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电影值得8分,有人说有人说lost in Beijing这个名字取得太大了,确实,“苹果”跟电影更贴合。但另一方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确实能管中窥豹看见北京,可以看见这座城市拥挤的人潮、流动的金钱和欲望,也可以看见女性在其中的处境。
我认为,在两个男性在天台为了苹果肚子里的儿子进行交易时,那个在高楼边上突然消失的女性才是整个电影的“题眼”——那个突然消失的女性在男性的丑陋交易中沉默地经过,然后纵身一跃。两位男主往楼下看的时候,下面什么也没有,她消失在城市的血盆大口中,丝毫引不起城市任何一点波澜。
其实这个场景有一点超现实的意味,我非常喜欢一个电影里有一点这种超现实意味的场景,它就像一个幽灵一样,在唱着这个电影真正想说的东西。就比如去年那部《平原上的夏洛克》,里面有一段房顶漏雨积水养金鱼,非常浪漫,呼应了那个电影里那种浪漫主义的朴素道德。
另外还有一个情节也非常重要:电影最后,老板娘拉起拉苹果的手,苹果从警惕到接受,到两人突然一起痛哭起来。我们不得不注意到,这实际上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讲述女性故事的电影。这个名字叫“苹果”的主角,在影片中被当作换钱的工具、生儿子的工具(注意,不是生女儿,因为在电影中儿子是被期待的)。
她实际上就是遭到了老板的强奸,紧接着又遭到了丈夫的强奸,没错,婚内强奸也是强奸。但如同大多数女性一样,她实际上没有意识到这是有问题的。被老板强奸之后,她仅仅是想保住自己的工作而已,但她的丈夫却把这件事当成了赚钱的机会,并且在跟老板娘要钱的过程中还实现了一次肉体出轨。后来女主角发现自己怀孕了,丈夫又发现了一个赚钱的机会,女主角往后的生活就可以说是一边被丈夫瞒着出轨;一边辛苦地怀孕生子,生出来的孩子被卖给了老板。实际上女主和孩子都被当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后来丈夫后悔把自己孩子卖了,把孩子抢走了,如果是个女儿的话估计也不会抢吧(不过如果是个女儿老板可能也不会想要)【摊手】可以说这个电影展现了从出生到婚后的女性命运。
曾美慧孜真的太适合这种角色了,感觉现在很少有这种气质的演员了,记得周冬雨也演过一个杀马特的角色,但那种“我不属于这个角色”的感觉一直在往外冒,而曾美慧孜就是长在底层的角色里,让你以为她就是那个身份那个角色。
广电总局官员炮轰《苹果》侮辱中国人事件在网上已闹得沸沸扬扬,势头甚至盖过了《苹果》中有关激情戏的讨论。为何一部《苹果》会惹得一些官员大动肝火,抱着这个好奇心看完了〈苹果〉的未删减版。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普遍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据说片子的原名叫作〈迷失北京〉,而且片中含有大量诸如天安门,毛主席像,九龙壁这些政治色彩颇浓的空镜头。这是不是一种针对性?至少广电总局的人是这样认为的。片子所讲述的丑陋的社会问题是不是一种普遍性?至少生活在社会底层接触阴暗面较多的人是这样认为的。把这样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拍得那么具有“针对性”。从这一角度来说责任在于导演,导演“和谐‘得确实不够好。具有普遍性的东西是人性,具有针对性的东西恐怕就是社会了。你可以谈人性,但是这个社会却不是你一个导演就能随便指手画脚的。在这一点上看看大师们是怎么做的吧。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很好的榜样。在某些问题上点到为指就够了,再说这些问题也不是你一部电影就能解决得了的。
站在同一高度能看清问题是清醒,站在低处能看清高处的问题是悲哀,站在高处能看清低处的问题是高尚。佩服导演的高尚和那股子狠劲儿,至于某些人所说的导演是在以“卖丑”来换取大奖的说法,简直是无稽之谈。稍有点责任感的人都不会无聊到这个份上。再说“家丑不可外扬”这话原本就不是真理。
