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

大陆剧大陆2001

主演:斯琴高娃,陈道明,高兰村,茹萍,李建群,朱晏,薛中锐,李楠,安亚平,宫雪花,胡天鸽,李晨涛,刘钧,博弘,廖京生,李洪涛,高田昊,万中良,朱艺丹,姚长安,宋来运,张光正,曹永祥,马小矛,陈斌,苏廷石,刘大印,侯永生,刘毓滨,卢勇,汤加丽,高宏亮,李明,李如平,王也天,陈大中,郝铁男,白杨,崔岱,赵凯,薛亦伦,马捷,李小雷,刘长生,尚言生,关德俊,陈韦辰,刘挺,胡珊珊,赵景文,马子俊

导演:陈家林,刘大印

播放地址

 剧照

康熙王朝 剧照 NO.1康熙王朝 剧照 NO.2康熙王朝 剧照 NO.3康熙王朝 剧照 NO.4康熙王朝 剧照 NO.5康熙王朝 剧照 NO.6康熙王朝 剧照 NO.13康熙王朝 剧照 NO.14康熙王朝 剧照 NO.15康熙王朝 剧照 NO.16康熙王朝 剧照 NO.17康熙王朝 剧照 NO.18康熙王朝 剧照 NO.19康熙王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8 01:30

详细剧情

  清朝顺治十八年,天花在皇宫蔓延,顺治帝的董爱妃因此一命呜呼,顺治因痛不欲生而决意出家。此时,清帝国充满了内隐外忧。危急之际,孝庄太后(斯琴高娃 饰)当机立断,将得了天花初愈的年仅八岁的皇子玄烨力推为皇室继承人,康熙皇帝登基了。康熙(陈道明 饰)即位以后,手握兵权的鳌拜以权相逼,孝庄太后为了大局也只好暂时放权让鳌拜亲政。鳌拜的野心并不止亲政,他最终目标是图谋改朝换代,少年康熙机智过人,先以终日和一班少年嬉戏放松鳌拜警惕,随后邀约鳌拜进宫而乘机将其软禁,终于为大清除了一大隐患,保住了江山。随后,康熙更是励精图治,向隐忧以久的三藩开刀,开始一段除乱安内的康熙之治!

 长篇影评

 1 ) 《康熙王朝》与史实不符之处30多处

近日看了一遍大名鼎鼎的《康熙王朝》,却是难以苟同。单论其中演员的表现,确实名不虚传,是一部佳作;但其作为一部历史正剧,故事情节上不如人意,杜撰虚构太多,给人一种不可信任的感觉,让我们这些知道一些史实的嚼之无味。

