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1

主演:张瑜  郭凯敏  杨延晋  邱世穗  

导演:杨延晋

 剧照

小街 剧照 NO.1小街 剧照 NO.2小街 剧照 NO.3小街 剧照 NO.4小街 剧照 NO.5小街 剧照 NO.6小街 剧照 NO.13小街 剧照 NO.14小街 剧照 NO.15小街 剧照 NO.16小街 剧照 NO.17小街 剧照 NO.18小街 剧照 NO.19小街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0 10:50

详细剧情

双眼近乎失明的男子夏(郭凯敏 饰)来到钟导演(杨延晋 饰)家中拜访,向他讲述了自己尚未完成的剧本:十年前的夏,是一名春风得意的汽车修理工,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夏用好奇的双眼捕捉周围不可思议的变化。一天,夏偶然冲撞了一位少年——瑜(张瑜 饰),心思单纯的夏自感和瑜十分投缘,从此和瑜一起上山为其罹患癌症的母亲采草药,两人的友谊日渐亲密,夏、瑜二人决定以兄弟相称。然而,不久夏发现瑜其实是女儿身。十年动乱中,瑜因为教师母亲而遭受到造反派的围攻和折磨,一头秀发被剃掉,不得不隐藏了自己的性别,在恐惧中度日,为了帮助瑜,夏偷窃剧团的假发,结果双眼被重伤失明。夏出院后,发现瑜一家已经不知所踪。剧本至此停顿,于是钟导演和夏一起,假设了故事之后的种种可能……

 长篇影评

 1 ) 《小街》与“套层结构”蒙太奇

《小街》与“套层结构”蒙太奇
——致卢仿同志的信 1

范达明

 

卢仿同志:

收到你的来信很高兴。你在信中对我的《小街》评论能写出如此触动你心(因此也触动我心)的感慨,证明你确系一个地道的影迷与影评迷。哪一个拍电影的,不指望一个会看电影的能为他的影片写出点有赏识力的影评来呢?同样,哪一个写影评的,不指望一个会读影评的能为他的影评谈出点有赏识力的读后感来呢?艺术乃至一切意识形态的东西或信息,总要谋求信息反馈,谋求社会效果与反响的作用;反之而无反馈的沉默,就犹如作品自身信息与生命的死亡,这才是真正“究可哀”呢。艺术作品正是在信息与反馈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下,才得以进步与发展起来,从而享受它历经自己生命途程之快乐。


不过我的高兴,主要还不在于此,而是欣喜于你在信中能提出你自己的疑问。我想,相比之下,你可能还年轻,但在知识面与文艺修养上我同你一样,都需要作更深的开拓。而你提的疑问,正说明了你的这种努力:它恰恰也正是我曾经潜心全面研讨《小街》这部“奇片”时力图有所“发现”的东西,是我曾经最为津津乐道的课题。为这个课题,我在两年前的夏季最热的两个月里,写成了长达28000字的《小街》连续评(我戏称它是出自这部“奇片”的“奇评”),共9篇:前5篇论“时间结构”,亦即你询问的所谓“片中片”的“套层结构”(长18000字);后4篇论“情绪意蕴”。《大众电影》刊出的文字,就是属论“情绪意蕴”的第二篇2。原文约2000字,为合征文字数限制,删去600字寄出,实刊出900字——又被《大众电影》删去近三分之一废话。但是,我由衷地感谢《大众电影》编辑的“慧眼”,我在文中谈“情绪”却为呼应我的“结构”论而放在括弧里、被你提出“悬疑”的那个判断,居然刊出时被完整地保留了——那是我故意设下“悬疑”的“文眼”——因为我自信,我研讨《小街》的最大收获或成果,就是论证了影片总体结构是采用了国产片所稀罕的“片中片”“套层结构”。多亏“慧眼”识“文眼”,不正是它,引来了你我间的互相通信吗?由于我的《小街》连续评全稿虽在宫内贴过墙报,终究未得以任何方式印出,只存手稿,没有印本,所以无法让你这位远方的朋友过目。这里只扼要简述精神,但愿对你能有所启发。


