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

战争片美国2012

主演:布莱恩·科兰斯顿,本·阿弗莱克,凯尔·钱德勒,约翰·古德曼,艾伦·阿金,克里·杜瓦尔

导演:本·阿弗莱克

播放地址

 剧照

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2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3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4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5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6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3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4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5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6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7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8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19逃离德黑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7 20:17

详细剧情

《逃离德黑兰》根据一篇为名“中情局如何依靠一部假冒的电影将美国人带离德黑兰”的杂志文章改编而成,片名“Argo”来源于年伊朗人质危机时期的一个典故。1979年,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刚刚取得伊斯兰革命胜利的伊朗人民团团包围,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长达444天。期间,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TonyMendez)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成功地将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名美国外交官带离伊朗。在营救过程中,门德兹自己伪装成一个电影制片人,6名外交官则谎称是和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他们正在拍摄的电影叫“Argo”。时至今日,很多人都认为伊朗人质危机导致了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竞选连任失败。

 长篇影评

 1 ) 烂片模式

逃离德黑兰,二星。烂片模式。孤胆英雄只身犯险,救几个美国人回家。从ET到拯救大兵瑞恩,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就是这样,go home,就泪点。结尾也是以前忙于事业的英雄回到自己家。模式都用了一百次了。
事件是真,与加拿大基情也真,但史实是机场那里没有高潮,5点半早机,伊朗机场没人查,很容易就飞走。
1979年美国大使馆事件,最后僵持到最后,伊朗放了所有的人质。

一帮人死吹这片子多牛,美国人自摸的片子,你们也跟屁股后面捧。切。

都不让伊朗人说话,用波斯语把他们塑造成蛮人。惟一的那个女佣还安排她去伊拉克,扯淡,挑衅。

木阿弗莱克至今执导的最烂的片子。显示了他偏颇而自大的世界观。中东史学成这样,白修了。
还不如猜情寻那样,有点儿独立小众的见解。
讨好美国主流价值观,连事情的缘起也不讲了。1979年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在伊朗干了些什么?
我曾经问过伊朗年轻人,1979年怎么会选择原教旨主义。她说她也曾经问过她妈,她妈说,不知道。历史往往是这样,亲历历史的人们,其实并不知道历史是怎么一点点演变的。历史,发生了。BUT,不要把伊朗人当成野蛮人。伊朗五千年历史灿灿发光的时候,美国人还不知道在哪呢。


全片惟一可以看看的就是土耳其的蓝色清真寺。

 2 ) 被忽略的与被扭曲的



2012年12月30日,周日。这个冬夜,88岁的加拿大人约翰-薛顿(John Sheardown)在渥太华一家医院去世。33年前,当伊朗人质危机爆发时,薛顿是加拿大驻伊朗大使馆的二把手,任首席移民官。危机延烧期间,侥幸脱逃的6名美国外交人员通过他获得加拿大使馆的庇护;其中4人在他住宅中藏匿近3个月,直到他们在加拿大使馆的帮助下随前来救援的美国特工逃离伊朗。

在薛顿去世前2个月,反映当年这段历史的影片《逃离德黑兰》上映,反响热烈。然而在影片中,约翰-薛顿这个人物完全没有出现,甚至连名字也未被提及。当年6名“留宿客人”中的马克-里杰克(Mark Lijek)看过《逃离德黑兰》后说,电影与他们亲身经历的差异,是那些被电影所忽略的人和事;这当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帮助、收留他们的加拿大人的“勇气、热情、绝对的友好和人道精神”。“如果不是(薛顿)的热情欢迎,”里杰克说,“我们可能会自己试着再躲几天。那样我们就会被抓住。”

1979年11月4日逃出美国使馆后,在接下来的一周,5名美国外交人员(包括首席移民官鲍勃-安德斯、里杰克夫妇和斯塔福夫妇)先后转移了5次;期间,英国使馆、新西兰使馆及瑞典使馆都曾冒着风险帮助他们,并未如影片所说的驱逐他们。(独自脱逃的李-沙茨在转移到薛顿家之前一直藏身于瑞典使馆。)

首席移民官鲍勃-安德斯(Bob Anders)的加拿大方对等官员是约翰-薛顿,两人是一起打过网球的朋友。在脱逃后头几天,安德斯就曾打电话向薛顿求助,薛顿的反应是:“你们怎么不早一点来找我呢?”安德斯告诉薛顿,他们一共有5个人。薛顿答:“把他们都带过来。”不过,尽管薛顿不惧风险热情相邀,5个人还是因对使馆安全性心存疑虑加上不愿麻烦、连累朋友,暂时没有答应前往。直到11月10日,他们感到形势危急,再一次向薛顿求助。电话里,薛顿对安德斯说:“Hell, yes, of course. Count on us.”

在英国人的帮助下,5个人乘车转移到薛顿家中(李-沙茨之后也从瑞典使馆来到薛顿家)。他们离开的落脚处是一名美国外交官的住宅——这名外交官已在美国使馆内沦为人质。宅子里有个热心的泰国厨师,叫Sam,这几天帮了他们许多忙。离开时,5个人中惟一一个身上有钱的安德斯想给这位泰国朋友一点回报,但Sam不肯收。告别的时候,尽管情谊渐深,他们还是没有告诉Sam他们将逃往何处。离开后第4天,这座住宅遭到突击搜查。

为降低风险,加拿大使馆将6个美国人分成两组:一组4个人(鲍勃-安德斯、李-沙茨和里杰克夫妇)住薛顿家,另一组2个人(斯塔福夫妇)住加拿大大使肯-泰勒(Ken Taylor)家,逢感恩节和圣诞节夫妇俩去薛顿家与其余4人相聚。泰勒大使告诉他们,加拿大总理乔-克拉克(Joe Clark)已同意为他们6人提供避难,并决心帮他们到底——在危机结束或能帮他们逃出伊朗之前,加拿大使馆会一直为6个人提供庇护。马克-里杰克回忆说,这是自美国使馆被占领以来他第一次相信他们最终将逃离伊朗。