忽然想到〈鬼子来了〉里的一句台词“干大事的人话不能说的太透”。姜文是没说太透,但只一个含糊不清就被一刀切了。由此可见广电总局这次还是够仁慈了,被损几句也就忍了吧。
不像《色·戒》一般藏着掖着,《苹果》的全本倒是很容易看到。大约是制片方明知道全本过不了审查于是跟盗版商达成了某种协议。这个时候的北京,音像店里已经都是全本的《苹果》了。似乎写这样一篇文章,我有必要再去影院看一遍节本的《苹果》,以在版本学的意义上来考察一下。不过我觉得,全本还是更能表达导演的想法,至于Lost in Beijing这个题目的变化,涵义也是满丰富的。后文再说。
先说《苹果》一片的指向。这部片子,从导演李玉来讲,指向的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作品系统。李玉出身自“东方时空”及新纪录片运动的那批作者,是如今的论述中被归入“第六代”这个范畴的导演之一。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更接近于第六代早期的作品,明显地我们可以由镜头风格联想到娄烨的《苏州河》,而故事更接近于王超的《安阳婴儿》。同样是对社会底层和边缘人的关注和叙述,李玉在故事的叙述做的更好,戏剧性的构建和悬念的设置上都已经明显强于第六代早期的作品。而从故事自身来说,我以为,这部影片指向的是同样具有纪录片导演背景的波兰大师基斯洛夫斯基,以及比利时著名导演达内兄弟。这样一个牵涉到道德困境的故事,颇有《十诫》中典型戏剧结构回声的味道;而情节上的安排,不能不让人联想到2005年摘取金棕榈大奖的《孩子》。至于视听风格,除了《苏州河》,更多地也是采取达内式的手持摄影方式,开头对背影的长跟拍还有些《大象》的味道。在这些指向中,李玉导演的诉求其实已经被确立,这是一部面向欧洲艺术电影节的,带有纪实风格和“道德焦虑”电影风格的第六代电影。
说这些是为了进一步分析《苹果》一片。在上一段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为《苹果》找到一个进入的途径。正如我们不能把《三峡好人》当成一部现实主义影片来看一样,我们显然需要把《苹果》纳入道德焦虑电影的范畴来进行阅读。对比故事相似的《安阳婴儿》和《孩子》,甚至《十诫》之二,《苹果》设置的道德困境更加强烈。一个产生于“通奸/强奸”的孩子,却在两个家庭之间构成了微妙关系的张力支点。而在孩子和金钱的博弈之中,两个家庭,两对男女各自的选择却成为了整部片子最迷人的段落。一个初看简单的故事开始变的缠绕和复杂,而李玉导演却在106分钟内浓缩了二十集电视剧的内容。看着是一个反映底层生活的东西,说回来却是在性、爱、婚姻、家庭、金钱和传统观念等等层面上的一个深刻的追问和质询。说到这里,故事便不是那么简单了。
而另一个层面的叙述则是城市。关于北京的叙述。影片煞费苦心地展示着各个角度的北京,开头还比较游离,而在影片过半的时候,特别是刘苹果十月怀胎的那一段插曲中,北京的形象才整个建立起来,在这一点上说,Lost in Beijing这个题目还是恰当的;然而在我看来,这样一个故事并非一个北京故事,换句话说,北京这个意象,对于这个故事只是一个风格要素,这样一个故事并非只在北京这个空间才能成立,所以基斯洛夫斯基在《十诫》中刻意地把空间限定在一个住宅区之内。而对于《苹果》来说,或许香港老板和外来打工仔这种同时在高层和底层的人口流动在北京这个空间更为常见,影片对于北京的城市叙述也确实很完整,然而对这部片子来说,意义值得探究,在我看来这便是有点生拼硬凑的嫌疑,或许是苛求,然而我始终觉得,片名叫《苹果》要好过《迷失北京》。
影片的视听语言风格十分的强烈。中景运动镜头,手持摄影,离达内兄弟近一点,包括在用摇镜头代替反打的处理上都很相似;标志性的处理则在于飘忽的焦点,熟悉了好莱坞精致稳定镜头的观众必然会看得很痛苦。然而或许生活就是这样,我总是说好莱坞那些是梦境,而Dogma95那种粗砺的不打光的影像才是现实。可是谁又能正视并喜爱这种现实呢?《苹果》的命运便是这样,不得不拿情色说事,虽然其中的情色段落并非完全必要,属于那种没有了不算少,有了则增光添彩的那种,然而改来改去改掉50多处不由得让我们感叹,现在这个时代想说点东西,还要让观众来看,真的是太难了。
