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尔戈王后

爱情片法国1994

主演:伊莎贝尔·阿佳妮  丹尼尔·奥图  让·雨果·安格拉德  

导演:帕特里斯·夏侯

播放地址

 剧照

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2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3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4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5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6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3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4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5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6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7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8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19玛尔戈王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4 13:33

详细剧情

十六世纪后半叶,法国处于“胡格诺战争”时期,天主教和新教残酷战争不断。而宫廷内部也奢华淫靡,腐败不堪。为了平息连年内战,信仰天主教的法国宫廷决定将玛格丽特公主(IsabelleAdjani伊莎贝尔•阿佳妮饰)嫁给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DanielAuteuil丹尼尔•奥德耶饰)。\r\n  1572年8月24日,婚礼在巴黎隆重举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时。凯瑟琳皇后(VirnaLisi饰)却下达命令,发动了一场针对新教徒的血腥大屠杀,即西方历史上著名的惨案——“圣巴托罗缪之夜”……\r\n  影片改编自大仲马的名著,荣获1994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女主角(伊莎贝尔•阿佳妮)和评委会大奖,1995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剧本和最佳服装设计等多项大奖。

 长篇影评

 1 ) 公主的命运

看《玛歌皇后》全是因为伊莎贝尔·阿嘉妮。
 
故事的背景在法国新旧教内战下,圣巴托罗缪之夜惨案前夜。
婚礼上,一身银红色礼服的玛歌沉默不语不愿宣示。皇兄冲下宝座挨下玛歌的头充作点头允诺,众人才得已收场。新婚夜,新教胡格诺首领丈夫面对危机四伏,寻求玛歌帮助。心烦意乱的玛歌去集市寻找男人。在与拉莫尔淫乱后溜回皇宫,迎接她的是屠杀前奏:法国洗军元帅、新教徒格林尼被刺。
 
玛歌皇后--伊莎贝尔·阿嘉妮
阿嘉妮演得好

总觉得阿嘉妮长着一张半截法式长棍,鼓鼓地婴儿肥的脸。这样的女人竟是法国第一美女?但是,几次镜头前特写:翡翠色眼睛:皇宫里从不屑麻林甚至轻佻的淫乱公主,到屠杀后去街头寻找情人时眼神的震惊,再到数次危机关头救助丈夫时顽强与坚决,最后一身白衣向国王理查九世求情时哀伤到结束时抱着情人拉莫尔人头颅逃向纳瓦尔时,阳光洒在朴素的玛歌身上,纯洁清澈与哀过于心死的绝望的睛神.宛若超凡脱俗的圣女.(这份气质与睛神,至少在好莱坞找不到,而年轻一代的法国也找不到)没人再会怀疑她的美丽.

  

情节过渡得好
玛歌作为一天从小生长宫闱的天主教皇女,耳濡目染深谐政治与宗教斗争.但是在巴黎街头看到横尸遍野后开始对这场屠杀的置疑,到最后轻车熟路帮助丈夫逃避一次又一次暗杀.因为她清楚知道:作为丈夫的纳瓦尔国王被杀后,她作为寡妻,一个从未被接受的皇后,在当时更是处事为艰.为了自保,她只有一次又一次背叛法国天主教王室.
 
纳瓦尔国王--享利
这位法国波旁王朝的创建人.电影里,有些儒弱.摇摆不定.但是他抓住了机会,在和查理九世打猎时,其他法国王室成员各自心怀鬼胎袖手旁观于国王于威难.只有享利奋不顾身而赢得查理感激.最后,查理为了还这份恩情,更为了报仇,在临死前放走了享利.只是这个纳瓦尔国王有些弱智,他在求助查理后,竟然会相信他可以在九世的避护下在卢浮宫存活.(一定是历史书读得太少).
 
其他:
史上,玛格有一嫂比她出名,是她早夭兄长弗朗索瓦二世的妻子.苏格兰女王--玛丽.最后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囚所杀.
为什么中外电影都喜欢"以小见大".电影中人物都爱口口声声去追寻"新生活,热爱生活".
我始终不明白,怎么会从淫乱中找寻到真爱?玛歌与拉莫尔的爱情简直是场莫明其妙.拉莫尔是唐基诃德爱情版.胆大枉为与色欲薰心.
兄妹乱伦其实存在已久.有些是保持血统纯净,如埃及,如日本古代皇室.有些纯属色欲:如中国齐襄公与妹妹文姜、古罗马帝国开国皇帝。文学作品那是更多《希腊神话》、《源氏物语》。凯瑟琳作为一个精明强权的母亲对于自己么女与三位兄弟的乱伦视若无睹的纵容行为。是因为对凯瑟琳而言,女儿就是一个工具。家中女儿可以帮助母亲将三位兄弟围绕在母亲脚下。外交上,合亲工具。中外一致。
  

