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

剧情片大陆2018

主演:彭于晏  廖凡  姜文  周韵  许晴  泽田谦也  安地  史航  李梦  丁嘉丽  陈曦  

导演:姜文

 剧照

邪不压正 剧照 NO.1邪不压正 剧照 NO.2邪不压正 剧照 NO.3邪不压正 剧照 NO.4邪不压正 剧照 NO.5邪不压正 剧照 NO.6邪不压正 剧照 NO.13邪不压正 剧照 NO.14邪不压正 剧照 NO.15邪不压正 剧照 NO.16邪不压正 剧照 NO.17邪不压正 剧照 NO.18邪不压正 剧照 NO.19邪不压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2 10:12

详细剧情

七七事变前夕,华裔青年小亨德勒(彭于晏 饰)从美国远赴重洋,回到阔别十数年之久的北平从医。然而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十三岁那年曾亲眼目睹师父一家遭师兄朱潜龙(廖凡 饰)和日本人根本一郎(泽田谦也 饰)灭门。侥幸逃生的天然被美国人亨德勒医生送往大洋彼岸,接受了极其严苛的训练,而今他怀着绝密的任务踏上故土。亨德勒父子租住神秘男子蓝青峰(姜文 饰)的宅子,蓝是当年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他与现为警察局长的朱潜龙过从甚密,却又以杀死李天然为筹码,暗中怂恿朱除掉根本一郎。复仇心切的李天然寻找到了仇人,而亨德勒医生则全力阻止养子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交际花唐凤仪(许晴 饰)与裁缝关巧红(周韵 饰)也卷入了男人的勾心斗角的漩涡里。直到七七事变爆发,所有的矛盾迎来了决断的时刻……  本片根据张北海的小说《侠隐》改编。

 长篇影评

 1 ) 《邪不压正》里有哪些隐喻?

裸奔的哈姆雷特 白包了饺子的幕后BOSS,受迫害妄想和PSTD

本来看电影看到要解释情节,这件事除了《穆赫兰打到》《现代启示录》应该没几个片子配得上,包括姜文,我觉得也就是坦诚,机智,独立性,电影语言值得一说,动静弄得有点大,节奏剪辑的有点快这都属于个人习惯难说好坏,但一旦聊到昆汀就是暴力美学,就是结构,聊到库布里克就是深邃,就是人性的戏谑,到了国产这就是故弄玄虚,就是看不懂,就是自我膨胀,这事就有点不厚道,什么时候都得拿作品说话,只是看不懂一旦和智商挨着,就成为大是大非的问题,人脑子非得打出狗脑子来,所以才有我这么一说,把槽点集中解释一下,大家伙就别做谁sb呀你sb的语法训练了,就谈好坏,别聊懂不懂,跟智商没关系,你爱吃爆肚不爱吃卤煮这没有枪毙的罪过,但您觉得爆肚好吃,来瓶小二咂摸咂摸,回味回味,有点晕不劲儿的,非得分析是哪块肚让您舒坦了,怎么建立的神经反射,似乎也没必要。

首先 人物设定。师父(不是师傅):主角李天然的第一个精神源头,中国传统文化,讲规矩讲面子,轻生死重然诺,但也不免有点土气,一身的本事也抵不过一枪,死了以后传统还被自己教出来徒弟塑成像,让老百姓歌颂顺便赞美徒弟是英雄,而自己的老家被种满了罂粟-钱倒是赚到了。(左派对此有自己的评价不表)师娘:活在传统文化善良的老百姓,本质上和马大三的街坊一样,但对外部世界有点懵懂的认识(还知道北海道),但活在自己的惯性和规则里没有独立思想更谈不到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们又好到娜去,真懂吗?看中美贸易战这么多义和团知道了)。蓝青峰 李天然 朱潜龙是旧世界崩塌之后出现的一批人,这个崩塌片子里表现为昆汀塔伦蒂诺式的序幕,精彩,冷酷,我认为可以打9分,可惜这个节奏后面有点泄。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甲午之后任何一次中国的被打趴。蓝青峰显然是辛亥之后陷入茫然的一批人,老的东西深入骨髓,但面对新世界心里是没有底气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实业救国,科学救国都是他们,总盼着身居幕后运筹帷幄,驱虎吃狼,对孩子寄希望于西式教育(辅仁大学自行百度)又盼着孩子见天回家吃饭,还得是饺子(这一段真的应该多留一点),跟美国有关系,很显然是国民政府中冯阎李白一流,粗暴点就是K政府也行。朱潜龙,这没什么说的,但有一节,朱潜龙内心里对传统是没有信心了(日本人手里还拿一村正妖刀,这孙子直接上枪)但他不是一天生的坏人,对日本人也未尝没有利用的意思。片中怕看官不懂多次提溥仪就是为了这个,反清复明说来可笑,但溥仪郑孝胥何尝不是想恢复大清呢,那人民就能相信吗?您还别说老舍先生《茶馆》里沈处长还准备登基呢。李天然就是新人类了,爱传统但接受了西方教育,两个东西并没有融合,民族性里面善遗忘 好宽恕 多于思 少于行的根没有去掉,复仇对于他更像是生活的目标,而不是行动的动力。两个女主,一个朱砂痣,一个白月光,对男主的精神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和师娘相比,两个女主的思想和声音都要明显强过男主,并最后做了自己的选择。

其次,这是一个什么故事,复仇不用说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枝节?原因在于男主的精神并没有真正成长,有人说他不是一开始就喊复仇吗?对了您一开始还喊好好学习呢,后来又喊财务自由,然后准备跑半马,现在呢?复仇是生活塞给他的使命,他所有的准备都为了这个使命,这变成了他生命的意义,但这个意义是不是他理解的,他想要的,他能负担的?所以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复仇故事。第二这是一个关于历史的故事,核心就是蓝先生的局,他的局是什么呢?让李天然拥有可以威胁朱潜龙的能力,最后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攻势引出朱潜龙摊牌,用根本一郎作为交换条件,如果李死,马上公布根本死在谁手里,逼朱与日本反目,这时候城内空虚,城外可是有29军,战火一起,朱只有借助蓝手里的冯阎势力,张将军作为军方的话事人,朱成为国中之国的傀儡。如果李报了仇,那么转手用洋车夫势力攻击根本城内无主,立张将军为领袖号召华北自治抗住日本人第一波争取国际援助。但日本侵华这个大势碾碎了一切权谋,日本人根本不在乎朱,没有朱可以立蓝,没有蓝可以立张,张跑可以立吴(佩孚),吴死可以找曹(琨),最后还是老派的北洋军阀守住了气节,而中山先生的传人做了亲善,这真真是历史的讽刺。亨大夫对棋子产生了真感情,棋子又是内里纠结行事莽撞,早早暴露,却又轻轻放过朱(小孩子的恶作剧心态,戏拟式的复仇,联想一下马小军和马大三的邻居们),最后布局人成为局中人,拔掉了牙,关进了小黑屋(某人穿着睡衣跑酷华清池),最后被棋子救出,靠棋子活命,一切布置落空,该来的终究会来。日军进城之后,该殉的殉了,该死的死了,该跑的跑了,男主精神破壳之后,面临的就是更大的一场考验,也有一番新的迷惘不表。第三,就是人和自己较劲的故事,朱的较劲在于我是英雄,给自己重塑了完整履历,最后即使不死也得演一回瓷实热辣的汉奸,蓝的较劲在于追求完美,追求掌控,最后一切失控只能把最容易的张将军救出送到东交民巷,以至于吃饺子先吃七个再吃七个,一番算计连一天都没改变(七七事变),李天然不说了,所有的条件都是他给自己附加的情景,为的是可以不那么快面对问题和选择(朱潜龙该不该杀并不是问题),烧鸦片都是需要爱人推动。而关巧红也并不比他高明多少,较劲在于内心的柔软,唐凤仪倒是个奇女子,一跃而下,成全了自己,顺便重构了历史,代表一种想象吧。面对选择和看似没得可选,人的心理人的成长这是这个片子有点意思的地方,可恨的是蓝的层次少了点,李的成长弱了点。

最后,到底谁杀死了师父?这本来不是问题,这只是电影的初始动机,往隐喻上说,谁把像立那,谁就获得了话语权和荣誉,但也背负了要当英雄的宿命,英雄是那么好当的?但对于局中人来说,这问题很重要。朱潜龙杀死了师父,但他认为自己没有继承师父的衣钵,没有娶自己师妹已经很委屈了,所以他产生了迫害妄想,是师弟要糟蹋师妹(本来应该是他的)被师父发现(谁才是正统,谁配写到小红本里),惨遭师弟杀害,他出手匡扶了正义,但为什么太行山庄种了罂粟,那不是为了美化环境提高人民生活吗。但是,为了和这件事从逻辑上切断关系,他不姓李,姓朱,而且是有势力,有历史的朱,所以太爷看哪我看哪,别提多像了(什么,那张像是满洲人糟蹋太爷的?你懂得屁,奇人必有奇长相),而且作为大英雄,他和日本是惺惺相惜,日本是出于友谊帮她反清复明,嗯就是这样。这个逻辑到了最后他已经拒绝想起那夜的真实了。那么,李的表述是对的?他真的能躲子弹?这就是类似《发条橙》和《1984》了,就这么说吧,还有脑袋上挨了一枪,对穿以后没事的呢,您觉得哪个更扯?也许小李子那一刻进入了入定状态他先于对手的动作做了闪避(很多国术高手所谓的神变,顶级杀手也有避弹训练),也许他根本不在现场而是从窗外或者床下目睹了这一切,也许他真的和师妹初尝禁果,师妹替他挡了枪,也许他苦苦求饶,趁人不备逃跑,反正,他后背躲不开枪是肯定的,证明不是什么肉体特异,那一夜到底发生了什么深深地埋藏在潜意识中,而后和朱类似他用拼命的训练和仇恨自我强化包裹了这层恐惧,直到再次见到朱潜龙,对生命的意义有了真正的自我思考。所以站在我们的视角,朱是受迫害妄想,他编制了英雄的盔甲但架不住自己女人屁股上的印和如果让你种鸦片呢的问,李是PSTD,他铸造了仇恨的血迷宫,但最后发现,一人,一枪,面对问题,足矣。

其他槽点可以再讨论,就电影本身说两句,从画面来说,美,但钟楼的内涵和夜色挖掘得不够,从音乐来说,牛,跟现代启示录有一拼,但赶不上教父和2001漫游太空。有几块的戏可以再放放,六国饭店,蓝老爷穿街走巷,如何排布家宴(跟朱),影评人那段确实恶趣味,如果能跟溥仪的关系再做瓷实点,安排个跟巧红和凤仪都互通消息八面玲珑的的八旗遗老,就真的适合葛爷在票一回,这就只能想想了。

 2 ) 10个问题、10个细节,看懂姜文的神隐世界

影评人死于枪稿!

“不会生活。我觉得说好听叫搞创作,说不好听就是对生活没招才去假造一个生活。”——姜文

姜文的作品是经得起解读的,《邪不压正》也不例外。

初步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很姜文”,却也“很不姜文”

“很姜文”并不是姜文作品畅行无阻的通行证,反而“很不姜文”的说法,很少人提及,却值得深究。

但可以肯定的是,创作中的姜文,会把自己隐藏起来,隐藏在了自己创作的影像世界中。这部电影,处处体现的是姜文的自我世界。这个“自我世界”在电影中表达,实则是令人好奇的。

电影改编自张北海的《侠隐》,没有看过原著实为可惜,但据看过朋友说,电影除了保持原著故事框架和角色之外,其余被改动的很大,就像姜文自己所言:

《侠隐》离我有点远......《侠隐》去掉侠,我觉得人最重要,侠不侠的那事,反正是吹出来的。”

浪漫、狂野、激昂、自由等这些个性化的标签都有,但都被具象化了,反而姜文自己那部分抽象化的东西隐藏的很深。而且这部《邪不压正》是姜文电影中故事最复杂的没有之一,所以就更需要研究一下了。

这篇文章,不再探讨姜文电影的风格和符号了,也不多余说每位角色的原型这些,知道这些对大众观影一点用也没有,这里要说下故事,说下角色动机和设定,只有了解这些,才会明白在这部电影里想要表达什么。

为什么姜文会被误读?从马丁·斯科塞斯到昆汀,看看他们怎么说?