表演上几位演员都很精彩,通常应当用非职业演员的这类题材,这次用了明星,也是为此后这类题材的影片提供了一种相当好的思路。先前看到柏林电影节的报道说“范冰冰余男争影后”还以为是媒体的自恋,看了片子却觉得,若非刘苹果这个角色的戏份不足,范冰冰单凭表演还是颇有一争柏林影后的实力。比起《导火线》,范冰冰简直不是一个人……总之瞬间对她的好感倍增。最后说两句剧作。小妹这个人物,根本没有展开,出现和消失的都莫名其妙,本来是可以再行交织的线索,却没有好好利用,当然我们可以认为,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的,有些人忽然出现忽然消失,然后再忽然出现。作为辅线,确实应该再加强一点。就剧作来看,刘苹果怀孕之前的段落,略有一点长,而孩子生下之后的段落,则稍嫌有点短。不过这些都已经无所谓了。李玉拍出了如此有力量的一部片子,已经足以让我向她致敬了。回到题目,《苹果》对我所联想到的那些作品做出了一个美丽的回声。他们说,不幸的人们都是相似的,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欲望和软弱;他们说,不幸的人们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败给欲望之后会软弱也会坚强。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786221/ 1、常常进出影院,耽溺于华美的影像与精彩的特效,而恍然发现自己似乎已很久没被电影感动过了。现在的电影,如同速食快餐,不是充斥着铜臭的商业气息,便是盈绕着或挑逗或妩媚的性暗示。恢宏的场面设计气势磅礴,奇幻的特效技法层出不穷,魅力四射的帅哥靓女直看得人浮想绵延,然而目不暇接的片花,接踵而至的惊艳过后,却少了曾经那份余音绕梁的醇浓韵味。多日之后,再提及时,恍惚中忆得一些模糊的碎片,至于影片究竟好在哪里,再已无从着笔。
而看影片LOST IN BEIJING(又名《苹果》或《迷失》即便是删节版)的时候,一丝伤感撩动着思绪,星星点点地缀落沉淀,浸润了震撼的心灵,于梦境的最深处轻唤那早已迷失于尘世而无奈蜷曲的灵魂。
2、苹果和她的丈夫安坤怀揣着梦想成为“北漂”一族,赴京淘金。苹果在一家沐足店当“洗脚妹”,而安坤则是一个高空作业的“蜘蛛人”。不料,浴足馆老板林东趁苹果醉酒后竟将她“强奸”,而讽刺的是这情形恰巧被正在高空作业的安坤瞧个正着,于是要讨个价,赔其损失。怎料,林东妻子王梅因为其不育而被老公冷落却主动要与安坤发生性关系,理由是要让自己老公也“戴绿帽”,让安坤进行报复。随后,苹果的怀孕促使安坤再次上门“讨债”,当中年无子的林东惊讶天上掉下个孩子的时候,得子的欢喜冲昏了理智的头脑,于是和安坤夫妇签订了所谓的“公平互利”的卖子协议。
苹果,一个外来的打工妹,和丈夫徘徊于茫茫都市。有过梦想,有过拼搏,然而当现实的残酷赤裸裸地赫然呈现时,娇嫩的双肩已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她不仅借酒迷失了自己的身体,而且越陷越深,直至迷失了自己的灵魂。理所当然的接受林东的金钱和照顾,理所当然的遵从那份荒唐的卖子协议。然而,一个女人,无论是清纯得近仙,还是魅惑得近妖,母性是最终不变的主题。当初迷恋金钱,顺从丈夫的苹果在孩子坠地后渐渐唤醒了母性的良知毅然做出了抉择离开。无论是苹果,还是王梅,片中女性凄惨、混乱的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除了是由处于社会主动地位的男人造成的,更大程度上也在于她们自我选择的迷失……
安坤,在老婆被人“强奸”后,作为草根阶级,他不懂也不愿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而是选择赔偿损失私了此事。在淘金梦的驱使下,他选择了看似最为当然最具现实意义的金钱赔偿,无耻地出卖了妻子和自己作为一个男人的尊严,之后又再一次出卖了自己的孩子,丧心病狂至极。然而,虎毒不食子,血脉相连,最终父子亲情唤回了他已然泯灭的良知。
林东,金钱的掌握者,大家眼中所谓的成功人士,拥有与之匹配的社会地位,也因如此,他拥有了践踏法律、道德的机会和实力。当充满诱惑的苹果出现在眼前时,他自然一口咬下去。当历经风雨的妻子算计他,当甜美娇艳的苹果求助于他,他已不再相信任何人,直到得知孩子不是自己的亲生时,那种失落令他不能自已,善恶到头,终有报。