    以下是网上搜集到的30多处差别之处,由此可见一斑。
  

       1.《康熙王朝》蓝齐儿剧照(10张)1.电视剧里,说是清兵攻破明宫,历史正确是李自成起义灭明。错的有点离谱
  2.董鄂妃其实是‘旗人’
  《康熙帝国》第二集,顺治宠爱的董鄂妃患天花,佟妃恨恨地对孝庄太后说:‘一个汉女’把皇上迷得七晕八素的。其实,董鄂妃是汉女(董小宛)是民间传言,早被史学界否定的。
  3.孝庄太后不能用谥号自称的。
  孝庄太后知道顺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后的一段独白,其中说到“我孝庄……”。这里是错误的。
  孝庄太后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塞桑的女儿,十三岁的时候嫁给皇太极,崇德元年被封为永福宫庄妃。她于康熙二十六年12月25日病逝,康熙给祖母上尊谥: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文皇后是这位太后死后的谥号,谥号是死者的哀荣,也是对她一生的评价,孝庄太后自己不可能用谥号来自称。
  4.董鄂妃比顺治皇帝小一岁而不是大三岁,苏麻喇姑比孝庄太后还大一岁,比康熙皇帝大42岁,而不是比康熙皇帝大三岁。
  5.历史上的周培公是个小角色,他只是清军里的一个幕僚。
  (周培公长于计谋,曾因功授七品官。图海统领大军进至潼关时,他上《平凉策》,因此被招为幕僚。清军攻下平凉咽喉虎山墩后,坚不可摧的平凉城已置于清军炮火之下。这时,在王辅臣部下任总兵官的黄九畴及布政使龚荣遇得知自己的同乡周培公在图海大将军帐下做幕僚,于是愿做内应,劝降王辅臣。图海最终没费一枪一弹降服王辅臣。)
  但剧中说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抚远大将军,有兵力20余万等等,是假的。
  6.历史上容妃是乾隆的妃子,即传说中的香妃。康熙帝只有荣妃,既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蓝齐儿即固伦荣宪公主(皇三女,二公主),康熙帝的掌上明珠,最疼爱的女儿,但没有嫁给葛尔丹,嫁的是比公主大3岁的蒙古部落贵族王子乌尔衮。
  7.孝庄的死亡时间是错误的。
  历史上,孝庄死时,康熙侍奉在旁,而剧中则是康熙在外征战,不符历史。
  8.苏麻喇姑的身世以及与康熙的关系的错误
  历史上,苏麻喇姑是孝庄皇后的贴身侍女,她从小服侍的应该是孝庄而不是康熙,如果是孝庄的贴身侍女,那么年龄必定与孝庄相仿,孝庄是康熙的祖母,那么,苏麻喇姑也必定是康熙祖母辈的人,又怎会与康熙有感情呢。这与历史不符。
  9.苏麻喇姑死亡时间的错误。
  史上记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病逝,而苏麻喇姑死于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而剧中则表现为:“孝庄病逝后,苏麻喇姑随即圆寂,”这与历史不符。
  10.“明珠”即“纳兰明珠”,纳兰明珠是清康熙年间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后来却因为朋党的罪名被罢黜职位,后虽官复原级,却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后郁郁而死。其子纳兰性德为“清代第一词人”。
  11.郑经死于1681年,此时台湾并没有被清廷收复,1683年向清朝投降的是他的儿子郑克塽。而剧中安排郑经自杀于清军克台之日,违背历史事实。
  12、噶尔丹不是被胤褆杀死的,历史上的噶尔丹一说最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自杀,一说死于性病
  13、清兵与噶尔丹交战时,噶尔丹是以骆驼来组成“驼城”来与清军交战的,而该剧中没有
  14、顺治皇帝并没有出家当和尚,而是死于天花
  15、康熙举办千叟宴,时间为康熙五十二年,此时明珠,索额图已不在人世,而剧中明珠,索额图均参加,不合历史逻辑。
  16、《康熙帝国》第七集,孝庄说:“前天夜里,圣祖托了个梦,说是陵寝不稳……”;第十五集,明珠说:“皇上,大清律乃圣祖所定,虽当今皇上也应遵守……”实际上清圣祖就是康熙的庙号,所以这两处情节很荒谬。
  17、皇后并不是名赫舍里, 赫舍里是她的姓,她的名是什么史书上没有记载,电视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就难产死了,这是错的,历史上她生了两个儿子, 第一个是承祜,可惜这个儿子4岁的时候得病死了,后来才生胤 礽,胤礽并不是一出生就叫胤礽,而是叫保成
  18、惠妃和慧妃的区别
  惠妃:圣祖惠妃,纳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尔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庆(殇)。十一年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
