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王朝

大陆剧大陆2003

主演:焦晃,陈锐,左小青,贾一平,卢燕,咏梅,沙溢,王辉,梁伟,李芸,张澜澜,钱学格,李心敏,刘伟明,苏茂,郑玉,贾兆冀,王小柱,修宗迪,唐宁,董子武,余立文,杨洪涛,尼格木图,周中和,王德顺,陈斌,李强,马小宁,赵文亮,周传一,李长江

导演:叶大鹰

播放地址

 剧照

乾隆王朝 剧照 NO.1乾隆王朝 剧照 NO.2乾隆王朝 剧照 NO.3乾隆王朝 剧照 NO.4乾隆王朝 剧照 NO.5乾隆王朝 剧照 NO.6乾隆王朝 剧照 NO.13乾隆王朝 剧照 NO.14乾隆王朝 剧照 NO.15乾隆王朝 剧照 NO.16乾隆王朝 剧照 NO.17乾隆王朝 剧照 NO.18乾隆王朝 剧照 NO.19乾隆王朝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5 04:45

详细剧情

  乾隆王朝中期,名将阿桂率军平定准葛尔之乱,在甘肃遭到连月大雨,大军受困,寸步难行。阿桂帐下绿营书办和珅(陈锐 饰)回京面见皇上求助。适值此时,甘肃巡抚王亶望(修宗迪 饰)上报旱情,引起乾隆(焦晃 饰)疑心,遂擢派和珅调查。和珅凭借机敏与干练搬倒贪官王亶望,倍得乾隆赏识,从此平步青云,最终成为朝廷不可或缺的重臣。  大清帝国虽则空前鼎盛,却也渐渐显露颓相。上有乾隆好大喜功,挥霍无度;下有无数贪墨官员欺君罔上,鱼肉乡民,致使国库渐次亏空。和珅在各方实力的夹击下闪转腾挪,周旋往复,殚精竭虑替皇上经营着这个羸弱不堪的庞大帝国……

 长篇影评

 1 ) 真正的和珅

和珅,中国满州正红旗人,鼎盛时期的家财,超过同时期的金融大鳄、梅耶·罗斯柴尔德,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1

公元1784年春,已经是一个73岁的小老头因为眷恋南方那片热土,乾隆又开始计划自己的第六次江南之行。

一路上,身着龙袍衮服、头戴珠冠的乾隆循例接见地方官。

几乎所有人都发现,站在乾隆身边的,除了几个资深太监,还有一个穿蓝色朝服、留着小胡子的俊朗年轻人。

这个被皇帝加持的年轻人是谁?

毕竟,能站在皇上身边的,历来只有他最亲密的战友。

这是一个信号,强烈的信号。

眼尖的人说,那就是满族第一美男子,34岁的政坛新星和珅。

和老师很善解人意。

当乾隆嗑着瓜子,嘴角流涎,他总是站在一边,用瓷碗接住瓜子皮。

有时乾隆吐出一口浓痰,他总能眼疾手快,用双手接住,一点也不嫌弃。

对亲爹,也不过如此了罢。

……

这是和珅第一次在公开场合站在乾隆的身边。

此后的15年,无论风云如何变幻,他一直保持这个殊荣,直到乾隆生命的最后一刻。

能站在皇上身边,不是因为他帅,是因为他够贴心、够能干。

其他人都是乾隆面前的过客,只有和珅才是那个能进入老皇帝内心世界的人。

探知君心,是一趟奇幻之旅,探险之旅。

和珅自小清苦穷困,被人欺负,深知权力的好处。

因此,在大人物乾隆身边的每一个小进步,小发现,都足以让他内心狂野。

激动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2

乾隆喜欢和珅,最初是因为自己太穷。

听起来不可思议,一个太平时期的著名皇帝,何以会穷?