结论

宗教战争:说到底就是为政权斗争.
政治斗争:政治斗争存在是因为利益冲突与人性丑恶.
皇室:有皇室的地方就有以上一或二点.中外都一样
 

 2 ) 关于皇后以后的故事及其他人的命运

大仲马说过:“历史是什么,不过是我用来挂小说的钉子。”看看历史上这些人物后来的故事吧。部分资料从Wiki搜集。

王后的命运:
亨利逃回纳瓦拉后,玛歌一直被哥哥亨利三世软禁,但是最后还是被给予自由,玛歌于是追随丈夫来到了纳瓦拉。

“在以后的三年半,玛歌和她的丈夫在波城(Pau,法国西南部)过着受人非议的生活。他们都有公开的情人,并且经常吵架。
在1582年的一场病后,玛歌返回法国王室。但是亨利三世对她的声誉产生了反感,强迫她离开王室。经过很长的商谈,她被允许返回她丈夫的国家。但是她受到冷淡的接待。为了度过难关,她在她的封地Agen发动了一场政变并夺取了政权。在几个月的防御后,Agen的市民奋起反抗,并把她关押到Carlat城堡。
在1586年,她被亨利三世关押在奥弗涅的Usson城堡, 在那里她度过了18年。
在1592年,开始了长达7年的关于解除她和亨利婚约的谈判,1599年,谈判以保留她王后的称号结束。而在不久的将来她的前夫会成为法国而最受喜爱的国王之一。
在这些年间,玛歌写了她的回忆录。这本回忆录在她去世后的1658年发表。回忆录中以故事的形式记述了她的哥哥们和前夫的生活。
然而后来她的美丽渐渐褪色,她陷入了贫困,债务人上门催讨。无奈中,她变卖了所有珠宝。她和她的前夫,及前夫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梅第奇和解,返回巴黎,成为贫穷的艺术家和赞助人的顾问。她经常帮助策划宫廷活动和养育亨利四世和玛丽的子女。她于1615年5月27日在巴黎逝世,被埋葬在瓦卢瓦的教堂。数以千计热爱她的人哀悼着她的离去,同时也哀悼着瓦卢瓦王朝的消亡。”

有个有趣的现象,梅第奇(Medici)家族似乎一直与艺术结缘,玛歌晚年也是致力于资助艺术家们。而亨利的第二任妻子也是梅第奇家族的成员,与玛歌的母亲一起,那个片中哥特味十足的老巫婆,即是梅第奇家族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法国皇后。而亨利的第二任妻子,玛丽·德·美第奇(Maria de' Medici),就是路易十三的母亲,后来与红衣主教黎塞留斗争失败被赶出法国的那一位。

再说说玛歌的母亲,著名的凯瑟琳·德·梅第奇(Caterina Maria Romola di Lorenzo de' Medici),她是最典型的梅第奇,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政治玩家。顺便说个有趣的事情,知道束腰么,这种东西就是她推广的,因为她大力排斥粗腰(想必老巫婆腰很水蛇)凯拉奈特利在加勒比海边装晕过去的时候,该感谢这个老太婆~
下来重点说说这个老太婆对子女婚事安排的故事:
大儿子弗朗索瓦二世 François II,就是苏格兰玛丽女王的丈夫,不过16岁就死掉了(当然,历史上有他被玛丽和情人害死的版本)。这里要提一下的是玛丽的身世,她的母亲,是法国权臣吉斯公爵弗朗索瓦·德·洛林(就是玛歌的婚前情人,片中的大黑手之一)之妹玛丽·德·吉斯。所以,现在大家明白这个婚事的政治背景了。一方面是吉斯家族对王室的控制(当然,老太婆很不爽),另一方面,根据当时天主教的规定,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是私生女,所以没有继承权,但是英格兰又是新教国家。所以如果英格兰的国教改变的话,苏格兰玛丽就将统治整个不列颠,老太婆看的也很远~当然,后来发现伊丽莎白地位的巩固后,她走了下一步。
三儿子亨利·亚历山大 Henri Alexandre,即后来的亨利三世 Henri III,当时还是安茹公爵,这是老太婆最喜欢的儿子,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一个同性恋,据说是相当的漂亮,风度,关于他们母子的不伦传说也一直有流传~老太婆构想让她最喜爱的儿子安茹公爵和信奉新教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结婚,这其实是她计划的新旧教婚姻中最大的一笔,比女儿玛歌的要重要。但是大家知道,牛叉闪闪的伊丽莎白成了不婚女王,老太婆只得作罢。
当时窥视英格兰的人很多,同时向伊丽莎白求婚的还有西班牙的腓力二世Felipe II(这里提下,腓力二世的第二任妻子就是伊丽莎白的姐姐血腥玛丽,这男人真是狂热亨利八世的女儿们....),被拒后,加上苏格兰玛丽被伊丽莎白咔嚓,出了无敌舰队,当然,西班牙的衰落,就从他开始的。不过猜猜他第三任妻子是谁,瓦卢瓦的伊丽莎白,即老太婆的长女,玛歌的姐姐。老太婆很会与天主教强国联姻的说~
早亡的长子后,最可怜的君主之一,老太婆的二儿子查理九世Charles IX登基了,他的统治阶段也是电影中主要的历史背景,查理只有一个女儿(就是和亨利吃饭时那个小婴儿),没有子嗣,所以前面的三儿子安茹公爵亨利(期间还做过短暂的波兰国王),就成了瓦卢瓦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

