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四百击 剧照 NO.1四百击 剧照 NO.2四百击 剧照 NO.3四百击 剧照 NO.4四百击 剧照 NO.5四百击 剧照 NO.6四百击 剧照 NO.13四百击 剧照 NO.14四百击 剧照 NO.15四百击 剧照 NO.16四百击 剧照 NO.17四百击 剧照 NO.18四百击 剧照 NO.19四百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2 10:53

详细剧情

  作文课上,安托万(Jean-Pierre Léaud 饰)在同学传来的女人图像上涂鸦,被罚站墙角。下课后,独守教室的安托万在墙上作诗宣泄自己的不满,引得老师(Guy Decomble 饰)更加愤怒。晚上,母亲(Claire Maurier 饰)因安托万没买面粉大发雷霆, 而继父(Albert Rémy 饰)则在安托万的请求下拿出一笔钱让他吃午饭。 第二天,安托万在同桌勒内(Patrick Auffay 饰)的怂恿下逃了学,跑去看电影打游戏,还在街上看到母亲跟一个安托万不认识的男人亲吻。 第三天,安托万回到学校,慌乱中谎称母亲去世,获得了老师的原谅和疼惜。不想继父获知了他逃学的事,与母亲一起赶到学校,戳穿了他的谎言,还当着全班同学打了他两耳光。 安托万决定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可是小小年纪的他能去哪呢?巴黎那么大,法国那么大,哪里才是他的安身之处呢?

 长篇影评

 1 ) 无处安放的青春,打动人心的真诚

《400 击》果然名不虚传,在此之上,杨德昌拍出了《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姜文拍出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它们都是很好的电影,然以真诚论,《400击》最好,和它比《阳光灿烂的日子》都略显做作了,姜文太想表达他的聪明了,不够真诚。

通过安托万在不同情形下的口述,他是母亲未婚先孕的孩子,先是在外祖母照顾下长大,后来和母亲继父生活在巴黎逼仄的高层公寓里,一家人过着紧巴巴的生活,继父对他不错,但贫贱夫妻百事哀,她们经常吵架,妈妈也在外面有情人(他逃学时看到了),在学校他调皮捣蛋,老师不喜欢他,于是他更频繁的逃学,拿自己的餐费去玩游戏。有天他撒谎妈妈死了逃学被爸爸当着同学面打了一巴掌,他离家出走,住在同学亲戚家开的工厂里,后来偷爸爸公司的打印机去卖被抓,送进了少年训诫所,经过评估释放,妈妈把他送进职业训练学校,他逃跑了,跑到他一直向往的大海。电影到此结束。

《400击》讲一个淘气孩子的一段生活,虽然相隔万里,但这些故事,是我们每个人都无处安放的青春:戏弄同学,撒谎骗假,逃学去游荡,偷偷抽烟喝酒,顶撞老师。这生活充满了冒险,惩罚,无可奈何,但它热烈,自由,无忧无虑。是我们永生都会怀念的自由的日子。片中多次出现安托万睡着的镜头--是啊,少年心事算什么呢?无论明天会发生什么,无论是躺在破旧的沙发床还是拘留所的硬地上,都能香甜的睡上一觉再说。

艺术品最打动人心的品质肯定是真诚,这部电影和《单车窃贼》一样,从小孩儿的眼光看世界,一颗赤子之心。孩子的行为都是从本能出发的,没有成人名和利的算计。孩子是善良的,小孩儿的叛逆多半是因为面对成人世界的不公,面对不公的本能反抗。这反抗里没有仇恨。正如在劳教所心理医生面前,被问及你恨妈妈吗?安托万诚实的回答:谈不上恨她,我停说她怀我时准备堕胎,是我外祖母和她吵了一架,不让她堕胎我才能出生。诸如此类的情节在片中比比皆是,少年犯之间的交流是,你去见心理医生,如果笔掉了去捡,千万别看她的腿,如果你看了会被写进档案,什么档案?就是你的家人邻居老师什么的对你的看法,反正不是什么好事。逃跑被抓回来的家伙,被揍得鼻青脸肿,一个孩子递上一管奶油慰问他,并对他说我打赌你肯定会被抓回来的,我说对了吧,他说:那又如何,我在外面过了五天自由自在的日子,我还会逃跑的。

这种打动人心的真诚让人久久不忘。例如心理医生问她你和女人上过床吗?他听到这个问题先是害羞的扭捏的看了医生一会儿(此时镜头是对着孩子的,看不见医生)才说没有,并且“逞强好胜”的说有次一个南非的人带他去了一个女人那儿,说她会喜欢你这个年纪的,他等了俩小时女的也没回来他就走了--这个情节也让我想起《美国往事》里黑帮里最小那个孩子,拿了草莓蛋糕去找女孩儿上床,等在门口时忍不住吃了草莓,奶油,等待的时候把整个蛋糕都吃了,抹抹嘴舔舔嘴唇儿心满意足的回去了,食与色,在这个年龄是一样的。

再如安托万为巴尔扎克点蜡烛导致家里差点儿失火后,妈妈提议全家去看电影,她们去了影院看了电影,一家人开心的回来了,那种开心真实,明亮,是她们平时吵吵闹闹为生计奔忙的生活中少有的时刻。这些打动人心的情节正是导演/作家深有感触的人间喜剧,不知道这里有多少是楚浮童年的回忆,但寥寥几个镜头就能刻画一个鲜明的人物,像安托万的法文老师,几分迂腐几分暴躁,对着同学喊:我怎么会教到你们这样的学生,法国完蛋了。但你不得不说他选的诗歌是美好充满哲理的。

