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大陆剧大陆1990

主演:陈道明,英达,吕丽萍,葛优,李媛媛,史兰芽,张建亚,英若诚,吴贻弓,于慧,盖丽丽,张文蓉,战士强,于本正,沙叶新,吕凉,周志俊,梁庆刚,杨涛,徐金金,顾也鲁,戴兆安,李天济,宋忆宁,任广智,王志华,倪以临,吴云芳,刘昌伟,曾丹,康群智,曹秋根,谢洪俊,王又龙,兰之光,朱申嘉,袁之远,张芝华,杨仲文,宋宁奇,刘芳,申怀琪,筱翔飞,沈星浩,夏晓昀,钱青青,阮丽丽,王干一,舒逸宁,麦墨瑞,陆晖,陈增无,郑国础,糜子德,詹更新,康志新,伊娜珂,王玲,林丹青,仲永清,安德宝,张莺,金慧珠,吴天戈

导演:黄蜀芹

 剧照

围城 剧照 NO.1围城 剧照 NO.2围城 剧照 NO.3围城 剧照 NO.4围城 剧照 NO.5围城 剧照 NO.6围城 剧照 NO.13围城 剧照 NO.14围城 剧照 NO.15围城 剧照 NO.16围城 剧照 NO.17围城 剧照 NO.18围城 剧照 NO.19围城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21 00:16

详细剧情

  抗战初期,外国留学生方鸿渐(陈道明 饰)回到了祖国。方鸿渐其实是在国外混了几年,一个学位没取得,最后没法才买了个学位归国的。出身封建家庭的鸿渐家里早给他订了亲,只是未婚妻没来得及和他结婚就逝世了。鸿渐回国后一直居住在丈人的家里,丈人颇有些能耐,为他谋了一份不错的职业。女 博士苏文纨一直对鸿渐有好感,而鸿渐迷恋的却是在苏小姐家里第一次拜访认识的唐小姐。随后,鸿渐与唐小姐渐渐打得火热,然而丈人家看出了他和唐小姐的往来,渐渐冷落了他,而后鸿渐和唐小姐亦因误会而结束。  失恋后的鸿渐和当时同样追求苏小姐失败的留学生赵辛楣(英达 饰)成了莫逆,二人同时受到了内地的三闾大学的聘请。于是两位好友一起上路了,前往三闾大学去开展他们的新生活。