我判定《小街》的结构是“片中片”的“套层结构”的基本依据,是借用了片中那位盲业余编剧向钟导演的申明:他咬定他所编写电影剧本中的主人公的遭遇“不全是自己”,这就引申出《小街》全片是由“两个故事”的层面套合起来的一部影片(即“套层结构”):其外层作为“第一个故事”,是写一个业余编剧向一个电影导演谈自己写的剧本并互相设想未写成的诸种可能结尾的故事,简称“编和导的故事”;它是现实发生的故事。其内层作为“第二个故事”,是写一个汽车修理工与一个扮做假小子的音乐学院教师之女之间在十年浩劫中的真挚情感与不幸遭遇的故事,简称“夏和俞的故事”;它是艺术虚构的故事。既然夏“不全是”盲业余编剧“自己”,那么第二个故事亦就不是第一个故事中的盲业余编剧自己所真实记录的“自传之作”,这同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不全是曹雪芹自己、《红楼梦》不是曹的“自传之作”,是同样的道理。但是,几乎99.9%电影观众(甚至可能包括《小街》的编导本人在内)都忽视了《小街》中明白地讲述的“不全是自己”这句至关重要的话,而把“业余编剧”与“夏”这本应分别属“片中人”与“‘片中片’中人”当做了同一个人,把“夏”仅仅作为“业余编剧”自己的“过去”,这自然难以识别影片的“套层结构”了。由于“第二个故事”正是写成的电影剧本并由片中人钟导演在开拍成影片,所以这“第二个故事”本身也是一部影片,所以这“套层结构”当然就是在一部影片中拍摄影片的“片中片”的“套层结构”了。以上就是我的立论的根据,不知你以为如何?当然如果能用有此信10倍篇幅的论稿原文说出来,可能要更雄辩一些。


关于“套层结构”这个概念,原属“纹章学”的术语,被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家们借来做电影符号学分析的称谓。这是我读了《世界电影》1983年第2期译载的结构主义理论家麦茨的《费里尼《〈八部半〉中的“套层结构”》一文后,马上吸取来补入我的论稿中的。你可以找来该文一读。另外还可以读一下我国电影学家郑雪来在1984年第6期《电影评介》上写的《当前法国电影的两种倾向》一文。其中介绍了一部法国新片《生活万岁》,作者认为这部影片更是“多套层结构”的一例。关于“多套层结构”,我个人则认为可举出日本影片《蒲田进行曲》。它是“三套层结构”的“片中片中片”。原本是“二套层”的“片中片”,由于编导巧妙地在片尾加了一个拆除景片的镜头,终成“三套层”,即(1)内层:东映公司京都厂所拍摄的描写数百年前幕府卫士故事的《新撰组魔性剑》;(2)中层:××电影公司所拍的描写当代东映公司京都厂影人银四郎、安次与小夏的银海内外生涯的《×××》;(3)外层:松竹公司与角川春树事务所合拍的一部描写××电影公司在拍摄上述中层故事又包含着内层故事在内的《蒲田进行曲》。难怪影片一开始,编导利用小夏的画外音暗示了这部在“三套层结构”中写银都生涯、写电影厂拍电影的电影的特点:“电影厂的摄影棚,真是一个奇妙而不可思议的地方”。


我的看法是:“套层结构”单就作为一种电影结构方法,实质上也是一种蒙太奇。它是从宏观的全片总体结构去考察电影时空组接关系的蒙太奇结构,可以把它简称为“套层蒙太奇”。


其实,“套层结构”是宇宙间客观时空结构的普遍存在方式。从微观的分子-原子结构到宏观的银河系-太阳系结构,都是“套层结构”。在直观世界,比如苏州园林建筑艺术的曲径通幽,甚至你家住的房子——套间,也都是一种“套层结构”。在其他艺术中,如“画中画”、“照中照”、“戏中戏”、“文中文”、“歌中歌”、“曲中曲”等等都有先例。甚至你的来信,我发现也是一种“套层结构”——因为你的信实际上也是一篇“评论”,评的是我的评论。我的“评论”在你 “评论”的信中,不是成了“评中评”了吗?你以为如何?就此打住。祝好!
                                                             