下来谈谈玛歌最辣手的婚前情人吉斯公爵和漂亮狠毒的哥哥,亨利三世。前面说过,吉斯家族有不下于卢瓦卢家族的实力,吉斯公爵也一直窥视于法国王位。
“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和继承人、安茹和阿朗松公爵弗朗索瓦去世(就是片中帮老太婆把毒书放在房中,没想到害死了哥哥的那个孩子),使胡格诺派首领纳瓦拉的亨利,玛歌的老公成为王位继承人(同性恋国王啊~没有儿子啊~)。天主教徒担心形势将对他们不利,于是在首领吉斯公爵亨利领导下反对亨利三世(一旦吉斯家族掌权,继承人自然不会是现任国王的妹夫),引发所谓三亨利之战(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纳瓦拉的亨利)。
1588年5月12日,吉斯公爵进入巴黎,在街上架起街垒,这天史称街垒日。亨利三世逃往沙特尔。同年12月23日,吉斯公爵与其兄吉斯红衣主教在一次与亨利三世鸿门宴性质的谈判会晤中被亨利三世的侍从刺杀(玛歌婚前的情妇和后来片中的大黑手就这样翘了)。吉斯集团在巴黎拥洛林红衣主教查理为国王,称“查理十世”。亨利三世只好与纳瓦拉的亨利联合(玛歌最毒辣的哥哥和玛歌的丈夫,水火不相容的两个人啊~)一同进攻巴黎。
1589年8月,亨利三世屯兵巴黎西南郊,在雅各宾修道院被一名多明我会修士雅克·克列孟刺死。(悲剧了,没有平定叛乱自己就挂了的漂亮国王,如果是海伦米伦的版本,伊丽莎白女王此时该在隔海为他悲切了~)”

最后谈谈玛歌的老公。玛歌的哥哥死后,自然她的丈夫,纳瓦拉的亨利即位,即亨利四世Henri IV。但是这时巴黎不是还在吉斯家族控制下么~
“为了合法继承法国王位,他宣布改信天主教(这男人天生就在两大教派之间改来改去,第二次了~),并颁布南特敕令,为延续二十多年的宗教战争画上句点。这也是第一部承认新教徒信仰自由的敕令。法国的经济在他统治时代发展起来,亨利四世为此深受人民爱戴。
1610年,亨利四世于巴黎遇刺身亡。凶手是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名为弗朗索瓦·拉瓦莱克。”(所以说,你改来改去,人家还是不承认你,要纯血啊~记得那个荷兰的犹太商人说的话了吧~)

现在来看,玛歌的三哥和丈夫都是被刺杀死的,大哥和二哥按野史是被毒死的,老妈一生醉心艺术和毒药,意大利的魔法到底没有庇护到她的下一代~唯一看来幸运的玛歌,一生的情感,却是坎坷无比的。

来一个小八卦,根据历史记载,片中的男主角Joseph Boniface de La Môle,曾陪同玛歌的哥哥安茹公爵亨利,去和伊丽莎白女王相亲。如果按野史上,伊丽莎白其实倾心过安茹这个漂亮风度的gay男,那么伊丽莎白与玛歌,真是“两位公主,一个爱上了王子,一个爱上了他的侍从~”,可惜都是悲剧了~
说到这里,提个腐女们会YY的话题,既然亨利和拉莫尔曾一起去英国,史上也说安茹公爵在一群美男子簇拥下去向女王求婚....嗯嗯,他又是个gay....好吧,其实玛歌你最爱的情人和你的辣手哥哥也有JQ......