约翰-薛顿时年56岁。他是二战老兵:18岁加入加拿大空军,开轰炸机。在一次作战中,他的飞机被击中,他开着破飞机从德国踉踉跄跄回到英国才紧急迫降。还有一次,他两腿都断了,在凌晨3点爬到一家酒馆,把老板吵醒,要了一杯苏格兰威士忌来喝。

伊朗人质危机爆发后,他是加拿大使馆第一个收到脱逃的美国外交人员求助请求的人。他的反应很明确:“Let’s go get them.”他采取的救助行动迅速而有效,甚至连大使泰勒可能都没有他这么负责尽职。

6名“客人”中,除了最为年长的鲍勃-安德斯(54岁),其余5个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里杰克夫妇:29岁,25岁;斯塔福夫妇:29岁,28岁;李-沙茨:31岁)。年过半百的薛顿留着白胡子,嘴边常抽一支烟斗,被年轻的留宿客人们当做父亲,叫“Big Daddy”。

为了客人的安全,薛顿为大家买生活用品和食物时,得分几趟去不同的商店;他还得用啤酒和钱收买拾荒人。薛顿的住宅有20个房间,他和妻子泽娜(Zena Sheardown)为客人们提供了非常舒适的食宿条件。客人们不能出门,日日靠听收音机、看书、打牌、填字游戏及大量喝酒消磨时间。危险的气氛一直环绕着他们:来敲门的陌生伊朗人、可疑的电话、车被搜查、薛顿家与革命委员会有关系的伊朗园丁,还有街道那头的坦克,驱之不散。薛顿的房子是租的,这期间,伊朗房东有意把这房子卖掉,泽娜需要跟他周旋,还得藏好客人,应付上门看房的伊朗人。有一次,一架直升机在薛顿住宅上空盘旋,客人们赶紧趴到窗户底下不敢动弹,直到直升机飞离。

“我们本来就已生活在危险之中,”泽娜回忆说,“家里藏了‘逃犯’后,危险肯定加深了。”但加拿大人没有因为惧怕危险而遗弃他们的美国朋友。



1980年1月25日,两名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斯(Tony Mendez)与胡里奥(Julio)抵达德黑兰。到达后,两位特工曾走近已被激进分子占领的美国大使馆,看见使馆周围的高墙上张贴的歌颂革命的宣传标语和海报,想着围墙里52个已被劫为人质近3个月的美国人,其中包括3个未暴露身分的中情局特工。但他们救不了这些人,他们要从伊朗带走的是美国使馆之外的6名外交人员。

尽管当门德斯和胡里奥到达时,加拿大使馆留在德黑兰的工作人员已经不多,并且因为凶险的政治局面正准备全数撤离,但美国的救援行动还是得到了加拿大方面的鼎力支持。

加拿大政府在召开内阁秘密会议后,同意为6名美国外交人员提供加拿大护照,并在美国中情局建议下,通过外交渠道寄来满满6邮袋的身份证件和资料;加使馆派工作人员开车在使馆与机场间往来,形成规律,以防1月28日凌晨美国人乘车去往机场时惹人生疑;他们帮助培训6名美国外交人员,使他们说话行为更像加拿大人;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斯的工作一路都有加使馆工作人员协助,包括1月28日凌晨8个美国人(6名外交人员和2名特工)前往机场都由加拿大的车和司机护送到,而此前加使馆也发出电报,放出消息说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剧组将离开伊朗去别处取景。当然,这些电影都没提。

另一方面,电影中门德斯的Argo救援计划所遭遇的种种障碍与考验在现实中几乎都没有发生过。

在薛顿家第一次见到6名救援对象时,门德斯实际上向他们提出了3个备选方案:除了Argo计划,还有“考察农业的食品经济学家”和“寻找工作的英语教师”两个选项。门德斯内心希望他们选择Argo计划,而6个人也的确很快就决定选择Argo——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觉得伪装成一个电影剧组,可使6个人聚在一起,彼此照应。没有人提出反对。

电影中伊朗文化部官员陪同门德斯等7人讨论《Argo》的取景、游览巴扎并遭遇危险的情节也属编剧创造。事实上,门德斯在德黑兰期间,伊朗当局没有找过他。在1月28日奔赴机场前,6名“留宿客人”没有出过门,他们一直窝在薛顿家中,在门德斯和加拿大人的指导下,熟悉各自的角色,背诵各自的台词。

离开德黑兰前一天(1月27日)白宫突然取消救援行动一事同样没有发生过。事实上,在出发前往伊朗之前,门德斯曾收到白宫要求暂停行动的指令——因为当时总统卡特决定听取报告,以亲自考量行动是否可行。但仅仅30分钟后,门德斯便收到新的指令:“总统刚刚批准了寻找计划,你可以继续你的德黑兰任务。祝好运。”

取登机牌时被告知没订机票的惊险一幕自然也不是真的。事实上,门德斯与胡里奥在1月25日清晨到达德黑兰后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前往瑞士航空公司办事处确认他们已预订1月28日凌晨5点飞往苏黎世的8张机票。(第一件事是去希尔顿酒店登记入住。)

至于片尾的高潮——登机前遭遇伊朗革命军阻拦、盘查以及最后革命军开车追飞机的情节(把这么愚蠢的事栽赃给伊朗人,不太厚道吧?),的确惊心动魄,但也的确没有发生过。事实上,当天这个来自加拿大的电影剧组在梅赫巴拉德机场的通关与登机可称得上顺利。海关工作人员的检查可称懒散,看到8个“加拿大人”也并不格外留意,只有一位工作人员简单询问了他们的身份。他们的“科幻电影”《Argo》无人过问,德黑兰的妇女小孩也没有拼出他们的脸部照片,革命军也没有来找他们麻烦。