1984年7月26日


原载《西陵影讯》1984年12月号(总76)第4版、1985年1月号(总77)第4版
2007年2月17-18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相关链接]
《小街》上海电影制片厂彩色故事片(11本)1981年出品
编剧:徐银华 导演:杨延晋
摄影:应福康、郑宏 作曲;徐景新 独唱:郑绪岚、关贵敏
主演:郭凯敏(夏)、张瑜(俞)、杨延晋(钟导演)

注释:

1 本文系笔者在宜昌市电影公司编印《西陵影讯》月报开辟的“电影讲座”系列,为“蒙太奇浅说之二”。收信 人卢仿,当时为四川省重庆市青年业余影评人。现今情况不详。
2 1983年笔者的影评《起自人物心底的歌》参加《大众电影》举办的“电影欣赏征文”获二等奖(文章载该刊 1984年第6期第24页,获奖名单公布于该刊同年第7期)。有关情况可参见笔者《影评:一种发现》一文文末的“附注”——“关于参加应征《大众电影》80年代前期举办的两次影评征文活动的情况”。

 

 2 ) 十年沙尘十年山

🩸“他们在为亿万人的将来而斗争,可是我只是惦记着一个人普通人的今天,我走着思考着,千百万革命烈士炸开的路,今天,难道还要用血来把它堵住吗,我感到困惑,身边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我向着使我感到温暖的地方走去……”

🩸“这扇偶尔向我启开的门,死死紧闭着,我再也不能把自己的心愿送给微薄的同类,为此,我哭了很久”

🩸 “我们身边偶然的事情太多了,结果是很难把握的”“十年的动乱,卷走了我们一代人的青春”“春天已经来了,谁还找不到阳光呢”“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我要寻找的不是结尾而是起点,一个新的起点”

👉第一次感受到开放式结尾的魅力,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去设想属于自己的结尾……

👉不知是人性的复杂,还是时代背景的复杂,善与恶正与邪都让人恍恍惚惚,一大群人或者一系列政策造就一个时代,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老百姓身上就是一座座难捱的大山,亦如近来的新冠疫情。

👉不同的结局,不同的起点,唯有努力生存,向着使自己温暖的地方走去。

 3 ) 杨延晋,80年代的名导演

    1980年代,杨延晋以几部不同凡响的电影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90年代之后不知所终。可惜!

 4 )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

印象最深就是火车上的对话。
我们都有同一个母亲,虽然她生过病。
忘记,不要再纠缠过去。
跟着我,去看母亲。

 5 ) 《小街》:一部关于“看不见”的电影

他们在为亿万人的将来而斗争
可是我,只是惦记着一个普通人的今天
我走着,思考着
千百万革命烈士用鲜血杀开的路
今天,难道还要用血来把它堵住么

《小街》讲述的故事特别简单,男主角夏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次机缘巧合他认识了容貌清秀的少年俞。俞的母亲患有重病,夏主动提出带俞去采草药。两人情谊日渐亲密,以兄弟相称。可很快,“弟弟”俞就坦白了自己的女儿身,讲述了自己的遭遇。

夏为了帮助俞,在“偷”假发的时候被发现,被打到双目近乎失明。夏出院后去找弟弟,却发现弟弟一家已经不知所踪。如今夏找到钟导演讲述了这个故事,只是关于结尾来没有想好,两人一起假设了四种结局。

开放式和多版本结局在今天看来不算什么,可放到80年代初,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创新了吧。

没有一个准确的结局是由于讲述者夏在叙事时空中仍旧不知道“弟弟”的下落。对于观众来说,我们既可以在导演给出的几个结局中挑一个喜欢的,也可以自己想一个愿意接受的结局。

导演给出的几个结局设想中,只有“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个假设,立刻被夏否决了。他说,“我所讲的故事,如果联想到死,想到青春的消失,我要后悔一辈子的”。

但无论哪一种结局,影片都已经给到了我们接受之道:

一个是妈妈教的那句,“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让它过去算了

另一个是夏所说的,“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我们要寻找的不是结尾,而是起点

戴锦华老师在解读这部影片时,提到的一个观点特别吸引我,即影片对于“看不见”的主题的挖掘和呈现。

看不见,是夏始终没能看出容貌清秀,像个姑娘的“弟弟”其实就是女孩子;

