛苦,但他们本着拍到的影像绝对要让观众看到的决心坚持工作着。小小的一块地上放置着带有后燃器[21]的战斗机,从一边射出另一边就能捕捉到,完全就像是机械芭蕾一样。对那里正在发生的事情,我充满了敬畏。”

[20] 西奥多·罗斯福号航空母舰:USS Theodore Roosevelt CVN-71,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四号舰,起造于1981年,于1984年正式下水。(Wiki)

[21] 后燃器:afterburner,也称为加力燃烧室,是喷气发动机的附加装置之一,常见于军用飞机。原理是在发动机喷出的气流中注射入燃料。由于气流温度很高,燃料即时燃烧,膨涨而产生额外推力。(Wiki)

空中拍摄的方法论

既有着像芭蕾那样要求精细的作业也有着要求力量的操作。“探索视觉语言是必要的。”对于空中拍摄的总论Cruise这么说道:“需要理解驾驶舱内外的视觉语言,并把它传达给飞行员和演员们。因为传达如何拍摄各种各样的镜头是很具体的,所以我对演员们做出了‘先看这里,然后看向远方以便把画面切换到别的飞机上。向后回头看的时候尽量不要看太低的地方,要恰好看到这里。太阳在这个地点上方的时候,要看到有标志的地方。’像这样的指示。为此,他们必须得适应G。也有到最后也没有适应的演员,还会经常性呕吐。偶尔他们会说‘吐出来这件事真的很羞耻。’但我对他们说‘没有什么可羞耻的。’查克·叶格[22](1983年《太空先锋 (The Right Stuff)》,由Sam Shepard主演的突破音障传说中的飞行员。)在自己习惯为止的一个月内一直在呕吐。你们的影像我们都有好好拍到,谢谢你们。呕吐的痛苦我知道,也知道你们不想再吐。我们进行的机动飞行是比这个时代多数的飞行员们任务更重、更集中的ACM(空中战斗机动)。巨大的重力会不停歇的一个接一个袭来。这对身体来说是很残酷的。

[22] 查尔斯·艾伍德·“查克”·叶格(Charles Elwood "Chuck" Yeager,1923年2月13日-2020年12月7日),退役美国空军准将,持有王牌飞行员(Ace)称号的二战空战英雄,美国空军与NASA试飞员,第一个突破音障的人类(虽然纪录有点争议),被认为是20世纪人类航空史上最重要的传奇人物之一。(Wiki)

演员们自己主持飞行会议

作战指示(briefing,关于飞行的高级别讨论说明会议)是非常重要的,Cruise强调说。“飞行的作战指示会长达数个小时。会针对所有的机动飞行作出指示。”他说。“温度、位置、光线。讨论几点到达那里,在空中哪个位置就位比较好。乘坐飞机的时候,演员们必须要自己拍摄。不能发生像摄像机没有回转、妆容没有到位、台词没有说这些事,必须得成功。这也让我们团队合作变得更好了。”我对他们说:‘在自己出场、飞行的时候希望你们能自己主持会议。我虽然会在会议桌旁,但主持会议的要是你们自己。你们的飞行必须要和自己的飞行员一起实行。你们应该明白怎么做。那么开始说明吧。’他们接手了自己的任务,把它变成了自己东西。他们学到的是希望把自己的人生和事业牢牢掌握在手里的东西,绝不能违背自己的诚心。艺术家们的闪光之处不是成为机器人跟从指示行事,而是自己行动起来。这让我想起了《熄灯号》里导演Harold Becker和制片人 Stanley R. Jaffe为我们做的事。他们把有才能的人聚集起来,认可他们的才能,并把他们放在了一个可以让其茁壮成长的环境里。”

参与作战会议的不仅有Cruise和需要在空中飞行的演员们,还有Kosinski、摄影导演Claudio Miranda、所有的空中拍摄部门、制作总指挥Tommy Harper和电影剪辑Eddie Hamilton也都会参加。“让剪辑参加会议是因为要让Eddie理解我们每天完成的东西。”Kosinski解释说。“我们不断的生成大量的影像,每一架飞机都搭载着6台摄像机。1天里要实行4~6次飞行,地面小组和空中小组同时进行摄影也很常见。所以当晚上把拍摄完成的影像送过去时他能够明白并理解自己看到的是什么。也有27台摄像机在一天内同时运作的时候,他的在场是不可或缺的。”还有,Harper补充道:“我们制作的这一部电影和三部《指环王》系列的影像量相当。”

作为Top gun的老将同时也是担任了《TGM》海军航空技术顾问兼航空协调人的Brain“Fack”Ferguson(音译)上尉直到现在也丝毫不隐藏自己对全剧组完成这项巨大规模项目的惊讶。“这不仅是一项挑战也是有风险的学习过程。”他说。“两个巨大的组织聚集在一起:想和世界级别的电影明星一起再次制作现象级电影的大规模制作公司,还有拥有着飞机、船舶、人员、基地等等的海军航空局。两者之间有总计10亿的变动因素,必须得找到顺利地统合这两个坚固组织之间的方法。”