乾隆执政期间,国库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充盈,内务府(负责皇帝家族财政)只出不进,连年赤字。

乾隆已经南巡了五次,每次花的钱不少。

一些干部群众颇有微词,觉得皇上应该学习他的祖父康熙。

康熙也曾六次南巡,但都是兢兢业业,以工作和调研为主。

很多人注意到,康熙每次都要卷起裤腿,详细查看黄河水患;有时候顾不上吃饭,连夜祭拜孔子和朱元璋。

接待上也特别节俭——虽然江南各省也为康熙修行宫,但花钱很少,大部分由内务府掏钱,百姓不用摊派买单。

所以,对康熙出巡,老百姓是很欢迎的(“凡临幸郡邑,官民无不扶老携幼,欢腾道左”)。

而乾隆出巡,基本上以游山玩水为主,还特别爱讲排场,随从动辄万人。

这么大手大脚,预算就远远不够了。

这一次,和珅能站在乾隆身边的原因很简单。

他是此次南巡的总财务官,并且向皇上和内务府打包票,不花国库一毛钱。

皇帝出巡,排场还是要讲的。太寒碜,严重有损皇家形象,还怎么坐天下?

在皇位上干了50年,中国历史上最爱面子、最好大喜功的皇帝乾隆,奢侈享乐的欲望急剧膨胀。

他觉得和珅很对自己的脾气,钦点让其主持内务府工作。

才一年便迅速扭亏为盈。

……

乾隆微笑着,就连看和珅的眼神都开始温柔起来。

3

1750年,和珅出生于福建一个军队大院(父亲是军分区副司令)。

他的童年是不幸的,3岁时母亲难产去世,继母对他很凶,9岁父亲又病亡。

但他天生聪慧异常,学习能力极强。

短时间里他就学会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深得老师喜爱,经常在他脸上叭叭叭亲个不停。

在咸安宫(清朝干训学校)当学生的时候,《四书》《五经》就能倒背如流。

这个神童引人关注。当时的文坛领袖袁枚老师就专门为和珅写了篇软文——

“少小闻诗礼,通侯及冠军,

弯弓朱雁落,健笔李摩云”。

这个评价,应该说很高了。

懂礼节,通经典,擅骑射……

这还不算完,和众多书呆子不一样的是,和珅为人极其缜密。

他有一个绝招,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善于分析人心

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自己会与皇帝有交集。

所以,他投入很多精力,专门模仿乾隆的字体,学习乾隆的诗文。

足足练习了5年。

和珅的书法

4

18岁,和珅的人生开始逆袭。

他娶了个老婆,对方是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冯氏。

为什么冯家会看上他,很简单,冯英廉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了。

冯是学过相面的,他这样评价和珅,“相貌白杳而英俊,少有大志,他日前途不可估量。”

他几乎是强行将孙女塞给了和珅。

然后,他满怀信心地送把新女婿送上考场。

可是,由于严重失眠以及拉肚子,和珅在考试中发挥失常,意外落榜。

紧接着,冯总督做出了影响和珅一辈子的决定,推荐他去做皇家侍从。

这次和珅没有令人失望,他直接被内务府相中,遴选进粘杆处做三等候补侍卫(主要负责皇帝仪仗队)。

粘杆处听起来很农家,很生活,其实是特务机关“血滴子”的前身。类似于KGB和FBI。

在这里,和珅经历了全方位、军事化、魔鬼般的训练。

更令他高兴的是,他刚工作一个月,就见过几次乾隆。

后来的事,就有些戏剧化了。

据说有次乾隆冥思苦想一首古诗,却忘得一干二净。周围的太监和侍从,只有和珅能全部背出来。

一个普通的侍卫,居然有这样的国学功底!?

