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伦拜校园事件

记录片加拿大2002

主演:Jacobo Arbenz,Mike Bradley,Arthur A. Busch

导演:迈克尔·摩尔

 剧照

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3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4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5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6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7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8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19科伦拜校园事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4 14:45

详细剧情

  这部记录片拍摄的起因是美国哥伦比亚中学的校园枪击事件。纪录片人摩尔着眼于大屠杀的背景、环境以及公众对这个事件反应,深入到美国暴力事件的本质,把枪支作为一种符号来探讨美国自由和自我毁灭之间的联系与矛盾。  摩尔通过与南方公园作者Matt Stone、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Charlton Heston和音乐人Marilyn Manson等人的互动,逐步揭示出科伦拜恩大屠杀发生和美国高暴力犯罪的根源。

 长篇影评

 1 ) 就这么突然发生,就这么永不结束

如果能穿越回去他们杀人的前一天,你会对那两个孩子说什么。

我不会对他们说什么,我会听他们说什么,可惜没人能听到了,之前也没有。

他问一个倒背如流独立宣言的农民,为什么不学甘地呢?他不用武器也战胜了大英帝国。 这个有雄辩精神的农民回答是——这件事我完全不清楚。 这个合众国的人从全世界移民过来,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知道总统每年都会下令轰炸一个名字很难拼出来的国家,会有政府被美国支持推翻。 在一片“what a wonderful day ”歌声中,生活在“天堂”的高中生无差别屠杀了学校四十多人。 个中原因过于复杂,自卫队、动作明星、军火商,这个片子不嫌麻烦地全部掏了出来,乱如麻的关系让人绝望。 他就是这么发生了,就是那么结束了,以后还会发生。 因为你不会告诉自己的小孩有和你一样的同学,他们毫无原因地杀死了四十多个身边的人,你千万不要学他们。你越强调越会有人学,能做的就是祈祷他们从来不会有这样的想法。 我很讨厌像海豚湾这样世界警察式的纪录片,剧组的人在自己的影像里像英雄一样戳穿世界的丑恶。 但是如果他们把瞄头对准自己呢?

 2 ) Bowling for Columbine

This is a document about Gun, which arouse the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insecurity, media propoganda and gov prob.
I am very impressed by the word put by Marilyn Manson, the consumption goes along with fear, which is implied as a fault guided by the media.

We all know that we are more of a country spreading an attitude of optimistic. I seldom read "bad" news in the past several years, but now more fact and truth like crime, corruption are revealed on the screen and web, pushed by the transparancy of media. Still, it's not as transparant, instant, public and critic like the US media. We can see that we are better at calm down people by hide the fact, while the US spread the it directly, which I treat US as a media model that leading in the way of creating the country a public and open place that inform all citizen what is going on everyday. But after watching this films I start to think whether this is a matter of "dogs bite in everycountry. " What I see is that the media people spread a mood of insecurity. They put emphasis on how problems spread the country, they warn people to be careful about the dangerous people. It's like making an air of danger. Thus people are threatened, there is a growing fear in the country. The media are also a duncky behind the carrot, they are also driven by certain benefits! There is a scene in the docu, that a TV producer gains a good audience from their show "COPS", merely shows how cops break down the crimers who are usually black people, the producer admit that they intentionly exaggerate how the cops are doing on the crime scene: they strip off the crimers' clothes and press his head onto the ground. I hope this was created to peace the public and show how reliable and strong their guardians are, but actually we can find it also light the fire of fear.

There are more impressive scenes in the movie that make people have a deep thought about what is wrong in the US, but also turn back to ourselves how to address the relation between media, gov and people.

  

 3 ) 当大象踩着保龄

    昨天突然收到老妈电话,原来她终于得知UW的枪击事件,我花了好一阵子才安慰她说这种情杀在哪个大学都有的,浙工大也有,只不过别人是动刀子,我们这是动枪子。后来琢磨着我怎么就能对这样的事情无动于衷呢,也许是吴宇森看多了,奥利佛.斯通看多了。

    这就像范.森特在<大象>里的观点,我们看到子弹嗖嗖地从身边飞过,我们觉得自己处在虚假的梦中,而不觉得一个社会制度正处在荒谬的境地。但数据这种东西往往是你不调查就会可能有一个模糊得可怕的错误,比如加拿大的人均枪支占有和枪杀死亡人数之比,虽然但从麦克.摩尔那里得知答案也不是严谨的做法,但是他的偏激至少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吸引已经完成了摩氏记录片的作用,能更容易地激起我们心中的非理性意识。