不过在当时伊朗肃杀的气氛下,对6位眼看即将逃出深渊的美国外交人员而言,即使一个小意外都动人心魄。比如过关时,一名海关工作人员拿着众人的护照,突然转身走进了办公室——一会后他出来了,原来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瑞士航空的飞机也因为机械故障晚点了一小会,但在那等待的一小会里《Argo》剧组成员的心里一定是令人屏息的焦灼。

终于,8个人在德黑兰清晨的冷风里踏上飞机。登机时,移民官安德斯看见飞机机身上印有“AARGAU”字样——这个与“Argo”颇为相似的词表示这架飞机来自瑞士的阿尔高州(Aargau)。安德斯捅捅门德斯的手臂,不可置信地对他说:“你们安排了一整套,是吗?”

他们逃离德黑兰的同一天,加拿大使馆留在伊朗的工作人员也全数撤离。据薛顿的儿子罗宾(Robin Sheardown)说,父亲离开伊朗时,“失去了一切”,包括“房子、家具、衣服、奔驰轿车和银行账户”。这些财产损失后来没有得到任何赔偿,但罗宾说,父亲关心的只是6位美国外交人员的安危。在此后的新闻报道中,薛顿的名字甚少被提及;自然的,大使泰勒的光芒把他掩盖了。



门德斯是中情局冷战时期杰出的情报工作者与伪装技术专家,曾在越南、老挝、印度、苏联等国执行秘密任务,战绩卓著,故事传奇。他是拉丁裔,出生于贫寒人家,做矿工的父亲在他2岁那年因矿难去世。离开美国前往德黑兰之前,门德斯把婚戒和钱包留给妻子,再一次在家庭生活中缺席;他不能告诉她此行去往何方,也无法承诺能否平安归来。在瑞士苏黎世机场等待去往德黑兰的航班时,已有数十次敌后救援经验的他,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因为恐惧和伤感而颤抖起来。

他当然当得起一部电影来呈现他甚至歌颂他,但是当我们试图还原历史真实,再来对照这部《逃离德黑兰》,心中不能不涌起不安。

从1979年11月10日到1980年1月28日,在落到革命者手中的美国人可能沦为人质甚至被吊死街头的德黑兰,6名美国外交人员在加拿大使馆庇护下有惊无险地度过近3个月,而中情局特工门德斯和胡里奥只在德黑兰停留了不超过4天。固然,是门德斯策划了Argo方案,并犯险来到德黑兰带领6名同胞逃出,但这个故事的真实框架到底是“美国孤胆特工用一部假电影拯救6名同胞”,还是“加拿大人不惧风险倾力保护6名美国外加人员,并帮助中情局特工将6人带出伊朗”,其实并不难鉴别吧?8个人能从梅赫巴拉德机场顺利通关登上飞机,也许是因为这个拍电影的故事令伊朗人信服吧,但是否也可能是因为当时伊朗革命委员会的管控并没有那么严密规整呢?是否更可能是因为他们是拿着加拿大护照,是友好的加拿大人呢?

起码,门德斯所策划的“科幻电影”《Argo》没有任何伊朗人认真过问和考察过,而加拿大人为营救所做的绝不仅仅只是担任“保姆”而已,伊朗人也没有那么愚蠢和凶恶。

我能够理解想要创作一部类型片的编剧和导演对改编历史以满足“模式”的需要。这是一部惊悚片,它需要一个孤单英雄的主角,而且只能有一个;别人的故事,不管是营救者还是被营救者,都别来抢戏。于是,将其他角色削弱甚至枪毙(不管历史究竟如何),给孤胆英雄的作战任务设置众多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障碍,并用各种惯用的好莱坞套路刻画他——比如官僚系统的混乱低效与特工英雄的孤独明智,比如与之分居、无法靠近的妻儿与独居的凌乱生活(尽管现实中门德斯并未与妻子分居),比如白宫取消救援行动后门德斯通宵不眠与酒为伴,并在早晨最后一分钟决定一人对抗全世界将6个美国同胞救出来(你已经知道了,这也不是真的)……

最后,这个“模式”完成得似乎非常完善,但也非常陈腐。因为模式化,它对历史的改编并不公平;因为模式化的情节需要,它忽视了真实历史中人与事的复杂与丰富,却以历史的名义创作出人们早已在好莱坞电影中看过无数遍的桥段,而人物的面目,不是刻板老套(如门德斯),就是模糊不清(如6位“留宿客人”)——更有一些真实而充满色彩的面目,被无情地丢弃了;因为模式化,片子的价值观如此平白、陈旧而“主流”,缺乏反思空间。其实,真实历史和人性的复杂和丰富(包括男主角门德斯),一定不比一个削足适履后得到的“模式”更有趣、更动人吗?

或者,起码别用“纪录片般”的“历史感”来包装这部娱乐片吧。对历史不该这样轻慢。



在《逃离德黑兰》上映后,导演本-阿弗莱克打电话给约翰-薛顿,为影片中没有出现他和她的夫人泽娜而致歉。阿弗莱克后来说,在影片开拍前,他就充分了解薛顿的事迹了,但后来因为“长度、戏剧性和成本”而放弃薛顿这一角色。他说,他为此有一点伤心。

阿弗莱克曾说,《逃离德黑兰》已尽可能符合历史事实。

2012年11月10日,约翰-薛顿的家乡安大略省温莎市市长宣布每年这一天为全市的“约翰-薛顿日”,以纪念33年前薛顿接纳6名“留宿客人”的正直勇敢之举。听说消息后,缠绵病榻的老人薛顿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说:“太好了,我的家乡将会记得我。”