 3 ) 爱人的头颅

漫漫长夜被火把和刀剑划破,悲怆的颂歌和杀戮的序曲同时展开,《玛戈王后》里的圣巴托罗缪之夜每一帧都像油画,浓重、凝练,带着鲜血和露水。玛戈的衣袖被血浸湿,她在人潮中矗立,瞪圆了眼睛,捂住了嘴。这个镜头为时不过数秒,那双眼睛却和火把一样照亮了黑夜。
<图片1>
阿佳妮饰演的玛戈风华绝代,即便说她是从贝壳之中出生的维纳斯也毫不过分。
在她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人说,这双眼睛能让镜头碎裂。那是1975年,她饰演阿黛尔雨果,大文豪雨果为爱痴狂到天涯海角的小女儿。最后她在海边喃喃自语:”“千山万水,千山万水,去和你相会,这种事,只有我能做到!“
这种美和心碎,在二十年之后的《玛戈王后》到达极致——四十岁的阿佳妮容颜不改,还饰演出了一个女人的每一个层次。阿佳妮的玛戈王后最靠近尤瑟纳尔笔下的迦梨女神,美丽而放荡,天真而慈悲,她的命运和爱情都不由自主,唯一能自主的是欲望;低自尊到委身于路边乞儿,又眼含热泪对抗满手血腥的家族至亲。
<图片2>
在清晨的朝露里,玛戈年轻的情人抱着她说:”据说你的情人们的结局通常是死亡。你的床边有许多盒子,里面装着他们的心。如果我死了,请你把我的头颅好好保存。“在电影的最后,和玛戈同车的侍从说:”你的衣服上全是血。“玛戈蔚蓝的眼睛含着一点泪水,用力抱住了爱人拉莫尔的头颅,”在我恢复笑容以前,我会一直穿着它。“
<图片3>
”爱人的头颅“情结可能自此而始。司汤达在《红与黑》里安排拉莫尔的后裔,贵族小姐抱住于连的头颅;济慈笔下情人被亲生兄弟杀死的少女用情人的头颅和自己的眼泪种出了槲寄生;王尔德的莎乐美在施洗约翰的头颅上献上一吻。最后在尤瑟纳尔的笔下,牧师的寡妇抱着匪徒情人的头颅,在瓜田边坠入了茫茫深渊。
属于正剧和正史的意味在被不断地消解,女性主义的意味却因之而越来越浓厚。

在传统历史中,置身权力的游戏的女性只有两种身份:玩家,或者棋子。前一种被史官称为牝鸡司晨,后一种被史官称为红颜祸水。玛戈的母亲凯瑟琳无疑是前者,面对懦弱的儿子,她流不出眼泪,只颤抖着苍白的嘴唇说:”在你父亲死后,所有肮脏的事情都由我做了。“玛戈,传统意义上的后者,在对抗母亲把她改嫁给西班牙国王的命令时反问:”法兰西的未来就建筑在妓女的床上?“迎接她的是一个响亮的耳光。
<图片4>
意味深长的是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伊丽莎白一世以童贞女王的身份(或者代价)颠覆了以上两种预设。在伊丽莎白即位之前,英国已经为宫闱之争付出许多鲜血的代价,”童贞女王“又颇符合英国彼时的”孤立主义“和国民精神,这是法兰西并不具备的地缘优势,也是玛戈无力左右自己命运的根源。
宫闱之争的本质是一种权力机器的相互压榨,本身不创造任何价值只创造代表意义,这就是为什么玛戈的婚礼既标志着和平又成为大屠杀狂欢的诱饵,玛戈本人的意愿又是如此的无足轻重。
<图片5>
电影中的玛戈讨人喜爱,是因为在一切泥潭和深渊之中她仍旧选择了最大限度的善良和真挚,这种无力自保的善良,可以说是一种凌驾在一切流言之上的真正的高贵。她的放荡背后有着对爱情的真正信仰,正如她可以在新婚的凌晨拒绝丈夫,背叛丈夫委身于街角邂逅,身份不明且一无所有的拉莫尔;却也可以在血腥和风暴中心坚定地主张,”我在上帝的面前和亨利结了婚,我们是一体的“,从此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未卜的亨利绑定在了一起,并一次次地庇护他躲过母亲和兄长的暗杀。
欧洲历史上玛戈这样的贵妇不在少数(比如疯子胡安娜)。她们的故事比露水还短暂,流言比正史还长。这种故事的传播,很大程度上是男性视角的。不过,大仲马是仁慈的,他只截取了玛戈的前半生,把所有美人迟暮、所有属于历史的鸡毛蒜皮都滤掉了。
于是我们就和玛戈的情人一样,记住了她最美也最悲凉的瞬间。谈何生死挈阔,岁岁年年,谈何真实,真实不过如此,片刻即是永恒。

《玛戈王后》这部电影更为值得称道的,是它塑造的鲜活的人物群像(罗马式的人物群像)。和《教父1》一样,《玛戈王后》的开场是一个漫长的婚礼群戏,我甚至可以认为《玛戈王后》借鉴了《教父》,室内外场景的布局和人物纠葛的交代是有类似之处的。这场群戏的表现也可圈可点,男爵夫人的口红、拉莫尔的狩猎书、玛戈兄弟口角之间揭示的触目惊心的真相,都是千里伏线的手法。
大屠杀过后的巴黎街头青白的肢体横陈像末日审判的景象,拉莫尔代表的新教徒和与他共处一室的天主教徒令人喟叹的同生共死,还有当命运旋转之时我们将与身边人偶一为之的扭打视为爱情——
<图片6>
<图片7>
玛戈颤抖的眼眸中有夜鸟惊飞,拉莫尔说:“我想,她是一个比我更孤独的人,她的爱好像是在寻找报复”。
所有人都说,拉莫尔是个幸运的人。玛戈在兄弟的侮辱之中愤然说,拉莫尔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也许只有玛戈知道,自己才是幸运的人。
但所有人都知道,包括拉莫尔自己也知道,拉莫尔是个不幸的人。爱上玛戈无异于自寻死路,但拉莫尔用死亡证明了爱的忠诚,这是玛戈在其他地方,永远得不到的忠诚。
“你看到她了吗?”
“我看到她了,穿着蓝色的衣服,她在哭!”