 长篇影评

 1 ) 奉旨评人

-------------2012.8.28更新至第五集-------------- 方鸿渐: 该怎么说这个人呢,他很假,却又很真。他圆,却不滑。他自作聪明,却又有真才实学。他彬彬有礼,谈话时却总是毫不留情的讽刺,他玩世不恭,却又有一点责任感。他厌恶世俗,却不拒绝世俗。他为了应付国内不明真相的家人造了一个假文凭,但在他心里,假的就是假的,他从未以此去谋取利益。他被邀请作演讲,演讲的主题是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他举了梅毒和鸦片的例子,结果被一众老先生鄙弃厌恶。在我看来,留洋使他的思想解放,却没有给他足够勇气和能力去改变和抗拒世俗。所以,明知自己的观念格格不入,行动上却又要迫使自己像个正常人。这是一种悲哀。从某个角度,这也是所有“非先进知识分子”的悲哀。 感情方面。他在归国的油轮上迷上了风骚迷人的鲍小姐,这也成为了他挥之不去的污点。从两人吃饭时的话不投机来看,他是不喜欢鲍小姐的,然而他还是在不恰当的时间犯下了不恰当的错误,只能归结于男人的动物性。我想,在游轮上那样一个封闭而孤独的环境,男人免不了用下半身思考的。据说钱老爷子在原著中写过这样一个比喻:当鲍小姐暗示性的说了一句“咱们今天都是一个人睡”之后,方鸿渐直到回到船舱,“打消已起的念头仿佛跟女人怀孕要打胎一样的难受”。如果真是这样,那这种纯粹的下半身思考也就显而易见了。 而他和唐晓芙以及苏小姐之间的纠葛,那真是令人无可奈何的惋惜。当他站在唐晓芙家外淋那场大雨的时候,他是可怜的;当他把本该印在唐晓芙唇上的吻印在苏小姐唇上的时候,他又是可恨的。豆瓣短评第一条说: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就是对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追求。对不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拒绝。在我看来,追求改为坚持更好。方鸿渐对唐晓芙不是不爱,也追求了,当唐晓芙质疑他的那一刻,他如果厚着脸皮发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类之类(如同现在言情剧中的常见情节一样),那唐晓芙终究还是会原谅他,可他没有。也许是唐晓芙说的那句“我爱的人,我要占领他整个生命,他要留着空白等着我”让他丧失了坚持的勇气。可也正是这一点,方显得这段感情的干净与纯粹。当你在对方清澈的眼中看到了满是污点的自己,良心会让你放手。这种感情,不同于鲍小姐纯粹的欲望和苏小姐若即若离的暧昧,那是真正的爱情。我相信,在大雨中站立的那一幕打动的不只是唐晓芙,只可惜,据说钱先生舍不得把唐晓芙这么好的一个女孩子写给方鸿渐,所以他站的不够久,终究还是错过了。一个单纯的人和一个不单纯的人在一起,换作我去写,恐怕也会舍不得吧。 唐晓芙 唐晓芙之于方鸿渐,就像梦想之于人生,理想之于现实,美好,也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可不付出莫大的努力是得不到的。世人贪恋这种美好,却无力留住这份美好。这样一个聪慧、干净的女孩出现在方鸿渐面前,实在是莫大的恩赐。在这份如白雪般的干净面前,任何修饰都是多余的。而一旦失去这份美好,其中的痛楚,不足为外人道也。 在去三闾大学的船上,方鸿渐对赵辛楣说了这样一个比喻:就像狗叼着肉骨头走到河边,追求的是水中影子里的肉骨头,反而把嘴里的肉骨头掉了。而如果他找到一个合适的爱人,或者建立了一个美满的家庭,可这时他心里最想念的还是水中影子里的肉骨头。这或许是唐晓芙之所以这么美好的原因。因为她是那朵得不到的红玫瑰。可我想,在方鸿渐心里,终究还是不承认唐晓芙是那块肉骨头的影子的,所以在赵辛楣说:你和唐小姐不也一样的时候,他才会翻脸。在方鸿渐心底,唐晓芙是那个光彩夺目的人,其他人都只是将就。喜欢和爱终究不一样,一见钟情的美好和培养的爱情终究不一样。 赵辛楣 赵辛楣是整部剧中少有的正直的角色了。他真性情,拿得起放得下。从一开始的“情敌”到后来的“同情兄”,他和方鸿渐不打不相识。能和他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我想这是钱老爷子对方鸿渐失去唐晓芙的补偿。这样一个人,放在今天绝对会成功。他懂政治,却不玩弄政治,他家境殷实,却也同情弱者。他在熟练的掌握社会游戏规则同时,也能保有内心的完整。如果说方鸿渐是带着一点天真的屌丝,那赵辛楣就是标准的经济适用男。换做今天的价值观,不知道有多少女嘉宾会在台上为他留灯。可惜这样一个人,钱老爷子却吝惜笔墨,不给任何一点点关于他后面感情生活的线索。想必,日后会有一个更加聪明、干练、强势的女人来收服他吧。又或许,他厌倦了感情这种进进退退的游戏,找一个天真不谙世事可以做他女儿的小女生。这种男人,理智大于疯狂,现实大于爱情,他比方鸿渐更适应这个社会。 苏文纨 苏小姐是一类女性的代表。她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教育,会弹琴会写诗,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对她而言,爱情不过是一场战争,占领不了的就要毁灭。在她无往不利的招式过后,所有男人都应该是她的裙下之臣。她或许是真爱方鸿渐的,又或许她只是在船上被风骚迷人的鲍小姐比下去之后,心中愤愤不平的报复。她不爱赵辛楣,却又享受赵辛楣追求的过程,甚至还利用方鸿渐故意激怒赵辛楣,好享受被众人围绕聚焦的虚荣。直至最后和四喜丸子结婚,我仍然看不到有任何一丝丝爱情的成分在里面。对她而言,你永远无法得到她的心,因为她没有心。其实赵辛楣是适合她的,毕竟两人在一起,或许真能强强联合,彼此成为对方事业上的助力。但可惜的是,这种女人太强势,必不会容忍一个同样聪明的人走进自己,看透自己。 ----------------------------------------------------------------------------- 行文至此,前五集的主要角色已经写完。 听说后面的孙小姐是个极其富有心机的人,想必十分值得一写。 而葛优出演的李先生,仆一登场,便觉有戏。 后面我会根据进度,逐步更新。 最后,膜拜一下钱老爷子。不提剧中人物刻画的精准到位,光是那些借剧中人物之口吐的槽,犀利之中不失幽默,看似漫不经心,却又一针见血。听说原著中这种段子比比皆是,真是令人心向往之。 TO BE CONTINUED…