《邪不压正》,两条主线,明线就是李天然的故事,很直白,光明正大的房顶上的“轻骑兵”;暗线就是蓝青峰的故事,隐藏在台词、角色动机之内,见不得光。


一、蓝青峰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这个角色值得深扒,因为电影所有的故事,都是由他而起。首先不妨我们从细节上来追查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地位。

在与朱潜龙吃饺子那场戏中,我可以得知,这位参加了辛亥革命,是第一批革命的老干部。

但之前跟朱潜龙的“认祖归宗”和后来谈话中,出现了“反清复明”的字眼(是顺着朱潜龙说得)。

其实我们可以理解,蓝青峰的终极目标,是要重新建立新的秩序

或者说他最开始参加革命,目的就是要推翻清王朝,并建立一个自己的王朝,结果任务只是完成了一半,他是元老,但不喜欢现在的国民党,他想建立新的北洋政府。所以这几年他一直潜伏做局,暗中建立自己的势力网。这一折腾,就是半辈子。

那么蓝青峰是要复辟帝制吗?不一定,但他最终一定是大权在握的那个人,电影也明确表示,西边小锡子(阎锡山),南边小诸葛(白崇禧)都可以拉拢,有点东晋门阀政治那种感觉,皇帝都是傀儡,士族体系遍天下。

有一个例证,电影中蓝青峰明确表示日本人靠不住,因为首先蓝青峰是抗日的,自己的“帝国”肯定容不下日本人,所以他藏匿了张将军。

而蒋介石更不行。

他看不上国民政府那一套,因为在他眼里,国民党不成气候,而且他们还消极抗日,所以电影里黑老蒋(写日记梗:“正经人谁写日记?下贱”)。

但最重要的是,国民党背后的势力,是美国人。这是蓝青峰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

朱潜龙是国民党公职人员(警察局副局长),根本是日本特务头子,所以蓝青峰不但挑拨他们互杀(美国对日本),同还暗中拉拢对方,总之先搞掉一方再说。

这里提一个人,大家就会对蓝青峰的定位了解了。《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博,专注藏在背后搞事情30年。

PS,朱潜龙是才是要复辟帝制的那个。

他本来是孤儿(师父收留了他),后来认了朱元璋为祖,想跟溥仪一样靠日本人称帝,关巧红店里的龙袍就是给他的,但蓝青峰告诉他,日本靠不住,你只能靠我。换句话说,我可以帮你当皇帝,但你必须要除掉日本人。


二、蓝青峰的局有多大?前后计划复盘!

运筹帷幄数十年,只争朝夕,但最终差之毫厘,功亏一篑。说的就是蓝青峰。

蓝青峰的计划,早在15年前的写好了剧本,李天然是故事的主角,朱潜龙和根本一郎是目标,自己则是编剧+导演。

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帝国”,但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拦路虎,日本人和国民党。以自己的力量他同时是搞不定俩势力的,所以他想了一招借刀杀人,并依靠双方内耗之际,自己渔利。

他知道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也知道蒋介石不堪大用,他首先要清除的是日本人,所以拉拢了朱潜龙,利用他的复辟梦,干掉对方的特务头子,瓦解日本人势力。

但这一切,必须要在战争开始完成,因为一旦战争打响,日本人可就不好对付了,而且老蒋那边背后有美国人,也会借机上位,届时就真没自己什么事儿了,所以还是个“限时任务”,只争朝夕

蓝青峰以交出李天然为诱饵,让朱潜龙杀掉根本一郎,然后自己再把李天然交给朱潜龙,一旦任务成型,最终事态发展成什么样子,都对自己有利。

★一旦朱潜龙杀掉根本,他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跟自己一块抗日,而且朱潜龙会利用舆论,有民望,这个角色作为己方人士,百利无一害。

★就算把李天然交出去后,后者因为仇恨杀了朱潜龙,蓝青峰完全可以“大义灭亲”,要么杀掉李天然自己得民心,要么把责任都推到后者身上把自己撇个干干净净,从他善于潜伏的个性来看,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就算朱潜龙任务失败,依然还有李天然这个后手,可以把他放出去搞事情·。

★就算李天然也失败,李天然的养父可以背锅,最后都算在美国人身上,也查不到自己头上,这就是为什么当初他还要给李天然找一个“爹”的原因。

所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我蓝青峰主导抗日,瓦解敌方势力清除汉奸,能得民心,也能拉拢各地的军阀投奔自己,,打压美国势力,最可以让自己取代老蒋,建立新北洋。即便最坏的结果,大咱也能撇的干干净净。

李天然至始至终都是一个棋子!


三、计划是怎样失败的?姜文最后为什么哭?

最后计划失败了,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还是因为李天然。

首先亨德勒知道蓝青峰的计划,阻止他利用李天然,蓝青峰本来就不爽美国人,便起了杀心。

其次李天然自己搞事情,偷了根本的刀和印章,并盖在朱潜龙的老婆唐凤仪屁股上。

本来朱潜龙和根本一郎就互通有无,这样一来,六国酒店那场戏之后,两人开始怀疑到了蓝青峰的头上。

根本为了试探蓝青峰,让他杀了美国人,换取汉奸名单。蓝青峰将计就计,除掉亨德勒,却犯了一个大错误。

根本从他需要汉奸名单的态度上,就能猜出蓝青峰的真实目的了,原来你小子是抗日的啊!所以蓝青峰这里的疏忽,不但丢掉了挡箭牌亨德勒,还让自己露出了马脚。

随后根本与朱潜龙一通气,在蓝青峰面前做戏给他看,日本人杀了蓝先生的车夫特务,朱潜龙的警察立刻来拍照说这是警察合法消灭的汉奸。蓝青峰这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计划败露了。

假如没有李天然从中裹乱,蓝青峰的计划没准真能成行。

但是,蓝青峰还是老辣,最后还有一个后手,就是把李天然藏了起来,还把最后执行任务的信鸽给炖了,为的就是让他们找不到李天然。

老蓝明白,自己的计划虽然失败,但李天然这头猛兽,随时可以搞他们,所以自己交出李天然之前,对方也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最后蓝青峰哭着把李天然送出去的,这里姜文实际上是留白了,有着两种解读空间:

★蓝青峰哭,是自己运筹帷幄多年的计划失败,善于做局的他已经无路可走,手中的棋子还没打出去,就被将了军,懊恼无比,自然痛哭。

所以战争开始之后,他让李天然出去搞事情,因为他明白,自己计划失败,只能借助单纯报仇的李天然,做掉敌人,顺便让给自己找个台阶下。

“你知道你要做什么吗?”“我知道。”“你真的知道你要做什么吗?”“我真的知道。”“太好了。”

★蓝青峰哭,也是因为自己。因为李天然是自己的“儿子”。李天然此去,凶多吉少。

他是为李天然伤心吗?不可能,这“爷俩”有名无分,都没怎么见过面,蓝青峰哭是想起了自己的两个儿子,那可是他的亲生儿子啊。加上李天然,为了这个计划,他搭上了“三个儿子”,结果最后还失败了,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儿子”。

所以他哭得是自己,心说我这一辈子怎么他妈怎么倒霉,送出去的儿子,还听不见响儿。

所以,对于蓝青峰角色,要一分为二,他不是好人,也不能单纯的说他是坏人。他抗日,得民心,但最终目的为了自己的理想秩序,利用了很多人,本质上跟朱潜龙一个性质。最后被拔了牙,惩罚了他挑拨离间,摆弄是非。

但他最后还是放了李天然,给了他自由,也顺水推舟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王牌张将军,给了国民政府,让后者继续抗日,所以看待这个角色要一分为二,不能简单的以非黑即白的定性

实际上,那些推动历史发展的人物,大都也是这样的存在。


四、李天然的人设是怎样的?

这就很好理解了,电影的明线故事主角,人设单纯,热血

李天然有着强烈复仇心切,但来到北平之后,表现的却不像一个满腔怒火的人。在有好几次杀掉仇人的机会面前,纵然有着外因阻挠,但他本身也是畏首畏尾。比如:

酒店那场戏,暗器没有杀死朱潜龙,虽然养父和蓝先生一再灌输他留着朱潜龙的利害,但他听吗?如果听话,就他妈干脆别打暗器,实际上还是不敢; 偷根本的刀和印章,却不敢留自己的名字,写得“燕子李三”,键盘侠的特点; 把印章盖在唐凤仪的屁股上,借机消遣朱潜龙。有这工夫,不如直接搞他老婆,无论是看不上人家也好,还是不敢上也罢,总之最后还被唐凤仪挑逗了一番。

实际上就是空有一身本事,抱负也不小,但真正机会摆在面前时,却犹豫不决,但自己嘴上还不承认,还总想着东搞西搞,图一时爽快,满足自己的复仇心理。

你可以理解这个角色是鲁迅笔下的阿Q,精神胜利法,也可以理解李天然顽皮捣蛋,需要成长的历练。

电影中,李天然这样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做派,反而让蓝青峰露出了马脚。到头来还是自己人倒霉

这个角色,就是热血青年的象征。

往远了说,那时候,很多五四青年就是这样,口号响亮,但行动力不行,而且集齐单纯,头脑发热,容易被当时的各路军阀利用。往近了说,就是键盘侠嘛。

所以热血青年就是这样,敢做不敢为,且容易被利用。不过一旦加以引导,青年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因为有句话叫做“初生牛犊不怕虎”,把他们引到正线上,会爆发出很大的能量

电影中引导李天然的,就是关巧红这个角色。


五、 关巧红的真实身份是什么?

原型是民国传奇女性施剑翘,却有独特的风格。

关巧红这个角色与李天然是完全相反的,同样是背负深仇大恨,但比起暴殄天物的李天然,她本人是无法完成复仇计划的,外因她遇不到仇人,内因她能力达不到(小脚)

但这么多年下来,关巧红一直在寻求改变这个现状。俗套一点的说,她在成长。

电影关巧红曾经裹脚并为复仇通过手术放开裹足,因为她练过武术,曾经一度依靠男人,最后发现求人不如求己,随即解放自己的双脚,去掉象征封建礼教的裹脚,让自己重新可以飞檐走壁。

她也曾经彷徨过,她的仇人曾到过她的店里,但是她看到仇人花白头发,身边还有一个小女孩,没能下得了手,因为她善心发作,却成为最终的遗憾。

关巧红最终放弃复仇了吗?电影没有说,她最后只是离开了,去继续复仇?也有可能。

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把自己复仇的希冀,延续到了李天然身上,她朝着李天然开枪,让他克服恐惧。最后转身离开,杜绝了儿女私情,自己的派系高手,也帮李天然清除了对方杂兵,这个角色大隐于市,这才是《侠隐》。

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所言,姜文去掉了“侠”,并没有让关巧红跟其原型施剑翘那样具有侠义之风,反而是一位最具人性化、以及母性光芒的角色,这就是姜文的“以人为本”。

最后,旁敲侧击的一句,关巧红的定位,就是代表了进步青年,其实也象征了地下党,房檐上那些人不就是敌后武工队吗?引导人民向前进,不能多说了。


六、房上的世界是怎样的?

“屋顶之上是一个干净、浪漫、有灵魂的地方。屋顶之下则是权谋的。”这是周韵在接受采访时的原话。

屋顶,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天台,了解“天台文化”,就不难理解本片中房顶所象征的内涵。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俺的旧作:各位朋友,咱们天台见!

这里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现实世界中却又与现实相距甚远的所在,象征了不同区域,现实另一面。同时这里也象征着私密,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空间。

结合电影的时代背景,1937年的动乱时期,人心叵测的年代,姜文的浪漫主义,用这种方式,通过相对虚构的时间和空间的环境,去塑造一群屋顶上的、体面的中国人。

结合李天然的人设,一位封建的热血青年,屋顶就是他的一个空间,是他超然世外思考命运,也是内心反省的场所。

大面上说,他在进步青年(关巧红)的教诲下的成长史,也象征着那个年代中国人的成长史。


七、唐凤仪为什么跳楼?为什么70岁?

电影中的两位女性,都代表了受到封建礼教荼毒的中国女性,但唐凤仪与关巧红是完全相反的类型。

唐凤仪受过高等教育(剑桥),但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旧社会,她的教育程度就是一纸空谈,所以她只能依附于男人,并不是她不求上进,而是因为她没得选。

关巧红开始也是一样,但当她发现男人靠不住的时候,宁愿忍受手术疼痛也要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唐凤仪则是,当她发现自己男人靠不住时,选择了另一个男人。

最初她跟着朱潜龙,为的是荣华富贵,未来没准还能当皇后。但随后她又选择了李天然,希望跟他去马尔代夫买岛,未来生出一个帝国。

所以在唐凤仪骨子里面,还是希望自己是当皇后,哪怕换个男人也是如此,并没有第二选择,最终也造就了她悲惨的结局(战争爆发了,朱潜龙无法称帝了,李天然也走了)。

另外,关于唐凤仪说自己70岁的梗,绝对不是单纯的为了污,而是有个隐喻:

电影发生在1937年,她自己说是69岁,考虑到中国人都讲究虚岁,那么我们倒退一下,唐凤仪出生日期应该是1868年,这个年代,是末代太后隆裕,也就是光绪皇帝老婆的出生年代。

这就很明显了,电影里隐喻唐凤仪以前就是皇后,现在还想着要当皇后。这是典型的姜文式戏谑,架空角色的调侃。

昔日的“皇后”,一直梦想再次当皇后,但当她知道自己当不了皇后,所以她自杀了。


八、曹雪芹在究竟哪写得《红楼梦》?