抛开正史不论,电影最打动我的还是亨利对国王所说的:“我会带她去纳瓦拉,我会教她。热爱生命,为一点高兴的事情大喊大叫,到河里游泳,在热石头上做面包,喝葡萄酒,吃大蒜!一个人必须热爱生命,在纳瓦拉那就是一切。”
C'est la vie。生命并非只有爱情,生存和生活就是一切。

大仲马视历史为挂小说的图钉,我原本有些不以为然。
要知道,要写公元一世纪的罗马,是不能只写贵妇的床帏,角斗场的尘土,东方的丝绸的。作家不是上帝,但必须像上帝一样布景,哪怕只是一笔带过;笔下必须有道路的喧嚷声,下雨天城市排水管道瘫痪后遍地的泥潭和积水,历法的改动;必须纤毫毕现,又气象万千。
这么说吧,必须换一种视角来看待世界。让读者像接受日心说那样接受托勒密,像接受现代史那样接受罗马的起源,接受奥维德的《变形记》和卡图卢斯不乏荤段子的情诗。所有这些看起来琐屑的、动荡的,喧哗的与骚动的,最终都不仅仅形成背景;它们更有可能是形成一种理解故事内在逻辑的集体无意识或者集体潜意识。我们谁都说不清楚,真正左右我们抉择的是什么;但也许有一件事情是对的,“灵魂的欲望就是命运的先知”。缺乏时代感的作品同时也缺乏对欲望的勾勒力度,即便在逻辑上是行得通的、成立的,在伦理上是无可指摘的,但也很难说是有生命力的作品。
于是当身边人评价尤瑟纳尔”不言不语,难以接近,但有一个公元二世纪的灵魂“的时候,我理解了她笔下的那些动荡和激情。公元二世纪这个形容也许十分贴切,尽管在思想深处,尤瑟纳尔的天赋和激情可能更近似于萨福。
但理解玛戈的命运,也许不需要那么复杂,只需要一点点不经矫饰的同情心,这也正是大仲马的魅力所在。而大仲马和古典戏剧最大的差别,在于他关注的是“故事”,而非真实的欲望和人性。电影以女性主义的视角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也有可能因此遭致诟病,但也不失为佳作。

 4 ) 复杂的情感,复杂的观感


人物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
国王(查理九世,最终被母亲和弟弟意外毒死)
国王的母亲(偏爱第二个儿子)
国王的弟弟(后来的亨利三世)
国王的另一个弟弟(间接害死哥哥的帮凶)
国王的妹妹(玛戈)
国王的妹夫(新教领袖,也叫亨利,再后来的亨利四世)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一(某公爵,貌似也叫亨利)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二(实际的爱人,成为国王被毒杀的替罪羊处斩)
国王的情妇
国王的妹夫的情妇
国王的狗
国王的仆人甲乙丙
国王的弟弟的仆人甲乙丙
国王的妹妹的仆人甲
国王的妹夫的仆人甲乙丙丁
国王的妹妹的情夫二的朋友

直到最后看完我还没闹明白我对这部传说中的大仲马力作改编,法国宫阙巨制的影片到底是什么情感。毋庸置疑的是,女主角很美~这种摄人的万种风情加深了我的困惑

 5 ) 女神阿佳妮

改编自大仲马的文学著作《玛戈王后》的同名电影,讲述了公元1572年信仰天主教的王室为结束战争,决定与新教徒的首领纳瓦尔国王亨利•德•波旁联姻,身为国王妹妹的玛格丽特公主,便成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就在众人欢庆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礼时,在凯瑟琳•德•梅第奇王太后的策划下,一场针对新教徒的大屠杀拉开帷幕。经过数年战乱,玛格丽特的兄长们全都死于非命,而她的丈夫则意外地继承了法国王位,成为波旁王朝的开国君主亨利四世,玛格丽特也从公主变成玛戈王后。
    和法国男人永远的初恋苏菲•玛索相比,法国国宝伊莎贝尔•阿佳妮塑造的角色大都是一些性格怪异的女人,她善于把浪漫的气质内心化,也是法国演员中罕见的因类型片和惊悚片而获得评论界认可的明星。《玛戈王后》整体色调肮脏、灰暗,而阿佳妮饰演的玛戈王后成为了全片唯一的亮点。她寂寞、美丽、仁慈、善良、隐忍,在经历了人生许多悲痛的洗礼后,成为了一位真正的皇后。
    宏大的场面、血腥的历史、狂野的爱情、充满阴谋的政治,更重要的是有着女神阿佳妮,所有的一切让《玛戈皇后》成为了一部经典之作。