楚浮(杜鲁夫,特吕弗)拍这部电影时才27岁,这部献给巴赞的电影是他的自传,正如杨德昌童年的台湾,姜文童年的北京,这是楚浮童年的巴黎。楚浮启发了杨德昌,甚至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也有个小四的好友(小猫王)去监狱探访他送他磁带被门口保安扔垃圾桶的情节,和《400击》里的情节一模一样。前几天看许知远采访徐皓峰时,他说,我们这一届郑洞天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全是法国新浪潮的追随者,必须真实的反映社会,贾樟柯拍了《小武》,许问:你觉得好吗?(这或者是代表一部分不太能理解贾樟柯的观众发问)他说:好,当然好。贾樟柯说他更多的从杨德昌侯孝贤的电影里得到启发。这个源流之下,我能感到明显的分野,现实主义并不容易驾驭,更多成功的电影是因为其荒诞夸张大起大落的戏剧性吸引观众的,这百分之就是九点九九九的人类平淡如水的生活,不是人人能发现真意。发现真意并能真诚表露的一定是天才。

 2 ) 《四百击》——1959,年华老去

   *1959年的巴黎
  你见过1959年的巴黎么?
  芭蕾舞般轻轻跳跃的音乐带人走入了这个城市,细长笔直的窗户肃穆的排列在马路两旁的建筑物上,拨开薄雾的阳光悄悄窥视着每一个角落。音乐渐渐放轻脚步,仿佛沉入梦乡之前的呓语。
  带着厚重宽边眼镜的古板老师,木质的桌椅。一个满是男孩子的课堂全然不顾讲课的老师,传看着女星艳照。本该沉寂的教室因为这些活泼的男孩子充满了躁动。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在抄写诗歌时不停撕本的男孩,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叫什么。镜头固执的看着他,他每写一句就撕下那页纸仍在一边,直到他发现没纸可以撕了,才无奈的和起仅存的本皮叹了口气。这种孩子气真实得让人忍俊不禁,仿佛我们的童年都浓缩在了这样一个偏执单纯的镜头里。
  我们的主人公丹尼尔因为一点错误就被罚站在墙后,愤怒的发泄只能招致更严厉的惩罚。每个孩子的行动似乎都逃不过老师的眼镜,后来才发现那只不过是凭着对学生的了解。

  *艰辛的童年
  是不是孩子的心里总是充满了愤懑、怨恨、恐惧?很多大人总是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无情的压制孩子们的思想,灌输一成不变的教程。
  特吕弗说,童年是最辛苦的,不能犯错,犯错就是犯罪,哪怕摔碎一个碟子就是冒犯。丹尼尔就因为忘记买面粉就要遭受母亲的指责,每晚在父母的争吵中入睡,日子充满了不安、恐惧,而他,没有避难所。于是,因为不确定老师是否会原谅他选择了逃学。大人总是会用夸张的语气吓唬孩子,可孩子怎么分辨得出虚实真假?只能相信,连同那些未知的惊恐。孩子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逃避。
  特吕弗在忧伤的时候就对自己说,我是大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在影片中,丹尼尔经常老练的叼起烟卷,眼神深沉,充满了迷茫和挣扎。他总说不想念书了,想挣钱,因为那样就能成为大人了,就能早些摆脱不堪回首的童年。孩子的稚气让他们不会想到太多,在悲观和乐观之间游荡。
  还记得那个让人飞起来的转筒,丹尼尔坐上它,四周是嘈杂的世界,渐渐听不清,近乎于做梦的感觉。美梦?噩梦?他的表情由兴奋到紧张再到释然。下来又是现实的世界。
  也许,电影就是特吕弗的转筒,帮他远每个梦,远离恐惧,也只有在电影中他才能面对童年。

  *年华老去
  父母并不关心丹尼尔。母亲只顾着会她的情人,随意发脾气。父亲,甚至不是生父,更谈不上什么感情了。平时他贫嘴,说着不着调的笑话,看似和蔼却对丹尼尔没有丝毫耐心,动辄就说要把他送到军事学校来恐吓他。没人跟他沟通,没人关心他,他们总是嫌他碍眼,嫌他让他们丢脸。
  片中唯一温馨的场景就是一家三口去看电影,而这仅有的温存也是稍纵即逝,被淹没在了时间中,聊以回味。丹尼尔就像等待施恩的乞丐,乞讨着他人的关怀。本来他有机会的,如果他能写好那次作文就能得到1000镑和母亲哪怕仅有的几次温柔教诲。于是他模仿了巴尔扎克的著名段落,老师甚至没有追问缘由就斥责他抄袭,当众侮辱他,给了他F。他不是不想努力,就像他不想撒谎一样,但是很多时候就算他说实话也没人相信他,索性他不说实话以免去责罚。
  有谁愿意欺骗老师,因为自己的母亲去逝了才没来上学?那个可怜的孩子面对老师山雨欲来的一张脸都快吓死了。
  后来,一切似乎都是无法挽回的。他离家出走,流浪街头,找不到工作就只好偷父亲的打字机变卖。但是因为遭人欺骗无法卖出,在送回的途中被抓住。父亲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入警察局,让他和社会罪犯和妓女在一起,丹尼尔在铁丝网后的脸还充满了稚气,社会残忍的揉碎了他的眼神和心灵。还记得“一一”的最后,那个孩子说,其实他已经老了么?丹尼尔被警车带走,双颊留下来的眼泪在黑暗中凄冷无比,那一刻他倏然老去,童年一去不回,艰辛仍然伴随着他。
  在教养所里,被心理医生询问的那次谈话仿佛是一次告别,震撼着我,后来听特吕弗介绍那场戏之所以那么真实感人,是因为那是唯一一场现场录音的戏,他之前并没有告诉演员要问些什么问题。所以,能看到丹尼尔最坦诚的一面,包括提到女朋友时他的脸红,他还是个孩子,对很多事情都不知道,却已经长大了。
  趁着一次活动,他逃出了教养所,一路狂奔,路旁的景色一一闪过。自由永远让人心潮澎湃,他没有目的的奔跑,似乎要摆脱一切束缚,摆脱那个囚禁他的社会,振翅高飞。最后,他跑到了从未见过的海边,欣喜的看着这个未知的领域,回首看向远方,看向未来。
  镜头定格。