出演前作之前的Tom Cruise

初次学习驾驶飞机 第一次教授Tom Cruise飞行的是《杜丝先生(Tootsie)》(1982)的导演。获得了奥斯卡奖传奇导演Sydney Pollack和未来之星的初次见面还是Cruise 18岁的时候。因《熄灯号(Taps)》获得成功的Cruise和艺人公司CAA[23]签订了契约,在和众多剧本家和导演见面的同时拓宽着自己的事业。

“我见到了Martin Charles Scorsese[24]导演和Francis Ford Coppola [25]导演。和这样的人物见面、吸收技巧对于我来说是很重要的。第一次见到Sydney Pollack的时候,因为他正在观看自己参演的所有作品[26]所以只接受了我的采访。不是作为剧作家而是作为演员。他知道我对空中飞行感兴趣所以我们聊了飞机相关的话题。从那以后我们关系就变得非常要好了。”从那过后的13年后,二人考虑一起制作《糖衣陷阱(The Firm)》(1993),改编自John Grisham的同名畅销书。“甚至在制作《糖衣陷阱》之前我都是一周7天一直在工作,所以没有时间学习驾驶飞机。”Tom回忆到。

“当摄影结束的时候,Sydney把课程包给了我。‘现在不学的话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啦。我知道这是你倾注了热情的东西之一,绝对要做到。没有契机的话可能一生都会错过吧。’他这么对我说。”

从这开始Cruise才真正发挥出了自己的本领。“6周后,Sydney邀请我共进晚餐。‘骗人的吧!这么快就已经记住操作了?’被他这么说了哦。”Cruise笑着说。“‘嗯。但是真的很不容易。’我回答他,Sydney却说‘别开玩笑了’。”

接着是IFR[27](仪器飞行)。“感觉这就像是我俩之间有趣的游戏一样。”Tom说。“Sydney对我说‘接下来就是取得IFR的资格,我可是花了好几年才考取的,我想你也得花上几年时间。’不久之后他再次邀请我吃晚餐,饭后我边说‘这顿饭我请客’边拿出钱包的时被他发现了夹在里面的IFR执照。他大惊:‘骗人的吧!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Tom笑着回忆道:“‘你是什么意思,Sydney。你可能是拖拖拉拉花了几年才取得,但我可没有这样的时间。’我告诉他。”

[23] 创新艺人经纪公司(英语:Creative Artists Agency)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的演艺经纪与体育经纪公司。它被视为在演艺经纪代理领域里最具影响力和占主导地位的公司。(Wiki)

[24] 马丁·斯科塞斯: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有《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华尔街之狼》等。

[25]弗朗西斯·科波拉:美国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有《教父》、《吸血鬼惊情四百年》等。

[26] 悉尼·波拉克不仅是导演、制片人还是一名演员,参演的电影有《杜丝先生》(1982)、《大开眼戒》(1999)、《变线人生》(2002)等。

[27] Instrument Flight Rules, IFR:是指以接近完全依赖仪器来导航的飞行方式。从来的目视飞行是要求飞行员靠地面的地形特征和地标等来驾驶飞机,但是仪器飞行就以地面和机上导航设施协助,计算出路线作飞行。(Wiki)

《Top Gun》的idea

虽然应该对教授了Tom Cruise飞行技术的Sydney Pollack表示感谢,但给予契机的却是Jerry Bruckheimer。在Cruise从《熄灯号(Taps)》启程接着出演了《小教父 (The Outsiders)》(1983),拒绝了科波拉导演的《斗鱼 (Rumble Fish)》(1983)后在《乖仔也疯狂 (Risky Business)》中(1983)初次担任主角、吸收知识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Bruckheimer和已故的制作伙伴Donald Simpson作为当时大热的存在,早已在好莱坞确立了地位。

在制作了《闪电舞 (Flashdance)》(1983)和《比佛利山警探 (Beverly Hills Cop)》(1984)后,Simpson和Bruckheimer从刊登在1983年5月号加利福尼亚杂志上获得灵感,再次合作开始了电影制作。那就是Ehud Yonay所作,名为《Top gun》[28]的文章。F-14战斗机飞行员的故事。文里还添加了Top gun 的教官、Chuck “Heater” Heatley所拍摄的飞行照片,是一篇极富魅力的作品。“我大呼‘这是什么!就好像Star Wars一样!’我把杂志放在Don的桌子上‘这必须得拍成电影。’我对他说。”Bruckheimer回忆到。

[28] 全文链接:http://www.topgunbio.com/top-guns-by-ehud-yonay/

和Tony Scott导演的见面

当时,Cruise正在拍摄Ridley Scott指导的电影《黑魔王 (Legend)》(1985),沉迷于「设计、照明、摄影的名人」、完成工作和旅行。“我想去见见世界。”Cruise说。“对于我来说,和Ridley Scott在意大利的Pinewood一起工作是重要的事。因为是首次在海外进行拍摄,所以我想知道意大利的剧组是怎么让拍摄顺利进行的。能参加进来是我的光荣。”其次,因为这部电影,Cruise第一次和Tony Scott有了接触。“‘我想让你务必见见我的弟弟。’Ridley对我说。那个时候,Tony已经开始着手制作《千年血后 (The hunger)》(1983),一部有着鲜明艺术风格的电影。”Cruise说。“读了《Top Gun》的剧本,为了见到Tony还去了洛杉矶看到了这部作品的所有设计。在这之前我已经和Scott合作了一年多,这次又见到了他的兄弟Tony。Tony真的是一个很活波的人。他把画有对电影设想的书带去了Don和Jerry的办公室,可以想象这将会是怎么的一部电影。虽然剧本还差点气候,除了Maverick还没有其他登场人物,但已经能够明白这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观了。”