 6 ) 在时间重生时老去

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那时只有电视台可看,CCTV-6放了三次。我第一次看是在凌晨。我一个人扑在沙发上嚎哭。父母依然睡死着。那时我是不安的,但一定是安全的,因为我还不用为“现在”担心。
当马尔戈抱着情人的头颅离开;在马车细微的颠簸声中,歌特式的女声暗暗响起。泪水掉过她洁白的脸庞。
----当你用尽全力也只能看着心爱的人死去;当他死去身体的一部分还在你怀里;你却又怎么再能靠近他?又有什么办法,为他、为自己?
马尔戈是坚强的,一直是勇敢的,在最后她还是昂着头。
时间会让一切死去,但也会让一切重生。
我只是希望,能在老去前,面对理想、爱人的时候,能更有力量和勇气。

 7 ) 有部电影叫《玛歌皇后》

有部电影叫《玛歌皇后》 描述的16世纪后半叶的故事(根据历史改编)。也就是1575年附近的时间段。中国那个时间是明朝。

电影很有意思,感觉像是一个山洞里原始部落的酋长为了活命一会儿信仰基督教,一会信仰基督新教。还有就是男男女女处处留情。

可以比较一下国内像样点的明朝片(甚至可以看看汉朝的片子)。就可以体会到法国这个部落是有着多么活跃多变的想法和自由奔放的性格与热情满满的本能。而我国则像个历经沧桑的,连喝个茶都有流程仪式的有品老男人。