乾隆一时很感动。

从此,和珅就坐上了人生的顺风车,别人是几年升一级,他是一年升几级。

做到军机大臣(清朝核心权力机构)时,他只有28岁。

也有人说,乾隆很喜欢帅哥,颜值帮忙了和珅很大的忙。

还有更玄乎的,说和珅长得很像先皇雍正的爱妃马佳氏,那也是乾隆帝青春年少时的欲望投射物,这么多年来一直忘不了。

这种传说也只能是传说,乾隆喜欢和珅,其实只有一个理由——

他和他的权力,都太孤独。

乾隆以前的臣子,要么畏惧他,要么糊弄他。

只有和珅,恰到好处地使用了他的权力。

和珅能像玩魔术一样,将皇权中显在的、隐秘的部分,全部挖掘出来,利用得淋漓尽致。

一个外人,无度地使用皇权,却一点都不令皇帝反感。

有清一朝,也只有和珅了。

中年乾隆画像

5

很多人只看到了和珅的贪,却没有看到乾隆的纵。

以议罪银为例,这一制度是和珅的大胆创举,完全将权力市场化。

文武百官,任何一人犯罪,都可通过交纳一定的银两来免罪,银两归入内务府库,供乾隆一人使用(和珅也顺便往自己家里弄了一些)。

这个近乎疯狂的制度出台前后,遭到内阁学士尹壮图等人的强烈反对,但是,反对无效。

乾隆简直爱死和珅这个创意了。

短期看,乾隆可支配的钱财空前,长期看却太坑爹。

议罪银制度在全国实施后,大清王朝再也止不住国运衰微,直奔亡国而去。

虽然间或有些和珅“结党营私,聚敛钱财”的流言传到耳朵里,他也懒得再管。

这个天下,他已经交给和爱卿打理。他躲在深宫里,成了一个彻底的纵欲主义者。

和珅一生,至少囊括了以下重要职务: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

到了乾隆执政的最后几年,就连太医院、御药房也在他的管辖之下。

估计在梦里,和珅都能笑出眼泪。

6

为了打理庞大的家产,和珅从自己众多女人中发掘了一位财务总监,她就是吴卿怜。

和珅有一个小后宫,其中有干女儿纳兰,来自江南的黑玫瑰、小莺和紫嫣,扬州商人精心训练并进献的美女豆蔻(后来为和珅殉情),欧洲美女Mary等。

其中发妻冯霁雯(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为他生了2个儿子,二姨太长氏为他生了两个女儿。

老三吴卿怜本是王亶望花2万两白银在苏州买的歌女,后来被和珅看中,命其打理府中一切帐目,处理得可谓井井有条,堪称大清朝最称职的CFO。

和珅很有经商天赋,他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75间,设大小银号300多间。他甚至学了上百句洋文,以便于跟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高管谈生意。

除金融外,和珅的业务范围涵盖地产、矿山、物流、医药、商业等行业。

在所有产业中,和大人最爱的是放高利贷,觉得这是人间最稳妥的生意。

每天都有大量珍玩、金银和美女被送进和府。

他所有的财产,据估算约值白银11亿两,超过清朝政府15年财政收入总和。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和珅与清朝灭亡之间有种神秘的强联系。

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祸。

和珅的大限很快就到了。

7

乾隆帝在世的最后几年,对和珅的信任达到极致。

其实也为这个宠臣造了一个永远爬不出来的陷井。

他上朝的时候,和珅和儿子嘉庆分立左右,他的语言功能严重退化,脸上浮肿,像个婴儿一样经常流口水。只有和珅知道他在说什么。

就连来访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也在回忆录中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很多人都看到了巨大的危险,和珅没有看到。

嘉庆已经恨他恨得入骨。

乾隆帝死后才15天,嘉庆就迫不及待地赐和珅在狱中自尽。

寒冰铁墙之内,和珅忽然想到4年前的千叟宴。

那次85岁的乾隆多喝了几杯,带着几分醉意对何珅说,“可惜你不是我儿子,否则……”

这话很快就传到嘉庆耳朵里。

为让49岁的和珅死得明白,嘉庆让“和伯伯”看了乾隆的遗诏,上面只有三个字。

乾隆晚年虽然十分糊涂,耳聋健忘,他临终前亲笔书写的那三个字,也有点歪歪斜斜。

但他是无比清醒的。

那三个字,令正在死扛的和珅痛哭出声,泪流满面——留全尸。

 2 ) 红楼一梦,五蕴皆空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收尾·飞鸟各投林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红楼梦》断断续续看,也是翻到哪就看哪,唯独第五回,会反反复复看。上面两首诗,印象比较深,但电视剧版没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只是比较具象的在一片白茫茫的雪地里结束了故事,凤姐也是在雪地里被拖向乱葬岗。如果按照曹雪芹的意思,应该不只是看上去的白茫茫,而是“真·干净”即“空”。难怪蒋勋在讲《红楼梦》的之初的时候,他一直说他是把《红楼梦》当做佛经看的,因为里面有很多思想内核,和佛经很相似。