 2 ) 城里的人想冲出来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原以为电视无法展现书中的精彩,看了才觉得书中各个角色都被演绎的极其到位.陈道明、吕丽萍、葛优、英达,这些个大腕们云集在一起演绎了一出绝妙的好戏。钱钟书先生写的绝,陈道明演得也绝,我想当今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更适合演方鸿渐的人了。似乎陈道明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就是陈道明。人总是很想了解自己,了解方鸿渐也许就是了解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方鸿渐究竟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呢?吃了鸡蛋难免要对鸡蛋有关的一些东西感兴趣,特别是《围城》这种意蕴丰富的鸡蛋更是值得不断地被解读剖析。方鸿渐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所以他不快乐孙柔嘉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却同样不快乐不仅是他们不离而散的结局如围城一般恰如方鸿渐所言“我近来对人生万事,都有这个感想。”

 3 ) 忠于原著的佳作,填充心目中的方鸿渐形象

 本来是无聊之至,想找部谍战片来看着过眼瘾,但实在挑不出好的——十分相信豆瓣的评价,对于那种评论里说到“脑残”的剧我都弃了。结果发现除了看过两遍的《黎明之前》就无剧可看。只好,只好转向其它。最后找到了原作改编剧《围城》。
   这是一本我特别欣赏的书,虽然只读过两遍,但我相信以后必然会一读再读。钱钟书的语言智慧只会随着读者的年龄阅历的丰富更具韵味。
   选择这部剧主要是因为主演陈道明。很高兴,他没有让我失望,甚至让我感到惊喜,甚至让我觉得想感谢他——他的演绎把那个在我幼年脑海里空虚不真实的方鸿渐的形象变得很接地气,很实在,很多面性。
   原作改编剧难以在剧情上创新——它不需要创新,原作已经写得足够好,足够经典,只要能最大程度地复现那种经典就已经了不得了。这部剧做到了。没有任何像现今乱片的雷人剧情,如果做不到的拍摄点——如远洋轮船,如老上海洋行,它就采用旧照片。虽然看起来有点粗糙,但至少符合时代背景,一点也不违和。
   想特别表扬的是剧中对细节的处理,真的让大大咧咧的我都甚为感叹!比如方鸿渐在船上与苏文纨关于手绢对话时苏小姐的表情变化,各种不好意思、娇羞、却又忍不住热情关怀方先生的心情都写在脸上;比如方鸿渐回老家时在母校作关于梅毒和鸦片的演讲时众学生的开怀大笑——尤其是那个记录员女学生听到梅毒二字眼睛都快蹦出来的画面,太富感染力了!来方家提亲的乡绅要回女儿庚帖后,方家的仆人站到椅子上将大堂挂着的西洋钟调快一个小时——这个不经意的细节太有象征意义了!种种种种,难以一一列举。总之,这部剧的导演十分用心,编剧对原著的理解也极为透彻,我觉得即使钱老先生在世也会认可。
   再次,这部剧的选角也很好,演员们初看并不出众——陈道明当然除外,他是极吸引眼球的——但看得愈多愈觉得他们演得很好很到位,甚至觉得非此人不可。