 8 ) 《玛戈皇后》人物篇

凯瑟琳·德·梅第奇(Catherine de Médicis):又一位著名的“阴险贪婪”的摄政王太后,控制着自己的儿子、当时的法兰西国王查理九世。为缓和新旧教派间的关系,她将女儿玛戈嫁给新教领袖纳瓦拉的亨利。但新教力量的渗入以及对国王的影响,又让凯瑟琳不安。婚后不多久,她策划了对新教主要人物的刺杀行动,由此引发了对新教徒们大规模的屠杀(圣巴托洛缪大屠杀),同时迫使纳瓦拉的亨利改变信仰并软禁于皇宫中。 她的眼神,时而阴险暗藏杀机,时而无助又显得力不从心。两者的交替折磨,是缘自对权利的贪婪。有时候,是很难弄清楚有关权利的得失与意义。权利扭曲了她对儿子应有的正常的爱,堂而惶之的以保护的名义利用抽榨。当她躲在远处看着行将就木的查理九世时,看着自己一手造成的悲剧时,禁不住的悲痛中才显出那份原始的久违的爱来。于是痛者更痛。 扮演王太后的Virna Lisi ,曾是《黑郁金香》中女主角。 查理九世 Charles IX:从10岁登基到24岁去世,始终活在母亲的阴影之下。他是被操控的提线国王,真正与他相伴的只有一条狗和常常的泪水。他的确性格软弱,但泪水决不仅仅是软弱的表现。泪水是委屈,同时也更是不甘。他不是昏君,不是小丑,只是苦于从来都不曾拥有一股真正属于自己、可以帮助自己的力量,在这场混战中去为自己抗争。他清楚自己的处境,寻找着可以依靠的力量。 首先信任给了新教的海军上将科利尼(虽然科利尼也可能只是在利用国王),结果科利尼遭到太后招募的杀手的刺杀,并在大屠杀中丧命。后来,在一次狩猎中纳瓦拉的亨利救了查理九世,查理又把信任给了他,并将他保护起来躲过了暗杀。纳瓦拉的亨利是个很好的潜在的盟友,可惜查理因此却间接造成了自己的死亡,刚要起步就发现自己再没有机会。 查理九世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精彩,层次分明,有转折有爆发,再加上出色的表演,给观者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扮演查理九世的是让·雨果·安格拉德,最熟悉的作品是《巴黎野玫瑰》和《尼基塔》。 安茹公爵亨利(Anjou):查理九世的弟弟,当时的安茹公爵,查理九世去世后继承王位,成为亨利三世。他是凯瑟琳最喜欢的儿子,母子间的情感非常微妙,很有乱伦的嫌疑。而坊间还流传着玛戈是她兄弟们的性奴隶的丑闻,所以他和玛戈间也很有关系。同时,他还是世界同性恋名人中的一员,他的身旁总追随着一群男宠。 安茹公爵是男性角色中最显眼突出的一个。这倒不是因为上述的那些“传奇”,而仅仅是外貌和气质便足以。不知道用什么词形容合适,笼统点说,就是“妖”,非常“妖”,且是带着男人味的“妖”(大概因此所以男女通吃)。美与邪,光与阴,在他身上都有闪现。他是个最美丽的骑士,也是个最虔诚的教徒,但他并不想当一个最好的国王;他沾过大屠杀的鲜血,也露出过阴谋的微笑,但他最在乎还是他的美和“友谊”。 他是法国瓦卢瓦王朝最后一任国王,没有留下子嗣。 扮演这个耀眼角色的,以前不熟,后来知道是著名的帕斯卡尔·格雷戈里。 纳瓦拉的亨利(Henri de Navarre):继承了纳瓦拉王位后不久,就来到巴黎和玛戈结婚。在针对新教的屠杀爆发后,被迫改变自己的信仰,并被软禁在卢浮宫内,直到查理九世去世前才被放回纳瓦拉。他和玛戈之间只有名分没有爱情,他们都有各自的情人。但他们的关系并不差,他们是朋友,有时候还象是战友。玛戈多次帮助和掩护他,而他的纳瓦拉王国也提供了玛戈逃离母兄控制、逃离伤心地唯一可去的避难所。 相比查理九世,纳瓦拉的亨利的形象就显得有些虚有些单调。或许可以说是因为他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处在被软禁的境况下,需要刻意去保持隐忍和低调。而当查理九世遭到野猪袭击的时候,他挺身而出救下查理九世,则体现了他的勇敢(一个人杀死了野猪)和智慧(借此取得了查理九世的信任)。 之后的故事。因为玛戈的关系,纳瓦拉的亨利成了亨利三世的合法继承人(亨利三世没有子嗣,原来的继承人、他的弟弟先他去世),即位后便是亨利四世。他结束了进行了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允许宗教自由,发展经济,成为法国历史上颇受欢迎的一位国王。后来取了一位新王后,生下了一个著名的儿子“路易十三”。 扮演纳瓦拉的亨利的是丹尼尔·奥德耶,另一个著名的大鼻子叔叔,见的很多。 拉莫勒(La Môle):玛戈的情人、爱人,年轻英俊的一名新教徒。在大屠杀中为玛戈所救,经历了九死一生后,将把玛戈救出王宫视为己任。最后以毒杀国王的莫须有罪名被处死。比起他和玛戈的爱情,他和一个名为Coconnas的男性天主教徒间的故事似乎更加传奇。 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玛戈结婚时在一家旅店中,因为城中来的人太多,两人只能挤一张床上。之后的大屠杀中,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兵戎相见,杀的天昏地暗鬼哭神嚎,最后双双昏死过去。之后被一名处理尸体的刽子手所救。拉莫勒先康复,他没有杀死Coconnas,反而救助和照顾了他。之后拉莫勒离开,当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Coconnas扑过来抱住拉莫勒不放。经历了生死一瞬的Coconnas,此刻已不仅仅是把拉莫勒看作救命恩人,更是一个先导,给了他醒悟和忏悔的机会,给予了他新生。这样的以德报怨、脱胎换骨是相当感人的,两个大男人抱在一起,热烈激动,喜极而泣。再之后,Coconnas便追随在拉莫勒身边,最后一起在断头台上身首异处。 他们,一个英俊细腻,一个粗旷直接,也算是般配。另外,关于Coconnas的转变,非一般的理解是和他脑袋正中被拉莫勒砍的那一刀有很大的关系。迷信的说法是那一刀相当于帮他开了天眼,于是一下子顿悟了;科学的说法是那一刀虽不致命但让他大脑受损,因此造成了记忆和思维的混乱。 扮演拉莫勒的是著名的银幕帅哥文森特·佩雷斯Vincent Perez,帅就一个字,被说了无数次,从《大鼻子情圣》到《玛戈王后》,从《芳芳》到《云上的日子》,从《印度支那》到《追忆似水年华》都有他的身影。 玛戈王后(la Reine Margot):关于“玛戈”我们也许已无须再多说了。无须为她的爱情和命运唏嘘,无须为她的放荡和真情辩护,无须为她身着华服或赤身裸体在意,只要看着她,抛开所有的那些相比之下无限空洞的俗事。她不是那个玛戈,也不是那个伊莎贝尔·阿佳妮,她是“伊莎贝尔·阿佳妮的玛戈”,散发着独一无二的美丽魅力。她炉火纯青的对我们进行引诱,又同时保持着那段致命的距离,她留下高贵的转身,又允许我们对此加上任意的想象。 个人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iowed)新上路,渴望您的关注! 希望能更好地理解电影,获得更多的乐趣与感动!

 短评

诸神渴了,巴黎又成修罗场。宫廷的药剂师,同时调配香水和毒药。卢浮宫的地下,是巨大的下水道。历史的书页黏连,一页页浸过砒霜。老佛爷亲手烧毁罪证,“这里还有一点血”。新王后裹起七层纱舞,又一颗情人的头落地。相比美得亡国的阿佳妮的玛戈,更爱美第奇太后备受催残的阴鸷面孔

5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只为阿佳妮

8分钟前
  • phoebe
  • 推荐

看完只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法国人热衷于起义了————自上而下,完全是一群狂妄自大有勇无谋的蠢材。

10分钟前
  • GIVIND
  • 还行

关于法国历史上圣巴托罗缪之夜事以及人物玛戈皇后的传记影片涉及战争、人性、宗教、欲望等内容。不管何处,动荡不安的时代,都会有无数惨死的人们,而所谓的统治阶级远比你想象的肮脏黑暗玛戈艳丽妖娆不失顽强坚毅的形象在阿佳妮演绎下变得如此真实灵动,最后抱着男主头颅流泪的场景看得令人心碎

13分钟前
  • 樱花飞舞时
  • 力荐

玛戈,39岁的阿佳妮。如果女人的虚荣和欲望是如此真实而直接,那么这种无需言说的赤裸更接近于一种近乎神的美丽,也可以说是魅惑。玛戈,浮世繁华仅仅只是刹那,只要真实地活过,众生颠倒又算得了什么。玛戈,玛戈,玛戈……想一次次呼唤你的名,直到双唇紧锁,直到沉迷,沉默。

16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还有谁能四十岁还美成这样?