薛顿一辈子为国效劳,在世时自有其不如意,到晚年作为二战老兵的他得到的医疗护理也不理想。但起码,如其子罗宾所说:“我真高兴,他在他去世前听到了这个好消息。”

   

 3 ) 荣誉属于国家而悲剧属于个人

看完这部片最大的感觉是,过分渲染了营救过程中紧张的戏剧气氛,而影片中被救的六名沦为道具,其余在押人员更惨,整个的沦为背景,伊朗被完全刻画成暴民涌动的罪恶国度,除了拿人工资的伊朗小保姆,其他全部伊朗群众全部是不讲道理的法西斯,吵个架就能掏出枪把人给崩了。乍看之下,黑白分明,体现了美国投资方举贤不避亲的立场。但是再一琢磨,又觉得这种一根筋的描写方式恰恰对美帝和CIA正面形象的塑造都无益,伊朗人质解救过程反而是反组织化的个人决定,大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作风。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后荣誉属于国家,倒霉事个人去背,解救出6个人变成影片重点,其他一直扣押在伊朗的人质可算倒了血霉,每天坐黑牢不说,还得被头戴黑帽,体验模拟枪毙的真人游戏,足足关了一年多,全部原因就在于他们是美国人,因为他们的国家庇护了一个亲美派的独裁分子。

美国政府拒不移交前伊朗国王非常的具有官僚主义的作风,一是则众目睽睽之下,被独裁国家的暴民一要挟就服软,国家面子上过不去,是对恐怖主义的投降,与美国一贯自诩的人权至上泱泱大国形象不符,二则想扶植自己人当伊朗的一把手,方便美国人发大财的愿望就得落空,美国财团不答应。所以个人生命荣辱什么的得服从国家大局。

国家这种词汇最具有迷惑性,和什么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一绑,就叫人忘乎所以的把政府等同于国家。伊朗人质危机这事情的来龙去脉很简单,国家连累了个人,后来国家派个人去营救,最后救出六个人再拉出来当做国家胜利的业绩进行展览,安抚大众。还有好几十号人关着呢,得转移大众的注意力,人民暂且沉醉于美国式感动中,也好稍微缓解一下执政压力。还关押着的无名氏们,美国政府看起来也没卖多大的力。影片里不是表现的重点,政治里也不没有作秀的本钱。

什么国家利益,还不就是某届总统能不能连任,政党利益能不能续命,说白了,还是政党背后大财团真金白银的流水账在作祟,吵的欢的都是没捞着切实好处的屁民们和虎视眈眈的在野党,媒体们为了个人扬名立万,抢新闻,威胁人质安全的报道得白宫压着不让发。

反而是国家的结成,衍生出官僚主义,人人有责任又人人没责任,以国家这个名义去拍板决定一些个人的生死,被决定的人没有发言权,万一国家做错了决定,黑锅还有恐怖分子背,民众的怒火,国际舆论的哗然,都一股脑倒到伊朗去,要是私下营救失败,可只能被人耻笑执政党的愚蠢了。美国在这里面可是兵不血刃啊。

只要一个不是太傻的领导者都会在关键时候果断的牺牲掉个人,反正不是自己家人。遇上这些棘手的国家矛盾,权衡的东西太多,事关当权者名声,而他们的名声等于权力、金钱,当然不会像端起饭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草根们容易大脑充血了。

所以正义自由这些词汇太美好太抽象,落到个人头上就很容易被组织给挤压掉了。

我们看到影片里最感人的反而是与官僚主义格格不入的个人,他们没有被组织给脸谱化,保留着个人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

最伟大的人,其实就是没有被组织给同化掉的,他们没有把自己变成组织的一颗螺丝钉,而是在某些时候,变成了让组织棘手的一个钉子户。

所以作为生活在权力笼罩之下的个人,千万别被组织给迷了眼,千万别干被人给卖了还帮人数钞票的傻事,千万被指望组织上领导上,只有自己是最靠得住的。

天下政治一般黑,美帝筐里也有烂桃子,但最后毕竟人质都释放出来了。搁咱国家,估计被抓被杀从头到尾都没人知道。

 4 ) 逃离德黑兰

1963年,为建设一个世俗化的伊朗,巴列维国王发起了以农业和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白色革命”,很快让伊朗成为全球第九大经济体。但是,腐败也像瘟疫一样肆虐开来,“从荷兰买花,法国买矿泉水,地中海买野味,非洲买水果”,权贵集团的荒淫和贪婪激怒了普通民众。与传统手工业密切相联的巴扎(波斯语“集市”)商人对工业化分外恐惧,开始利用他们手中不受政府控制的庞大资金支持反国王的力量。1979年,由于美国的迟钝和软弱,愈演愈烈的革命迫使巴列维下台,流亡国外15年的霍梅尼终于等到了机会,拉开伊斯兰革命的帷幕。

1979年10月22日,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病,伊朗的反美浪潮益发高涨,强烈要求美国交出巴列维;11月4日,愤怒的伊朗大学生和民兵占领了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将66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扣为人质。旷日持久的伊朗人质危机,成为震惊世界的头号新闻。

为营救这些人质,美国至少展开了两项行动,一次是被称为美国特种部队作战史上最大噩梦的鹰爪行动,还有一次是中情局(CIA)大获成功的“假电影、真救人”行动。2012年,在伊朗核危机和以、巴纷争的背景下,本•阿弗莱克描述中情局救人行动的《逃离德黑兰》,获得票房、口碑双丰收。

利用“假电影”在伊朗寻找外景地的机会,救出躲在加拿大使馆中的6个美国人的计划,显然是异想天开,但也正因为如此没有遇到什么波折。买剧本、成立工作室、开新闻发布会、打广告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后来的胜利大逃亡奠定了基础。好莱坞善于自嘲及其被左翼把持的现实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影片对巴列维毫不留情,正是他的腐化和特务统治引发了革命;对霍梅尼的批判也直截了当,占领大使馆、暴尸街头、假枪毙已经说明了一切。