电影中,曹雪芹神出鬼没,写《红楼梦》的地方至少有三处:

蓝青峰说在跟朱潜龙吃饺子的小屋里、亨德勒说在李天然回国住的屋子、李天然告诉巧红在钟楼里,可谓没有准话。

到底哪处是真的呢?其实都有可能是真的。

据考,曹雪芹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分别是广渠门内大街207号院(原蒜市口16号院)、北京植物园内原正白旗村39号、通州张家湾、西单石虎胡同、内务部街11号、平郡王府等等。其中除了蒜市口之外,其它都为存疑。因曹家进京后无处可住,在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的帮助下,曹家住到了南城“蒜市口的十七间半”。此外北京植物园内的原正白旗39号,现在已建为曹雪芹纪念馆。

其中,内务部街11号,正是姜文小时候在北京居住的地方

据北京香山正黄旗的老辈人讲,曹雪芹写《红楼梦》,不是光靠坐在屋子里写出来的,而是每天外出云游,将纸笔卷藏在腰间,兴之所至便即刻解开包袱写起来,走到哪儿写到哪儿。


九、影评人代表了什么?

“影评人谈电影,就像太监谈做爱”。这是姜文当年的名言。

并不是姜文在diss影评人,而是姜文在怼部分影评人的风气,就是那些不懂装懂,而且收钱办事、不看电影就打分的人。

姜文还是很“尊重”影评人的,毕竟史航扮演的角色是站着死的。但这位角色终究还是个太监,却是很有原则的,因为电话中这位明确表示,没有看过的电影不会写,明摆着不收钱,所以姜文虽然调侃影评人,但在电影里这位站着死。

有意思的是,这个角色死于两杆长枪之下,可是当时在场的刺客,没有一位拿枪的。这处设定很明显,收钱办事的评论人写得叫什么——枪稿啊。写枪稿的影评人,最终会完蛋的,死于枪稿之下,站着死也是死。


十、电影究竟讲了个什么故事?

话又说回来,分析半天,《邪不压正》的故事还没说呢?已经不止一位朋友跟我说,看不懂。

姜文作品,故事向来比较简单,而且这位不喜欢把故事说透彻,要的就是“经得住琢磨”这股风骚劲儿。了解了几位角色特点之后,我们简单顺一下故事。

我没有看过原著《侠隐》,所以只是就事论事,单从电影的角度,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笑傲江湖》啊。

姜文的蓝先生就是岳不群啊,隐忍多年。

彭于晏就是令狐冲,愣头青一个,被蓝先生(岳不群)当做棋子,用他来对付朱潜龙和根本(五岳剑派,左冷禅这批人)。

然后彭于晏遇到了关巧红,好比任盈盈,来到了屋顶,发现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清爽、体面,代表了自由。这就是好比任盈盈把令狐冲引入日月神教,从而让他发现名门正派的不轨之处。

许晴饰演的唐凤仪,是东方不败吗?

大致就这个意思,其实很好理解,虽然角色人设和故事走势不太一样,但故事模式就是这个样子,get到这一点,理解《邪不压正》的故事自然水到渠成。


彩蛋:电影有哪些关键彩蛋?

很多,说点个人认为有趣的地方。

1、李小龙

李天然的英文名叫做布鲁斯·亨德勒,唐凤仪知道他姓李的时候,叫他Bruce Lee,就是李小龙的英文名,因为原著《侠隐》的作者张北海是李小龙的粉丝。

姜文之前也说过,这部电影就是“李小龙在卡萨布兰卡的故事”,且李天然最后与师兄朱潜龙决斗时“师门以外的招式”,就是李小龙的pose。

2、妖刀

电影一开始,朱潜龙和根本一浪去杀害师傅一家,根本一郎说,“这把刀,被称为“妖刀”。这把刀就是村正,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是由于德川家康禁刀所致。

日本文化中认为,徒弟和师父,必将从恩养关系变成竞争关系。日本神道教认为,死不是坏事,死后成神是种荣耀。坏的是自己被人超越,失去了活着的荣耀。对于师父来说,与其屈辱的活着,还不如让徒弟送自己去成神,而找回荣耀。对于徒弟来说,要通过轼师来完成最后的进阶。

电影中朱潜龙受到根本一郎这种思想的蛊惑,也选择了“轼师”。所以他说,有“高人”指点。

3、协和医院的肾

很多人都说了,这个肾的典故就是当年的梁启超切错肾的真事,这里不再多提,但要说一下,后来协和医院也辟谣了,说这是实习课上老师给学生开玩笑随口说得。到底有没有这件事,谁也不知道,反正梁启超先生56岁去世。

PS,根据评论中豆瓣网友@统合思念体Q菌 的解释,梁启超的典故应该是实锤的,所以这里引用老兄的资料,以供参考,感谢提醒:

1.美国费慰梅(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挚友)所写《中国建筑之魂》第56页:1971年,梁思成因病入住协和医院,于一个偶然机会,于自己医生处得到父亲早逝原因:“病人被推进手术室后,值班护士就用碘在肚皮上标位置,结果便错了地方。刘博士动了手术,切除了那健康的肾,而没有仔细核对一下挂在手术台旁的X光片。这个悲催的错误手术之后立刻被发现了,但因关乎协和医院的声誉,被当成“最高机密”归档。”
2. 1926年梁启超日记:“…(伍连德大夫向协和医院及克礼等大夫探索实情后告知梁)他已证明手术是协和孟浪错误了,割掉的右肾,他已看过,并没有丝毫病态,他很责备协和疏忽,以人命为儿戏。协和已自承认了。”《梁启超年谱长编》

4、帕梅拉命案

电影中那位被开膛的外国人帕梅拉,是真实事件,“白人美女惨死狐狸塔”当年轰动一时,战乱延绵、当局阻挠、案件搁置,最后不了了之,凶手逍遥法外、不亚于西方的开膛手杰克案。

2013年纪实犯罪小说《午夜北平:一桩谋杀案笼罩下的旧中国》说的就是这个故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这本书, 前门,盔甲厂胡同,东郊民巷使馆区里,出于各种原因远赴他乡的外国人的生活,还有七十多年前死者父亲的执着。其中的狐狸塔说得就是东便门角楼,真实事件死得是一位英国少女,电影里改成了美国人。

作者法兰奇凭借此书,一举赢得全球侦探小说界的“奥斯卡”——爱伦坡奖

5、张将军

就是抗日名将张自忠,电影中,蓝先生藏匿了张将军,而且结尾之处也送张将军离开北平。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中张自忠从北平撤出之后, 国内舆论却将张自忠看成了大汉奸,国民大众认为他出卖国家利益,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最终,张自忠找枣宜会战中正名,为国捐躯。 北京还有一条“张自忠路”。

6、69岁

唐凤仪与李天然的对话,老司机味道十足,唐凤仪自称70了,李天然调侃“看不出70,只有69”,后者答曰,“69,Exciting”,猝不及防的开车。

7、亨德勒的车牌

亨德勒去火车站接李天然回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开的老爷车的车牌号“2233”,这是姜文导演创作这部电影时所在工作室的门牌号。

8、东棉花胡同39号

亨德勒说北平公安局地址在“东棉花胡同39号”,现在这块是中央戏剧学院,姜文就是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民国时期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宅邸。

9、六国饭店

跟《阳光灿烂的日子》中莫斯科餐厅一样,是老北京(平)颇具时代气息的建筑。

六国饭店位于北京市东交民巷(解放前的使馆区)核心区,由英国人于1905年建造,当初是英、法、美、德、日、俄六国合资,所以取名为六国饭店,和法国人开的北京饭店是当时京城最高档的两家饭店。主要为当时各国公使、官员及上层人士常在此住宿、餐饮、娱乐,形成达官贵人的聚会场所,另外当时下台的一些军政要人也常常到这里来避难。

10、朱元璋的画像

不知道姜文老板对朱元璋的画像为何如此情有独钟,类似的场面在《让子弹飞》里也出现过。


首发于公号:电影文酷

dreamcrowflim

 3 ) 姜文为何选择改编《侠隐》,为什么拖了十年才拍?

姜文这回又借别人的故事做自己的梦了,这回他扮演的是蓝青峰,亦正亦邪。

0.0 序曲:一个迟到的梦

如果理解了姜文电影全都是他的梦境,一切荒诞、尴尬、不合理都可以理解了。我们何时怪罪过自己的梦境乏味和荒诞呢?重点是梦讲了什么。

这次我依然把姜文电影当作梦境来分析,但我准备先分析原著小说,下一篇再分析电影故事。简单说,正如姜文自己所说,这个故事又是一个“北京版的哈姆莱特”。姜文老早就拿到了剧本,拖了十年才开拍是因为这个故事一直还不符合他内心剧情的发展,只有做完了《让子弹飞》《一步之遥》那两个梦,这个梦境故事才适合登场。按照释梦的老程序,我先讲讲梦者本人和他的心理背景。

1.0 梦者背景:被诋毁和被赞美的姜文

尼采说过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事,要么被诋毁,要么被赞美,但就是无法得到理解。如果姜文看到这句话,相信他会非常认同。姜文二十年的电影拍摄历程就是如此,他经历过影迷最热烈的赞誉,也遭受过巨大的误解;上一部片刚刚获得过最大的市场成功,下一部片却又立即惨遭滑铁卢。

经历了《一步之遥》的恶评如潮,姜文似乎并不着急解释。正如他公司名字“不亦乐乎”那句话体现的风度,他对别人的误解应该不会太在意。

这个时期姜文的私人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波动,他与周韵堪称模范夫妻,两个儿子也都长大了。在事业上,他们也是并肩协力,每部电影都像是夫妻店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姜文说他想让他儿子能看懂这部电影,一来这可以说是一个想掩盖之前被人说看不懂的借口;二来他其实是说又要用电影做梦了,这部电影中很多屋顶飞跑就是梦境,实现了很多人化身武林高手飞翔房顶的梦。

2.0 梦境重述:又是一个复仇故事

与以往的分析不同,这一次我是在《邪不压正》还未上映的情况下写的。依照姜文拍摄梦境的习惯,我并不担心这一次他会跳脱出去拍一个现实题材。事实上也正如我所料,看完原著小说《侠隐》,我立刻断定这是一个梦境故事,而且最为有趣的是这个故事与姜文前几部电影的梦境特别契合,与姜文个人的情感生活史也有着大量的重叠与同构。我很好奇姜文会如何改编这个故事,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故事会被缩减,毕竟小说线头太多。

为了展示这个小说故事的梦境色彩,我依然会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把《侠隐》重述如下:

