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2009

动作片香港,大陆2009

主演:甄子丹,王学圻,梁家辉,胡军,王柏杰,谢霆锋,李宇春,巴特尔,黎明,范冰冰,曾志伟,任达华,周韵,张涵予,张学友,李嘉欣,吕中

导演:陈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2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3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4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5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6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3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4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5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6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7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8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19十月围城200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00:12

详细剧情

1905年,香港中环。革命志士惨遭暗杀。知悉孙中山(张涵予 饰)即将抵港,清廷遂派遣将军阎孝国(胡军 饰)前来剿杀。他收买赌徒沈重阳(甄子丹 饰)作密探。适逢商人李玉堂(王学圻 饰)之子李重光(王柏杰饰)考学庆典,沈重阳见前妻月茹(范冰冰 饰)与幼女已成他人家眷,黯然离去。为护孙,《中国日报》社长陈少白(梁家辉 饰)邀戏班班主(任达华饰)出手,令其惨遭灭门,其女方红(李宇春 饰)侥幸生还。陈少白被擒,与阎孝国相见,师生决裂。独子游行好友被擒等变故,使李玉堂投身革命,引得探长史密夫(曾志伟 饰)查封报馆。其间,李玉堂帮车夫阿四(谢霆锋 饰)与恋人阿纯(周韵 饰)订婚。月茹夜会沈重阳,要他弃暗投明。打女方红、小贩王复明(巴特尔 饰)、乞丐刘郁白(黎明 饰)等人也先后加入护孙行列。一场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由此展开……  本片投资1.5亿人民币,史上首度以 1:...

 长篇影评

 1 ) 我闭上眼睛就看到中国的明天

以前有部老片叫《苦恋》,里面的女儿质问起父亲:我爱他,他也爱我,而你呢?你爱祖国,苦苦留恋,祖国爱你吗?后者无言以对。个人与国家存在形式上的不对等,所以这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回答起来,真的很难。如果从“爱是不计回报”的角度出发,那么结果就会趋向于悲剧,只因见多了个人命运被时代所玩弄,屡遭不公,化为炮灰。

看过《十月围城》,孙中山的旁白声犹在耳,这几天就一直在想这种小我跟大我的问题。影片是一首小人物跟平凡人的赞歌,那些贩夫走卒的诀别画面,尤为令人震撼。他们被虎狼所扑倒,像野草一样被踏过。这些人无疑是爱国志士,然而他们跟孙中山素未谋面、非亲非故,连保护谁都不大清楚。看起来稀里糊涂,其实是全不在乎。他们爱着亲人、信任朋友,有人出报酬,他们愿意当保镖,这就是全部。甭管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即便也有被前路的险阻吓到,他们都要撑过那一小时。

有人会很奇怪,这明明是部商业娱乐大片,有甄子丹的畅快打戏、有李宇春巴特尔这帮话题人物,怎么劈头上来就讲爱国大道理?《十月围城》恰是这样一部片子,该有的它都有,期待的东西打不了满分却一定够本。片中有实打实的街头对战,也有注重策略的包抄突围,更有飘洒写意的悲情侠客。绝对的眼花缭乱,没有自我重复。它额外带来的感动与思考更会让观众受益良多,哪怕是在甄子丹和李宇春身上的两份父女情,完全能叫人信服,为之动容。再有几场言简意赅的对峙辩论,围绕中国为何、革命为何,道出了不易,说的是良心。反过来讲,《十月围城》当然有瑕疵毛病,可能在于铺垫太长、某个角色人物有短板、动作戏的加减分,然而这些都是因人而异,说不上大问题。

中国大片的故事题材从几千年前拍到了近代风云,终于让人觉得这跟我们的当下生活有所关联。这个话题可以援用好莱坞电影里面的美国精神,强调个体、注重情感,且不是一味说教。《十月围城》谈及了一种广义的中国精神,接受起来并无太大障碍(以现有的历史课本也够了),一扫主旋律跟伟人片的阴霾笼罩。小人物在做的好像与历史无关,至死不知未来大事,然而他们尽力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任务。不为慷慨大义,只求死得其所。

李重光说,他每晚一闭上眼睛就看到中国的明天,年少时候的忧国情怀,油然而出。借孙中山那双小小的、泛着泪的眼睛,《十月围城》紧紧呼应了这句台词,原来在座的我们正在经历的就是“中国的未来”。他仿佛看到了,他们什么都没看到。百年过去,唯有感慨现实比电影残酷得多。直到孙中山辞世,他依然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的遗憾。中国的未来在哪?只可惜历史没有岔口。中国大片的未来在哪?我想《十月围城》又给出了一个优秀且珍贵的样本。【南都周刊】

 2 ) 我们好像还那样儿

曾经读过一句话,大意是说成功的商业电影都是类型片。作为对《十月围城》毫无事前预期的观众,在影院的前半个小时里我却没能正确把握本片的类型,起初我甚至将其作为一部迟到的政治献礼片看待。当然伴随反复出现的甄子丹、戏院的灭门戏,我渐渐调整了对本片的认知。待到填满后一半篇幅的动作场面,不用多大努力也可以将其界定到功夫片之中。

如今大部分迈进电影院的观众都是或多或少读过金庸看过李连杰,这让我们对功夫片有着特别的眷顾。然而这种眷顾无法掩盖的是,功夫片作为一种类型电影,它反映的不是人类智慧的一面,相反它表达“用拳头话说”这种不文明的暴力的问题处理方式。因此功夫片自己不得不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让这种落后的方式成为影片中合理甚至是唯一的处理问题方式。基于此,在传统功夫影片中冲突双方被划分为绝对的正义和绝对的邪恶。绝对的邪恶是不可理喻的,因此正义的一方必须对其进行暴力性击倒。正派/邪教、爱国的中国武师/作为侵略者的外国武师、警察/一心向恶的罪犯,这些组合都是这种符号化正邪定义的具体实例。

