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救国同盟 剧照 NO.1救国同盟 剧照 NO.2救国同盟 剧照 NO.3救国同盟 剧照 NO.4救国同盟 剧照 NO.5救国同盟 剧照 NO.6救国同盟 剧照 NO.13救国同盟 剧照 NO.14救国同盟 剧照 NO.15救国同盟 剧照 NO.16救国同盟 剧照 NO.17救国同盟 剧照 NO.18救国同盟 剧照 NO.19救国同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15:12

详细剧情

  救国同盟是一部俄罗斯历史片,讲述了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故事。一群参加了俄法1812年战争的军人,梦想改变俄罗斯帝国,试图推翻沙皇专制。

 长篇影评

 1 ) 嘿嘿

绝对满分啊!这是支由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贵族青年和知识分子领导的起义队伍,就是后来被列宁高度评价为“俄国第一代革命者”的十二月党人。他们是俄罗斯的英雄。十二月党革命中六位青年将领,有枢密院院长的儿子,也有前皇家近卫军司令的儿子,本质上他们自己就出身沙皇统治阶级,但是他们还是想革了沙皇,这一点很难得,但是他们手段太简单了,仅仅3000守备近卫军和20000武装民众就想逼宫,干涉沙皇继位以至于推翻沙皇,最终被新任沙皇尼古拉派9000(步骑分别是6000和3000)皇家禁卫军镇压。其另一部分900驻军在乌克兰响应起义,立刻被沙皇乌克兰军团镇压,史称十二月党革命

 2 ) 前后照应

剧情一开始是年轻时期的男主(谢尔盖),其对自由的定义获得了拿破仑的赞许。门打开,开始了沙皇尼古拉一世对其的审讯。剧情接着一跳返回了上一代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攻破巴黎。男主在列队中迎接沙皇时手里拿了一箩筐香槟酒,沙皇宽恕了他的无理并离开(这里和后面相呼应)。中间一大串描述的是起义的局限性:有人泄密、有人背叛、更多的起义组织者的天真(开枪就输了,沙皇的军队不敢向我们开炮)…然后又回到对谢尔盖审判。尼古拉一句(意思类似):“你是个聪明人,如果统治者能被武力威胁(其在位时与英土法联盟发生了克里米亚战争),那就不配是统治者了。如果我先前能够听一听你们的请求,在那件事(起义)发生后就不可能了”。这句话也是给门后的孩子,日后的亚历山大二世听的,同时年幼的亚历山大二世离开时的背影和谢尔盖一样,意为其继承了某些谢尔盖的理想和沙皇的治国方针(P.S.亚历山大二世完成了俄国的改革,但是更镇压了许多革命)。执行绞刑时,其中三个人从绞刑架跌落,也可以看作暗示着上天也不希望这些人死去。最后的回忆和结尾的对白可以说是点睛之笔:十二月党人(他们大多是低阶贵族)与亚历山大一世以及当时的尼古拉亲王在战胜拿破仑“解放”巴黎后举香槟庆祝胜利(也暗指沙俄在欧洲大陆的崛起),意为二者同为俄利益着想,皆为俄的英雄,同时暗含惋惜,如果当时可以挑明意图(降低士兵服役年限,解放农奴)也许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3 ) 人潮