看不见,是夏被抓到“偷”假发后,被打到眼睛近乎失明,只保留了微弱的视力;

看不见,是噩梦醒来后,人们对那时记忆的迅速遗忘和埋葬。

而如今,我们更是不再能“看见”它了。

 6 ) 《小街》

❤️叙事:现实时间与空间VS历史时间与空间(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国文学、电影、戏剧等常采取的一种叙事形态和叙事结构)。回望、告别、葬埋那逝去的十年。

❤️影片除了前卫性先锋性和高度自觉的电影意识,还包含了观众去体认中国历史激变的时候电影文化所呈现的社会状态,同时经由电影文化所呈现的社会状态去体认在演变之中的中国所面临的一个中国文化现代化以及中国文化主体的自我追问和自我形成过程当中的一些普遍的议题。这些普遍的议题包括影片对特定历史下社会暴力的呈现,十年浩劫复活了一些古老暴力形态,例如影片中作为一种惩罚和示众的暴力——剪掉女人的头发。

❤️这部电影既是伤痕文学延伸的伤痕电影的一部分,又是中国传统叙事原型“梁祝”的现代变奏。

❤️女主所代表的历史暴力是以剥夺了一个女人做女人的权利,让一个女人被迫将自己的性别身份,真实的性别生存隐藏在男性表象之下的,于是也就有了影片中女主在打碎的镜子前束胸,用白纱包裹女性身体,隐藏女性身体,对着镜子中性别不再鲜明的形象而惊恐哭泣。

❤️男主的线索当中带出了两个重要的中国文化现代化当中的议题:

一是判然两别的两性,两性作为本质化的人类生命的状态是一个舶来的观念,是来自于西方积淀于基督教文化当中的一个线索,性别观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被建构。中国电影的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一部和不止一部电影是以性别误认作为故事的主题,就是女扮男装,而不曾被男性认出,不断在花木兰式的故事和梁祝的主题中不断地变奏。

二是影片对于“看不见”的主题的挖掘和呈现,男主始终没有“看见”女主(没有认出来她是个女人),男主偷辫子被抓后眼睛分别被手、皮鞭、脚三次伤害,同时视听语言上也是对摄影镜头的暴力攻击,而这个片段是发生在动物园中的,暗示了施暴的人和历史是禽兽一般的存在,最后老者背受伤男主出去时也在说“你忍着点,就要走出动物园了”。还有电影在黑幕有光斑闪烁的镜头中,对白仍在继续,以展现主人公的视觉状态。

❤️伤痕文学伤痕电影的一个重要叙事特征:永远只有三种人:

一是挺身抗暴的英雄,

二是无辜受戮者,

三是无主名无意识杀人团(出自鲁迅《我之节烈观》,所谓“无主名”就是说你指不出一个名字说他是主犯;所谓“无意识”就是说在封建礼教的毒害下,以为被失节妇女如祥林嫂等人的歧视和打击是天经地义的,而没有意识到这乃是自相鱼肉。)

❤️采用大胆采用开放式结局。之前很多电影都是呆板的固定镜头,柱子处的镜头采用大仰拍大俯拍摇拍,曾经被认为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的电影语言,此时摄影机仿佛扮演了一个解放的狂欢的角色。

❤️最后三种结局悬置了剧本的时候,再一次出现铁轨上急行的列车,火车前行,小巷风景摄影机急速后拉的镜头中被呈现——记忆中的悲剧灾难在急剧地后撤,这个故事是葬埋,是遗忘,是治愈。

❤️影片重新组织历史记忆的同时,启动了一种遗忘的政治学,那个历史的记忆被改写,我们的自我终于得以被安放,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由此开启。

 7 ) 《小街》与“诗的电影”