   比如苏小姐,第一眼我很不喜欢:齐耳发型太老气,白裙子裁剪守旧,在她身上穿不出一点活力。但后来,我发现其实她回到上海后反倒开始穿漂亮旗袍了。这应该是有道理的。在海船上,一个大家闺秀,一名正宗的女博士,是会洁身自好,矜持自爱,以保护自己,也以彰显自己的自重。而且这也可以与“熟肉铺子”鲍小姐形成鲜明对比。其实,她回到上海自家老宅后我发现她家里很有钱,家里的建筑很有品味。反正就像租界的一新贵。但她仍穿守旧的高领旗袍——而且还是长得拖地的!还出过国呢,却守旧得要命。实在符合人物个性。细看,她长得周正,并不显老。但她的齐耳头型和高领旗袍却把她衬得像三十五六的旧时贵太太。另外,她连笑都拘束着自己,不会像她表妹唐晓芙那样开怀。这样的女子,凭她有多少学问多厚的家底多庄重的举止,方鸿渐这样的性情中人(从他一开始就拒绝了那家说英语的老爷的女儿可看出他不看中钱财地位)是不可能喜欢上的,即使苏小姐屡次放低身段反过来向他献殷勤。
   再比如赵辛楣,我只说一个场景:他第一次来到苏家,初见方鸿渐时那满脸的不高兴、瞧不起、看不顺眼。虽然他一声不吭,但他那高昂的肥脑袋,那斜睨的小眼睛,和那几乎要哧出声的不屑的圆鼻子显然已经在气势上压得方鸿渐自知不如了一大截。当然,方的手足无措也反衬了赵的气势。这是一场不用言语的较量,这是一幕有着话剧魅力的表情战,肢体语言引起的硝烟比话语更有通识的感染力!
   再谈我对剧中人物的理解,在看剧后比读书要深了一层,因为有导演、演员的演绎帮助我理解。虽然不再客观,但艺术理解总有主观成分,能自圆其说就成。
   方鸿渐在我心中不再仅仅是痞,而也有了无奈与精神的挣扎。他不学无术也是因为他兴趣广泛;他与鲍小姐的露水之情更缘于后者的引诱;他对唐晓芙的喜欢不仅仅因为她的年轻美貌,同时也缘于她天然娇俏。 我以前认为苏纨文没骨气,喜欢着一个并不喜欢,而且已经看穿了的不争气的男人。现在我觉得情有可原:这么一个守规矩惯了的聪明女人,正是因为懂得太多,看得太清(她一开始就清楚了方的学历造假,但只是嘲讽,并不因之看低他),反倒被方的那种不羁、玩世不恭吸引。更何况剧中的方一表人才,又惯会讨女人欢喜,即使是女博士也难逃其惑。人心肉长,情感这东西,不会太么守规章。苏的心太老了,自己又没勇气年轻起来,因而反倒想找不守规矩的男人。他花心,她吃醋;他心里没她,她情里念他。他一直在追人,她始终把位置留给他。直到,直到,这种不理智不平衡的感情直到苏纨文最后真心累了,才退让,才最终委身并不中意的曹元朗。女人不能这样空为单恋耗着,最终还是得为柴米油盐的婚姻妥协。
(未完待续)

 4 ) 少有的没糟蹋原著的电视剧之一

读钱钟书的《围城》,跟读金圣叹的评语一样,会不由自主为作者的博学、智慧和幽默所倾倒,隔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都能够产生一段忘年单恋。

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导师曾经跟我闲聊说,她喜欢看《金枝欲孽》这个电视剧,但是她男朋友只喜欢看书,她不喜欢他这一点,觉得两人没有共同爱好。我讪讪地掩饰着心中的鄙夷和感慨,尽量用中立的语气说:喜欢读书的人想象力丰富,喜欢看电视的人更加会享受生活。当时她对这话表示高度认同,可是却让我一直为这句话耿耿于怀——忒也没骨气,为了能顺利转正,居然讲出这么言不由衷的话,鄙视自己。