纵观整部电影,其最大的核心点,是电影中超乎寻常的“氛围感”。 这种氛围感的体现,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拍摄场景的宏大和人数众多的群演。无论是一开始军营中的士兵暴动,还是后面军营士兵涌向广场,群演庞大的人数形成的“人潮”都极大的烘托了电影的氛围感。而电影拍摄地点的选景也多选开阔地区进行拍摄,使得电影在拍摄“大场面”时也能够有条不紊。 虽然群演和取景是该影片氛围感的重要构成因素,但倘若没有最关键的演员,那这种氛围也只会是一潭面积广阔的死水。所幸,演员们的演技同样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甚至他们表演中所展现的强烈情感可以让我也受其引导,因此,影片的氛围也有了“神”。在众多角色中最亮眼的无疑是作家雷列耶夫丶孔德拉季的演员。他的出场并不是最早的,但却有极强的表现力。在起事还没开始时,他脸上洋溢的自信总能给我一种胜券在握之感;当起义开始时,他的声音他的举动更是激动“狂热”到极点,尤其是军队出营起事时,他情不自禁地嚎叫更是把我的情绪也调动了起来,随着电影的节奏迈向高潮;而当起事失利走向失败时,他意识到“领袖”特鲁别茨科伊是个懦夫时,脸上那种神情简直完美展现了那种“感到荒诞可笑且不可思议”的反应,最后听着轰击起义军炮声时那种迷茫、绝望、恍惚之情也使我的情绪随之走向低谷。 同时,影片的拍摄手法也可圈可点。影片很善于把握作为总体的“人群”和作为个体的“人”的关系,常常运用“点面结合”的方式拍摄。例如保皇党炮击起义部队那段,就有从拍摄整体转向个体(那个动摇乃至逃跑的士兵),而冰上炮击则是连续运用该手法。这种拍摄手法很容易给观众带来很大冲击,其中身临其境之感自不必多言。另一方面,电影的运镜视角也可圈可点,例如圣彼得堡总督劝降的第一人称视角、列阵后将视角转向上帝的俯视视角和骑兵冲锋时的马前蹄视角等等,都令人眼前一亮。值得一提的是,当十二月党人向圣彼得堡总督开枪时,电影用了全片最漫长最精细的慢放特写,此时正好条过半(大致)很好的引导剧情走向最高潮的矛盾点,也算是剧情节奏把握不错的一种表现。 然而电影最大的问题也恰巧是在节奏上,或者说是剧情时间线上。首先是开篇的倒叙,倒叙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倒叙后作为故事开篇的时间线选择的相当差,而且在开篇连续跳线,可以说对整个电影的开篇观感是非常的差。有了解这段历史看还好,没了解的人可以说是一头雾水都不为过,完全没有展现好开篇剧情。而且前面还插了一段感情戏,这段感情戏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模糊不清。 其次,为了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事件,剧情还包含了乌克兰地区的起义部队北上圣彼得堡的剧情,因此,整个故事常常在两边切换。但是这个场景切换和穿插处理的非常粗糙,加上俄罗斯人名又比较难记,很多两边剧情切换时都让人看得莫名其妙一直到快结尾才差不多意识到。 更要命的是,剧情中很多时候都在打“哑谜”,这固然让影片更文艺了,但是哑谜的前提是要让观众能看得懂,剧情却对起义背景叙述甚少,几乎可以说是影片是直接就进入准备阶段,好像十二月党人突然一拍脑袋就要革命了。要不是我们对“革命”这个词有好感,把他们当做叛军都是没问题的。 最后,影片角色实在是不怎么突出,尤其是十二月党人这里,角色太多又都很年轻,很多时候分不清谁是谁,角色之间实在缺乏鲜明特征。相反,沙皇和他的那些大臣就无论形象还是性格都有很鲜明的差别,把角色特点展现得很好。 这些缺点加起来,最终呈现的画面就是:年轻贵族莫名其妙就要革命、起义军部队规模很大沙皇孤立无援、沙皇突然就有很多支持者起义军根本打不过。但是事实上这些事情其实可以讲得更清楚明白,可惜都囫囵吞枣的过去了。 个人觉得,只要把南方救国同盟那边删去,把感情戏删去,好好把青年贵族想革命的原因展现出来,再拍摄一下农奴们的悲惨生活,故事就可以有条理很多了。这样固然会少了例如南方起义军明知必死却也依旧“越线”前进的名场面,但却能增加电影剧情的紧密程度和逻辑合理性,也是可取的。不过,纵使时间线那么混乱,结尾梦回巴黎却依然别有一番味道,也算是时间线混乱中少有的亮点了。 当然,作为一部历史电影,导演对电影剧情的修改显然是有很大限制力的。尤其是,十二月党人起义这个实际上是破绽百出的,甚至显得有些浪漫到可笑的,结尾也不完美的历史故事。因为以今天观众的视角,乃至电影拍摄的视角,十二月党人都是毫无疑问的主角。但历史中十二月党人的起义过程却混乱可笑,他们的下场也都不好,以至于观众理所应当对这种结局不满。可电影剧情终究不能去篡改历史,再怎么不满,剧情也只能是这样的结局,而我们也不应因为对历史结果的失望而去批评电影的剧情。 那么,抛开难以修改的历史剧情,我们又能从这部电影中体会到什么呢?我将我的影评命名为《人潮》原因有四:其一、影片群演极多角色众多,这些人物如潮水般众多;其二、影片氛围浓厚,通过另观众的情绪随剧情进入高潮低谷,如同将观众置于浪潮之中;其三、电影的故事是一场由人的思想引发的时代浪潮;其四、我的感悟与其有关。 正如我评价时曾提到雷列耶夫的演员表演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一样,如果他是正面的最佳演员,那么尼古拉一世就是反面的最佳演员。在此前立皇储的时候,和大臣误以为康斯坦丁是为新皇时,他的神情总是充满迷茫和怯懦,眼神既不坚定更不自信。但当他意识到十二月党人要威胁沙皇一族时,他几乎是瞬间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沙皇,他的神色坚定而不容动摇,眼神之中满是上位者的冷漠和不容置疑,那些不支持他的大臣也被他折服听命于他。当浪潮没来时他宛若无根飘荡的浮萍,好像谁都可以摆弄他的命运;但当浪潮来临时,他却比谁都扎根得更深,他清楚自己是谁自己该做什么。当他在广场宣言时,德高望重的圣彼得堡总督也服从他的指令去劝降起义军;当周边百姓起哄说他时篡位者时,他神色没有一点动摇,而是置若罔闻的继续他的安排;当他只身冲入一只队伍中却发现对方是起义军时,他便很快得把嘴角的一点欣喜抹去,而是出于上位者的架势去问他们是不是真的选择与他为敌。我清晰的记得那支部队没选择抓他而离去的时候,他们的领袖在人潮中回头的样子,他在人潮中被裹挟着前进,看似声势浩大却没有选择终点的权利;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孤身一人,却没人能左右他的选择。与之相反的是,十二月党人在起义前自信且坚定,但真正执行起义是却混乱迷茫。 由人群汇聚的浪潮可能席卷一切,也可能只是不起眼的浪花。并不是所有人潮都不可阻挡,也不是所有人潮都能被轻易操控。只有目标明确意识清醒的坚定之人才能在人潮中乘风破浪,选择自己的结局。