    对于记录片的作用本身就有很多争执,完全忠实于事实,还是加入适当的主观观点?这是如薛定谔的猫一样的窘境,事实上,我们在观测并记录事实的同时,已经改变了观众对事实的原始理解。麦克.摩尔把我们当傻子?我看他只是不想给我们送上一杯白开水。范.森特倒是端上了一杯白开水,却是亮色的,而且冷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导演的存在,只有摄影机的游走还隐约透露着一只大象即将闯入的信息。

    戈尔在<麻烦的真相>里有效地把记录片当作武器攻击了布什政府,记录片的忠实粉丝可能会不大喜欢这种形式,因为他的观点很个人,诠释太个人,甚至把数据这样比对,前一个是CO2含量曲线,后一个是温度曲线,CO2高到一定程度,他让你觉得温度也会高到那个程度,乐哥看了肯定会不高兴,这简直就是视统计于无物啊。但不能否认,戈尔真的让观众在某一刻相信,布什就是Global Warming的大帮凶,这是一种很牛的技巧,摩尔擅长的技巧。我觉得仅仅是凭这种开创性的嘻笑怒骂式记录片技巧,摩尔就应该获得一个电影的终身成就奖,如果电影届有《Nature》,他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就应该凭那个南方公园式的动画而成为这种学术期刊当年影响因子最高的论文。

    所以尽管他的记录片不够"客观"不够"真实"不够"逻辑性",但却让受众轻易地接受了一个新颖的形式,赫尔佐格没做到这点,王兵也没做到这点。范.森特把电影拍成记录片,拿走一座金棕榈,麦克.摩尔把记录片拍成电影,又拿走一座金棕榈,<大象>和<华氏911>都不够好看,也许戛纳只是想说,我们比威尼斯更学术。

    两个美国人在科伦拜恩上报持了不同的观点,范.森特把他当作一个时间地点人物的青春期新闻事件,麦克.摩尔则顽皮地跳到了步枪协会会长的面前,自认为才高八斗的影评人为<大象>里类似<闪灵>的低机位移动赞不绝口,而美国人却为摩尔扔出的弧线保龄球感到震惊。亚特兰大爆炸案的主角在森林里躲了数年终于被揪出来,却只是让我想起那次奥运会的主题曲,作者是美国五十年来最出色的作曲家John Williams,他的作品就像美国人的典型性格,高昂,大开大壑,推进迅速,织体单薄。大部分的美国人嘴上什么都不说,但心里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他们坚持的观点是你很难动摇的,虽然他们初接受自己的观点时可能也只是一时的冲动,所以你很难想象为什么经常可以在美国各地看到藏独和某功的支持者,Phoebe肯定没去过西藏,而给某功发传动的美国人估计也没几个见过那张莲花座像。我们常说国人思想蒙蔽,但我看国人至少一点也不死顽固,美国却一如既往地坚信他们的正义,他们在别国做的是帮助而不是屠杀。

    比起在萨尔瓦多和科索沃死去的数万民众,科伦拜恩死去的12枚花骨朵似乎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数目,但看到Discovery里Harris和Klebold拿保龄瓶做射击练习时,我却感到一种莫名的哀伤,民兵队也这么做,相似的动作并不代表保龄是一场杀戮的罪魁祸首。就像美国人突然地就大肆抨击朋克,抨击哥特,抨击Marilyn Manson,这些都有相似之处,但并不是真正的主因。欧洲人也看<操我>,亚洲人都看银河映象,加拿大人说我们有很多杆枪,却只有美国人一天到晚为夜半的枪声而惴惴不安。

    <大象>里的男孩长得很漂亮,天空也很干净,越干净就越让我们恐慌,我不想在UWay上遇到宪法第二修正案的尴尬:This was my first gun. I couldn't wait to go out and shoot up the neighborhood.

    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让大象踩着保龄,我不会让我的孩子去碰枪,虽然我小时候也经常拿气枪去打猎,但潜在的危险可能会扼杀一切。社会伦理无法阻碍科学让人类触碰原子弹,但我还是有能力让孩子远离枪支弹药的。

    说来,小时候虽然被抢过,但我真的觉得中国比美国安全,这是冷兵器给予的安全感?