伊朗革命卫队的士兵对“假电影”的草图发生兴趣的镜头,表明人性都是相通的,好莱坞与伊朗、东方与西方,心理上的距离或许并不象政治家和宗教领袖想象的那么遥远。遗憾的是,对于整个影片来说,这样的闪光点实在太少。

《逃离德黑兰》最聪明的地方在于,在一个合适的时期选择了一个合适的题材。影片对时代氛围的塑造下了大功夫,导演生怕观众忽略了自己的苦心,在影片结尾特意用几张剧照和新闻照片作对比,搂着AK47的波斯美女、翻越大使馆的学生、被吊死在起重机上的犯人,都是历史的真实还原。

巴列维世俗化、西方化伊朗的努力,并未因其政权垮台而全部付诸东流。即便在霍梅尼只手遮天、全面施行伊斯兰革命的时代,伊朗社会也无法抹去巴列维的印记。伊朗宪法确定“三权永远分立”的原则,总统和议会分别通过直选产生,权力之间有着一定的监督与制约。这一切在影片里未能得到点滴的反映,伊朗民兵的形象也是千篇一律的粗暴,缺乏立体感。

加拿大媒体有足够的理由对《逃离德黑兰》感到不满,因为影片抹杀了加拿大大使肯•泰勒在营救行动中的关键作用。肯•泰勒当时为这6名美国人提供假的加拿大护照,冒了很大的风险,被认为是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加拿大最为重要的外交胜利,影片篡改历史是对这位英雄的侮辱。阿弗莱克看到报道后亡羊补牢,修改了影片最后的附言:“CIA营救德黑兰的六名滞留者的过程得到了加拿大大使的全力帮助,至今这个故事已经成为跨政府国际救援的不朽典范。”

说实话,从来就没喜欢过本•阿弗莱克。无论是他青春无敌时期的《心灵捕手》、《珍珠港》,还是他演而优则导的《城中大盗》,共同的缺点都是匠气十足。《时代》周刊的意见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尽管《逃离德黑兰》着力讨好奥斯卡,但就质量而言,仅为平庸之作。”(媒体用稿)

 5 ) 在伊朗的前美国大使馆和讲解员对谈

在德黑兰看的这部电影,第二天就去参观了电影主要场景之一,现在的“前美国大使馆” 。距离人质事件已经过了40年,这里已经改成了反美主题的博物馆,外墙上的独臂自由女神之类的宣传画刚更新了一批,颜色鲜艳设计十分有趣。博物馆里有英文很好的讲解员,专门带着外国人游览以及解答各种问题,以下是一些我们谈话内容的整理:

Q:逃离德黑兰这部电影在伊朗是禁片吗?

A:没有这种规定,我本人看过不止一遍,很多伊朗人都看过这部电影,并没有人禁止我们看,当然它也不能在影院公开上映。

Q:电影完全是美国导演和团队拍摄的,站在伊朗人的角度来看,电影和历史相同吗?

A:没有太多不同,基本是基于真实事件拍摄的。当然电影里关于带走人质的场景拍得很激烈,实际上没有这么有戏剧性。(注:看百科上说人质们买了凌晨五点的机票,并没有受到什么盘查就被草草放行了…)

Q:当时占领美国使馆的情形是怎样的?

A:当时没有发生武力冲突,学生们喊着“我们不想伤害任何人,我们只想支持我们的国家”,军方最多使用了催泪弹,没有人员伤亡。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注:之后给我们看的一些当时的影像记录也确实比较平静)

Q:真的像电影里所说的,用童工们把当时被碎纸机碎过的文件都复原了吗?

A:确实把碎纸机碎过的文件一点点拼起来了(给我们看了照片)。但都是学生们做的,这个工作花了极大的耐心。文件中很多是正式英语文件,小孩子无法完成。

Q:最后人质们都安全回国了吗?(我们对话中的用词是Diplomats)

A:是的,我们的目的不是要伤害任何人。在他们被限制在伊朗的一年多里,时不时会有各界人士去看望他们,例如牧师会去和他们庆祝圣诞,医生会定期给他们检查身体。

当时的52名外交官中7个人是CIA成员,其中某人是他们的领导。这是他们工作的场所,CIA成员在密室里进行加密和解码,大使馆工作人员在另一个屋子,通过一个小窗口互相传递文件。事件发生时大使和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回国了,这里最多时有上千人,当日只留下了50多人。

Q:你们怎么知道的哪些人是CIA成员的?

A:有关CIA成员的信息是从一本书中看到的,书名是《 Guests of the Ayatolla(阿亚图拉的客人) 》,这是他们自己的说法。此外使馆中某个房间有全部加密解密的设备,安全级别也非常高,外面的屋子和大使馆其他房间一样。

Q:CIA在伊朗的间谍任务是什么?

A: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让伊朗不落入苏维埃政权之手,一个是获取原油等能源。

Q:你认为伊朗未来是否有重新和美国合作的可能性?