 4 ) 十二月党人是在幻想沙皇会与其谈判如何改革

不要责怪影片美化沙皇,也不要责怪十二月党人迂腐。我们都经历过类似的年代,应该懂的。

“救国同盟”的士兵并没有向广场上的沙皇射击,更没有向皇宫发动攻击。他们只是以和平方式在广场上列队示威,想迫使新沙皇谈判,要求政治改革,要求制定宪法、选举议会、解放农奴、减轻25年的兵役制、改革司法,等等而已。然而他们没想到沙皇会居然下令炮兵开炮轰击列队的士兵,没想到在他们撤退的路上也有炮兵等待着消灭他们……

影片的开始,是拿破仑来谢尔盖在巴黎留学的学校视察时的一段对话。

拿破仑:“伏尔泰说,自由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你同意吗?”

谢尔盖:“我不同意。自由应当是每个人都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

拿破仑:“我同意。但是你要明白:在遵循自己的意愿之前,首先的知道这意愿是什么。”

拿破仑这是在告诉谢尔盖:法律是统治者制定的,民众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你想遵从自己的意愿,这要看是不是符合统治者的意愿。

影片的第二段,是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审讯谢尔盖时说:“如果统治者能被武力威胁,那就不配是统治者了。”

统治者就是靠武力在维护其统治。所以就这一句话,就足以打破十二月党人的幻想。

 5 ) 新旧阵营的冲突

1826年 俄罗斯圣彼得堡 十二月党革命

记 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穆拉维约夫阿波斯托尔 先生

————————分割线————————

逆着光,他听见拿破仑对他说:我希望我的儿子以后和你一样。

1826年,他29岁。起义失败后,他在圣彼得堡,面对尼古拉斯一世的诘问时,脸上写满了风霜,却仍然镇定自若:“你我都是一样的人,只是用的手段都有罪。”

他也深爱俄罗斯,也曾深爱沙皇政府。1814年俄军攻陷巴黎后,他激动地雀跃不已,在军队间高呼:“陛下今晚和我们开香槟,一切皆有可能。”结果不仅没有得到年老刻板的沙皇的肯定,反而差点被军队开除。但那时的他,脸上未曾有过岁月的洗礼,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与活泼。 他会在音乐剧的台下,向安娜告白,他会在长满野草的山坡上,把他心爱的姑娘抱在怀里,但他却不得不在起义反抗沙皇的前一天,和伤心欲绝的安娜分道扬镳。 在被贬去基辅训练时,一个军官问他: “你到底还想变革什么?你是参政员的儿子,家境优渥” 他说:“可如果什么都不改变,我早晚会失去我现在拥有的”