《Top Gun》出演决定

以Scott为首的制作人们为了把Cruise作为首选,在会议上颇费了一番功夫。但是作为Cruise也想一同合作的制作人们应该不知道自己的名字也被他提到过吧。“因为一直在意Jerry和Don,所以我一直在追问着不放。毋庸置疑,他们是具有吸引力的制作人。”Cruise回忆道:“不仅仅是有魅力,还是独创的制作人。实际见面后我更加确信了这一点。在那之后我们开始讨论《Top Gun》的剧本。对于我来说,这部电影是关于胜负的电影。胜负、名誉、友情、牺牲、赌一把和过错、还有为了过错需要承担的责任,传达了这些的一部电影。”

“会议结束后必须要去纽约一趟,到了以后司机开着白色的豪华轿车来接我。因为那还是1984年。我边让司机开车边对他说:‘我在做这样的一部作品,可别对人说哦。为此必须要花一个月以上完成剧本,制作会议也要全部参加,我想彻底掌握了解一切。之后我乘坐上了蓝天使飞上天空了。”

蓝天使是1946年组织的美国海军的特技飞行队(Blue Angels U.S. Naval Flight Demonstration Squadron),自成立以来它的表演一直使美国人民深受感动。Cruise答应参与《Top Gun》大概也和蓝天使有关吧。据Bruckheimer说,是他本人安排Cruise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米拉玛体验了蓝天使的飞行。Cruise留着《黑魔王 (Legend)》(1985)里的一袭长发迎风飘扬骑着摩托车出现在了滑行跑道上。海军飞行员在对宛如嬉皮士的他行过礼后,给他了云霄飞车一般的飞行体验。再经过4、5回的翻转后Cruise一着陆就走向了离自己最近的电话亭,给Bruckheimer打了电话回复他 “我要参加。”至少根据Bruckheimer的说法是这样的。

听到传说般的这段话,“虽然Jerry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Cruise笑着说。“留着长发是没错,但我并没有被飞行员吓到啦。倒不如说他们激发了我想

 5 ) 壮志凌云,依旧带走你的呼吸

作者:小野爱

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还有比《壮志凌云2:独行侠》承载了更多期待的影片吗?

《壮志凌云2:独行侠》的特别展映典礼,是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第一个大事件。为了致敬本片的飞行员题材,电影节官方特别邀请了法国空军进行空中表演。

当汤姆·克鲁斯和全体卡司登上首映礼的红毯,八架战机呼啸着冲破云霄,喷射出红白蓝三色的烟雾,引得现场观众纷纷惊呼,也让卢米埃尔大厅成为整个蔚蓝海岸的焦点。 自1986年首部《壮志凌云》问世以来,汤姆·克鲁斯的摩托车、飞行员夹克、飞行员墨镜三件套和他桀骜不驯的英俊面庞俨然成为了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

1986年《壮志凌云》

加上那首由Berlin演唱的《带走我呼吸(Take My Breath Away)》经典隽永,只要旋律响起,年轻飞行员热血狂妄想要征服天空的画面便能在观众的脑海中浮现。

这部由托尼·斯科特执导的里根时代的征兵宣传片太过深入人心,据说真的大大推动了当时的飞行员入伍人数,效果拔群。 多年以来,拍摄第二部《壮志凌云》的呼声从未停止。尤其是男主角汤姆·克鲁斯,作为好莱坞国际一线巨星,一直在银幕上执着实践各种超越极限的挑战。

HALO跳伞、高楼跑酷、徒手攀岩、直升机垂吊攀爬、回旋下坠、徒手抢占正在起飞的飞机……世上恐怕鲜有人能与之比肩。

而正是因为这种不止不休的拼搏,让他和「独行侠」皮特·米切尔的形象愈发重合、相互渗透。汤姆·克鲁斯越是拼命,观众们越是会想起当年的独行侠,都是同款的「不信这个邪就得拿命试试」的性格。

而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完全明白自己受邀加盟执导《壮志凌云》续集的使命是什么:

用最帅气的飞行战斗场面、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桀骜不驯却渐渐被收服的同侪和手下,来打造「独行侠」皮特·米切尔在飞行员职业生涯尾声前所未有的人物高光。

影片的一开始,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独行侠」皮特·米切尔就用一场超声速的测试飞行重新奠定了「地球上最快的飞人」的地位。

担任海军试飞员的他,为了拯救一个即将夭折的研发项目,驾驶着试验机冲刺并达到了10马赫的超音速——这意味着人类驾驶的飞机达到了历史性的十倍于音速,约3403米/秒。但是热爱冒险的他飞到了10马赫就想飞11马赫,导致试验机爆炸坠毁。

但是独行侠的飞行员职业生涯并不会就此完结,「冰人」的一纸调令将他发配回一切开始的地方——Top Gun海军飞行员学院。曾经的Top Gun同僚「冰人」,在第一部中与独行侠一样恃才傲物,两人竞争关系之紧张简直到了剑拔弩张的程度。