A:(停顿了很久)

这个问题很难,过去四十年在伊朗被反复提及,直到现在还没有答案。不仅如此,两国间形势反而恶化了。我认为未来如果存在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双方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政治不应该被干涉,文化不应该被侵蚀,语言不应该被压制。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谈合作。

————————————————————————————————————

这篇对话算不上访谈,只是一个伊朗人的个人看法,我对其中的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一步核实。不过整理出来和西方世界对人质事件的态度对照来看很有意思。在伊朗旅行的一个半月里,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异样感”,等有时间了在公众号里慢慢聊吧。

 6 ) Argo,次奥!——乏味、自命不凡的爱国主义

“Argo,次奥!”看完这段可以离开影院了,因为你已经看了这部电影最赏心悦目的精华。严格说来,这是一部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爱国主义教育电影。

造型方面用了心力:令人畏惧的70年代老土发型,A片明星式样的大落腮胡子,随时随地可以原地disco的肥大领子+扣子不扣的衬衫。。。

演员的表演还算是交出了好看的答卷,Ben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六个人的性命犹如秋后蚱蜢一般系于他一人之身,同时与妻儿的隔离状态更添几分牺牲个人小幸福的顾全大局英雄气概。

六只可怜的小蚱蜢蜷曲在加拿大领事屋内,焦虑恐慌奄奄一息。John Goodman作为另一条支线的主要人物扮演好莱坞视觉特效师,同样出色的演出的还有扮演电影导演的Alan Arkin,一个幽默可爱,一个人贱人爱,不失为影片的亮点。

Argo最令人失望的就是味同嚼蜡的乏味之感。对于题材冷感的人群来说,就更为雪上加霜。。。

在叙事方面的过犹不及让人感觉莫名其妙。前面铺陈时候给出了很多细碎隐秘的线索,吊足了观众胃口,最后这些千头万绪就不了了之了,乐此不疲地告诉观众:“嘿,你被调戏了。”过多的“最后一分钟”急救式情节让人感觉厌倦。

在内容主旨方面,影片尝试咱以历史的大视角和平衡的地缘政治理解,力求在道德方面的公平公正:比如都有焚烧对方国旗的镜头甚至表现美国中产的极端言论。。。不过这种伪平衡视角立马消失无踪,因为这部电影其实跟美国队长一样是部英雄主义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伊朗人民脸上抑或是憎恨抑或是心怀不轨,好不可怕,让人想起前段时间西方媒体集体渲染的“伊朗愤怒”,简直是美国大帝英雄辈出VS中东邪教的又一出史诗之作。

除了仅有的几个场景的张力足够,充斥着太多不够紧凑的描述镜头。再一次Argo能够得到过高的赞誉,甚至得到奥斯卡最佳影片莫过得益于政治题材和爱国主义情绪的狂泻。

 7 ) 只吃KFC的伊朗人来中国找妹子遇到18大的故事...

非影评 但based on true story..
我想你可能碰到过老外 但来自伊朗应该机会不太多 尤其是那么开放的

不久前我一个合作过两次的伊朗客户说他有几个伊朗伙伴要来中国
问我可否帮他们找工厂 既然有做生意的机会 我当然是答应了 后来没想到费用还不少

我对伊朗这个国家除了一点历史外 印象基本上来自几个美国电影
古伊朗---波斯王子时之刃和300勇士
现代伊朗---一次离别

当然还有一些新闻 印象中他们应该都比较保守或者..old-fashioned?

2点在首都机场接机 周围也有一些围黑纱女穆斯林
等啊等 有人拍拍我 回头一看一193大个子

来了四个男的 都西装领带 基本上看上去不太像我想象中的穆斯林 说是美国来的也行

市场经理---190以上 英文流利基本上我通过他交流 30左右 比较西化
技术经理---35岁非常强壮 只会smoke water之类的英文
主任---45岁发福胖子 英文普通 说话慢条斯理
老板---60岁瘦长老头 不会英文 我几乎没和他交流过



因为要去的工厂很多 基本上这一路都很赶
简单握手后我们赶着去北京南站 几个人点了一大堆KFC 那老板老头让高个翻译给我说要"potato" 我点了土豆泥 结果老头不爽了 感觉我没尊重他 因为他要的是薯条 我说薯条应该是"french fries"或者”chips”吧 总之后来发现和客户争论这些是错的

坐京津城际去看天津滨海一家印度工厂 买的是特殊座位 他们对高铁速度赞不绝口

和印度主管开了个会 印度公司也很大很国际
开完会印度人带我们去吃伊斯兰料理 基本上就和新疆烧烤差不多 只是没猪肉 印度人也不吃猪肉 最不爽的是印度人吃面夹不断用黑黑的手指夹 我就再也没碰过那面了 伊朗人抽的烟居然是像我抽的ESSE这样的女士烟 他们也喜欢淡的

第二天去有供应商来接我们去天津市另一家工厂,这工厂大说有美资股份,也不知道真假,进去参观还有点麻烦.
晚上又坐高铁从天津到德州 到德州已经9多了 没什么地方可吃 年纪大的两个买面包就回酒店 那肌肉男和高个又说吃肯德基

小地方关门早 三个年轻人出去溜达 看到前面有霓虹色招牌 高个问我那是什么 我也不熟但看起来像KTV 他们想找夜总会 酒店保安说因为18大所有特殊行业都满低调的 不知真假 终于找到一家24小时肯德基 我好奇为什么问高个老要吃肯德基..

我:"德黑兰没炸鸡吗?"
他:”有,但没KFC好吃.”
我:”为什么不试试各地小吃?”
他:”以前来中国试过,觉得还是不好吃.”
我:”试过猪肉吗?在你们国家有猪吗?”
他:”在伊朗看不到猪,来中国吃过猪肉,但觉得没什么特别的.”
我:”你们真心讨厌美国吗?”
他:”I LOVE AMERICA!!只是我们政府讨厌,我们人民没那么讨厌.”

高个是最西化的,非常不穆斯林.他下盗版好莱坞电影,玩波斯王子,想泡妞.
吃完就想泡妞了,计程车司机带我们去附近的一家酒吧.

我比较宅,不喜欢酒吧,去也没两三次,但这家应该是我见过最烂的.
中间一T型台上有人表演喷火,我真接受无能,我又不是想看杂技..跳舞的美女呢?!
哦,上来了几只那种在陌陌微信上看到长相直接刷下一页的,也没腿没胸...过一会,我就开始怀念没腿没胸了,因为上来个男的..人妖?
最重点的是,电视里放的是TOM&JERRY..这也太跳tone了吧…
这让我更讨厌pub了.