  *其他
  更多的新浪潮电影并不是讨论一个深刻严肃的人生哲理,他们寻求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那些让人激动不已,痛苦难耐的瞬间,无法解决的矛盾,值得回味的爱情。
  特吕弗在1957年拍摄了17分钟的短片“捣蛋鬼与恋人”。影片讲述了一群孩子迷恋少女伯纳黛,于是想尽一切办法拆散她和男友杰拉德。后来,杰拉德在一次事故中丧生,孩子们对伯纳黛的迷恋变成了深深的同情。
  那个时期特吕弗对于拍摄孩子们的恶作剧乐此不疲,在“四百击”中就能看到花样百出鬼点子,在体育课,本来跟着老师跑步的孩子们三个,两个的在不同的街角还有商店门口离开了队伍。浩浩荡荡的班级最后只剩下了几个孩子。
  本来,特吕弗只是想做一个导演助理,之前他沉迷于电影评论,他喜欢批判,因为这更需要知识的积累。通常一部电影他要看14、15遍,这样但他已经对情节和音乐了如指掌之后,就能关注拍摄细节了。不过他还是没做成导演助理,而是自己的拍摄电影,一发不可收拾。
  很多导演在童年中受到了永远的伤害,以致在之后的电影中一直难以逃脱那个阴影。伯格曼是,特吕弗也是。
  四百击。对调皮孩子的鞭打,对热血青春的鞭笞,也成就了这部让人血液沸腾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作者:九尾黑猫
http://www.mtime.com/my/LadyInSatin/blog/402798/

 3 ) the 400 blows

刚看完特吕弗的《400击》(the 400 blows),完全被震住了。艺术电影我看得不多,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看安哲洛普洛斯的《流浪艺人》的时候。把这张碟闲置了那么久,真是罪过。

仅九十九分钟的电影里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几乎每个镜头中都蕴涵着艺术家的智慧和沉思。我现在只能将我在看电影时候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因为我还处于震惊和沉醉的状态之中。

1.有关孩子们的电影,从不会沉闷。

2.小孩子都是不喜欢和成人呆在一起的。当他们必须呆在成人的视线之内的时候,他们就会拘束、伪装、撒谎甚至反抗。但是,当只有小孩子呆在一块的时候,他们却会做些大人的事,看电影、泡小妞、抽雪茄、喝酒、赌双陆棋、偷东西,甚至去找妓女。

大概每个孩子都愿意成为大人,但是现实中存在的成年人却使他们觉得自己离目标还太远,于是他们更愿意和相同档次上的“成年人”作伴。

3.我最喜欢的几场戏。

(1)大离心机里飞速旋转着的画面。飞速旋转着的机器,少年游刃有余的游戏和快乐的脸。

(2)布偶剧场里孩子们纯真和投入的表情。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不开心都不行。

(3)去街道上跑步的体育课。孩子们一个个逃跑,体育老师头也不会的慢跑、伸展扩胸和执着的哨声,以及最后两个跟在老师后面的学生。俯拍的长镜头,展现了学校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逃课。

(4)投打字机的罪犯和销赃的罪犯起了争执时,威胁要通过警察来维护权利,并获得成功。黑色的幽默,黑色的智慧。

(5)“左手还是右手?”啪的一巴掌打醒了因被捕而有些消沉的安托万,也打醒了我——直到这一刻之前,我简直觉得管教所是个培养绅士的地方。

(6)朋友的背叛,伤了安托万的心,母亲的抛弃,坚定了安托万的心。我相信他在逃跑时,并没有想过是要逃出管教所,也没有想过要逃去哪里,他只是要逃离“现状”而已。

(7)影片最后安托万的脸。他看到了什么?他的眼神说明了什么?

4.片中没有邪恶的阴谋,没有非人的迫害,都是平常人的故事、平常人的误会和平常人的生活哲学,却将一个孩子逼迫到这样。

最后想再强调一下,真正大师的作品,应该是这样。

 4 ) 400 永无尽头

 看这种黑白电影几乎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

 

  一直不知道电影为什么叫《四百击》 后来得知《四百击》是法国的俗语,意指小孩子不听话要打四百下便会听话,很有意思的一个片名。

 

   特吕弗半自传性的作品,作为新浪潮的开山之作之一,这部电影的伟大不由我多累赘,细看镜头的把握和控制能力,以及导演对于整部电影基调的处理,不得不感慨特吕弗的一片苦心,教科书级别的奔跑长镜头,对于景深的特别的处理,以及整部电影拍摄和剪辑的流畅程度,即使是50年后的现代电影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学习作用。

 

   其实来说,《400击》的主题可能在战后不久的法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到50年的今天,此类可谓屡见不鲜,这是所有电影和文学的时代局限性,但不是贬低先哲的借口,而是站在时代的角度上公平的说,其实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是特吕弗如何通过镜头语言升华整部电影,平和、摄影感、温色的节奏,但又拥有严肃和沉稳的魅力。整部电影没有丝毫的媚俗之感,自然,真诚用心的描绘安托万的世界,这是新浪潮的魅力,和现代的电影相比,感触最深的是,整片几乎没有一点浮躁感。

 

   对于音乐的运用,特吕弗恐怕是在刻意的减轻这部电影的压抑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电影不是歇斯底里的对社会控诉,而是对社会善意而又深沉的批评,对于电影艺术来说,生活是永远不可能脱离的基石,电影的选景很生活化,对于那个年代出生的法国人,恐怕不仅仅是引起共鸣那么简单,一般人最难忘的是电影最后安托万奔跑向大海的长镜头,舒展从容,没有冗长之感,其实对于在电影景深的处理上,特吕弗也一片苦心,很少看到全景镜头,即使有,较为暖色的配乐也盖住了全景给人的冷感,其实看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蓝白三部曲中的全景镜头,给人的感觉似乎比较压抑阴冷,当然这是镜头后面的人的选择。

 

   安托万是个12岁半的孩子,而他所承受的却和他这个年龄不对称,私生子的身份、学校的压迫、父母的冷漠,一步步的把他推向越来越差的处境,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在囚车里的表情,一双清澈、无辜的大眼睛,满脸泪水的望着夜色中的巴黎。让人心碎的成长史,对于孩子天性自由的抹杀,什么是成长?在这个成人主导控制的世界,一切的价值取向和对自由的理解都不是自由的,不管是否和你的思想是否冲突,你必须朝那个固定的方向靠拢,这是成长的代价,丢弃和拾起;脑海中的海啊,一直如此蔚蓝,奔跑的自由和向往,你不要停!哪怕粉身碎骨。

 

    安托万!跑!永远不要回头,永远。

 

    但愿,这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长镜头...