不过多年过去,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已经身居高位,贵为上将的冰人,对于守在飞行岗位的独行侠总有一种敬意和惜才之心。

在他看来,如果不是因为性格倔强,独行侠早就是加封两星的上将。但他理解独行侠多年来一直拒绝晋升、甘当一个上校的原因——天空才是独行侠真正的归属,他的人生就应该不停战斗,不停飞翔。

重回Top Gun的独行侠,并不是来继续做王牌飞行员的。他被任命为一项高难度绝密任务的飞行教员,教导来自海军各部的顶尖飞行员野战知识,前往一个地形险恶、易守难攻的峡谷轰炸敌军一处隐秘的浓缩铀加工基地。

放在平时,独行侠怎会有耐心给别人当老师?但如今他身处可能被踢出海军的被动地位,只能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份工作。

上任第一天,他就给这帮飞行员中的天之骄子一个狠狠的下马威:降低「低空空战」的硬甲板,缩短模拟飞行规定时间,多方面提升飞行难度;他还亲自下场扮演敌军,放话谁被击中就得做一百个俯卧撑。

在一轮轮精彩绝伦的演习中,独行侠成了恶魔教官:全班无人完成任务,被他一击命中,集体俯卧撑做到吐。

但对独行侠来说,这个任务最难的部分并不是折磨本就非常出色的飞行员,也不是为一群心比天高的年轻人建立团队精神,而是他无法心平气和地面对飞行员之一——由迈尔斯·特勒饰演的「雄鸡」,他旧日搭档「笨鹅」的儿子。

当年在一次飞行事故中,笨鹅意外身亡,虽不是独行侠的过失,但多年来他一直被愧疚折磨。雄鸡并不知道这一点,他因为父亲的早亡一直记恨着独行侠,罔顾后者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试图保护他。因为这份私仇,两个人在训练场上的冲突日益白热化。

即使独行侠倾囊相授,年轻的飞行员们也无法成为他,大家在一次次的挫败中都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条不可能完成的飞行路线。此时冰人癌症复发溘然离世,不再有人无条件信任独行侠,他面临被踢出海军的危机。

独行侠常常挂在嘴边一句话:「不要想,直接干!」所以他的破局办法也是一样的,直接用行动证明给所有人看。

他直接闯入机库,将战机开上天才通知总部和塔台,于众目睽睽之下,在2分10秒之内完成了低空飞行、精准轰炸、极速拉起等高难度动作,证明了这条路线是可以成功的。

就这样,他重新回到岗位,并且成为了领队,将亲自领飞完成关键操作,并负责挑选参加人物的成员。做事果决的独行侠第一次犹豫不决,他既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也不希望雄鸡在任务中送命,不过他对于雄鸡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

但他没有预料到,突袭任务的真正艰险之处在于返航。不仅需要飞行员们的毅力、技巧和勇气,更需要他和雄鸡之间的彼此信任和救赎……

如果要给这部续集挑毛病,必然是配角人物的过度功能化。詹妮弗·康纳利饰演的酒吧老板娘是独行侠想要的安定港湾,恃才傲物的年轻飞行员「刽子手」是他年轻时的映射,乔恩·哈姆饰演的上司是刻板印象中的军方高层。

即使是作为独行侠最重要情感羁绊的雄鸡,在新生代演技最有实力的演员迈尔斯·特勒的打造之下,依然不能算是一个被充分挖掘、有血有肉的人物——即便他在酒吧弹唱老歌魅力四射,也都为了独行侠对笨鹅的伤逝。

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成就一个光芒四射到对观众具有催眠力量的独行侠。他依然穿着飞行员夹克、戴着飞行员墨镜、骑着摩托车风一样来去。

他在三十六年间,在这一次任务中,实现了全方面的蜕变——他学习成为一个讲究方式方法的良师,他反骨依旧,却学着为大局、为任务成败、为每一个人的平安回家着想,他依然不愿意服从权威,但他学会了接受别人的善意……

《壮志凌云2:独行侠》终究是一部好莱坞电影,没有什么真正新鲜的情节。但当传统的编剧技艺发挥满格时,俗套的桥段都无比生效,观众们随着独行侠的冒险惊呼,随着他的柔情时刻落泪。三十六年了,观众们真正、再次地认识了独行侠。 等到影片结束,人们已经很难再将汤姆·克鲁斯和独行侠这个角色分开。事实上,《壮志凌云2:独行侠》项目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他有相当的功劳。

多年来他一直都有重启「壮志凌云」的想法,独行侠对他来说也是非常特殊的角色,不过直到等来了满意的故事,这个项目才运作起来。而他加入这个项目的条件之一,就是尽可能减少电脑CG的使用,他希望一切都能够实景拍摄。

2018年的时候,他回到33年前拍摄的Miramar军事基地,重新开始ASTC (航空生存训练课程)的训练和测试。也是他提出,一定要使用F18这一经典机型。

1986年《壮志凌云》

更让航空迷和首作粉丝激动的是,在影片最后生死存亡的时刻,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独行侠从敌军机库偷出了一架F14机型——这正是他当年在《壮志凌云》第一部里使用的一代战机。F14如今看来已经是古董级的机型,但独行侠不仅让它飞了起来,还驾驶着它迎战最新的第五代战机,重又展现了精英飞行员极限战斗的速度、精准、力量和拼命一搏的勇气。这也堪称本片最精彩的一场空中战斗。

用汤姆·克鲁斯自己的话来说: 拍这部电影就像试着用一颗子弹去击中另一颗子弹,我可不是闹着玩儿。(This movie is like trying to hit a bullet with a bullet. I’m not playing.)

