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張畫

剧情片台湾2010

主演:毕晓海,郝蕾,戴立忍

导演:钟孟宏

播放地址

 剧照

第四張畫 剧照 NO.1第四張畫 剧照 NO.2第四張畫 剧照 NO.3第四張畫 剧照 NO.4第四張畫 剧照 NO.5第四張畫 剧照 NO.6第四張畫 剧照 NO.13第四張畫 剧照 NO.14第四張畫 剧照 NO.15第四張畫 剧照 NO.16第四張畫 剧照 NO.17第四張畫 剧照 NO.18第四張畫 剧照 NO.19第四張畫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21 08:45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朱文翔的义薄云天

在《第四张画》结尾的时候,其实我并没有料到电影就这样结束,然而音乐想起,字幕出现,就这样,你像一个画像定格在中央。让我想起一个朋友在豆瓣上的留言,我真是被台湾人打败了。

我现在很不喜欢听别人讲悲情的故事,或者把生活中悲剧的见闻改拍成电影,更不肯用电影把自己看哭,好像自己良心未泯一样。第四张画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朱文翔的父亲病逝,生活变的没有依靠,甚至去偷人家的便当,还好有好心的校工爷爷收养他,后来又被母亲接走,和阴暗的继父一起生活,母亲在歌厅从事小姐领班之类的营生,后来又意外的和小太宝混在一起,后来又得知哥哥是被继父失手打死……

这样的故事就是我所反感的故事,而我却看的很开心,当然也看的很动情,但不是因为小翔的遭遇,而是因为这一个个生动的人物。

收留朱文翔的老校工不仅给他饭吃,带他一起去捡别人遗弃的东西,还用自己的经历鼓舞他的人生,可是却根本就不是概念里的“好心人”,更像是他亲生的爷爷,小翔却问他捡东西卖那么钱死了以后那钱怎么办,他要回大陆上海老家时又问他家乡的亲人会不会因为他离开太久而以为他已经死了,用干烧青蛙的故事鼓励小翔要像个别的青蛙一样跳出来,小翔却问他那些被烧死的青蛙是不是被吃掉,老校工哭笑不得,只好说我给你讲这个故事不是让你去关心是不是吃掉青蛙而是让你象青蛙一样跳出来。

手枪仔在房产售楼部做站在门口的卫兵,因为朱文翔在厕所分给他手纸而认定年轻人义薄云天交上朋友,带着小翔一起去打劫同学的班费,深入民宅偷东西,和他在一起想必是小翔最开心快乐的时候,所以小翔认定他是朋友而在老师让画我的朋友时画出了他的器官,他也有不幸的家庭,承受着生活的艰难,却能好像无忧无虑一样的生活,在和小翔分赃时自己主动拿走大部分而只分给小翔铜板让我想起古代的管子,在派出所被铐起来还要好心的提醒警员翘二郎腿容易把小鸡鸡搞坏掉。

小翔的妈妈是从大陆嫁去台湾,虽然终于有了中华民国的身份证却还是保留了北方的口音,她在风月场艰难却不失老练的讨生活,她身上就没有台湾人的气质,所以我比较不喜欢她虽然郝蕾也演的很动情,说实话,要不是提前知道这个是郝蕾演的我还真没有认出她就是颐和园里的于虹。而戴立忍演的继父则一直活在阴影里,他在失手打死小翔的哥哥小翼以后其实一直在备受煎熬,却还要假装很强大。

最让我意外的是那个警员,他告诉手枪仔他的小鸡鸡没有那么容易坏掉,他太台湾了以至于让我喜欢到不行,他察觉到小翔哥哥的失踪有问题而很战术的审问小翔的继父直到他紧张出汗的露出破绽,我还以为他会因此让事情大白天下并因此加官进禄,而他只是淡淡的告诉继父不要让这个小孩也消失掉。最后我之所以没有料到电影已经结束,很多部分是因为总觉得他还会有所作为。

其实还有朱文翔的漂亮女老师,收到小翔交上来的画也丝毫没有生气,她甚至在担心小翔有没有被猥亵,还教给孩子门修齐治平的文章,那些琅琅上口的古文啊,我们都已经忘了。

 