 5 ) 《四百击》备忘录

0.迷影荟《四百击》映后交流

2016年10月5日下午,我在迷影荟主持了《四百击》蓝光版的放映暨映后交流。迷影荟放映厅超一流的影音设备使得这次放映很圆满,也算是圆了我“有生之年在大银幕看一遍《四百击》”的梦想。
前来参加放映活动的会员和观众不多,一共才9个人,但映后交流的效果和氛围都非常不错。特别需要提及的是,《四百击》的副导演之一Robert Bober的儿子尼古拉携其中国妻子来参加了这场活动,并道出了一些非常珍贵的幕后故事。
下面是我根据那天的映后交流整理的一份备忘录,立此存照。

1.巴黎/旧城

特吕弗在巴黎成长,《四百击》的故事也发生在巴黎。
巴黎滋养了特吕弗,特吕弗也爱巴黎。所以,影片的第一个镜头,而且是一个长镜头,是献给巴黎的。
影片中出现了很多巴黎的街景,巴黎旧城的街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些街景在巴黎仍然隐约可寻。关于巴黎,《四百击》是一部可以与《巴黎属于我们》(1961)、《美好的五月》(1963)等影片相提并论的影片,也是一部可以与《爱在日落黄昏时》(2004)、《巴黎,我爱你》(2006)、《午夜巴黎》(2011)等影片相比较的影片。

2.年代

《四百击》是特吕弗的自传体影片。
特吕弗生于1932年,他的叛逆少年时期主要在二战结束前后的几年。而《四百击》的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也就是影片拍摄时所处的年代。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位?个人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制作成本,故事发生在五十年代,一切都是现成的,实景拍摄即可,省钱省事;二是与导演的自身经历拉开一点距离,影片虽然是“自传体影片”,但并不是情景再现,更非纪录片,而是实实在在的故事片!

3.安德烈·巴赞

片头打出的“献给安德烈·巴赞”一行字已经说明了安德烈·巴赞在特吕弗心中的份量。
安德烈·巴赞是特吕弗的恩人,也是他精神上的父亲。
特吕弗离开少管所的时候,安德烈·巴赞是他的担保人之一。之后,安德烈·巴赞帮他找工作,提携他进入文艺圈,更是他成为著名影评人的重要推手。
安德烈·巴赞只活了40岁,死于1958年,“法国电影新浪潮”爆发的前夕。虽然没有参与到“法国电影新浪潮”中去,但安德烈·巴赞无疑是《电影手册》派(“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主力)的精神导师。

4.让-皮埃尔·利奥德

2016年5月,72岁高龄的让-皮埃尔·利奥德获得第69届戛纳电影节的“荣誉金棕榈奖”。
纵观让-皮埃尔·利奥德的表演生涯,他最被影迷记住的角色绝对是安托万,来自“安托万的冒险”系列,包括《四百击》(1959)、《安托万与柯莱特》(1962)、《偷吻》(1968)、《婚姻生活》(1970)、《爱情狂奔》(1979)五部影片。这五部影片与特吕弗的自身经历息息相关,也可以看作是特吕弗的“自传体系列”。
那天,我说利奥德除“安托万的冒险”系列之外,没有其他重要的表演作品了。法国朋友尼古拉当场没有表示什么,事后却给我发来了他心目中的非特吕弗导演的利奥德的其他重要的表演作品:《勒阿弗尔》(2011)、《情深付一粲》(1996)、《迷离劫》(1996)、《诱惑者的日记》(1996)、《爱情诞生》(1993)、《波西米亚生活》(1992)、《我聘请了职业杀手》(1990)。这些影片,喜欢利奥德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

5.电影语言

与一些伟大的电影不同,《四百击》不是一部在电影语言方面有重大突破的作品。
但,《四百击》的电影语言是成熟的,不像有些导演的长片处女作在这方面会略显生硬。
其实,在《四百击》之前,特吕弗已经导演过短片,也参与过其他影片的制作,积累了一定的拍摄经验。《四百击》在电影语言上虽然没有重大突破,但也没有任何明显的失误。

长镜头。
影片中最著名的长镜头无疑是开篇的空镜头与结尾的安托万奔跑长镜头。
开篇的长镜头除了告诉观众“这是巴黎”之外,还奠定了影片的阴冷、晦暗的基调。从光线看,这是冬日的巴黎,虽有阳光,却不灿烂,连明媚都算不上。
如果导演想表现环境的暗冷与压抑,在冬天拍摄往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最近上映的《长江图》,导演杨超便刻意选择在冬天拍摄。
结尾安托万奔跑的一组长镜头,已经成为影史上关于奔跑的的经典长镜头。这组长镜头不论在感染力还是寓意上(挣脱禁锢、奔向自由),都是无可挑剔的。

摇镜头。
影片中的摇镜头不少,大部分时候是为了表现一种反差。
比如安托万被关在警察局的时候,有一个镜头先是拍两个警察在悠哉地下国际象棋,然后摇到安托万被关在号子里的情景。

垂直移动镜头。
比如安托万第一次逃学去电影院时,镜头突然上移,“电影院”的招牌赫然入目。特吕弗生怕别人不知道安托万或他自己多么热爱电影。
又比如在少管所时,安托万与患难兄弟坐在椅子上探讨“问题”,对白结束后,镜头没有马上中止,而是上移,让观众看到了他们头顶上的天使雕塑(?),这是反差,还是讽刺?