  慧妃:慧妃,博尔锦吉特氏(?——1670),科尔沁三等公吉阿郁锡之女,幼年被选进宫,尚未册封,于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为慧妃。
  电视剧中是生皇长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应该是惠妃,而不是慧妃。
  19、电视里慧妃被封为皇贵妃,这是错的,历史上她最高等级就是妃
  20、电视里自从皇后死了后康熙没有立别的女人当皇后,这是错的,历史上皇后赫舍里氏死了后,康熙还立了两个皇后,分别是:
  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1678),满洲镶黄旗人,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皇后,仅半年,于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谥号为:孝昭静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钦天顺圣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满洲镶黄旗人,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亲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为贵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晋升为皇贵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册为皇后,次日即去世。谥号为: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和恪慈惠奉天佐圣仁皇后。
  21、戏里孝庄说康熙的生母是“博尔济吉特氏女人”,而其实孝康皇后是佟佳氏
  22、喀尔喀出了个宝日龙梅公主?估计编剧压根儿不知道喀尔喀在哪儿,内部是什么设置,跟清朝什么关系
  23、噶尔丹居然敢只身进北京,还那么年轻,太抬举他了
  24、康熙三次亲征准噶尔,是打击、剿灭、肃清的过程,并未失败过。
  25、皇帝军前带着妃子,把康熙当成齐后主还是隋炀帝了
  26、康熙死在朝堂上也真是个奇闻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十三日晚,康熙死在南苑的畅春园
  27、最后竟断语“千古一帝”,估计康熙活着也不敢这么自称
  28,明珠找康熙:昨天晚上,福建尚可喜、广东耿精忠的折子......
  说反了,镇守广东的是尚可喜,镇守福建的耿精忠
  29 尚之信来到平凉城楼前,喊道:听着!镇南王尚之信拜会大帅,快快开门......
  他尚之信什么时候成为镇南王了?镇南王是耿精忠,尚之信是平南王 
  30,皇宫中乾清宫中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明明是顺治皇帝亲自题写的,可是在《康熙王朝》中却成了康熙皇帝的手笔。
  31,康熙皇帝曾下旨,让西方传教士(如,雷孝思、白晋、杜德美等)到全国各地测绘地形,并绘制了《皇朝全图》,但在《康熙王朝》中,它却成了“周培公”的作品,这是与史不符的
  32 有一集康熙说:“朕刚刚和胤褆说过,这个狼外婆就来了.....”狼外婆:来源于童话《小红帽》经典版本,莫非康熙看过?
  33.第一集中太后让一个进宫的小女孩读些什么,小女孩说:“宋词”之后她念了王安石的《梅花》,但是这首严格划分应为“宋诗”。宋代诗歌相较宋词为数不多,但这首《梅花》却是宋诗中较为出名的一首。
  34.电视剧中康熙的伴读和亲信魏东亭是虚构的人物,原型为曹寅,即小说家曹雪芹的祖父。而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也是虚构人物,原型为范承谟。这两个人物均为剧作家杜撰的人物,大可不必深究。
  35.电视剧中康熙第八子名为“胤稷”这是错误的,历史上康熙第八子名为“胤禩”。
  36.电视剧中康熙第四子(就是后来的雍正帝)名为“胤祯”,这大错特错。“胤祯”是康熙第十四子,而并非皇四子(雍正帝)。历史上,皇四子(即雍正帝)名为“胤禛”。
  37. 顺治帝是得了天花而死,才让玄烨登基,电视剧中说顺治帝出家让位玄烨,后面有一集顺治帝以行痴师父造型出场。
  38. 第十集中索尼说赫舍里皇后的父亲是索额图,其实赫舍里皇后是索尼大儿子噶布拉的女儿,索额图是她的叔父。
  39.第三集,孝庄皇太后与顺治帝在太庙里面的对话那一段,太庙墙上挂着多尔衮的画像,与事实不符,多尔衮(死于顺治7年)死后,顺治帝撤掉了他的庙享,废了他一切封号,直到乾隆年间才恢复了多尔衮和硕睿亲王封号,重新配享太庙,此时已经是顺治朝的晚年,所以此处显然不可能有多尔衮的画像。