我梦见自己回到了民国,变成了一个武林高手,大师兄见不得我得了掌门之位,还娶了他也喜欢师妹,对我们师门下毒手。我从大火中逃出来,被一个美国大夫救走去了美国。
梦中我还记得大师兄来杀我们的场景。他和日本特务一起来的,他们用枪射杀了师父、师妹和我,又放火烧了房子。他们走后,我爬出火坑,被路过的马凯大夫救走。
彭于晏扮演留洋的李天然倒是可以,洋气的侠士。
六年后,我从美国回到北平。来火车站接我的是马凯大夫。他安排我住在他家,帮我找了一份编辑工作。有次我逛的时候遇到了和大师兄一起杀我们的日本人,他坐上一辆黑车离去,虽然一闪而过,但我记得那脸。
我准备复仇。我先去了裁缝店做了一套夜行衣。裁缝店的老板是个寡妇,叫关巧红。她竟然长得跟我死去的师妹一模一样,连衣服也是一个调子,蓝衣白裤,瓜子脸,黑头发,满满的胸部,苗条的身材。我惊呆了,但还是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她给我量完尺寸,我就离开了。
马凯大夫邀我去蓝青峰家做客。我的英文编辑的工作就是蓝青峰给我介绍的,蓝家有一个男孩叫蓝田,有个女孩叫蓝兰,她大概十五六岁的样子,但是非常漂亮。刚跟我认识没多久,就给我娶了一个英文名字T.J。看得出来她很喜欢我。
第二天我去《燕京画报》上班,下班后参加了蓝兰家的party,认识了一个记者朋友罗便臣,他是美国人。聚会结束后,我回到屋,想起在圆明园废墟去用暗号探一探还有没有别的同门师兄。刚好是晚上,我独自去了,我们门派的暗号是在废墟的墙上拍十掌,这件事必须在黑夜进行,因为不容易被外人发现。我拍了十掌,突然有人也在拍。我警觉起来,后来我在暗处发现那是师叔德玖,就跟他打招呼了。原来我们门派幸存下来的不止我一个,我和师叔约定一起为师傅报仇。
蓝青峰好像是一个特务机构负责人,就请他帮我打听朱潜龙和那个日本人的下落。他先给我找来了日本人羽田的资料。蓝青峰知道我要复仇,让我小心行事。他给我讲了侠女施剑翘为父报仇的故事,虽然施剑翘大仇得报,最后也坐牢了。
我和师兄在知道羽田消息后,趁着天黑,带着关大娘做的夜行衣偷偷溜进了羽田的库房,没几下功夫我们就把守卫全都打晕了。羽田不在,我放火烧了仓库。留下“燕子李三”几个字就溜走了。
没有杀成羽田,我第二天照常上班。主编金士贻让我和他一起参加他一个朋友卓十一的宴会。在宴会上我竟然看见了羽田,还认识了一个成熟风情的美女唐凤仪,她是卓少爷的情人,好像也喜欢上了我。她问我借打火机,我说没有,别人就给她点上了。我没跟她多说话,宴会结束后就离开了。
我和师叔在那个宅院偷偷巡视了几次都没遇到羽田。有次我们照常去偷看,发现有护卫,而且羽田也出现了。到晚上,我们打晕了院子里的护卫和佣人,德玖师叔则直奔羽田卧室,把还穿着睡袍的羽田擒了出来。羽田吓得直叫好汉饶命,还说给我们他藏起的金条。我问他认不认识朱潜龙,他说认识,而且救过他的命。我说我就是他六年前在太行山庄没杀死的那个人。羽田听后,满脸惊骇。他被我一掌劈死。杀死羽田后,我们顺手拿走了他所有的钱和金条,留下“燕子李三”的提名就离去了。
廖凡扮演大师兄朱潜龙很合适,姜文把唐凤仪和朱潜龙的姨太太凝缩成一个人了,而李天然与唐凤仪又有些情缘,还是照着俄狄浦斯结构走的。
杀了羽田后,到处都是警察。德玖出去打听朱潜龙的消息。我也决定出去逛逛,在街上遇到了关巧红在喝豆汁儿,我跟她打了个招呼,约她去什刹海逛逛,她同意了。逛完我又约她一起吃饭。她喝了一点酒,脸红扑扑第的样子很美,越发像我的师妹了。她告诉我六年前他的丈夫和儿子一起被日本宪兵队的车撞死了。她其实很年轻,才二十多岁就当了寡妇。吃饭完,我让拉车的把关大娘送回她住的烟袋胡同,我又在街上散了散步才回住处。
上班以后,我知道了羽田还有一个同伙叫山本一郎。据说他有一把祖传的武士刀,我和师叔德玖决定去偷来灭灭他们的威风,让他们知道中国武林人士的厉害。我和德玖还是趁夜潜入了山本一郎的宅邸昆王府,神不知鬼不觉把他的武士刀偷走了,我留了一行字:“燕子李三,借山本剑。”
我请马大夫帮忙找朱潜龙,查出来朱潜龙做了警察。有天晚上,我正查朱潜龙的下落,接到唐凤仪电话,她约我去银座餐厅聊天,说是有事商量。银族饭店整个都是白色的,唐凤仪也是一身白色,白缎睡袍,白色高跟鞋,红唇黑眸,还抽着烟。她请我吃了香槟鱼子酱,想拉我做她的生意合伙人。我拒绝了。
转眼梦里竟然到了冬天,冬至那天我去了马大夫家过,离开的时候听说蓝家大少爷蓝田被打卓十一的人打了,好像是因为唐凤仪。我去蓝府看望蓝田,遇见了蓝兰小姐。她和我聊起了唐凤仪,问我会不会交唐凤仪那样的女朋友,我说不会。蓝小姐很高兴,她冲上来亲了我的嘴,我又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然后才告别离开。
回去后罗便臣约我去喝酒,在酒吧里我遇见了卓十一和唐凤仪他们。我们坐下来喝了一杯,我坐在卓十一对面,暗地把一颗沙子大小的威士忌用内力射进了卓十一的右眼,他啊的一声,手上酒杯掉了,按住了右眼。大家还以为是蚊子冲进了他眼睛,可没想到还出了血,他们赶快扶着送走了卓十一。我算是为蓝田报了挨打的仇。从酒吧回去后,就有人来查户口。我给他们出示了编辑名片,警察就离去了。

姜文再次把纯洁的角色给了周韵,而且他还是个寡妇,实际上他必须是寡妇,否则李天然怎么敢去爱。
下雪了,我去约关大娘出去逛。我带她去景山公园逛,在公园里我跟她说了我的秘密,还有我的仇人朱潜龙。她说有个林姐说起过一位龙大哥,而且林姐就是那位龙大哥的东宫夫人东娘。我一下子警觉起来,让她少去那里,因为她长得太像师妹了,如果遇见朱潜龙恐怕很危险,毕竟她可是一个寡妇。她点点头答应了我。回去后,她拉住我的右手按住她的胸脯,微微羞笑,让我留下,我就和她一起睡了。但是,天还没亮我就走了,怕别人说她闲话。
我又梦见在和马大夫、马大夫的夫人还有罗便臣一起聚餐涮肉,竟然在那个店里遇到了朱潜龙,他没有认出我。我心里怦怦直跳,马大夫让我稳住,不要着急,我没有动手。
德玖建议应该会会山本了,于是我们在给他留了帖子,约在一个废墟会面。我和德玖暗地里在废墟潜伏,山本应约而来,被我们打断了他的右肘,让他滚回日本去。说完,我们就走了。蓝青峰知道我做的这事情以后,邀我加入他们的特务机构。我没同意,但是答应可以帮忙做事。第一个任务是开汽车送一个人逃走,我很容易就完成了。他答应给我提供情报,帮我找到朱潜龙的下落。
突然日本入侵中国了,北平人都在逃亡。唐凤仪找我,说给我买了票,约我一起走。我没答应。她还说卓十一他们可能知道了我的底细,让我赶快走。我知道自己很危险,但还是回住处去了。刚回去就听说主编金士贻要约我去编辑部说事情,我走在路上就被人用枪抵着绑架了。那帮人审问我是哪里人,我只是说自己是编辑。最后把我打了一顿了事。我负伤回去,马大夫帮我看了伤。
我住进了马大夫家避难,并且找到了朱潜龙的下落。有一晚上,我和师叔去东宫探查,师叔被发现了,还被一枪打死。我心里非常难受。
在一个罗便臣采访的饭局,我再一次遇到了朱潜龙,罗便臣问他羽田的案子进展如何。朱潜龙说案子已经移交给宪兵队处理。我假装是马凯诊所的医生,让大家有什么不舒服可以找我。但是朱潜龙还是盯着我,我以为他认出来了,赶快离开了。
蓝青峰帮我查到了朱潜龙的活动范围,还约了一个在他地盘的饭局。我决定就在那个酒局上杀死朱潜龙。在行动之前,我帮蓝青峰把蓝兰送到了火车站,她离开了北京。
饭局由主编老金做东,邀请了卓十一、杨经理和朱潜龙。那天晚上,我告别了巧红出去埋伏。饭局就在顺天府举行,店外埋伏着蓝青峰的人给我做内应。我躲在包房屏风后面,右手拿着“五四”手枪,左手拿着白朗宁手枪,等他们出现。伙计看他们来了,示意我下手,金士贻、卓十一他们看清是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我用枪扫射了一遍,纷纷倒地而死。朱潜龙死的时候还叫着我的小名“大寒”。杀掉仇人后,我就立刻回到了马大夫家,我们一起喝酒庆祝。
梦的最后,我和关巧红结婚了,婚礼由马大夫主持,大家都很开心。

唐凤仪担当的是姜文电影中的淫荡女角色。

3.0 自由联想与初步的分析:姜文电影的元素大总结

如果你看完了前面所有的分析,再看《侠隐》就会恍然大悟:原来姜文在用这个故事回忆往事,他试图追寻逝去的所有恋爱时光,他的女友刘晓庆(在电影中分裂为唐凤仪与关巧红),他的外国女友兼妻子桑德林(电影中删掉了这个角色),他的妻子周韵,他的敌人(刘晓庆老公陈国军,在电影中化身警察朱潜龙),都在这一个故事中若隐若现。

看完这个梦境我才明白为什么姜文没有先拍《施剑翘》,因为《侠隐》的故事更加符合他现在的心理状况。怎么说呢?下面我来梳理一下这个小说中和姜文系列梦非常切合的一些情节吧,通过串联起这些隐隐约约相似的同构人物、同构情节,我们会发现这部电影集合了姜文之前所有电影的核心元素。

首先、有一个引来灾难的初恋女友。李天然有一个死去的初恋小师妹,差点还被师妹的暗恋者大师兄杀死;而姜文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有一个被老大占有的初恋情人米兰;现实中姜文也有一段差点害他身败名裂的初恋女友刘晓庆。

其次、有一个和男主角发生关系的寡妇。《侠隐》中有个寡妇,还和主角李天然有一段感情。这和姜文好几部电影一样,有一个和男主角有纠缠的寡妇。《太阳照常升起》中老唐和林大夫偷情,《鬼子来了》中马大三和寡妇鱼儿偷情,《让子弹飞》中张麻子和县长夫人上床,这些都不是偶然出现的人物元素。

第三、有一个复仇的内核。马小军为爱复仇强暴了米兰,马大三为全村人复仇杀了日本鬼子,张麻子为了小六子师爷夫人复仇逼死了黄四郎。在《侠隐》中李天然更是有了合法的复仇理由和杀人抢钱的理由,杀完人、抢完钱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还大快人心。

第四、有一个偷刀情节,或者偷情的情节。偷刀这个情节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是马小军偷偷拿刀递给老大刘忆苦,在《寻枪》中是马山丢了枪最终找回,在《让子弹飞》中是张麻子亲手砍杀了黄四郎的替身。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姜文对日本军刀非常恐惧,为了消除恐惧还专门去日本亲手试着握了一下日本军刀。偷情就多了,马小军和米兰其实是偷偷认识的,小队长偷情唐婶,马大三偷情鱼儿,张麻子偷情县长妇人,这部电影里李天然和寡妇偷情。

第五、主角和外国女孩有一段恋情,而且是第二次恋情。这让我联想到姜文和刘晓琴分手后,与法国美女桑德琳的恋情。可以想象和一个外国人恋爱,而且还有了孩子,这肯定会对姜文内心造成很大的冲击。

第六、都是有一个英雄憋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又有一堆女人爱上了自己。马小军的秘密就是米兰;马大三的秘密不仅是鱼儿,还有炕地下藏着鬼子;马山的秘密则是枪丢了;马邦德的秘密是买官刮钱,张麻子的秘密则是土匪闹革命。在《侠隐》中,李天然的秘密牵动了身边所有的人,好像所有的人都围绕着他复仇的秘密运转,而且有一大堆女人喜欢上他,有外国美女,有风情熟女,还有学生妹妹,还有寡妇,这几乎集合了所有姜文恋爱过的女人的类型。

第七、随着故事的发展,主角发现身边的女人、朋友都可能暴露自己,或者因为自己而有危险,一种引而不发的危机始终笼罩在主角心头,不得解脱,直到最后矛盾爆发。

第八、《侠隐》也有和前女友一起过年的元素,这个元素只在《鬼子来了》中出现。

第九、《侠隐》中还出现了一本英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这与姜文上一部电影《一步之遥》别名《随子弹去/Gone with the bullets》谐音很近,意境也很相同。虽然前者是与姜文电影并无关联的知名小说《漂》,但这种相近的谐音的出现还是让人惊讶,姜文果然是按照梦境叙事的逻辑选电影故事和拍摄电影的。

第十、《侠隐》中也提到了施剑翘的故事,这意味着姜文并不是随随便便先拍摄《侠隐》 的,之前传闻姜文要先拍摄施剑翘的故事,没想到先拍摄了《侠隐》。但是,看完侠隐故事,我发现侠隐竟然也与施剑翘有着这样的文本联系。至少,二者都是主题同构的故事,都是讲复仇。

经过这一连串的同构情节的联想,各位可能已经大概明白姜文为什么要选择改编《侠隐》了。这个小说实在太契合姜文的心理状况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内心挣扎,他终于还是没能摆脱初恋的阴影。他一直尝试用拍电影来缓解焦虑,就像一个被打针的小女孩一样反反复复地玩起了打针游戏,他把自己的恐惧梦境一个个搬上银幕,他一次次重复着内核相同的梦境,又一次次地探索自己内心罪恶感的解脱之道。

在《让子弹飞》中弑父之后,他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在《一步之遥》中狂欢自己的胜利,为自己举行了一场举世瞩目的性狂欢。现在,终于到了故事的尾声,他终于可以总结一下这些年的心路历程了。《侠隐》与其说是一部新电影,不如说是姜文梦境电影系列的尾声。

从此之后,姜文讲完了内心最恐惧的故事,未来的他将走向何处呢?