总而言之,如果拉片,《四百击》的电影语言也是可圈可点的。作为一部长片处女作,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6.影迷/影痴/迷影

“影迷”是大陆的通用叫法,“影痴”是港台的通用叫法,而“迷影”一词为大陆电影学者李洋所创。我个人的看法是,“影迷”是指普通影迷,“影痴”是指高阶影迷,而“迷影”是个动词,是“影痴”的行为方式,而“迷影人”约等于“影痴”。
特吕弗当然是“影痴”,而且是高阶的“影痴”。
《四百击》中,一般观众看到的往往只是问题少年的迷茫与挣扎,未必能看到高阶“影痴”的安托万。其实,迷茫与挣扎的背后,缘起缘灭皆与特吕弗的“影痴”身份密不可分。
现实中,特吕弗与他的死党(就是影片中与他一起逃学的勒内)曾组织迷影俱乐部,但经营不善,债台高筑,这是他偷打字机以及其他偷窃行为的主要诱因,而非影片中那样,只是为了弄点钱花花。
影片中,特吕弗并没有刻意标榜自己“影痴”的身份,但从很多细节中,我们仍然能够看到特吕弗的“迷影”情结。
6.1第一次逃学,去看电影了,而且,给了“电影院”的招牌特写!
6.2和父母在一起唯一一件开心的事情是,一起去看电影,而且,安托万很喜欢那部叫《巴黎属于我们》的电影,而他的养父觉得无趣,这是赤裸裸的鄙视啊!
6.3躲在好朋友家里的时候,好不容易等到可以脱身了,安托万来了一句:“要错过新闻片了。”爱屋及乌,爱电影爱到连新闻片都不愿意错过。(试想一下,在今天,有一个连贴片广告都不愿意错过的影痴朋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6.4在电影院偷了一张海报。
6.5安托万的母亲见少管所所长时,谈起自己的儿子,说他不爱运动,就爱看电影。
……
满满都是爱,可是,藏得挺深。

PS:《巴黎属于我们》是特吕弗的好友里维特的导演作品,《四百击》上映的时候,《巴黎属于我们》其实还没有上映。因此,特吕弗实际上给自己的好友打了一个大大的“软广”。

7.书虫

影迷与书虫往往是不分家的,很多影迷也喜欢读书。不少影迷都是先喜欢读书,然后才喜欢电影,比如安德烈·巴赞,比如特吕弗,比如我。
特吕弗的外祖父、外祖母都出身落魄贵族,家里是有书的,也有读书的氛围。在外祖母去世前,特吕弗主要是在外祖父家成长的,正是在那里,他学会并爱上了阅读。
现实中,特吕弗爱书并不亚于爱电影,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他已经拥有大概200本书,须知,在那个年代,书是很贵的。
影片中,也有几个细节表现了书虫安托万的日常生活。
7.1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安托万能够背诵巴尔扎克作品中的经典段落,可惜却因此落得一个抄袭的罪名。安托万为了纪念巴尔扎克,差点把房子烧了。虽然巴尔扎克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但他却痴心不改——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等作家是特吕弗毕生的至爱。
7.2安托万和他的死党勒内在阁楼里往外“喷飞镖”的时候,安托万的手边还放着一本书,这是什么逼格!
7.3安托万在少管所“招供”的时候,说起一件往事,他从外祖母那里偷了一万法郎,外祖母还送给他一本书,可是,钱被妈妈没收了,书还被妈妈转卖了!爱书不忘黑自己的妈妈,真书虫大义灭亲!

8.野蛮成长

影片中,我们看了一个野蛮成长的安托万,这当然是来自特吕弗的野蛮成长体验。但,如果这是全部,特吕弗就不会是特吕弗了。
从特吕弗的传记看,特吕弗之为特吕弗,是一种比较私人的成长,是特殊个案,在当时恐怕很难找到跟他类似的个案。而《四百击》中安托万的成长,却绝非孤例,他成为一个问题少年,是家庭、学校、社会合力的结果。可以说,为了把问题扔给社会,特吕弗在《四百击》中屏蔽了一些自己的私人经验,从而弱化安托万的“影痴”身份和“书虫”身份。
为了强化安托万“野蛮成长”的形象,特吕弗在某种程度上在影片中丑化了安托万的父母。特吕弗的父母与安托万的父母确实有很多共同点,未婚妈妈、养父,身份上是一致的;爱运动(现实中特吕弗的父母喜欢登山,他们就是在登山俱乐部认识的,影片中养父喜欢赛车,养父母亲也喜欢假期的时候去远足),爱好上是一致的;妈妈爱自由、爱漂亮,觉得儿子是累赘,是一致的;养父子比亲母子相处得要好,也是一致的。甚至,他们住的房子的格局,假期把儿子送夏令营,儿子撒谎说自己妈妈死了,儿子写信给养父诉衷肠,这些细节都是电影与现实高度吻合的。
但,特吕弗的父母并没有像影片中安托万的父母那么不堪。安托万的父母明显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尤其是他的养父,是个大老粗,而特吕弗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在那个年代其实不算低的,登山之外,他们也爱阅读和看电影,这些都对特吕弗有正面的影响。如果特吕弗完全出身自劳工家庭,他成为一名电影人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特吕弗因为迷影俱乐部债台高筑,他的养父帮他还了不少债,为此一再推迟征服乞力马扎罗雪山的行程,牺牲不可谓不大。而在影片中,安托万的养父仅仅因为他偷打字机的事情就把他扭送少管所了。
特吕弗终其一生都与自己的父母关系不怎么好,但在影片中丑化自己的父母,也许不单是因为心中的怨恨,电影主题与电影叙事的需要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特吕弗在《电影手册》的战友夏布罗尔说过,他没有特吕弗那样“有趣”的经历,所以,他也拍不出特吕弗导演的那样“有趣”的电影(大意)。
作为导演来说,特吕弗“有趣”的经历确实给他提供了丰富的电影素材,但作为一个孩子,这些不幸经历也给他留下了心理上的阴影。你可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但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我想特吕弗不会想要这笔财富。
映后交流中,有一位观众说在一个时代里面,这种痛苦的成长才能造就伟大的艺术家,让他们够留下珍贵的作品,所以,“痛苦的成长”对人类社会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大意,也许不准确)。我认为,哪怕是整体健康蓬勃的多元化社会也避免不了有些孩子是要“受难”的,但如果“受难”的孩子占比达到一定的程度,那就是说整个社会都不好了。而对于个体来说,他的“受难”就算为人类贡献了一个可贵的经验样本,也无法改变他“受难”的事实。