 4 ) 纪录片的制作方法

周三选修课上看到的这部影片,老师极力推荐,将之奉为纪录片之王。虽窃认为老师的评价有过于主观之倾向,因为早期的那些纪录片如《意志的胜利》等已经在本人心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但是不能不说这部片子确实让我们看到了优秀纪录片所应该拥有的一些特征。
1. 有明确的线索把故事或者导演的推理给串起来。反面教材我认为就是早年中央电视台拍的那部《望长城》,当时说要和日本拍的长城纪录片一比高下。整部片子选取的主题太大了,没有具体的落脚点,飘飘然也。
2. 身为导演兼演员的摩尔本人让人心生敬意。就像《监守自盗》里面的提问者一样,摩尔在《科伦》中对许多受访者的提问十分犀利,指戳要害,感觉很多受访者都快要毛了。也就是这样一种刨根问底的精神能够把一个问题调查得这么清楚吧。
3. 配乐和画面搭配得很好。在讲述美国的“社会危机”不断加深的那一段,音乐的节奏不断变快(与其说是音乐,还不如说是心跳声),画面的剪接的速度也不断加快,让人确实感觉到了危机带来的压迫感。
4.整个纪录片的节奏把握很好。这也是几乎所有美国电影和电视剧的共同点,不像很多中国片,平淡地要让人睡着,醒来发现还没有演完。个人觉得纪录片的节奏安排和演讲的节奏安排有着同样的套路,一是要不断的设置“唤醒点”,把聚精会神了一段时间而开始分神的观众拉回到你的电影或者演讲上面;二是可以在某些时点突然改变或者来回切换影片的节奏和格调,注入新鲜感(比如在访问电视片制作者的时候,摩尔问到为什么不制作一些“商业罪犯”的节目,这个时候可以感觉到气氛比较压抑,受访者有很大抵触心理,摩尔在剪接的时候故意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诙谐的抓捕商业罪犯的场景)。
5.理性与感性结合。既要能用煽情的手段和镜头来感染观众,达到催人泪下或者鼓动屁民的效果,又要用理性的分析、逻辑的力量来说服观众,让观众相信这个论点。
最后说一下,认为本片最经典的一个镜头就是摩尔将6岁女孩的遗照放在步枪协会会长家里,然后无奈离开的镜头。

 5 ) 警钟为谁而鸣?

美国人怕死。自我保护到了强迫症一般的地步。无论是里根式的理想主义者,还是克林顿式的实用主义者,所有政客都希望把暴力堵在国门之外。合乎其利益的,他不管对不对都要扶持;不合乎其利益的,他就要根除之。《华氏911》导演Michael Moore 拍摄的纪录片Bowling for Columbine一开始就记录了这样的一部历史:

• 1953, 推翻伊朗总理摩萨德(Mossadeq),扶持伊朗国王上台;
• 1954, 中情局推翻瓜地马拉民选总统阿尔本兹(Arbenz),其间200,000 平民被杀;
• 1963, 支持南越总统吴庭艳被刺杀;
• 1963-1975年期间,美国造成了东南亚4百万人丧生;
• 1973年9月11日,美国策动智利政变,民选总统阿连德(Salvador Allenda)被杀,独裁者皮诺切(Augusto Pinochet)被扶持上台,5000智利人丧生;
• 1977,美国支持萨尔瓦多军事统治者,700000萨尔瓦多人被杀;
• 1980年,美国扶持本拉登对抗前苏联,中情局给了本拉登30亿美元经费;
• 1981年,里根向“反抗军”(contras)提供培训和资金,其间30,000尼加拉瓜人丧生;
• 1982年,美国向萨达姆提供几十亿资金,支持萨达姆发展武器对抗伊朗;
• 1983年,白宫秘密运送武器至伊朗,让伊朗对抗伊拉克;
• 1989年,CIA特工、巴拿马总统诺列加(Noriega)不听华盛顿指挥,被赶下台,其间3000巴拿马平民死伤;
• 1990年,伊拉克在美国武装的武装下入侵科威特;
• 1991年,美国发动第一次海湾战争,老布什把科威特国王重新扶持上台;
• 1998年,克林顿轰炸苏丹的“兵工厂”,后来发现 该工厂原来是在生产阿司匹林;
• 1991年后,美国飞机几乎每周都对伊拉克执行轰炸任务,截至Michael Moore制作本片时为止,联合国估计有50万伊拉克儿童因轰炸和制裁而死;
• 2000-2001年,美国向塔利班政权提供了2.45亿“援助”;
• 2001年9月11日,本拉登利用他从CIA那里学来的专业知识,实施了 911恐怖袭击,杀死3000人。