回到《十月围城》,本片选择的正邪界定标准是政治信仰,冲突的组合是天赋人权/君权神授。《十月围城》选择这样一个相对敏感的标准也许是希望藉此摆脱传统功夫片的符号化正邪设定下的打打杀杀,尝试表达一种更高层次的理想和信念。开篇中提到的那些让我误读的文戏——正面角色在冲突的作用下加入代表正义一方,则可以被机械地解释为民众选择了自由民主。然而遗憾的是,本片中大部分角色选择自由民主一方不是因为他们对这些词汇的理解,而仅仅源于私人恩怨甚至是盲从,这种依据力量甚至天然与那些美好词汇相冲突。脱离历史语境中所谓的先进和落后再去看待本片,其中的正面角色事实上无法被解读为追随先进思想的民众,而是和反面角色一样的未经启蒙而被煽动的愚民。

片子主要角色中最接近自由民主思想的是梁家辉饰演的陈社长。遗憾的是这个人物却被塑造为将孙中山看作革命之神,将保护孙中山作为一切行事动机的扁平人物。而他在片中唯一的大段说辞(对李玉堂的说服)只是基于孙文神性和历史参与。从全片来看,这段说辞未能说服王学圻饰演的李玉堂。陈失踪后,李玉堂对其行动的继承更多缘于朋友的嘱托,体现到后面那段对美国主旋律演讲桥段的模仿里,李就只能对陈的话鹦鹉学舌。可以尝试推想片尾之后,失去儿子的李今后的立场?从这两个人物之后,片中正面角色所代表的思想更加断裂。其后的角色作为正面人物理由开始千奇百怪。巴特尔饰演的和尚,名字(王复明)在暗示其是反清复明的遗老。方红(李宇春)的初衷在于复仇。所以在发现仇人后,她就抛弃了大队人马去寻私仇。刘公子(黎明)更多是对李玉堂的感恩。沈重阳(甄子丹)的变化源于自己的女儿。阿四(谢霆锋)和阿纯(周韵)之前有一段在水边读书的戏码,其中引出了孙文的独白,“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这仿佛解释了行为动机。然而在阁楼替身的戏中,阿四在李重光(王柏杰)的逼问下,反复强调自己什么都不懂。这使阿四之后的行为完全恢复到对主人尽忠,同时也将之前引入的独白消解为只为说服观众而存在的片段——取消掉这场戏,片中人物的行为不会有任何变化。李重光也许是片中唯一理性选择自由民主的角色,但如果注意他,就无法忽略与其形成对称的胡军饰演是阎孝国。阎的行为也是在学习西学后自主选择的结果。片中存在许多对阎脸谱化的刻画,试图说明其狂躁、不理智 ——陈对阎的评语是“头脑愚蠢”。但李同样存在许多非理智的戏份,比如和父亲争执一场。另外最后一场戏中两人的尸体被并置,同时镜头中包含对各自孩子失去控制的父亲(老师)。这个镜头很强的对称性似乎在暗示两个非理智角色的等价性。至此正面角色相对反面角色所谓的正义信念依然无法从片子本身中挖掘。

片中虚构人物被刻画为由自相矛盾首领领导的盲从民众。这种刻画也被导演在有意无意中同构到对历史人物的塑造中。张涵予饰演的孙中山除了化妆值得褒扬之外,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国父的形象。孙中山最主要的戏份是在地下室中制定计划。其中开场孙中山和各省代表见面的镜头里,强大的逆光让孙中山化为一个包围着光晕的阴影,而对面的各省代表从一个较低的位置用崇敬的眼神对其仰视。这里的孙中山不是一个革命领导者而是一个降临的弥赛亚。接下来的讨论则变成了孙中山的个人演讲,各省代表则是痴呆般的崇拜凝视,全过程中双方没有任何讨论和交流。这个场面里整个革命计划被演绎为孙文的个人意志,这里的孙文更像一个独裁者,其他人则完全盲从于他。以上几幕中的孙文无法和那些自封跟随天命所归的领袖相区分。回到那句前面被认为是用于说服观众的旁白——“欲求文明之幸福,必经文明之痛苦,而这痛苦,就叫做革命”。本片的摘引没有给出“欲”和“必”之间的逻辑,加之孙文的形象塑造,这句话就更容易被解读为一句煽动的口号。

然而《十月围城》的正面角色无法得到认同吗?答案是否定的。我观看本片时,旁边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就反复摘下眼镜擦拭眼角。既然片子本身对正面角色的塑造经不起推敲,那么这种认同感来源于何处呢?最直观的设想是源于历史语境、美好词汇和我们对于“牺牲”的热衷。但看看豆瓣上吓人的评分和评价,很难相信自由、民主、牺牲这些在当今社会已经快要天然包含反讽含义的词汇会有这样的效果。因此我们回到本片的类型——功夫片。事实上如今传统武侠设定已经被解构为被强行划定正义和邪恶的黑帮帮派之争,但这也丝毫不妨碍我们在观看武侠作品时对正派的认同。因此功夫片作为正义邪恶绝对划分的类型片,它早已不再需要使观众认同它本身所定义的正义,片子只要让观众入戏,他们就会自发地认同它定义的正义。这构成《十月围城》中正面角色被认同的基础。另一方面,片子为每个死者提供了统一的、极为形式化的“就义”场面——文字、升格镜头加尸体特写。因此我们很难将这种死亡理解为和尚的复明、方红的复仇等等各为其是的选择,我们需要统一的正义来解释这些“牺牲”,此时历史语境、美好词汇以及之前铺垫的孙文独白发挥了功效。预告片中用一段文字来概括全片:“他们舍生取义,为一个素未谋面的人”。这是个很难从片中得到的解读,即使他们的行为可以上升到“舍身取义”的高度,也不是“为了素未谋面的人”。然而我们很可能认同了这句话,因为功夫片类型使“他们舍生”是值得赞美的,而历史语境提供了“为一个未谋面的人取义”作为一致的高尚理由。