凤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凤姐的女儿巧姐“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刘姥姥);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凤姐无心做的善事)”。在《飞鸟各投林》里也提到各自的命运,这谈不上什么“宿命论”,但是似乎冥冥之中,自有这样的规律。为官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年间曹家的祖上因为跟着皇上立下战功,声名显赫,成为国公王侯。雍正年间就被抄家,这一抄就抄出了一部《红楼梦》。虽然最后也没有个具体的结局,看似遗憾,实际上,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局,都不如这首诗里写的通透。

和珅自己的结局也被曹公说中:“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乾隆王朝》几乎可以认为是和珅的奋斗史,从一个小官逐渐做大,成为当时的世界首富,拥有数以万亿的银两,不过也就是乾隆的一个存钱罐。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乾隆提前退位,传位给嘉庆帝,那时候和珅还忙着为皇家分忧,可“红颜未老恩先断,最是无情帝王家”,先皇一去,就被抄家,“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方唱罢我登场”。闫肃在《江姐·劝降词》写道:

多少年政治圈里较短长,到头来为谁辛苦为谁忙?武装革命是空流血,#*主义太渺茫。常言道英雄豪杰识时务,何苦再出生入死弄刀枪? 倒不如抛开名利锁,逃出是非乡。醉里乾坤大,笑中岁月长。莫管他成者王侯败者寇,再休为他人去做嫁衣裳!”

想逃出是非乡?可到底何处才是真·故乡?

苏轼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句话是苏轼的好友王定国被贬岭南,苏轼问他“岭南如何不好”,王定国的歌妓柔奴回答的:“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遂作此词。这句名言借苏轼的诗词得以流传千古,初听以为是苏轼豁达,殊不知,真正豁达的人反而是那些普通百姓,那些可能不那么聪明的愚人。

苏轼也有受聪明之连累,更不用提我这种小聪明,经常会感受到“聪明反被聪明误”。苏轼写《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王熙凤不只是代表了一些聪明人,她掌管宁荣二府的大小事务,更权通官府,杀人不眨眼,实则代表了权贵阶级,到最后也是“一场欢喜忽悲辛”。苏轼把人生比作“雪泥鸿爪”和这里的“叹人世,终难定”类似,不过苏轼晚年的“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人生的偶然性还在,但却多了几分豁达。

苏轼的晚年是乐观的、豁达的;曹公的晚年是忏悔的、看破的。有个结局说宝玉是“看破的,遁入空门”,黛玉是“痴迷的,枉送了性命”。黛玉丧命不假,只因太痴,“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要说宝玉当和尚了,我觉得不可信,尽管他说过无数次要当和尚。做和尚只是一个有形的象征,我估计他和曹雪芹一样,写一本《红楼梦》这样的忏悔录,不只是贾家的缩影,也是康乾盛世大清的缩影,更是历代封建王朝的缩影,写下整个封建王朝和人情世故,却又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要问《红楼梦》的结局究竟是什么呢?富贵尽凋零,树倒猢狲散,还能有什么结局呢?不外乎是“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五蕴皆空”。

 3 ) 很客观的历史剧

看完真的是百般滋味,康熙王朝演成了偶像剧,雍正王朝演成了反腐剧,只有乾隆王朝才真正还原了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本来模样。 和珅贪么,确实是贪,他是好官么,自然是好官。乾隆坏么,确实是坏,他是好皇帝么,确实是好皇帝,纵观历史都能排前列。 这就是旧中国的本质,中华上下两千年帝制的本质,一个套着冠冕堂皇,道德礼仪掩盖下的吃人匪帮。皇帝所追求的不过是驾驭百姓,文武百官不过是用来欺压奴役百姓的工具,一切只是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

故而和珅是乾隆一朝最伟大的官员,因为他最精通如何有效率的利用皇权搜刮利益,乾隆也是照耀历史的伟大皇帝之一,因为他懂得如何合理的奴役压迫老百姓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