然后,Moore的影片让我们看到:1999年4月20日,美国发动了科索沃战争中最猛烈的一次轰炸,轰炸中遭到袭击的包括医院和平民住宅等非军事目标。

然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次轰炸的一个小时以后,祸起萧墙,科罗拉多州Columbine高中发生学生枪击事件,12个学生、一个老师被杀,无数人受伤,从现场录像看,场面如同好莱坞电影。借助军事强权,废一国元首如杀小鸡。可是这没有消灭暴力,就如同长城没有挡住秦王朝衰亡的厄运一样。

Michael Moore是一个被人斥责为叛国者的人,也被另外一些人看成是美国的良心。从他这部《美国社会的暴力》上看来,他是一个难得的爱国者。他在认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暴力?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有很多人都开始责怪歌手Maryln Manson,因为此人形象颓废,不男不女,看起来像个活鬼。凶手喜欢听此人的音乐。这就如同因为马加爵爱听崔健音乐而让崔健对凶杀负责一样。Michael Moore 问:你怎么不去责怪保龄球呢?因为凶手凶杀前还打过保龄球呢!不是说这个人所代表的文化没有责任,可是因为其形象恐怖,在电视上更容易印证正邪之对立,而把责任全部推给他,这人们找到一个简单的解释,让处在思考的大脑得以休息,却让更多祸因“逍遥法外”,那就非常危险了。警方把附近所有的凶杀全部推到一个认罪的凶犯身上,对未了案件结案处理,警方“大功告成”,可是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说不定真正的凶手还会跑出来祸害。

也有人说是电视和电脑游戏造成了暴力,可是Michael Moore说,暴力游戏日本更多,怎么日本当年凶杀案不到百起,而美国有一万一千多?又有人说,这都是白人和黑人的冲突造成的,可是Michael Moore跑到加拿大,发现其社会构成更复杂,而加拿大的凶杀也很少。同样,德国人也听类似于Maryln Manson之类古怪歌手的音乐,也不见这么多暴力?怎么就是美国有这么多?

社会暴力是个复杂现象,有多重因素在发挥作用,包括上述这些原因。为一个事件找原因,其实是一种实用研究,要想在事物之间建立因果关系,你得排除所有其它可能的解释(rule out alternative explainations),才能真正让人信服。可是现象越复杂,就越是难以找到简单的因果关系。比如暴力思维的影响、个性、家庭教育、社区环境、贫困、种族对立、歧视、学校的安全保护、都有可能造成了Columbine事件。但是如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那样,有直接原因,也有间接原因。

要改变,只能综合防治。Michael Moore正在其网站上呼吁人们采取行动,给现政权所忽略或者失误的一些社会领域开展纠偏。这往往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面很广,未必能一朝一夕成功,却需要一砖一瓦的努力。如果听任现状的延续而无动于衷,我们交给子孙的,是什么样一个世界?

另外,把责任推向整个社会,寻求社会改良,很大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造成暴力有很多原因,这些原因发挥影响的力度却不对等。有些原因却更值得关注,比如本文开始所说的在海外的穷兵黩武,因为在海外的干涉,影响了整体社会资源的调配,使人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关注内部的社会改革。其间接影响更是无法估量。再比如枪支泛滥,也更值得去努力改变。这次事件当中,枪支均合法购买,子弹来自附近K-Mart大超市。10天后,美国枪支协会在丹佛市集会,丹佛市长Wellington Webb事先警告大会主持人不要来,说他不受欢迎。对方回答说:“这是美国,我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复述这句话的时候,场上掌声雷动。如此爱好枪支,捍卫枪支拥有权,又不希望受害,鱼和熊掌,岂能得兼?

另外一些小的努力,可能会产生大的结果,我们称其为杠杆点(leverage points)。比如学校里的保安措施、着装规定(让武器不便隐藏)。但这些治标之策,和治本的人心工程、社会工程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长久收效。对个人来说 ,无论在朝在野,要想做成一点事,就得从具体的行动入手,每次做出一点改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每次影响一个人,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战术层面的可取之道。

中国幸亏是一个实行枪支管制的国家,否则目前就已经让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学校凶杀,不知还要增加多少。如果不去查找精神的、社会的、教育的、家庭的、个人的各方面原因,情况还可能进一步恶化。社会郁积的对立和矛盾、偏见和歧视,也同样会成为暴力成长的温床。Michael Moore给美国敲的警钟,我们不妨一同侧耳倾听。