 2 ) 被豆瓣高估的剧

这部我觉得豆瓣评分略高,电视剧算制作精良,一看就是大投资。但是其中很多故事的演绎并不适合,有点过于理想化。比如两军对垒的赛场,两个女人在中间大喊,不要打!不要打!简直开玩笑。早踏成肉泥了好吗?陈道明和斯琴高娃其实属于同种类型的演员,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演戏比较千篇一律。斯琴高娃非常适合太皇太后这个角色,所以在我看来她比男主康熙要更出彩,更有记忆点!陈道明的演绎只能说不功不过,最后推荐原著,二月河的这系列小说还是很好看的。

 3 ) 世界从来不简单,历史何尝会温柔


风雨飘摇危受命,
少年康熙初长成。
笃志好学意风发,
知人善任举贤能。
韬光养晦斗鳌拜,
运筹帷幄执朝政。

重汉信满然并卵,
鸟尽弓藏周培公。
收复台湾志高远,
功成身退姚启圣。
定国安邦野心勃,
妻儿不若江山重。


再活五百又如何,
错误矫枉须过正。
正大光明史为镜,
是非功过后人评。

斯琴高娃演技好,
巾帼孝庄逞贤能。
雄才大略康熙帝,
王者风范陈道明。

 4 ) 看哭过好多次

为周培公哭过一次周培公画的一幅地图虽然他被贬到边疆地区,却仍然花了十年心血画出了当时最完整的中国疆域图。康熙他感动地要守一晚灵。这不能不让人感动。

为容妃哭过一次我觉的是容妃死后,康熙封她为皇后,从那里出来,白发被风刮的乱飞。让我感到一个帝王难以名状的悲哀。纵然居万人之上,但想爱的人爱不成!哎!

为蓝齐儿哭过一次康熙让蓝齐儿下嫁葛尔丹,蓝齐儿不愿意,后来,葛尔丹死了,康熙给蓝齐儿请罪的那一幕很感人

为葛尔丹哭过一次 葛尔丹要死时对蓝齐儿说我爱你的那一幕很感人

为康熙哭过一次 康熙让蓝齐儿下嫁葛尔丹,蓝齐儿不愿意,把康熙送给她十六岁生日礼物——玉兔,扔在地上。康熙默默地一个人一片片捡起碎片,太监要帮忙他立刻阻止,亲手把碎片交到太监手里,命令他们让手下的人修好,不准少一片……
真的好感动,他是一个皇上,但更是一个父亲……据我说最令人感动的是若干年后,蓝齐儿回来探亲的时候,得知自己的母妃被皇上贬去洗马桶时,把康熙送给她的音乐盒摔坏,还扬言要叫儿子来攻打大清时的那一幕~

 5 ) 《康熙王朝》让人落泪处

人容易受感动,却不一定会哭.重温电视剧<<康熙王朝>>,却发现自己真真切切地哭了几回.

平三藩,灭葛尔丹,收台湾,江山处处有王师,山河一统,可有谁会记得这故事背后的辛酸?

场景一:大雪纷飞,万物萧瑟,周培公病卧塌前,奄奄一息,数盏昏黄的孤灯扑闪在一张硕大的地图上,十年心血终成此图,而他要将这心中江山赠于待他恩如纸薄的康熙,可想这垂死之命曾率三千家奴踏平了吴三桂几十万铁骑,而到鸟尽弓藏之日,来到这冰天雪地,寸草不生之地,未知天命却已姗姗而去,未见恨然知天下,山山水水待王清.

场景二:涛声拍岸,咸咸的海风吹皱了心中的苦涩,姚启圣挂着两行浑浊的老泪将先人的骨灰点点地撒向大海,不远处是跪成一片的农民,"乡亲们,为了收复台湾,迁界禁海吧!那里的庄稼地比这里的大两倍,搬不动的东西我们用官府的车载着,走不动的老人我们用官府的轿子抬着,三年后这里地还是你们的...老叫花子求你们啦!"一生从未畏惧皇权,面对天下的百姓却生生地下跪啦;三年后,江山一统,一颗赤子之心却从此背上了不孝的骂名.

场景三:蓝奇儿远嫁他乡,容妃却因为一句"老祖宗说,太子不可废"而被贬西宫,干尽脏活,女儿回家省亲,暂时的雍容华贵带来的只是更长久的悲凉.一个深秋的黎明,天夹着寒意,一身单衣的容妃,刚开始一天的工作,身边的马桶掉落了,一个又一个,带着对家庭温暖的无限憧憬,容妃就这样走了...一个女人对幸福家庭的渴望,难道这也错了吗?合棺的那天,康熙拍着她的棺椁,只说了句:"我不能把一个不争气的儿子,推上皇位啊!"小家为大家,但情又何可堪?

周培公,姚启圣,容妃...他们有的不是对皇权的敬畏,而是一种至死不虞的信念,为此,他们放下了个人的恩仇,孝道,甚至是性命.

江山,家庭,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信念!