他们给自己起了个名字—“救国同盟”。

当亚历山大一世因懦弱与逃避变革而假死隐遁时,他们以为机会来了。被下诏继位的尼古拉斯孤立无援,只能拉下脸让他的亲信恳求得到基辅军队的帮助。 1825年12月14日,俄国首都彼得堡城。3000名俄国陆海军官兵,列队走向彼得堡市中心的元老院广场。他们全副武装,刀剑出鞘,高呼“拒绝宣誓!”“反对宣誓!”“要求宪法!”“要求民主!”。勇敢的陆海军官兵们,在彼得一世铜像旁布成战斗方阵,荷枪实弹,准备战斗。他们的枪口和一阵阵愤怒的口号声,直指正在准备登基为皇的尼古拉一世。

他们差一点就赢了。

如果他们不曾被傲慢与内讧蒙蔽了双眼,如果他们勇敢举起枪向尼古拉斯的脑袋瞄准,如果他们没有盲目自信“尼古拉斯的近卫军不会对自己开枪”,如果他们没有对军队中的蠹虫心慈手软,如果他们没有遭受小人背叛。或许就像他告诉尼古拉斯的那样:“如果当时,我回到我的军队中去,带着他们攻打皇宫,我们现在的谈话,会不会还是这样?” 也许救国同盟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为自己留后路,谢尔盖准备起义的前一晚,未婚妻安娜和他见面,可到了最后,安娜非常伤心地告诉他:“我一路走来,畅通无阻,因为他们尊敬你。我为了你而来,而你不是”她或许知道这可能会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可他已是“身在桎梏,心已千里”。 在起义失败,陷入僵局,军队只剩下1000余人的情况下,谢尔盖还会激励将士:“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也只剩下了1000人”。他拿起团旗,他喊到:“我会始终和我的士兵们站在一起” 他们成排坚定的向面前的敌人走去,哪怕每走一步就有人牺牲,哪怕敌人们已经在炮筒里装满了弹药。 被捕后,尼古拉斯坐在他的椅子上,这位自认为并不暴戾的沙皇对谢尔盖说:“你是个聪明人,如果皇帝能被武力威胁,那就不配称作皇帝,而你如果在起义前能够告诉我,那件事就不会发生了。”29岁的谢尔盖没有沙皇不可一世的傲气,却饱经风霜。门后,是尼古拉斯的儿子,年幼的亚历山大二世。他懵懂地问父亲:“他们会被绞死吗?”而尼古拉斯只能抱着他,无言以对,他看到儿子离开的背影,像极了那个端着香槟的叫谢尔盖的家伙。 当谢尔盖和他的盟友们被送上绞架时,绳索突然断裂,他和战友重重的摔倒了地上,头上流着血,他挣扎着坐了起来。 恍惚中,他看见当年攻入巴黎时,他还是只是个十七岁的少年,他端着一盘子香槟,激动地想和沙皇共饮,而年老的亚历山大一世欣然接受,尼古拉斯站在亚历山大他的身后,阴鸷的眼光紧紧盯着谢尔盖,谢尔盖头上留着血,他对着尼古拉斯坦然地笑了。 也许岁月在变,而他依旧是那个曾被拿破仑告知:“我希望我的儿子和你一样”的少年。

 6 ) 一场浪漫主义的政变

电影本身

先说电影本身,豆瓣评分我给了三星,其中两星是给背景故事,一星给画面与音乐,至于人物形象剧情内容不值一提。题材是好题材,但《救国同盟》这个电影拍的是真的令人感到乏味,就像一块被冰箱放了很久的蛋糕,拿出来看到蛋糕上面有奶油、水果、巧克力和坚果,本以为会很美味没想到一口咬下去干瘪没有水分不说,还带了点冰箱里其他饭菜的味道,令人兴致全无。

第一个问题是主线显得莫名其妙,主线感觉开始的匆忙结尾也是草草了之。这样的剧本设计只会导致一个问题:没有相关了解的观众容易摸不着头脑→十二月党人的形象变得单薄脆弱→观众没有办法对十二月党人产生共情与理解。

1)先说开头,十二月党人起义本是帝俄的贵族军官在拿破仑战争时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所带来的进步气息,想改变自己国家所致,但在开头完全不提及帝俄的年轻军官是怎么受到触动、怎么感到差异并且如何萌发出改天换地的想法,却把镜头交代给了巴黎阅兵却用一段文字去介绍救国同盟的成因,不光会让不了解背景的观众摸不着头脑,而且会对十二月党人起义缺乏共情与理解。