如果剥离影片类型和历史语境,那么《十月围城》的正面角色还值得认同吗?《十月围城》演绎的是百年前的死亡,在这演绎里,百年前的阿四不理解那些词汇,他没有顾及阿纯和自己的幸福,毫不保全自己地为主尽忠死去了。我们也许不会再重复百年前的做法了。但我也看到百年后的演绎者依然吝惜在结尾顾及一下生者阿纯,她没有悲痛嘛?所以无论我们嘴上是否认同他们,我们好像还是没能正确演绎那些当时人无法理解的词汇,我们好像还是在不经意地展示着同样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习惯。我们好像就是他们。

所以如果你坚持看到这儿,我其实想说的是,100年过去了,我们好像还那样儿。

威力加强版:http://sakinijino.com/archives/1402

 3 ) 五星谢霆锋。

1980年8月29日,自从谢霆锋出生的那刻起,他就注定是个话题性人物。而后数十载,谢霆锋顶着“名门之后,天之骄子”这个光环接连不断的受到各界的关注,承受着各界的猜测和质疑,年仅16岁的他第一次登台演唱便遭受到半场观众的嘘声,大家会认为这样子承父业,即使成名也只是在挥霍他父亲从艺时攒下的基业,他只是个年少轻狂的太子爷,没什么实质内涵,而谢霆锋这样的身世给他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作为一个有梦想,有坚持的人,他如果想洗脱这样一个声名,就必须努力,再努力。

就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谢霆锋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从艺道路,这看似起点颇高却处处危机四伏的演艺道路在别人眼里是一条光芒万丈的星光大道,在他自己眼里却是一条只身对抗勾心斗角和栽赃非议的漫长旅程。

对于谢霆锋这些年的成长,大家可以借鉴百度百科,我就不详细说明了,一直对音乐偏爱有加的谢霆锋同时从未放弃从影之梦,而星途不平坦的他影途也并不平坦,烂片、烂角色接了一个又一个,但这都无可厚非,任何人都是这样的,黄秋生老辣的演技也是靠一次又一次配角经验逐渐磨练出来的,现在回头看去,谢霆锋的电影之路大概可以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大概是从98年的《古惑仔之少年激斗篇》开始,主要影片包括《特警新人类》《半支烟》《顺流逆流》《我的野蛮同学》等等,这些电影里的谢霆锋,大多扮演小混混或者不修边幅的社会青年和警察,很多角色像是专门为其设计的,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只需要留个长发穿身痞气的衣服去耍帅即可,那个阶段谢霆锋的演艺事业以音乐为主,电影只是予以辅助,可以轻易看出他在演技方面的青涩,哭戏非常假……谢霆锋不是一个天生的演员,缺少天赋,不像黄渤那样即使没受过专业训练也能浑身是戏。

第二个阶段大概是从《新警察故事》开始的,作为谢贤的挚友,成龙对于谢霆锋的提携自然不在话下,也非常重要,在这部电影里谢霆锋同样饰演了个小混混,却不再只是肤浅的耍帅,演技怎样先放在一边,他的敬业精神开始在这部片里显现,片尾一幕从摩天楼上滑下的戏,他在拍片时甚至险些被绳索勒到窒息,看来成龙对其的影响不只是演戏,还有玩儿命。

我一直固执的认为与其说是演戏,不如说是演人生,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的历练和修行,戏路才能逐渐丰富,演戏时才能更加投入心无杂念。相信2002年的遭遇带给了谢霆锋我们永远想象不到的成长,从那之后我们欣喜的看到谢霆锋由内而外焕然一新的变化,那个勇往直前的愣头小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仍旧勇往直前却更加成熟大度的谢霆锋,这时他需要担起的,不只是自己的未来,还有更重要的家庭。

在之后的《玉观音》《无极》和《情癫大圣》中,谢霆锋开始对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彻底的颠覆,开始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无极》中的无欢是我在这部电影中唯一肯定的角色,谢霆锋对其阴柔且矛盾的心理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又同时不失英俊帅气,虽仍可见“演”的痕迹,但相比之前已经进步太多,这几部电影逐渐让观众接受了那个“演员”谢霆锋,也让挑剔的媒体和影评人开始对其刮目相看。

之后就是最重要的第三阶段,结婚后的谢霆锋肩负了更重的责任,昔日男孩已经成为男人,要开始为奶粉钱打拼,崎岖的演艺道路抑或可以说是人生道路被谢霆锋一次又一次的克服并原谅着,《男儿本色》和《证人》是迄今为止谢霆锋最好的两部电影,无论是戏里成熟而自然的小警察刻画还是疯狂到不顾一切的卖命演出,都足以看出谢霆锋强迫自己突破自我的决心,人都是逼出来的,谢霆锋把自己放在了命悬一线的绝境,不断的试探着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的极限,证明着自己除了血统外的其它价值,拼命三郎的形象深入人心,掌声和赞誉也比比皆是,更是成为颁奖典礼的常客。谢霆锋对自己的定位非常好,他没有周润发那样的英雄气质,没有甄子丹那么好的身手,也没有张震那样沉默也是戏的气场,只好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细心的观众可以注意到谢霆锋在电影里总是被打的最多的那个,但以前看他被打的时候会觉得皮痒肉不痒,现在则能切身感受戏里那个男人所承受的疼痛,这就是谢霆锋的进步。

做为今年国产贺岁片的重头戏,我很高兴能在《十月围城》里面看到谢霆锋的身影,要知道这样一部汇集了胡军、梁家辉、王学圻等老戏骨的电影是非常考验演技道行的,而谢霆锋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非常完美的完成了任务。在这部电影里,谢霆锋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以往英俊的形象,情愿让自己戴着化妆胶膜连续三天不卸妆,饰演了一个接近“面瘫”的年轻车夫阿四。