高个倒是觉得无聊,想high一下.看男男女女跑上去扭,也就跑到T型台狂扭,别人看见他也没凑过去,肌肉男去录他像.一个女的看他帅也凑过去,可能是高个贴太紧了,那女的就跑了,他就回来继续喝酒.
旁边一桌三男,一个40岁左右男的好像是喝醉还是怎么样,过来敬酒,看到老外非常的热情.
长的像汪建民一直握着高个双手,想说悄悄话.但高个又听不懂,我就非常麻烦的翻译几个字几个字翻译.王建民就握着高个双手左右摇摆跳舞,然后又让高个耳朵凑过来,高个听不懂摇摇头,他又说welcome welcome.搞的高个好尴尬,连连thanks想离开回到自己桌,我这个状况也看不懂,没敢插手.高个回来了,问我那汪建民是不是gay,因为汪建民拍了他屁股.
我..也不知道.

高个怕汪建民又来敬酒,就和倒酒的小妹去跳舞了.倒酒小妹说她姓缪,高个就叫她mew(喵~).
高个说他亲了mew,她很服从的感觉,他问可以不可以出去吃东西,mew说不能被带出去.他们就只能去跳舞了.没多久场子冷了就回家了,高个留了mew的电话,mew只能用谷歌翻译和他发发短信.

提早离开pub,恐怕是对德州最差的印象了吧.
第二天一早,去衡水拜访了个工厂又高铁下午回到北京.
又在北京南站一餐KFC..

找了一家4星酒店的,他们嫌弃不够滨海那家4星好,我说因为北京大城市物价贵,他们打电话要别的酒店.酒店人说过六点不能退,他们决定还是走.酒店没办法就给了个免费早餐当折扣.一个房间30元,他们居然答应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扣啊.搞这么一搞,长城没去看成,连故宫都没时间看.

我在他们房间聊了一会,开始聊政治.还好我兴趣是历史,算对伊朗了解.
我和那主任聊深度聊一会,他意见应该没那么那么西化.

他:中国现在很强大,未来很光明.
我:但应该需要更好,贪腐太严重,需要更透明民主,制度学台湾.
他:但中国很大,如果不是一党领导可能会分裂
我: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世界上大国又不是只有中国.
他:你们国家几岁结婚?
我:20 22岁左右
他:你们国家同性恋允许么?
我:法律没允许结婚,没你们伊朗严.
我:你们能下载美国成人片么?
他:可以,但别被发现.
他:你们一般几岁破处?
我:一般16~7岁,现在我不知道了.
他:共产党国家没有宗教,那你们怎么判断事物善恶?
我:常识



我们大概交流了半小时,他让我感觉是不是德黑兰能收到新闻联播,对中国充满积极态度,可能这几天都是高铁飞机这种奢侈行进方式吧,最后发现他是不是中国威胁论看多了,他说希望有一天中国太强大的时候别侵略别国..呃我也不知道说啥,我问他对霍梅尼,台独,奥巴马的看法.


晚上又去pub,北京是比德州的好,但价格贵好处不多啊.
在一卡座坐着,三个人正无聊呢.一个妹子上来说要不要玩一下,300小费.我看好丑,但两老外同意了

还没喝两杯,高个就上下其手袭胸了,旁边的肌肉男也来夹击,没想到穆斯林动作挺快.妹子说要伺候两个多加100,我就给了.后来她叫了个姐妹陪那肌肉男,又三百.
他们两个就去舞池,我一个呆着喝酒.我是从没给过小费的经验,不熟行规,就那么怎么老外审美这样,连北京这地方拉个手就300的妹子还没老家镇上站门口剪脚趾甲的漂亮呢也吃得下.

肌肉男的妹子不给抱,说他太丑又有体味,跑了.哎,我只能问问经理怎么办了.
高个问说可不可以出去玩,我翻译给其中一个妹子听,妹子笑笑摇头说这里不行的.
高个说可以付钱,妹子还是说不行,说最近18大要开这里有便衣.我不知道便衣咋翻译,就告诉高个是secret police.
我在想,还有这种理由?高个也觉得扯吧,说了更扯的话让我翻译,他说只是带出去聊聊天.妹子笑了笑,说这可能么,然后又强调18大的重要性,那我们也没问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总之人家真不想出去.后来高个不见了,原来自己喝醉自己招呼不打走了,我们找不到也只能回去,伊朗禁酒禁的国民战斗素质太差,哎北京没朋友以前也没经验,这对工作影响多大啊!!教训,不过庆幸的是党在关键时刻阻止住了外国势力入侵得逞的.

第二天早,高个说他怀念昨天德州的mew,多顺从.北京姑娘给钱都不给亲.
我只能说,下次来我地盘带你去见真正好的,他说please work on it get information..

中午飞去了烟台拜访最后个工厂,下午到青岛就分别了.我飞杭州他们飞重庆~
当然,在青岛最后一餐,依然是K!F!C!

肯德基里有个盒饭有猪肉的,我点了高个让我给那老头吃,我又给自己点了一份.
吃着吃着,发现这是猪肉酱.赶紧提醒高个,高个说就是偷偷让他老板尝尝猪肉味.他老板吃完说味道还不错,抹抹嘴.

我问你们从小当穆斯林是发自内心的吗,他说应该说被逼的,从小坏境如此不得不.

可悲的信仰.

他们回去了,网上聊因为美国经济制裁,里拉尔对美元黑市汇率乱七八糟,不仅对外行业,整个伊朗经济几乎都停了.正直大选,高个说不希望罗姆尼赢,但奥巴马连任也不见得会停止制裁.哎,我希望美帝别制裁了,不然这一行旅费不换个单子来多亏啊.