20分钟前
  • 沈书君
  • 还行

毫无历史宗教背景知识只觉得阿佳妮美得令人窒息。

22分钟前
  • 三七
  • 还行

谁能美过阿佳妮?!

26分钟前
  • vritti
  • 推荐

“她生着黑色的秀发,光泽的皮肤,肉感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红润的小嘴,雅致的颈脖,柔软丰满的身躯,紧裹在高跟缎子鞋里的一双孩子的脚。法兰西人为自己的国土上开放出如此艳丽的花朵而骄傲。”——大仲马《玛戈皇后》

28分钟前
  • 宁宁
  • 推荐

本身对这类题材没什么感觉,而且对相关背景也不了解,虽然没觉得闷,但感触不多,除了阿佳妮完美的面庞外。比较纳闷的是,这部明明阿佳妮角色和戏份都是主角的片子,女二号却凭借此片获得戛纳影后,戛纳评奖不看戏份的么...

33分钟前
  • zzy花岗岩
  • 还行

我总觉得她的艳丽乖戾里面含有不可遏止的苍白和自我决裂。当她怀抱拉莫尔的头颅坐在马车上时,阳光把她眼中的泪水照耀的如同宝石。

35分钟前
  • 力荐

拉莫尔决定为玛戈赴死之前对她说,如果你的爱人死了,他就会永远在你身边了。绝望的玛戈,就这样拖着被染红的白色长裙,背离了自己的城池。走过泥泞的街道,白皙的面孔镇定如初,但翡翠色的眼眸里却有一种燃烧成灰的决然。终于,有泪滴下。

38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1、清教徒的尸体都非常美,(有点瘦但符合他们的教义)个个修长的好像练瑜伽的,而起充满年轻的弹性。导演相当的热爱美。2、演亨利的家伙好像就是巴黎野玫瑰里的男主角。他的眼睛非常温柔,虽然这是两个毫无可比性的角色,我还是凭这温柔认出他。3、拉莫尔这种娃娃脸圆眼睛仿佛才是法国人民最爱的帅哥模式。他细瘦得可怜的大腿还有小屁股有点遗憾。他跟那个脑袋被他砍了一下的家伙之间的情感另我羡慕。4、我欣赏影片中那种红色,希望有朝一日能很好的运用它。5、阿佳妮当然是雪肤花容,她唯一的缺陷就是嘴角向下,可这却很好的

43分钟前
  • 石卓灵
  • 推荐

只要是阿佳妮的片子一律五星!全是最爱!!

44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阿佳妮的美貌,油画质感的场景,歌剧一般的配乐都是这部电影的华彩之处,可是观感上却是时间冗长又感觉情节跳跃,玛戈和拉莫尔的爱描述的太浅太容易,反倒最后国王和哈里之间的情谊更深刻。

48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阿佳妮美得让人肝儿颤!PG的安茹公爵有种魔鬼般的邪恶美,摄人心魂。DB的红发造型像女先知西比尔一样灵秀。美男子VP反而被他们的光芒盖过了。屠杀场面如史诗般宏大惨烈,阴谋斗争惊险,结局孤寂凄凉令人嗟叹———永恒的只有女人。但每逢历史剧,我总怀疑影视的杜撰太多,盖过真实或粉饰真实

50分钟前
  • ζωήιδ
  • 力荐

讶异于它竟如此血腥暴力,电影在还原历史方面的确不错。或许是得益于原著,几个人物都刻画得很棒。相比起片子里一个比一个妖冶的男人,丹尼尔奥图都没有存在感了;而能镇得住佩雷斯、安格拉德这种相貌的,或许也只有阿佳妮了……(看的修复版,美哭!怎么还不出蓝光让人舔啊。。。

55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阿佳妮的脸就是一桩盛大的大众审美事件

57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那天早晨,你闻起来像茉莉花一样,当时我对自己说,也许面具下的她很丑,或是被毁容了,但是这不重要……那时我想,她比我更孤单,她的爱就像人们的恨一样强烈……是上帝把我带到你面前的,在屠杀中,我睁开眼睛,你就在那里。

60分钟前
  • 名残り
  • 推荐

那个时期的欧洲宫廷真是从里到外的野蛮肮脏啊,又淫乱又血腥。阿佳妮太美了,全程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移不开。

1小时前
  • 撒旦的表妹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