4.0 梦境分析:姜文电影的完结?

有人说《侠隐》是张北海关于老北京的一个梦,可谓说中要害。姜文选这个小说梦境来拍摄,说明这梦境与他自己的内心事件非常契合。从释梦的角度看,小说是姜文梦境的1.0版本,电影则是梦境被重述的2.0版。也就是说有没有看《侠隐》改编的电影并不影响分析,小说已经展示了一遍姜文的梦境。

小说《侠隐》的故事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一个徒弟为师傅报仇的故事。如果我们拿这个故事与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对比,就会发现两个故事就会发现二者在核心设置上是一样的:

李天然相当于王子,他为师傅报仇相当于为父报仇,因为他就是师傅养大的孤儿,师傅在他心里与父亲是等价的;大师兄杀了他师傅,就等于杀了他父王。

朱潜龙相当于篡位的王叔,他与李天然的核心矛盾在于,他虽然是大师兄却没有得到掌门之位,而且他喜欢的小师妹也嫁给了李天然。他杀死师傅就相当于篡位,他们核心争夺的就是女人与权力。

可以说《侠隐》就是一个变形版本的《王子复仇记》。李天然原本应该是掌门,也就是说他原本是那个王子。但是,大师兄杀了老掌门或说老王,也杀了小师妹。大师兄就像《哈姆莱特》中的叔叔国王一样提前做了哈姆莱特潜意识中想做的那件事。这样看李天然杀大师兄这件事,是不是和哈姆莱特杀叔父国王很像呢?都是抢夺掌门之位,都是抢夺心爱的女人。不过就是在小说中,师傅师妹已死,但是掌门之位还在,像极了师妹的关巧红也还在,而且她还有可能遇见大师兄朱潜龙。也就是说,李天然不得不像和哈姆莱特一样去复仇,杀死老大哥,夺回自己的女人。

去掉伪装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的内核依然是“王子复仇记”,依然有“哈姆莱特式犹豫”。当然,内核不变,并不代表完全相同。这部电影不仅是复仇,也集合了姜文所有的心理发展史和他的所有情史。

他就像写回忆录一样,讲述了他的前半生。曾经有一份爱情让他刻骨铭心,但是却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恐惧。从那以后,他一直活在那次爱情的阴影之下。他为了摆脱阴影,为了忘却那次壮烈的初恋,他拍摄了《阳光灿烂的日子》,但是这并没能让他摆脱黑社会恐惧症。

从那以后,他的每一次新恋情也都变得像偷情一样给他带来新噩梦。和法国女人恋爱后,他拍摄了《鬼子来了》,现实中他和人正常恋爱,电影中的他确是在和寡妇偷情,这电影与其说是反思民族性,不如说是又一个偷情噩梦。《寻枪》中他怀着巨大罪恶感,丢枪其实就是一次偷情后的被阉割,一次自己施加给自己的惩罚。《让子弹飞》中他继续偷情,还偷得理直气壮,最终也付出了六子死、老二死的巨大代价。就算是在《一步之遥》中他依然满怀罪恶感,杀死完颜英以后最终还是选择了走上承担罪恶的十字架。

姜文这些年一直在寻找的自我救赎之道,在《一步之遥》中终于出现曙光。这或许是他基督教信仰的妻子周韵给他带来的启示。但是,在《邪不压正》中他终于还是没有压住内心的怒火,再一次向那些年曾经打压过他的人、迫害过他的人(现实中主要是情敌,想象中是那个永恒的父亲)实现了一次精神复仇。

姜文的复仇成功了吗?我不敢肯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真诚地活着,并且一直在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也因此,他才能拍摄出一系列纯粹只展示内心梦境的电影。他的这些梦境经过公开放映,获得了中国观众的巨大共鸣,这表明他的梦境已经不单纯是私人梦,而是一个民族的共同梦境。这就是我分析姜文的原因,希望为揭示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做一点细微的工作。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要问,姜文的内心故事是不是就讲完了呢?从结构上来说,他的确已经讲完了最核心的生命剧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再做梦,一个人一个阶段会做同一个主题的梦境,但是一旦他超越了那个引发噩梦的困境,他的梦就会开始新的主题。我相信,姜文如果继续按照梦境叙事的方式拍电影,那他后面的电影梦境也会有新的主题。

当然,也有人担心姜文以后的电影道路是不是没有突破了呢?我的判断是,姜文此后的电影道路会有三种可能:第一,继续重复他的梦境叙事模式,但是由于最核心的故事已经讲完;再讲就是重复,所以这条道路会很难出新意。第二,开始新的类型片或者艺术片尝试,这要求他做拆毁重建式的努力,姜文已经是一个风格定型的成熟导演,他或许还有重建自我的勇气,但是能不能在电影上有全新的突破就不一定了,毕竟岁月不饶人。第三,开始建立电影投资公司,培育新人,让新人继续拍摄他看中的剧本,这种可能性也很大。

我对于姜文继续拍摄梦境的这条路不报任何期待,这样只会让他自我重复,就像周星驰那样走向贫乏和衰竭。如果他真的如他在书中所说,开始培养后辈导演,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后姜大爷就老老实实做一个制片人或者监制吧。

本文是我看小说后分析的上篇,看完电影后分析的下篇在这里:

下篇:《邪不压正》——酒神艺术家姜文的漫长告别 //www.douban.com/note/682992498/

《释梦笔记2:姜文电影的精神分析》系列文章:

序:为什么要把姜文电影作为梦境来分析? //www.douban.com/note/672374725/

01 《阳光灿烂的日子》梦境分析:姜文为什么要用电影讲述他的梦境?//www.douban.com/note/669392163/

02 《鬼子来了》的梦境分析:到底是谁来了?//www.douban.com/note/671162546/

03《寻枪》:陆川的处女作,还是姜文的焦虑梦?//www.douban.com/note/671703359/

04《让子弹飞》梦境分析:姜文的隐秘复仇//www.douban.com/note/671907804/

 4 ) 那个回不去的北平

姜文的新片《邪不压正》,是一部注定引发争议的作品。

谈不上复杂的复仇主线串联起了各有所指的谜面,拥有着大量的历史指涉和对它们的解构与重塑,需要观众自行开脑洞来解开,而我则是选择将它当做一个梦来进行观看。

影片将时间线卡在七七事变爆发的几个月前,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从美国回到北平,抱着组织的任务与自身的弑师之仇。当年的大火中侥幸逃生的他被养父救起,在美国经历了严苛的特工训练,怀揣一身武艺。

而电影的叙事重心,实则是由姜文饰演的男三号蓝青峰为轴展开的,他是当年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也是北平叫的上名号的富翁,与警察局长、李天然的仇人朱潜龙交情不浅。暗中安排各色人马的他,实际上是想让朱潜龙与日本人黑吃黑,再营救出张自忠将军;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他自己也逐渐迷失在危险的漩涡之中。

说到底,《邪不压正》想讲的,是那个回不去的北平。

当时的北平,是江湖不再、正邪难辨的是非地,也是五光十色、新旧交替的琉璃城。这些对北平的无限遐想,大多取材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观看这部电影之前,我也专程去找了这本书读。《邪不压正》和《侠隐》关系,可谓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侠隐》想要展现的,就是这样一个情景——侠情义胆的江湖恩怨与复杂难清的政治斗争互相纠缠,卷入进历史浪潮里,包裹着那个北洋时期特殊的时代风貌与人文风情。

曾经在北平度过童年时期的张北海,对那个逝去的老北平,怀着的是无限的怀恋与怅惘。张北海把北洋时期叫做“金粉十年”,这部小说以1936-1937年的北平为故事板,主线不过是武侠小说中惯常出现的,几路人马在京围绕着复仇与风雨欲来的战争所布的局中局。

但这并不是他所要书写的重点,他更关心的是当时寻常百姓生活的痕迹。在写实的抒情笔调里穿街入巷,回望那个存在于想象之中的北平梦,才是这部作品背后的重点。青年侠士游走于北平,就像一个介绍北平文化地图的导游,带读者吃美食、看民俗,直到七七事变爆发。

《邪不压正》虽然在主题上与它一脉相承,表现方式则又不尽相同。可想而知,姜文把它改的大刀阔斧,更“粗暴”、更“不顾常理”、更“诡谲多端”。这些词放在这里加引号,是因为它们并非含有贬义之意,我更多是想要谈谈电影与小说两者在直观呈现上的不同之处。

姜文显然不止步于讲述一个完整的复仇故事,他想做的,是把这个简洁的故事在快意恩仇的同时,处理得繁复而缥缈,如一场梦。

对他而言,如何将这本小说影像化,如何让已成为过往的北平再次焕发活力,那就必须要用一种更天真浪漫的思路来进行“重构历史”,在情节上做出更多的奇想与天马行空的发挥。

旧的传统和由于战争而带来的当代变化:旗袍与洋装、枪与刀、江湖与民间、平凡与传奇,所有都要如大杂烩一般融为一炉,才能够通过并置激起浓烈的对比感和吸引力。

这些其实在前两部中便以可见一斑,《让子弹飞》中的马拉火车、《一步之遥》中的花国总统选举,都是类似操作。

一步之遥

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邪不压正》的确是一部在类型上完成度很高的电影:开篇,便是一场非常“昆汀”的雪夜虐杀戏,而暴力元素在之后的枪战、肉搏、追杀中更是有所递进。此外,蓝青峰的阴谋与阳谋的层层布局,大量充满黑色幽默意味的喜剧桥段和许晴的情色戏份等,也把这类作品该有的商业元素是一样都没落下,照单全盘收。

但与此同时,它是一部打着类型片幌子的反类型片,在气质上相当“姜文”——荒诞、写意、浪漫。大量不存在于现实情境下的迷幻嬉闹,洋溢在电影的角落。

影片中最天真烂漫的一幕,就是李天然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一座座墙头屋檐之上,去找由周韵饰演的裁缝关巧红。从这个角度看去,北平仿佛是座能被连成一片水波的城市,国难家仇当头下,一切又都宛如是日常的情景,唯独飞檐走壁,能够赋予它以浪漫的动作。

不仅如此,人物的行为逻辑与性格特征也都带着一种胶着的、符号化的“不现实”感,游离于现实和超现实之中

姜文电影中的人物向来如此,宛如喝醉了酒般处世,隐藏在嬉笑怒骂背后的,是时代所注定的悲剧色彩。

他们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下,充斥着对未来的美好想象与面对现实时的狂躁、不安、迷惘,从而在节点上会做出极端过火的举动,甚至自相矛盾。体现在《邪不压正》中,“臀”,就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唐凤仪被李天然光腚盖章与李天然光腚飞跑屋檐,都在情色恶趣味的氛围中,为影片带来了一丝奇妙的“纯情”气息。

而就算是罪大恶极的反派人物,也都有着令观众摸不着头脑的一面,朱潜龙自己稀里糊涂地就认定是明朝帝王朱元璋的后代,即便只是个局长,也想要“反清复明”,在临死前甚至还在说着看似玩笑话的言语,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自己杀掉了师父。

这就带来了《邪不压正》容易不被理解的一个问题——即人物在行为动机、言语上常常不合逻辑与情理,似痴人说梦。这类人物的设计在《一步之遥》中已经被放到最大,《邪不压正》有所收敛,但依旧有点“挑战观众”,给大家造成迷惑感,仿佛发生的一切在真实历史中都不复存在过,所有人都活在梦境中。

但实际上,电影中的这些主要人物在现实中,不少都有原型。

姜文也正是通过这些原型自身的政治性,将指涉纳入进人物的塑造之中——中国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一历史性的命运浮沉,不仅是日本人的攻打所带来的,更是无穷的内战、内斗、混乱纷争所带来的。