虽然也用不少电视剧打发过无聊时间,但一直不喜欢。因为,一直有一种固执的看法,电视剧一定能够把原著糟蹋得体无完肤。于是从中学就读过的《围城》,一直到了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才有勇气去找来看看这个电视剧把原著糟蹋成了什么样子。然而,可以很庆幸地说,那个年代的陈道明、吕丽萍、英达、葛优,还是读过并品味过原著的人。

隔了这么多年回想这部电视剧,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把原著的旁白加进来,把画面没有表达的东西表现出来,这就是对一些用神态用体态用语态用动态都难以准确传达的形态的有力补充。这种方式目前普遍被认为很土,但是对观察敏锐笔触细腻的大家之作来说,无疑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演绎方式,这也是我认为陈小春版本的韦小宝还算对得起金庸老先生的原因。

如果你跟我一样,在这样一个周末的午后有些寂寥,又有些沉闷,那么可以冲上一杯咖啡,把《围城》这本书找来,随便翻开一段读下去,总会很快遇到让你眼前一亮又会心一笑的片段;也可以泡上一壶铁观音,把《围城》这个电视剧找来,随便打开一集,看看这些腕儿年轻、敬业、还不那么出名的时候,所精心创作的情景剧,庸而不俗,透着些许钱先生的文化底蕴,还散发着有点恬恬的茶香和有点涩涩的书卷气。

 5 ) 爱方鸿渐的,只有苏文纨

最近又看了一遍《围城》。

也许是年长了,很多事情和过去的看法完全不同。看法改变最大的,绝对是苏文纨。

苏文纨对方鸿渐的感情,是建立在知道他所有“丑事”的基础上。他和鲍小姐的一夜,她虽然嫉妒,但方鸿渐一示好,她很快就忘了,还帮他洗手绢。方鸿渐买假文凭,用丈人的钱出国读书,她还宽慰“有才学的人是不靠招牌的”。

有人说她并不爱方鸿渐,不过是因为虚荣,喜欢看几个男人为她你争我夺。选择方鸿渐,是因为他好控制。她确实喜欢男人围着她转,但是在这三个男人里,她感情天平毫不犹豫的偏向方。赵辛楣言语挤兑的时候,她立即帮方鸿渐说话。酒席上赵辛楣灌吐方鸿渐,也是她丢下众人,独自照顾他离开。她的感情没有方唐那么纯粹,但也不能否定,她确实很喜欢方鸿渐。

还有人说她有心计,而且还嫉妒,在方鸿渐面前说表妹的坏话。但是苏文纨说唐晓芙“抓了一把男朋友在手里玩”,不是空穴来风。唐晓芙的爸妈也说“我们的外交官回来了”,说明她交际很广,至少不是养在深闺的内向少女。而唐晓芙确实也有心计,第一次见面就一眼看穿方鸿渐的吹捧,后来私底下和方鸿渐见面,明知表姐喜欢他,却一直瞒着不说,两个人还互相通信。放到现在,闺蜜瞒着自己和自己喜欢的对象交往,到底谁比较过分?

至于她告诉了表妹方鸿渐的过去,导致方唐闹崩,被说是自私妒忌恶毒,拆散美满的姻缘。但是,人家苏小姐说他假文凭说他和鲍小姐一夜情,本来就是事实,又没有添油加醋。站在她的角度,方鸿渐就是个感情骗子,哪怕不是出于愤怒嫉妒,她是唐晓芙的表姐,跟表妹说一下男方的劣迹,也是提醒她不要被骗,有什么不对?