9.孩子们都很好

李安谈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曾说,“水、动物和孩子”是导演的三大难题。《四百击》中的演员,大部分是孩子,这是拍摄该片的一大难题。
但,这个大难题却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让-皮埃尔·利奥德的表现无瑕可击,他的同学也都个个表现得真实、自然。影片中有一场戏拍安托万和勒内混进木偶戏的表演剧场,剧场内那群的比他们更小的小朋友,也都个个天真、可爱、表情丰富(抠出来可以做个表情包)——当然,这些小朋友的“表演”很可能来自现场抓拍。
孩子们都很好!
特吕弗指导、调教得当很重要,而副导演Robert Bober的介入更是功不可没。
据法国朋友尼古拉说,他的父亲Robert Bober最早并不是从事电影工作的,而是从事战后儿童的心理干预工作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特吕弗,特吕弗也因此了解到他的工作。特吕弗开拍《四百击》前,考虑到影片中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孩子,找一个熟悉孩子的工作人员照顾他们很重要,于是,他邀请了Robert Bober。Robert Bober一开始只是承担照顾这些小演员的工作,随着拍摄的深入,他也喜欢上“拍电影”了,也就顺势当到副导演。后来,Robert Bober还做了多部特吕弗的影片的副导演,其中包括同样是以孩子为主角的《野孩子》(1970)和《零用钱》(1976)。

10.颠倒的世界

安托万与勒内第一次逃学,除了看电影,安托万还去玩了旋转机。
离心力之下,安托万“自由”了,快乐了,并且可以倒转身体。而倒转之后,安托万看到了颠倒的世界。
这是游戏过程中的实况,但也是特吕弗信手拈来的“隐喻”。

11.偷了一瓶牛奶

安托万偷牛奶一场戏,已经成为影史经典,并被多位导演致敬过。
特吕弗以静制动拍摄了这场戏。第一次,安托万试探了一下,然后走开,但他的影子留在了画面中,果然,他回来了,拿走了一瓶。毕竟是第一次偷窃,那种忐忑和不安,在固定镜头中,观众不仅看见了,似乎也听到了他的心跳。
饥饿,以及没有安全感,这是一个离家出走的少年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困境。
之后,他喝牛奶,一开始,孔太小,喝得不多,用手指把孔戳大,囫囵喝下。那种慌张,那种急切,骚年你可知道其中的滋味?

12.敏感的人

尼古拉说,特吕弗因为其不幸的成长经历,变得比较敏感,待人接物都非常小心、客气,刻意保持距离,以免受到伤害。
特吕弗一生之中,能与其相处时比较随意的密友不多。Robert Bober虽然参与特吕弗的多部作品,但特吕弗与其交往,始终用敬称,工作之外,两人并无多少私人交往。
特吕弗与戈达尔曾是好基友,68风暴之后闹翻。后来,戈达尔曾向其示好,特吕弗却没有领情,至死不相往来。让·热内(《小偷日记》作者)曾经是特吕弗“文学上的父亲”,后来让·热内因特吕弗爽约而心生芥蒂,写信谴责特吕弗,特吕弗回信道歉了,却也因此与之绝交。
特吕弗很坚强,但同时有着一颗易碎的玻璃心。

13.更正

10月5日的映后交流中,我曾说私生子特吕弗终其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这一点我记错了。
特吕弗在三十多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他也曾打算去见他的生父,但最终,他只是远远地看着生父的居所,并没有与之相认。
这个事情再次印证了特吕弗是一个大写的“敏感的人”。