前几天和朋友说起去台湾的旅行,我曾经狂妄的随口说了句: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2 ) 最难描摹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正如这个片名,整部电影围绕着男主角小翔所描绘的四张铅笔画大致勾勒出了小翔的童年。
第一张画:父亲的遗像
影片一开头就以小翔父亲的死展开叙述,没有交代父亲的死因,从小翔的脸上看来一切好像都很理所当然,生活依然继续,在父亲的葬礼上他也不曾流泪,也许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还不能够接受,或许接受了也无法改变,他只是很用心的为父亲画了一张遗像,为父亲洗了件干净的衣服,但是正如被流水冲走的衣服一样,小翔的生活开始飘零无依
第二张画:我的“好朋友”
这一部分可谓是影片基调最为轻松的部分,被母亲带走后,小翔结识了新朋友“手枪仔”,两人一起骑摩托兜风,一起吃小吃,合伙抢小朋友的班费,去别人家偷东西,在这段时光中,小翔获得了童年难得的乐趣。所以当老师要他画出自己的好朋友时,他把手枪仔最突出的特征画了出来,令人哭笑不得。
第三张画:走在堤防上的哥哥
搬到继父家中后,在曾经哥哥生活的房间中,小翔每晚都很难睡着觉,在有一晚他的梦里,他甚至梦到了自己哥哥模糊的影子。导演使用的是一个远景,整个画面十分阴郁,小翔的哥哥一直在海边的堤防上走着,走着.......瘦瘦小小的身躯显得无依无靠,使人不知不觉的也走入了那个梦境。影片进行到这,给我们留下了最大的一个悬念,那就是小翔的哥哥到底去了哪里?
第四张画:最难描摹的其实是我们自己
第四张画后的故事让我们大惊失色。小翔的哥哥再也无法回来,因为继父已经残忍的将他打死,所谓的失踪只是一个借口。其中有一段继父对于小翔哥哥小翼魂灵梦呓般的独白十分出彩。导演借鉴了基耶斯洛夫斯基《蓝》,继父笼罩在一片朦胧的蓝色当中,对于自己曾经的失误进行了沉痛的自我剖析。导演对于光影的调度控制的十分精妙。影片结尾处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张自己的肖像,小翔一直拿着镜子饶有兴趣的看着,最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本片根据台湾真实的失踪儿童事件改编,整部影片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反映社会现实,并不像一般的此类型的影片,基调少了些沉重,多了些耐人寻味的隽永,却使主题反映的更加有力与丰厚。不管是因为空袭与父母失散的学校校工,家境贫穷带着瞎子弟弟老弱父亲的“手枪仔”,为获得台湾身份证付出代价的的大陆来的母亲,还是生意失意脾气暴躁的继父,每个人其实都是社会的受害者,这也体现出导演对于人文的关怀。第四张画并不是一张真实的画,以正在照镜子观摩自己的小翔结尾,其实也是在给所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描摹出我们自己?