她还努力把方鸿渐带到上流社会,真心实意为他打算。邀请他参加沙龙,参加诗会,拓展他的朋友圈子。她还借法语主动索吻,对于一个自我定义“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女人来说,能做到这一步一定是非常喜欢对方了。

而唐晓芙对方鸿渐的感情显然还没有那么深,书里写,唐晓芙和方鸿渐摊牌的时候,看到雨里失魂落魄的他有些可怜,但他离开,她也没继续挽留。而孙柔嘉,说她爱方鸿渐,不如说他是那个时候出现最合适的人。

只有苏文纨,明知道方鸿渐的所有劣迹,知道他不学无术,碌碌无为。方家家境比她差,方鸿渐学历比她低,她毫不在意,真正的对他无欲无求,只是因为他这个人。

如果这都不算爱的话

 6 ) 围城里到底是什么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成长的过程中看了数次《围城》,每个年龄都有不同的感悟。
  有一句话,不止一个人跟我说过,有女人,更多是男人——“人这一生到最后,最爱的肯定不是自己与之结婚的那个人。”我相信这是某一层面上的真理。根据这一真理,关于方鸿渐和孙柔嘉,我想了很多。
  
  方鸿渐不是不知道孙柔嘉并非良配,如果为了爱情他会选择唐小芙,她是这世上少有的纯粹的女人,最深刻地打动了自己;如果为了事业他应该选择苏文纨,她的矜持下是一往情深,还有很好的家世和背景,可惜他不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如果为了肉欲他甚至可以考虑鲍小姐,她有着肉弹的身材和不失坦率的风情,但连她和他竟也是逢场作戏。他还是选择了孙柔嘉,因为她实在不是个让他讨厌的女人,而且在特定的时刻拨动了他的心弦。男人一旦觉得自己有负于一个女子,让他为自己受了压力和苦楚,就不自觉的承担起了她的命运。
  孙柔嘉不是不明白方鸿渐的致命弱点,她只是在最恰当的时候走近了他罢了,可是他是她当时能够找到的最好的男人。她用了一些柔弱,用了一些乖巧,也用了一些委屈,终于靠在了这个也算气宇轩昂的男人的肩膀。
  孙柔嘉不是不爱方鸿渐,要不,她不会费尽心思来做了这个男人的老婆。方鸿渐也不是不爱孙柔嘉,要不,他不会在那个时刻说出真心订婚的话语。毅然决定共同离开学校的那一刻,他们是相爱的;在香港的旅馆里负气之后吃菠萝的那一刻,他们是相爱的;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着回到上海的那一刻,他们也是相爱的;甚至,在她歇斯底里朝他扔出梳子的那一刻,他们还是相爱的。那么,他们的那些爱情到底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何种原因下流走的呢?他们实在不明白。
  
  方鸿渐是个始终有几分孩子气的单纯的男子,他只是个平凡的男子,只是想找个能够懂他的女子,可是懂他的女子会误解他而转身走掉,迎面朝他走来的都是不相干的人。就仿佛守株待兔,那些漂亮的兔子都朝着别的方向走,偶尔有那么一两只兔子倔强的要撞过来又把树桩吓得急忙扭头,一不小心就扭了大树的根基。
  他没有野心。那么多没有野心的男人都过得很满足,连蹬三轮车的师傅白天出力气赚钱晚上喝点酒日子也过得有滋有味,可他偏偏又还有几分知识分子的偏执、清高,以及浪漫情结。他不是一个能干的男人,连好友赵辛楣都坦言:“你不讨厌,但是全无用处。”可他又有几分大男子主义。他一直是个软弱的男人,如果当日对苏文纨硬一点心肠,对唐小芙多一点勇气,也许很多事情是另外一个样子,他已经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了。他最终学会了果断,可是待到他学会了果断,他的生活已经翻天覆地。
  孙柔嘉是真的喜欢这个男人,所以她远远地观望他,小心地走近他。她又怕他的轻视,所以在得到他之后反而用矜持和霸道将他推远又拉近,如此反复过程中,他却早已看清了她的居心。他大多数时候对她是耐心的,压住了那些不耐心来耐心地对待她,但凡一个男子不爱一个女子,断然不会有那般的耐心。可他偶尔的不耐心愈发暴露他们貌似鲜光的生活的裂痕。终于,那把梳子砸中了他的额角,也暴露了他们的爱情竟如此不堪一击。
  她以她认为好的方式来对待他,尽量用温柔掩饰住强悍,其实她也明白,不该试图改变他,因为他一旦被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也就变得面目全非。可是按照规律,从这一个人身上学到的经验和教训都只能运用在下一个人身上,所以他们还是分开了。婚姻能够重新建立,爱情却很难重新产生。
  他是一个善良的男人,她也不是一个坏女人,可是生活的面目就是这样:两个好人在一起,未必能把日子过好。
  