 6 ) 有点迷惑

我想相比之下华氏911比这部要更成功一些,原因可能在于华氏911主题比较单一,而bowling for columbine要探讨的东西太多,结果浮于表层。
事实上整部片子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一方面提供证据否认枪支与谋杀的关系,一方面却又对出售枪支的公司步步紧逼。既然我们知道加拿大的持枪率不低于美国而谋杀案件远少于美国,为什么还要强迫商场停止售卖子弹呢?既然我们也知道导致校园枪击案的真正原因并没有定论,为什么要逼迫NRA主席向死于6岁男孩枪口下的同龄女孩道歉呢?此外,为什么片中一方面反复强调美国人自相残杀的倾向远高于其他国家,一方面却又声称这些都是媒体的选择性报道呢?
我们知道Moore出身草根,因而一向关注美国贫困问题。此片也涉及到了失业率、福利制度、单亲家庭,但同时又提出加拿大的例子将这些因素导致谋杀率高发的可能予以否决。个人感觉这一段偏离主线,显得游离。实际上Moore唯一没有否定的因素,是他一向擅长的阴谋论:美国政府试图通过keep people in fear来加强控制,使人们忘记这个国家存在的其他问题。这在华氏911中有了进一步阐释,并在该片结尾引用奥威尔《1984》中的经典言论予以摊牌。但在这部片子中,这一点只是提出了一个怀疑,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证据支持。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篇幅给了商业媒体,控诉他们为了吸引眼球而不择手段地营造恐怖和血腥气氛;但Moore并没有探讨在这层关系中媒体和观众究竟谁处于主导地位而谁是被影响者。
事实上,Bowling for columbine以Columbine校园枪击案为起点和中心,探讨了若干导致类似悲剧的原因,但由于涉及的方面太多,线索太庞杂,而所有讨论都充满自相矛盾的证据,导致整部片子虽然有引人反思的功效,却也与此同时让人迷惑。明显地,导演本人在努力试图找到一个立场,因此他的若干采访和行动策划都是有严重bias的;但很遗憾,我没有看到他最后在哪里站稳了脚。不仅对枪击案原因的讨论没有结果,甚至连美国的犯罪率究竟是高是低、在美国生活到底安不安全这一判断,片中也在反复摇摆着。
也许整部片子唯一能确定的就是最后一句话所表现的:美国是一个充满恐慌的、人与人之间充满不信任的社会。但对这个结论,连我都不能接受--尽管我在迈阿密,美国人(也是中国人)印象中最不安全的城市之一。就我认识的美国人而言,并没有如片中所极力渲染的一般充满恐慌和敌意,事实上尽管校园中也出现过盗窃和抢劫事件,但大多数宿舍还是不锁门的。
Michael Moore的一大法宝是:采访特定对象时(主要是他想踩的那些人)问一些十分古怪的问题,录下对方反应,并以讽刺的立场剪辑后放入电影。很多时候,他采访的语气表面友好甚至卑下,实际上句句藏有讥讽和机锋,给人以被挑衅之感。此时,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些下意识的抗议性或者抗拒性的不友好的举动和言论,于是正中莫氏下怀。比如NRA主席Chalton Heston,实际上他的态度已经相当诚恳了,结果莫氏竟然拿出小女孩的照片要求他道歉,自己站在道德的至高点而以审判者的眼光去看待对方。事实上,既然这本来就是没有定论的问题,便没有必要把自己搞得像正义的化身一样,这样对方换谁都会觉得脸上挂不住的。Heston已经足够克制了,没有端枪轰他出去。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样的采访才好看,这样的纪录片才能拿奖;如果Heston真的大发雷霆,恐怕Moore就更开心了。很多时候,他的所作所为,貌似充满人道关怀,实际也是为了片子拍出来更具有戏剧性、更能吸引观众和评委眼球罢了。否则,何必去问那些谁都知道答案的问题,何必去做那些谁都知道是白费力气的事情。每个人都是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Michael Moore的工作,就是从意识形态上去挑其他努力工作着的人的错。
事实上很难讲究竟谁错了。我们能看到的是,至少在美国,有Moore这样的导演,有华氏911和bowling for comunbine这样的影片;而且,它们不仅能上映,还能拿奖。因此,尽管很多人看了莫氏系列纪录片后对美国失望得一塌糊涂,我还是可以因为它们,而更加喜欢这片土地。

 7 ) 《科伦拜恩的保龄》为何如此卖座

迈克·摩尔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实用主义纪录片导演,他拍摄过许多社会敏感议题纪录片,并且在美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他的作品也曾获得过戛纳、柏林、奥斯卡等多项大奖,可谓名利双收。导演罗伯特·德尼罗曾评价迈克·摩尔说:他是一个真正的、真正的美国英雄。他总是言论激进,用最犀利的视角来批判、直指当下的社会政治事件。可就是这种政治实用主义、主观宣教色彩浓厚的真实电影纪录片也可以获得较高的票房与商业价值,《科伦拜恩的保龄》(Bowling for Columbine)就以2150万美元票房在当时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那么接下来我会从纪录片的立场表达、拍摄影像文本分析,以及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与观众产生的价值认同,几个方面进行简单论述。