2)其次,救国同盟在各地秘密集会时拍得像是家庭聚会或者大观园中的诗会,没有月黑风高图穷匕见的紧迫感和神秘感,各位波雅尔老爷们仿佛像是周瑜与孔明附身,指点涅瓦河畔,谈笑间便可让冬宫灰飞烟灭,一切仿佛都是过家家。

3)再次,理论上来说广场上俄皇及其保王党与十二月党人的对峙应该是电影的最大高潮,但双方平淡的像是在进行军事演习。十二月党人这边没有协调没有指挥,来不来举事全凭自觉,而且也心甘情愿地在广场和皇帝军队进行对峙,坚决贯彻“敌不动我不动”的原则。俄皇也是冷淡的仿佛此番争斗与自己一家老小的身家性命无关。

4)最后,让我难以置信的是电影拍到绞刑结束就戛然而止,绞刑前的审问或者狱中本可以设计激烈思想交锋与对峙,十二月党人举事最被世人所了解的大批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贵族和贵族夫人也没有镜头,甚至导演都可以交代一下俄皇尼古拉和普希金的经典对话来做一下呼应,但什么都没有。只能说导演拍到后面仿佛就像赶不上回家的二路汽车,匆匆关机走人。

第二个问题是电影的角色形象刻画。

1)电影出现了太多匆匆而过的人物与角色但每个都着墨不多,电影开头我本以为主角会是谢尔盖·伊万诺维奇,结果后面发现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起事军官,电影结束我只能认为本片的主角是尼古拉一世。

2)有点说不上来,电影里每个人物显得过于样板化而不够丰满立体,角色和角色之间没有冲突,单个角色也没有心理活动或者挣扎困顿,整部电影显得一切都这么顺其自然。历史上尼古拉一世亲自主持了对十二月党人的审问并进行严苛的定罪,但行刑前尼古拉一世却自己主动将死刑压缩到六人,其他死刑犯全部改为流放。如果导演将尼古拉一世的前后行为改变拍出来,虽不是凸显尼古拉一世有多慈悲为怀,但至少可以让观众见识到一个更多面的俄罗斯皇帝。

3)电影里的爱情戏我已经不想吐槽了,导演你把谢尔盖的未婚妻戏份和台词全删了对整个电影没有一点影响。


罗曼诺夫家族

回到电影讲的故事本身。在这里并不想把尼古拉一世单独拎出来大加批判一通,非要说就得把祖孙三代拉出来一起说。在我看来尼古拉他皇兄、他父皇以及皇祖母都没能也没有勇气解决的问题,一股脑怪到他身上不是很合适。废除君主专制实行君主立宪、缩短服役期以及废除农奴制算是十二月党人的缺一不可的三大诉求,但正对于当时俄罗斯的命门的只有农奴制这一个问题。

农奴制罪恶吗?当然罪恶。农奴制有问题吗?从尼古拉一世的祖母叶卡捷琳娜大帝一来,各代君主都知道帝俄的农奴制已经成了房间中的大象,必须得以解决。但事实就是,从叶卡捷琳娜二世、保罗一世、亚历山大一世到《救国同盟》的主角尼古拉一世,他们或有意识但没有勇气去解决农奴制这个问题,抑或是根本无意为之。

一方面说,既得利益阶层总是不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造福其他人的,除非形势所迫大势所趋。尼古拉一世服毒自尽,他儿子亚历山大二世也算知道事情严重性便下定决心改革农奴制,满清政府也是山穷水尽之日才想起来撤销军机处搞责任内阁,因为这些统治者总是明白一个道理:主动帮社会底层发声,总比让他们用自己行动来发声来的要更好。

另一方面,俄罗斯的专制统治是需要皇帝和大小贵族们通力合作才能维持,俄罗斯皇帝每天可能最需要扮演好的首先是全俄罗斯最大的地主。波雅尔中的波雅尔,其次再是东正教最虔诚的信徒与最高领袖,最后才是全俄罗斯民众的小爸爸(不是说皇帝小爸爸不爱你们,只是有人更比你们值得被爱)。如果想在圣彼得堡保持威望与宫廷的信任,就不能得罪贵族这一最佳拍档,自然不能对贵族的私有财产——农奴做文章。