所以他都是来真的。

无怪乎本片北美试映之后收获全线好评,戛纳电影节组委会更为汤姆·克鲁斯在首映礼结束时候送上一尊惊喜荣誉金棕榈。

影片最后,当天后Lady Gaga为本片专门倾情创作的主题曲《Hold My Hand》响起时,戛纳的观众们都眼眶湿润,热烈鼓起了掌。

壮志凌云,依旧带走你的呼吸。

 6 ) 时代与传承

© Paramount Pictures

历经数年的漫长等待,数千公里的舟车劳顿,终于坐到了大银幕前体验高G飞行的魅力。

我一直有个观点,电影和飞机是人类这百年来最伟大的两个发明,前者拓宽了人类的精神界限,后者突破了人类的物理界限。其实二者交织在一起已有很长的历史,不要忘了,第一届奥斯卡最佳影片《铁翼雄风》(1927)就是一部空战片,而《壮志凌云2:独行侠》便是迄今为止这段历史的最佳传承者。同时,本片也为前作上演了精彩而深刻的传承。

01 | 即将无“牛”可骑的战斗机牛仔们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当同时持有私人和商业飞行执照的汤姆·克鲁斯,兄弟是美国海军特战军人的克里斯托弗·麦奎里(本片编剧),和有着未竟的航空工程师梦的约瑟夫·科辛斯基(本片导演)凑在一起,我就知道,本片的确会如克鲁斯在2019年圣迭戈漫展上公布首部预告时所说的——“《壮志凌云2》是一封献给飞行的情书”,一封笔力劲健的情书。

相较于聚焦划时代飞行和空战视听语言的《壮志凌云1》,《壮志凌云2》更进一步地在文本上捕捉到了飞行情怀的本质。电影开场仅数分钟,剧本便设计了10马赫的“人操火箭”——“暗星”高超声速战略侦察机项目(将被取消),与艾德·哈里斯饰演的绰号“无人机牛仔”的美国海军少将切斯特·“铁锤”·凯恩的“天地”对决。在凯恩的眼中,诸如“独行侠”之类的战斗机牛仔们,需要吃喝拉撒睡,会犯错,更可能违抗军令,被冰冷和高效的军用无人机取代是迟早的事。

我想用题外的内容来直观形容这一对决。影院散场后,一对情侣戴上头盔,坐上摩托车,迅速地消失在午夜的澳门街头。好友打趣地说,摩托车是“撩妹利器”,而我却突然领悟到,骑车和开战斗机只有高度和速度的区别,无数的飞行先驱并不是为了缩短通勤时间才去卖命地尝试飞起来,他们的情感很质朴——对空间乃至世界的掌控,也是大航海时代,或者说人类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的传承。

因此,本片就是对这一对决的放大,呈现了有人飞行与无人飞行观点间的猛烈碰撞。尽管“暗星”最终达成了军方的10马赫目标,但仍因事故如流星般解体和下坠。事后,“独行侠”却躲过一劫,因为已晋升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的“冰人”将其调回了前作的原点——海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简称NFWS),去执行一项特殊的任务。

02 | 决定一切的不是飞机,是人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接下来的剧情,揭示了凯恩疑惑“独行侠”为什么不晋升将官或者当一名参议员,以及他为什么成为试飞员的原因,或许“独行侠”这个呼号本身就是答案。