2013.03.07
Ps:大概写了一下 反正是流水账 记得多少写多少 无文笔可言
Pss:对于本电影 我是觉得有点失望 我期待的不是纪录片 最后期待的紧张爆点也不够 也许本本不扮帅就能获奖吧 所以憋不出个感受就写个篇流水账
Psss: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92210294/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IzNTExMzA0.html
拍了很多 觉得有趣就感受下

 短评

太高估的作品,完全是选题上得当,政治上正确的投机之作。值得肯定的是道具部和服装部很下功夫,对70年代的历史还原真实,细节考究。内容上,贴了个暗讽电影圈的边,“最后一分钟营救”用到没边,结尾个人英雄主义意淫味十十足。

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故事性极强,紧张氛围贯穿始终,特别是末尾机场安检那段如履薄冰。就是美式主旋律结尾有点小狗血……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政治题材和好莱坞娱乐的完美联姻。剪摄编剧各种准确,导演在幽默和严肃间的平衡把握,似乎吃定了导演奖。至于刻意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个人英雄主义和政治问题的弱化等,这部片在现时好莱坞体制下已做到最好了。

13分钟前
  • 怪盗巴金斯
  • 力荐

Argo fuck yourself!

15分钟前
  • 冥想高潮
  • 力荐

"Argo fuck yourself!" 远远超出预期。小本的执导能力有很大的长进,拍得远比《城中大盗》优秀。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乏娱乐性的细节,再加上正面表扬好莱坞在外交以及政界作出的贡献,这部电影已经提前杀进了奥斯卡的提名名单。选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实在是太聪明了,哪个加拿大人会不喜欢?

17分钟前
  • icebloom
  • 推荐

期待有点高,实际还是不免沾染了好莱坞套路的几分俗气,个人英雄主义,一边倒的政治倾向,英雄司空见惯的家庭问题,援救总要擦边有惊无险等等,但优秀的叙事节奏和故事的真实性让电影增色不少,非常讨好北美本土观众,奥斯卡提名提前入帐。

2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剧本大赞!情节与情绪推进的技巧玩得一流,层次叠加,烘托渐进,高潮力度明确,拍摄完成也圆满达到水准。

24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这是本年度在影院看过的最棒的英语片了,流畅又不复杂的故事、极度正确的政治立场(美加友好!)、娱乐性的发展部分(约翰古德曼和阿伦阿金真是太棒)、顶尖的场景设定还原70年代末、顶尖的剪辑和执导,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奥斯卡最大热门!

25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我抢你石油,换你的领袖,饿死你全家,在你家盖房子,说是我的领地。你暴乱闯进来,挟持我做人质,这个做法震惊了我们文明世界,于是我拍了个电影。我文明的抢你,你却暴力打我,无法做朋友。震惊这个电影的世界观,还有佩服跪舔美国人,跪舔奥斯卡的姿态…不知道导演到伊朗会不会被揍死,我都想揍你

30分钟前
  • 洗狗
  • 很差

当一切狗血的营救计划被冠以“真实事件改编”,不得不感叹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美国电影牛逼之处就在于传输他的价值观,当你沉浸在解救人质的紧张气氛和英雄主义时,忘记了是谁在干涉它国内政,是什么使这些人身陷危机。

34分钟前
  • 迷糊
  • 推荐

上个月加国和伊朗"断交",今晚又在此片中看到伊朗要加"付出代价"。电影中出现了1948戛纳影展评审大奖奖杯,事实上那几年戛纳因为没钱并未举行。。。

36分钟前
  • tintin76
  • 推荐

能打六星么!节奏把握得太好了,剧情有张有弛,剧终所有人鼓掌,然后驻足看彩蛋。

39分钟前
  • Mr. Mister
  • 力荐

整部电影的每个方面都很完美,就连小本那张扑克脸的演技都和这个角色完美贴合,绝对是今年颁奖季的大热门,当然主旋律的政治惊悚片想最终登顶前途也不太乐观。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经典商业片模式,精准的摄影和剪辑,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个人英雄主义和主旋律价值观始终让观影情绪热血沸腾。★★★★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当空姐宣布你们可以饮用酒精饮料了,六个人喜极而泣,所以这是关于六个酒鬼的故事。在最惊险的时刻,电影打破了隔阂,并触发了彼此交流的欲望。这个事件本身就很有意思,以虚构的摄制组拯救人质,又是真实事件改编与政治惊险。为了营造惊险在结尾弄了很多危机,紧张感确实很强,只是觉得用得有点过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本。阿弗萊克人帥,導技也好,幾部類型電影都拍得好看。關鍵是不賣弄,不在類型里灑狗血,溫情橋段點到即止,技巧雖老套,但規矩講故事,整齣戲都在講怎麼拍電影,拍電影要注意“細節”,“信任”,要“全情投入”,要熟讀劇本(最後就算聯合製片人也要對劇情娓娓道來)

49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推荐

我觉得这种电影伟大之处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在于“本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变”,每次看到片尾那些原型的照片出现的时候,我就对这个牛逼的世界肃然起敬

54分钟前
  • Dude
  • 力荐

整体优秀的商业佳作,但还不至于加冕。传统的好莱坞叙事结构和人物塑造,大量借鉴70年代美国政治惊悚片,优秀的剧本改编/剪辑/摄影/艺术指导,AD的配乐更有强大竞争力。小本将幽默惊悚巧妙平衡,逃亡戏让人坐如针毡不能呼吸。故事契合当下时政,完全天时地利,有望大热颁奖季。

5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美国电影果然难逃工具的命运,平常时期用来传递价值观,非常时期用来解救人质。

57分钟前
  • 芦哲峰
  • 还行

電影的力量,電影的勝利。

59分钟前
  • 移动应用
  • 力荐

很重的前戏,却没有换来期待中的高潮。

60分钟前
  • Griet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