  有时我会想,赵辛楣最后娶的女人到底会是怎样的呢?他算是个真性情的男人,应该会有一个如汪太太那样伶俐聪明的女人降住了他罢?可是他们的婚姻又会有什么不同呢?大凡婚姻中的人,总是不如爱情中的人那么相爱。从这个角度而言,婚姻比爱情更有力量,因为它吞噬掉爱情。
  大凡一段爱情,三年两载就可以结束了。要么,爱情在平常日子的打磨中消失的一干二净,两人各奔东西;要么,爱情转变为亲情的最高境界。对于一个正常的男人来说,如果有一个热乎乎身体的女人睡在旁边而他无动于衷,那么一定是他的妻子。新奇与刺激都已经消失,剩下的只有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枯败的树叶被寒风卷着,勇往直前地向前吹着,方鸿渐的背影在萧瑟的风中那么畏缩,当年的意气风发已经无从找寻。“这个曾经爱过唐小芙、罢过苏文纨、又被鲍小姐诱惑过的方鸿渐,一个个地全死了,如今的方鸿渐只是个没有梦没有感觉没有愿望的人,他只想找个能睡觉的地方。”

 7 ) 三看围城

第一次看到《围城》这部连续剧的时候,是在电视上看的,正好播第一集,而且还是在没有拜读过原著的情况下,甚至错过了片头,所以当时并不知道这便是一直想看的围城,只知道这是最喜欢的大陆演员陈道明参演的一部片而已,甚至无法得知这到底是部电影还是电视剧,只知道这部片子甚有看头。只可惜错过的片名,尔后也无从查找翻来重看。直到第一遍看《围城》时觉情节熟悉,方晓从前那部便是围城。

《围城》的书看过两遍,很久前提过。第一遍,看懂了字;第二遍,看懂了事。间隔数年,而且也说过,即使看了两遍,依然也只读懂了前半本,而后半本尚不明白。所以电视剧版的就索性只看了前半部,而后半部留作日后能看懂的阶段再来细玩。而我选的分界点是唐晓芙从故事中的离去,亦可说是方鸿渐从上海的离去。可以说唐晓芙的人因作者太过喜爱而从故事中抽离了,但其魂依然留在方鸿渐心里,也留在了整部故事里。对于苏文纨,上次的评述是又怜又憎,而这次再看来,如果将整部围城比喻成一串珍珠项链,那么苏文纨也应该能称上是串起这所有珍珠的那根项链了。

回到电视剧,从半部看来应该算是不错的。也可能是对于熟悉围城的人来说,围城它本来就不需要人去演,只要一套上名字,整个人物形象就鲜明饱满起来,无需多演,就有那个味道。唯一有区别的应该是,时代和街道的环境更加突显了出来。应该说看电视剧只是勾起回忆,而不同于重读书。隔很长的时间,重新再去看书,不仅可以勾起回忆,更奇妙的地方在于你会发现每次看都有新的东西出来。当然提前是好书。

希望第三遍看,能看懂人。


----------
原文地址:http://lds2008.blogbus.com/logs/28444771.html

 8 ) 几次三番看围城后的疑惑

      电视剧看过好几遍,书也读过好几遍。但是看的次数越多,却越有些疑惑。
      首先,主流的观点都承认。可看过书与电视之后,并没有觉得顾尔谦,李梅亭之流有多么的让人讨厌。和我身边的某些同事同学比起来,他们简直是带着些许可爱的出现在我面前。他们是些自私自利的有点卑鄙的小人,可他们是有底线的。接触现今的社会久了,才觉得,我如果能遇到这样的人,肯定会相处的比现在的很多人好的多。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感觉。

 短评

人生最悲哀的两件事,就是对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追求。对不爱的东西,没有勇气去拒绝。