                                                 作于2016.10.13,改于2016.11.10

 6 ) 被四百击击中,被特吕弗击中

让.雷诺阿是弗朗索瓦.特吕弗最崇拜的前辈电影人之一,他说过大意如下的话:两个法国人,一个是农民,一个是银行家,大概他们之间除了天气,也没什么可聊的。一个中国人,一个法国人,都是农民,他们之间可以分享的人生经验也许会很多。
那么,《四百击》会令大多数于1970年代以前度过童年的人,心重重的一颤,不管他的童年是在法国还是中国度过。
位于破旧公寓楼里捉襟见肘的家。忙碌而焦躁的父母,为钱、为孩子、为家务、为任何不如自己心愿的事情争吵。总是要被支使做家里各种杂事、免费跑腿。从杂务里挤些时间,在餐桌一角做作业。上课总是回答不出老师的问题。永远说不好英文的带th这个音节的单词。好好的课文,一定要加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揭露一些东西,歌颂一些东西,还要背诵。别人在教室干了坏事秋毫无犯,而自己稍微一出格就会受到重罚。作业没完成,就装病或者谎称家里出事了,在电影院或者游戏厅消遥,也算浮生偷得半日闲?冒充父母的笔迹签字。偷父母柜子里的钱。对老师、对父母撒谎,不停地欺骗他们,企图以一个谎言掩盖另外一个谎言。有一天突然下决心重新做人,要努力向上,却不小心闯祸,被老师打击:“如果你都干成大事了,除非全世界的人死光光!”
列举上面这些细节,我分不出哪些是电影里的,哪些是记忆里的,相同的是都有一种挫败感。
还好,庸庸碌碌如我们,尽管有这样那样的打击和不如意,虽然一直很郁闷,谢天谢地,我们总算没绕很远的弯路长大了。找到工作,也找到爱人,结婚生子,在别人看来应该幸福美满吧。周末带着孩子学奥数,学朗诵,学钢琴,练田径,升学考试可以加分,更重要的是,用这些事情把他们的闲暇时间和心思填满,不要去干我们以前干过的荒唐事,假期带他们去旅行,见世面,回来的路上就开始叫他们构思作文。再辛苦,不过是想他们过得比我们幸福,不要有那些童年阴影或者污点。然而,怎么了解他们不和我们在一起的那段人生,怎么确认他们比我们的童年幸福?
扯远了,回到电影里。电影里的小男孩安托万.多瓦内尔,就没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这么幸运了,如我们平淡的人生也成为奢望。承受了我们承受过的那一切之后,在他对老师的不公平,父母的冷漠出离愤怒之后,在一个寒冷的冬夜离开了家,住在死党的家里——死党勒内的情况比他好不到哪里去,父亲总是来去匆匆,母亲总是醉眼朦胧。两个孩子只知道玩,不幸住在花都巴黎呀,就需要法郎,多多益善的法郎啊。他们不会偷,那是吉普赛人的事情,他们才13岁,也不能抢。安托万就想起爸爸公司的打字机应该是值钱的,很顺利地去偷来了,可是换成现钱不容易,又担心把事情弄大,两个傻孩子,又去还。就人赃俱获了,就进了少管所了,和那些真正的问题少年关在一起。他也想坚强啊,可是不争气的眼泪老师流出来。他也想好好学习啊,但是课堂是回不去了。他又想念那个逼仄也冷漠的家,但是父亲——其实是养父——说:不管你了。
电影的最后,他挣脱了少管所的铁丝网,跑出来了。世界那么大,海那么宽,他跑得辛苦而执着,但是,安托万可以去哪里?
这是特吕弗的长片处女作,也是他自己亲历的童年。还好,特吕弗超越了安托万的命运,怀着满腹的才情和对电影的热爱,又遇见如兄如父的安德烈.巴赞,在特吕弗人生的好几个关口帮他把着关。
所以我们有了景仰的特吕弗大师,法国有了新浪潮,世界上多了那么多有意思的电影。

 7 ) 四百下

本世纪五十年代,在战胜法西斯之后,全球人民都陷入反思之中,由此却产生了偏左的思潮。在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运动是由政府发起的,为了让人民可以坐在同一张桌前吃上同一样的饭,大概允许的饭量也是相同的。而西方,以西欧为代表掀起了所谓的狂飙运动,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同,这场运动是由一群年轻人所引发的,其目的是要走出家门,寻找自己的饭碗。 世界电影向来有两大派系的对峙,即美国的顺从电影与欧洲的反抗电影。在上述的那个年代,这个局面是极为突出的。由于西欧青年学生的反叛精神,使那个时期产生了不少优秀影片。这些影片打破常规,反映的主题也极具个性,我们认为是新浪潮艺术中的代表。其中,具有开山意义的影片就是法国1959年出品的《四百下》。 《四百下》又名《胡作非为》,他的编导是科索瓦.特吕弗。接触过电影史的人都会知道,特吕弗是个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度过了很糟糕的少年时代,年轻的特吕弗追随着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并于1959年拍摄了他的第一部影片《四百下》。这部带有明显自传性质的影片也是他献给自己导师巴赞的礼物。 《四百下》是一部生活流的影片,他并没有一件完整的故事框架,只是以主人公下一步将要做什么为线索来调动观众的兴趣。该片讲述了一个少年人在学校、家庭、流浪、监狱时的生存状态,表现了少年人的反抗心理。主人公最快乐的日子莫过于三次的流浪生活,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则是从监狱逃出的瞬间,看见一片蓝天和望不到尽头的海洋,虽然有些迷茫,但重新拥有自由的感觉毕竟很美,回首想想那压抑的学堂,无能的老师和破败的家庭,仿佛是一场噩梦,当然也可能是地狱,一个摧残人性,灭绝创造力的狭隘的世界。相反,主人公的空间则是广阔的,影片结尾处的碧海蓝天自然不必再说,即便在他那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迫(被迫只是籍口)流浪的生活中,欢乐,猎奇,自信等充满创造力的情绪始终在体显着,走过街道与跑过楼群都是令人欣慰的,这时的心胸也自然开阔。 《四百下》最突出的特点是镜头的运用。该片运用了相当多的长镜头,当然,这与主人公的天才表演是分不开的。影片开始,镜头就把巴黎的街道就扫拍了一遍,这里的作用是暗示主人公流浪或说离家出走的地点,指出本片的主要情节在于主人公的流浪生活。在影片结束时,有一个著名的跟拍的长镜头,主人公足足跑了几分钟之多。我们在观影时会体会到,人物运动的镜头采用切换的手法比较多,但是若碰到这么一个长镜头的跟拍,观众会从心底提出质疑,我们虽然知道主人公在逃跑,但为什么要拍这么长的时间?此时,观众才会意识到跑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叙述情节的发展,也是表达了主人公奔向自由的那份狂喜。特吕弗打破了观众的习惯,强迫地调动了观众的思考能力,所以这个镜头是可以载入史册的经典镜头。另外一个长镜头比较有意思,观众们往往会发出会心的一笑,这个镜头是老师带学生们跑在巴黎的街头,孩子们悄悄地三两成伴地溜走了。这个镜头与主人公的情节走向没有太大的关系,可以被称为单一镜头,但它声明了一种生活状态,具有对环境客观再现的作用。该片的镜头运用似乎达到了苛刻的地步。例如,表现父子关系时,永远用一个画面将人物全包括进去,而表现母子关系时则永远采用对切的镜头,母与子从未出现在一个画面中。这样,人物间情感的远近关系就展现无遗了。一部影片中许多镜头都有关于剧情的深层寓意,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求叙事,这才是电影艺术的真谛。 总之,《四百下》这部影片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拍摄手法上都堪称经典之作,即便已经过去了四十年,这部影片依然是属于非常前卫的先锋派作品,足以伴随着特吕弗的名字一起被载入史册。 2000年于颐和园