 3 ) 你的人生啊,才过了一点点。

第四張畫-2010
第一张画:爸爸。影片的开始便是医院。太宰治的小说《惜别》中的少年鲁迅周先生跟医科同学回忆起父亲重病的时候所谓的名医开的古怪药方和药引,什么经霜三年的甘蔗、原配的蟋蟀一对、败鼓皮丸、平地木……甚至弥留之际的大声喊叫唤回垂死者的灵魂,完全是恶毒的欺诈。——这些这些,小翔自然都没有做,他静静地在医院病房,看着父亲的气息微弱至死,连眼泪也没有滴下来。
大人说“带一张爸爸的照片来作遗照”。小翔回家找了半天,除了爸爸的身份证,只有小时候和妈妈的照片。于是,他画了一张爸爸的画像。大小眼,细细的线条,这个男人画得有点丑,然而丑得有点真。不知道小翔画画的时候有没有哭。倒是校工爷爷打小翔的时候,他哭了。“你的人生,才过了一点点。”这话是金士杰跟小翔说的。金士杰的故事,就跟表演工作坊里舞台剧演过相声说过的无数个相似的故事一样,空袭之后,失去了房子父母和家,至今还记得日本军人唱歌的声音。的确,在爷爷面前,小翔那无比的凄惨怎么也惨不下来。
第二张画:朋友。小翔被妈妈郝蕾带走,跟继父戴立忍一起住,认识了小混混,成了朋友。他们一起干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在交班费的日子一起打劫小朋友、入屋偷钱发现有本盲文书便又把钱放回给人家。我的好朋友,小翔的画引起了老师的注意。然而,老师娓娓教导,却依然无法让小翔理解这样一幅画在成人世界的含义。
第三张画:哥哥。在小翔的记忆里有一个哥哥叫小翼,但是现在,他只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婴儿弟弟。他总是梦见哥哥在海边的堤防一个人走着。逐渐,整个故事浮出海面。校工爷爷来探望小翔,他说要退休了,要回大陆看长江看黄河看上海。他跟小翔说自己小时候玩的游戏,干烧青蛙。他希望小翔能够做一只坚强地勇敢跳出来的青蛙,就算受伤了,也要努力跳出来。
第四张画。老师让他们每个人都仔细观察镜子里的自己,然后画出来。我们期望经历过这些故事的小翔,画出一幅怎样的画呢?畢曉海饰演的小翔,让人想起了《一一》里的洋洋,洋洋喜欢拍人的后背,因为对方总是不知道自己在拍他在看他。小孩子的视界总是让大人惊讶。更何况是一个像小翔这样一个敏感的小孩。
爸爸不知道自己在小翔心中是这样一个样子;大哥哥纳豆不知道自己在小翔心中最明显的特征不是圆圆的笑脸;哥哥永远不知道弟弟会永远记得自己……所有这些,小翔都记得,而且都画出来,他的画就是他的记忆,他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四张画,记录身边的最爱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
小翔没有画他的妈妈,辛苦拿到台湾的身份证,做着一份含辛茹苦还强颜欢笑的夜间工作;小翔没有画他的继父,在夜市摆捞鱼小摊,失手打死了自己的哥哥;小翔没有画校工爷爷,金士杰生活的那个时代比他还惨,他给予小翔更多的爱和支持。小翔没有画的这些人,其实反而更多地留在观众的心里,因为他们演得真是好;观众或许更希望小翔画一些更阳光更快乐的事物,然而,小孩子的心,就是一个无底洞,他看到的跟你看到的总是不同。
郝蕾跟小翔说哥哥小翼,她说“小翼,一个多好听的名字。”若干年后,妈妈努力忘记过去的伤痛,她甚至忘记了儿子的样子;她带小翔回家的时候,剥了一个橘子给小翔吃,小翔不吃,她说“我不是要讨好你”;若干年后,她有新的丈夫和孩子,对于小翼,她几乎只记得他的名字,小翼和小翔,父母对子女的无尽希望,希望他们都能插上翅膀飞起来,就像金士杰所说的跳出来的那些青蛙一样得到自己的幸福。
你的人生啊,才过了一点点。看完电影,最忘不了的就是金士杰和小翔的脸和这句话。一个充满责备、爱和希望的话。

 4 ) 空白

    《第四张画》是一部台湾台湾本土剧情片。讲述了了小男孩朱文翔在父亲去世后被母亲接走,和冷漠的母亲、阴狠的继父一同生活。在新的环境里,小翔认识了新朋友“手枪仔”,并跟着“手枪仔”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这是他少有的快乐时光。但哥哥小翼却每每出现在他梦中,让他不得安宁。同时,小翔异常的举止,也引起了学校的女老师更多的关注。

    作为一部成功的剧情片,《第四张画》的剧情设置相当用心,整部影片的剧情围绕四张画展开。第一张画——父亲的遗像,交代了故事展开的背景:小翔的的父亲去世,他被曾经抛弃了他和父亲的母亲接走;第二张画——朋友“手枪仔”的明显特征,告诉我们小翔在新的升华中交到了新的朋友,故事得以发展;第三张画——梦中的哥哥,由此引出哥哥冤死的谜团,剧情发展到高潮;第四张画——在电影中,我们只看到镜头定格在镜子里倒映的小翔的脸上,第四张画也许就是他的自画像吧!故事在这里终止,留下一大串未解的谜团。整部电影似乎仅靠这四张画就连接了起来,而这四张画背后所代表的又是小翔所缺失的亲情、获得的友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未来的迷茫、不确定也是影片要向观众展示的。