《小街》与“诗的电影” 稍稍熟悉中国电影史的人都知道,从1978年到1984年这六年间,是中国电影最为活跃的一个时期,这段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批判现实主义电影的黄金时代,《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天云山传奇》、《小街》、《小花》等一系列挖掘探索人性、表达社会现实、反思自我与时代的杰作便是在这一时期拍摄完成。1985年以后,“第五代”崛起,中国电影走向另一个阶段,—— “形式即内容”的阶段,批判现实的力度远远不如1984年之前,再后来,电影开始多元化,更多的则是走向娱乐、“杂耍”。 《小街》拍摄完成于1981年,正好处于1979年、1983年“第四代”导演群体创作的全盛时期。现在再来看这部电影,虽然时间已过了三十多年,但影片的魅力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淹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相反,它对电影本体的探索创新精神以及在主题上的深刻反思反省精神,在今天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是如此的弥足珍贵。 作为一部“伤痕电影”,《小街》刻着那个时代特有的烙印:忧而不伤,对美好童年的缅怀,对美好青春的追寻,以及对丑恶社会的强烈鞭挞和反思。这与其他“伤痕”“反思”系列在表达主题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在表达形式上——即探索电影本体语言上,却又有着自身独特的标记,正因为其自身独有的特征,所以,才使得它成为那个时代风格最为独特,且具有标识性的电影。 按照导演杨延晋的说法,《小街》是一部“情绪电影”,即“《小街》没有完整的中心事件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因此在镜头的应用和蒙太奇的组接上,我们就失去了习惯于依赖的拐棍——戏剧性。于是,我们找到新的立足点——情绪,以此来结构影片,以此来决定场景的转换、镜头的应用、蒙太奇的组接、节奏的把握……”。 翻开世界电影史,我们发现,杨延晋的这一说法,其实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早在电影诞生的二十多年后,法国早期先锋电影艺术家就提出“诗电影”的概念。“诗电影”源于对电影抒情性本体的理解而引出的电影形式,他们主张电影应像抒情诗那样达到“联想的最大自由”,“使想象得以随心所欲地自由驰骋”,而且认为“应当摆脱与情节的任何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带来恶果”。不可否认,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电影理论,但后来,前苏联诸多电影艺术家发展完善了这一理论,他们主张电影诗的语言以及富于诗意的隐喻是为了更有感染力地反映客观现实,并最终形成世界电影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派别:诗派电影。因为“诗派电影”主要是运用蒙太奇的隐喻手法表达对客体的认识,所以,“诗派电影”又被称为“蒙太奇诗电影”。其中以爱森斯坦为代表,他的《战舰波将金号》(1925) 奠定了苏联电影“诗派”的地位,而后半个多世纪,前苏联涌现了一大批主张“诗的电影”的导演,其中就包括被我国国内众多文艺青年推崇不已的塔尔可夫斯基。 现在我们很难清楚地知道,杨延晋是否曾受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前苏联“诗派”电影的影响,但从《小街》这部电影以及他所提出的“情绪电影”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却不难发现,《小街》在电影抒情性上以及影片整体氛围中,比如通过隐喻、象征、荒诞等现代派的表现手段,和前苏联“诗的电影”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某种神似的联系。 《小街》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讲述一个双目双明的青年男子夏应邀向钟导演追述一段难以忘怀的往事—— 十年动乱时,当时是汽车修理工的夏在一条僻静的小街邂逅一位容貌清秀,但时常流露恐惧神情的少年俞,他们一见如故,以哥弟相称。俞的母亲病危,于是,夏开着卡车带俞去郊外采集草药,俞不慎掉进了池塘里,夏才发现俞是个姑娘。原来,“文革”开始后,俞的母亲成了“黑帮”分子,遭批斗,被毒打,以致生命垂危。俞则被剪了阴阳头,受尽凌辱,为了活下去,不得不女扮男装。夏决心要使俞恢复做姑娘的权利,他从公园里一个演样板戏的临时后台,偷到一根假发辫,被造反派发现,遭到毒打以至双目失明。夏出院后,又一次来到那条寂静的小街,小楼仍在,但已不见俞的踪影。 以后怎样呢?夏无法推知俞的命运。钟导演和夏假设了几种结尾:也许心灵受到创伤的俞堕落了,沉湎于灯红酒绿之中;也许俞已成为小提琴演奏家,有一天,他俩在小街上重逢……但这些设想似乎都不能成立。就在夏离开那座城市,坐上火车,他和俞偶然重逢了。原来俞当了普通的挡车工,也曾到处打听哥哥的下落。 夏在生活中找到了俞,同时也给这部影片找到了真实的结尾。 影片人物不多,故事也很简单。但正是这部故事简单、没有大起大落情节的电影在当时却打动了亿万人的心,时过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去观看,我们依旧会陷入影片中的忧伤悲痛情绪而不能自拨——再过千年百年,它的艺术价值依然存在,它的光芒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丝毫的损灭,其原因不仅在于它对社会对人性的自觉反省——在同类主题电影中,有比它更彻底更深刻的电影,而是在探索电影语言上,它所富有的创造创新精神,它丰富了电影本体的表达形式,不再拘泥于故事和情节。在这里,故事情节已不再是最重要的,镜头语言、整体氛围、以及音乐都是它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影片刚进入追述时,意气风发的夏吹着口哨在小街上走过,他爬上铁门栏杆,看到院子里、窗户口一群乐器手在吹着动人的音乐,好象在比赛似的,但紧接着,一个女人从窗户口洒下一盆水,抛在下面的人身上,于是砖头横飞,一场“武斗”开始了。气氛从开始时的舒缓一下子变得紧张、血腥。荒诞的时代背景在画面中立刻呈现,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 夏和俞的邂逅、以及在郊外那一大段戏,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是整部影片最为亮丽的部分。 最让人震撼的却是夏偷假发辫在公园被人抓住时,镜头在他被殴打和关在笼子里的秃鹫间推移,那种强烈的内在的感情冲击,完全不亚于电影大师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创造性地使用了“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桥断——虽然格里菲斯完全是出于营造情节紧张氛围的需要,但它们对感情的冲击,却有着异曲同工之美。 《小街》是一部表达“人性复归”愿望的电影,它对人性的探索和理解,对人的尊严的诉求,以及对荒诞时代的鞭挞,表现了那个时代有良知的一代知识分子内心深处的渴望,即对美好、纯洁的人类情感的向往。那一代人在经历集体狂欢的荒谬后,自觉地承担起对时代的反省,从而在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创作上创造了一个空前旺盛的黄金时代,一方面是来自于他们青春岁月的遭际和体验,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他们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而这种社会责任感,正是现在很多电影导演所缺乏的。 所以,我怀念《小街》。