比如周韵饰演的裁缝关巧红的原型,是暗杀“东南王”孙传芳的“民国第一女刺客”施剑翘。她为复仇等待了十年,一开始寄希望于堂兄和丈夫,每个男人都允诺了她,之后便无动于衷。

在施剑翘两次要求丈夫为父报仇都遭到拒绝后,彻底对男人失望的她带着两个儿子离家,正式开始了复仇大业。“被俘牺牲无公理,暴尸悬首灭人情。痛亲谁识儿心苦,誓报父仇不顾身。”是她在得知父亲死讯时所作的复仇诗。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的宫二,也是取材于她。

蓝青峰(姜文)的原型人物,是张艾嘉的祖父张子奇。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历史人物。他参加了辛亥革命时的山西起义,后来留学日本、俄国,回国后在冯玉祥手下,与宋哲元、张自忠、孙连仲等将领都有私交。电影的时间点上,他任抗日同盟军的交际处处长。

除了通过原型中的政治性来进行人物创作外,姜文对“关巧红-周韵”、“唐凤仪-许晴”这两位“女性角色-女演员”的符号使用,同样是这部电影值得被注意的一个地方。

关巧红这个角色在戏中最重要的两句台词,一句是“复仇,不需要让别人相信,一个人、一把枪,足矣”、另一句则是“你走吧,我能找到你。”

唐凤仪的角色转变则更为鲜明,她在戏中的第一场床戏是欲望的象征,同时也透着这个角色微妙的悲渺感,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而在第二场中,她选择了背离朱潜龙、帮助李天然,从而选择努力来主导自己的命运。

这两个女性形象,比电影中的大部分男性形象,还要来得更加决绝与勇敢。

对于很多看过北洋三部曲前两部的观众而言,《邪不压正》应当是一部意料之内的作品。

它是一场夹在《让子弹飞》与《一步之遥》之间的解谜游戏,是一个时而落英缤纷时而碎不着调的梦境。处在两极之间,却又恰好接近于我们对那个时代“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想象。

在一片混沌之下,姜文似乎已经把谜底藏在了最开头:C'est la vie,生活便是如此。

 5 ) 怀疑对才华的侵蚀,姜文难破的困局

《侠盗一号》的时候采访姜文,群访,每个人只能问一个问题,没聊出来什么,当时热门了几天的“航空母舰”论调,就是那次采访蹦出来的。印象更深的,是当时他汗涔涔的,光着脚,盘腿坐在椅子上,他说刚在酒店楼上蒸了个桑拿,不住地拿手捋湿漉漉的头发。

面对面地和他聊,不得不承认,他的气场太强大了,那种瞬间就能抓住你的光彩,不由得让你心生崇拜。那次群访最后,一个小姑娘记者哭着说终于见到你了,爱了你好多年,姜文安慰她:《侠隐》的时候咱们再好好聊。看各种视频采访,看文字采访,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喷薄的能量。这是他的天赋,也是他的本事,个人魅力。

这种魅力让他迥异于规规矩矩、满嘴客套话、假大空话的中国电影人,让影迷感慨:有这么个人,真是中国电影之幸。而有意或无意的,许多影迷也将对姜文作为“人”的欣赏与崇拜,代入了对他的电影作品的评价中——这很明显,也很危险。危险的是,影迷(不管水平素养高低)仿佛甘愿为了他,改变对电影的评价的标准,甚至委曲自己一贯的审美品位。

用他们夸姜文的俗话来说:他的电影无法归类,只能被称为姜文电影。

对人的评价,与对其作品的评价,混为一谈。对许多艺术家来说是不幸(me too运动正如火如荼呢),对另一些艺术家,则又是莫大的幸运,个人魅力对其作品有加成的作用。他说看电影那功夫不如喂儿子吃俩饺子,太酷了,太潇洒了,会让某些观众鼓着掌为他的电影多给一颗星。

这个趋势,始于《让子弹飞》(从当年看到这部片子,这几年内又重看过几次,真的不喜欢。)当年围绕这部电影的“政治隐喻”,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解析文章层出不穷,那阵势,如今记忆犹新,大概唯一可媲美的,是关于李安《少年派》的解析。

从那部电影开始,大众尤其是一些没有自己创见的影评人,就开始了对姜文的塑神行动,为他越发混乱与任性的叙事寻找各种借口。

失败的戏谑

《让子弹飞》的优点也很多,在此不必赘言,但着重要说的,是这部电影开启了姜文一个很坏的兆头:自以为是的戏谑。

戏谑,是很高级的表达手段,但姜文从《让子弹飞》开始,就用得过度、用得别扭、用得自我矛盾。一直到《邪不压正》,算是达到了别扭的巅峰。因为戏谑不管内涵多么丰富深刻,基本的一点,是让人发笑的,在笑之后的说道,要适中,背后的东西多了,这戏谑承载不了,少了,就只是一个笑话而已。但姜文几乎每一次戏谑都过载了,过载的那部分,就是很多人说的“夹带私货”。

他的电影因此越来越人工化,缺乏自然的韵律。

观众笑了,但没笑明白,正琢磨着,密集的台词已经将你带入下一个戏谑了。这种云上敷云的法子是非常不尊重观众的,因为这无关智商与理解能力,而是违背了基本的生理反应。好比你一帧里非要过三百个画面,观众什么也看不清,你却说观众眼拙,谁让眼力不行,或者近乎无赖地说,你再去看两遍,就看清了。

他曾不无自豪地说,自己电影的容量是一般电影的三五倍。这句话本身就很有问题,感觉是将观众放在了创作的对立面——背对观众创作的理论,至少还有观众的存在。但感觉姜文如此做电影,是将观众的预设放在自己的层面,我知道这么多,你就得知道这么多,而且你有义务多看几遍,以发现我的良苦用心。

这是电影创作者对观众的霸权主义。他的这种霸权主义,某种程度上是一些影迷疯狂吹捧的反噬。

面对历史,采取戏谑的手段未尝不可,刘别谦和怀尔德电影中的戏谑够高级,但绝对是顺畅的,台词不可谓不考究(怀尔德的台词简直句句精道),但绝对是“好入不好出”的,论台词密集,伍迪·艾伦也密集,但他的台词更多承担的是“气氛功能”,打造一种神经质的喜剧氛围,漏掉一两句,快速过去,影响并不大。可姜文的台词因为过度修饰与人工化,恨不得每一句都暗含多层意思,还用力使台词变得“接地气”,还喜欢用跳跃的逻辑来前后呼应,真是令人厌倦不已。

戏谑的手法在《鬼子来了》中大放异彩,尤其是花屋幻想中的那段武士片情景,堪称神来之笔,还有太多精彩的情节,农民的驴干太君的马,这是顶级的戏谑。《太阳》里也用得克制,没有跳戏。但从《让子弹飞》里那场著名的凉粉戏,到《一步之遥》的教父开场、洪晃出现的所有情节,再到《邪不压正》里史航出现的所有情节以及那场可怕的酒吧胡闹戏,这种“戏谑”变得越发恶俗、下流、毫无价值,用米兰的话说就是:真没劲!

姜文现在变得像是一个不着调的喜剧导演。不管处理什么题材,都要猛加喜剧的料子。不管拍什么严肃的场景,总要不时搞笑一下,抖下机灵,就是不让观众落入悲伤肃穆的情绪,就是不让观众有正襟而坐的机会,就是不让自己的电影变得严肃而伟大。——吹姜的人说,这是后现代,这是解构。

这些名词用得对不对且不争论,个人觉得,姜文总要自我破坏“严肃”,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充满了焦虑与怀疑,他习惯了疑问,死活也不肯相信。我们不想讨论他为何不肯相信,因为这涉及到个人的经历与时代的浸淫,只说这种不相信,如何越来越让他的电影变得畸形与空洞。

国恨家仇李天然,老谋深算蓝青峰,奸诈恶毒朱潜龙,神秘莫测关巧红。除了周韵的角色,其他三个角色的处理都充满了喜剧色彩,没有一个角色肯深入下去,挖掘他们“笑不出来、谋不出来”的大悲伤、大落寞,姜文不肯,他要以小丑来戏谑英雄,甚至拒绝让他们成为英雄。

但他还是露了马脚:装作再如何玩世不恭,他还是向往着“相信”。因为周韵,因为关巧红。这个角色可以深情,这个角色可以坚决,这个角色仿佛容不得稍微过分的打趣,一个能量凝聚的角色,一个真正严肃的角色。这份老老实实的相信,给了周韵。

如果所有角色都按关巧红的方向去处理,别的不敢说,这部电影会轻易地做到“荡气回肠”。可惜姜文不稀罕这种英雄气,甚至不稀罕“侠义”之道,他只在乎心里的那一麻袋怀疑,搜罗历史资料来遮掩最后又是证明自己的怀疑,他就是不信,信也要偷偷地信,就是不肯让人家看出来,哪怕笑得尴尬,遮掩得笨拙,也不肯稍微正经地流下泪,说一句:我相信。

姜文也许是个真诚的人,但他现在的电影不真诚,他还是做不到像他深爱的费里尼那般,真诚、坦率与自我反省。电影或许是欺骗的艺术,但艺术家的内心,容不得一丝自我欺骗。

看不懂是个伪命题

北洋三部曲每一部一出来,都有许多影评开始深入解析,教你如何看懂,如何抓住历史的细节。其实对姜文的电影来说,看不懂真真切切是个伪命题。

没什么看不懂的。

稍微加了些高级叙事技巧的,也就《太阳照常升起》,故事也不复杂。北洋三部曲的故事都有真实历史背景,也不复杂,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还有一些梦境与现实的交融场景——在《一步之遥》与《邪不压正》中,这种真假交融的场景都处理为嗑药。姜文不爱复杂叙事,一个故事而已,没什么看不懂的。

真看不懂的,看得费劲的,是他以台词为核心的贩卖私货。

台词“前言不搭后语”的跳跃逻辑,大概始于《太阳照常升起》,但《太阳》气质迷离诱人,这种台词风格反而相得益彰,并不觉得突兀或难受。《让子弹飞》的冒险气质,高度运动转换的情节,也容忍了这类台词的不友好之处。可《一步之遥》与《邪不压正》,节奏大幅度降低,各种嘴炮情景纯粹是为了宣泄“台词背后的意图”,非常累人,也着实无聊。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姜文电影中的隐喻,很少是“物”的,很少是某个场景某个道具的隐喻,更多的是以台词为载体,通过“说”来暗示。也正是从《让子弹飞》开始,他电影的台词变得极为密集,容量极大,而且许多两人以上的对话,对话逻辑活蹦乱跳,就是不会按常理出牌。

蓝青峰要去买醋,华北第一影评人借改锥,连这种小细节都要使劲给你别扭着说,跳着说,饺子隐喻什么?醋又隐喻什么?即便真有隐喻,这隐喻的使用也是失败的。把本来该自然无形的东西,绑一截红绸子,使劲在别人跟前摇晃:看,这是隐喻。

所以很怀念《鬼子来了》里的台词风格,有劲,漂亮。怀念“王八操的,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怀念“借一还八”,怀念马大三打驴“你妈了个逼,你妈了个逼”。那才是正经的好台词。在天赋的力量面前,隐喻算是什么虾兵蟹将。

从《鬼子来了》开始,姜文就爱上了集体编剧的工作方式,有的润色台词有的架构情节有的打磨角色,这种工作方式创造了《鬼子来了》这样的神品,也导致之后的作品变得气韵滞涩、内容杂而不精、角色前后矛盾等等许多问题,而且也流露出非常愚蠢的苗头:刻意追求金句。每个编剧都想表达自我,上面又有一个最大的自我在把控,一群自我凑出来的东西,不自大才是奇怪了。

但姜文并不接受“自我”之虚假、之无能,他还是觉得“自我”是天底下头等重要的事,不论他在节目上如何说,自个儿的作品不骗人。他的北洋三部曲就是畸形自我的万花筒拼贴,他不想给观众老老实实地讲故事,他不屑这种“技术”,他觉得重要的,是他自个儿内心深处的“仨瓜俩枣”:怀疑,以及怀疑的各种表现方式。

姜文的才华,被他的怀疑毒害得千疮百孔了。

《阳光灿烂的日子》怀疑,是怀疑回忆的真实性,是怀疑官方历史的权威,但往事的每一幕都带着相信的意愿,那是美好的。《鬼子来了》也强烈怀疑,但最后马大三绷着脸,拿着刀冲进日军战俘营时,那是相信的力量,那股力量震撼力太强了、太伟大了,让人五体投地。《太阳》也怀疑,但有周韵在,有火车道上的儿子在,那也是相信。