 4 ) 再好的灯芯也救不了油尽的枯灯

看完了《乾隆王朝》,几方面感受:
1.关于故事本身。
把和珅完全作为一个正面形象来刻画,竭尽心力向乾隆尽忠,但受制于时代,受制于皇帝的狭隘,受制于已经积重难返的帝国政治,真是再好的灯芯也救不了油尽的枯灯,清帝国在前两王朝时已经是一种体制性的衰败,除非整个改变体制,单靠官员本身,再高的素质也没有用。
2.关于本片的艺术性。
艺术追求显然还是比较高的,目标不是《康熙王朝》那样的辫子偶像剧,而是《雍正王朝》这样的历史政治剧(和真实历史相差不少,似乎并不能称为历史剧),以至于许多人都是雍正王朝原班人马。主题立意上做到了比较高的追求,很多故事情节确实刻画出了一些真切的官场生态、官员心态,对清帝国衰败的批判也有一定的深度。(比如关于凤桐的剧情。)
但是制片、导演功力不足,具体情节的细节上有太多纰漏(比如说英国的贡品有一个是蒸汽机的模型,其他的时代错误也不少,太小儿科的情节细节和不大恰当的台词也不少),摄影和台词都乏善可陈。
角色方面,乾隆帝和和珅都是很过硬的表演,但是其他配角除了嘉庆还有点意思有点层次感之外,其他角色或是类型单薄(几个女角色、以及额森特都是)或是面目模糊(刘墉纪晓岚)或是杂乱无章(普道昭、刘全显然是被赋予了表达意愿的,但导演似乎也不太明白究竟要通过他们表达什么),总之这些配角都不太鲜活。

 5 ) 感想

和珅送给皇后拙劣的宝物,利用皇后让皇上知道运送王亶望抄家物品的官员贪污了,让皇上来选择怎么处理,而不是在殿上直接说出 有些有风险的折子不要自己出面,要用别人出面,还不牵扯到自己。 一开始为了不耽误太后的寿诞,贪官捐了钱修万福楼,和珅给贪污的官吏通风报信,让钦差查不到罪证,后来太后寿诞过去,皇上说要查贪官,和珅又让刘全偷偷把信换了,吹捧纪晓岚和皇上的书法,还在信中表现了自己刚正不阿的一面,在皇上的眼里,一个优秀的奴才,是能洞悉他的心里,帮他去做脏事,但又能不被这件事牵扯进去的人才。 皇上睡觉被知了吵到,和珅抓知了,皇太后上山抬轿颠簸,和珅训练士兵抬轿子,无微不至 安徽巡抚吴之承,有钱的不一定是贪官,也可能是能臣,善于提升地方经济,纵然有一些违规的地方,民心所向,也可以被皇上谅解,所赚的钱没有一分贪污,全部用于造福百姓。 作为臣子,不仅要敢于进言,更要善于进言,不要打乱皇上的全盘计划,不扰了皇上的兴致才是最首要的,所以和珅前期不仅是个忠臣,更是个能臣。一定要站在自己领导的角度看问题,做他喜欢的事。 皇上让和珅筹措军饷,让他带着云南省的官员,意思就是让他放心大胆的做,有背锅的,朝廷没钱,和珅就从几个贪官那里诈了400万两,说出他们贪污腐败的事情,知己知彼才能威慑住敌人,让那个官员写借据,背锅成功。 几个贪官是阿哥府里的人,和珅回到京城筹集另外的400万两,跟十一阿哥说,早有御史要弹劾这几个人,怕连累十一阿哥,和珅一直在压这件事,后来才想让这几个人出了这些银子做军饷才把这件事摆平的。 十一阿哥监国,极其吝啬,并且又和十五阿哥不对付,不愿意动压库银,而且这是根据旧例的,占理,皇上即使有心动,也不能出明旨,和珅就借十一阿哥吃死马肉为由,在皇上面前告了状,皇上申饬阿哥吝啬,刘墉就旁敲侧击皇上一向宽厚,不涉及到军国大事,一般不会申饬的。 皇上一开始急得想杀钱峰,但是有违祖制,和珅就劝皇上,并且做钱峰的思想工作,让他认罪,后来皇上改变主意,一定要杀钱峰,和珅就毒死了钱峰,伪装成自杀,让皇上在不违祖制的情况下除掉了钱峰。做臣子的什么事都要为领导着想,想到领导前面去,这样才能赢得欢心。 和珅深谙官场的游戏规则,处理事情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套无懈可击的逻辑,又能巧妙地让对方接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典型的事件是劝说乾隆征缅。在这一事件中,与缅甸接壤的云南地方官为了能免去云南一年赋税,刻意渲染事态甚至故意挑起边境争端,自然是接到奏报就被立刻驳回。但和珅为了成全乾隆的“十全武功”,一反惟命是从的常态,极力劝说乾隆征缅。这一仗本可打可不打,但和珅摸透了好大喜功的乾隆,知道表达出“十全武功”这层意思就不会拒绝,就耍了欲擒故纵的把戏,让乾隆自己觉得这一仗是非打不可,还让储君捞了把政绩。虽然出发点不够磊落,也存了刻意逢迎的私心,到头来但却并不让人觉得吃相难看。而且从结果看来,和珅要讨好的各方都得到了“战争红利”,云南百姓也免去了一年的赋税。和珅只不过是借题发挥钻了空子,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责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足见其处事之圆滑、心机之深。 纪晓岚激流勇退,正值乾隆60岁要退位,阿哥们争权夺利的危急关头,纪晓岚故意放了个把柄给15阿哥,十五阿哥参了纪晓岚一本,纪晓岚就被发配边疆,是给15阿哥立威。更重要的是,有一些事比如编撰四库全书,肯定是少不了纪晓岚的,所以最终还是要把他请回来。 嘉庆让和珅管辖所有的部门,表面上是重用,实际上是想累死和珅,让和珅想尽办法找银子,不得不惩治贪官,得罪所有的人,最后落得无人帮忙的境地,再收拾和珅。