    剧情方面另一出彩之处在于影片中铺设的伏笔。例如,当“手枪仔”和小翔溜进一户人家行窃,却发现这家里有本儿歌电子书(盲人看的书)时,“手枪仔”说:“这家里有个小孩子,身体不好。”就把偷来的钱放回了原位,这与之后:“手枪仔”家里有一个看不见的弟弟相照应。而小翔初到母亲家时看到继父养了一大缸鱼,并天天喂它们,看到后面我们就知道继父是个在夜市摆摊“捞金鱼”的。

    朱文翔作为影片的主人公,其角色的塑造是整部电影的关键。小翔是个十多岁的小男孩,虽然从小没有母亲在身旁,他仍然快乐的成长。他拥有一切小孩子的天性:善良(在路边看到一条晒干的小蛇都不忍心踩过去)、爱玩(一个人玩滑梯,注意到旧房子里的洋娃娃)、爱问问题,贫苦的生活也让他比同龄的孩子更乖巧懂事(他每天到医院照顾即将死去的爸爸,他会洗衣服、做家务)。但父亲去世的打击的母亲家里的冷漠让他变得不爱说话,性格也开始扭曲(他相信“手枪仔”的说的“老师说的都是没有用的话”,开始顶撞老师,他陪着“手枪仔”到别人家里偷窃)。小翔的形象就在这些细节中一笔一笔被刻画出来。而她的母亲吴春兰、继父、学校的社工金士杰、好朋友“手枪仔”、学校女老师这些形象也在这短短的105分钟的影片中被刻画的相当鲜活。

    他的母亲吴春兰从大陆来到台湾,本以为这里会有好日子过,却没料到生活会如此艰辛。终于,在拿到台湾的身份证后,她带着小翔的哥哥小翼走了,遇到并嫁给了现在的老公。在第一次见到小翔时,她对小翔的态度是冷漠的的——根本不像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态度。带着疑惑,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她,她离过婚,坐过牢,坐牢期间儿子丢了,现在在酒吧做三陪女。我们不疑惑了。但在点滴的生活中,她还是不自觉的流露出了对小翔的关心:当小翔大晚上跑来找她时,她会问小翔饿不饿;当猜到小翼的死因时,她叫小翔离她的丈夫远一点;她为小翔买了新的衣服和书包;她为小翔和丈夫争吵。或许她不能做到和其他母亲一样,给儿子全心全意的爱,但她也在一点一滴的改变着,尽她的努力给小翔好的生活。影片中多次展现出她抽烟的形象——熟练而妩媚。这是一个历经风霜的女人才会有的。

    本片的结局是典型的开放式结局。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同时也留下了许多未解的谜团:小翼死亡的秘密是否会被揭开?继父是否会得到应有的惩罚?小翔的生活又将怎样继续?其实,影片的结局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故事早在每个人心里以不同的方式延续。而小翔,这个可爱善良的孩子,我们也只能给他更多的祝福。
   
    这部影片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金士杰给小翔讲烧青蛙的故事。“你的人生才刚过了一点点。”“你要像这些青蛙一样跳出来。”这也是这部影片中最激励我的两句话。无论身世怎样的险恶的环境,只要不放弃,绝望也能变成希望。

    总而言之,《第四张画》是一部相当成功的电影。它像一脉香药缓缓注射进你的动脉,带你体验遗忘的那种感动,带你寻找缺失的那些东西。这是那些商业大片所不能及的。

 5 ) 我想谈谈郝蕾

我认为郝蕾确实有能力把每一部电影都演成代表作、即使是配角也可以成为整部戏的灵魂。

一个伟大的演员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就是电影的主角,把电影整体放在第一位、在整个片子里考察自我才是他们会做的事情。

表演到丝丝入扣、恰如其分需要功力、更需要修为。当年金马奖评委认为郝蕾不是以煽情演法放大角色的悲哀,心境的疲惫尽收在她的眼底。她的每场戏都亮眼,一个小动作都表现出人物深度。