 6 ) 故事介绍

公元1644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大清王朝定都北京。经过明末清初的战火摧残,华夏大地急需太平安宁。但就在顺治十八年,恶疾天花袭击皇宫,皇帝爱妃董鄂妃命丧黄泉,顺治皇帝痛不欲生,决意遁入空门。危急之际,孝庄太后力挽狂澜,下令改朱批,行蓝批,同时立下诏书:清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顺治皇帝龙御归天。公元1661年,在孝庄太后的扶植下,天花大病初愈、年仅八岁的爱新觉罗·玄烨登上了大清皇帝的龙座,称康熙皇帝。翌年改元康熙。[4] 康熙即位以后,鳌拜等权臣威迫有加,并残酷迫害朝中异己,就连孝庄太后也迫于含辱。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康熙皇帝大婚后,在大清三朝元老、太国丈索尼的鼎力相助下,年仅14岁的爱新觉罗·玄烨亲政。亲政后康熙改归皇权,而以鳌拜为首的权臣竟图谋废君改朝,康熙被迫殊死相争,最终智擒鳌拜,肃清政敌。 虽然清除了内部的祸乱,但是斗争却远没有停止,吴三桂、尚可喜和耿忠明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已成尾大不掉之势。而吴三桂妄图将云贵划立为他的藩镇王国以便世袭云南,一面暗地里大肆扩充军备,与清朝政府为休养生息而裁撤兵员削减军费开支的举措相对抗;另一方面假惺惺上表请求撤藩。康熙通过调查对吴三桂的作为早已是洞若观火,但终究年轻气盛,不听孝庄太后的苦劝,一语定乾坤,断然下旨撤藩。这一举措粉碎了吴三桂幻想以进为退的图谋,引发三藩之乱。由于清军主力入关后连年征战,清朝政府给了为清朝打拼天下而劳苦功高的八旗军不少特权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却不料养成了他们居功自傲贪婪奢侈的习惯,最终导致八旗军战斗力大幅度下降。而吴三桂所部均是百战余生,多年来一直在云南边关剿匪作战,官兵战斗力强,加之吴三桂准备充分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清军屡被吴三桂叛军击败。明皇后裔朱三太子也乘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康熙从察哈尔调兵救急,不料察哈尔王趁势造反,率兵逼宫。宫内太监造反,宫廷大乱,康熙陷入绝境,五内俱焚,意欲退位。在孝庄太后的怒斥与激励下,康熙重振雄风,大胆起用以汉臣周培公为首的一批汉臣勇将授以重任。在周培公的指挥下,清朝军队用很短的时间就消灭了察哈尔的叛军,解除了朝廷的危机。同时吴三桂犯了致命错误,陈兵长江南岸却迟迟不敢渡过长江直逼京师,失去了战略上最有利的时机,使康熙的反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康熙调西北的勤王大军赶到江汉组成牢固的防线,迫使吴三桂停止进军。除周培公一路汉军在破察哈尔后挥师西南直逼叛军外,康熙又授安亲王岳乐为安远平寇大将军,授康亲王杰书为奉诏大将军,授裕亲王福全为辅国大将军,率兵转战各地。各路大军相互配合多路攻击,与吴三桂的叛军展开了殊死拼杀。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清军于湖南全歼吴三桂叛军主力,吴三桂死于衡阳。清军全线出击,三年后,清军攻入昆明,标志着康熙皇帝终于平定了三藩,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解除了朝廷的第二个心腹巨患[5]。 平定了三藩之后,台湾岛上,郑经割岛自立,不肯归降,并时时派兵袭扰大陆,搞得东南沿海一带海警四起;北疆蒙古大草原上的噶尔丹也磨刀霍霍,立誓杀回北京。康熙为避免在战略上陷入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被动局面,忍痛将爱女蓝齐格格下嫁并安抚噶尔丹,暂缓西北局势。台湾海战,起用姚启圣,又收降了台湾水师名将施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施琅大将军率领大清水师倾巢出动,于澎湖一役全歼台湾水师主力,一举收复了台湾、澎湖诸岛。 在康熙皇帝平定三藩和收复台湾时,蒙古准格尔汗噶尔丹也在日益扩张,先后降服蒙古诸王,并与西藏之达赖喇嘛结盟,又勾结俄罗斯沙皇彼得大帝,其最终目的是统一全蒙虎视中原,与大清王朝争夺天下,严重威胁着大清皇权。沙俄袭扰东北并抢占东北雅克萨等地。康熙一面调施琅率精兵强将增压福建以平定台湾;一面令将军彭春率东北边防军积极应战并取得了雅克萨大捷,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订定了中俄边境。台湾和东北的问题解决后,康熙挥师蒙古草原,率二十万健儿御驾亲征噶尔丹。康熙帝二次亲征之后,噶尔丹逐渐走向穷途末路。一场宿命对决,康熙获胜,噶尔丹毙命,蒙古草原回归往日的和平。 凯旋班师回京的途中,孝庄太皇太后归天,太子胤礽与权臣索额图结党,意欲篡政谋逆提前即位,勾结反清势力夜袭皇驾,事败。后康熙察觉并废除太子胤礽,引发夺嫡之争。 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立嘱未酬,猝死龙座,诏书随风飘落玉阶,无人知晓它的秘密。康熙皇帝葬于景陵,庙号圣祖,享年69岁。