在封建思想牢固,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清末民初香港,车夫阿四的存在就像是黑夜里的一抹纯白的阳光,努力的发着光,他那颗赤诚的心和明朗无邪的笑容感染着在场每一个人。谢霆锋继续着自己的小人物戏路,阿四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20出头的男孩,有着单纯的不能再单纯的读书梦想,暗恋照相馆的漂亮女孩阿纯,对主人鞠躬尽瘁,对伙伴真诚仗义。而就在他得到了读书的机会,又成功的赢得阿纯芳心并提亲成功的时刻,“革命”到来了,他义无反顾的让自己瘦弱的身躯站在了革命的第一线,也许他还不能明白这次“革命”背后的重大意义,但对他来说,“革命”就是保护好自己的主人,哪怕是用生命去换。

这部戏里谢霆锋所饰演的阿四带给我们的感动不是大喜大悲,纯朴的他不会功夫,没有慷慨陈词的口才,也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可他还是让很多人深深的记住了。那种感动,是他看着一瘸一拐的阿纯时那发自内心的微笑,是他用所会的为数不多的汉字写给阿纯的情书,是他把衣服与三轮车系在一起时的坚决,是他最后纠缠住敌人时的撕心裂肺,“爱”的力量是强大的,即使阿四最后死了,这股强大的感染力依然存在,这不仅仅是阿四这个人物的成功,更是谢霆锋的成功。

《十月围城》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看,文戏的铺垫少有的精彩,一点不觉拖沓,非常恰当的介绍了每个人物的背景和性格,这就像一个拉弓的过程,在逐渐剑拔弩张的过程中,高潮一触即发。而后面长达60分钟的打戏可谓是拳拳到肉,使人的神经始终处在紧绷的状态,每个人物的消亡都足以带给我们良久的震撼,甚至在春哥死的时候我都曾真心希望她能原地满血复活……在这个唯利是图的年代,用心演戏用心拍戏的人少之又少,我尊敬那些还在坚持的人们,这样的少数派最值得我们赞扬和歌颂。

这是篇不是影评的影评,用来表达我对谢霆锋这些年在电影方面的肯定。

 4 ) 只要為你活過 我就不是粉末

年末的那些天,我密集的會見了姐妹A\B\C,從她們的口中也知道了好多人的近況,沒有一個完美,多多少少都充滿了缺憾。我們在一起不禁感慨,為什么生活會有那么多惱人的小事情?他們從不會一棒子把你打入絕望的深淵,卻會一步步把你拖入痛苦的泥沼。 而如果不是《十月圍城》的出現,不知道這種情緒會停留在心間多久。它讓我們跳出自己生活的這個小圈子,去審視這個國家,這個世界,這種安穩生活的來源。 『只要為你活過,我就不是粉末』 *王復明:為了去打壞人* (巴特爾飾) 他應該是劇中目的最為單純的一個人,從少林寺只身來到維港,在街邊擺攤賣臭豆腐,平日的愛好就是種綠植。 但是他卻有著最為淳樸堅定的信念,李少堂的一句話“一起去打壞人”,就把他的命運卷入了歷史的洪流。他雖有著一身好功夫,但是之前連一場正經的打架都沒有經歷過。他雖然高大粗莽,但是卻有著一顆珍愛植物的敏感之心。他雖然是人流中極普通的那一個,但是當有人向他發出召喚,他會立刻投身其中。 他也許不懂得陳少白口中的“人人皆平等的自由國度”,他也許沒有其他人那么強烈的革命意愿,但他卻是最敢于挺身而出的那一個。 當最后他拖著滿身鮮血的身軀,來到受困的人群前,揮舞著那雙大手,費力地說出“走、走、快走”的時候,當他竭力說出自己的姓名時,當他最終重重地倒在地上時,所有的人都會對他肅然起敬。 *方紅:我爹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李宇春飾) 她是一個多年漂泊在外,骨子里沒有安全感的姑娘。她是一個表面叛逆假小子,實則內心敏感細膩的姑娘。她是一個打女,也是個孝女。 不知道為什么,方紅的第一次的出場大部分人的反應就是笑場,也許是因為李宇春來飾演的緣故。她雖然已經在努力慢慢改變自己的形象,但是有些東西確實需要時間的洗滌。 隨著電影的推進,人們漸漸開始忘了她的歌手身份和那些漫天的傳言,她現在只是一個演員,一個雖然生澀但是認真無比的演員。 我相信當她最后用力鎖住那扇門,鎖住那一桶桶被點燃的炸藥,她也贏得人們內心的尊重,擦掉了那一片片的有色眼鏡,讓人看到另一個自己。 *劉郁白:愛上一個女人有錯嗎?* (黎明飾) 一個為了跟老爸搶女人而家破人亡的乞丐,一個只懂抽煙槍渾渾噩噩度日的已亡之人,也是一個在緊要關頭讓你為之肅然起敬的人。 也許你從那身扮相上看,的確看不出這是昔日風流倜儻的黎大官人,但是當他開始念白,口里始終喃喃自語,說出“難道愛上一個女人有錯嗎?”時,你就瞬間明白了陳可辛找他來演的原因。 有人說黎明是這里面演的最差的一個,開始我也這么認為,但是當看到最后一幕,看到李嘉欣那絕美的一幕,看到劉公子終于滿足的閉上了雙眼,我不禁在內心里為他流淚鼓掌。 人是多種多樣的,也許有些人天生就是情種,他們為情所生,為情而死,他們活得純粹無比,活在自己精神的世界中。 *沈重陽:給念慈,給念慈……* (甑子丹飾) 一個混混,一個賭徒,一個為了錢可以做昧著良心的事,一個已經喪失基本尊嚴的人,但幸好他沒有喪失掉內心最深處那點最溫柔的地方,他仍可以被喚醒,仍可以被感動。 看慣了他在《葉問》里扮演的堂堂正正的英雄形象,猛然間看到這個有些地痞有些流氓酷愛賭博為了錢可以拋家棄子的設定,還是有些些的不適應。 還但是演得好,打戲就不用說了,最重要的是文戲也好,尤其是最后已經腫脹不堪血肉模糊的那張臉,竟然看到了自己與家人重聚,在街頭歡快地蹬著腳踏車的一幕,幸福與生死就在一線牽,唏噓痛心,無法言說。 *阿四:明天后嫁給我* (謝霆鋒飾) 阿四是個下人,一個拉車的腳夫,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在路過《大友記照相館》時看看里面的阿純。他的生活重心就是能好好干活,能讓老板開心,最后能討得阿純成親,好好過平淡的生活。 謝霆鋒能把這樣一個角色演的絲絲入扣,幾乎讓人忘了他一貫的帥哥作風。婚后的他收斂了很多,成熟了很多,也讓人看到了努力過后的結果,一個真正的演員功力。 最迷人的就是阿四每次看阿純的那種眼神,透著歡喜,帶著羞澀,欲說還休,盡在不言中。當他在海邊把那張用不同大小字塊粘成的喜帖交給阿純時,幸福傳遞給了每個人,同時帶著擔心與不安,不知道這幸福能否真正來到,能夠持續多久。 *李重光:我閉上眼,就是中國的明天* (王柏杰飾) 他是個熱血青年,受著西方教育,信仰人人平等的社會,高呼“不做亡國奴”,革命似乎是他生而由來的使命,他要用自己的生命來捍衛革命的勝利。 但幾乎所有人都忘記了他只是個孩子,一個未成人的十七歲的孩子,他會恐懼,他會害怕,他也需要人來保護,他也需要躲在某人的背后。 但命運偏偏選中了他,作為孫先生的替身,他變成了子彈靶子。永遠記得那一幕,他們一行人躲在孫先生母親家的閣樓里,他因為害怕不自知的開始發抖,孫母只是輕輕的握著他的手,說道:“我替我兒子謝謝你,也謝謝你的父親。” “革命不是只有發發傳單、印印報紙,革命是來真格的,是要有人流血犧牲,是要拿命換來的。” ——陳少白 我們八零后的這一代,沒有經歷過戰爭的創傷,沒有經歷過建國的艱苦,沒有經歷過文革的磨難,生活在被人稱之為“蜜糖般的生活”中。而我們也會有自己的煩惱,物質生活極大的豐富起來之后,精神的荒原也隨之出現。失去了精神上寄托,像是迷失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 而如果你至今還迷惘在自己生活中的那些瑣事,那么去看看《十月圍城》吧!重新開始審視生活中的點滴,重新找到生命的信仰,珍惜這平淡如水的日子,那真的是無數人拿熱血換來的生活,他們沒有享受到的生活,我們絕沒有理由不去珍惜。 最后,向所有這部電影的工作者致敬!你們是扇在所有愚弄觀眾粗制濫造者臉上的響亮耳光。