 6 ) 反认他乡是故乡

世纪之交是清宫戏的井喷期。《乾隆王朝》这部电视剧出品于2002年底,其时同类题材电视剧已是强弩之末,可能还有一些别的原因很少播出,时隔十几年才发现这颗遗珠。虽然看十几年前的辫子戏很是落伍,但已不像当年只看热闹,就在一部反腐剧大火的档期一集不落地看完了这部十几年前以讲贪官和珅为主线的电视剧。 忽然对这个历史人物感兴趣还是与《红楼梦》有关。有说法是和珅发现并使《红楼梦》免遭禁毁刊行于世。该剧开篇乾隆皇帝已进入晚年,盛世的末期也如《红楼梦》后四十回,无论背景多么宏大,架势多么气派,也都透着回光返照、后继无力的清冷和萧条。该剧的可贵之处在于既没有站在几百年后的立场开“上帝视角”褒贬古人,也没有一味地为历史人物开脱翻案,而是最大限度地剥离所有标签,还原人物的内核,还原到他们所处的“时代的局限性”当中。 习惯了戏说历史剧中对和珅脸谱化的刻画,一开始看到这部电视剧里的和珅还有些不太适应。该剧虽被标榜为“历史正剧”,依然犯了很多漏洞百出的低级错误。但拍电视剧毕竟不同于做学问,只要人物剧情符合逻辑,大的史观没有偏差,就无可厚非。该剧以和珅与乾隆皇帝的互动为主线,着力刻画了和珅的能力突出和长袖善舞,具体的表现化作两个过人之处:“善揣圣意”和“对钱敏感”。整部片子看下来,和珅一生的荣辱起落也都基于此两点。在剧中,和珅凭着对钱的敏感以“反贪”捞取了政治生涯的第一桶金,迅速从一介小吏一跃成为掌管要害部门的朝廷大员。在随乾隆南巡中,和珅又放下身段,从朝廷大员变成贴身助理,精准判断最高领导人意图,一手安排皇帝一家的行程,因此更被宠信。 和珅深谙官场的游戏规则,处理事情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有一套无懈可击的逻辑,又能巧妙地让对方接受,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典型的事件是劝说乾隆征缅。在这一事件中,与缅甸接壤的云南地方官为了能免去云南一年赋税,刻意渲染事态甚至故意挑起边境争端,自然是接到奏报就被立刻驳回。但和珅为了成全乾隆的“十全武功”,一反惟命是从的常态,极力劝说乾隆征缅。这一仗本可打可不打,但和珅摸透了好大喜功的乾隆,知道表达出“十全武功”这层意思就不会拒绝,就耍了欲擒故纵的把戏,让乾隆自己觉得这一仗是非打不可,还让储君捞了把政绩。虽然出发点不够磊落,也存了刻意逢迎的私心,到头来但却并不让人觉得吃相难看。而且从结果看来,和珅要讨好的各方都得到了“战争红利”,云南百姓也免去了一年的赋税。和珅只不过是借题发挥钻了空子,不用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责任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足见其处事之圆滑、心机之深。因此,虽然该剧对和珅贪腐的情节只是一笔带过,但根据这个人的塑造来看,也毫不意外。 完全从正面刻画和珅的事件是极力劝说最高统治者开放通商口岸。大概是确有其事(目前还没有查正史),被大书特书,在片子里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和珅凭借“对钱敏感”的天分,看到了开放通商口岸能够增加赋税,却被斥责为财迷心窍;第二次,发现英国来访使团带来很多中华没有的新奇物资,看到开放通商口岸可以互通有无,却被轻轻放下;第三次,终于认识到开放通商口岸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最终却换来了一纸禁止通商的诏书。