 短评

瞧,你要有本事来讲自己少年时的故事,才能美化成这个样子。你要是没本事自己讲,让别人来讲很可能就是某期法制节目的失足少年忏悔心声了

9分钟前
  • 修复的薄码.AVI
  • 力荐

每个诗人的生命中总有一刻,他挣脱了他的母亲,开始逃亡

10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他们看见涂鸦的白墙看不见墙上的文字,他们看见失火看不见献祭给巴尔扎克的蜡烛,他们看见偷窃看不见归还,他们看见顽劣的孩子看不见孩子哭泣的脸庞。他们可以击打孩子四百下,却连一个拥抱也不肯施舍。

15分钟前
  • 馥雅
  • 推荐

忘不了那撕纸的娃

19分钟前
  • 七 仔
  • 力荐

第一部特吕弗。观感像清水一样干净澄澈,回味却浓烈如醇酒。中国问题少年闯的祸不会比这少,受的委屈也更加普遍和残酷,而有趣的是,他们之中也没有人在成长过后像特吕弗一样,为曾经的自己、更多重蹈自己经历的人,书写一个释放的故事。没有任何一件叛逆之事,是为了叛逆。→20.1.18 时隔五年重温。年前在北京的最后一天,告别资料馆的旧椅。记忆里留存的一直都是面向大海的他,这一次才把最后被定格的彷徨刻入脑海。可能因为那时我还没远走,而如今远走的我依旧彷徨吧。©资料馆。

21分钟前
  • Ocap
  • 推荐

三个一组的长镜头,简洁干净。巴黎街景。小孩子在抄写,写错了撕掉一页,墨水污了再撕掉,越焦虑越出错。罚站,撒谎,逃课,偷东西,Antoine。孤独或者迷惘。要命的长跑,摆脱掉追他的人,一路奔跑,朝着大海的方向。浪潮来袭,但除了海再看不到其他的了。也许,争取自由的代价,就是失去自由。

25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当你过分探讨它所传递的内涵时,实际上它真的只是特吕弗的自白。当教育无法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那么教育就是一种伤害。没有哪一种叛逆是无缘无故的,家庭和学校,当这里的教育变了味儿,叛逆是显而易见的。法国谚语说:孩子要打四百下才会变乖。而奔向大海是不愿变乖的特吕弗最后的归宿。

29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安德烈·巴赞、簿本弄脏撕了又撕的孩子、多面镜子前模仿母亲化妆的动作、离心转轴游乐场、体育课上越来越短的队伍、巴尔扎克、明明已经注意到他脚的好友父亲、小红帽与大灰狼、幼童们的笑声、牢笼、泪水、自卷烟、被囚禁的孩子们、奔跑的长镜头、大海……

30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叛逆的少年,禁锢不住的自由心。面朝大海,背后才是更无边无际的困牢。巴黎美景、接连长镜、悦动配乐,新浪潮...

3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最厉害的少年电影。逃课路上看到妈妈和陌生男子接吻,对老师谎称妈妈重病将死,偷打字机跑过鸽群,在囚车上无声泪流,供述自己的经历是神来之笔,逃出少管所跑过一个又一个场景,在从没有见过的大海面前止步,露出茫然神情。电影不去讲少年成长,它只是真实地再现最顽强少年的不被理解的最孤独的时光。

35分钟前
  • 泽帆
  • 力荐

这种苦闷不被理解的孩童电影从来就容易打动我,何况是特吕弗如此细致体察。一次次逃离与被抓的循环是困兽之斗,每一个体都不被理解,每一个体都追逐自由,而他者的自由是自己的桎梏。特吕弗的半自传体电影,可以看到他对电影的热爱,片中出现多次安托万看电影、木偶戏的场景。

40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特吕弗的13岁,一段不得不撑过的艰苦岁月。最后大海边的一个回眸,就开启了法国电影的新浪潮时代。好久没看到这样泪流满面的作品了,就像被一根尖锐的针扎出了成长痛...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当我们无法去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教育”就是一种伤害。

44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推荐

法国电影新浪潮开山之作,这片真的不文艺。

47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即使逃向大海,也没有出路。/200118AF 只记得那两场戏,再看也是只有那两场戏

49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法国谚语说,一个淘气顽皮的孩子要挨四百下打才能消除灾难,怯除恶魔,变成健康听话的儿童。

53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特吕弗用这个叛逆的问题少年(也基本上是他自己)的故事开启新浪潮。16岁的我对这个故事还是很有共鸣。从电影方面说,拍得沉稳简洁,纪实性很强,长镜头运用很棒,但我觉得突破性不如戈达尔,因此带来的颠覆感也不如戈达尔来得重,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8/10

58分钟前
  • TWY
  • 推荐

影像的质感不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反而靠近二十一世纪(想知道原因)。藏着太多令人感叹的细节。配乐用得极其巧妙。除了那个奔逃的结尾还被一家三口一起去看电影的段落打动。故事在开头的铁塔就已说清,我们远望、我们靠近、然后逃离。青春片的世界实在是比自己想象中大太多。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最后一个长镜头才是高潮

1小时前
  • mumudancing
  • 推荐

晨跑、偷牛奶、奔向大海,几段跟踪长镜都令人记忆深刻。个体淹没于群体,个性屈服于强权,毫不留情揭露了当时僵化保守的社会环境。挨过四百击的孩子不一定会成为健康听话的儿童,但一定会埋下阴影的种子。

1小时前
  • 喻鸣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