那之后,只有怀疑,没有相信的痕迹了。

想对他说:“阿廖沙,不要怕。”

他的爱人周韵喊出的这句话,是他最后一次相信的流露,之后不断地隐藏与遮掩,具体的心路历程,他自己知道。

我们哪有资格对姜文的电影之路指手画脚呵,只是看不惯某些盲目崇拜与吹捧的人,随便聊一聊对姜文的看法。从《一步之遥》开始,他就明显慌了,开始想着要照顾观众的感受了,可惜那次的不成功还没有真正刺激到他,这次《邪不压正》除了找了个偶像主角卖肉,似乎也看不到什么反思与进步。

别提什么历史细节了,任何一个有才华的导演,肯下功夫,都能做到。历史资料是死的,在那摆着,费劲就能搜罗到。但对资料的使用与剪裁,才是导演分高下的地方。姜文的剪裁,是真假难辨的,剪裁出的形状,是一个问号。

像《让子弹飞》里用枪打出来的那个问号一样。

个人觉得,姜文的电影不会有什么改观了,其人如此,文如其人。除非——虽然这种可能微乎其微——他意识到一个超自然的存在,不论如何自大自负,也大不过那个存在,再聪明,于那个存在也是小智,再狂妄,于那个存在也是可笑,再怀疑,也有对那个存在的信仰而托底。

那个存在,或许是李安所说的那位“电影之神”,或许是宗教式的,又或者只是一份对艺术的信仰。姜文不缺怀疑,他就是太怀疑了,他缺的是相信。有个相信为他兜底,他才不会如此迷茫地下去。那一代被红色中国浸淫过的,怀疑成了天性,越年老,越坠往深渊。这是个时代的论题,能力有限,谈不来,点到即止。

 6 ) 抽掉李天然,抽掉武侠,《邪不压正》中的北平才是真实的北平

《邪不压正》是姜文北洋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改编自张北海的武侠小说《侠隐》。原著作者张北海怀着对故乡无尽的怀念,恨不得道尽北平一切风土人情,但姜文却把它拍成了另一个故事,一个带有魔幻色彩的童话。

《邪不压正》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步之遥》,后者同样是一部带着“荒诞戏剧派”骨架的电影。但在《一步之遥》里,姜文使用的是显然的荒诞感——布景、用镜、对白概莫能外。而到了《邪不压正》,这种荒诞感被糅杂在大量的真实里面,很隐忍,也很深沉。

电影里真实的地方特别真实,比如对白中潜藏的大量历史细节。

蓝青峰和朱潜龙吃饺子,拿来抬身价的“老西子”和“小诸葛”——老西子指的是阎锡山,小诸葛则是白崇禧。与这两个人称兄道弟,可见蓝青峰也是某个军阀势力。

前半部分被反复提及的帕梅拉案,没头没尾的结束了,似乎有点废笔的意思。但查阅资料后发现,帕梅拉案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是一桩“美国人杀英国人”的性侵杀人案,而北平警方害怕曝光罪行会令美方不满,因此仓促结案,这个案子直到2012年才被后人调查总结出脉络来。剧中提到这个案件,恐怕也有暗示当时北平治乱之间潜流暗藏的意思。

还有李天然在协和对着宣誓的那颗肾脏,来自于梁启超;蓝青峰心心念念要救的张将军,则是当时正在北平治病的张自忠。

真实还体现在场景和道具中。

许多人都提到的一个梗,按故事年代,李天然在美国健身跑步的时候,金门大桥还在修建之中,所以他身后出现的金门大桥,顶端还有焊工正在工作闪出的火花。

店铺门口的猪尿泡,一般是屠户,尤其是卖下水的店铺所用的招牌。当然,“拍打尿泡说明有生意做”这个点是否真实并不太好考证。但李天然在美国待久了,会去手贱一下,感觉也很自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天然带在身边用来看时间,等待和蓝青峰会合的那块怀表。这是一块货真价实的浪琴表,据说,这块道具本身就是1929年生产的老物,至今还能正常使用。而按片中时间来算,当时浪琴表已经在中国走红,男士的怀表、女士的腕表都是时人的常备品。

最后,李天然对战根本一郎,李天然豪言要让三刀。根本一郎第一刀用的是居合,结果徒劳无功;第二刀时,根本一郎反手抓刀,这样出刀角度更诡异,力度虽小,速度却更快,结果还是没有成功;到第三刀的时候,他彻底慌了,居合之后直接连砍。如此真实的拳脚功夫,是徐皓峰式的“一拳一脚”的武学对抗。

但假的地方,又特别假。

比如,银装素裹下的老北平,从建筑到行人到街景,一切都显得那么干净,干净到极不真实。

此外,女主角出场时的背景音乐,是爱尔兰民谣小调,配乐与全片的感觉截然相异。

更明显的地方是屋檐——如果说李天然能够飞檐走壁算是他的本事,那么连自行车都能骑上来的屋檐,显然不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屋檐之上的世界,颜色鲜明,阳光澄澈,是有别于真实世界的一个伊甸园。这里的人们只有欢笑,公平交易,以及相亲相爱。

这种亦真亦假之感,让人在观影时,时刻产生一种抽离感。电影是造梦的艺术,导演把梦塑造得越真实,虚假的地方就会越突兀,仿佛是故意卖了个破绽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假的”。这就是荒诞派戏剧最典型的特征。

而全片之中,最让人抽离的,不是别的,就是主角李天然。不少观众都吐槽彭于晏饰演的李天然很“出戏”,而这种“出戏”,就是来自于他的虚假感。

首先,李天然的人物成长是反叙事的。主角成天喊着“我要报仇”,把心中最深的欲望以自我宣言的方式挂在嘴边,这是热血漫画里才会有的情况。而李天然在影片中的行为和举动,也完全不像其他角色一样有着充分的逻辑支撑。这是疏离感的重要来源——观众们无法猜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也不知道他做很多事情的动因。

如果这是一部烂片,那人物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但影片里其他人的行为逻辑都很正常,因此只有一个解释:这是有意为之。

同样有意为之的还有他的扮相和台词。作为一个在美国受训多年的专业特工人员,李天然表现出的天真烂漫是极不正常的。他的台词和表情中带有的腔调,也和其他演员都不相同。考虑到彭于晏的历史作品和姜文对演员的调教能力,我倾向于认为,这也是有意为之,是让这个人物在电影中“格格不入”的一种方式。

在这部电影中,李天然虽然名为天然,却是唯一一个不天然的人——所有人的武功都受物理法则所限制,只有他拥有一项超自然的能力——躲子弹。

而这其中最诡异的一点是,李天然是整部电影里最“干净”的一个人,干净得甚至失去了质感。蓝青峰被囚禁、受伤,都特别真实,尤其是拔牙那一幕,血淋淋到不堪入目。可李天然呢,被日本人砍了一刀,几乎没看到血;被朱潜龙把手指折得咔咔响,一转身就毫发无伤。就连烧了鸦片仓库变成了小黑脸,镜头一转又变得干干净净。

所以,李天然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因为在这个故事里,他不是真的——尽管从影片的叙事来看,他似乎贯穿了全片;但如果以影片背后更宏大的世界观来看,李天然就是落到北平僵局中,用来破局的机械降神。

他是一个戏眼,通过他不合情理的存在来推动整部影片的发展,并像一面镜子一样,反照出其他角色的困境与成长。

比如巧红。与其说巧红在鼓励李天然去复仇,不如说巧红的每句话都是说给自己听的:该做的时候就要去做,不做就没有机会。最后,巧红因为李天然的复仇,而坚定了自己的复仇之心,这又可以看成是巧红内心中一体两面的最终统一,让她不再恐惧。

又比如凤仪。这个角色本来以依附于男性为终极的目的,但最后她借助着李天然,识破了朱潜龙的虚伪,并且决定为自己而活,为自己而死。她从城墙上一跃而下,成为北平沦陷后,第一个对日军造成杀伤的人。

如果说两个女主角身上体现的是乱世中的人性之光,闪耀着神性和救赎的意义。蓝青峰和朱潜龙的身上,折射出了这个时代的人性之恶——欲望、虚荣、算计和迷茫。他们都有大而无当以至于自己都未必认可的理想,却没有处事的原则与底线。

蓝青峰,一个有一定实力的军阀,他与其他的军阀一样,不知道自己应该向谁效忠。这种情况下,手里有枪不但是手段,还变成了目的——舍此之外,也实在找不到什么目的。蓝的背后是美国人,而美国人想要的,是对日本造成麻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难讲蓝对于张自忠将军的帮助,究竟是为了抗击日寇恢复河山(在他看来,河山恢复给谁,还很难说),还是单纯为了给日本制造更多麻烦。

李天然纯粹的、机械降神般的目的性,映照出蓝青峰的迷茫。蓝在车上追问“你真的知道你要什么吗”的时候,得到的是李天然斩钉截铁的答案。这个答案让他泪流满面:他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可我不知道啊!

而朱潜龙,更不必说。他亲手打死了师父,却用十五年时间催眠了自己,让自己都相信了师弟才是凶手;同样的道理,一个虚无缥缈的祖宗,也让他相信他自己是要成大事的人。

我们所熟知的武林,来自于金庸和古龙的武侠世界。但从历史上看,民国这个丛林世界,是唯一真正诞生了“武林”的时代。民国的尚武,并不是源于对武学的现实需要——在那个秩序混乱、文化冲突的乱世中,武学身上被寄托的,是强烈的民族自尊与政治呼号,它更像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标识。

但武侠毕竟是假的,它是成年人的童话。人在乱世中,武功寄托着对自己能力之上的向往。因此,抽离掉李天然,抽离掉武功,《邪不压正》里的北平才是真的北平。姜文用了一种奇诡华丽视角,展现出他心中的,历史皮肤下以幽暗静脉勾勒出的民国。

 7 )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姜文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姜文的白玫瑰与红玫瑰

世间每一个男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两个女人:一个是红玫瑰,像一粒胸口的朱砂痣;一个是白玫瑰,像一抹床前的明月光。

这部《邪不压正》也不例外,有一位风情万种的红玫瑰,也有一位清丽倔强的白玫瑰。

作为“北洋三部曲”的终结篇,从《让子弹飞》到《一步之遥》,再到这部《邪不压正》,尽管这三部电影主题不一、风格各异,而在我看来,都有着极为相似的情感模式:

无论是《让子弹飞》里的花姐和县长夫人,还是《一步之遥》里的武六和完颜英,以及这部《邪不压正》里的关巧红和唐凤仪,她们与各个男主角构成的的情感三角,说到底,都是白玫瑰与红玫瑰的故事。

有趣的是,八年过去了,姜文电影中的红玫瑰是刘嘉玲、是舒淇、是许晴,但白玫瑰永远只有一个——那就是周韵。

白玫瑰——关巧红

关巧红

十五年前,李天然从灭门惨案中死里逃生。十五年后,他身负血海深仇回到北平,要手刃当年的两个仇家,遇到了北平最好的裁缝关巧红。

这个神情内敛的女人,走起路来一瘸一拐,这是因为她要把缠好的金莲小脚放为天足,其目的,跟李天然殊途同归——为父报仇。

关巧红

在她和李天然的相处中,断断续续透露了自己的身世:父亲是军人,被敌军统帅斩首,将头颅挂在城楼三天三夜;有两个儿子,与丈夫不合……

事实上,关巧红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那就是民国时为父报仇的著名女侠施剑翘。

施剑翘

施剑翘原名施谷兰,从小受父亲施从滨的宠爱,18岁时毕业于天津师范学校,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家闺秀。1925年秋天,施从滨兵败被俘,被敌将孙传芳斩首,悬首暴尸三天三夜,且不准施家收尸。当时年仅20岁的施谷兰就立志为父报仇,手刃仇人。

施谷兰先后把报仇希望寄托在族兄和丈夫身上,不料都落空了,于是她与丈夫离异。这期间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施剑翘”,意思是“翘首忘明月,拨剑问青天”,以提醒自己不忘父仇。

1935年11月13日这一天,孙传芳像往常一样来到佛堂听经。正当他闭目诵经的时候,施剑翘从容走到他身后,拔出勃朗宁手枪,向他开了三枪。

《告国人书》

枪声响后,佛堂大乱,她将提前准备好的《告国人书》和先父的照片抛向人群,大声宣布自己的姓名和为父报仇的目的,随后拨通了警察局的电话,决意自首。

经长达十个月的三级审理,施剑翘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减刑至11个月,于1936年出狱,1979年病逝世于北京。

关巧红

以施剑翘为蓝本的关巧红,满腔悲愤,在父亲惨死后,不是选择拿起手帕、洒几滴清泪,而是选择举起屠刀,要向仇人索几条人命。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时常会觉得困惑,关巧红这样的女人,到底是至刚还是至柔?