王梅,大多数被丈夫花心而伤害的家庭主妇的代表。可怜、可悲、值得大众同情,充分展示了,一个中年家庭主妇在得知丈夫在外面和别的女人发生关系的那种无耐、无助与不甘,人老珠黄的她对于自己对丈夫已失去了吸引力了然于心,却无从改变;在知道丈夫的不忠之后,不能也不敢与丈夫离婚,离婚对她来说更是在伤口上撒盐,于是只能以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作为筹码来限制丈夫进一步的出轨;她想反抗却无法反抗最终只有用自己身体上的出轨作为对丈夫最大的报复,却不知这在报复的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个更大的伤害,报复所带来的也只是一时的变态的快感。最后,她与苹果相握而泣,同为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悲哀和惆怅溢于言表。
影片的四个角色经历了金钱、爱情、亲情的洗礼,将人性的善与恶描绘到了极致。纵然苹果的遭遇可怜,但却并不值得同情。因为自尊自爱日渐逝去,像苹果一样迷失在茫茫都市的女人们令她们自身成为了男人犯错的载体,给更多的男人提供了花心的借口和机会。安坤的唯利是图,林东的仗势欺人,王梅的逆来顺受,苹果的贪慕虚荣构成了影片冲突的激烈化与荒诞性。
3、从《红颜》到《苹果》,看李玉的电影并无丝毫的轻松。这一次,宁静的巴蜀小镇变成了繁杂喧嚣的大都市,诱人的苹果与自卑的安坤代替了红颜可人的小云与稚气未脱的小勇,但上演的依旧是畸形的爱恋与道德的探疆。而扭曲的人性,也在尘嚣渐起的世间,渐渐退去了昔日里粉饰的浮华外衣。
正如导演李玉所言她一直在拍关于女性寻找精神出路的东西。作为女性导演她更多地关照女性,透视她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无奈与不知所措。虽然两部影片的题材似乎与禁忌沾边,但影片却并没有卖弄所谓的越界话题或是拍摄前卫的理念,而是一脉相承地将女主角从隐忍到最终抉择的抗争过程抽丝剥茧般冷酷辛辣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然而,静默之后,给人更多地却是的辛酸的无奈与自省后的苍凉。
纵然在解释片名时,李玉并未迎合媒体更多的期许,但较她之前的电影名《红颜》的暧昧而言,“苹果”的片名却更富含蓄。苹果,这个在西方文学长河中挑起战争,撩拨欲望的“尤物”隐约透露着女主角因 “诱人”而迷失进而摧毁的本来平静的打工生活。而最具讽刺意味的便是本来象征着平平安安的苹果带给苹果本人的却是扭曲的无意识和惊涛骇浪般理乱的生活。过把瘾之后,大家才恍悟,原来外表诱人的苹果在品尝之后竟是如此的苦涩。
4、不知是由于自己在影院里待得太长而大脑缺氧(刚看完《命运呼叫转移》紧接着看《苹果》),还是由于整部影片多采用肩扛影机摇摆式的拍摄手法,极力渲染主角所生活的地域的不确定和混沌的缘故,苹果踌躇在北京街头,思索堕不堕胎的影像恍得我晕晕乎乎。范冰冰将苹果这一角色的倔强抗争和身为女性控诉不成的无奈拿捏得颇为到位,即便打扮朴实无华,但娇人的韵味隐约弥漫,醉了身边的男士,也醉了荧屏前的观众。梁家辉和佟大为的对手戏,可圈可点。当淘金族安坤将自己的妻儿一并卖给暴发户林东的时候,一句令人不可理喻的“合作愉快”让势不两立的两家成为了“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讽刺效果极佳。观众一笑而过之后,体悟更多的却是淡淡的辛酸和荒唐背后人性的丧失。
影片算不上大制作,画面一切到底,镜头流连于大城小巷,其实较之大片,不必拥有华丽的服饰、唯美的画面、磅礴的音乐、精湛的技巧,露骨的欲望,一部平平淡淡的电影更能让人感觉生活的真实。不禁让人联想到当下流行的女性主义思潮。当HISTORY被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剖析为HIS+STORY时,一直被人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人类的历史竟这般赤裸裸地露出了原形。他必定是一部男人撰写的表现男人体验世界的经历的故事。而这部基于男性经验之上所编纂的史书,女性的经验多被略去或成为粉饰所谓“真实历史”的点缀。当下,喧嚣的社会里,几近直白的肉欲描写,暗藏挑逗的玄机悄然潜入,无论是为商业卖点,还是希冀能身体铭刻历史,攻歼劫难地抗争已远非明道。埃里卡•琼曾说:“要是我们在妥协和团结上有点技巧,问题是我们还不擅此道,我们还在彼此争吵,这是女权主义今日面对的危机。”认识到这个问题后,激进的女权主义已淡出历史舞台,转而衍生出当下较为理性的女性主义思潮,以更为理智的方式而非哥白尼式的革命来审视处于中心的意识,从而引导身处其中的人自我省视。