 5 ) 如何穿起一大把珍珠

昨晚去看了《十月围城》。
去之前看了太多好评,所以会稍微觉得:“其实也没有那么好吧!”
在我看来,不着痕迹,无法学习的好,是神品;
有痕迹,可学习,可分析的好,是佳作。
《十月围城》是后者。

陈国富跟我说过,电影就是西班牙旅店,没有食物,
只有自带便当,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全看你吃的是什么。
看《十月围城》,我没太看出民主啊家国啊这些伟大的字眼和历程,
我是一个写东西的,我就老老实实的看编剧怎么讲故事去了。

《十月围城》就剧作来讲,属于精巧而复杂那种。
人物众多,线索自然就多,就像有许多珍珠,要巧妙的编织在几条丝线上。
所以故事里有几个穿针引线的人物,前半部写筹备,这个人物是李玉堂,
下半部写保护,这个人物换成了陈少白。
有两个人物是贯彻始终的,一个是拉车的车夫,
上半部跟李玉堂,下半部跟陈少白,这个人物是阿四。
还有一个是沈重阳,为了也让这个巨贵的明星戏份跟满,给了他不同的任务,
一开始是跟踪告密,后半部是保护李玉堂。

有了两个穿针引线的人物,他们的戏份虽然不是多么重要,
但是由于有他们作为主线,观众看戏的时候,绝对不会乱。
他们的行动,就是故事的主线。
次要的人物,全部和“针线”人物发生关系,确保穿在这根主线上。
比如说,方红在父亲死后,去找李玉堂,理由是“我要见你的朋友陈少白”,
就让她和李玉堂发生了人物关系,穿在了主线上。
其实,编剧完全可以写,方红到处找陈少白,结果找到了逃出的陈少白,
陈少白恳求她,完成父亲的事业。
这样写是可以说得通的,但是乱了,另外伸出来一条线。

“臭豆腐”也是如此,李玉堂——阿四——臭豆腐,
通过这样的人物关系,他穿在了主线上。
此外,“臭豆腐”拿过李玉堂的白米,听过他的演讲,
把这层关系敲得更紧实细密。
每一个小人物都这么做下来,搭建细密可靠的人物关系。
李玉堂——警察局局长史密夫。
李玉堂——四奶奶——沈重阳。
李玉堂——乞丐。
……

虽然写的是革命,是国家大事,但是每个人物的动机,都是个人感情,是“小事”。
阿四一心想帮助少爷和老爷,他的梦想是和阿纯结婚;
沈重阳想得到女儿和前妻的认可,找回尊严;
李玉堂是为了帮助失踪的老友;
方红是为了死去的父亲;
“臭豆腐”是为了证明自己;
乞丐是为了了断,为了一个女人……
这么多的感情和动机,为了直接而简单的传达出来,每个人物都有一件道具:
阿四是绣着“纯”字的围巾,
沈重阳是女儿的布娃娃,
李玉堂是那支陈少白的钢笔,
方红是那件被撕破又补好的外衣,
“臭豆腐”是头顶的戒疤,
重光摔坏了又补好的父亲的怀表……
虽然简单,但是有效。