古老的国度也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余秋雨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写道“乾隆一朝确实不算窝囊,但须知这已是十八世纪(乾隆正好死于十八世纪最后一年),十九世纪已经迎面而来,世界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一位80多岁行将就木的老人不肯接受新观念新事物实属正常,但这位老人就是在“家天下”体系里能主宰国家命运一个人说了算的皇帝,不能不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随着盛世的衰落,剧中主角和珅的命运也开始走下坡路。最后几集,新皇帝上任,和珅继续被委以重任,表面上看是显示出新皇帝的器重,实际上此时国库存银已所剩无几,偏又不断出现边患、民变、旱涝灾害等需要大笔用钱的地方,恰如《红楼梦》在数十年前就洞悉到得“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倒甚,内囊却也尽上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将一大堆难题留给和珅来解决的真实用意是为了榨干和珅最后的一点使用价值,又能够更容易地寻到他的把柄以便日后好除掉他。这些剧情给这位在史书上已经被定性的“大贪官”平添了几分悲剧色彩(也让该剧有了洗白和珅之嫌)。仅有几位知道内情同情和珅的同僚(这部电视剧里竟然是其他历史剧和珅的死对头刘墉纪晓岚)也在最高领导换届的大洗牌中自身难保。最后一场与乾隆的对手戏,时日无多的太上皇在国库匮乏之际还念念不忘没修好的圆明园,却只用一句“知道你难”就让和珅感激涕零,在自己的处境已经极为不妙的情况下继续不遗余力地卖命。 不可否认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有非同寻常的感情。和珅对乾隆的体贴,乾隆对和珅的庇护,超乎一般意义上的君臣。却忘了“无情最是帝王家”,曾给予你的,也会连本带利地索要回来。乾隆死后第三天,和珅就被投入大牢,紧接着抄家治罪,十五天之后即被赐死。和珅从反贪起家,却终成巨贪并因此落马结束了49岁的生命,在史书上也留下重重一笔。正应了“正叹他人命不长,谁知自己归来丧”。和珅最终的悲剧来源,在于一个“痴”字。他的一生自始至终是积极进取的入世者,痴迷与金钱、权势,以及帝王的恩宠,以为一切都是永久的,对自己也毫无保留。却只有“得”没有“舍”,舍不得放下拥有的一切,也没有足够的智慧与清醒认识到最终都免不了“食尽鸟投林”的结局,没有办法从这场必输无疑的赌局中退出。最后想抽身也由不得他,因此明知道结局是毁灭,也没有任何退路。和珅自己在临终前醒悟“可见一个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件好事。”因为太聪明,所以太过执迷,因此看不透,逃不脱也无从救赎。一生痴心,最后换来一丈白绫,“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反认了他乡是故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晴耕雨读的城堡

 短评

这片尾曲让人印象深刻了

9分钟前
  • 小西柚
  • 推荐

把和绅写成共产党员比较囧。不过对乾隆的刻画完爆二月河:先画了一个鸟生鱼汤的画皮,到了决定国计民生的关键时刻,这位爷就只有这句话:朕的园子呢?