若大的城市,怎无我们栖身的场所。庆幸的是导演将观众“置之死地”之后,也给了大家“后生”的慰藉。当安坤最终人性大发,退钱赎孩子时,当林东得知真相,毅然决定非亲子仍然疼爱不惜时,当黄梅走进卧室拉着苹果的手,两个女人默默对视,泪眼低垂时,那一刻,久违的人性仿佛一唤而回,感性的魂灵毅然悬崖勒马,踏上归途。这个世界很纷乱。容易让人迷失。就像雾气散尽,睁眼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迷失了方向。走了很远,才发现错了。还能走得回来吗?跑了很远,才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抓住。却丢失了很多,很多珍贵的东西,尽管以前是那样的不起眼,现在却感觉那样心疼。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阳光已不知不觉间透过窗户,印在地板上,一丝暖意划过心田。有光,就一定有影,亘古不变。阳光照到的地方,总是明亮温馨的;而影子相随的角落,依旧暗涌流动。
•坦塔罗斯的永恒欲望,阿塔兰塔的金苹果•
西庇洛斯的国王坦塔罗斯(Tantalus),身为宙斯的儿子,富饶领土的君主,独享着与神同等的荣耀。自幼被宙斯的溺爱和与神平起平坐的荣誉让他变得骄纵、自大,逐渐萌生了对神的不屑和质疑,世世代代被人仰望信奉的诸神在他眼中不过是毫无特殊本领的平凡之人。于是他无所顾忌地盗取神的酒食,给普通人食用,让他们像神一样永生,更是四处散布众神的生活和隐私,包庇纵容他人对宙斯的不敬。一开始的恶作剧到了最后却因为坦塔罗洛的偏执而愈发的不可收拾,变成了不可容忍的惨剧。为了证明神与普通人一样是可以被欺骗的,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把他的肉撕碎加以烹制做成饭菜宴请诸神。临席的众神立刻发现了坦塔罗斯的诡计,纷纷拒绝进食,并把可怜的珀罗普斯救活。坦塔罗斯因为自己的罪孽被丢入地狱永受苦难。
荷马在《奥德赛》中提到了在地狱中遭受惩罚的坦塔罗斯:“他承受着巨大的苦痛,站在湖塘里,水头漫涌在唇颌下。然而,尽管焦渴,亟想饮喝,他却难以舔到水花——每当老人躬身水面,急切地试图啜饮,水势便会回涌消退,露出脚边幽黑的泥巴;某为神明干泄了水塘。在他的头顶,枝干高耸的大树垂下如雨的果实,有梨树、石榴和挂满闪亮硕果的苹果树,然而,每当老人挺起身子,伸手攀摘,徐风便会拂走果实,推向浓黑的云层。”自此,坦塔罗斯这个词根,便代表了永恒追求却注定无法企及的欲望。
奥维德笔下的金苹果则缘自一个被命运诅咒的女人阿塔兰塔。阿塔兰塔有着比阳光还夺人眼目的美貌,不仅如此她还跑得像离弦的箭一般快,像风一样轻盈。在神庙的一次求签中,她得知了自己的丈夫会给自己带来不幸。惊恐的阿塔兰塔试图逃脱命运的魔咒,于是她对成群的求婚者提出一个残酷的条件:只有能跑得比她快的人才有资格迎娶她,否则就只有死路一条。
波俄提亚的一个青年希波莫涅斯也在众多求婚者之列。他是墨伽柔斯的儿子,海神涅普图努斯的曾孙,并且有着不逊于这个身份的勇气。他下定决心,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仍要赢得阿塔兰塔的芳心。希波莫涅斯真挚的感情打动了库忒拉岛的女神。女神交给他三个金苹果——这苹果代表着人们无法拒绝的诱惑,每跑一段希波莫涅斯就扔下一个苹果,阿塔兰塔被这金灿灿的果子迷花了眼,无法自制地跑到路边去捡拾那个不停滚动的金球。结果,三个金苹果不仅拖延了阿塔兰塔的速度,还在她怀中不断增加着重量。希波涅斯轻易赢得了比赛。