叶卡捷琳娜二世(尼古拉一世的祖母),作为俄罗斯开明君主专制的代言人、伏尔泰等一系列启蒙时期西欧思想家的长期笔友,她会意识不到农奴制的问题所在吗?当然不可能,但她不敢解决,因为她不姓罗曼诺夫且得位不正,而且儿子兼皇储保罗也与自己长期不和。她需要贵族的支持与拥护,但由于她的思想倾向又会往往同情残忍制度下的俄罗斯农奴,因此会出现在私人书信中同情农奴却又大肆赠送农奴作为贵族封赏的矛盾行径。

保罗一世(尼古拉一世的父亲),作为一个神神叨叨的皇帝也无需多谈,深夜被一群贵族闯入宫中用鼻烟壶活生生砸死,本身就已经说明了被俄罗斯传统贵族势力抛弃的下场。

亚历山大一世(尼古拉一世的长兄),作为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掌上明珠,自幼接受了可以说是俄罗斯皇族中最好的教育(自由派与传统文化兼具)。他本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但作为父亲惨死的间接凶手给他带来挥之不散的阴影,加上亲眼目睹宫廷政变背后的贵族政治影响,使得亚历山大一世没有胆量去拿走俄罗斯贵族最大的那一块蛋糕。阴差阳错的是,亚历山大一世作为当时自由主义风潮最大的弄潮儿——拿破仑的对手,长年的反法战争与卫国战争也需要贵族从政治上和军事上为他提供支持,一个成熟的政治家不可能大战在前自断一臂。

就像击鼓传花总会有结束的那一刻,尼古拉一世发现花到了他自己手上,但他想改吗?未必。长期的军旅生涯带来的保守思维、虔诚的东正教观念都在潜移默化的让他对一切挑战传统的行为感到厌恶。加上即位之初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带来的PTSD,都让尼古拉一世成为当时欧洲保守势力的最大代言人,所以也不难解释日后尼古拉一世东奔西跑所建立的“神圣同盟”了。不过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尼古拉一世最终为他的保守付出了代价。


十二月党人

大体上对于十二月党人我是又恨又爱的。

恨。标题我用了“政变”而非“革命”,就觉得十二月党人组织散漫而没有明确的领袖(就这还要分成南北两个分会),没有施政纲领(一开始说是要废除君主制而后又支持康斯坦丁当皇帝)、没有周密计划(先是打算刺杀亚历山大一世,而后又因为亚历山大一世的突然逝世而又仓促举事),与其说是一场革命而不是说是一场匆匆忙忙的政变。虽然都叫“党”,但相比几百年后列宁所建立的那个却有天壤之别。

不过后面想想也能释然,十二月党人失败的政变更像是用自身的教训为旧时代权力斗争关上了大门,并掀开了新时代的大幕。旧时代的政变夺权、宫闱密谋与刀声斧影往往是小范围、局部和迅速的,只要能争取到最接近核心的权力支持就能笑到最后:摄政王索菲亚敢于越俎代庖的勇气来源是获得了射击军的支持,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大帝——彼得大帝的政变夺权也只靠了一个近卫兵团,第二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宫闱密谋更是靠着近卫军官奥尔洛夫兄弟们的鞍前马后。但是大人,时代变了,新时代的权力斗争将更加残酷、更加彻底以及更加漫长。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和他的同仁们单纯凭着近卫军的示威与反对就能让莫诺马赫王冠易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并且斗争会越来越残酷。一百年后,俄罗斯的土地上还会见证保王党军队、资产阶级政府的白军与无产阶级的红军杀的昏天黑地,血流漂橹。

爱。标题我用了“浪漫主义”觉得是最配的上十二月党人的词语。不管谢尔盖·伊万诺维奇和他的同仁们是单纯为了保住自己阶层的春秋万代,还是真关心俄罗斯母亲未来的命运以及她受苦受难的民众,他们都是一群勇于背叛自己阶级和阶级利益的勇士。作为一个保守壬看电影时自己在想,要是自己在当时应该会站在尼古拉一世的背后。不过转念一想,若真是能够转世投胎到当时的帝俄,我应该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成为波雅尔中的一员,而极大概率会成为乌克兰草原上被压迫的哥萨克、彼得堡食不果腹的贫民或者哪个大贵族庄园里的农奴,这么说来我应该是热切盼望着十二月党人的胜利,毕竟他们是为我而战。

若要用一句话来为十二月党人及其行为作结论,我觉得应是,“他们本无需如此”。


尾声

上一张我觉得意犹未尽的一个镜头吧,自己内心也脑补了一下:

”父亲知道他们是对的,但不愿也不敢下这样的决心按照他们说的去做,即便我和俄罗斯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这个历史重任终将还是得靠你来完成。“

 7 )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很难说我对这部电影是推荐还是不推荐,一方面优秀的题材与精美的服化道共同绘制出了血与雪交融的凄美,另一方面政治上的幼稚描写又让影片的深度对比十二月党人的诉求低了一筹。

以谢尔盖彼得洛维奇为首的青年军官受到法国大革命等进步思潮的影响被一笔带过,简化成了年轻时与拿破仑的一句对话。对于十二月党人君主立宪制,废除农奴止的诉求也完全没有展示,士兵们(与历史上参与革命的民众)的支持从由于废除农奴制变成了减少服役期的虚假允诺,一场理想主义的革命至此被书写成了请客吃饭式的宫廷政变,废除尼古拉一世拥戴虚空的康斯坦丁。

悲剧是打碎美的东西给人看。缺少了十二月党人的理想主义之美,最后广场上用胸膛迎接炮弹的悲也少了几分情感。十二月党人的伟大在于出身于这个封建专治的既得利益者阶级,却提出了废除这个制度,确立宪法,解放农奴,行君主立宪这些会让俄罗斯强大却不会给他们带来更多个人利益的诉求。他们可能幼稚,组织混乱,充满幻想,却也为了理想毫不犹豫,冲锋陷阵。而特鲁别茨科依,才是真正的我们大多数,有着变革的渴望,但当鲜血真的飞溅到脸上,才意识到我们没有革命的勇气,只能等待沙皇垂怜的“对话”。

故而我不喜欢最后的结尾,谢尔盖与新老两代沙皇举杯共饮。诚然如电影所述,沙皇亦有自己苦衷,或懦弱或无力,最后废除农奴也离不开亚历山大二世。但当沙皇拒绝宪政和解放农奴时,他就已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这场战斗便是革命,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短评

把革命的对象(尼古拉一世)轻易地从身边放走,乖乖在原地等着被炮击,队形乱了之后就群龙无首溃不成军……近卫军不是再搞革命,这是在玩过家家

8分钟前
  • 书评之乱
  • 推荐

尼古拉一世曾问普希金如何看待十二月党人的叛乱,普希金答:“我想我会站在起义军那一边,陛下。”十二月党人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认为革命是请客吃饭。贵族的脑子里对于绞刑和西伯利亚没有概念。而且对于推翻之后怎么重建也没有概念。有想法和热情是好事,但最好先思考一下。否则就是白白流血,什么也改变不了。尼古拉一世压根也不会听你们的。

11分钟前
  • 花峥名
  • 力荐

结尾的假结局复活蒙太奇形式万用不腻就好像南山部长,没有准备充分的政变也只会是叛变了

13分钟前
  • Nerorosa
  • 力荐

视角偏狭,立场含混。革命不是病毒,专制(即便冠以“开明”二字)才是。

16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画面很美

21分钟前
  • 木·子鱼
  • 力荐

烈士造反者通常都不爱具体的人。他们也有爱,爱坚执的原则,也爱人,爱抽象的人。所以烈士造反者并不忌讳屠杀,甚至是大屠杀,因为他们在宏大理想中试图缔造的那个世界远比一切具体的人和现实的人来得重要,为了这个世界的图景,一切具体的人被碾成齑粉也在所不惜。最后一部分扳回来印象分。只是造反者在煽动底层普通人去当炮灰之前,务必高尚善良一点吧,实打实地告诉他们会有的残酷后果,而不是只空口许诺好处,真正的自由是能清醒明智地选择并坚守自己的选择,那么即使为此而死他们也是自由的,而愚蠢的人得到的只是忽悠而不是自由,当然投机者要的也不是自由,而是好处。

25分钟前
  • Favillae
  • 推荐

史詩。

29分钟前
  • 子都
  • 力荐

老阴阳人了,全片都在阴阳怪气十月革命(滑稽.jpg)

32分钟前
  • 奥迪秃雷
  • 还行

8分。我对那个排队枪毙的时代真的是毫无抵抗力啊~故事让我想起了秋瑾,想起了黄花岗,所不同的是俄罗斯的十二月党人更多的其实是旧秩序的得利者,他们自己革自己命的气魄值得钦佩,但可惜他们只有热情与热血,却缺乏隐忍与决断,事不机密又没发动群众,最终空留余响,也间接导致了俄国的问题只能通过彻底的颠覆才能解决。俄罗斯对本片真是下了血本啊,人物还是道具都精益求精,看得我心潮澎湃,赞叹不已。