续作透露,“独行侠”在NFWS仅授课了两个月(实际上绝大部分NFWS的学员毕业后,也会回到舰队单位去传播在NFWS所学到的知识),因为正如其台词——“飞行是我的天性”,他是一名骑士,没有心思去考虑孤独地驾驶飞机以外的事情,这更是前作“野鹅”之死的诱因。但戏剧性的是,攻克这项特殊任务的难点,只能凭借“独行侠”的丰富经验。不得不提麦奎里的剧本创作非常的扎实,尤其是矛盾冲突的设计,有力、有节奏地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我猜麦奎里是写《碟中谍》剧本“写多了”,围绕这项特殊任务展开的一系列剧情完全称得上空战版《碟中谍》,甚至沿用了“流氓国家”这一反派称呼(若合并世界观可能就是另一版《幽灵行动》或《细胞分裂》与《鹰击长空》组成的汤姆·克兰西宇宙了)。尽管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说过,《壮志凌云》的反派都是背景板,不会过多着墨,观众更应聚焦战斗机飞行员群体的竞争与友谊,但麦奎里为这一任务设计了丰富的细节,与矛盾冲突环环相扣。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这一特殊任务是,美国国防部令美国海军去摧毁“流氓国家”的一座即将运行的地下铀浓缩工厂,但对方设置了严不透风的地对空导弹网,并且由于工厂地处峡谷深处,剧本设定无人机或F-35C等美军第五代战斗机无法借助隐身和无人优势实施打击,一是因为GPS制导的精确弹药会受到干扰(至于为什么不使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惯性制导精确弹药,或EA-18G电子战机提供反辐射协助等偏硬的军事设定问题,暂不在本文的探讨范围内),只能使用上一代的F/A-18E/F战斗攻击机实施基于激光制导精确弹药的打击;二是峡谷超低空突防和最后的高G脱离是无人机无法做到的。此外,敌方还有最新式的第五代战斗机Su-57和老旧的F-14等额外的防空力量 [如果不是雪域高原(剧组人员透露是地理位置设定是东欧),很难不想到反派原型是伊朗] 。按照续作剧本设定,后来参加过波黑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独行侠”,作为美国海军空战战绩最高者和最有经验的F/A-18飞行员,只有他能为一批已从NFWS毕业的精英飞行员进行特训。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不管是任务简报和分析,还是“独行侠”率领学员进行专项训练(峡谷超低空突防),还是最终的实际作战,麦奎里的剧本逻辑相当清晰,为不理解航空兵技战术的普通大众勾勒出了简单易懂、严肃合理和扣人心弦的任务框架(但不得不承认,的确很《皇牌空战》和《战区88》),这一点其实与《碟中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角色处理上,尤其是性格上,麦奎里也有让观众记忆更深即让角色非工具人化的“名片化”设计。如“凤凰”的武器系统官 “鲍勃”,一名一脸稚气、毫无存在感的海军空勤,呼号也“人畜无害”,其他战斗机飞行员嘲讽其是开F-35C的。因为在有人飞行与无人飞行之间,还存在着隐身飞机与非隐身飞机的“鄙视链”。剧本中有不少类似的“埋梗”设计,对于专业爱好者来说会十分有趣。当然,现实中武器系统官才是任务专家,甚至是打击任务的指挥中枢。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在整个特训过程中,几乎都是围绕“独行侠”的那句台词——“飞机不重要,人重要”而展开。学员对“独行侠”提出的2至3分钟的任务时间要求叫苦不迭、内讧频起,尤其是“独行侠”与“野鹅”的事故被公开后,师生信任感下滑到冰点。在违反“如重力般不可改变”的作训条令以及发生训练事故后,上级更是一度让“独行侠”停飞、停课,如果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他的海军飞行生涯将就此划上句号。但最终,不太会教书的“独行侠”在“众目睽睽”之下,冒着上军事法庭的风险,独自驾机成功实现了自己提出的设想,践行了首堂课上向学员传递的“敌人知道我们飞机的极限,但不知道我们飞行员的极限”的理念。

麦奎里对剧本第二幕与第三幕的衔接处理得相当老练。当然,这一举动意味“独行侠”要重新面临生死抉择,他不只是授课,还要率队出征,更关乎其与“野鹅”之子“公鸡”间的矛盾冲突。

03 | 成年人的放手与释怀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壮志凌云2》开画后,有一个数据耐人寻味,据信过半观众的平均年龄超过了35岁。不难发现,这些观众都是前作的“忠粉”,《壮志凌云1》是陪着他们长大的(包括本片的军方顾问也是受前作影响成为海军战斗机飞行员)。所以,《壮志凌云2》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壮志凌云》系列成年蜕变的过程。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本片拍摄前,导演科辛斯基就提出把重心放在“独行侠”的成长上,麦奎里的剧本实现了这一点,其在不让“独行侠”退变为任性男孩,与保持青春活力并能进一步成长之间,找到了微妙的平衡点。开画后稳定的超高口碑均源于此,强调本片与前作的联系之紧密,以至于形容本片是极少数成功的电影续作。而要谈到“独行侠”的成长,则不得不提新引入的“公鸡”。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野鹅”之死是“独行侠”的梦靥,本片可以明显感知到“独行侠”的对前作事故做出的深刻反思,甚至极端到他不能再看到战友丧命的情况出现。有几个情节着重刻画了这一点:一是“独行侠”严肃地驳斥学员为训练失误找原因,这时候不停找原因,最终只能在战友的葬礼上给葬礼家人解视;二是上级命令“独行侠”要把学员教会到成功执行任务,但“独行侠”坚定补充说,“是要把他们带回家”;三是按照剧本设定,“独行侠”应“野鹅”遗孀的请求,有意拖延了“公鸡”成为战斗机飞行员的过程,且不愿意“公鸡”去执行这项几乎是送死的任务,这也是成为除父亲之死外,“公鸡”与“独行侠”间新的矛盾冲突。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令观众遗憾的是,“冰人”在续作中因癌症逝世,但临走之前,他告诉“独行侠”,要学会放手,所有年轻气盛的新生代战斗机飞行员,都会经历“独行侠”的心路历程,“You can be my wingman”的接力棒,是时候交出去了(其实本片格伦·鲍威尔饰演的独断专行的“行刑者”就是“独行侠”的年轻版,其与“公鸡”之间的对峙与隔阂化解,就是“冰人与“独行侠”的翻版)。