这样的表演例如在教室里给老师诉说的一段:“我们曾经有一个孩子、后来我出了点事儿、就坐牢了、我丈夫有一天说孩子找不到了、我们报警了、但是没找到。”那种面无表情又暗涌着泪水的表演我只能说真的很高级。当然每个人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态度不同,如果觉得某些龇牙咧嘴、歇斯底里的表演技高一筹我也无法反驳。

《亲爱的》中鹏鹏与鲁晓娟走在喷泉旁,鲁晓娟答应一定把妹妹接回家然后鹏鹏主动牵起她的手时眼神微妙的变化、从难以置信、到激动、到坚定、再到释怀。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她可以用眼神传达出故事、给予观众最美的表演。

《浮城谜事》中第一次透过咖啡厅的窗户看到丈夫跟别的女人从酒店出来。记得郝蕾说过剧本上对这场戏的描写只有“五雷轰顶”四个字、自己也想了很多种方式、但始终不能精准的表达。最后呈现给观众的依然是不动声色、却也传递出心里的惶恐和未知。

至于有争议的作品我也不想做什么评论、如果按我一个朋友的话来说、郝蕾演得已经让她有生理反应了。

颐和园里的余虹永远上扬的嘴角、永远骄傲着不妥协的面孔好像就在昨天、可岁月已经走得越来越远了

 6 ) 第四张画:直击溃烂化脓的伤口

(写于2011-04-15 )

在如今越来越以商业与利益为重的电影市场而言,还能保有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理应拥有的价值与意义,并为之坚持、创造和奋斗,实属件不易的事。但在近几年的台湾电影中,却还能看到为捍卫自身文化传统而不断努力后的成果,以及对于电影身为艺术的一种尊重和运用,脱离阴暗的商业运作所赋予电影的肤浅与劣质,通过电影这样一种平台,努力在精神层面上挖掘与体现出更多深层次的内涵与价值,《第四张画》就是部典型的代表作。

虽然片名给人一种很诗意和神秘的感觉,但实则电影本身却是部很赤裸的电影,所谓的赤裸就是在其内容上毫不遮掩的直白与大胆,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将现实中人们常常不愿提及、不断回避与隐藏的伤口掀开来,将这块腐烂到化脓恶臭的伤口活生生的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让人们不再以事不关己或旁观者的姿态和角度去考虑现实中的敏感现象与问题,而是身临其境般的直面恐怖的家庭暴力,社会中弱势群体的艰辛与痛苦,以及在敏感、尖锐与尴尬的两岸关系中生存的悲凉与希望。

父亲去世后,无依无靠穷困潦倒的小翔在校工的帮助下,找到了起初遗弃自己的母亲,之后只好与陌生的母亲和诡异的继父生活在一起。随着当初被失踪的哥哥在小翔的梦中出现,与看似下三滥的朋友逐渐深入的相处与了解后,隐藏在这些背后的一个个沉重而残忍的真相也随之浮出了水面。本片通过大量阴沉昏暗的色调与诡谲伤感的氛围,以及长镜头的延伸感所造成的一种空寂而压迫的感觉,组合成一种让人难以喘息的绝望景象,使影片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与震慑力,让人不由自主的沉静在一股阴森而悲凉的漩涡中。

“小时候和朋友玩一个叫干烧青蛙的游戏,将青蛙放在一个长条形的铁桶里,不放水直接放在火上烧,青蛙发疯似地不断的蹦跳奋力的想要跳出狭小的瓶口,却没有几个能活着跳出来。”出自校工之口的这段话,除了想让小翔能形象的明白并努力的摆脱现有的家庭外,似乎还蕴藏着一个更大的寓意,就是对于多年来夹杂在“两岸关系”中生存的百姓们的一种感慨,家乡是每个人都无比割舍或遗忘的一块血肉,这么多年以来对于很多思乡情切的台湾同胞而言,更多时候只能伤感的隔岸思念,这种心情就像是拥有出路却难以跳出瓶口的青蛙,无奈却满怀希望。