34分钟前
  • Riobluemoon
  • 力荐

预告片几个简单的镜头,就让人们对这个民族肃然起敬。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是克制,是激情,是隐忍,是牺牲,是对自由的向往,是无数默默无闻的人无私的奉献,革命的意义在于推动历史向前,让人们朝着更加光明,自由,平等的美好世界前进。“人们都向往自由,却没有人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38分钟前
  • zoe刘加慧
  • 还行

7.5/10 这片比看之前预期的要好。之前看的不少批判点(立意模糊、抹黑十二月党人等等)并不认同。要说缺点就是线络有些散,角色塑造并不亮眼,以及审美上和剪出来的宣传片不是同一路数。最后的绞刑,响起的确是胜利的轻松配乐,男主在死前记忆回返一切的开端,这片的结尾单独值半星。

43分钟前
  • ruyine
  • 推荐

沙皇拒绝改革残酷灭掉了理想主义的贵族的柔性叛乱,最后被军工资本家逼下台,被布尔什维克杀全家也是报应。

48分钟前
  • id
  • 力荐

皇帝孤身单骑面向叛军与其对话。炮兵不肯点燃引线开炮镇压。缺乏缜密的计划,广场溃败草草进攻要塞。人民也不了解这些青年意欲何为。狂人以为永远改变了俄,在我们俄罗斯,谁不认为自己是拿破仑?尼古拉一世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展现另类美感。旁白宛如科教片,展现主创电影语言的贫乏。配乐过于现代,失去贵族悲剧感。片尾梦回巴黎举杯香槟像是一种和解。

52分钟前
  • 醒来的风车
  • 还行

制作很精良,每个画面都很宏大,很美,配乐也很燃,但是画面的剪辑略无语,特别是时间过渡的剪辑,太生硬了。再开说说剧情方面,十二月党人起义,他们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想要推翻专制统治,虽然失败了,但是那种无言,勇猛,无畏却是令人震撼。“每个人都想要自由,但却没有人愿意付出代价”还有就是,可能我俄语不到家,后面没看懂,他们被处于绞刑,然后谁把绳子搞断了?他掉下来回想以前的快乐时光然后咧?

57分钟前
  • 推荐

2.5 结尾有点感人,加半星。批判它站在反动立场上的也太高看它了,这片有什么立场啊,就是凑一堆演员,想到哪拍到哪,非要说体现大漩涡里的人性吧,那表现得可太失败了。这不如高尔察克呢,那部再反动好歹还占个观赏性。导演下部拍个悬疑片吧,没准能拍出点花来。🙄

60分钟前
  • Mido
  • 还行

配乐,剧情连贯,特效,相当不错

1小时前
  • 海王星北
  • 力荐

俄罗斯现在的意识形态真的很迷

1小时前
  • 大蒜头头
  • 还行

优点: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每一帧都美的和画一样。火药与硝烟,空心方阵,拿战时期战争的完美表现。缺点: 细碎的情节,有时候无聊的让人想睡。 单薄的人物塑造,出场的很多,但是没有细节的表现,让人看了就忘了。感受:如果你是和我一样带着对十二月党人的憧憬来看这部片子的话,你一定会失望。导演试图用一种所谓的客观的视角来叙述事件的经过,所以没有很明显的英雄,当然也没有故意的反英雄。但是,但是,看着看着就让人很不开心。尽管知道这些年毛子一直在为沙皇洗白,尼古拉一世也比同时期中国君主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但是!电影拍得可是十二月党人啊!尽管他们有着种种的幼稚病,但是他们确实是最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了。导演表现他们的幼稚太多,理想太少,不免让人试图揣测他的动机。

1小时前
  • Ciphertext
  • 还行

太美了…彼得堡

1小时前
  • 一光年
  • 力荐

最后几处冲锋的场面看的我真的很难受,战争、死亡、理想、国家,最特别的在于救国同盟这一群军官群体的描绘,即便是戏份不多的几个也仍然展现出十分鲜明的形象。俄罗斯民族的精神真的很纯粹(不是说善的纯粹,而是所有的情感都带着一股莽劲儿,这一点在其他俄罗斯文艺作品中也非常突出,真是神奇的民族。

1小时前
  • 长日留痕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