摩尔成长的最为重要的90 年代的美国,兴起了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新纪录电影运动”,他本人也是这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新纪录电影运动不再沉醉于安德烈·巴赞式的“影像信仰”。不再刻意教条地寻找客观与真实。这便为电影创作者带来了很大的主动性与选择性,不在像直接电影“墙上的苍蝇”一般,而是大胆的去寻找诱发,驱动影片内容的要素,创作者的个人主观价值引导便占据了重要地位。如何使导演的观点更具有说服力呢?迈克·摩尔找到了一种“虚构”与“非虚构”的暧昧平衡。

“因为我们不喜欢虚构,但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因为我们有一个虚构的选举结果,选出了一个虚构的总统(指小布什)。我们活在虚构的时代是因为,一个人,因为虚构的原因把我们卷入战争,就因为一条虚构的录音(指911调查)”。迈克·摩尔在2003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道。他直言不讳的嘲讽了美国的政局,并且强烈的表达出个人对于战争的厌恶痛恨。他用这种“虚构”看似表达出了个人的无奈与被迫,实则是合理化个人的预设立场,并引导性的让受众接受这种“虚构”的实现。当然,这部获奖作品就是《科伦拜恩的保龄》。纪录片详细讲述了震惊美国的科伦拜恩高中校园枪击案。影片涉及到枪支管控问题,校园暴力与安全规范,娱乐暴力化,媒体监督与报道,种族歧视刻板印象,科索沃战争恐怖袭击等等。摩尔的关键论点是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由,平等的国家为何暴力,战争不断。而由此展开的调查地域广阔,时间久远,宏观与微观兼具。他们共同都反映出,美国当下的社会环境与政治局势,这正是导演想要利用摄影机作为武器来剖析,改善社会问题的目的。这也正是导演口中“非虚构”的价值。“在最后,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非虚构’的概念,聊一聊如何用它来抹除我们听到的谎言,如何把它作为一种争取变革与改变的非暴力武器。我们这些工人阶级的孩子,很快就敏锐地察觉到那种基于阶级划分的话语系统,那些去过更好的学校——或者任意什么学校——的人对我们说话的方式。现在我要呼吁那些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拿起你们的摄影机,与公权力作抗争。”迈克·摩尔的纪录片是一种介入的虚构,不管拍摄什么人实际上都在创造事实。

利用画外音与采访加强对参与式纪录片的介入。

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是导演摩尔来到北国信托银行决定开户行,导演通过与工作人员的谈话让观众了解到银行开户可以赠送枪支的规定,以及一些赠送要求。对话层层深入,如此巧妙的诱导想要的答案,也给观众表现出导演的意图。这是典型的按照流程及逻辑顺序展开的引导性提问。在电影中间部分还有涉及到许多路人采访,导演来到加拿大、温莎询问路人是否会使用枪支,认为自己生活的环境是否安全。这里采访介入更为直接有力,因为有了前文中美国枪击事件、暴力事件的残酷,与采访对象的回答对比强烈,尤其是导演故意推开加拿大居民未锁的大门时,冲击力之大给人深刻印象。这种直接呈现证据的方式,也给人在情绪与叙事节奏上有起伏。在影片82分20秒至83分02秒的时间,导演完全采用了屏幕黑场,只有现场的嘈杂声与爆炸声,随后是画外音的解说来表现。黑场画面是迈克·摩尔的惯用手法,在《华氏911》中,导演也同样使用了1分05秒的911事件爆发的现场声音。这种风格化的处理,是导演故意加重了观众对于声音的关注,哭声、呼喊、惊叫使人更容易进入当时的恐怖氛围之中。从而达到让观众产生同情、情感认同的心理,进一步强化个人预设立场。

利用现代音乐增强反讽效果。

影片的音乐也是很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使用,产生更强的讽刺效果。较为典型的是《华氏911》中,在播放到“9.11事件”的画面时,采用了阿沃·帕特的《纪念本杰明·布里顿的圣歌》(Cantus in memoriam Benjamin Britten,1977),这是全片仅有的柔弱感伤处,但,依然犀利。在《科伦拜恩的保龄》中也出现了如进行曲,广告插曲,新闻片头曲等音乐,大大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