11分钟前
  • 密涅瓦的猫头鹰
  • 推荐

冷门可能是因为超前

16分钟前
  • 晴耕雨读
  • 推荐

比不上雍正王朝 但在刻画帝王性格上面比康熙王朝更真实,没有一味的跪舔,乾隆爷的好大喜功、反复无常处处体现,不过放大了和珅的才能与睿智这是大多数观众们内心接受不了的…抄家抄出8亿两的世界首富,在剧中居然还是忧民忧国的清官,醉了~

17分钟前
  • 低俗小説
  • 推荐

这个应该改名为《和珅传》,还是“平反”后的

19分钟前
  • 平叔
  • 还行

这才是和珅真正的面目吧!完爆王刚“老师”。这一版的和珅是我心中的样子。本来历史上他就是学富五车的美男子,陈锐演的太好了。

20分钟前
  • 我来豆瓣长见识
  • 力荐

看完之后,我总是觉得,该杀的不是和绅,而是嘉庆

22分钟前
  • 南柯一梦
  • 推荐

康乾盛世三部曲,乾隆王朝最默默无闻,耐心看完一遍,却感觉有着最好的现实意义。也许这部剧颠覆了绝大多数人心目中和珅的形象,但是从中折射的宦海百态却是耐人寻味。乾隆扮演者焦晃,和珅扮演者陈锐,钱沣扮演者郑玉,都把各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着实精彩。扣掉的一星是为了多余的黄杏儿。

23分钟前
  • 马猴烧酒巴黎水
  • 推荐

此片虽未全方位秀和珅,但至少此片的角度却区别于其它扯到和珅的片子,如此便有了新思考视角,仅就这点,此片评分相较于雍正王朝,低了。看看已有评论,我国小学生依旧不负所望,呵

28分钟前
  • 二二得四
  • 还行

在我看来,雍正王朝是叙述最精彩的,康熙王朝是表演最矫情的,而乾隆王朝是最有反省意识的,可惜也是最令人淡忘漠视的。可惜,功名伟业,盛世雄图,终究弹指一挥间成斜阳落日,古今皆然,世事循环。

31分钟前
  • 落日
  • 推荐

这才是真相呐。真相总是不被人接受啊。

35分钟前
  • 发财被爱
  • 还行

部分剧情挺有意思的。后10集节奏偏慢。总体看来更像是《和珅传》。和珅生财有道,乾隆败家有方,两人真是天作之合。

36分钟前
  • sosovipp
  • 推荐

当年很多古装剧都很值得玩味。比如《雍正王朝》明显为朱相鼓与呼,而《乾隆王朝》出世恰逢交接之际——彼时代号称盛世,能员干吏不少,可大奸巨贪也很多,再加上好大喜功,给只会循规蹈矩不折腾的后继者,留下不少烂摊子。最有意思的是,嘉庆帝即位之初,乾隆帝以太上之尊训政。历史惊人相似啊!

37分钟前
  • 焚琴客
  • 推荐

回顾我看过的国产连续剧。这么傻的片子居然也看完了。我无耻

40分钟前
  • Regent Prince
  • 较差

和珅奋斗和翻案史!

45分钟前
  • tom
  • 还行

其实拍得不错,很不主旋律,不像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那种……

47分钟前
  • 微雨夜来过
  • 推荐

虽然有洗白白和珅的嫌疑,但是整部剧历史观点豁达,不卑不亢,不奴性,值得默默揣摩,相比雍正和康熙王朝,这部略显另类,没有刻意营造帝王的皇家效果,我们看到的是有人性和有人心的比较客观的历史,爱这一部。不过我打算深研究下真正的历史

49分钟前
  • 小V
  • 力荐

接连看完了乾隆王朝和雍正王朝,很喜欢焦晃的演技。但是这部的主角分明是和珅啊,而且这分明是一部为和珅洗白的剧。本剧里的和珅,不坏不贪,只是一个对乾隆死忠的忠臣。最终也不是死于巨贪,而是死于政治斗争。

52分钟前
  • 烟视媚行
  • 还行

本以为是二月河先生三部曲之一,但是中央电视台每年都无限次重播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而这部乾隆王朝就连地方台都少有问津,更何况央视。后来才知道,出品方不是广电,大约也是因为内容背离大方向的原因。似乎乾隆王朝看下来,暗示着我们一个不成文的道理,官若有才,灰色一点也无妨。和珅便如是。

57分钟前
  • 凌寒独自开
  • 推荐

这部剧受非议最大的地方是洗白和珅太狠,但有时矫枉难免过正,可以理解的。关键在这部剧里,焦晃对乾隆“皇家园林”式的刻画妙到毫颠,令小胖叹为观止,不愧为中国演技界的上古大神。

59分钟前
  • 陆小胖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