从大陆毅然决然的跑到台湾天真的以为可以过上好日子能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了一张台湾的身份证不惜赔上了自己的人生,被残忍的践踏在臭水沟里,整日过着浑浑噩噩麻木堕落放逐的生活。小翔的母亲对着老师倾诉自己以上的经历时,不停地吸着烟眼中充满着无尽的绝望与哀伤,这一段的出现仿佛在因敏感的“两岸关系”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上又撒了一把盐,虽然这层关系所诱发出来的排斥与隔膜,成为了片中小翔母亲的人生变得凄惨而悲凉的一个最为主要的诱因,不过校工后来决定回家乡上海的这一举动似乎也暗示着两岸关系逐渐友好与和谐化,以及台湾同胞对于“回归”的一种期待与盼望。

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校工靠收废弃楼里的旧物为生;父亲死后贫穷潦倒还未与母亲团聚的小翔为填饱肚子偷吃老师的便当;小翔的母亲在风月场所当舞女过着堕落的日子;小翔的继父靠在路边摆摊捞金鱼维持生计;小翔的朋友上有老下有小的住在危楼里,无所事事到处坑蒙拐骗,他们都是常被社会遗忘却又急需社会重视与关切的群体。

虽然神经兮兮具有严重暴力倾向的继父心理变态残忍的杀害了小翔的哥哥又恐怖的威胁小翔,虽然为了宣泄和隐藏离乡背井的孤独与无助,痛失爱儿的悲痛与自责,小翔的母亲把自己沉沦在放荡不羁卑贱而堕落的生活方式中,虽然小翔的朋友是警察局的常客到处偷到处抢到处骗,但他们其实都是值得被人可怜和同情的人,撇开他们自身的责任不说,让他们无奈而被迫走上犯罪或绝望道路的罪魁祸首,可以说是社会底层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的窘迫。

小翔的画即可以作为影片流程的一种浓缩体现,同时也是解读影片主旨的重要依据,第一张画是父亲的遗像,第二张画是朋友的生殖器,第三张画是走在树林的哥哥,第四张画却是无从下笔的自己,前三张画更像是对恶劣窘困的生活环境的一种直白的表现,父亲死后家里穷到连张遗像都没留下;因有非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而具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与另类的理解,却又夹杂着些许的天真与单纯;梦中哥哥的出现揭露了继父丑陋和残忍的暴力行径,而让人难以理解的第四张画在我看来却是在前三张画凸显出来的意义上所呈现出来一种自我迷失。

是对自身存在的意义心生的一种不解与怀疑,同时也是对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心声的一种投射与共鸣。敏感的两岸关系所残留下来的后遗症,社会环境的恶劣与悲凉,失去了温暖与幸福的家庭环境,在人们的身心所划下的一道道不断在溃烂流脓的伤口,通过电影等来了一次呼吸空气重见阳光的机会,不要再习以为常的避而远之或是冷眼旁观的漠不关心,任由伤口腐烂感染后如同行尸走肉般的活着或凄凉的死去,而是要警醒而人性化的对这些伤口投入责任、关注与治疗,才能在苦苦的等待中迎来痊愈而健康的一天,从而过上安定而和谐的生活。

 短评

用四张画暗喻家庭朋友亲人和自己的想法太棒了!郝蕾虽然胖了点但还是很美~不愧为文艺青年的女神

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第一张画:父亲,第二张画:朋友,第三张画:哥哥,第四张画:自己。社工骑车带着文翔,让我想起在宁波北仑的日子,绿色田野很美丽,看《第四张画》完全是缘于郝蕾在金马因为这部电影得了最佳女配,感动,为郝蕾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她的努力感动,为《第四张画》感动

8分钟前
  • ZHANGWANHE
  • 力荐

哥哥是在海里的水泥墩里吗?因为上面有一只鞋子底面,上面是23.5,加上戴立忍跟警察说之前是做水泥的工程公司,还有跟小翔说几千几万年都找不到哥哥的……毛骨悚然

9分钟前
  • 林向晚
  • 推荐

讚一個!小孩不壞.....! 目前《第四張畫》已經入選台北電影節、瑞士盧卡諾影展、多倫多影展、釜山影展、東京影展、溫哥華影展、夏威夷影展、西班牙瓦拉多利國際影展、莫斯科當代電影節、法國南特影展等十大國內外知名影展,可謂是「十全十美」! 呵呵....