她一面是个腿脚不便、飞针走线的女裁缝,纤弱清雅;另一面是枪法绝佳、杀人不眨眼的女侠士,刚毅果决。

随后又摇身一变,她一面与李天然在城楼把酒赏月、互诉衷肠,有一片玲珑心意;另一面为李天然在复仇时掩护断后、配合默契,也有一身霹雳手段。

关巧红

当然,是至柔,也是至刚。

关巧红这样女人,正是用这样的温柔卑顺与冷酷暴烈,在中国旧时女子的模糊群像中,撕出一道口子,要谱写一段精彩的复仇之诗,迸发出惨烈激昂的生命力。

难怪李天然即便在红玫瑰的冶艳妖娆中,也忘不了这一朵清丽倔强的白玫瑰。

关巧红

红玫瑰——唐凤仪

唐凤仪

唐凤仪作为警察局长朱潜龙的女人,承包了这部电影里每一个色气满满的镜头。这样的红玫瑰,泼辣大胆,风骚直白,很有意思。

她一出场,就是找妇产科医生李天然打针,尤其是一见到他帅得合不拢腿,就更来劲儿,各种戏精上身潘金莲附体。

唐凤仪

而她男人朱潜龙正是李天然要找的仇人之一,李天然恶作剧一般麻晕了她,以便实施下一步计划。等她幽幽转醒,第一句话就是控诉李天然:“你侮辱了我。”

李天然连忙解释,他可以发誓他没有碰过她。唐凤仪怨气更深,娇嗔了一句:“我在你床上晕过去,你竟然没有碰我,这就是对我最大的侮辱。”

这样的对答,实在太有意思了,爱恨通透,直爽痛快,李天然不如她潇洒。

唐凤仪

等她明白李天然心里有了一个女裁缝,她就痛痛快快地绑架了他,把他关在闺房,在他身上印满“凤仪之宝”的印章,像宣布主权一样表明这个男人是她的所有物。

管他什么警察局长,管他什么特务头子,她喜欢这个男人,也就痛痛快快地告诉他:她买了两座小岛,让他跟她私奔过去,每天晒太阳生孩子、晒太阳生孩子……一直生到生不动为止。

然而,当她明白红玫瑰已经败给了白玫瑰,又能痛痛快快地找到情敌,不掩饰嫉妒,也不虚假祝福,只是和盘托出李天然即将遇到的危险,让关巧红去帮他、救他,姑且也替她爱他。

唐凤仪这样的红玫瑰,长得敞亮,更活得敞亮。

关巧红和唐凤仪

清丽不死,冶艳长存

八年了,姜文的“北洋三部曲”,从《让子弹飞》的鹅城,到《一步之遥》的上海,再到《邪不压正》的北平,从张麻子到马走日再到李天然,从惩奸除恶到纸醉金迷再到家仇国恨,地点在变,时间在变,人物也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红玫瑰与白玫瑰。

《让子弹飞》里,花姐是白玫瑰,县长夫人是红玫瑰。

《让子弹飞》花姐

《让子弹飞》县长夫人

《一步之遥》里,武六是白玫瑰,完颜英是红玫瑰。

《一步之遥》武六

《一步之遥》完颜英

当然还有这部《邪不压正》,白玫瑰关巧红和红玫瑰唐凤仪。

三个男主角偏偏都拒绝了男人难以抗拒的红玫瑰,反而选择了天然去雕饰的白玫瑰。

更惊人的是,这三部电影中的红白玫瑰,她们的结局竟然完全一致——白玫瑰活下来,红玫瑰香消玉殒。

一连三部都是如此,恐怕就不是巧合那么简单了。

等到我们跳出戏外一看,嚯,姜文自己就娶了“白玫瑰”——周韵嫁给他,已经十三年了。在很多访谈中,姜文时常说起周韵,在她柔弱秀雅的外表下,性格中有刚烈果决的一面。

姜文能一眼选中她,并且在自己的电影中,让男主角也一次次折服在这份至柔至刚的爱情中,他对周韵的感情,倒也昭然若示了。

当然,也有另一种不负责任地揣测,“白玫瑰”周韵性格刚毅,姜文如果敢在电影中选择“红玫瑰”,那会是什么下场?说不定这只是他求生欲很强的表现罢了。

“红白玫瑰”的祖师婆张爱玲说过,男人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这么说来,现实中无论红玫瑰还是白玫瑰,恐怕都难逃饭粘子和蚊子血的下场。

但显然这些电影中的女人例外,胶片封存了她们的容颜和人生,不管是花姐还是唐凤仪,是武六还是县长夫人,是关巧红还是完颜英,她们精彩地活过,痛快地爱过,她们必定清丽不死,冶艳长存。

 短评

都说很姜文,确实很姜文。那么“很姜文”究竟指什么,我认为是一种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恣意。所以它肯定算不上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好电影,但你不能说它不是一部好玩的电影。与“好”相比,我还是更看重“好不好玩”——上帝眼中无善恶,好玩为大!我估计姜文也是这么想的。

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姜文不止一次说,他的戏都是编剧到了现场还在改剧本,现在严重的问题来了!电影的大框架是纯商业类型片,剪辑方法也是,一开始情节推情节的主线节奏很快,但彭于晏饰演的男一号却没有主观能动性,无法驱动情节,只是一个棋子,也看不出来他内心的恐惧和性格的层次感,而躲子弹、筷子杀鬼子的身手又跟抗日神剧差不多,半小时之后这个剧本就烂成了筛子。节奏亢奋失控本来就是姜文的问题,这次的剧本更是凸显了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的故事,但混乱的节奏却让人有难以消化的感觉,这就是很多人看完不舒服的原因。不要小看类型片,总想着反类型耍小聪明做自己,强类型和夹带私货很容易互相撕扯。

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太烦人了,做作又聒噪,客观来说画面是漂亮的动作也是精彩的,可是真的太烦人了,人物也蠢,逻辑也乱,笑料永远塞在不合时宜的地方,烦到想在电影院里按下静音键

10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又是那种主角非得把自己的前尘往事、所思所想、行为动机全用翻译腔台词反反复复倾诉出来的故事,彭于晏所有穿着衣服的表演都是难以忍受的,不穿衣服的时候我还能勉强转移一下关注点。电影中段且专门见缝插针地损了一下影评人,怎么还没迈过这坎儿啊……

15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3.5 大概算是姜文电影中直白又平庸的一部,属于导演个人恶趣味的东西反而成了双刃剑,时而灵光闪现,时而尴尬无趣。屋顶和医院戏观感佳,到后半程高潮节奏又莫名拖沓,没有之前作品那种酣畅淋漓的快感。

1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很电影,很姜文。在昆丁式的古典复仇黑色幽默里加入了姜文独有的历史文化韵味、人情味、和对台词的讲究。天堂在上,刀剑在下,幽默在表,孤独在里。从找爸爸到自己成为爸爸,是李天然的成长,也是中国的成长。刀枪不入、飞檐走壁、裸奔、盖戳,是所有少年的爽点。独立还是依附,是所有少女的痛点。

22分钟前
  • 叶飞Phoenix
  • 力荐

世界主义。爱国主义。黑色喜剧。国族寓言。伪满政权。老北平。功夫。old school revenge。昆汀塔伦提诺。

25分钟前
  • 本多
  • 力荐

不是烂片,要说多出色也未必,我不喜欢。在整体性上,还不如《太阳》。姜文无疑是极聪明的。可片子处处是“你看我这聪明吧”,那整部电影就不够聪明了。单独看很多段落是好戏,凑一起就像舞台上同时演四出戏:每一出都是文武昆乱不挡,观众也得看晕了。希望姜文一直拍下去。但我真不喜欢本片。

30分钟前
  • CyberKnight电子骑士
  • 还行

开头部分的复原“民国老北京”的激情及想象,着实点燃了我不小的观影热情,但是中后部的众多的、自以为是的杂乱逻辑和不知节制的噱头、打斗、屋顶跑酷,又着着实实地扑灭了那些观影享受。实为遗憾!

3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一步之遥》之后姜文说过,包饺子喂猪的事他再也不干了,可看完《邪不压正》,我觉得我才是饺子,被喂了一头猪。我再精致也这么小,他再掉格也那么大。我包不下,但很满足。

38分钟前
  • Ocap
  • 还行

7分吧,整体还是好过《一步之遥》。一部成也姜文、败也姜文的片子。强烈的个人风格,让影片已经跟原著《侠隐》成了两个东西。姜文的电影里,角色总是带着些疯癫,所有人都像嗨过一样,台词密,表演也有意的过。同时,角色又有他眼里的单纯与浪漫,是可爱的一面。节奏依然特别飞,还是非常厉害。而台词密度大到有些不适感,他开心就好吧。 想法太多,使得影片会有些散。另一方面,隐喻仍然很多,坏主意也仍然很多,可以注意廖凡越来越明显的下巴。喜欢姜文风格的人,还是不会太讨厌这部。不过,损影评人那个地方,还是很别扭。

4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姜文大概是目前国内最会玩黑色幽默的导演,荒诞悲情又浪漫。即便生逢乱世、身不由己,也要穿最好的大褂、喝最烈的酒、飞最高的屋顶、杀最恨的人。喜欢许晴饰演的唐凤仪,美丽妖娆,媚眼如丝,既有风情又有豪情,一位乱世佳人,终究是被时代辜负了。

46分钟前
  • 小烨
  • 还行

这部电影,注定将洗去此前你对老北平所有的,粗心大意的幻想~姜文最温柔的电影

47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前三分之一观感非常好,利落极了。从钟楼戏开始渐渐垮掉,节奏奇怪,删减痕迹重,变成了只会积蓄能力爆发情节不会有调理讲故事的偏门。细节太多,需要看好几遍才能理清线索…(二刷改成四星了)

48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邪不压正》表面上非常大男子主义,其实处处体现出对女性的尊重。关巧红和唐凤仪都是很女权的角色,关巧红拒绝缠足,尝试像普通人一样奔跑,坚决要和男人享有同等的地位,这是她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尝试做一个独立新女性的体现;而唐凤仪当众扇朱潜龙耳光,后来又一言不合就甩了朱潜龙,大胆追求李天然而不在乎他人眼光。她的身体完全由自己的灵魂主宰,她完全是自己的主人,不是男人的附庸,也不做他人的小妾,她的女性自我意识已经全然觉醒。女性角色如此强硬、独立、自主的一部电影,怎能叫直男癌呢?姜文曾说过,他的电影里真正的英雄都是女人,男人是靠她们的锤炼才得以成长。《阳光灿烂的日子》的马小军是如此,《邪不压正》的李天然也是如此。

53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不管是彭于晏的屁股,还是许晴的屁股,都没有成功的把我的屁股留在影院的座位上。

57分钟前
  • MadRain
  • 较差

又名《杀死那个太监影评人》,是不是不夸姜文电影的影评人都是太监呢?史航好意思吗,好歹也是前影评人,节操呢。冯小刚曾说自己跟影评人势不两立,姜文心底可能也是这样想的,只是不好直说,借电影隔空表达。 所以,被有幸邀请参加首映礼的盆友们,你们不觉得受辱吗?一点车马费,你们就不是太监了?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不要再哭了,再哭就到了!-我压着速度呢”廖凡部分犀利狠辣如《无耻混蛋》,周韵部分仙逸飘渺如《聂隐娘》,彭于晏屋顶奔跑如《卧虎藏龙》复仇双刃剑如《三块广告牌》,许晴情义妖娆如《老炮儿》里的她和《太阳照常升起》里的陈冲…廖许边电话边啪啪、彭于晏屋顶裸奔、彭叫姜文爸爸…都极其情艳!

1小时前
  • 影志
  • 推荐

为吃醋做一顿饺子,为贺礼烧一座烟房,饺子没吃到嘴里,鸦片迷醉进鼻腔。为不老打一管针剂,为隐形做一件衣裳,不老却主动求死,隐形却光着皮囊。汉奸跪在地上如狗,侠客飞上屋檐如鸽,谁睡在丧钟里不醒,谁僵在火海里失声。躲得过爱情的子弹,拔不掉仇恨的齿牙,北平本是一座孤岛,海水退去便是江湖。

1小时前
  • 西楼尘
  • 推荐

其他人拍成这样我觉得还行,姜文拍成这样我觉得不行…

1小时前
  • 维城乱马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