另一方面,“公鸡”因父亲之死,以及对“独行侠”的反思,导致他的飞行与作战思维偏保守,总是想顾全大局,但“独行侠”告诉他,在天上多思考一秒就是死,危机时刻要凭借本能做出决断,当年的事故,换做“野鹅”同样如此。麦奎里在再次用漂亮的剧本处理让亦师徒、亦父子的双角色拉出了共同的成长主题人物弧光的同时,也让电影再度扣回了“决定一切的不是飞机,是人”的核心命题。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成功实施对铀浓缩工厂的打击后 [1架E-2预警机(有不少外部和舱内等空情交换镜头)与4架F/A-18E/F战斗攻击机(2架制空的E,2架打击的F)组成的典型打击任务编组,但现实中是双编组,另有EA-18G电子战机协同] ,在“公鸡”热焰弹耗尽的情况下,“独行侠”驾机舍身为“公鸡”挡下了地对空导弹。海军试图放弃针对“独行侠”的战斗搜救(果然是海军专属电影,因为现实中,在类似的打击作战任务前,海军会与空军等其他军种规划和协调联合战斗搜救的资源),但“公鸡”明白了“独行侠”本质上并非置战友性命而不顾的飞行员,在弹射跳伞后的“独行侠”被敌军Mi-24攻击直升机追击之际调转机头及时赶到,后双双陷入敌军地面追击之际,坐进父亲当年坐过的F-14战斗机雷达截击官后座,与“独行侠”一起突破多架Su-57的拦截,仅靠寥寥导弹和航炮逃出生天。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麦奎里在剧本第三幕的处理上相当工整,干练地用冰释前嫌的桥段解决了关键角色的矛盾冲突与任务本身的矛盾冲突,所以专业影评人一直称赞本片的剧本“坚如磐石”,尽管本片的故事并不复杂,甚至主打卖点是实拍空战,但在纷繁的动作序列间拉出清晰的叙事脉络,已是视效大片中少见的。

© Scott Garfield / People Mag.

我们总是怀念和对标9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其实我们并非是守旧,而是怀恋那种在酣畅淋漓中寻得的工整感与平衡感。我不愿像一些媒体所说那样,称《壮志凌云2》是末代原创大片,我相信,它既是上一个时代的传承者,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启者。

04 | 亮点细节

●致敬。建议观看前温习《壮志凌云1》,本片视觉和文本都有大量致敬,尤其是经典的航母起降作业开场。

●实拍。实拍带来最大优势有三点:一是空战序列连贯性更强,战斗机机动戏和舱内演员驾机戏的衔接是自然的(演员均在F/A-18F后座上完成的拍摄),序列、镜头间逻辑清晰;二是武器挂架、机身外部摄影机能够捕捉到超低空飞行时掀起的颗粒物与凝结的水气,提供了罕见的极限视角;三是重力反应,机动造成的失重和过载直接在演员身上表现出来,为观众带来了临场感极强的另类4D体验。值得一提的是,最后F-14与Su-57的大战,座舱戏都是升空实拍,后期用特效替换座舱。

●视听设计。导演科辛斯基的视觉审美一流,即使是难度系数超高的飞行序列,仍然有极富冲击力的经典摄影构图。地面戏份,除了基于“飞机造型语言”设计的独有的以飞机为主体的优美分镜,以人物为主体的光影把控也是标准大片规格。

●“飞不起来的飞机”的特效。“暗星”(由电影美术团队携手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臭鼬工厂”设计和制造)、Su-57和F-14等三款无法升空实拍的飞机的特效质感相当不错,不管是在地面滑跑还是在飞行中,其动态基本是可信的,尤其是Su-57与F-14的空战过程中,对水气凝结、弹舱开启、舵面运动和地景融合等细节的处理。

●Su-57为什么要与F-14格斗。前2架Su-57陷入与F-14格斗是因为前者抵近确认F-14究竟是否是己方飞行员驾机升空,“独行侠”则当机立断开启了格斗。

更多有关军事设定的内容,后续再进行探讨(更新)。如果有机会,请一定在影院观看《壮志凌云2》。

 短评

阿汤在片里片外掌控了一切,结果他成了这个片的最大负资产。有他在一切其他人物都成了摆设,但他自己衰老的体态容颜早已镇不住场子。导演水平太差,文戏全是水词儿,情绪魅力、剧情张力和荷尔蒙感荡然无存,连沙滩上打橄榄球的造型都拗得不能再土鳖。影片结尾忽然转型成了偷飞机搞笑片,颇得《反斗神鹰》精髓。出了影院,回想这高潮部分执行的是啥任务:轰炸固定目标早就是无人机的活儿了,为什么要让六十岁的老头开着几千万美金的战斗机去玩儿,偷来的闲置F-14不但油箱是满的,在通讯雷达全无的盲飞情况下居然能稳稳得找到大海中游弋的航母。最后,顶尖精英万里挑一的海军飞行员学校非得找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后座火控去顶直冲云霄的压力么?就不怕镜片压碎在眼睛里?怀念四十年前托尼斯科特的基情荷尔蒙张力,那位最被忽视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大师。

8分钟前
  • 九苍
  • 较差

用2022年的技术拍出了一部属于90年代的电影。

11分钟前
  • 四六時夢中ー
  • 力荐

MD又被漂亮国装到了!秒秒都是荷尔蒙!这才是no time to die!

16分钟前
  • Axxy
  • 力荐

感觉在看吴京开飞机..