14分钟前
  • 阿里山神木堂主
  • 力荐

从哪儿看的来的,说郝蕾是唯一不取悦镜头的女演员。

1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文艺片里的人物能正常点吗?以孩子的视角去承载这么黑暗的故事太残忍了,戏剧化的角色、戏剧化的故事,导演对于要表达的思想太急了,好比教室里借演员的口背那些学说,这一切戏剧化的程度未免太高于生活了。真希望哪天国产文艺片能正常点。★★★

2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开头的水啊芦苇啊都很容易联想到大湿片,还蛮兴奋,后来又是台湾片老毛病,莫名其妙拖啊,打着打着八十分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了。也不觉得郝蕾演技好到哪儿,顶多是比较有范儿罢了,板着张脸就叫演技好了,切。

22分钟前
  • 阿朽
  • 还行

First,Second,Third and Fourth,2010年看过最好的台湾电影

24分钟前
  • 科林
  • 力荐

郝蕾还是那么美。演技依旧出色。小孩很像张洋洋啊……校内上有个分享不是说台湾小朋友连唐诗都不会背几首吗?我让你们看看台湾小学生背的是神马!!

29分钟前
  • 汪金卫
  • 推荐

风景如画 斯人陶醉 年华无效 鬼魅无常

34分钟前
  • 纳什维尔的猫
  • 力荐

故事很平淡。但是色彩和节奏我还算喜欢。最重要的是~我真的是超级喜欢郝蕾啊!演技没话说!

38分钟前
  • 默默仔是呆萌仔
  • 推荐

四张画,四种人生的记忆,掺杂着童年往事与底层生活的艰辛和社会中被隐藏的暴力,摄影构图运镜都是非常考究的,虽有刻意的成分在,但其中所包裹的是被压抑着的暴力情绪和得不得宣泄的孤独与苦闷

40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一個台灣每天重複上演的新聞事件綜合體。家庭的離散、童年的迷惘、親人的困惑,每一張畫都代表著一個意義。而小翔的表情卻始終看來那麼堅定,大人們又始終像是一個加害者。不存在的哥哥、疏離的母親、充滿不安的繼父,給了男孩一個無聲掙扎的靈魂。(畢曉海,一句話不說,也緊緊揪著我的心。)

45分钟前
  • Claudia
  • 推荐

图画是童年心灵的一面镜子。第一张是逝去的家庭,第二张是唯一的朋友,第三张是渴望的亲情,第四张是孤独的自我。

49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郝蕾伱一個人就已經演完了我最愛的內地電影和內地電視劇 難道還要繼續攻佔台灣市場嗎? 我幾乎已經忘記上一次看電影被磁鐵一樣吸進去昰甚麼時候了。我不昰學電影出身的 但我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攝影和剪切的獨到 感受到來自電影深處的孤獨感。就像昰盲人用手指感受點字書一樣 隻會讓我體悟得更深。

51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郝蕾有一种跋扈、颓废、妩媚的美,素脸下冷冷地露一道闪亮的伤口给你看。第四张画没有出现,让我痛苦了好几天。。。

55分钟前
  • 剁主
  • 力荐

“人生就是或哭或笑,互不相干。”四幅画,四种不同的边缘生活状态以及成长的缺失。浓郁深意的摄影加上同样很赞的配乐,描绘出了一幅个人风格明显的台湾风情画。影片从开头就营造了一个让人期待的气氛,但在故事的叙述、细节的把握的作用下,越往后越感觉失望。郝蕾中规中矩,金士杰才是亮点。★★★☆

56分钟前
  • Q。
  • 推荐

钟孟宏的电影总有许多讨巧的地方,也自然招人喜欢。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又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停车》一样,捧得很高,其实很平庸。

5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钟孟宏的两个故事都很真实,甚至真实得有些刻意:老校工的不安慰,第二张画的自白等等。但也因为过分强调真实,在某些方面反而变得有些造作,比如鬼的分裂影像、故意多疑的小警察的自叙、做爱不能的酒客、郝蕾的大陆腔、校工的两个故事:都给人用力过猛之感,四张画进行衔接,让颇散的故事总算有始有终

1小时前
  • 文泽尔
  • 推荐

唉。。。这片剧情介绍都没法写。。

1小时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