 8 ) 小街

2017-6-15 12:38
#老电影# 《小街》(1981)。
记忆中太深刻的一部电影,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没人不知道它。文革后大量伤痕疼痛文学的最佳代表。感觉也是苦难和幸福的分水岭。自那以后的影视作品拨云见雾开始走向阳光。中国人战胜了内心的苦痛迎来新生。

导演杨延晋, 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73年入上海电影制片厂,78年拍摄《苦恼人的笑》, 81年,以影片《小街》向世人证明了自己卓越的才华。影片拍得如一首散文诗般优美,表现了特殊年代一对青年男女之间纯洁美好的情感及他们催人泪下的遭遇。影片公演后引起极大反响。
主演张瑜,郭凯敏, 80年代家喻户晓的银幕情侣。 张瑜在本片 (《庐山恋》《巴山夜雨》《知音》《小街》) 后一年内已连获四冠(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

影片隽永唯美,有着80年代特有的宁静优雅和朴实浪漫,导演将两个年轻人最终的结局拍成3个,堕落、人妻和重聚,刻骨的心痛感哪怕今天再想起仍会抽动。7、80年代文艺青年们的文学和影视创作有着很强的自我精神,那时的伤痛电影悲怆而深远,可以说是中国类型电影的最高创作巅峰,从此,再无那样深重的历史能带给每一个创作者如此释放人性的机遇和使命了。

 短评

让我们一起走出这动物园

3分钟前
  • 持尘
  • 力荐

每次看完电影,我都要闭上眼睛想一想,提到这部电影脑海里的第一个画面第一句话是什么呢?俞:你为我失去这么多,你不后悔吗?夏:在这个年代,我们的失去都不是为了我们自己

6分钟前
  • 小魔@优雅穿梭
  • 推荐

80年代的故事最嗲了~

10分钟前
  • 推荐

六种结局 六种人生

12分钟前
  • 黑桃A。
  • 力荐

上海电影曾经达到的高度让人惊叹。元叙事和多重结尾设计巧妙。开车和失明的意象都不错。从性别角度切入讲文革故事现在看来稍有些古怪。

15分钟前
  • btr
  • 推荐

前半部是梁祝和罗马假日,后半部是滚滚红尘和罗伯格里耶的欧洲快车。

17分钟前
  • ___
  • 推荐

情绪电影,套层结构。百年国片,独一无二。

22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8,戏中戏,多层并行蒙太奇,开放式结尾,这电影叙事太先锋了,杨延晋太潮了。张瑜短发真像树里,萌爆了

25分钟前
  • мая
  • 力荐

抛开表演风格的时代烙印,你敢说这个片子不新浪潮?