然后就是,让这些人物,在他们应该在的地方“引爆”,
让他们每个人都发出自己微不足道但是光芒万丈的光亮。
其实,单独拎出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都谈不上多么精彩,
但是巧妙的编织在一起,就不是加法的效果,是乘法。
这个故事,是被反复揣摩,反复试验,反复搭配,想得清清楚楚,
被焐在心里,焐得透透的,热热的,熟极而流,写成的故事。

坦白说,看中国电影,经常我也会怀疑自问:
这么烂的电影,也有口碑和票房吗?
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标准吗?
《十月围城》让我欣慰,让我明确:
在这个世上,好电影是有标准的,只要你诚心去做,终于会不一样。

 6 ) 好电影上天堂——谨献《十月围城》

好电影上天堂——谨献《十月围城》

当在杂志报道中看到甄子丹一句:“这部片子关系香港电影的士气”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它真的会是一个承诺。《十月围城》,十年以来被所有香港电影人所熟知的剧本,仿佛慢慢编织的一个梦,没有人敢去触碰和实现。直到陈德森问陈可辛:“你肯为我造那座城吗?”,陈可辛只轻轻点头;“行。”于是十年一梦照进现实。
正是因为这份沉甸甸,真的走进电影院看的这一天,我依然忐忑。只怕梦和造梦之间会有偏差。观看过程很过瘾,是我许久未在影院里真正体会到的丝丝入扣、无从喘息、又哭又笑。看电影最美妙的是移情,是观众走进银幕的瞬间,而这部电影,我从头到尾都是剧中人。

关于故事
我很久没有在国内的电影院里看到一个好好讲故事的电影了。导演中心制现在算是体现的淋漓尽致,不管再大的制作,也敢在编剧上灌上导演的大名,而完全不知故事所云。
《十月围城》说起来简单不过,如同预告片里说的一样:“他们舍生取义,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了保护孙中山,一群人在极短的时间里完全卷入了革命,最终为着各自不同的原因与对手血战,义士全部牺牲。
线撒的很开,讲好编圆并不容易。但是影片做到了。重点并没有放在贴靠主旋律的拔高主题上,而是用半场的文戏细细的讲了每个人物的前史。然而离孙文到港时间越紧迫,越能够隐隐感觉到笼罩的死亡阴影。这是刻意给观众的暗示,未卜先知。因而已暗自垂泪,为戏中人不知未来命运而揪心。
只想让人记住他叫王复明而不是臭豆腐的大个子;一心为父报仇,父亲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的方红;得知有一个女儿,想做一件有尊严的事的沈重阳;一心想娶阿纯,只要老爷安全的阿四;为情所困但求解脱的落魄公子刘郁白,以及活了17年只为这一小时的李重光。他们力量其实微弱,完全在用自己的血肉与黑暗进行极不平衡的较量,最终只能是全部牺牲。
有人说这部戏说的是西方民主政治,讲的却是东方的忠孝节义。其实尤其是这个“义”字。一群与孙文完全无关,甚至与革命都无关的人,为何会为了他而死,似乎谈不上意义。“义”的本身正是这种无知无畏。这是西方的个人英雄主义无法渗透的古老东方思想。宴之敖仅为一句承诺,可以不惜断头为眉间尺报仇。生命逝去的残酷,本身是一种撼人心魄的意义。《忠臣藏》的故事一直为我所爱,某种程度上来讲与《十月围城》一样。如没有舍生的凄凉,取义也不再崇高。

关于革命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
一句孙先生的话,成为电影的主旨。最终已分不清是讲述革命,还是痛苦。
其实这本身就不是一部很正的史诗片。初次看完甚至觉得它有些反其意义。为了一个15分钟的会议,牺牲了这么多无辜生命。到底是有多值得?
电影看了两遍,我几乎每次都哭足半场。我并不是一个看电影爱流泪的人,我想这完全因为革命这个主题比较易触动我。我喜欢各国革命者与革命的故事。革命是患病的切深夜横渡亚马逊河,游向他的人民;是雨果的ABC咖啡馆里的高谈阔论;在这里,却是无辜小人物的奋不顾身。
革命始终是崇高而又有些荒谬的。今年的电影,我给了两部片五星。一部是《十月围城》,一部是《海盗电台》。两者似乎毫无联系。有人为梦而生,反败为胜,有人为梦而死,同归于尽。只是我看到李重光兴奋的发了疯似的喊着“支持孙先生!不做亡国奴!”只有17岁的他对革命的理解,我不觉得深刻到哪里去。大事不完全是清醒的人做成的,恰恰需要不清醒与不知情。黄花岗起义,有烈士是用竹筐背着自制的烈性炸弹与敌人拼搏。在纸上谈的慷慨激昂浪漫舒臆,真正实施,无论是读过多少书,懂得多少理,还是要用最鲁莽残酷的方式。血肉面前才是真正人人平等。拼的到底是理念还是身躯?
电影里,我最喜欢李玉堂与严孝国对于革命的看法。这是最出彩的戏份,然而也有遗憾,严孝国交代的不够完整,删节太多。李玉堂实际上是因为陈少白的失踪而失了常,他机械重复着陈少白告诉他的关于革命的话,有些滑稽。他是聪明人,他最早理解了陈少白说的革命就是要牺牲,他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在害人还是在救人。革命是对的,社会已腐败,即使他不做,政府也会逼迫他。但是他坚持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去,这是他无法度过的关。抱着死去的重光,李玉堂哭得天昏地暗,嚎啕中他看了陈少白一眼,说不清是愤恨还是无奈。
严孝国并不是恶人,他是全剧唯一对革命持完全反对的人。他受过很好的西式教育,却有自己坚定的一套理论和信念,他和革命党人没什么区别,在自己的信念中疯魔。孙文在他心中已经是祸国殃民的妖孽,不顾一切也要除掉。他与陈少白在密室里的那段谈话,到最后的郑重揖别,是全剧对革命最深刻的一次阐述。严孝国在听到王学圻大喊一声重光时,已知晓车里不是孙文,可他还是飞蛾扑火般务必要除掉那个坐在里面的人,临死前才能露出幸福一笑,为的是什么,不得而知。
至于孙文,他的唯一有效镜头仅仅是最后的点睛之笔。导演没有洒狗血,饱含热泪却没有流出来的眼睛,渐渐远去的香港,传奇至此结束,千言万语。