 短评

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张廷玉

6分钟前
  • 风信子
  • 力荐

和现在那些乱七八糟的片子比,这部戏严谨的作风实在难得。

7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不喜欢清朝的电视剧,把人历史观改变了;没有清朝,中国人进步的比现在快,但是历史没有如果

12分钟前
  • 阅微草堂
  • 还行

极其搞笑的一点就是,里面的孝庄皇后经常说“我孝庄……”。她死前就知道她的死后的封号?

16分钟前
  • 青灯有味
  • 还行

和爸爸一起每天坐等这个剧,很幸福

21分钟前
  • 饥饿艺术家
  • 还行

觉得康熙老牛了,24个儿子,20个女儿,平三番,灭葛尔丹,收台湾,江山美人,山河统一,这样的人确实应该再活个500年

26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很好看的历史片

27分钟前
  • 力荐

从此爱上陈道明。

28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大清的心头之患不在外面,而是在朝廷……咱们这烂一点,大清国就烂一片。你们要是全烂了,大清国各地就会揭竿而起,让咱们死无葬身之地呀!想想吧,崇祯皇帝朱由俭,吊死在煤山上才几年呢,忘啦?!那棵老歪脖子树还站在皇宫后边,天天地盯着你们呐!正大光明这四个字,说说容易,身体力行又何其难呐!

31分钟前
  • Lan~die
  • 推荐

喜欢索额图的声音 喜欢李楠的表演 特别喜欢那句话:马桶比天下干净

36分钟前
  • 豆腐脑敢死队
  • 推荐

陈道明的表演非常精彩。电视剧让我不得不想到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皆让人感慨唏嘘。

3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就是错误百出……

44分钟前
  • 火凰
  • 推荐

最近重温,发现一些穿帮23333,但是不影响我对这部剧的喜爱,陈道明老师真的演出了帝王之气。

49分钟前
  • 毛球
  • 力荐

比起近年来的电视剧真的是良心,陈道明把康熙演活了,为了宏伟大业牺牲了一切的一切。少年时期的康熙也是演得很好,温润又不失威严。

51分钟前
  • 闻君有白玉美人
  • 推荐

很奇怪这部片子居然评价比雍正王朝还高。

54分钟前
  • 萧湘与小林
  • 还行

精彩的宫廷戏,但50集冗长的剧情难免让情节稍显松散,陈道明和斯琴高娃的演技让人拍案叫绝。推荐。

55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向天再借五百年,霸气又好听,陈道明跟斯琴高娃绝对是戏骨,最后容妃的死,让我对康熙真的又爱又恨。

57分钟前
  • 爱情海
  • 力荐

斯琴高娃和陈道明绝对可以用戏骨来形容

59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有比“宝日龙梅,你强暴了朕啊!”更牛逼的台词么?

60分钟前
  • 罗弘霉素
  • 力荐

讨厌辫子戏

1小时前
  • Nan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