最初,坦塔罗斯对神的捉弄与不敬,只是像个被宠坏的孩子在乱使性子,无伤大雅,神明们也就视而不见了。可是当这种闹别扭一般的态度慢慢变得偏执,到最后成为一种不灭的欲望,需要牺牲他人的性命来满足了,坦塔罗斯触怒的不只是天神,更是触犯了人性的底线。所谓金苹果只是一种象征,它可以是任何人的欲望,无法抵抗的诱惑,哪怕在别人看来你想要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苹果,对你来说它却是遥不可及的星辰。伸手可见,却永不可及。
在《好笑的爱》中,就有把追女人作为唯一目的的马丁。他有本事、讲技巧,轻轻松松的就能搭上漂亮姑娘。同时他很爱自己的妻子,而且还因此为她担忧不已,甚至鼻子发酸。于是,就能看到仿佛是提线木偶一般,他重复着同一目的,然后那些姑娘又不知为何与他失之交臂。也许他会沮丧一会儿,但是决不气馁,决不!如同小狗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再次信心满满的去追求下一位姑娘,继而再为自己的妻子担忧。
故事中出现的这种虚构人物总是让人觉得可笑,就像人们看到追尾巴的小狗一样觉得是一种可笑地愚蠢。但是,生活中不乏这样活生生的人,不自知地重复着坦塔罗斯试图够树上苹果的动作。这种欲望慢慢壮大,吞噬了身边的一切事物。
•安坤的追尾巴游戏•
“苹果”(Lost In Beijing)中佟大为扮演的安坤便是一个从头至尾慢慢陷入这种追逐游戏,并且因此而落入无边地狱的人。
安坤不是什么坏人,安分守己,不偷不抢,顶多对妻子刘苹果的“爱”有些过分强烈,以至于每天都要去苹果工作的地方蹲守。这种“爱”强烈地有些像占有,像保护自家财产那样斤斤计较。
林老板对刘苹果的强暴对安坤是一个强烈的打击,对他尊严的打击,是他用钱都洗刷不净的耻辱。于是,他(也是大多数男人)的第一反应是会去讨个公道,去“复仇”。不过以他的微薄之力顶多也就是拔掉林东奔驰车上的标志了。当他志得意满地把奔驰的标志举在头顶上时,简直就是个凯旋的骑士,仿佛他正开着那辆价值不菲的汽车在北京城里兜风。他逐渐喜欢上了这个所谓“复仇”的“游戏”,并且越来越上瘾。
小孩子打架通常都很简单,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谁都不肯吃亏,不肯被多打那一下。打着打着便心觉委屈,有种莫名的愤怒,于是就不由分说地打作一团了。佟大卫的“复仇”方式就像小孩打架这么直白、简单,只不过他打一下还觉不解气,只要对方不反击,就一定要多打几下。首先,要从苹果身上讨回来,于是就有那次类似泄愤似的做爱。其次,决计不能便宜了林东,讨不来钱的安坤很自然的同意了王梅(林老板的妻子)的提议,也端端正正的给林东戴了一顶绿帽子,哪怕林东对此根本不会在乎,还算是心里找到了些许平衡。
命运之神似乎并未就此放过安坤,“追尾巴游戏”才刚刚开始。苹果的怀孕让他如获天恩,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不过不是初为人父的喜悦,而是他仿佛又再次看到了那两万块钱哗啦啦地从天上飘飘洒洒地落在脸上。他打一开始就怀着极其矛盾的心态来面对苹果的怀孕。如果是他的孩子,就没了和林东讲好的十二万补偿费,如果不是他的孩子,那便是自己老婆和外人生了个“野种”,尊严像被人掴了一掌般火辣辣地疼。只可惜,那颗欲望的金苹果永远能找对主人,十二万钞票轻易战胜了微不足道的尊严和血缘亲情,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当安坤心满意足地抱着十二万块钱睡觉时,他却又发现自己更想要的并未到手,那颗金苹果又变成了另外的样子,生生地揪着他的欲望前行。他再次想要回妻子和孩子,就这么抱着所有他的所有财产远走高飞。而他绝望的发现每次他追逐一个欲望时,必须要放下手中的其他财产,才能全速前进。到最后,人们只看到安坤像坦塔罗斯一样,贪婪地扑向每一个欲望——金钱、妻子、儿子,每一次都落空,只剩下他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越来越无力,只得眼睁睁的看着所有的幻影都消失在远方。
•苹果,女性的牺牲•
在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的“乡愁”(Nostalgia)里,尤金娜曾不解地问教堂的司事,
“为何女人比男人要虔诚?”