关于大片
这的确不是一个诞生大片的年代。以至于我已经有些模糊了判断电影好坏的标准。《十月围城》却让我重新想起,关于台词凝练的剧本,关于精彩紧迫的故事,关于微小精准的细节,关于激烈飞扬的打斗……凡此种种,我重又体会了一次。
我的有关戏剧的学习生涯中,印象最深的话是老师说:我们的故事不缺情致,可情怀却太少。情怀是什么,我说不清,如血色的夕晖或如最深远幽蓝的山壑。
《十月围城》不完美,遗憾也多。我可以一一例举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这终于是站在大片的高度上去衡量,而不再是违心的评价着一个死在低级错误上的粗制滥造品。
最后想强调一点。《十月围城》监制是陈可辛,但是导演的名字是陈德森。他是个闷骚固执的老男孩。拍过《紫雨风暴》、拍过《童梦奇缘》,极富灵气,缺点也明显。《十月围城》是他坚持了十年,逼疯数次才产下的孩子,我由衷希望他能为现在的成绩感到幸福。
我不知道如今烂片可否靠着黄金和骗术一次次的取得成功,走遍四方。但是如果遇上了好电影,请让它上天堂。谨献《十月围城》。

 7 ) 多余的话,关于十月围城

关于十月围城。
     1,陈少白手里有一把枪。如果说前面杀手人多,一把枪杀不完,在最后只剩下一个大反派胡军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开枪呢?白白多死了很多人,尤其是重光。当然可以说,后来枪给了重光,他害怕……但没有道理一直让他在黄包车里坐着往前跑,难道没有一个人想到可以停下来,用一下枪吗?可以不死而制造死,这是故意制造悲剧感。
     2,甄子丹饰演的嗜赌警察沈重阳,临死前运起最后一点神志清明,身撞烈马,殒身而亡……他那时随便扔个板凳或者刀片之类的,都会让高速奔驰的烈马受惊,比他以身相撞效果不差。我都想到了,他一个武术高手,怎会想不到。或曰:他是一心求死……可以不如此洒鲜血而洒鲜血,这也是故意制造悲剧感。
     3,如果故事本身好,没必要用全明星阵容。用大明星,必须导演本身“镇的住”,不然满屏幕跑的不是陈少白、方红,而是梁家辉、李宇春。观众太容易出戏,不是好事。不理解导演用全明星阵容,当然,想到它毕竟是一个商业大片,有它的票房考虑也就可以理解了。李宇春出来,场内总有笑声。我觉得她挺可爱,决战前夕,跟一群爷们混在一起吃吃喝喝做准备,气氛倒是对的。如果必须有一个女性,应该是她这样。想象放一个范冰冰在这堆爷们中间,气氛就不对了。
     4,片子拍得太紧,不放松,开头一段讲刺杀、营造恐怖氛围,跟“风声”开头一段相像,但电影语言的运用不如“风声”。但它的立意高,综合指数还是超过风声。
     5,其实看电影时我还挺揪心的。后来我想为什么揪心,不是李宇春,不是甄子丹,他们在电影里都会武功,而且有自己明确的目的。是那些阿四的朋友,阿四是个奴才,他的朋友们也都是苦力,“他们明天也来参加,他们跑得比我快。”阿四和他的朋友们不知道明天是要去死。阿四是因为老爷替他提亲,算是为了爱情。可他的朋友们呢?第一拨杀手行刺,会武功的上前交手,这些苦力们齐喝一声:扛米包。他们惟一的屏障就是他们平时扛的米包,下面就是血肉之躯。他们死得很快,那时我入戏了,我揪心地想,快跑,快跑。他们连保护谁也不知道,也不是为了什么主义,他们是大多数革命的真相:率先赴死的总是一群什么也不知道的、连名字也没有的小人物。即使连电影里,也没有给他们一个名字和籍贯。
     6,少林寺跑出来的僧人死的那段我也很揪心,那时我还不知道他是巴特尔,也是一个明星。——这个电影如果不是现在的这么多明星,找一些长相普通的人演这些小人物,效果可能更动人。
     7,乞丐刘公子和打女方红,戏编得比较粗,不如阿四和少林僧。后两者都是跟其他人有互动的,是一棵树上自然分叉出来的枝叶,刘公子的身世:爱上父亲的女人,父亲和女人都死了,留下他心如死灰,一心求死……这只是一个人物身份的最粗糙的界定,里面的细节呢?几乎没有。少林僧,还有个“爱花草”的细节呢。他是个人,怎么可能没有细节?周星驰的《功夫》里也有很多这样的小人物,但你细想:包租公和包租婆是多么丰满,即使是裁缝、面店老板、苦力三个配角,哪一个没有自己的性格细节,连他们的功夫都不一样:裁缝打斗精巧,使洪家铁线拳,出拳威猛收拳后扭捏一笑,一个有GAY倾向的裁缝;面店老板整天抡棍子擀面,原来擅使五郎八卦棍。苦力强性格爽直,功夫也大开大阖使十二路谭腿。……十月围城里打斗场面,只有甄子丹被反派第二高手追杀一场戏值得一赞,在闹市追逐,穿人越物,如入无人之境,一场戏拍得轻盈美妙,充分展示了甄子丹的功夫修为。
     8,“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我说过,这个电影,胜在立意高。而且导演很清楚,自己只是借孙中山拍几个小人物的故事。这点清楚很有帮助,他没有盲目升华,点到即止。“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做革命。”是影片的点睛之句,是它的立意所在,但对于一个经历过辛亥革命、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的观众来说,我怎么可能不去想“革命以后”的事情,而思索的结果是无结果。
    鲁迅经历过辛亥革命和革命后的幻灭,他去世前趋向左翼,他是一个一直相信“未来”的改革者,他也确实献出了自己大部分的精力和生命给他认为是进步的人和事,但他也怀疑“未来”到底有什么。他说,“革命有血,有污秽,但有婴孩。这婴孩正是新生之前的一滴血,是实际战斗者献给现代人们的大教训。虽然有冷淡,有动摇,甚至因为依赖,因为本能,而大家还是向目的前进,即使前途终于是‘死亡’,但这‘死’究竟已经失了个人底意义,和大众相融合了。”——这段话,和电影里孙文的话有点像,但又多了一层自我怀疑,就这一点自我怀疑,电影的点睛之笔里,没有。可是我忍不住会怀疑,那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死的苦力,那个只知道是来打坏人的少林僧,那个以为明天之后就能跟阿纯结婚的阿四……这些无辜的小人物,为了他们并不懂的这个革命而死,值吗?放大说,什么样的革命,能理直气壮地牺牲人的生命,而声称“这痛苦就叫做革命”呢?我们不是经历过这样的革命吗?我们不是住在这个革命的后果中吗?值吗?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又那么容易被这种话打动呢?听到这种话,我们不应该多想一想,是不是还有别的办法,至少多问问自己,值吗?既然是面对这么多的杀戮和死亡,这样的反问,并不算多余,哪怕答案是无解。
     9,电影中的杀戮太多了。看完很难受。