利用画面剪辑拼贴突出政治波普。

什么是政治波普呢?政治波普源于上世纪60年代盛行于美国、英国的“波普艺术”(Pop art),即流行艺术。波普艺术的前身是“集成艺术”,就是通过拼贴、罗列等集成手段进行艺术创作。不同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等流派的是“波普艺术具有相当强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对波普艺术迅速而意外的成功起了作用。

《科伦拜恩的保龄》中大量采用视频资料与拍摄画面进行剪辑拼贴,在影片开场是一位美国军官,身穿军装告诉大家,这是一部步枪协会制作的影片,请大家欣赏,随后是画外音与画面同步展现了美国平凡的一天清晨。很显然片头军官为影像资料,与之后的画面毫无关联性,但导演巧妙剪辑在一起,便构成了不同的意义,使整部影片似乎变成了步枪协会的宣传片。不仅如此,在讲述美国历史时,导演采用了动画片制作,来表现美国自大狂妄,嗜杀成性。甚至还利用影视资料如《关山飞渡》一行人遭遇印第安人袭击、《日落黄沙》妹妹再次回到白人区表现出的不适、吃惊表情。射击画面与布什总统头像相互切换等。这样的剪辑手法大大违背了真实性的创作原则。美国时政专栏作家詹姆斯·赫森评价摩尔时说:“(摩尔)擅长运用煽动性的手法,把不完整的资料组合在一起并努力去推动一个单方面的观点。”影片巧妙地利用了大量素材的拼贴和引导性提问,服务于整部影片核心框架的是摩尔预设并被逐一否定的若干个立场。在这种充满戏谑、嘲讽的表现形式之下,是纪录片拍摄不再具有以往的严肃客观、严谨真实的界定,“消除了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本身就是一种前卫的政治宣言——他们想让艺术民主化,期待着更加平等的未来。”迈克·摩尔的众多纪录片题材都是具有很强现实性,会向观众直接展现如贫富差距过大,美国贫民生活的惨况。恶意挑起战争,战士牺牲会给他的家人带来怎样的悲痛,被卷入战争的无辜百姓如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等。这些沉重的话题,残酷的现实,并没有减弱摩尔影片的趣味性与娱乐性。仿佛鬼畜视频的恶搞,带给观众全民狂欢的效果。他一直就是以创造性的“虚构”和“风格化”的纪录片创作方式来超越真实电影和直接电影以达到电影真实的更深层次——“狂喜的真实”。由此也可以看出,迈克·摩尔的作品利用剪辑创造虚构的艺术,画面之间断章取义,使画面脱离原本的语境而通过蒙太奇重新拼接产生为个人所用的新意义,让纪录片变成以大众认同为主导的艺术。也有学者以迈克摩尔的《科伦拜恩的保龄》、《华氏911》为例,将美国调查类纪录片影像风格归纳为“叙事故事化、选材娱乐化、表达个性化”三个特点。

《科伦拜恩的保龄》2002年在美国上映后,陆续在36个国家地区发行上映。获得第3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这是摩尔第一次也是唯一次获得奥斯卡奖。可以看出该片不仅适应市场环境,也符合奥斯卡评审的口味。如果我评价该部影片,我最想说的是迈克·摩尔最卖座的纪录片。这与影片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观众期待有很大原因,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发生在1999年4月20日,当时两名学生配备枪械和爆炸物进入学校,枪杀了12名学生和1名教师,造成其他24人受伤。这件恶性事件在当时美国轰动一时,不少人开始关注校园霸凌现象以及暴力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而就在此事还未平息,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驾驶两架劫持的民航客机分别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二号楼,和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震惊世界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这无疑使美国国民的紧张、恐慌情绪达到极点。人们开始反思,急迫的寻找答案,并对安全事件高度关注。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导演利用观众情绪,从校园枪击案出发,调查寻找美国“危险”的原因,满足观众的认知期待,并以较强的逻辑、娱乐化的风格层层剥茧,引导观众使个人主观立场与其价值认同。再加上导演娴熟的影像手法运用,对事件的敏锐察觉力,都满足了影片的市场价值与艺术审美。

 短评

所以the daily show实际上做出来还是个严肃的纪录片,算是模仿了吧

7分钟前
  • Mamula
  • 还行

这胖子很喜欢在镜头前玩政治吗?中间的动画和音乐配合的真好,戏谑和调侃的调调和后半部分的对话居然还能融合起来。PS:对于一个走在街上随时可能被对面的人一枪打死的国家,我坚决不去。虽然我们这里的死法可能更奇特。