“因为女人要生孩子,要抚养他们,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自我牺牲精神。”
刘苹果从头到尾是整部电影中台词最少的人物,她就像一只风筝,随着故事的发展飞得越来越远,目光越来越迷离。原本,我以为在这沉默寡言的背后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灵魂,她知人间冷暖,很多事情不言自明。但是,到后来我才发现苹果竟然如此简单,简单到只是不断的付出,不断的牺牲,没有一丝怨言,而她所求的只是一点点爱的回报。
苹果是整个金盆捏脚捏得最好的人,她努力,比任何人都拼命,面对客人不安分的双手她都能熟练的化解尴尬。她的全部世界就是那个窄小拥挤的家,待在丈夫安坤的身边,看着他为自己吃醋发怒的表情,和他在浴室里洗着凉水澡享受着简单快乐的激情。她很满足,这种满足展现在欢愉过后的那张脸上,粉红的微热让她沉醉在这个小天地带来的晕眩中。
林老板带给她的创伤不及安坤一个厌恶的眼神。她可以当什么都没发生过的去上班,却不能忍受丈夫的冷言冷语。安坤在她身上的泄愤远比林老板的强暴带给她的痛更多,她眼神空洞,紧紧地抓住床边,就像即将溺死的人抓住漂来的浮木。这远不是浴室那次情欲般的激情,而是感到心灵要被撕裂般的痛——只因为安坤很伤心。
苹果的感情似乎不是自己的,她的情绪被分成很多份,一份给安坤,一份给小妹,一份给孩子,没有留下任何一份给自己。她笑是因为他们,痛也是因为他们。她最得意的时候是安坤被她的谎言骗得一楞一楞,然后她在趴在他耳边悄悄告诉他是逗他玩的。安坤又爱又恨的表情,是她最大的成就。她只要感受到安坤在乎自己就够了。
范冰冰把苹果的感情处理得极为细腻,细微的一个动作就让人感动得几乎要落泪。有一个镜头,苹果坐在城楼上骗安坤自己堕胎了,结果安坤气得不肯吃她买回来的煎饼,她坚持不懈地把煎饼举过去,还仔细地把塑料袋拨开,细致地表现了苹果对安坤的爱。她的爱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装点,也没有动人的言语来赞颂,但是她会为了安坤做一切事情,小到拨开碍嘴的塑料袋,大到任凭安坤拿自己去换钱,都没有一句怨言。
你说苹果傻也好,说她盲目也罢。为了爱,女人可以做很多事情,无所顾忌地牺牲自己。
面对王梅的挑剔和指责甚至殴打,苹果从不解释,一言不发。实际上,除了对亲人,她很少跟别人说话。连饭都吃不饱的她,没有能力去顾及什么尊严、人格,只要安坤要她,哪怕别人说她下贱,她都不怕。她问心无愧。
当安坤告诉苹果他为了十二万块钱,偷改了孩子的血型,放弃了自己的骨肉和妻子,还对她又打又骂。苹果哭了。在经历了那么多事情后,她第一次失声痛哭。她终于明白安坤爱的是钱,不是她,他要的也是钱,不是她。她的世界就在一瞬间分崩离析。唯一支撑她的爱情也离她而去了。那是一个女人深深的绝望。
仿佛呼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口气,苹果抱着曾经强暴自己的林东,想要引诱他。没有了安坤,她可以抱住林东,勾引任何男人。这个身体不再属于她自己,她不想要了。她的心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了。那种死亡一般的伤痛让人窒息。
如果没有那个孩子,我不知道苹果会怎样。以前她为了安坤活着,从那天起她为了儿子而再次活过来。天塌下来苹果都不怕,只要那份爱还在她身边,她就会为爱而不顾一切。
•永恒欲望的金苹果•
欲望的金苹果同样没有放过林东。林东最大的缺点就是爱玩女人,女人就是他的良药少了一秒都会心律不齐。但是偏偏这样的人还颇招女人喜欢,让妻子王梅恨得咬牙切齿还是不肯离他而去。因为他不计较钱,愚蠢地编一些可笑的谎言,而且对女人真的够体贴。王梅曾经问过他有关强暴苹果的事情,他背着几个火罐惊慌失措的否认,活像一只别人掀了外壳的绿毛乌龟。王梅边笑边流出眼泪。就算面对事实他都会编个谎话否认,因为他好面子,也因为他在乎王梅。那么多女人宁愿听男人说一百句谎言,也不愿听到一句残忍的真话,因为只要还有谎言就表明那个男人还在乎她。王梅就是抱着这一点点可怜的在乎,孤注一掷地守在林东身边。