 短评

一部成功的商业影片,有太多值得国内电影人学习的地方,如何层层包夹突出重围。作为今年最优秀的一部华语商业影片,这个片,值得去影院看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每个演员都有突破演出的一部电影--谢霆锋不再是帅哥,黎明不再是小白脸,胡军不再是大英雄,甄子丹不再是功夫之王,张涵予也不再是大老粗。春哥演得真的不错。我最喜欢甄子丹在街上被追的那个镜头,一气呵成,很爽。最感人的始终还是亲情,春哥为她爹,甄子丹为他女儿,王学圻为他儿子。

10分钟前
  • 伊豆
  • 推荐

看完《十月围城》,让《三枪》,《刺陵》,《风云》都打酱油去吧!

14分钟前
  • BTcooky
  • 推荐

非常平庸,可能我对本片期望值太高了

16分钟前
  • 何生生
  • 还行

如果孙文的扮演者行到最后都没有露脸会不会戏剧效果更好?那么阿四、方红、王复明...他们都是为了一个没有见过的人一个意象而死,会不会更加令人感到伤心。

18分钟前
  • Echo
  • 推荐

挺一般的啊,为啥就有人鼓掌看哭了呢

19分钟前
  • 豆维
  • 还行

每个演员的演绎都非常精彩

23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春哥救了孙中山,没有春哥就没有新中国!!!!!

28分钟前
  • 义达木糖醇
  • 力荐

学友在开头的那场戏告诉我们:在某些地方说了不该说的,不管你多牛逼是歌神还是什么,都可能被一枪爆头。

31分钟前
  • 王若虚
  • 推荐

王学圻真是老戏骨,极好看。春春和巴特尔演的都不错,小谢也挺让人意外的,就是据说最后的上映版没了那段让人笑场的胡军“飞”上楼梯的那段乌龙,还蛮可惜的。哈哈哈哈。话说,导演说他喜欢胡军,我砸不觉得呢。

32分钟前
  • 走走走走一
  • 推荐

剧本有硬伤,但靠着凌厉的打戏和演员的集体精彩演出使得观众无暇顾及。制作精良,彼时的香港还原得非常真实,人物的塑造也很饱满。对孙文这个角色的拿捏和塑造最为有新意,几乎全是间接描写,但每一笔都很到位。有两次眼泪差点掉下来,都是谢少的戏,单纯专一的男人果然最打动我。全片感想:做人要低调

33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推荐

王学圻的表演抢了整个电影的风头。导演对动作-剧情混搭的驾驭还显稚嫩,但是很有诚意。4星鼓励。

36分钟前
  • 阿北
  • 推荐

论制作,在华语电影圈绝对是一流水准。遗憾的是,一成不变的煽情手段、按部就班的氛围营造和痕迹明显得就像把每下一秒钟都提前写在银幕上的执导和稍显混乱的剪辑(尤其是几场打戏)以及清一色脸谱型程式化的角色,令精彩度打了折扣。3-4星都是中肯的评价。

41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凡是看到鼓励人牺牲的片子都感觉寒毛直竖。尤其是非要把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你面前--17岁的孩子。黎明的李公子扮相也太装 14 了(13+1)

44分钟前
  • Fenng
  • 较差

一颗星给扎实的剧本,一颗星给陈德森的单纯;一颗星给陈可辛制造的品质,一颗星热乎乎的剧力和情感。还有半颗星,给明明白白拍戏,认认真真制作的劲头。

45分钟前
  • 程育海
  • 推荐

前半段的文戏绝对是09华语片中群戏的最佳。。

47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1.原来张涵予是声优。2.打心眼喜欢那个小女孩。3.胡军放倒黎明后跑台阶的动作也太童真了。

50分钟前
  • 开树的花
  • 推荐

这样做,值得吗?热血,情怀。民主启蒙,流血革命。过去一个世纪了,有些东西还是令人不满、难平,孙中山、剧中人和我们观众都没有看见。如果这片子无法从”三地烂片拼盘“中突围,如果网络上的愤怒只是无聊叫嚣,那我也没什么好说了……

51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2009年唯一让我激动的华语电影

52分钟前
  • 皮革业
  • 力荐

我闭上眼睛就是中国的明天

54分钟前
  • 喜连连福满满🌈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