11分钟前
  • 望仔放弃减肥了
  • 力荐

喜欢行事作风犀利的胖子。 还是对曼森不来感,《大象》始终不敢看第二遍。 平民枪指平民,无解的暴力甚为悲剧可怕 。 看到有政客为单身妈妈出来工作而说话,还有一些人一被问到要害就装作失聪真的很好笑,其实都只是身在其位的无奈吧。

15分钟前
  • 推荐

并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倒是造成了更多思考的空间。而且可以看到导演很强烈的个人立场和感情,当然,这不一定就是个缺点。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此片虽然讽刺了媒体对“恐惧”的概念的宣传,但其实它本身从某种程度上也起到了同样的作用。

16分钟前
  • Caesura
  • 推荐

禁枪这事真不好说,那么多的主义要研究,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解释清楚的,要不然早禁了,何必等到现在?美国都有4位总统死在枪子下。 8.1

17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相当有趣。在观影中能够清晰的看到摩尔提出问题再构建论据最后提出结论,整个刨根问底的过程虽有主观煽动却没有太多说教,嘲讽的口吻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同时也足以引起观众的深思。片中仅仅数分钟的卡通来嘲讽整个美国历史是最大的亮点之一!

21分钟前
  • TORO VAN DARKO
  • 力荐

then we forgot about the president was shooting bomb overseas,yet, i'm a bad gay, because i sing some rock and roll song

22分钟前
  • 下辈子再努力吧
  • 力荐

十五年前摩尔的作品就已经如此成熟了,故事结构上还没那么花哨,但摩尔太善于叙事,咄咄逼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剪辑和配乐同样充满了讽刺意味,娱乐性十足。PS:喜欢片中的美国史动画。

23分钟前
  • mOco
  • 推荐

加拿大是天堂啊?!!不过也正如剧里美国和加拿大的对比,为什么Michael Moore喜欢拍这类题材。不过没有深入研究下为什么学校总是首当其冲呢?!话说如果按照新闻联播,应该怎么分析中国人的安危意识呢?新闻联播从来没有讲过地沟油啊!卖切糕入室抢劫当街抢劫死个人就更去你妹的!!!

24分钟前
  • ★Napoleon,
  • 力荐

他一直都是这个调调,不过可怕的是我竟然超喜欢这个大左派......囧.....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觉得《大象》实在有点操蛋的忧伤了......

27分钟前
  • T3的小喇叭
  • 力荐

hapiness is a warm gun。。。。MM真有点儿秋菊的架势

29分钟前
  • 贾小宁
  • 力荐

今天和往常一样,政府不断轰炸名字很难念的国家……

30分钟前
  • iceman
  • 力荐

Charlton Heston:“我们有暴力的历史,开国先知觉得对,我就觉得不错。”——持枪历史决定论在中国民主立宪的面前是那么的...另人心酸。那是不是我也可以举着枪说“民主?你要让我们死了以后再说罢!”

35分钟前
  • 谁在水立方我撑起一把纸伞回头望
  • 还行

刚好自己几天前才开了枪,朋友家里也有十几把枪。第一次摸到上膛的真枪时,我想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有害怕失手的恐惧。但摸久了竟然就习惯了。怎么能习惯呢?操。于是我惊异美国买枪的方便,似乎对未成年人来说,买枪和毒品比买烟酒容易。美国人对万物的恐惧纯属病态。枪支合法无非是往疯子手里塞刀子。

40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曾扮演宾虚的好莱坞影星Charlton Heston竟然是美国枪支协会时任主席,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右翼激进的新保守主义者,其浑厚敷衍而缺乏耐心的嗓音的确让人不由唏嘘,绅士的特权和趣味掩盖不了种族歧视的自我消毒

41分钟前
  • 戛剑生
  • 力荐

一开始以为是讨论枪枝的威胁的纪录片,但Michael Moore却为我们讲述了恐惧与犯罪的联系。Charles Heston的言辞和他身后历劫佳人的海报在一起,怎么那么扎眼!

46分钟前
  • 马西吼吼吼
  • 推荐

美国媒体灌输恐怖,美国人无安全感。(反例:加拿大)中国媒体灌输拜金,中国人要拥有各种名目的生活方式。(反例:所有正常可行的幸福感)

48分钟前
  • 希尼莫
  • 推荐

结构和节奏都非常好 不过 美国之所以有趣 不就是他总结出来的这个原因嘛 加拿大多没劲啊

53分钟前
  • 柴斯卡
  • 还行

最需要枪的人得不到

56分钟前
  • 卫卫卫
  • 力荐

invisible problems for U.S. strongly inspiring

1小时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