王梅标志性的出场是她那些醒目昂贵的高跟鞋,“咯噔、咯噔”地走在路上,霸气十足,也空虚无比。她有的是钱,但她也只有这些钱。她和安坤做爱一方面是报复林东,一方面也是填补她的寂寞。她总说自己签了协议就有了一半家产的保障,但是谁都知道没了林东她真的一无所有。争来斗去,她还是输了,想要的爱永远离她很远。她只能拉着苹果的手潸然泪下。其实她们都一样,为了那点爱可以不择手段。
米兰•昆德拉曾在《身份》中写道,“从商业角度来看,色情是一种暧昧的东西,因为假如说所有人都想有性生活,也同时恨它,把它看作是他们的不幸、他们的挫折、他们的妒忌情结和痛苦的源泉。”
谈到情欲戏,总有人莫名的兴奋,出奇的关注,或者特别的鄙夷。但并不代表删节这些片段就会减少这些争论,这只能让影片陷入更加尴尬两难的境地,仿佛那些片段真的是为了吸引眼球才拍摄的一样。对于电影的删节就像把一张脸挖得七零八落一样,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感觉人物还未深入便匆匆离场了。所谓的情爱场面并非可有可无的噱头,在这个欲望横生、谎言遍布的故事中,只有情欲让他们都变得无所遁形。苹果的快乐和痛苦,安坤的爱欲与占有,林东的贪婪,王梅的空虚都深埋其中。
美国性学教授艾尔弗雷德•金塞的那份性学报告曾经引起了整个美国的轩然大波,所有人对他不是追捧就是痛恨,没有人会保持中立态度。他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宝盒,直到今天人们都对那个盒子里的东西带着浓厚的兴趣。不管是痛恨还是热衷,没有人肯关上那个盒子。
在“苹果”的结尾处,安坤和林东一起推着那辆抛锚的奔驰车。命运让两个对立的人不断的成为同一战线的盟友,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兄弟之情,朋友之谊。只是因为他们都是那个追逐永恒欲望的金苹果的人。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791037/
李玉镜头下的女人总是有一种天然的凄美感。
选角失误是最大的缺陷,佟大为表现差强人意。
真情故事大集锦
看了阉割版。。。剧情有突兀感,我只有无力感。
3.5
一如的刻意
是LOST IN TRANSLATION的恶搞么= =
近年来一流的本子,精彩的故事。范冰冰演得相当好,惟景山一场戏情绪不对。梁家辉一贯戏骨,惟开车与老婆谈判那场戏普通话语调没拿捏准。佟大为简直一无是处,惟屁股好看。片名叫《迷失北京》说明李玉放不下身段,硬要拔高、隐喻。农民工散心还去景山,山顶还空荡荡,还有煎饼卖,这个情节着实伪现实。
每一个怂逼男人都是非得把错怪罪到别人身上,然后再做一些傻逼的事儿来惩罚自己,让自己解脱。关键是,每一个怂逼男人不管再怎么惩罚自己,始终都不能明白,也学不会检讨自己。片子比我想象中好,放了两年,现在拿出来看,可能更能明白其中的意境。大都市繁华的背后,总是掩盖了许多迷失的心灵。
世界从来没有美好过,只因你太美。
苹果 全集(完整无删减版)拍出了 社会的现实
真没意思。。
充数。
【C+】始终无法写出人物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诉诸(或者迷恋?)于肢体上的对抗(做爱,厮打),以外在冲突替代内在矛盾表达,实则是导演能力不足体现。以“观察者”自诩的李玉,确实止步于“观察”,热爱生活细节拼贴的她或许更适合拍纪录片。
如果不是因为找了成名的演员,这会是一部受小众追捧的文艺片。我还记得李玉拍的《今年夏天》,那是部多动人的电影啊。
你只有登陆才能在豆瓣看到这个条目。“影片直接将血淋淋的现实展示给我们看,没有美化,没有掩饰,不再歌舞升平,不再畏首畏尾。正因为真实,才有了力量。” 情爱镜头交代的并不多余,对于黑色幽默极具讽刺效果。
6/10。女性身体绑架着消费主义,安坤用金钱洗刷羞耻和林东举杯庆祝卖子协议,两个男人为育儿创造适宜环境、轮流听腹中胎儿的过程和商品质检无异,苹果目睹小妹被经济诱惑吞噬生命的悲剧幡然醒悟,结尾留下煎蛋象征她对林东的留恋并摆脱男权,满墙治疗性病的小广告、妇女跳楼等意象营造迷惘的生存空间。
我并不觉得这是部烂片
北京欢迎你,像现实敢动你,流动中的光影充满着魅力~北京欢迎你,有梦想有什么了不起,有勇气就等奇迹~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