4分钟前
  • 念一
  • 力荐

最好看的还是旅行和三闾大学这两部分,其他的像小说一样,太琐碎了。

6分钟前
  • 浪遏飞舟
  • 推荐

围城就是照着红楼梦写的,十个龌蹉男子也比不上一个汪太太,那是王熙凤和尤三姐的合体,众女子又更衬出唐晓芙的可贵。

9分钟前
  • 一灯
  • 力荐

那时候电视制作的水准真是高。主要是演员都太厉害了

10分钟前
  • 木雅游
  • 力荐

看完了书,一鼓作气把剧也看了。「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没想到这部电视剧比我的年纪还要大了。非常遵照原著的改编,很多台词甚至场景都和原著一摸一样。方鸿渐的人生好像一条清晰的抛物线,人生到达某个顶点之后就是一发不可收拾的失去。而这个故事就是从方鸿渐的人生顶点、或者说抛物线向下开始的。正值青春的翩翩公子、欧洲留洋归来、邮轮上有两位美女倾心,这样的注脚不管在哪个时代都属于人生赢家级别了。可是,之后发生的一切却越来越不尽人意,被有名无实的岳丈敢扫地出门、苦恋一位女生却无果、战火中艰难的去湖南的大学任教、与孙柔嘉结婚却万分失意。钱钟书先生写的是方鸿渐的故事,但是把书里的每个人都写得活灵活现,人物性格惟妙惟肖、金句不断。

13分钟前
  • 曼靑
  • 推荐

这剧看完了!表示最后的结局,基本上是孙柔嘉同赵辛楣吃醋,方鸿渐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悲催ending。孙柔嘉就是那种把婚姻当职业的女人,就算读了大学学历,这个学历的用处也是钓丈夫。一旦得手,就原形毕露。

16分钟前
  • 大-燕-威-王
  • 力荐

吐血推荐,从小看到大,定期复习。

20分钟前
  • Salut西崽
  • 力荐

演员个个出彩,如得神助。

21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在没有特效没有收视率压力的年代,拍出来的电影、演电影的人都是有灵魂的。这个时代搭建了恢宏的电影工厂,却成就了背后的一个个欲望。可悲不过如此:浅薄得自以为深刻,深刻的屈就于浅薄。

26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毕克的旁白威武!

27分钟前
  • zbigniew
  • 力荐

看完后特地找了一下陈道明的访谈,听听他真实讲话的声音是怎样的,发现剧里他的确是故意换了说话的语速和腔调,很配这个不够聪明、但又自以为是的角色,果然是做足了功夫。看完再仔细回味一下,每个角色都很恰到好处,无论你喜欢还是讨厌的人,多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是立体的。201703

29分钟前
  • 半袖
  • 推荐

现在才发现,原来是方鸿渐和赵辛楣的爱情故事

34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杨绛

39分钟前
  • 一吐不觉箜篌
  • 推荐

豆瓣为什么没有六颗星?总共看过三遍,分别在9岁,16岁,21岁时。最经典的原著改编电视剧,没有之一!

40分钟前
  • Cifeng
  • 力荐

后来似乎吕丽萍再没演的这么好过。结尾方鸿渐一个人走着,流泪,不好,哭,大抵还是不甘心,对未来也还有期望,可方鸿渐有吗?

43分钟前
  • 种瓜得瓜
  • 推荐

经典就是经典,想不到第二个人能把方鸿渐演得这么好了,再次重读围城,脑海中浮现的形象也就是陈道明,葛优这些人了

44分钟前
  • 霁然
  • 力荐

那个年代,心无旁骛,演的个个出彩

46分钟前
  • 张大农
  • 力荐

当年觉得陈道明长得和我爹好像啊....小说也看了很多遍 最后的结局 每每看看 每每唏嘘...

50分钟前
  • 陶小默
  • 力荐

鲍及时行了乐,苏终是足了面子,唐没有丢失自尊,孙千方百计嫁了,赵实现了抱负;他,什么也没有。

53分钟前
  • mheaven0925
  • 力荐

重温 每个人物都掐得神韵 读小说时最喜欢的是赵辛楣

58分钟前
  • Cici | 站在门口那么久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