18分钟前
  • 无码.
  • 还行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回光返照。

22分钟前
  • 蓝詹
  • 力荐

情节非常俗套,开头酒吧那场戏那种充满toxic masculinity的气氛让我非常不适。但是讲作战方法讲得非常清晰,尤其是和《信条》最后比起来,讲得太易懂了,很好。整场电影下来感觉像是去游乐园坐了一个小时的过山车,很紧张很刺激。真想看看幕后花絮,看看是怎么拍的。候选团队里塞了一亚男一亚女,却一个镜头都懒得给,让人心酸。

23分钟前
  • 奋斗的大象🐘
  • 推荐

60岁依然六块腹肌在沙滩上和年轻男孩打球毫无违和感,or临退休依然专业技术第一没有后人超越,说不清这两项哪一样更容易成为中年男人的porn。Mark一下270度银幕初体验。

24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看评论讲是美国战狼有笑到,竟也是无法反驳,剧情确实,由他们咋说就咋说吧哈哈。但是阿汤这样子几十年如一日的银幕巨星真是太宝贵了,他很帅,而且也知道自己怎样最帅,并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这么帅,很是佩服。而且我也可以get到Miles Teller的帅,就是当下好莱坞最流行的丑帅嘛!哈哈哈😄

26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美式主旋律电影🎦,观影人群也是一样的中年男人和学校组织来看的学生们。如果你觉得独行侠>战狼2,那么一些事出了问题

30分钟前
  • Bonanza
  • 较差

虽然对第一部无感,但这绝对是给全球所有主旋律/征兵广告商业大片设立的一个标杆,即便是执行任务环节有点跳戏碟中谍,但丝毫不尴尬,也丝毫不掩饰温柔又豪情的底色,阿汤哥带领全剧组做到了视听与情怀上的本垒打。国内影人一定要好好看、好好学,把这些小九九琢磨出味道来了,献礼片也就不那么难看了。

32分钟前
  • 可樂咖啡君
  • 力荐

电影用一种非常老套、通俗但又格外燃且易懂的方式,完成的是一个人跨越35年的成长和沉淀。无论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的志在千里,无论父辈与子辈的和解与承接,还是那些烂俗的爱情桥段…你可能会挑出这部电影的毛病,但你却不能否认它让人看得屏气凝神;全片散发的那份经典好莱坞的范儿、以及它煽情却绝不滥情的做法,绝对称得上是近几年最好的美国主旋律电影。

37分钟前
  • 饮歌
  • 推荐

阿汤哥60了还得从女友家阁楼窗户逃跑……

41分钟前
  • 头晨
  • 力荐

感觉碟中谍系列对老当益壮阿汤哥影响不小呀,结构挺类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约不简单,文戏,幽默元素比想象中多。在碟中谍玩极限觉得还不过瘾,在壮志凌云2里又真自己玩起了开飞机。算是战机类型电影工业一个天花板。角色关系和第一部连结紧密,没看过或忘记第一部刚开始比较难代入,影片打各种情怀牌和自我致敬联动。好莱坞商业类型片模式打磨平衡的大爽片。

45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服了,俗套情节也可以拍得这么精彩。

50分钟前
  • 兔尔爺
  • 推荐

带走呼吸36年

53分钟前
  • 咯咯精
  • 力荐

#Cannes2022 第四场。请一定要在IMAX大银幕上看这部片!一定要在IMAX上看!壮阔的空战+飞行场面爽爆,是一部在各方面都完美升级的电影,且“传承”亦成为这一集的主题。第一部中Goose的离开成为了这一部的戏核,并由此衍生出老一辈空军人与新一代之间精神的承继、空军飞行员执行任务与家人之间的挂怀、Pete与Goose的儿子之间如父如子的情感、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的互相守护。在高原、冰雪、蓝天下的广阔画面,将自然美景与战事的激烈尽收眼底,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和色调也非常复古。

58分钟前
  • 胖胖Panda
  • 推荐

Typical劇情,Typical帥氣,Typical熱血,Typical煽情,Typical好看。

60分钟前
  • Saiman.Leung
  • 力荐

4.5滿載對80年代情懷的美好致敬,同時也是阿湯哥電影職人精神的極致展現,全片幾乎都在紅眼眶度過,好在昨天有重看一遍,情感完全高度共鳴,所有小細節都好感動,這幾年消費80年代情懷最成功的一部,方基墨抱病回歸客串無敵感謝,片尾緬懷東尼史考特更是感動萬分。《捍衛戰士:獨行俠》是一部會讓在天之靈的東尼史考特驕傲的續集,也是阿湯哥從影多年英雄形象的迴光返照,以電影人到不能再電影人的極限消費情懷,角色刻畫同時還飽滿動人,雖然說後面的情節也是有點異想天開,但是以服務角色為前提的異想天開,開頭重重舉起,結尾輕輕放下,30多年的愧疚與遺憾都在這場任務化解了,老兵終有被淘汰的一天,但是在這一天到來前,他仍會在前線翱翔天際,獨行俠精神將會從耳順之年重新出發,直到他再也飛不動的一天。永遠的獨行俠,永遠的湯姆克魯斯

1小时前
  • Puff
  • 推荐

阿汤哥,六十岁,还能演,还这么帅。世界上还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吗?

1小时前
  • sunevivi
  • 力荐

标准的好莱坞三段式结构,标准的美国征兵宣传片,标准的发达电影工业打造出的流水线产品,但竟然已经是2022年院线最佳了:)

1小时前
  • 麻薯奶油波波兔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