28分钟前
  • 17950
  • 力荐

名气没《庐山恋》那么大,不过郭凯敏和张瑜的二度合作可谓天作之合,而本片从可看性话题性艺术性全方面超越前者。借由两人的邂逅和受伤层层推进,对文革时期的批判绵里藏针,三个开放性的重逢结局各有特色,呈现出80年代先锋电影的时代特征。

30分钟前
  • ofelia11
  • 推荐

很多向前苏联学习的各种蒙太奇镜头,运用的很好。

35分钟前
  • 懿罂
  • 力荐

其实,这本可以是部同志片,只不过迫于当时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时代审美主流,那个“像个姑娘的小伙子”就真的变成了“姑娘”。虽然,男主帅、女主美、故事还可以;可是,这样的表演形式、这样的文艺台词、这样的镜头语言,真不太能用现在的眼光去欣赏吧?→ 中国电影博物馆影厅里的爷奶叔姨听见熟悉的歌曲旋律响起就跟着哼唱起来了。

39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国产电影很少有这种能看得让人渐入佳境的,后半部分的叙事张弛非常好,比起前半部分精炼含蓄了很多。作为新时期的头几年里的影片,不管是反思力度和形式借鉴都相当大胆。张瑜和郭凯敏也表现出色,虽然多少有点戏剧化的样子,但是瑕不掩瑜。

4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当年的电影都有点舞台剧的影子,演员的功底都很强,而且敬业。那时的爱情戏真纯,纯真!

43分钟前
  • chameleon
  • 力荐

当时看到男主眼睛被打瞎的时候心里有点难受

48分钟前
  • 王✟晚
  • 推荐

挺小众的一部反思文革佳作!一个人受了伤,遭了罪,不允许他喊艹 ,只允许他喊疼,故名曰伤痕文学,电影本身故事很平淡,优点胜在套娃式的六种开放式结局,六种不同的人生令人反思那个十年对那一代人的伤害。女主角问: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凶?男主角答:他们还没长大!他们都是爱国者,他们都追求真理和正义,可他们迫害起自己的同胞来眼睛都不眨,他们用仇恨对待世界,自以为很成熟。可是在认知层面上,他们还没长大。甚至,这个民族还没长大。也许,所谓长大,就是心中没有敌人了吧。

51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推荐

享受得太美妙了,即便胶片老化,即便我在影院睡着了那么一分钟,但都是在最舒缓的情绪(两人开救护车出游那段)下小憩的。当然,对西方现代主义电影的模仿,让杨延晋当年挨了点小批评,但它的基调绝对适合那阵的伯格曼和费里尼。

56分钟前
  • seamouse
  • 力荐

4.5 虽有年代尬点,仍是极其神奇的高水平之作,神奇一:靡靡之音感伤主义掩饰下的政治意图强烈勇气可嘉的文革反思片,叙事结构尤其是结尾的处理非常前卫高级;神奇二,小街指的就是现在电博后门的咱常去觅食的小马路;对我个人而言最神奇的是:我老妈在八十年代曾经给这位男主角织过毛衣【震惊

57分钟前
  • 甘草披萨
  • 力荐

夏和“弟弟”开车去野外采药的桥段几乎是看到过的最好的抒情段落了

58分钟前
  • 鸡头井。
  • 力荐

20101204@新光影艺苑。这片子太超越时代了,不但有剧中剧,有多结局,连打破第四壁的手法都用上了。虽然是实验电影但本身拍得很有诗意,毫不乏味。张瑜也很棒,同一个角色各种变化,伪正太、妹、交际花、眼镜娘……真是萌属性齐全啊。

59分钟前
  • 网络流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